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名著复习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_【课堂实录】《海底两万里》名著导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奇妙的海底之旅——《海底两万里》名著导读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凡尔纳和《海底两万里》。
2、品析精彩片段,领略海底旅程的奇妙。
3、用心品读,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1、品析精彩片段,领略海底旅程的奇妙。
2、用心品读,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方法:朗读法、自主学习法、圈点勾画法、小组合作研讨法一、导入:同学们,湛蓝、深邃而神秘的大海是许多人梦想亲近的事物。
浪花飞扬,海涛拍岸,也引发了无数诗人澎湃的诗情。
你能搜索自己的记忆,分享自己知道的关于大海的诗歌吗?看来同学们的积累还是很丰富的,老师搜集了一些描写大海的名句,请大家齐读一下。
(屏幕)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3、水何澹澹,山岛耸峙。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4、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鹊楼》师导:在法国有这么一个人,他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
11岁时,背着家人,偷偷地溜上大船当见习水手,准备开始他梦寐以求的冒险生涯。
不过由于父亲发现及时,这次旅行以受到严厉的惩罚而告终,他躺在床上流着泪说:“以后保证只在幻想中旅行。
”由于这一童年的经历,促使他一生驰骋于幻想之中,创作出众多的著名科幻作品,他就是凡尔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他的《海底两万里》,感受一次奇妙的海底旅程。
3、教学目标:a)了解作者凡尔纳和《海底两万里》。
b)品析精彩片段,领略海底旅程的奇妙。
c)用心品读,感受语言的魅力。
三、旅程第一站:与作者相遇1.(课件)介绍凡尔纳的概况儒勒·凡尔纳是19世纪法国作家,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1863年起,他开始发表科学幻想冒险小说,以总名称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奇异的漫游》一举成名。
代表作为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2、凡尔纳的小故事(1)凡尔纳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一直伏案写到晚上8点。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海底两万里》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留斯号的潜艇,并且带着仆人康塞尔和一个捕鲸手,跟 随尼摩船长乘坐这艘潜艇在海底作了两万里的环球探 险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 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 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 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水 艇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道的 秘密公布于世。
(4)对课外阅读狠抓落实。首先时间要落实,特 别是学生自由阅读时间要切实落实,每晚回家至少读 40 分钟的书,其次指导课,活动课,汇报课也要落实 好,不论上什么课,教师都要用心备课,尽最大限度地 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提高 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课外阅读的重要 性。
下航行,使他饱览了海洋里的各种动植物;他和他那位 对分类学入了迷的仆人康塞尔,将这些海洋生物向我们 做了详实的介绍,界、门、纲、目、科、属、种,说得 井井有条,使读者认识了许多海洋生物;阿龙纳斯还把 在海洋中见到的种种奇观,一一娓娓道来,令读者大开 眼界。
康赛尔:阿龙纳斯教授的仆人,生性沉稳,他从不 大惊小怪。总是那么气定神闲,为人随和,从不着急上 火——至少你看不出他着急上火。他精通分类理论,遇 到什么总是认认真真或者说一本正经地把它们分类,但 是对那些东西的名字却一无所知,可以说他是个分类 狂。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语文
教学课例名
《海底两万里》
称
《海底两万里》是部编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
元后名著阅读的重点篇目。第六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学
习科幻探险作品,学习浏览,快速提取文章的主要信息,
在阅读中有自己的思考和质疑。对于《海底两万里》,
教材建议的阅读方法是:快速阅读。《海底两万里》本
初中语文_【课堂实录】《海底两万里》名著导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奇妙的海底之旅——《海底两万里》名著导读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凡尔纳和《海底两万里》。
2、品析精彩片段,领略海底旅程的奇妙。
3、用心品读,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1、品析精彩片段,领略海底旅程的奇妙。
2、用心品读,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方法:朗读法、自主学习法、圈点勾画法、小组合作研讨法一、导入:同学们,湛蓝、深邃而神秘的大海是许多人梦想亲近的事物。
浪花飞扬,海涛拍岸,也引发了无数诗人澎湃的诗情。
你能搜索自己的记忆,分享自己知道的关于大海的诗歌吗?看来同学们的积累还是很丰富的,老师搜集了一些描写大海的名句,请大家齐读一下。
(屏幕)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3、水何澹澹,山岛耸峙。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4、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鹊楼》师导:在法国有这么一个人,他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
