核心课程建设方案模板 ——《中药鉴定技术》优质核心课程建设方案--20120703
《中药鉴定技术》课程标准
《中药鉴定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编号:Z2431401 适用专业:中药学培养层次:三年制大专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修课方式:必修课教学时数:72课时(48理论:24实验)总学分数:4学分开设学期:第三学期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1.课程简介:《中药鉴定技术》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是研究和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中药鉴定技术的研究方法和内容是:在继承祖国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中药的历史、来源、品种形态、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建立规范化的质量标准以及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简而言之,就是一门对中药进行“保质、寻新、整理、提高”的学科。
2.课程性质:《中药鉴定技术》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本课程以学习中医沿用的常用中药为为主。
继承传统鉴别经验,学习现代中药鉴定技术方法,掌握中药鉴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从事中药的真伪鉴别、品种整理、质量评价和开发应用打下基础,以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专业核心课程4.课程作用:《中药鉴定技术》是中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对中药专业中药鉴定能力培养起着关键作用。
《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与中药相关的职业有12类,涉及20多个工种。
这些工种在《国家职业标准》中均有对中药鉴别能力的要求,中药鉴定技术就成为中药行业岗位群的行业通用技能。
本课程在中药类毕业生的知识能力架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起着主要的支撑作用。
1.课程设计理念中药鉴定技术是高等职业学校中药学的主干专业核心课程。
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从事中药品质真伪优劣鉴定的实际操作能力,达到中药调剂员(四级)、中药购销员(四级)的要求。
本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熟练的鉴别常用中药,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中药调剂、中药购销等工作奠定基础。
浅谈高职中药制药技术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浅谈高职中药制药技术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作者:张楠来源:《教育界·下旬》2013年第09期【摘要】随着中药行业的不断发展,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我院对中药制药技术专业构建“德技并重、教产互动、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并实施。
本论文主要对优质核心课程建设进行分析,明确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思路,制定合适的优质核心课程实施方案,为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学生的今后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中药制药技术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实施方案校企合作随着中药行业的不断发展,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鉴于此种情况,我院在对中药行业进行深入调研、对往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对人才市场发布的招聘信息进行调查,结合省内高职院校开设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的情况而提出,在中药制药技术专业构建“德技并重、教产互动、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并实施,既可有利于省内高职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的发展,又可引领其他相关专业的发展,进而为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更好地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供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支撑。
1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内涵优质核心课程是指能够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的课程,是打造专业核心能力的课程。
在骨干校建设过程中,优质核心课程建设是高职骨干校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优质核心课程是在课程团队根据社会要求,对多门学科知识及职业技能进行重新设计,以学生解决问题为中心,不断提高多门学科的职业技能的深度和广度。
为了找到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方法,我们要明确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思路,我院明确提出“德技并重、教产互动、能力递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按照“适用、实用、够用”的原则,遵循行业规律、高职教育规律、学生自身成长规律,确定培养岗位能力所对应的核心课程等教学内容,由此确定《中药鉴定技术》《中药炮制技术》《天然药物提取技术》《中药制剂技术》《中药制剂检测技术》5门核心课程,并进行相应建设。
中药专业建设方案
中药专业建设方案一、项目概述中药专业是指培养具有中医药理论和中药学知识,熟悉中药药材的良好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具备中药研究、开发、制造及质量控制等专业技术能力的人才。
中药专业建设旨在培养适应现代中药研究和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中药专业人才,推动中药事业的发展和传承。
二、建设目标1.建设一个符合现代中药研究和发展需求的专业,培养具备中药研究、开发、制造及质量控制等专业技术能力的中药专业人才。
2.培养学生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中药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国内外中药研究和现代中药开发的最新成果,具备良好的中药药材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具备中药质量控制和标准制定能力,能够进行药物质量分析和评价,具备常用仪器设备的操作和维护能力。
4.培养学生具备中药研发和制造能力,能够从事中药产品的生产工艺设计和工艺流程控制,以及中药的新产品开发与推广工作。
三、建设内容1.课程设置根据中医药理论和现代医药发展的需求,设置包括中医药基础理论、中药学基础、中药质量控制、中药研发与制造等核心课程和实践环节。
