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最给力2011年高考考试大纲(新课标)——语文

合集下载

2011年语文全国新课标考纲解读

2011年语文全国新课标考纲解读

2011年全国新课标考纲解读考纲整体分析2011年全国新课标考纲和2010年考纲一脉相承,表述上没有变化,体现了稳定性和承继性,这是基于社会大背景和新课标考试省份逐年增多需要阶段性稳定的考虑。

备考要点指要一、现代文阅读近几年全国课标卷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选文的突出特点是兼顾文章的知识性和文艺性。

文章兼有议论文和说明文的特征,注重传统文化精髓的育人功能。

题料长度为800——1000字左右。

设题中规中矩,难度适中。

此考点的备考要注意选材的精当性。

要注意传统文化领域的材料,并关注在新型文化的冲击下逐渐被忽视的领域,无须求新求异。

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文言文的选材侧重史传文,选材为24史中的篇目,非常正统。

选文长度为600字左右。

题型固定:文言实词、信息筛选、文意概括、文言文翻译。

此考点的备考要关注史传文,尤其是24史中的篇目。

要注重对课内文言文的把握,因为文言文不比其他文章,更体现知识的积累性,要立足课内,联想拓展。

文言实词要结合语境合理判断;信息筛选要看清题干,结合事实,有效排除;文章分析概括要依据文意,体察细微;文言文翻译要落足于采分点(实词、虚词、句式等),力求字字落实。

(二)古代诗歌阅读古代诗歌阅读的选材不拘一格,唐诗、宋词、元曲等均可涉及。

但考查点相对固定,突出考查形象和思想感情,也就是情和景的关系。

此考点的备考需要立足感悟诗歌形象的基础上把握作者抒发思想感情的手法。

如借景抒情、乐景哀情、哀景乐情、以景结情、情景交融等。

注意描写的手法,如衬托、对比、白描、工笔、多角度写景等。

还要注意分析诗歌中的炼字技巧。

(三)名句名篇默写名句名篇默写诗文结合,注重经典篇目中的脍炙人口的名句和富有哲理、启迪智慧的句子。

不偏不怪。

此考点的备考依据考纲说明要求背诵的篇目重点突破,要有计划、有周期的进行。

要注意名句中音同意近的字、难写的字,容易顺序颠倒的句子等,字字落实。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选材中外小说并重是全国新课标卷的突出特色。

2011高考大纲(新课标)

2011高考大纲(新课标)

高考考试大纲语文(新课标)2011年3月7日13:24源文档<http://g源文档</201103/125172_2.shtml> aokao.tl100.co源文档</201103/125172_3.shtml> m/201103/12517源文档</201103/125172_4.shtml> 2.shtml>源文档</201103/125172_5.shtml>源文档</201103/125172_6.shtml>高考考试大纲英语(新课标)2011年3月7日13:29源文档<http://g源文档</201103/125173.shtml>源文档</201103/125173.shtml> /201103/125173.shtml>高考考试大纲文科数学(课标版)2011年3月7日13:31源文档</201103/125169.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9_2.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9_3.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9_4.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9_5.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9_6.shtml>源文档<http://gaoka源文档</201103/125169_8.shtml> /2011源文档</201103/125169_9.shtml> 03/125169_7.shtml>源文档<http://gaokao.tl1源文档</201103/125169_11.shtml> /201103/125169_10.shtm源文档<http://gaokao.tl100.c源文档</201103/125169_13.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9_14.shtml>om/201103/125169_12.shtml>l>l>源文档</源文档</源文档</201103/125169_16.shtml> 201103/125169_15.shtml>源文档<http://gaokao.tl1源文档</201103/125169_18.shtml> /201103/125169_17.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9_19.shtml>高考考试大纲政治(新课标版)2011年3月7日19:34源文档</201103/125167.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7_2.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7_3.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7_4.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7_5.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7_6.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7_7.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7_7.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7_8.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7_9.shtml>源文档<http://gaokao.tl100源文档</201103/125167_11.shtml> .com/201103/125167_10.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7_12.shtml>。

2011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文科综合)

2011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文科综合)

2011高考大纲出炉 河南高考首用新课标卷英语词汇量由2000个增加到3500个;考试增加了选考题,语文增加了对考生“探究”能力的考查……今年,是河南省新课改后的首次高考。

