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正确对待及疏导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及疏导策略
科教文 化 』 j l
中学 生逆反 心理 的表现及疏 导策略
安 妍
( 犁师范学院奎 屯校 区, 伊 新疆 奎 屯 83 0 ) 32 0
摘 要: 由于生理和心理 的不断成熟, 中学生的 自我意识 不断增强, 逆反心理尤为 突出, 对其身心的健康成长产生诸 多的不 良影响和 负面效应 , 因此 , S- i #界应给 予关注和重视 , t 并能正确地识别 中学生逆反心理, 分析原因, -  ̄4 有效地疏 导, / - 从而促进 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 O  ̄T中学生 t B - 逆反心理的表现、 因, 家庭 、 成 从 学校、 社会、 中学生 自我教 育等方面探讨 了逆反心理的疏导策略。 关键词 : 中学生; 逆反心理 ; 心理疏导 鼻, 甚至故意作对。 导 中学 生 的逆 反心 理 。 1 禁 止 逆 反 心理 . 5 213 _创造和谐 的家庭氛围 禁止逆反心理是指 由于这种禁止不仅 引起 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 人 的 注 意 , 且 诱 致 人 的 注 意 力集 中 到 “ 止 ” 康成长,每个家庭都应努力创造这样 的家庭氛 而 禁 上。简单而未说 明充足理 由的禁止可能诱发禁 围 , 尊重孩子的思想观念 , 真诚地与他们 沟通 。 止 逆 反 。中 学生 由于 不想 信 种 种禁 止有 充 分 理 避免反复机械地批评职责孩子,沟通越直接越 由 , 会 对 它 的正 确 性发 生 怀 疑 , 而 产 生 犯 禁 好;夫妻之间,各家庭成员之问要互 相关心爱 便 从 的 意 向。 父母 和老 师 强 烈禁 止 中学 生 谈 恋 爱 , 护, 如 家庭分工明确 , 给予孩子合理的经济支持和 长。 而禁止理由不充分 ,反而使q学生早恋现象增 营养搭配; 】 家庭功能越完善, 中学生的逆反心理 l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多; 学校禁止 中学生 装异服, 但是没有充分 的 就 越 弱 。 1 超 限逆 反心 理 . 1 理 由, 学生反而变本加厉地 “ 武装” 自己, 明目 2 . 2学校教育 超限逆反心理是 指客观要求 超出了主体 张 胆 与校 规 作 对 。 221 .. 形成健康向上 的校园文化 的承受能力或认知水平 , 从而产生的逆反心理 。 1 . 衡 逆反 心 理 6平 学校要重视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精神文 般认为,机械地无时间间隔的反复容易导致 平衡逆反心理是指初 中生的态度与认知失 化建设 , 不断提高学校的教学条件 。 要增加对图 逆反现象; 同样的刺激物在强度过大 , 时间过长 衡 而 造成 逆 反 的一 种 心理 。 当教师 与学 生 之 间 书馆、 体育馆、 多媒体设备 的资金投入 , 给中学 时容易引起逆反现象。如家长总是反复唠叨孩 情绪 比较 x 立 时 , l f 即使教 师 所 持 的 立场 、 点 与 生提供 良好学习环境; 观 要重视文体活动的开展 , 子学习成绩不好 , 指责孩子各种不 良习惯 , 从而 中学 生 一致 , 他 们 却故 意 表 现 出相 反 的 态 度 , 调动 中学生 的热情和积极性,缓解他们的学习 但 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 学习成绩 日益下降 , 良 以显 示 自己 与教 师并 不 一 致 ,从 而 维 护 心 理 平 压力 , 不 陶冶他们的情操 , 潜移默化地规 范他们的 习惯越来越多;老师没有弄清楚 问题的性质和 衡 , 就是由平衡心理造成的逆反 。例如 , 老师在 行为 , 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全 面发展 ; 要形成 良 缘由。 就主观臆断、 严厉地批评学生 , 给学生 “ 贴 选班级干部时 ,原来大多数学生也认 为这些人 好的校风 、 学风 、 班风 , 这种健康、 和谐 、 乐观、 向 标 签” 小题大傲 , 。 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 故意违 是最合适的人选, 由于师生情绪较对立 , 但 他们 上的校 园文 化可 以减 少中学生逆 反心理 的出 反课堂纪律和校纪校规。以上现象都是 中学生 就会持相反态度, 以抵制教师 , 教师所 引导 的人 现 。 故意表现出与施教者要求 相反的言行举止 。 选成为逆反心理 的牺牲品。 222开展青春期教育 - . 1 自主 逆反 心 理 . 2 1 . 定逆 反 心 理 7评 青春期是每个人身心发展 的“ 第二个” 高峰 自主逆反心理是指 主体地位 、 尊严受到威 评 定 逆 反心 理 是 指 教师 或 家 长列 学 生 不 恰 期 ,生 理 发展 的 成 熟和 心 理 发展 的相 对 不成 熟 胁时 。 为了维护 自尊心所产生的逆反心理。 当外 当 的 评价 而 引起 的 逆 反心 理 。 过分 地 表 扬 会 使 使 l学 生 的逆 反 电不断 增 多 。学 校 该 开展 青 春 } l 界的压力使中学生 的自 尊心受到伤害时 ,他们 学生认为言过其实 , 别有用心 ; 过分地批评会使 期教育 , 如情感教育、 人格训练 、 法制教育、 性教 就会反其道而行之。 因而, 我们可以把这种放弃 学生认为吹毛求疵、 故意刁难。 有许多老师总是 育等 , 有效地预防和疏导中学 的逆反心理 。 对于荣誉的争取行为和其背后的心理动机看作 过分表扬中意的学生 ,这样会使其他同学产生 2 3开展 心 理 健 康 教育 . 2 为是一种“ 自主逆反” 现象。如中学生在课堂表 逆反心理; 同时过分批评那些不 中意的学生 , 这 学校应开没心理健康课程 , 使学生 了解心 现和参与集体活动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 样不仅被批评者不服气 ,而且班内的其他 同学 理学和心理卫生知识 ; 自 通过心理 讲座等活动使 暴 自弃 , 不屑一顾 , 这些都是 自主逆反心理的表 会打抱不平 , 产生逆反心理 。 中学生掌握一些调节情绪 、宣泄 苦恼 、发泄愤 现, 究其原 因是他们不敢面对现实和挑战 , 逃避 2中学 生逆 反 心 理 的疏 导 策 略 怒、 克服 自卑 、 会交往 、 学 树立 自信心 的心 理调 责任 ,避免失败和挫折,从而维护 自己的 自尊 2 1 庭教 育 .家 节手段 , 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 促进其人 心。 21 .. 立 正 确 的教 育 理 念 I树 格 和心 理 的健 全 发展 。 13 境逆 反心 理 -情 每个家长都应树 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重视 22 .. 4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情境逆反心理是指 客观环境要求 与主体 孩子 德 智 体美 劳 全 面发 展 ,不应 只重 视 孩 子 的 中学 教 师 先 应 具 备 扎 实 的 专 业 理 论 知 需要不符合时, 所产生逆反心理。 即使是对于应 学习成绩,更不能用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孩子的 识 , 应 不断 拓 展 自己的 知识 面 , 还 了解现 代 的主 要 对 该接受的引导信息 , 但是 由于引导时机和场合 标 准 , 善 于发 现孩 子 的 闪 光点 , 孩 子 的期 望 流文化和时 尚潮流,真正地接纳中学生 的思想 的不适宜, 对象也会予 以抵制。如有些老师占用 和要求要合理 ;家长的教育态度和教育内容要 观念 , 用关爱去建立 良好的师生关 系, 尊重、 理 中学生的休息时间和 自 习时间,给他们辅 导功 致 , 以身作则 , 起到榜样作用 ; 避免用暴力等 解 、 信任学生 , 公平地对待学生 ; 同时还应 具备 课 ,有些老师经常延迟下课时间 ,在这些情况 严厉措施惩罚孩子 ,避免过度地溺爱 和保护孩 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 ,善 于与 中学生沟 下 ,中学生就容易出现逆反心理 ,如故意不听 子 ,而要用适度 的爱和宽容融化中学生 的逆反 通 ,真诚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 和学习上的各 讲, 交头接耳 , 心不在焉 , 左顾右盼 , 摆弄 拈包等 心 理 。 