同时,也可开设类似的选修课程,以让学生对中药学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2.建设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建设符合中药研究和制造需要的实验室,包括中药成分分析实验室、中药质量控制实验室、中药制剂实验室等。
同时,配备先进的中药仪器设备,如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以提供学生进行中药研究和实践操作的场所。
3.建立实践基地与相关医药企业、药店等建立合作关系,并建立实践基地,提供中药专业学生进行实习和实践操作的机会。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中药行业环境,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
4.教师队伍建设引进具有中药学高级职称、丰富中药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提高中药专业的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
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内外中药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研究活动,提高中药专业的学科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建设保障1.资金保障争取相关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为中药专业的建设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中草药课程方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背景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重视,中医药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提高学生的医学素养,培养具有中医药文化底蕴的人才,特制定本中草药课程方案。
二、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知识,认识中草药的种类、功效和用途;2. 培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中医学的热爱;3.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辨识和采集中草药;4.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三、课程内容1. 中医药文化概述- 中医药的起源与发展- 中医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中医药在国内外的影响2. 中草药知识- 中草药的分类- 常见中草药的名称、功效和用途- 中草药的采集、炮制和保存3. 中草药实践- 中草药辨识- 中草药采集- 中草药制作(如:中药茶、药膳等)4. 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 中医药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中医药文化创新的方向- 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化发展四、课程实施1. 教学方法- 讲授法:系统讲解中医药文化知识;-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中草药的应用;-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中草药的采集、制作过程;-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 教学资源- 教材:《中草药学》、《中医药文化》等;- 实物资源:中草药标本、中药饮片、中药材等;- 网络资源:中医药相关网站、视频、文献等。
3. 课时安排- 理论课时:每周2课时,共20课时;- 实践课时:每周1课时,共10课时。
五、课程评价1.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2. 实践考核:评估学生在中草药采集、制作等方面的实践能力;3. 学生自评: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课程中的学习成果,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六、课程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医药文化,掌握中草药的基本知识,提高实践能力,为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奠定基础。
同时,激发学生对中医药事业的热爱,培养具有中医药文化底蕴的人才。
《中药鉴定技术》课程标准
《中药鉴定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中药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类平台课程,是在《中药与方剂》《药用植物学基础》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中药类各专业学生掌握中药鉴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培养其行业通用能力提供课程支撑,同时也为相关专业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144学时,8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中药鉴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中药专业类行业面向和职业面向,以及《中等职业学校中药类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素质、行业通用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中药鉴定的方法及各类中药鉴定等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课程目标,以及中药炮制工、药物制剂工等岗位需求,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初级)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中涉及中药生产和经营行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操守,兼顾职业道德、职业基础知识、安全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中药鉴定工作过程为主线,将中药鉴定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所设置的模块和教学单元,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参考学生的生活经验,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中药鉴定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进行中药鉴定,形成良好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1.掌握中药鉴定操作必备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中药的鉴别要点,了解部分中药的常见伪品,了解中药显微鉴定及理化鉴定的基本方法。
2.能用性状鉴定技术快速准确地鉴定常用中药材及饮片的真伪优劣,会查阅药品标准等工具书及相关文献,能关注市场假劣药材动态及中药鉴定技术发展动态。