是河南省新课改后的首次高考。

新高考,新高考,在考试内容和考查方式上有何变化?最新出炉的2011年高考大纲给出了答案。

年高考大纲给出了答案。

今年,我省和宁夏、吉林、黑龙江、陕西、海南等一起采用高考试卷的新课标卷。

与往年相比,考试内容有不少变化,河南商报邀请了郑州市区几所知名高中的老师,对新考试大纲进行了解读。

【语文】增加对“探究”能力的考查考纲摘录: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和探究等六种能力。

考点变化:考点变化:(省实验中学语文老师崔矿山、郑州第二中学高三语文老师陈文彬)内容上,今年增加了选考内容——文学类内容上,今年增加了选考内容——文学类(小说、(小说、(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散文、诗歌、戏剧等)散文、诗歌、戏剧等)和实用类和实用类和实用类(传记、(传记、(传记、新闻、新闻、报告、科普文章)文本阅读。

报告、科普文章)文本阅读。

现代文阅读只考查论述类文章,修辞手法的考查中增加了“反复”,删去了对文学常识题的考查。

多了个对“探究”能力的考查。

多了个对“探究”能力的考查。

此外,考题结构变化大,阅读理解放在了1卷,之前放在前边的选择题、纠错题后置,名句默写分值也增加了。

分值也增加了。

备考指南:建议考生以近四年尤其是去年的宁夏、海南高考卷为模板,强化训练。

加大文本类、实用类文本阅读训练力度。

学生要关注热点,从课本中走出来。

【数学】知识结构呈“螺旋上升”考纲摘录:考查考生对中学的基础知识、考查考生对中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本质的理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及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

解水平,及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

考点变化:考点变化:(郑州第二中学高三数学老师李正成)(郑州第二中学高三数学老师李正成)今年文、理数学均有增加和删减内容,今年文、理数学均有增加和删减内容,总体呈现“螺旋上升”特点。

2011(全国大纲卷)语文

2011(全国大纲卷)语文

秋,山东初定,设按察司,复以鼎为佥事.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 清. 鼎 欲 稽
官吏利弊,乃令郡县各置二历,日书所治 讼 狱 钱 粟 事,一 留 郡 县,一 上 宪 府,递 更 易,按 历
钩考之,莫敢隐者.八年,西部朵儿只班率部落内附,改鼎岐宁卫经历.既至,知 寇 伪 降,
密疏论之.帝谴使慰劳,赐裘帽,复谴 中 使 赵 成 召 鼎. 鼎 既 行,寇 果 叛,胁 鼎 北 还. 鼎 责
④ 接 力 棒 交 得 好 ,才 能 走 向 辉 煌 的 明 天
⑤ 如 果 总 是 站 在 今 天 望 明 天 ,结 果 明 天 也 会 悄 悄 地 溜 走
⑥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
A������ ⑤①⑥②④③
B������ ⑤⑥①④③②
C������ ⑥④③②①⑤
D������ ⑥②③①④⑤
二 、(9 分 ,每 小 题 3 分 )
C������ 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 几 年 来,出 版 了 很 多 深 受 读 者 尤 其 是 在 校 大 学 生 喜 爱
的 精 品 图 书 ,不 少 作 家 都 对 它 趋 之 若 鹜 .
D������ 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 车 大 厅 里 依 然 人 来 人 往,热 闹 非 凡,大 喇 叭 的 广 播 声、商
阅 读 下 面 的 文 字 ,完 成 5~7 题 .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 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 近 代 开 始
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 融. 但 是 在
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 象”,而 不 是 “意 境”. 中 国 传 统 美 学 认 为 艺 术
贩 的 叫 卖 声 、孩 子 的 哭 泣 声 不 绝 如 缕 .