种 问题 和 烦恼 , 为 他 们 的 良师益 友 。 实 际行 成 用 以示 不 满 。 21 采 取 民主 的 教养 方式 .. 2 动去融化他们的逆夏心理。 1 . 4信度逆反心理 家 长 要采 用 民 主 型教 养 方式 ,给 予孩 子 E j 23社会 教 育 _ 信度逆反心理是指主体在 经验积 累的基 由的发展空间 , 经常和孩子沟通交流 , 对孩子所 礼会环境无时不刻地影响着 _学生的身心 } 1 础上产生的对信息源信度 的怀疑 、否定的一种 取得 的成功绐 予及时的鼓励 ;当家长与孩子在 发展 ,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可以减少青少年 的 逆反心理 。如教师和家长为 了鼓励 巾学生好 好 出现分歧的u 蜈, 1 应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和想 逆 反心理 。社会各组织团体 以及个人应为 中学 j 给 用 民 引 生 的 健康 成 长 创造 良好 的 环境 ,政 府 机关 单 位 学习 , 经常答应给予各种奖励 , 但是最终常常没 法 , 孩 子 表 达 内 心 的 机 会 , 和 平 、 主 、 有兑现, 此后中学生就会出现逆反心理 , 对于教 导 、 平等的方式解决矛屑冲突; 重孩子的兴趣 应大力兴建各种文化设施 , 尊 如体 育馆 、 文化宫 、 师 和 家长 的各 种 言 行表 示 怀 疑 和否 认 ,��
论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成因及对策
论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成因及对策前言在中学阶段,许多学生经历了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由于认知、情绪等方面的变化,一些学生会出现逆反心理,表现出对学校以及教师的抗拒,这给他们自身的发展和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本文将探讨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并给出一些应对策略。
逆反心理成因分析生理变化引发的逆反心理中学时期,学生经历了许多生理上的变化,例如性别特征的显著发展、内分泌系统的调整等。
这些变化往往造成学生的情绪波动、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进而引发逆反心理。
认知能力的发展和挑战引发的逆反心理中学时期的学习任务逐渐增加,学生需要具备更高的认知能力来应对和解决问题。
然而,有些学生可能认知能力相对不足,面对难题和挑战时产生焦虑和抵触情绪,表现出逆反。
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不良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等都可能培养出逆反心态。
同时,一些学生在学校之外的社交圈子也可能受到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到他们在学校的表现。
应对策略为了帮助中学生克服逆反心理,学校和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1. 理解和尊重学生的感受教师要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理解和关注学生内心的情感和困惑。
通过与学生进行沟通,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到被尊重和认可。
2. 提供积极的激励和支持学校和教师应提供积极的激励和支持,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和挫折。
通过给予肯定和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教师也要在学习上给予学生恰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3.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积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开展有趣的课外活动等。
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感到学习的愉悦和成就感,减少逆反的发生。
4. 激发学生的自信心逆反心理常伴随着学生的自卑和不自信。
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例如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给予学生合理的责任等。
浅谈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应对措施
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 观。因此教师要循循善诱地 “ 以情动
其心 , 理导其行, 心诚意教育感 化” 以 诚 。用 诚 心 激 励 还 要 善 于 发 现 他 们 身 上 的 闪光 点 , 怕 是 微 弱 的 、 哪 潜伏 的 , 要 也 扬 善 而 救 失 , 其 看 到 “ 望 之 光 ” 形 成 发 展 良好 品德 的 使 希 ,
对她很少关心。 初一 、 在 初二 的 时候 这 个 孩 子 就 特别 难 管 ,
“ 听话 ”作 为教育者不 不 ,
能 着 急 , 不 能 简 单 粗 暴 更 地 处 理 , 冷 静 地 分 析 并 要 进 行 适 当的 疏 导 。
一
经 常 打架 逃 学 , 学 校 就 是 以一 种 “ 大 王 ” 在 女 的姿 态 自居 , 老 师 跟 她谈 话 , 也 满 不 在 乎 。 了初 三 , 者 刚 开 始 给 他 她 到 笔
们上课就跟她发生 了战争 。 后来 , 一次偶然的机会 , 在她又
一
次犯错误被班 主任批评时 ,心 理 的成 因
她进 行 了情 感 教 育 , 想 到从 此 她 对 笔 者 的态 度 发 生 了很 没
逆 反 心 理 是 学 生 心 理 成 长 过 程 中 的 一 种 情
感体验 它存在于各个年
龄 、各 个 阶 层 的人 群 中 , 不 过 在 中 学 生 身 上 表 现 得 最 为 突 出 。其 主 要 表 现 为思 想 情绪 上 对 师 长教 导 、要 求 和 行 为 准 则 反 感 、 服 气 , 言 行 上 采 不 在 取 对 立 、 触 、 抗 , 一 抵 反 是 种 具 有 反 向性 、偏 执 性 、 极 端 性 甚 至 破 坏 性 的 心
中小学学生的逆反心理及对应措施
中小学学生的逆反心理及对应措施中小学学生的逆反心理是指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权威、规则或期望产生的一种抵触或反抗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状态可能表现为对家长、教师或学校规定的抗拒,对学习的消极态度,或对同伴压力的盲目服从等。
逆反心理如果得不到适当的引导和解决,可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绩和社交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逆反心理的原因:成长过程中的自然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开始形成自我意识,追求独立和自主,对权威产生质疑。
教育方式:过于严格或缺乏理解和支持的教育方式可能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
社会影响:同伴压力、媒体影响等也可能导致学生产生逆反行为。
个人性格:一些学生可能天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独立性和挑战权威的性格特质。