3.能规范进行性状鉴别操作及简单的显微鉴别及理化鉴别操作。
中药制药技术-中药鉴定技术课程标准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中药鉴定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一)课程的性质《中药鉴定技术》是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与中药制药生产和医疗调剂实践密切相关。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药鉴定的意义和任务,掌握中药的四大基本鉴别方法,以此为手段,完成岗位工作任务中的中药真伪优劣的鉴定。
教学内容着重以400味常用中药的性状鉴定技术和中药材的显微鉴定技术为主,适当安排理化鉴定技能训练。
塑造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诚信守法等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为今后从事中药的生产、调剂制剂、质量检测、经营管理等制药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任务依据药中药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工作岗位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本课程的任务是以制药工作中鉴定中药真伪优劣工作任务为载体,以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平台,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创设工作性知识,转化成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内容体系。
使课程内容源于岗位工作,服务于岗位工作,并与岗位工作有机结合,通过真实或模拟的工作任务,真正做到“教、学、做”融为一体,实现职业教育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教学目标的的有效培养。
(三)前导课程中药鉴定技术是在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的一门学科,内容十分丰富,需在学习药用植物、药用动物、中药资源、药用化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
(四)后续课程后续课程为中药炮制技术、中药制药技术、中药制剂分析等。
二、课程标准编制的依据本标准依据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中药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1版)、《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药品检验仪器操作规程》、《检验员岗位职责》对药检高级工的要求制订。
三、课程教学目标(一)专业能力1.明确中药鉴定的依据、取样要求和方法。
2.能运用性状鉴定技术快速识别常用中药2021以上。
3.能运用显微鉴定技术鉴定40种中药并绘制显微特征图。
中药鉴定学课程标准样本
中药鉴定学课程标准样本课程标准xx 学院药学系中药学专业中药鉴定技术》06 月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目录一、课程概述二、课程目标三、课程教学大纲四、课程项目化总体设计方案五、课程教学单元设计表六、实训项目单七、实训报告单八、实训项目评价表九、课程实施建议十、课程教案与课件(举例)《中药鉴定技术》课程标准课程概述(一)课程定位经过行业调研,《中药鉴定学》广泛应用于中药生产企业质管部及监督机构的QA QC、药品验收人员、调剂员、采购员等各种岗位。
该课程是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门课程是在高职药学专业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
该课程《中药鉴定技术》是以临床常见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为研究对象,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解决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品种混乱、质量低劣以及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相关问题的应用性学科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以行业需求及《中国药典》第一部为参考,以校企合作教材为主需要掌握下列知识1. 掌握临床常见的350味中药材及饮片性状鉴定。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2. 掌握临床常见的130味中药材及饮片的真伪鉴别3. 掌握临常见的20味中药材及饮片的显微鉴别。
4. 掌握临床常见的30味中药材及饮片理化鉴别。
(二)能力目标1. 能熟悉使用、严格执行国家药品标准。
2. 能有查阅相关科技文献和参考书籍,获取和扩展知识的能力。
3. 能掌握现代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解决中药品种真伪鉴别和品质优劣评价等问题,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中药学学科,掌握控制中医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手段,成为合格的药学专门人才。
4. 能满足并完全胜任中药生产企业质管部及监督机构QA QC、药品验收人员、调剂员、采购员等各种岗位。
(三)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工作作风,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自主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团队合作能力;能吃苦耐劳和克服生产中遇到的一切困难。
中药鉴定技术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专业)
﹡、白术﹡、苍术﹡、紫菀、泽泻﹡、香附、﹡半夏、
9.菌藻类中药 川贝母﹡、浙贝母﹡、玉竹、黄精﹡、麦冬﹡、天冬、
10.树脂类中药 知母﹡、山药﹡、射干、莪术、郁金、﹡天麻。
11.其他类中药 3.根及根茎类中药(9 味):通草、桂枝、槲寄生﹡、
12.动物类中药 钩藤﹡、鸡血藤﹡、苏木﹡、大血藤、桑枝、沉香﹡。
的变异现象;能简述影响中药变异的因素及常见防治
方法。
中 药 的 鉴 1.中药的鉴定方 1.熟悉中药的取样法。
定
法
2.根及根茎类中药(64 味,其中有﹡号者为重点品种,
2.根及根茎类中 下同):狗脊﹡、绵马贯众﹡、大黄﹡、何首乌﹡、
药
牛膝﹡、川牛膝、太子参、附子﹡、草乌、川乌﹡、
3.茎木类中药 白芍﹡、赤芍、黄连﹡、防己、北豆根、延胡索﹡、
说明: ①无标记者为了解品种,能运用性状鉴定技术准确鉴定,要求做到见药知名; ② 有“﹡”标记者为掌握品种,能运用性状鉴定技术准确鉴定,并要求能够说出中药的 来源、主产地、采制特征、性状鉴别要点; 四、实施建议
为保证课程目标的有效实施,特对课程实施的教材编写、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评价、课 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环节提出如下建议:
1.编写 依据课程标准,从药品质量检验实际情况出发,编写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 以工作任务为引领、以项目为模块的教材,实现“教材与岗位操作规范一体化”。教学内容 按完成工作任务的逻辑顺序,由易到难编排,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反映新技术、 新工艺。 2. 教学建议 (1)以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质检工作过程为基础,参照相关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设 计课程模块,组织药检行业专家开发训练项目。再针对每个项目重组教学内容,明确知识点 和技能点,将基本理论知识的介绍与实践操作一体化设计,将各项目有关的基本概念、原理 等与技能有机融合,使学生掌握各项目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要求,能够利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分 析、解决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将来走上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2)以校内中药标本厅、性状鉴定及显微鉴定实训室等实训基地为依托,利用校内、外 企业的教师资源、检测技术,在校内专项仿真训练的基础上,使学生技能可得到全面的训练, 并与实际工作接轨。 (3)在组织实施训练过程中,按企业规范强调药检工作要素、药检人员行为规范、实验 实训室管理与安全等,制订各项目标准操作规程(SOP),各项操作与企业要求接轨。 3.教学评价 为更好地体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操作的能力,采取平时考试和期末考试, 具体考核办法如下: (1)平时考试 平时考试(占总成绩的 50%)是在学生学习每个模块时随堂进行,采取现场考核,每次 考核成绩以百分计。 考核时根据学生具体操作技能、检验结果现场打分,并明确指出学生出现的失误。 (2)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 50%)组织企业药检人员或药检所一线检验人员考核学生的操作 技能。药材由企业提供,通过真实的工作效果考核学生是否达到“观念职业人”的要求。 4.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中药鉴定新技术》课程的建设与实践word资料7页
《中药鉴定新技术》课程的建设与实践《中药鉴定学》是高等中医院校中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药物制剂、制药工程以及中药市场营销方向的重要课程,同时也是中医专业的选修课程。
《中药鉴定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的来源、品种、质量、质量变化规律及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应用科学。
学科起源于古代,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从最初建立到成熟经历了几十年的历程。
传统的中药四大鉴定法包括来源、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定,为解决中药材的真伪、优劣和安全性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1-2]。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学科及新技术的渗透,多种中药鉴定新技术和新方法应运而生,使中药鉴别和质量评价更加准确、有效,并推动其向标准化、高速化、信息化等方向发展,成为了多学科的汇集点[3]。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州中医药大学近两年来的新开设了中药学及其相关专业的限选课程《中药鉴定新技术》,主要面向已经掌握了中药学相关专业基础的大四年级本科生讲授。
由于课程内容的新颖性、涉及技术方法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因此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学校的重视。
当前国内其他中医药院校尚未开始该课程,更没有相关的专用教材,因此,如何才能建设好《中药鉴定新技术》这门课程,提高《中药鉴定新技术》的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一直以来都是相关教学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时也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摸索教学内容和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
1 课程的建设中药鉴定技术现代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要尽量做到既体现现代学科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同时通过对学生的互动与调查,从有关市场就业等信息的反馈,了解中药学相关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行业用人情况,在传统中药鉴定方法的基础上,选择对于完善中药鉴定的标准化和科学性有重要意义和发展前景的新技术作为重点讲授内容,如色谱法、光谱法、中药分子鉴定、毛细管电泳、X射线衍射、计算机图像分析等技术;并进行实验设计和综合性实验,使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
现代中药鉴定新技术的发展,在形态组织鉴定新技术方面,采用组织体视图像分析,用CCD摄像机直接参与对标本进行采样,将采样的图像经格式的转化后,用特定的图像分析程序进行分析测定,将分别得到系列参数,尤其适合于混淆品种和近缘中药的真伪鉴别及其原植物分类。
中药鉴定学课程标准
xx学院药学系中药学专业《中药鉴定技术》课程标准2018年 06 月目录一、课程概述二、课程目标三、课程教学大纲四、课程项目化总体设计方案五、课程教学单元设计表六、实训项目单七、实训报告单八、实训项目评价表九、课程实施建议十、课程教案与课件(举例)《中药鉴定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定位通过行业调研,《中药鉴定学》广泛应用于中药生产企业质管部及监督机构的QA、QC、药品验收人员、调剂员、采购员等各种岗位。
该课程是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门课程是在高职药学专业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
该课程《中药鉴定技术》是以临床常用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为研究对象,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解决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品种混乱、质量低劣以及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相关问题的应用性学科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以行业需求及2010版《中国药典》第一部为参考,以校企合作教材为主,需要掌握下列知识。
1.掌握临床常用的350味中药材及饮片性状鉴定。
2.掌握临床常用的130味中药材及饮片的真伪鉴别3. 掌握临常用的20味中药材及饮片的显微鉴别。
4. 掌握临床常用的30味中药材及饮片理化鉴别。
(二)能力目标1.能熟悉使用、严格执行国家药品标准。
2.能有查阅相关科技文献和参考书籍,获取和扩展知识的能力。
3.能掌握现代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解决中药品种真伪鉴别和品质优劣评价等问题,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中药学学科,掌握控制中医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手段,成为合格的药学专门人才。
4.能满足并完全胜任中药生产企业质管部及监督机构QA、QC、药品验收人员、调剂员、采购员等各种岗位。