#2011年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理科全

#2011年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理科全

2011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测试大纲:语文Ⅰ.测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测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测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测试内容一、考核目标和要求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使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使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测试范围和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语文科测试内容。

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和鉴赏、表达和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和散文、小说和戏剧、新闻和传记、语言文字使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必考和选考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必考内容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1.理解B(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二)古代诗文阅读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2011新课标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纲及试题分析

2011新课标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纲及试题分析

2011新课标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纲及试题分析2011年宁夏高考语文命题与前几年的命题思路基本一致,特别突出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突出了语文素养的培养。

完全紧扣考试大纲设题。

在各式文学作品中,最普及最流行的题材要算是小说,海南宁夏卷08年考察欧.亨利《20年以后》,09考察铁凝的《孕妇和牛》,10年考莫泊桑的《保护人》,外国小说考名家短篇,中国以现当代小说,重点是当代小说。

文学类文本的阅读都是小说,淡化了散文。

一,考纲解读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

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一)考纲要求1.分析综合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3.探究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从内容看2010与2011相比毫无变化,文学类文本也无任何变化,所以我们要关注热点题型。

(二)小说的考点高考中小说的命题指向四个关键词:环境,情节,人物,主题。

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把握故事情节;2,揣摩人物形,3,注意环境描写,4,概括主题内容5,品味语言特色;6,分析写作技巧;二,高考直析海南宁夏卷近三年试题分析(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考点题型及分析】设题均是围绕小说三要素:环境,情节,人物这一核心。

(一)考察环境例如:2008 12 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嗖嗖的风”有什么作用?(6分)(二)考察情节例如08年11题: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鲍勃对警察说“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表现了他在和老友见面前的愉快心情。

2011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数学、语文、英语

2011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数学、语文、英语

2011年高考考试说明(新课标)——数学(理)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试验版)》(以下简称《大纲》),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了《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说明》)的数学科部分。

制定《说明》既要有利于数学新课程的改革,又要发挥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既要重视考查考生对中学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注意考查考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既要符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符合教育部考试中心《大纲》的要求,符合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工作指导方案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试验的实际情况,又要利用高考命题的导向功能,推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