对应措施:1.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通过开放式对话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需求。
2.理解和尊重: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独立性,理解他们的成长需求。
设定合理的目标和期望,避免过高的压力。
3.积极的引导和教育:通过正面强化和鼓励,培养学生的积极行为和态度。
教育学生理解规则和权威的必要性,以及如何以建设性的方式表达不满。
4.提供自主性和选择:给学生一定的选择权,让他们在安全的环境中做出决策。
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承担责任,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5.情绪管理和冲突解决:教授学生情绪管理技巧,帮助他们以健康的方式应对压力和冲突。
提供冲突解决的策略,如冷静下来、寻求帮助、协商和妥协等。
6.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家长和教师应当保持一致的教育理念和规则设定。
家长应当支持学校的教育措施,同时提供温暖和理解的家庭环境。
7.专业支持:对于逆反心理较为严重的学生,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或学校心理辅导老师的专业帮助。
通过心理辅导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行为,并发展更健康的应对机制。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逆反心理,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同时,也能够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更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沟通策略。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应对策略”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应对策略”逆反心理是中学生常见的一种心理状态,特指青少年在面对权威、规则和约束时经常产生的一种反抗心理。
逆反心理一定程度上是青少年个性发展的正常表现,但如果无法妥善处理,会对他们的成长和学习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中学生应当学会应对逆反心理。
以下是一些应对逆反心理的策略:1.理解逆反心理的成因: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是中学生正在度过从儿童到成人的转变阶段,他们追求独立性和自主性,对于权威的限制和规则感到不满。
了解逆反心理的成因,可以使家长和教师更加理解中学生的困境,与他们建立起互相尊重和信任的关系。
2.倾听和沟通:当中学生表现出逆反心理时,家长和教师应该学会倾听他们的声音,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权。
同时,及时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
让中学生感受到他们的声音被真正重视,有助于减轻他们的逆反情绪。
3.提供合理的自主权:中学生追求独立性和自主权,因此,家长和教师应该适当地给予他们一些自主权,让他们在合理的范围内做出自己的决策。
例如,在学习安排上,可以和中学生共同商议制定学习计划;在生活自理方面,可以让他们自己负责管理自己的时间和任务,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4.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责任感是培养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不断提高他们的责任感,逐渐减少逆反心理的发生。
可以要求他们承担一些家庭或班级的责任,鼓励他们按时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对集体的责任感。
5.设立明确的规矩和约束:逆反心理的产生往往是因为缺乏规矩和约束,或者规矩不明确。
家长和教师应该设立明确的规矩和约束,确保中学生的行为有序,并对违反规则的行为进行必要的惩罚。
规矩和约束既能给中学生提供一个明确的行事准绳,又能让他们感受到权威的存在。
6.鼓励兴趣爱好的发展: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也与学业压力和学习失去兴趣有关。
家长和教师可以鼓励中学生培养并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如参加体育运动、加入社团或俱乐部等。
孩子逆反心理期家长怎么对待
孩子逆反心理期家长怎么对待?1、多沟通。
沟通是人际交往中相处的重要环节,同时,也容易爆发冲突,和青春期的孩子沟通时,需要一定的技巧。
到了青春期,是个人价值完善的时候,孩子会迫切的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家长不能过度的念叨孩子。
当孩子面临各种问题时,不能直接告诉孩子如何怎么做,应该积极的引导,并且让孩子自己作出选择。
2、要尊重孩子。
和孩子相处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尊重,要尊重孩子的个性以及建议,当孩子出现疑惑是不能着急给予否定,有想法的时候要耐心的倾听,即使不合理也是孩子用心的想法。
另外,要尊重孩子在家庭里面的地位,当家庭做决策的时候应该告诉孩子,来听听孩子内心的想法。
3、要充实自己。
青春期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成长阶段,每个人都不能避免。
家长多学习关于青春期的一些知识,多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内心特点,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家长要主动学习相关的经验,不妨和同龄孩子的父母商量,多参加一些亲子关系的讲座。
孩子逆反心理期的表现:1、挑战规则和底线。
孩子们在“逆反期”往往会去挑战规则和底线。
事实上,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中,规则和底线都是不允许被打破的,一旦规则和底线被打破了,那么关乎的就是道德问题了。
2、喜欢推卸责任。
孩子在叛逆期会经常犯错误,而孩子犯了错误之后,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即使被家长逮个正着,但孩子还是会找一些理由来为自己开脱,孩子变得喜欢推卸责任,不想为自己的错误承担后果,而家长看到孩子这样的举动,会更加生气,无法心平气和去教育孩子,导致孩子变得更加叛逆,进入死循环当中。
3、爱和父母唱反调。
孩子们在“逆反期”最爱的一种行为就是和父母唱反调。
父母要求他们做的事情他们偏不做,不让他们做的事情他们反而一个不落下。
更严重时,甚至不理睬父母,对父母冷暴力,宁愿自己做一些承担不了的事情,也不要父母的帮助。
孩子进入逆反心理期的原因:1、说教。
很多父母很喜欢说教,总是不厌其烦的告诉孩子,你要怎么怎么样。
这种当众指挥和控制,只会更一步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中学生逆反心理与应对策略
中学生逆反心理与应对策略中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随着生理、心理和社会经验的不断丰富,中学生的心理世界逐渐复杂,中学生的逆反心理也时有发生。