(三)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工作作风,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自主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团队合作能力;能吃苦耐劳和克服生产中遇到的一切困难。
树立“依法鉴定”、“质量第一”的观念。
中药课程开发方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背景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药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满足社会对中药专业人才的需求,提高中药专业教育质量,特制定本中药课程开发方案。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掌握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培养学生具备中药鉴定、炮制、制剂、临床应用等方面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4.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1. 中药学基础理论- 中药学的起源与发展- 中药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中药的功效与作用2. 中药鉴定学- 中药的性状鉴别- 中药的显微鉴别- 中药的理化鉴别3. 中药炮制学- 中药炮制的原理与方法- 常见中药的炮制技术- 炮制对中药质量的影响4. 中药制剂学- 中药制剂的基本理论- 常见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 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5. 中药临床应用- 中药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常见中药临床应用案例- 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6. 中药法规与标准- 中药管理法规- 中药质量标准- 中药进出口管理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中药鉴定、炮制、制剂等技能。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5. 网络教学: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习效果。
五、课程考核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30%。
2. 期中考试:考核学生对中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占总成绩的40%。
3. 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中药鉴定、炮制、制剂等技能的掌握情况,占总成绩的30%。
六、课程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的中医药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
2. 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 实验指导书:编写详细的实验指导书,规范实验操作,确保实验安全。
中药课程教案设计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中药学2. 学时安排:总学时XXX,每周XXX学时3. 教学对象:XXX年级XXX专业学生4.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中药的基本理论、中药学的基本知识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用法及临床应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中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操作技能。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及创新意识。
二、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中药学概述、中药的采集与加工2. 第二周:中药的炮制与制剂3. 第三周:中药的性能与分类4. 第四周:常用中药5. 第五周:中药的配伍与应用6. 第六周:中药的毒副作用与防治7. 第七周:中药临床应用实例分析8. 第八周:课程总结与复习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系统讲解中药学基本理论、中药性能、功效、用法等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病例,培养学生运用中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中药炮制、制剂等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1. 中药学概述(1)中药的定义、分类、历史与发展(2)中药的采集与加工(3)中药的炮制与制剂2. 中药的性能与分类(1)中药的性能特点(2)中药的分类方法及分类依据(3)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用法3. 常用中药(1)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2)中药的用法与用量(3)中药的配伍与应用4. 中药的毒副作用与防治(1)中药的毒副作用(2)中药毒副作用的原因及防治方法(3)中药中毒的诊断与治疗5. 中药临床应用实例分析(1)常见疾病的中医诊断与治疗(2)中药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实例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包括课堂提问、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践操作:包括中药炮制、制剂等实践操作考核。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中药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中药学》2. 参考书籍:《中药大辞典》、《中药临床应用指南》等3. 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注:本模板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中药制药课程设置方案模板
一、专业概述中药制药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中药制药工艺、制剂生产及质量控制,能在中药制药、检验及药学服务等领域从事生产、研发、管理和服务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1. 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2. 掌握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3. 熟悉中药制药工艺、制剂生产及质量控制;4. 具备中药研发、生产、检验及药学服务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5. 具备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1)公共基础课程:思想政治理论、大学英语、高等数学、体育等;(2)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药用植物学等;(3)中医药基础课程:中医学基础、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等。