Ⅰ.命题指导思想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2.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考查考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体现课程标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要求.3.命题注重试题的创新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和开放性.既要考查考生的共同基础,又要满足不同考生的选择需求.合理分配必考和选考内容的比例,对选考内容的命题应做到各选考专题的试题分值相等,力求难度均衡.4.试卷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Ⅱ.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二、试卷结构全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12个选择题,全部为必考内容.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分为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必考部分题由4个填空题和5个解答题组成;选考部分由选修系列4的“几何证明选讲”、“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各命制1个解答题,考生从3题中任选1题作答,若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给分.1.试题类型试题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解答题要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三种题型分数的百分比约为:选择题40%左右,填空题10%左右,解答题50%左右.2.难度控制试题按其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难度在0.7以上的试题为容易题,难度为0.4—0.7的试题是中等难度题,难度在0.4以下的试题界定为难题.三种难度的试题应控制合适的分值比例,试卷总体难度适中.Ⅲ.考核目标与要求一、知识要求知识是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2和系列4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对知识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知道(了解、模仿)、理解(独立操作)、掌握(运用、迁移),且高一级的层次要求包括低一级的层次要求.1.知道(了解、模仿):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和认识它.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2.理解(独立操作):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作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作比较、判别、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表达、表示,推测、想象,比较、判别、判断,初步应用等.3.掌握(运用、迁移):要求能够对所列的知识内容能够推导证明,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能够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运用、解决问题等.二、能力要求能力是指空间想像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1.空间想像能力:能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2.抽象概括能力:对具体的、生动的实例,在抽象概括的过程中,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从给定的大量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结论,并能应用于解决问题或作出新的判断.3.推理论证能力: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获得的正确数学命题,论证某一数学命题真实性的初步的推理能力.推理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论证方法既包括按形式划分的演绎法和归纳法,也包括按思考方法划分的直接证法和间接证法.一般运用合情推理进行猜想,再运用演绎推理进行证明.4.运算求解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5.数据处理能力: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能从大量数据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作出判断.数据处理能力主要依据统计或统计案例中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6.应用意识: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能理解对问题陈述的材料,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应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并加以验证,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达和说明.应用的主要过程是依据现实的生活背景,提炼相关的数量关系,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造数学模型,并加以解决.7.创新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信息,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新意识是理性思维的高层次表现.对数学问题的“观察、猜测、抽象、概括、证明”,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对数学知识的迁移、组合、融会的程度越高,显示出的创新意识也就越强.三、个性品质要求个性品质是指考生个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审慎的思维习惯,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要求考生克服紧张情绪,以平和的心态参加考试,合理支配考试时间,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答试题,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体现锲而不舍的精神.四、考查要求数学学科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决定了数学知识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包括各部分知识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要善于从本质上抓住这些联系,进而通过分类、梳理、综合,构建数学试卷的框架结构.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对于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要占有较大的比例,构成数学试卷的主体,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性,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和思维价值的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使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达到必要的深度.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蕴涵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能够迁移并广泛用于相关学科和社会生活.因此,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必然要与数学知识的考查结合进行,通过对数学知识的考查,反映考生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理解和掌握的程度.考查时要从学科整体意义和思想价值立意,要有明确的目的,加强针对性,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有效地检测考生对中学数学知识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程度.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是培养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通过空间想象、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达、运算推理、演绎证明和模式构建等诸方面,对客观事物中的数量关系和数学模式作出思考和判断,形成和发展理性思维,构成数学能力的主题.对能力的考查,强调“以能力立意”,就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从问题入手,把握学科的整体意义,用统一的数学观点组织材料.对知识的考查侧重于理解和应用,尤其是综合和灵活的应用,以此来检测考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情境中去的能力,从而检测出考生个体理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进一步学习的潜能.对能力的考查,以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考查各种能力,强调综合性、应用性,切合学生实际.运算能力是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结合,它不仅包括数的运算,还包括式的运算,对考生运算能力的考查主要是对算理合逻辑推理的考查,以含字母的式的运算为主.空间想象能力是对空间形式的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考查时注意与推理相结合.实践能力在考试中表现为解答应用问题,考查的重点是客观事物的数学化,这个过程主要是依据现实的生活背景,提炼相关的数量关系,构造数学模型,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命题时要坚持“贴近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难度”的原则,要把握好提出问题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深度和广度,要结合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让数学应用问题的难度更加符合考生的水平,引导考试自觉地置身于现实社会的大环境中,关心自己身边的数学问题,促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的意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理想思维的高层次表现.在数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知识的迁移、组合、融会的程度越高,展示能力的区域就越宽泛,显现出的创造意识也就越强.命题时要注意试题的多样性,涉及考查数学主体内容,体现数学素质的题目,反映数、形运动变化的题目,研究型、探索型或开放型的题目,让考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究问题的本质,寻求合适的解题工具,梳理解题程序,为考生展现创新意识、发挥创造能力创设广阔的空间.Ⅳ.考试范围与要求一、必考内容和要求(1)集合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2)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3.集合的基本运算(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3)能使用韦恩(V 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及集合的基本运算.(二)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1.函数(1)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2)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3)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函数分段不超过三段).(4)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5)会运用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分析函数的性质.2.指数函数(1)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2)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3)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及其单调性,掌握指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会画底数为2,3,10,1/2,31/3的指数函数的图像.(4)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3.对数函数(1)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了解对数在简化运算中的作用.(2)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及其单调性,掌握对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会画底数为2,10,1/2的对数函数的图像.(3)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4)了解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4.幂函数(1)了解幂函数的概念.(2)结合函数的图像,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5.函数与方程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6.函数模型及其应用(1)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增长特征,结合具体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增长、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2)了解函数模型(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在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三)立体几何初步1.空间几何体(1)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2)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侧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3)会用平行投影方法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4)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2.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如下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在此平面内.◆公理2: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定理:空间中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2)以立体几何的上述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理解以下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理解以下性质定理,并能够证明.◆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经过该直线的任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和该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相互平行.◆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3)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四)平面解析几何初步1.直线与方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3)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4)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了解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5)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6)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2.圆与方程(1)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2)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两个圆的方程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3)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4)初步了解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3.空间直角坐标系(1)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表示点的位置.(2)会简单应用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五)算法初步1.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1)了解算法的含义,了解算法的思想.(2)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2.基本算法语句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的含义.(六)统计1.随机抽样(1)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2.用样本估计总体(1)了解分布的意义和作用,能根据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体会它们各自的特点.(2)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数据标准差(不要求记忆公式).(3)能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给出合理的解释.(4)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5)会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变量的相关性(1)会作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的散点图,并利用散点图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2)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能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不要求记忆).(七)概率1.事件与概率(1)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了解概率的意义以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5(2)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2.古典概型(1)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2)会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3.随机数与几何概型(1)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2)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八)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1.任意角的概念、弧度制(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的概念.(2)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2.三角函数(1)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2)能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推导出α,π±α的正弦、余弦、正切的诱导公式,能画出的图像,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3)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区间[0,2π]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与x 轴交点等).理解正切函数在区间()内的单调性.(4)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5)了解函数的物理意义;能画出的图像,了解参数对函数图像变化的影响.(6)体会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九)平面向量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1)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2)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和两个向量相等的含义.(3)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2.向量的线性运算(1)掌握向量加法、减法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2)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3)了解向量线性运算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1)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2)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3)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4)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1)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2)了解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3)掌握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4)能运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5.向量的应用(1)会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2)会用向量方法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与其他一些实际问题.(十)三角恒等变换1.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1)会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2)会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导出两角差的正弦、正切公式.(3)会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导出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和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但对这三组公式不要求记忆).(十一)解三角形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2.应用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十二)数列1.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1)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像、通项公式).(2)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特殊函数.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1)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2)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3)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4)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十三)不等式1.不等关系了解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2.一元二次不等式(1)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2)通过函数图像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3)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会设计求解的程序框图.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1)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2)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3)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4.基本不等式:(1)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2)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十四)常用逻辑用语(1)理解命题的概念.(2)了解“若p,则q”形式的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3)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4)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5)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6)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十五)圆锥曲线与方程(1)了解圆锥曲线的实际背景,了解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2)掌握椭圆、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性质(范围、对称性、定点、离心率).(3)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它的简单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定点、离心率、渐近线).7。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和详细解析)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和详细解析)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宗和“替献曲”或“睃贼”、“曚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泰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贼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贼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贼诗言志”。