那么,我们应如何正确面对中学生逆反心理,运用合理的策略来应对呢?一、了解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既有家庭因素的影响,也有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家庭因素方面,父母教育方式、家庭氛围、家庭教育水平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学校教育方面,教师的教育方式、管理方式,以及与学生的互动方式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
社会环境方面,社会风气、社会压力等都会对中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
二、正确应对中学生逆反心理1. 增强教师的理解力:教师应敏锐地观察到学生言行中的自我表现,了解学生心理变化的原因,以宽容、接纳的态度与学生交流。
2. 减轻学生的压力:学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方式,减轻学生压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3. 倡导有效的沟通:家长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与孩子真诚地交流,尊重孩子的意愿,给孩子信任和空间。
4.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师要通过有趣的故事、成功的案例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的喜怒哀乐,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5.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帮助中学生建立自信、乐观的心态,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三、策略运用1. 以身作则: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对待师长、同学、家长都要充满尊重,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理解。
2.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逆反心理: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逆反心理,教育学生尊重老师和家长,学会沟通和交流,找到合适的应对方式。
3.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要营造安静、和谐、有序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集中精力,减少不必要的压力。
4.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竞争:竞争是中学生难以避免的一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竞争,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潜能。
5. 引导学生关爱他人:教师要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关心集体,关注社会,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浅谈中学生逆反心理及应对策略
浅谈中学生逆反心理及应对策略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青少年中常会发现个别人就是“不受教”、“不听话”,常与教育者“顶牛”、“对着干”。
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
进入初中的学生,随着接触范围的扩大,知识面的增加,内心世界丰富了,有了自己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有时与父母的价值观不同,遭到父母的反对,得不到父母的理解。
于是就与父母之间产生了矛盾,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严格要求,有时产生反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具体表现为: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你说这个好,我非说哪个好;让我相信这个,我非相信那个。
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主观上,是青少年正处于“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
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
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倾向于持批判态度。
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对立的情感。
客观方面:一、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
一些家庭中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
例如家长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或命令式、专断式等惯用的教育方法,以及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等,这些都无形的在孩子心理上造成一种压力,当这种压力不断积蓄、沉淀,青少年又找不到良策排解时,便在情感上对我们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说教、劝说产生抵触,在情绪上不满,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二、学校不良因素的影响,一是教师教育指导思想的偏离和方法上的不当。
二是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尊重青少年学生,不顾及他们的心理感受与体验,导致他们因对教育者本身的排斥,进而对我们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
三是一些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性格、能力、成绩等方面不能客观评价,过于注重分数,对学生的--点小错就揪着不放,使学生产生“老师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想法,在情感上与老师对立、背离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中学生逆反心理及应对措施
中学生逆反心理及应对措施哎,大家都知道,到了中学阶段,孩子们总是有点“反叛”的情绪,简直像是进入了青春的“叛逆期”,每次说话都像打了个电闪雷鸣,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要知道,这种逆反心理其实是个很正常的现象,孩子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想要挣脱父母的束缚,追求自己的独立。
这也是他们成长的一部分,既好又坏。
毕竟,青春期的孩子们就像那调皮的小猴子,今天这棵树爬,明天那棵树蹦,真是让人既爱又恨。
得明白,这个时期的孩子对外界的事物特别敏感,他们在寻找自我认同的时候,可能会把父母的话当成“耳旁风”,完全不想听。
你说“这条路不好走”,他们偏要走;你说“这件衣服不适合你”,他们非要穿着出门,简直是火星撞地球的感觉。
对他们来说,任何建议都是对自己自由的限制,心里就像翻滚的海浪,不安定。
面对这种情况,父母可得动动脑筋。
不妨试着跟孩子平心静气地聊聊,别一开口就教育。
就像朋友一样,问问他们的看法,分享自己的经历。
听听他们的想法,让他们觉得被尊重,而不是被支配。