2. 专业核心课程(1)中药制药工艺学:中药提取工艺、中药制剂工艺、中药生产设备与操作等;(2)中药制剂学:中药制剂原理、中药制剂工艺、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等;(3)中药分析学:中药分析原理、中药分析方法、中药质量控制等;(4)中药炮制学:中药炮制技术、中药炮制设备与操作等;(5)药事管理学:药事管理法规、药品流通与监管、药事服务与管理等。
3. 实践教学环节(1)实验课程:中药鉴定实验、中药化学实验、中药炮制实验、中药制剂实验等;(2)实习实训:中药生产实习、中药制剂生产实习、中药质量控制实习等;(3)毕业设计:针对中药制药领域的研究课题,进行毕业设计。
四、教学安排1. 学制:四年制;2. 学分:总学分不低于150学分;3. 课程设置: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4.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实验实训、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
五、考核评价1.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实验实训成绩、实习实训成绩、毕业设计成绩等;2. 评价标准:理论课程以考试为主,实践课程以实际操作和作品评价为主。
核心课程建设方案【精品文档】
核心课程建设方案【精品文档】核心课程建设方案篇一:核心课程建设方案核心课程建设方案课程名称:姓部名:门:港口电气设备万金华电气工程系2012 年 10 月 2 日精品文档一、课程建设思路及目标《港口电气设备》是港口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在前期的课程建设中,相关教师倾注了大量心血,已建成省级精品课程。
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港口电气控制技术也是日新月异,同时由于生源的数量及素质的变化,教学方式也亟待变革,本课程的建设需要向纵深推进. 当前依据工作过程与岗位需求,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工学结合”紧密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训练体系是课程建设的大方向。
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特别是满足港口特色行业的需要,本课程建设以培养港口电气设备安装、调试、维护、应用和管理岗位的职业综合能力为主线,构建港口电气技术专业“任务驱动,实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引进、培养并举的措施,建设一支专业理论功底扎实、有较强实践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高素质“双师"结构教师队伍,适应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建设集实验实训、社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训基地,密切与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等领域的合作,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方式改革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形成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在未来的 3,5 年内,将本课程建设成为在全国港口行业内有影响力的特色课程。
二、课程建设内容 1、建立新课程标准根据港口电气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培养要求,原有的课程标准已不符要求,准备组织本课程教学团队教师深入相关企业调研,同时也邀请行业专家,了解行业技术现状,并根据岗位工作任务,制入定新的课程标准,调整当前课程内容设置及教材的选用.新课程标准要求融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关键能力,进行课程综合化及教学模式改革,对课程内容作纵向和横向的整合,以突出职业综合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整合的基础上形成综合化工学结合课程,并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方式改革教学内容,形成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中药鉴定新技术》课程的建设与实践word资料7页
《中药鉴定新技术》课程的建设与实践《中药鉴定学》是高等中医院校中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药物制剂、制药工程以及中药市场营销方向的重要课程,同时也是中医专业的选修课程。
《中药鉴定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的来源、品种、质量、质量变化规律及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应用科学。
学科起源于古代,形成于20 世纪70 年代,从最初建立到成熟经历了几十年的历程。
传统的中药四大鉴定法包括来源、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定,为解决中药材的真伪、优劣和安全性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1-2] 。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学科及新技术的渗透,多种中药鉴定新技术和新方法应运而生,使中药鉴别和质量评价更加准确、有效,并推动其向标准化、高速化、信息化等方向发展,成为了多学科的汇集点[3] 。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州中医药大学近两年来的新开设了中药学及其相关专业的限选课程《中药鉴定新技术》,主要面向已经掌握了中药学相关专业基础的大四年级本科生讲授。
由于课程内容的新颖性、涉及技术方法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因此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学校的重视。
当前国内其他中医药院校尚未开始该课程,更没有相关的专用教材,因此,如何才能建设好《中药鉴定新技术》这门课程,提高《中药鉴定新技术》的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一直以来都是相关教学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时也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摸索教学内容和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
1 课程的建设中药鉴定技术现代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要尽量做到既体现现代学科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同时通过对学生的互动与调查,从有关市场就业等信息的反馈,了解中药学相关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行业用人情况,在传统中药鉴定方法的基础上,选择对于完善中药鉴定的标准化和科学性有重要意义和发展前景的新技术作为重点讲授内容,如色谱法、光谱法、中药分子鉴定、毛细管电泳、X 射线衍射、计算机图像分析等技术;并进行实验设计和综合性实验,使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