11岁时,背着家人,偷偷地溜上大船当见习水手,准备开始他梦寐以求的冒险生涯。
不过由于父亲发现及时,这次旅行以受到严厉的惩罚而告终,他躺在床上流着泪说:“以后保证只在幻想中旅行。
”由于这一童年的经历,促使他一生驰骋于幻想之中,创作出众多的著名科幻作品,他就是凡尔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他的《海底两万里》,感受一次奇妙的海底旅程。
3、教学目标:a)了解作者凡尔纳和《海底两万里》。
b)品析精彩片段,领略海底旅程的奇妙。
c)用心品读,感受语言的魅力。
三、旅程第一站:与作者相遇1.(课件)介绍凡尔纳的概况儒勒·凡尔纳是19世纪法国作家,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1863年起,他开始发表科学幻想冒险小说,以总名称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奇异的漫游》一举成名。
代表作为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2、凡尔纳的小故事(1)凡尔纳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一直伏案写到晚上8点。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优质课 六、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部优-课后反思
《海底两万里》阅读交流课课后反思
《海底两万里》是一本很有趣味的书,所以在设计这堂阅读交流课时,我的内心也是充满了快乐的。
因为是一本科幻小说,写的是一群人在海底漫游的故事,这一点给了我启示,让我想到其实读一本书不也是在进行一场心灵的旅行吗?所以我把这堂课用了模拟“一次海底之旅”来串起整个课堂,主要由三个活动构成:畅游海底世界、聆听人物心声、探寻自己的身影。
这三个活动带领学生由浅入深地去分析领悟了这本书的丰富的内容和主旨,学生上完这堂阅读交流课后也感觉对这本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想去读这本书了。
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我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适当地进行引导,让他们能在自己阅读的基础上走到文本的核心中去,与此同时,还能习得一种阅读的方法“读文、读人、读己”,帮助他们在接下来的自主阅读中,能运用这种方法,更快地掌握这一类文本的阅读,实现名著教学的真正意义。
这堂课上完后,留下的遗憾是将分角色朗读没能更多地到课堂中去,对于人物形象的把握,如果通过朗读能解决的话能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了解。
总之,这堂课从整体上来说,还算是让我自己满意的,虽然留有遗憾,但正是这些遗憾让我学到了更多名著教学的方法、策略!所以也希望自己在名著阅读教学中去继续探索下一段“海底两万里”!。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再次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与故事,体验海底世界的惊险和神奇。
2.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进一步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4.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情节和环境描写。
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并运用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尤其是它的科学性和幻想性。
3.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情节和环境描写。
课前准备1.师生共读《海底两万里》。
2.学生完成读书交流单。
3.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教师语言:电影《海底两万里》和原著相比,你更喜欢哪个?为什么?学生活动:自由抒发自己的意见。
教师语言:今天你也许认为这本书中的想象并不奇特,但在《海底两万里》诞生之初,它引起了极大轰动,即使在今天,我们的潜水艇也大多采用了书中的设计理念。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领略文字表达与影视表达的不同魅力,引入本课的学习。
二、《海底两万里》知识点汇编《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
(一)了解作家作品:作者:儒勒凡尔纳(1828-1905)是法国科幻小说家,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凡尔纳的三部曲: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二部是《海底两万里》第三部是《神秘岛》简述《海底两万里》内容。
答:故事发生在1866年,海洋中出现了一种不知名的怪物,阿龙纳克斯教授作为一名海洋动物的专家,随远征队去剿灭怪物,不料却掉入海中,被怪物一艘名为“鹦鹉螺”号的潜艇所救。
于是,他和神奇的尼摩船长开始了一段惊险、神奇的海底旅行。
他们登上从未有人到达过的南极;目睹了海底火山喷发的壮观景象及凄惨的海底沉船;领略了美丽而又充满危险的海底世界......(二)经历险情说说诺第留斯号潜艇的人们在海底航行中遭遇了那几次危险,如何化险为夷的。
(至少说两次,要求说出具体位置和危险)①他们在印度洋的珠场和鲨鱼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兰德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同鲨鱼搏斗)②他们在大西洋里和章鱼进行血战,一名船员惨死(章鱼袭击)化解:勇敢下船与章鱼搏斗③鹦鹉螺号在珊瑚礁上搁浅,全船人员受到巴布亚土著的袭击(搁浅、土人围攻)化解:几天后潮水上涨才托先离开:没有还击,在扶手上通电把土人逼离开了④在南极鹦鹉螺号被厚厚的冰层困住,艇内缺氧,艇上的人几乎不能生还(冰山封路)化解:尼摩船长决定用艇撞开冰墙⑤小说最后,鹦鹉螺号陷入迈尔海峡的漩涡,阿龙纳斯和捕鲸手、仆人乘坐小艇成功逃生,尼摩船长和他的成员生死未卜(陷入海峡漩涡)。
《海底两万里》名著导读教学思考
《海底两万里》名著导读教学思考2014-01-23 08:45:54 来源:徐杰我爱语文工作室浏览:957次将名著引进课堂——基于《海底两万里》名著导读的思考将名著引进课堂,是我们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经典作品不但能滋养学生的精神成长,而且能丰富学生的语言实践。