这样一来,沟通的氛围就会轻松很多,孩子也愿意敞开心扉。
别老是拿“我说的就是对的”这招。
毕竟,孩子们已经长大,他们的思维能力提升了,情商也在逐渐增长。
给他们一些选择的空间,像是让他们自己决定今天的晚餐,或者选择周末的活动,都是不错的办法。
毕竟,选择权在他们手里,他们就会觉得“哇,我很重要”,这可是提升自信的绝佳机会。
适当的放手也是必要的。
给他们一些自由,当然不是无底线的放任,而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理解。
比如,允许他们独自去参加一些活动,或者让他们自己决定学习的节奏,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也能减少逆反情绪。
试想一下,如果每天都要盯着他们的学习,他们心里一定会有抵触,干脆变成了一根“刺”的状态。
得有耐心。
别指望孩子一下子就转变,毕竟,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就像教小孩骑自行车,刚开始肯定会摔跤,但只要他们坚持,就一定能学会。
陪着他们一起经历这些曲折的时光,互相鼓励,日子就会慢慢变得和谐美好。
初中孩子逆反心理
初中孩子逆反心理随着孩子逐渐进入青春期,他们开始发展出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并对父母和学校中的管理产生怀疑和不满。
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逆反心理”,在初中阶段尤为常见。
正确认识和应对孩子的逆反心理对家长和教育者来说至关重要。
逆反心理,简单来说,是孩子对外部权威的抵触和反抗。
它是孩子内心对成长过程中压力的一种反应。
初中是孩子正式进入青春期的阶段,伴随着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孩子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独立和自我价值,对成人的期望也随之增加。
逆反心理的出现,可以理解为孩子正在通过和权威的对立来试图建立自己的身份和独立性。
首先,逆反心理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家长和教育者不应过度担心或惩罚孩子。
逆反心理代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自我认同和发展的探索。
父母和教育者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独立思考的权利,同时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责任。
这样做可以帮助孩子平衡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并逐渐培养他们健康的自我认同。
其次,有效的沟通是应对逆反心理的关键。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积极倾听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并对其表达给予积极的回应。
通过与孩子进行开放、诚实和尊重的交流,家长和教育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的需求和关注点,从而减少逆反行为的发生。
同时,家长和教育者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信息和解释,帮助他们理解为什么需要做某些事情或接受某种规则,从而建立起互相理解和信任的关系。
此外,为了避免逆反心理的加剧,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尽量减少过度干预和控制。
过多地限制孩子的自主权和行为空间,可能适得其反,导致孩子更加反叛和逆反。
相反,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鼓励他们参与规则制定和家庭事务的计划,可以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并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处理逆反情绪。
最后,家长和教育者应该时刻保持对孩子的支持和鼓励。
孩子在初中阶段面临着很多学业和人际关系上的挑战,他们需要得到家长和教育者的理解和支持。
通过表扬孩子的努力和成就,给予他们鼓励和肯定,家长和教育者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从而减少逆反行为的发生。
如何应对初中生叛逆
如何应对初中生叛逆初中时期是孩子们从儿童走向青少年的重要阶段,他们对自我意识的培养、身份认同和自我表达力都在逐渐成熟。
因此,许多初中生会表现出一定的叛逆行为。
作为教育者和父母,我们应该理解叛逆行为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方法予以应对。
以下是针对初中生叛逆的一些建议。
首先,理解叛逆行为的原因。
1.身份认同:初中阶段对于自己身份认同的探索是很正常的,孩子们会开始寻找自己的独特性和群体归属感。
他们可能会采取一些与传统价值观和规范有悖的方式表达自己。
2.自主意识:初中生正逐渐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的思考和选择能力。
在这个时期,他们希望有更多的自主权。
3.倾向性反叛:有时,叛逆行为只是为了与父母或教师进行良性争论。
这是孩子们开始独立思考和发展自己观点的过程。
在理解了叛逆行为的原因后,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应对。
1.尊重并倾听:尽量理解孩子的需求和想法,给予他们的意见和声音平等的尊重,让他们感到被认可和被理解。
同时,要试着倾听他们的诉求,并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2.给予适当自主权:为了满足孩子们发展自主意识的需求,我们可以适当地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权。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参与部分家庭决策,让他们有机会在自己的领域里做出选择。
3.建立规矩与纪律:叛逆并不意味着没有纪律可言。
事实上,规矩和纪律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很重要。
我们可以制定一些明确的规则和限制,以确保他们明白自己的责任和行为后果,并且在执行上保持一致。
4.设立合理的期望:给孩子们设定合理的期望,既不妄求完美,又不过于宽容。
我们应该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和能力为他们设定目标,并在这个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支持和鼓励。
5.提供良好的角色模型:作为教育者和父母,我们可以成为孩子们最好的角色模型。
我们应该积极地展示自己良好的行为和态度,以及有效的冲突解决方式,这样他们可以从我们身上学到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总之,面对初中生的叛逆行为,我们应该理解并尊重孩子的需求和感受,同时采取适当的方法与他们沟通和引导。
中学生逆反心理分析及应对措施
(1).一般社会成员反抗权威、反抗现实的心理倾向。如“唯上是反”、“唯制度是 反”、“唯先进是反”等等。作为社会心理现象,它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反抗性、偏 激性、自发性、盲从性等特点。它往往与社会腐败、不正之风、经济利益分配不公、 政治民主不落实、教育方法不当、个人思想认知偏差等诸多因素有关。应从净化社会 氛围,建立良好的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入手,真正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教育科学化 来加以解决。逆反心理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如对官僚主义、不正之风所产生的逆反心 理,实际上是对社会腐败的一种反对、抵制,但也有些是消极的。它不仅成为教育工 作的阻力,而且对社会安定、和谐的发展具有负面作用。对此应勇于引导,敢于进行 有力度的教育,纠正错误认知,树立健康心态。