现代中药鉴定新技术的发展,在形态组织鉴定新技术方面,采用组织体视图像分析,用ccD摄像机直接参与对标本进行采样,将采样的图像经格式的转化后,用特定的图像分析程序进行分析测定,将分别得到系列参数,尤其适合于混淆品种和近缘中药的真伪鉴别及其原植物分类。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实施方案专业核心课程是指能够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的课程,是打造专业核心能力的课程。
为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优质核心课程建设,是学院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践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
学院优质核心课程建设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方针,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工学结合的鲜明特色,要以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设计课程,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辐射作用,要通过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工作,带动教学团队建设工作。
二、建设计划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工作计划分三期,在五年内完成,一期建成10门左右,二期建成30门左右,三期在全院所有专业的核心课程中全面铺开,第一、二期建设课程学院提供每门4000元的资金支持(遴选为优质核心建设课程后资助3000元,验收合格后再资助1000元)。
三、建设内容(一)依据职业岗位分析,准确进行课程定位进行充分的行业企业调研,根据岗位任职要求确定专业能力体系。
在专业人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与作用、承担的能力培养任务。
(二)校企合作,共同制订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是课程分析、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基本思想及做法的载体,是一门课程最基本的教学文件,其基本内容包括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主要任务描述、课程学习目标描述、课程能力标准要求、课程主要内容、学习者能力测试指导、教学资源配置等。
课程标准的制订应该由校企合作共同来完成。
(三)基于具体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课程内容开发,选择适合“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课程范型。
打破传统学科体系,充分借助企业力量,以具体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为线索组织和开发课程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情境。
合理选择问题中心型、训练中心型、培训中心型、项目中心型、体验中心型等“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课程范型。
中药课程开发方案设计模板
一、课程背景随着我国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医药教育日益受到重视。
为弘扬中医药文化,提高学生中医药素养,本方案旨在设计一套符合我国教育改革要求的中药课程。
二、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知识,提高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
2. 培养学生掌握中药的基本识别、使用和保健知识。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激发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储备人才。
三、课程内容1. 中医药文化概述(1)中医药发展史(2)中医药的基本理论(3)中医药伦理道德2. 中药基础知识(1)中药的起源与分类(2)中药的性味归经(3)中药的功效与应用3. 中药鉴定与炮制(1)中药的鉴定方法(2)中药的炮制技术4. 中药临床应用(1)中药方剂的应用(2)中药食疗与保健5. 中药资源与保护(1)中药资源的分布与保护(2)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四、课程实施1. 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中药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中药的实际应用。
(3)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互动教学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评价(1)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中药知识的掌握程度。
(3)期末考试:综合考查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4)实践操作考核: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课程资源1. 教材:选用具有权威性的中药教材。
2. 课件:制作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3. 实验室:建设中药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平台。
4. 校外资源:与中医药院校、医院等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参观机会。
六、课程特色1. 突出中医药文化传承,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建立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鉴定技术》优质核心课程建设方案
《中药鉴定技术》课程建设小组
《中药鉴定技术》是中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对中药专业中药鉴定能力培养起着关键作用。
《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与中药相关的职业有12类,涉及20多个工种。
这些工种在《国家职业标准》中均有对中药鉴别能力的要求,中药鉴定技术就成为中药行业岗位群的行业通用技能。
本课程在中药类毕业生的知识能力架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起着主要的支撑作用。
为了更好地实施本课程,能够使学生独立开展中药的检验工作,具备诚实守信,科学公正,依法检验的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成为中药质检、中药验收、中药调剂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通过系列的教学措施与手段的实施,在重庆市精品课程建设基础上按照国家级精品课程标准建成《中药鉴定技术》优质核心课程。
具体建设方案如下:
一、课程建设目标
《中药鉴定技术》课程建设应根据企业、社会的需要以及技术发展的趋势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为主线的思想。
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是:
1、提高学生的中药质量管理能力,使学生掌握胜任中药产地收购、入库质量验收、仓储养护、出库复核、中药生产投料、中药调剂等职业岗位的一项主要实践能力——中药真伪优劣鉴别能力,熟练运用中药鉴定技术进行中药质量管理。
2、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职业素养;
