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六单元 第一节 人口数量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同步检测 鲁教版
一轮课件:6-1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某一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
由于制约的因素不确定,所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造 共同 成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 点 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 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考纲定位
思维导图
江苏考纲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 及地区分布;环境承载力与人 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考纲解读 1.识记:人口增长模式的类 型、特点及地区分布、环境承 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2.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 口问题及对策。 3.应用:各类人口统计图表的 判读。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2.(2013·浙江文综,9~10)下图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
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根据相关知识和下图,
完成(1)~(2)题。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1)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 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 C.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 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2)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 A.① B.②
情,与俄罗斯相比其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应为能源短缺。
答案 (1)B (2)B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考点二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知 识 整 合 ]
1.构成指标:出生率、死亡率和 自然增长率 。 2.类型、特征及转变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类型 特征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6.1人口的数量变化和合理容量(讲)(含解析)
6.1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合理容量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及其地区差异。
2.掌握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比较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
3.说出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理解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知识点一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判断一、不同类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二、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1.从时空分布规律判断(1)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时间)一般地,农业社会及其以前属于原始型;工业化初期属于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
(2)根据国家类型(空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属于现代型;发达国家则属于现代型。
2.从人口增长特征判断(1)定性描述:原始型是“高—高—低”型;传统型是“高—低—高”型;现代型是“低—低—低”型。
(2)定量描述:知识点二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一)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人口结构主要包括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性别结构、人口文化素质结构等,人口结构若出现不合理,则会引发人口问题。
1.人口的年龄结构与人口问题人口的年龄结构是指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就目前而言,世界人口年龄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年轻化和人口老龄化。
2.人口的性别结构与人口问题人口的性别结构通常用“性别比”来衡量,即用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来衡量。
它用来反映某一地区或国家人口的性别结构是否合理或协调。
性别比失衡会造成婚姻、家庭和社会的不稳定,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国家应加大思想宣传教育,严禁非医学鉴别胎儿性别。
3.人口文化素质结构与人口问题(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三)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我国人口问题比较特殊,既有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的问题,也有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这是因为虽然我国的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所以增长速度较快。
除此之外,我国在人口上还存在着其他不合理问题,具体如下表所示:知识点三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一、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二、影响区域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分析 1.资源状况一个区域的资源状况包括矿产、水、耕地、气候等方面;一个地区的资源越丰富,区域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课件新人教版ppt
阶段
Ⅰ
出生率
_高__
死亡率
_高__
自然增 长率
_低__
地区差异
极少数土 著居民
Ⅱ _高__ _低__ _高__
大多数_发__ _展__中__国家
Ⅲ _低__ _低__
_低__
_发__达__国家,中国 等少数发展中 国家
【探索应用】 人口增长中的“增长”一定是人口数量的增加吗?说明理由。
提示:人口增长还可能是零增长或负增长。在欧洲发达国家人口负增长是一种 常态。而亚非拉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一般指的是人口数量的增加。
A.人口出生率逐渐提高
B.人口增长较为缓慢
C.2025年迎来生育高峰
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思路分析】
【思路分析】
【解析】 (1)选D,(2)选C,(3)选B。第(1)题,2001-2005年出生的人口在2010 年是5~9岁,1991-1995年出生的人口在2010年是15~19岁,1981-1985年 出 生 的 人 口 在 2010 年 是 25 ~ 29 岁 ,1971-1975 年 出 生 的 人 口 在 2010 年 是 35~39岁,据图可知,这四个年龄段育龄妇女人数35~39岁最多,说明当时出生 率最高。第(2)题,该市20~24岁年龄组出生时间大致是1986-1990年,由于该 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1986-1990年的育龄妇女2010年年龄在41~49 岁,据图可知,2010年年龄在41~49岁人数较多,因此造成20~24岁年龄组出 生人数偏多的原因是该组人口出生期间育龄妇女较多;1986-1990年生育政策 稳定;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在改革开放后均较快,不会仅仅影响某个短时间 段;1986-1990年生