况且,课标也有关于名著阅读的明确要求。
如果我们语文老师能与学生相伴共读,并在阅读过程中给予切实指导,那么,名著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并成为他们享用一生的财富,就成为可能。
将名著引进课堂,要想取得实效,教师的“导读”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导读”,才能将学生的阅读不断推向深入。
否则,学生的阅读体验就只能停留在原初阶段。
名著导读的一般性流程是这样的:选定书目、设计导读、读中推进、总结提升、精段重读、反馈检查。
这六个步骤是按照导读的顺序排列的。
当然,不是每一部名著的导读都要经历这些步骤,具体到某一部名著的导读的某个环节,也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弱化或强化处理。
名著导读也讲究课型的选择。
我将名著导读课型设为四类:引读课(陌生状态下的导读)、推进课(阅读过程中的交流与评价)、提升课(初读结束后的总结与深化)、重读课(名篇或选段的精读)。
如《海底两万里》导读的课型,就属于“提升课”。
美点列举。
交流“凡尔纳笔下的海底世界美在哪些地方”,这样的读后“归类”,是一种提升。
表达感受。
就“凡尔纳科幻小说的三个主要特点”,即“惊人的想象力和预见性、惊险离奇的情节、英雄主义情怀”,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的定向“寻根”,是一种提升。
参与辩论。
就“作者对尼摩船长的人物形象塑造是否单调抽象”这个话题,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这样的话题“思辨”,也是一种提升。
大胆猜想,假如“鹦鹉螺号”没有遭遇“大漩流”,接下来有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呢?这样的假设“创造”,更是一种提升。
所谓的“提升”,既是指使自己原初阅读的朦胧印象更为清晰明朗,也包含着对原著的思想性、艺术性有着更高层次的认知。
《海底两万里》名著复习教学反思
《海底两万里》教学反思
《海底两万里》是八年级下的名著导读部分要求阅读的名著,学生对全书已经进行了细密地阅读,所以本课以复习为主,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并归纳,同时加大阅读习题难度,一方面对本课复习做检测,另一方面则是以此为契机让学生感受阅读所带来的其他语言运用上的收获。
本课重难点突出,重视“一课一得”,完全放手学生,打破传统教师牵引学生的模式,让学生在自主复习的基础上,小组合作探究,共同梳理情节。
教师选取的主要情节既是《海底两万里》的严重章节,又是考试的重点考察范围,教师此举帮助学生明确重点内容,更有针对性梳理情节。
学生选择喜欢或者感兴趣的情节加以概括,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充分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另外,本部小说中,光鲜的人物性格也是一大亮点,教师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归纳概括主要人物尼摩船长的性格特点,并结合相应的情节,也是对情节梳理环节的一个呼应及巩固,使得教学环节环环相扣。
同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感知人物形象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并明辨是非、知善恶、识美丑。
在复习的基础上,教师结合2016年大连市中考名著题对学生加以训练,升级习题难度,让学生在复习名著的基础上提高语言地运用能力,同时,也借此机会对学生加以肯定及鼓励,提高学生对名著学习的热情,并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最后,因为复习的全面详尽,故作品的主题呼之欲出,加深学生对作品的印象,同时也更便当学生对作品进行理解。
整堂课环环相扣,时间安排也较为合理。
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的评价语言中肯并真挚。
1/ 1。
海底两万里教后反思
海底两万里教后反思
《海底两万里》是部科幻小说,在教授过程中,我力求做到让学生喜欢阅读,能够感受这部小说纯真的情感,并初步学会欣赏名著。
一、本课的成功之处
1.我精心设计了导语,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2.多媒体的恰当运用,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现代气息,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欣赏。
3.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4.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5.注重朗读,感悟丰富的情感。
二、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
1.在课堂朗读课文时,应多读,齐读时要有目的性。
如第三、四自然段可让学生以语气体会人物的情感,尤其是尼摩船长的愤怒,“他嘴里叽哩咕噜的,古老的咒语从他嘴里念出来”。
还有第七、八自然段诺第留斯号遇险时,应让学生多读,“我”的惊恐、害怕心理和船长的愤怒、无奈情绪。
2.在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情感时,应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有感而发。
如“诺第留斯号为什么会遇险?这次遇险是笔者的真实经历吗?”等等。
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让学生在与作者的心灵产生碰撞中感受到了人物的真正情感。
3.教师组织教学时语言应准确,到位。
4.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时,教师没有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海底两万里》教学反思
《海底两万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它能够帮助教师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进而提高教学水平。
本文将对《海底两万里》这一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进行反思,探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挑战,以期对今后的教学活动有所启示。