五、总结
Summarize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这是梁启超先生 的话,这番话明确地告诉我们青少年对于我们国家的重要 性。而在现在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 题愈发突出,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因此, 我们要正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问题,同时也是要求我 们多方结合,齐心协力,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2).青少年成长中为求自我独立对父母或师长所表现出来的反抗心态。如你让他向 东,他偏向西;你让他做,他偏不做;你不让他做,他偏要做。作为发展心理现象,它 具有鲜明的年龄的阶段性、半成熟和半幼稚的特征,青少年较为突出。对此既要正视 和尊重他们的要求独立发展的一面,又要看到他们处于幼稚无知的一面。消除青少年 逆反心理的关键在教育者的正确对待和教育机制。
三、课题研究过程
研究于2022年新入学初中班级部分学生为对象,以其余学生为对比组, 通过多方参与问卷调查观察思考,面对面交流及研究总结等多环节多 渠道操作,了解学生逆反心理的特点和成因,探寻抑制和消除逆反心 理的有效途径,完成课题任务,从而促进学生心理成长和心理发展。
浅谈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与对策
一
再次 , 教师要热情地关怀 、 体 贴学生 , 对存 在逆 反心 心理 的学生不要讽刺挖苦甚至 粗暴对待 , 而要 用 火热的 心去亲近 和温暖他们 , 打开他们 情感 的闸 门。唯有 学生 与教师 的感情变得融洽 了, 学生才 愿意把 自己的想 法与 教 师沟通 , 教师 的教 育才会 起 到应有 的作用 , 才会从 根 本 上消除学生 的抵触和逆反心理 。
慰。 3 . 以 科 学 的 方 法教 育 出现 逆反 心 理 的学 生
、
1 . 自身 因素
逆反 心理 的形 成 是 中学 生 身 心 发展 的必 然结 果 。
进 入 中学 时期 , 中学生 自我 意识有 了新 的飞跃 , 自认为 有 能力解决所有事 情 , 他们很 容易 把教 师的劝 说 、 告诫
一
刚
既是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的表现 , 又是 学生身 心发展走
向成熟 的表现 ; 它虽具有负面效应 , 但 又是可 以逆转 的 。
2 . 以公 正 的 态度 对 待 出现 逆 反 心 理 的学 生
教师要少一些分数至上 的教 育功利 主义 , 多一些 以 “ 人” 为本 的教育 观念 。教 师 的心 中除 了学生 的分数 还 应该关注学生个人的成长 。不论 哪一个学 生 , 教师都 要 因他们优点 的存在而喜欢 , 也要 因他 们缺点 的改正 而欣
适 得其反 。
4 . 社 会 因素
电视 、 网络等传播媒介 给青 少年学 习和求 知提供 了 方便 , 同时也带来 了负面影 响 。暴力 、 恐 怖等 内容 在一
定程度 上冲击并潜移默化地影 响着青少年 的行 为取 向。 二、 解 决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对策
初中生逆反心理及其疏导策略
初中生逆反心理及其疏导策略逆反心理是一种与常态对立的反常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
它存在于各个年龄、各个阶层的人群中,不过在初中学生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
其具体表现为有些学生对校纪校规等规章制度的抵触情绪和行为,想摆脱其束缚,常常明知故犯;有些学生对正面教育或对自己讨厌的老师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行为往往与教师的教育要求背道而驰,教师说东,他偏向西;有些学生对传统观念持怀疑的态度,加以全盘否定,一概拒绝接受;还有些学生表现为对不良倾向的认同,把破坏纪律当作勇敢,把打架斗殴视作英雄行为,等等。
逆反心理一旦产生,会导致初中生拒绝正当的教育要求,违反校规校纪,产生过激行为,破坏集体舆论,从而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健康成长造成消极的影响。
因此,探讨初中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和消除逆反心理的科学方法,对促进初中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对学校有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营造健全的集体舆论等都具有重大的作用。
一、初中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分析初中生是逆反心理表现最为突出的一个年龄阶层,剖析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他们自身心理发展的特点有关,也与家庭、学校、同伴和社会文化的影响有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初中生自身心理发展的特点初中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不是很高,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已开始占主导地位,但属于“经验型”的,辩证思维还没有得到迅速发展;虽然已能够独立、批判地思考问题,喜欢独立寻找事物发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不迷信权威,喜欢怀疑和争论,对权威的见解不轻信盲从,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
但是思维品质的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加上社会阅历较浅,辩证思维水平有限,因此看问题比较片面、偏激,遇事爱钻牛角尖,不能全面、客观、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
常常明知自己的论据不足,但为了维护自尊,往往固执己见,坚持错误思想,把教育者的教诲、劝说、批评、告诫看成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出现了在口头上加以回驳,在行动上加以对抗的逆反心理。
初中生情绪体验强烈,且情绪变化大,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中学生逆反心理分析及对策
存 在 ,才 产生 了 用各 种 手 段 、方 法 来 确立 “ 自 我 ” 与外 界 对立 的情 感 。 客 观方 面 , 教育 者 的 可信 任 度 、 教 育 手段 、 方法 、 地点 的不适 当 , 往 往也 会 导致 逆 反 心 理 。 三 、 中学 生 逆 反 心理 的合 理 应 对
中学生顺利度过这段情感不稳定 的时期 。 教 育 者 要 了解 、顺 应 中 学 生 生 理 、心 理 成长 的规 律。有 爱心的同时更应具有 童心 , 对他们 的好奇 心,应适 当给他们提供探索 实 践 的机会 ,不要 以过来 人的身份告诫他们 而 阻止其好 奇心。中学 生在实践 中虽然走 了弯 路, 但其成长经验远 比家长的说教强上百倍。 随着 中学生的成长 ,家长不要老是采用 抚育 婴 幼儿 的 那 种 包 办 、监 护 的方 式 ,而 应 留 给
尊,就会对 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 的态度和言
行。