四、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 (1)概念。 环境能_持__续__供__养__的人口数量。 (2)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其中 _资__源__是主要的制约因素。 2.人口合理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_最__适__宜__的人口数量。影响一个国家或地 区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的制定,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两者的区别:某地区的环境承载力大于人口合理容量。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6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讲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鲁教版
[解题流程]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自主尝试] 绿洲分布在山麓地 带和河流沿岸。本区域环境承载力 低,主要制约因素为水资源。
四步法分析区域环境承载力 (1)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 一个区域的资源状况包括矿产、水、耕地、气候等方面;一个地区的资源越丰 富,区域环境承载力越大。 (2)考虑科技、经济等条件 科技发展水平、人口受教育水平、经济发达程度等,会影响对资源的开发利 用,因而一个地区的上述条件越好,区域环境承载力越大。
2.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据此完成(1)~(2)
题。
(1)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B )
A.地形复杂
B.气候湿热
C.资源匮乏
D.地处内陆
解析:亚马孙河流域位于亚马孙平原,东临大西洋,所以A、D两项错误;该地
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动植物资源、水资源等十分丰富,但是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
(经典高考)读下图,回答问题。
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素养解读] 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运用综 合思维,结合图中数据归纳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和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运 用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判断出主要制约因素为水资源。
考情统计
核心素养
2014·全 国卷Ⅰ T10~11
2018·全 国卷Ⅰ T4~5
2016·全 国卷Ⅲ T4~5
人口的 数量变化
人口迁移的 原因及影响
影响人口 迁移的因素
1.综合思维:运用人口金 字塔图、柱状图、表格、曲 线图、折线图等人口统计 图,判读人口增长模式,理 解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 问题的成因、后果及对策。 能够根据有关资料或图表, 分析说明某地区人口迁移的 主要原因及其影响。 2.人地协调观:结合具体 案例,探讨人口问题、人口 容量与社会协调发展,分析 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 的影响,趋利避害,促进人 口迁移与社会协调发展。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6章 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1)以下时间段中,该市人口出生率最高的为
(D)A.2001~200来自年B.1991~1995年
C.1981~1985年
D.1971~1975年
(2)造成该市20~24岁年龄组人数明显偏多的原因可能是,该组人口
低(<1.0%)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2.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返回导航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3.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人口问题
解决措施
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男性比重 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转变人口生育观
偏高)
念
人口素质较低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必考部分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研析高考·明规律 研清教材·固基础 研析考点·破疑难 研透技法·提素养
返回导航
研析高考·明规律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课程标准
考情统计
命题分析
运用资料,描
1.以人口统计图、文字材料为背
述人口 分布及 2021·北京,18题
景,考查人口增长状况及人口增
其影响 因素 , 2020·课标Ⅲ,4~6题 长模式。
并结合 实例 , 2019·北京,40题
2.以人口统计图或人口普查资料
解释区 域资源 2018·课标Ⅰ,4~5题 为背景,考查人口问题及对策。
环境承 载力 、 2018·江苏,13~14题 3.以示意图、地理统计图表、文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思维导图+学霸笔记专题08 人口的变化
专题08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1.世界的人口、国家与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1)总趋势:不断增长。
(2)农业革命前人口增长极其缓慢,农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先快后慢,从工业革命开始人口增长明显加快,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
2.世界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1)人口增长特点: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
(2)原因①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受教育的年限长,初婚年龄大,生育率低。
教育投入大,人口成长成本高。
社会保障好,人们养儿防老的生育观念淡薄。
②发展中国家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死亡率下降。
国家面临发展,劳动力需求多,人们的生育观念等影响。
(3)变化趋势①发达国家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
②发展中国家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3.世界的居民(1)人口分布不均。
①人口稠密的四个地区:图中的a亚洲东部,b亚洲南部,c欧洲,d北美洲东部。
②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热带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极地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2)人种分布。
①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北非、西亚、南亚、大洋洲等地。
②黄色人种:亚洲东部等地。
③黑色人种:撒哈拉以南非洲、大洋洲等地。
(3)世界三大宗教。
①基督教:发源于亚洲西部,主要分布欧洲、美洲、大洋洲。
②伊斯兰教:发源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
③佛教:发源于古印度,主要分布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4.我国的人口和民族(1)众多的人口——13.7亿(第六次人口普查)。
①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②政策:计划生育政策。
主旨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③分布: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
(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①人口数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的91.5%,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
②民族分布特点:汉族和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六章人口的变化6.1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课件新人教版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_资__源__ _丰__富__程__度__、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 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最大。