一、教学背景和情况《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尔·凡尔纳创作的一部科幻小说,被广泛应用于中学语文教学中。
本次教学活动是在高中一年级开展的,学生年龄为16-17岁。
教学时间为三周,每周进行两节课,课堂上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
二、教学目标和计划1.了解小说的背景和作者在引入小说内容之前,我先讲解了儒尔·凡尔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为学生进一步理解小说打下基础。
2.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主要角色通过分析和讨论,学生逐渐熟悉了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并能够描述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
3.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思想通过深入剖析小说文本,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人性思考等主题的把握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4.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通过课堂上的文本分析、讨论和写作练习,帮助学生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理解和评价能力。
三、教学方法和实施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讲授、讨论和互动的方式。
1.引入部分我以多媒体展示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及其创作背景,加深学生对小说的兴趣,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2.教学重点部分在对小说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通过问题导入,学生们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让他们在交流和讨论中积累知识。
3.巩固部分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们进行小说的分析和主题思考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并在课堂结束时,组织学生总结当天的学习内容,梳理和归纳学到的知识点。
四、教学效果和反思1.教学效果在本次教学中,学生们对《海底两万里》的整体情节和主要角色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通过讨论和讲解,学生们逐渐了解了科幻小说的特点和文学价值,培养了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海底两万里教学反思
海底两万里教学反思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著名的科幻小说,作者是法国作家凡尔纳。
这部小说描绘了一个科学家乘坐潜艇在海洋中探险的故事。
本次教学是以这部小说为主题,为学生提供了一次独特的文学体验。
在本次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讲解和讨论的方式,带领学生一起探讨了小说中的主题和情节。
首先,我向学生介绍了小说的大致情节,让他们对故事情节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然后,我引导学生探讨小说中的科学内容和探险情节,让他们思考这些情节是否合理,并探讨小说中的科学幻想与现实之间的联系。
在讨论中,学生积极发言,提出了很多问题和观点,让我感受到了他们对这部小说的热爱和兴趣。
通过这次教学,我深刻体会到,文学作品不仅仅是用来阅读的,更应该是用来讨论和思考的。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小说中的主题和情节,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除了讨论,我还通过播放电影和绘制小说情节图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说的内容。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艺术感受力和想象力。
总结起来,本次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了《海底两万里》这部小说的魅力,同时也让他们掌握了一些阅读和思考的技巧和方法。
我相信,这次教学的经历会让他们终身受益,也将会成为他们美好的回忆。
海底两万里教学反思
海底两万里教学反思引言:《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于1869年出版的科幻小说,被誉为科幻文学的经典之作。
该小说以其生动的描写、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入的科学知识而闻名于世。
在教学中,通过对《海底两万里》的教学反思,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教育教学的经验和启示,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以确保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有效的学习成果。
对于《海底两万里》这一教学内容,我们可以设定以下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主题,包括主要角色、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结局等。
2. 学生能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设置和语言运用等,从中感受到作者的创作意图和风格。
3.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读小说中的科技设备和海洋生物等,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4. 学生能够通过小说的阅读,培养对探索和冒险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二、教学方法与策略在教学中,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深入思考。