3、使学生尽快地适应企业需求、适应就业岗位的要求,提供学生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建设原则
校企共建,必须充分发挥校企“两种资源、两支队伍、两个课堂”的作用。
三、建设内容
(一)校企合作开展课程调研
《中药鉴定技术》课程调研是对传统课程的一次改革,本课程的建设应打破以往教师不深入企业,闭门造车的课程建设方式。
课程应当如何建设,中药企业及从事中药质量管理专业技术人员最有发言权。
因此,本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和重点就是要充分听取和采纳中药企业的意见,只有他们的参与才有可能建成适应企业的职业岗位群需要的课程,才有可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中药人才。
通过与重庆天绿药物资源科技开发公司、万州区国药集团、重庆
东方药业、广州潘高寿药业、太极集团重庆桐君阁药厂有限公司等中药理事会成员单位合作制定《中药鉴定技术》优质核心课程建设方案,校企合作完成《中药鉴定技术》优质核心课程教学设计,使课程的知识体系与能力素质体系与企业中实际工位、工作环境完全相同或几乎相似,使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走入实际工作岗位不用再培训。
参与本课程建设的教师要深入到企业,对中药企业的职业岗位群进行调研、分析,对中药专业的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任务进行分解、整理,形成职业岗位(任务分解)调研报告。
(二)课程标准制定
与重庆天绿药物资源科技开发公司、万州区国药集团、重庆东方药业、广州潘高寿药业、太极集团重庆桐君阁药厂有限公司等中药理事会成员单位根据职业岗位群的需求合作制定《中药鉴定技术》核心课程标准。
该标准将是本课程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在课程标准中要对《中药鉴定技术》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进行规定,并提出本课程指导性的教学原则,提出教学评价、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利用等实施性的建议。
要把对学生的考核形式明确地纳入课程标准,应当是“做事”与“做人”两种能力的考核。
(三)教学设计
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中对中药各岗位的职业资格等级分类,遵循学生能力发展规律,将教学内容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
初级层次,学习常用中药的性状鉴定技术;中级层次,学习常用及品种复杂中药的显微及理化鉴定技术;高级层次,学习贵重药、毒剧药及中成药的鉴定技术。
掌握初级和中级层次的内容,学生即具备检验工作所需要的基本职业能力。
通过高级层次内容的训练,学生拓宽了视野,提高了综合素质,为毕业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初级层次,为自主学习项目,学生自己安排时间在开放实训室完成,教师定期安排答疑;中级层次为主要教学项目,在多功能教室及实训室完成,教师基于药检工作过程将鉴定项目分解为一系列学习性工作任务,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高级层次,为拓展性教学项目。
教师示教,学生进行验证性实训,主要在实训室完成。
在每个层次的学习中,定期安排学生到中药材市场、中药企业、药品检验所见习、顶岗实习,工学交替,进一步增强职业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
基于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采用情景激励法、观察比较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
将教室搬入实训场所,推行直观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并利用药材市场、药材仓库等进行情境教学。
同时,加强中药性状鉴定等开放式
实训室的应用。
使学生学习形式为工学结合,学中做、做中学。
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对高级职业资格的技能要求,选取学习400种常用中药的鉴定技术。
为拓展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选取品种复杂中药的综合鉴定技术。
(五)教学团队建设
通过3年的努力,使中药鉴定学的教师队伍能达到8-10人。
在职称结构方面,教授达到1-2人,副教授达到4-5人;在学历结构方面,硕士以上学历占90%;在年龄结构方面,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80%左右,从而建设成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强、教学效果好、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其中有若干名教师在某一领域能达市内比较知名的程度。
具体表现在:
1、师资队伍在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等方面比较合理。
2、所有教师都能独立承担响应的教学任务,并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3、所有教师都能积极参加教学研究活动,5年内能有3-5项教学研究课题,公开发表5-8篇教学研究论文,参编或主编全国教材1-2本。
4、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都能获得区级以上的课题,正高的教师争取得到市级1-2项资助。
公开发表科研论文10篇左右,其中70%-80%应在核心期刊发表。
5、发挥好校企“两种资源、两支队伍、两个课堂”的作用。
其中,校内专任教师主要负责理论部分教学,兼职教师主要负责实践教学。
(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利用药用植物园,中药理实一体化教室、中药性状鉴定开放式实训室、中药显微鉴定实训室、中药科技馆、学校附属医院等校内实训基地和万州区国药集团中药仓库、三峡中药物流中心、万州区药品检验所及其他中药相关企业,为教学做一体化提供支撑。
在现有中药鉴定技术市级精品课程基础上,在补充完善教学课件、题库建设的同时,新增常用中药材及饮片网络标本库、常见中药植物图片库、伪品药材图片库、易混药材及饮片图片库、药材商品规格图片库,与真实的工作场景象结合,丰富课程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其中:常用中药材及饮片网络标本库包括400种常用中药材及其药材规格图片、常用饮片图片;常见中药植物图片库包括200种常见药用植物图片。
利用学校提供的现代教学技术平台,实施多媒体教学,并利用学校建立的现
五、建设工作实施步骤
2012年1—3月,完成课程建设调研分析、课程标准建设、建设总体设计和方案制定,全面启动建设工作,中药材图片制作300张。
2012年4月,推行教学内容改革和直观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中药材、饮片图片制作各100张,典型案例5个,启动网站建设改版工作。
2012年5月,调试改版后网站,推行情境教学, 中药饮片图片制作100张,典型案例10个。
2012年6月,完成网站建设改版,课件开发和所需图片素材创建完成90%以上。
2012年7月,完成课件开发和所需图片素材创建工作。
2012年8月,完成题库素材创建工作。
2012年9月,完成中药材及饮片质量典型案例库、药材商品规格图片库建设、伪品药材图片库、易混药材及饮片图片库建设。
2012年10月,基本建成精品课程网站并调试。
2012年11月,完成常用中药植物图片库建设并调试。
2012年12月,完善精品课程网站。
2013年1--2月,精品课程网站试用。
2013年3月,精品课程网站应用。
2013年4月—6月,开展教学内容应用效果评价和精品课程应用效果评价并全面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