3.人口合理容量: 所谓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 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 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_最__适__宜__的人口数量。
【高考准预测】 1.下列是我国四个城市2016年的人口年龄构成图。图 中能反映“后备劳动人口”比重最大的城市是 ( )
A.甲市 B.乙市 C.丙市 D.丁市
【解析】选C。此图关键看少年儿童的比重,少年儿童 比重高,则后备劳动力多。图示丙市少年儿童比重最 高。
国际通用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 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 口总数的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 龄化。如图示意1953~2015年安徽省老年人口变化情 况。据此完成2、3题。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
容量
人口的自然增长 【知识·梳理自查】 1.总趋势:人口数量_不__断__增__长__。 2.决定因素:_出__生__率__和__死__亡__率__。
3.时间差异: (1)10万年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呈_加__快__的趋势。 (2)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_快__速__时期。
6.与其他年份相比,2021年我国人口特点表现为 ()
A.劳动力人口多,就业压力大 B.总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C.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较接近 D.老年人口与少儿人口数量较接近
【解析】4选A,5选D,6选C。第4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 总人口数量,2007年最少。我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呈 下降趋势,2007年数量最多,因此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 口比重最大的是2007年。第5题,从2013年起,我国放 宽了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增加,到目前为止,人 口数量变动受其影响的是总人口,①对。老年人口数
2020版高考地理人教版总复习课件: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思路点拨:第(2)题,图示我国就业人口中完成中等技术教育的比例偏低,不 是人数偏低;完成高等教育的比例与其他三国相差不大;我国从制造业大国 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不利条件主要是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 答案:(2)A
考点探究
1.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有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 费水平。各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及其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生产力发展水平 。
项目
知识札记
预习自测
1.三个基本概念
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环境承载力:指环境能持续供养
人 的人口数量。
口 (2)环境人口容量:某一国家或地区
的 所能养活人口的最大数值 。
合 理
(3)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
容 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
量 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
预习自测
(1)图中字母含义:A 农业革命 ,B工业 革命。 (2)A以前人口增长的特点是非常缓慢 ,原 因是 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低 。 (3)B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迅猛 .
增长 。 (4)C阶段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域差异主要 表现为: 发达国家增长缓慢,发展中国 .
家增长迅速 。 (5)不同时期人口增长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第一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及其合理容量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备
考
指
导
1.以统计图表为载体,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人口 结构、人口问题的成因及表现等,是高考命题的热 点。复习时应理解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掌握人口模
式图的判读及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和老龄化等人口问
3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不是所有发展中国家,人口 增长较快,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如中国、古巴等国家的
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
1 . (2012· 长春模拟 ) 下表为世界、中国、印度、德
国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2008年)统计表。据此完成 (1)~(2)题。
年龄构成 世界 和 国家 0~14岁 15~64岁 65岁及以 人口占总 人口占总 上人口占 人口比重 人口比重 总人口比 (%) (%) 重(%) 27.7 64.9 7.4
抚养比 (指0~14 岁和65岁 及以上人 口与15~ 64岁人口 之比)
①
0.6
20.9 ② 32.2 ③ 13.9 ④ (1)①代表的是( ) A.世界 C.印度
71.3 63.1 66.5
7.8 4.7 19.6
B.中国 D.德国
0.4 0.6 0.5
(2)②国抚养比低的原因是(
)
A.老年人口比重大 B.青壮年人口比重大
世界
各国、各地区
________发展的客观规 发展中国家尽最大可能把人 尊重人地协调 合理的规模 之内; 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 口控制在___________ 建立公平的秩序 续发展战略
1.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不平衡性
人口增长
特点
发达国家
增长缓慢
2024届高三地理考备考一轮复习: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合理容量
(2)空间差异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因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
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低水平,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人口增长缓慢
人口__死__亡__率___下降,人口增长
很快
2.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人口增长率的决定因素:___出__生__率__和__死__亡__率___。 (2)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_____经__济__发__展__水__平___的不断提高。
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内;建立 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
公平的秩序
持续发展战略
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区别
(1)环境承载力主要指从生态学资源或环境的角度看,一定时期内 某一地域能够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2)人口合理容量是从经济或福利角度提出的,主要讨论的是区域 最佳人口规模或理想人口规模,即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保持在多少 最适宜。 (3)环境人口容量主要研究的是某一国家或地区可容纳的最大人口 数量。
(1)人口增长中的“增长”仅指人口数量的变化,而 不一定是数量的增加,也可以是零增长或者负增长。(2)人口增长 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人口迁移)。(3)人口净增长要考虑人口基 数和自然增长率。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指标有哪些?