针对《海底两万里》这一教学内容,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策略:1. 预习导入:在教学开始前,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或相关故事等方式,引发学生对海洋探险和科幻文学的兴趣,为学习《海底两万里》做好铺垫。
2. 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阅读和讨论小说的内容。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提高学习效果。
3. 视听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与小说相关的视频片段或音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小说中的情节和氛围。
4. 问题引导式讨论:在学生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例如,为什么主人公选择探索海底世界?科技设备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独立思维能力。
5. 创设情境体验:通过模拟海底探险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小说中的冒险和惊险情节,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学习兴趣。
海底两万里教学反思
海底两万里教学反思教学是一项复杂而又关键的工作,它涉及到教师的教学方法、教材选择、学生的学习效果等多个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反思和总结,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对《海底两万里》这本经典的教学反思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1.教材选择《海底两万里》是一本著名的科幻小说,它充满了冒险、危(wei)险和奇幻的元素。
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来选择适合的教材。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本书可能会更加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然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本书可能会过于复杂和难懂。
因此,教师在选择教材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2.教学目标设定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明确教学目标,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活动。
对于《海底两万里》这本书,我们的教学目标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理解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掌握重要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教学方法选择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对于《海底两万里》这本书,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阅读和讨论:让学生阅读相关章节,并组织小组讨论,以促进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理解和思量。
-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小说中的角色,通过摹拟情境,加深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理解。
- 创作写作:鼓励学生根据小说的情节和人物,进行创作写作,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应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评估方式选择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采用合适的评估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对于《海底两万里》这本书,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评估方式:- 书面测试:通过书面测试来考察学生对故事情节、人物和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口头表达:鼓励学生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展示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理解和思量。
海底两万里课后反思
海底两万里课后反思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著名的科幻小说,作者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
该小说讲述了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在海洋旅行的故事,他乘坐的潜水艇被一艘外星飞船吸引,随后发生了一系列的冒险事件。
小说以其丰富的科学知识、惊险的情节和独特的写作风格深受读者喜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以讲引读、以读助读、以赛激读和以写促读等。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
小说《海底两万里》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活动,例如与学生讨论书中的主要人物,让学生自己评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人物,或者让学生自己写一篇读后感等。
这些互动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总结起来,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提供多样化的阅读体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享受文学作品的魅力。