转 向依恋朋友 。因此产 生了亲子关 系冷淡 , 甚至有脱离家庭 的倾 向。此时 ,父母应善 于 引 导 ,不 仅 关 心 他 们 的 衣食 住 行 ,更 要 深 入 细 致 地 观 察 他 们 的 内 心 世 界 ,经 常 与 他 们 交
如何化解中学生逆反心理问题
如何化解中学生逆反心理问题现象描述: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在学校和家中往往“不听话”“不受教”、常与老师、家长“顶牛”“对着干”。
长此以往,就会对个人的性格产生极大的影响,容易使学生形成一种否定性的心理趋势和行为倾向,从而无法客观地、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
所以,合理化解、疏导学生的逆反心理,会对学生的成长有积极的意义。
学生的逆反心理主要有以下现象。
1、对正面宣传作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
这部分学生对学校、家长、教师的宣传,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
他们往往以社会上某些个别的不公正的事实以偏概全,否定正面宣传。
2、对先进人物、榜样无端怀疑。
在教育过程中许多教师和家长都希望通过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来教育感染学生,唤起他们的热情,以期达到激励的作用,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3、对不良倾向持认同情感。
在这些学生心目中,打架斗殴被看作是有胆量;与老师公开对抗被视为有本事;哥们义气等不良的行为倾向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
而对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的青少年则肆意讽刺、挖苦。
4、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消极抵制。
这类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冷淡甚至仇视,因此采取应付、抵制、消极对抗的态度。
产生的原因:(一)主观因素初中阶段,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发展虽然有了极大的发展,但又是不平衡甚至是矛盾的。
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他们对事物的认知有时偏差太大,从而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偏激。
部分学生对老师的正常教育往往从对立面去思考,把老师的劝说、批评和家长的指点、提醒、等看成是“管”、“卡”、“压”,进而把自己放在施教者的对立面上,不听从管理和教育。
(二)客观因素1. 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
家庭是学生人生中最先接受教育的地方。
一些家庭中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导致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
2、学校不良因素的影响。
首先,教师教育方法上的不当。
主要是部分教师没有认真探索教育的最佳、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教育呆板乏味,使学生对教育产生反感。
中学生逆反心理及应对措施报告
中学生逆反心理及应对措施报告背景逆反心理是指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表现为对于权威、规则和约束的反感和抵制。
在青春期的孩子们面临着身体、心理和社会角色等多方面的变化,他们开始渴望独立和自由,同时也感受到了来自外界的压力和期望。
这种逆反心理可能导致他们不愿意接受教育、违反校规校纪、与家长产生矛盾等问题。
分析1. 心理原因•自我认同:中学生逐渐形成自我认同的过程中,会对外界的期望产生怀疑,并试图寻找自己独特的个性。
•自主性需求:青春期是孩子们渴望获得独立和自主权的时期,他们希望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
•自尊心波动:青春期是孩子们自尊心波动较大的时期,他们对于批评和指责更加敏感。
2. 社会原因•权威压力:中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面临着来自权威的各种规则和约束,这可能引起他们的逆反情绪。
•同伴影响:同龄人对于中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他们之间的交往可能导致逆反情绪的传播和加剧。
3. 家庭原因•家庭冲突:家庭内部的矛盾和冲突可能使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家长期望:家长对于孩子的期望过高或者给予过多压力,也可能引发孩子的逆反情绪。
结果中学生逆反心理对其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可能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包括但不限于:- 学业受损:逆反心理导致中学生对学习抵触,影响了他们的学业成绩。
- 行为问题:逆反心理可能导致中学生违反校规校纪、与教师产生冲突等行为问题。
-家庭矛盾加剧:逆反心理使得中学生与家长之间产生更多矛盾和冲突。
- 社会适应困难:逆反心理可能使中学生在社会交往中遇到困难,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和未来发展。
应对措施1.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学校:学校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包括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家校之间的沟通等,及时了解学生的问题和需求。
•家庭:家长要与孩子保持密切的沟通,关注他们的成长需求和困惑,理解他们的情绪变化。
2. 尊重和支持中学生•学校:教师应尊重中学生的独立性和个性差异,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正确对待及疏导
唤起他们的热情,以期达到激励后进的目的。 康向上的心理素质。
[3] 大众心理学.2004 (2) .
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一些先进人物被说成
教师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对待学生的逆反
是沽名钓誉的“投机家”或“傻子”,无端怀 心理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疑这些先进人物的动机,进而否定他们的先进
(1) 善于发现学生逆反心理的萌动。
认同。而对于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 光和洞察秋毫的机敏,通过学生的言行举止甚
物、遵守校规校纪的青少年则被肆意讽刺、挖 至每一个眼神,来洞察每一个学生内心世界,
苦,造成在集体氛围里好人好事无人夸,正不 从而及时捕捉发现学生逆反心理的萌动,以便
压邪的局面。
及时进行引导。
四是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的消极抵
少年不能从全局出发,片面地夸大社会主义制 动机与生硬的态度一并逆反),教育者本身并 反心理并非易事,关键在于教育者要正确对待
度的某些不完善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可取之 引导学生要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坚持两点论 青少年中的逆反心理,抓住有利时机进行全
处,有时甚至进行有意无意的反面宣传。