__出__生__率___、死亡率和__自__然__增__长__率_____。
人口数量
最大值:自然增长率由正值减小到0(B点) 最小值:自然增长率由负值增长到0(C点)
(3)不考虑人口自然增长情况下的人口迁移率与人口数量增长的关 系(人口迁移率=迁入率-迁出率)
人口迁移率⇒
>0:人口数量增多(DE段) =0:人口数量不变(D、E、F点) <0:人口数量减少(EF段)
2020届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_第6章 人口的变化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课件
人口 年龄 结构 趋势
人口 问题
人口年轻化
人口老龄化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 断上升,而老年人口的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下降, 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比重不断下降
(≥65 岁人口比重大于 7%或 ≥60 岁人口比重大于 10%)
人口年轻化会导致人 人口老龄化会造成劳动力短
口持续快速增长,进而 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养老
(3)根据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数值“定量”判
断
在进行人口增长模式判断时,通过试题提供的资料得出该
地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高低,进而进行人口增
长模式的判断。相关数据标准如下表所示: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原始型 高(>2.5%)
高(>2.5%)
低(<1.0%)
传统型 高(>2.5%)
A.58%、25%
B.20%、25%
C.25%、20%
D.20%、58%
(2)2016 年 1 月 1 日起,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
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可能使( C )
A.人口死亡率较目前更高
B.国家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增大
C.0~15 岁人口比重上升
D.人口向国外进行大规模迁移
解析 第(1)题,根据我国不同年龄段人口比重的变化趋 势可判断,①曲线为 16~59 岁人口比重,②曲线为 0~15 岁 人口比重,③曲线为 60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由此可直接读出 2034 年各年龄段人口的比重。第(2)题,这一政策的实施可能 会造成新出生婴儿增加,使 0~15 岁人口比重上升。
科技发展水平
正相关
科技发展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 大
经济发达程度 正相关 经济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_越__大___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考纲呈现考点解读考情分析1.不同人口增 1.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学生用书P091 一、人口自然增长的时空分布1.总趋势:①不断增长。
2.决定因素:②出生率和死亡率。
3.两种差异(1)时间差异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①10万年以来,人口增长速度呈加快的趋势。
②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③快速时期。
(2)空间差异①特点:地区上是④不平衡的。
②表现⎩⎪⎨⎪⎧发达国家:人口增长⑤缓慢。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⑥很快。
(1)人口增长中的“增长”仅指人口数量的变化,而不一定是数量的增加,也可以是零增长或者负增长。
(2)一个地区人口数量最多是在其增长率由正值变为0的时刻,而不是增长率最大的时刻。
微探究1 不同时期人口增长一样快吗?答案 不一样,人类社会的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使人口数量增长明显加快。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点与转变过程(1)发达国家:⑨现代型。
(2)大多数发展中国家:⑩传统型。
(3)全世界: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4)我国: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型向⑪现代型的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至出生率下降到一定水平结束。
(2)原始型与现代型的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相似,但原始型是出生率、死亡率处于高位状态下的缓慢增长,而现代型则是低位状态下的缓慢增长。
三、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1.环境承载力(1)概念: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2)衡量重要指标:⑫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⑬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其中⑭资源是主要的制约因素。
3.人口合理容量(1)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⑮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⑯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微探究2 我国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重要措施是什么?答案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使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新人教版高考地理分章节总复习 第6章 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合理容量
1.综合思维:通过对人口变化 材料的分析,判断区域人口增 长模式,说明出现的人口问题 并分析原因。 2.人地协调观:判读人口统计 图,探讨人口增长特征、人口 问题、人口容量与社会协调发 展。
栏目导航
01
知识点一
栏 目
02
导 航 03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04 课后限时集训
4
知 识点一 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判读
栏目导航
5
1.人口的自然增长 读 10 万年以来和 100 年来的人口增长图,回答问题。
10 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 100 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