这种“贼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贼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成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寰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贼《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2011全国语文考纲综述

2011全国语文考纲综述

2011全国语文考纲综述一、全国语文考纲:求稳,考点基本无变化2011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与去年高考大纲相比,没有任何变化,保持了求稳的特点。

备考建议:从2011年的考纲来看,高考语文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的考查是不变的,考生要在有条不紊复习的基础上,根据《大纲》整合并优化下一轮复习计划,关注生活,关注语言,锤炼思维,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一般论述类文章还是考查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包括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文言文部分要关注基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对于古典诗词,考生还是应在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方面下功夫。

近年来以考查能力为主的高考试题,要求考生具备较高的分析理解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和探究能力。

高考作文命题内容多侧重人生感悟、人格教育、时代生活等。

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时代,依然是作文的终极目的。

而新课标,也在呼唤真性情、真感悟的文章。

高考作文,既是对考生读写能力的考查,又是对考生认知水平和情感价值的考查。

因此,在写作时,构思应注重审视自我情感,反映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以引起读者心灵上的共鸣;展现清晰的结构,写作时注重从小事思索感悟;修辞方法不能一味堆砌,创造让读者去思索的意境。

考生要注意书写规范,尽量避免因错别字而丢分。

考纲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试卷上的东西一成不变,恰恰相反,有些考点会出现轮换考查,即便是考查同一个考点,设问的角度和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二、全国语文大纲(新课标版):分值略有调整,增加了探究性试题2011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新课标版)相对于去年,变化较大:考查内容的顺序和分值都有所调整,增加了古代诗歌阅读的分值,注重学生审美体验和鉴赏能力的考查;增加了名篇名句默写的分值,更注重语言的表达和运用。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大纲卷(精校版)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大纲卷(精校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逾越(yú)鸟瞰(kàn)一丘之貉(lùo)栩栩如生(xǚ)B.溃败(kuì)凹陷(wā)贻笑大方(yí)兢兢业业(jīng)C.咀嚼(zǔ)桧柏(guì)罄竹难书(qìng)饕餮大餐(tiè)D.觊觎(jì)攻讦(jié)光阴荏苒(rǎn)心怀叵测(pǒ)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

B.奚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C.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它趋之若鹜。

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B.历时三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次成功的国情大盘点,其数据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宗和“替献曲”或“睃贼”、“曚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泰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贼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贼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贼诗言志”。

这种“贼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贼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成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寰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贼《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2011高考全国2卷(大纲卷)语文试题及答案河北、广西、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

2011高考全国2卷(大纲卷)语文试题及答案河北、广西、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

2011高考全国2卷(大纲卷)语文试题及答案河北、广西、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2011高考全国2卷(大纲卷)语文试题及答案河北、广西、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卷1至4页,第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卷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逾越(y)鸟瞰(kn)一丘之貉(lo)栩栩如生(x)B.溃败(ku)凹陷(w)贻笑大方(y)兢兢业业(jng)C.咀嚼(z)桧柏(gu)罄竹难书(qng)饕餮大餐(ti)D.觊觎(j)攻讦(ji)光阴荏苒(rn)心怀叵测(p)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