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则,分清逆反心理现象及 面、细致的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化教育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正确对待及疏导
上官福兴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镇第十一中学,浙江 温州 325802)
摘 要: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教师在平时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着重在逆 反心理的界定、具体表现以及如何正确对待逆反心理并加以疏导等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看法。
展阶段特征,逆反心理现象尤为突出。这也是 在很多中学生身上表现出来,尽管方式和程度 持、激励,促其强化并引导变为积极的行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
中学 生逆反 心理 的正确 对待 及疏第十一 中学, 浙江 温 州 3 5 0 ) 2 82
摘 要: 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 中存在 的一种普遍现 象, 也是教 师在 平时教育过程 中必须重视 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着重在逆 反心理的界定、 具体表现 以及如何正确对待逆反心理并加以疏导等几个方 面谈谈 自己的几点粗浅看法。
关键词 : 逆反 心理 ; 触 ; 理 健康 抵 心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一个极其重要而又充 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 ,对于思想 政治教育 满危机的时期 。由于个体生理和心理发展的 内 十分 冷淡 ,认为 思想政 治教育 大而空 、形式 在需要 与其实际能力 、社会水平及个人政治经 化 ,不符合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因此,对思想 济地位等方面存在矛盾 ,这 一时期 的个体往往 政治教育采取应付 、抵制 、消极对抗 的态度 。 经历较为激烈 的内心和外部 冲突的磨练 ,情感 3正确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现象 两极化明显 ,也易出现挫折感 、悲观等心理不 逆反心理是一 种现实且普遍存在 的现象 。 平衡 现象 ,因此这一时期常称为 “ 暴风骤雨时 随着年龄的增长 ,中学生与家长的抵触更为尖 期” 。然而这种心理 冲突和心理危机是青少 年 锐 ;中学生处于成 长发展阶段 ,可 以说 中学生 时期 必然要经过的 ,成为青少年 的某种心理发 既是成熟的儿童 ,又是幼稚的青年 。逆反心理 展阶段特征 ,逆反心理现象尤为突 出。这也是 在很多中学 生身上 表现 出来 ,尽管方式和程度 家长、学校领导和班主任最头痛的问题。现就 有差异 ,但 给中学生健康成长构成障碍 ,给教 中学生 的逆反心理谈谈个人 的看法 。 师开展 思想 品德教 育工作 和教学 工作造 成阻 1什 么 是 逆 反 心 理 力 ,甚 至影 响 教学 目标 、教 学计 划 的实 施 。要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或结论所 产 明确 ,在教育 过程 中,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客 生的逆 向反应情绪。形象地说 ,就是 “ 叫我 观存 在的 ,人们不能任意消除或改变这种心理 你 这样 我偏那样” 。其表现 多是怀疑 、抵触 和不 现象 。尤其要 对逆反心理做一分为二 的分析 , 满。如我们在教育实践 中常会遇到教师表杨一 既 不 能 全盘 肯 定 ,也 不 能 全 盘否 定 。 个学生 ,却引起一些 同学 的不服气 ;教师批评 首先 ,对 于学生正确的逆反心理现象 ,教 个学生 ,反而引起一些同学的同情和辩护 。 育者 要 能够 容忍 、肯 定 、鼓 励 。 2 中学 生 逆 反心 理 的表 现 因为一定意义上讲 ,这种逆反心理现象是 青少年历来 都受到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及 科 学发展 、社会 进 步、个体健 康成 长的催 化 家长 的特殊关注。在这个阶段 ,由于生理成熟 剂 。 与心理成熟的不平衡性 ,受 自我意识觉醒等 因 其次 ,对于学生不良的逆反心理现象 ( 如 素的影响 ,青少年心理发展呈现错综复杂 、矛 主体 对 正 确 、科 学 的 客 观环 境 要 求 表 现 出 的抵 盾 重 重 的 局 面 ,逆 反 心 理 的 表 现 十分 突 出 。具 触情绪 及相反行为) 教 育者要 敢于否定 ;同 , 体有 以下几个方 面: 时要 善 于 说 服 、劝 告 ,减 弱 以至 纠 正 这种 逆 反 是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 心 理现象 ,以达 到坚持 真理 、修正错 误之 目 有 的青少年对学校 、领导 、教 师的宣传 , 的 。 第三 ,如果学生的逆反心理现象 中,正确 表现出一种不认 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 。他们 往往 以社会上某些个别的不公正的事实来 以偏 合理的与不 良的因素兼 而有之 、混淆不清 ( 如 概全地全盘否定正面宣传。同样 ,也有一些青 主体连同不端的人格 与正确的信息 、或 良好 的 少年不能从全局 出发 ,片面地夸大社会主义制 动机 与生硬的态度一并逆反) ,教育 者本身并 度的某些不完善和资本主义制度 的某些可取之 引导学生要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坚持两点论 处 ,有时甚至进行有意无意的反面宣传。 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则 ,分清逆反心理现象及 二是 对 榜 样 及 先 进 人物 的无 端 否 定 。 逆 反 指 向 的 主 流 与支 流 ,不 能 以点 代 面 、 以偏 在教育过程 中,许多教育者和家长都希望 概全 、以现象代替本质 ,学会客观 、公正 、全 通 过 先 进 人 物 的感 人 事 迹 来 教 育 感 染 青 少 年 , 面、发展的看待 自我与非我 ,从而不断完善健 唤起他们的热情 ,以期达 到激励 后进的 目的。 康 向 上 的 心 理 素质 。 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一些先进人物被说 成 教师在平 时的教育过程中对待学生的逆反 是沽名钓誉 的 “ 投机 家”或 “ 傻子” ,无端 怀 心 理 应做 到 以下 几 个 方 面 : ()善于发现学生逆反心理的萌动。 1 疑这些先进人物的动机 ,进 而否定他们的先 进 事迹。 自古 ,为人 师者便 是 “ 道授业 解惑 ” 传 , 时至今 日,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要 三是对不 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 在一些青少年当中 , 打架斗殴被看作是有 培养跨 世纪的一代新人 。教师应是 出色的指挥 胆量 ;与老师 、领导公开对抗 被视为有本事 ; 家 ,他所 指挥 的不是学生的形体 ,而是学生活 哥们义气等不 良的行为倾 向却赢得了很多人 的 蹦乱跳 的思维 。因此 ,教师应具有穿透力的 目 认同 。而对于乐 于助人 、爱护 集体 、爱护公 光和洞察秋毫 的机敏 ,通过学生的 言行举止甚 物 、遵守校规校纪的青少年则被肆意讽 刺、挖 至每一个眼神 ,来 洞察每一个学生 内心世 界 , 苦, 造成在集体氛围里好人好事无人夸 ,正不 从而及 时捕捉发现学生逆反心理的萌动 ,以便 压 邪 的局 面 。 及 时进 行 引导 。 四是对思想教育 、遵章守纪要求的消极抵 () 明辨学生逆反心理的性质 。 2 抗。 发 现学生产生逆 反心 理后 ,要冷静对 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