栏目导航
(1)总趋势:不断_增_长__。
(2)增长的原因 ①决定因素:出生率和_死__亡_率__。 ②主要动力:生__产__力__水__平__的不断提高。
6
化问题凸显
二__孩__政策
人口性别比偏高
调整_计__划_生__育__政策,转变人口 生__育__观念
人口素质较低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答案 栏目导航
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人口流动日趋活跃 空巢老人、留守儿童、 _独__生_子__女__家庭增多
36
加强经济建设,提高和改善落后地 区的社会经济条件 积极发展交__通__,积极发展经济, 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增加当地就业 机会 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增加当地就业 岗位和机会等
栏目导航
27
◎考法 3 分析某一人口发展指标,考查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变化 读某国妇女生育率变化图,回答 6~7 题。
栏目导航
6.根据图中曲线变化,可以推测( ) A.社会劳动力充裕,就业困难 B.代与代之间年龄差呈现增大趋势 C.自然增长率呈现上升趋势 D.该国妇女寿命逐渐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人口数量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一、选择题(2017·武汉调研)2015年11月我国宣布自2016年1月1日放开“全面二孩”政策。
图甲示意2010年我国人口金字塔,图乙示意1980~2012年我国人口出生数,据此完成1~3题。
图甲图乙1.如果我国仍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推测2012年之后我国出生人口变化趋势为( )A.缓慢持续增加B.先减后增C.先增后减D.快速减少2.目前,我国城市人口的生育率低于农村,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上升。
2013年后制约我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 )A.生育政策B.城市化C.育龄人口D.资源状况3.针对我国的人口问题,我国政府今后可能不会采取的措施是( )A.实施全面自主生育政策B.适度延缓退休年龄C.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D.大量接纳外来移民解析第1题,读2010年我国人口金字塔图可知,20~24岁人口比重大于24岁以上和20岁以下年龄段,而一般生育年龄人口主要集中在24~30岁,故2012年以后,开始几年由于20~24岁人口增多而生育率有所升高,故出生人口先增加,但由于20岁以下人口较少,故再往后出生人口又会减少,则2012年以后我国出生人口变化趋势为先增后减。
也可依据1980~2012年人口出生数图来分析。
第2题,由题中信息可知,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快速上升、但城市人口生育率较低,导致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变慢,则今后制约我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城市化。
第3题,若我国生育率持续下降,今后可能实施全面自主生育政策,但中国人口总量大,不可能大量接纳外来移民;可发展机器人产业,以及适度延缓退休年龄,来缓解劳动力不足带来的问题。
答案 1.C 2.B 3.D(2017·湖南十三校一模)年龄中位数又称中位年龄,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位,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
年龄在这个人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
下表示意2015年部分国家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
读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4~5题。
国家日本美国中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平均年龄中位数44.9 37.2 34.8 174.四个国家中( )A.日本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B.刚果民主共和国男性年轻人最多C.日本比中国老龄人口多D.美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7.2岁5.有关年龄中位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其变化只反映人口数量的变化B.向上移动反映了人口老龄化的过程C.年龄中位数随时间而减小D.美国年龄中位数增加速度比中国快解析第4题,四个国家中,日本人口年龄中位数最大,老龄人口比重大,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但由于人口总数量比中国少,所以老龄人口数量比中国少;美国人口年龄中位数是37.2岁,但人口平均年龄不一定为37.2岁;刚果民主共和国人口年龄中位数最小,但人口总量少,不是男性年轻人口最多的国家。
第5题,一般来说,年龄中位数会随时间而增加,它向上移动反映了人口老龄化的过程;年龄中位数的变化反映了人口数量的变化,也反映了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年龄中位数一般随时间而增大。
由于表格中只显示了一年的年龄中位数,无法体现美国、中国的年龄中位数增加速度。
答案 4.A 5.B(2017·广州市毕业班测试)某发达国家劳动力数量呈下降趋势。
读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6~7题。
6.2005~2015年,该国人口( )A.快速增长B.缓慢增长C.零增长D.负增长7.引起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老龄化严重B.死亡率较低C.人口迁移D.出生率过低解析第6题,劳动力数量变化可以反映国家人口数量的变化。
由于出生率长期偏低,劳动人口得不到有效补充,随着各年龄段人口向人口年龄结构的上层移动,会出现劳动力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增大的特点,导致该国人口死亡率升高,人口出现负增长。
第7题,发达国家因为经济发展水平和生育观念的影响,人口出生率低,使得劳动力年龄段的人口得不到有效补充,形成人口结构逐渐趋向老龄化的特点。
答案 6.D 7.D(2017·日照调研)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
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
右图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读图完成8~9题。