B.奚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C.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它趋之若鹜。

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B.历时三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次成功的国情大盘点,其数据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推荐:2011全国语文考纲综述

推荐:2011全国语文考纲综述

推荐:2011全国语文考纲综述2011全国语文考纲综述一、全国语文考纲:求稳,考点基本无变化2011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与去年高考大纲相比,没有任何变化,保持了求稳的特点。

备考建议:从2011年的考纲来看,高考语文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的考查是不变的,考生要在有条不紊复习的基础上,根据《大纲》整合并优化下一轮复习计划,关注生活,关注语言,锤炼思维,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一般论述类文章还是考查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包括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文言文部分要关注基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对于古典诗词,考生还是应在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方面下功夫。

近年来以考查能力为主的高考试题,要求考生具备较高的分析理解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和探究能力。

高考作文命题内容多侧重人生感悟、人格教育、时代生活等。

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时代,依然是作文的终极目的。

而新课标,也在呼唤真性情、真感悟的文章。

高考作文,既是对考生读写能力的考查,又是对考生认知水平和情感价值的考查。

因此,在写作时,构思应注重审视自我情感,反映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以引起读者心灵上的共鸣;展现清晰的结构,写作时注重从小事思索感悟;修辞方法不能一味堆砌,创造让读者去思索的意境。

考生要注意书写规范,尽量避免因错别字而丢分。

考纲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试卷上的东西一成不变,恰恰相反,有些考点会出现轮换考查,即便是考查同一个考点,设问的角度和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二、全国语文大纲(新课标版):分值略有调整,增加了探究性试题2011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新课标版)相对于去年,变化较大:考查内容的顺序和分值都有所调整,增加了古代诗歌阅读的分值,注重学生审美体验和鉴赏能力的考查;增加了名篇名句默写的分值,更注重语言的表达和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 . s
, , ,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考试大纲——法语
Ⅰ.含听力试卷
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

第一卷为客观性试题,由第一、第二和第三部分组成。

第二卷为主观性试题,由第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听力
本部分共两节,测试考生的法语听力。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

要求考生根据所听到的5段录音内容,从每题所给的3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每段录音材料仅读一遍。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

要求考生根据所听到的5段录音内容,从每题所给的3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每段录音材料读两遍。

本部分所需时间约为20分钟。

第二部分:法语知识运用
本部分共两节,测试考生对法语语法、词汇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

每题在一句或两句话中留出空白,要求考生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第二节: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一篇180—210词的短文中留出20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是补足后的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
本部分测试考生阅读理解书面法语的能力。

共20小题,每小题2分。

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5篇短文的内容(约1000词),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第四部分:写
本部分共两节,测试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第一节: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本题提供一篇约100个单词的短文,其中10行标有题号。

要求考生判断是否有错,如有错误即将其改正。

错误类型涉及法语词法、句法、行文逻辑等。

该题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法语的能力。

第二节:满分25分。

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情景,用法语写一篇10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

情景包括短文的写作目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等;形式有图画、图表、提纲等。

第二、三、四部分所需时间共为100分钟。

笔试考查内容、题量和计分安排如下:
Ⅱ.不含听力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成绩:150分
第一部分:语言知识运用
本部分检测考生对法语语法、词汇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一节:语法基本功——词性转换(30分)
1)写出下列名词的阴性形式(10题,每题0.5分,共5分)。

2)正确写出与下列动词相关的名词(10题,每题1分,共10分)。

3)正确写出与下列形容词相关的副词(10分,每题0.5分,共5分)。

4)根据要求将以下动词变位(10题,每题1分,共10分)。

第二节:语言知识运用、选择填写(40分)
1)选择题(20分,每题1分,共20分)。

2)在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中留有20个空白,要求在每题所提供的一组选项中选择最佳选项(每题1分,共20分)。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本部分检测考生的书面阅读理解能力。

要求考生根据所阅读的4—5篇文章内容选择正确答案(20题,每题2分,共40分)。

第三部分:写
本部分旨在检测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第一节:短文改错(10题,每题1分,共10分)
第二节:作文(30分)
根据要求,写一篇100字左右的短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