8.甲市可能是( )A.西宁B.延安C.上海D.广州9.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增长模式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由题干计算得出甲地自然增长率为-0.074%,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并且出现负增长,排除西宁、延安,因为这两市位于西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依然较高;广州有大量务工经商人员迁入,不可能出现人口负增长,因此上海最符合。
图中①地区符合“三低”的现代型特点,故与上海处于同一类型,属于现代型。
答案8.C 9.A(2017·郑州一模)根据人口密度的变化可以将中国不同地区划分为快速增加、缓慢增加、缓慢降低和快速降低四个类型。
其中人口密度快速增加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都市圈和青藏高原等地区。
下图是2000~2010年不同因素对我国四类地区人口密度变化的影响程度对比。
图中的系数绝对值越大,对人口密度的影响程度越大;系数为正时,影响因素与人口密度变化为正相关,反之,为负相关。
读图,完成10~11题。
10.我国人口密度降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A.人口密集省份B.山地丘陵地区C.水源短缺地区D.经济落后省份11.据图,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 )A.初始人口密度较低,环境承载力大B.医疗条件好,人口自然增长较快C.发达的经济掩盖了人口密度过大的劣势D.交通通达度高,是人口增加的主要“拉力”解析第10题,从图中可看出,人口密度降低的地区中,主要影响因素都有初始人口密度;依据“系数为正时,影响因素与人口密度变化为正相关,反之,为负相关”,可知人口密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初始人口密度大,则人口密度降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省份。
第11题,长江三角洲为人口密度快速增加地区,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国内生产总值,即发达的经济促进了人口密度快速增加,故C项正确。
答案10.A 11.C二、综合题12.(2017·贵阳期末)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据统计,2014年日本人口减少了约27万人,出生人口约100万人,同比下降2.8%,而死亡人数则升至127万人。
下图为日本本土示意图。
(1)北海道面积占日本总面积的1/5,而人口只有东京的一半。
试分析北海道人口密度极低的原因。
(2)指出目前日本人口增长状况对日本人口再生产的影响。
(3)如今在日本的农民中,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七成,70岁以上的老人也占相当大的比重,只有8.5%的农民年龄在39岁以下。
分析日本农民老龄化特征明显的原因,并说明农民老龄化给日本农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解析第(1)题,北海道人口密度极低的原因应主要从自然因素(纬度与气候)与经济因素两个方面回答。
第(2)题,目前日本人口呈现负增长,导致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人口总量减少。
第(3)题,日本农民老龄化特征明显的原因可从出生率低、老年人口增加、人口迁移等方面分析。
日本农民老龄化给农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应主要从土地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新技术推广难度大等方面分析。
答案(1)纬度高,气候寒冷,冬季漫长;经济相对落后,对人口迁入的吸引力低。
(2)目前日本人口增长出现负增长的现象,会导致日本人口进一步老龄化,人口总数减少。
(3)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出生率降低,年轻人口比重小;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居民的寿命提高;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青年农民进入城市。
不利影响:农业劳动力不足,土地闲置;先进的生产技术难以推广等。
13.(2017·上海调研)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
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
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已达2 301.91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
上海市人口容量的估算(万人)2010年2020年2030年水资源限制的人口容量 1 535.95 1 705.68 1 894.17经济发展限制的人口容量 1 460.99 1 543.03 1 596.84综合常住人口容量1 788.5~1 8701 841.5~1 9351 894.5~2 000(1)读图甲,说明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特征。
(2)根据上海2010年的人口年龄构成,说明上海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并分析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3)随着城市的发展,上海人口在地域分布上也有较大的变化。
读图乙,描述1990年到2008年上海常住人口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特征。
(4)运用影响人口容量因素的知识,从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升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
答案(1)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低,老年人口比重高,处于严重老龄化阶段。
(2)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劳动人口比重偏大。
有利影响:劳动力资源丰富,社会需求旺盛。
不利影响:住房、就业等压力大。
(3)1990年至2005年,上海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减少,近郊和远郊人口大幅度增加,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随着上海旧城改造和环境改善,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出现了人口增加的变化趋势。
(4)自然资源是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其中水资源的影响最为明显。
为提升人口容量,上海应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
科学技术水平越高,经济越发达,其人口容量就越大。
上海应大力发展科技,加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提高就业率和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