海底两万里课后反思
海底两万里课后反思《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一部经典科幻小说,讲述了科学家洛阳蒙特在海底探险中的奇幻历程。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的一些反思:首先,这本书深刻地展示了人类的科技进步给我们带来的巨大改变。
故事中,主人公洛阳蒙特乘坐潜水艇“鹦鹉螺号”在海底进行探险,他的方舟般的船只装备了先进的技术设备,如电灯、氧气供应等。
这些科技手段为探险队员提供了充足的能量和可靠的安全性,更重要的是,它们使得人类能够深入到以往无法达到的海底世界,更好地认识我们的地球。
这让我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科技进步,如人类登月、深海探索、太空探险等等,这些都是科技进步的成果,我们应该珍惜这些技术,合理利用它们,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其次,小说中展示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已经掌握了很多科技手段,但在与自然的力量相比较时,仍然显得微不足道。
在海底探险中,洛阳蒙特和他的伙伴们面临了无数的自然挑战,如海底动物的袭击、漩涡、冰山等等,这些都展现了自然的强大和无穷的力量。
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不是过度开发和破坏。
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我们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海底两万里》还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冲突。
小说中,虽然洛阳蒙特和船员们在海底探险中共同面对着种种困难,但他们之间也存在着种种利益冲突和矛盾。
洛阳蒙特代表着科学进步和探险精神,但他有时也表现出孤傲、冷漠的一面。
而船员们则代表着传统的海军士兵,他们对海底探险持怀疑态度,并保持军人的作风和战斗能力。
这个故事让我思考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我们应该尊重不同人的意见和选择,并学会与他人相互包容,合作共赢。
最后,《海底两万里》还提出了对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问题。
小说中,海底两万里处到处是充满活力的海洋生物,各种奇异的鱼类、珊瑚、海底植物等等。
但与此同时,人类的活动也对海洋生态系统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包括过度捕捞、海洋污染、气候变化等等。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教案与教学反思连连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执教者:东岳中学曹华花一、教学目标1、学习用寻读法、扫读法、跳读法三种阅读法阅读名著,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2、通过赏析精彩片段,理解科幻小说的科学性和幻想性等特点。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并运用三种快速阅读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2、理解科幻小说的科学性和幻想性等特点。
三、教法学法寻读法、扫读法、跳读法、竞答法、讨论法四、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法国哲学家伏尔泰的读书名言导入,并简介科幻小说二、《海底两万里》基本常识1、作者简介儒勒·凡尔纳(1828-1905),19世纪法国作家,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不仅被誉为“科学幻想小说之父”、还被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
以第一部科幻作品《气球上的五星期》闻名于世,此后以科幻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享有盛名。
2、主题思想1866年,美国政府派遣的“林肯号”驱逐舰对"海怪"进行清除的过程中,反遭到了"海怪"毁灭性的撞击。
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仆人康塞尔,以及捕鲸手尼德·兰落水,被"海怪"所救,并发现这是一艘名为"鹦鹉螺号"的潜艇。
此后他们便被尼摩船长囚禁在这艘神秘的潜艇中,开始了海底两万里的环球旅行,他们在旅途中虽然探尽了海底秘密,但历尽艰辛和风险。
最后,他们实在无法忍受这种海底生活,便设法逃走,重回陆地。
小说通过记叙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和描绘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激发了人们对科学的兴趣,赞扬了尼摩船长等人反抗压迫的战士形象,体现了他们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三三、书海畅游活动(一):书海比试用“快速阅读法”读助读资料(一),比一比哪一组的阅读速度最快。
插入读书方法指导及快速阅读法之一“扫读法”活动(二):书海拾贝根据选择题速读助读资料(二),然后进行知识竞答。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教案与教学反思精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教学目标1、通过课外阅读,学生感知并交流故事情节,培养阅读习惯。
2、学习通过字段和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3、激发学生阅读科幻小说的热情。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培养阅读兴趣。
课前准备:1、师生共读《海底两万里》2、学生制作学习笔记卡3、制作ppt教学过程:导入:分享优美的海底图片。
海洋是生命的发源地,美妙、神秘、壮观的海底世界,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向往的圣地。
今天我们就走进《海底两万里》,一起去书海拾贝,泛舟,遨游。
(板书题目)一、快速阅读(一)什么是快速阅读速读可以使你更快地阅读资料,在短期记忆中你可以掌握更多,所以也会理解得更好。
提高阅读的速度的方法是,每一段读更多的文字,减少读每一段的时间,使用指示物和减少回读。
(二)速读的基本要求1.不指读、不回读;2.尽量扩大视线范围,迅速提取字里行间的主要信息。
(三)速读的主要方法1.浏览法。
浏览法是指对一般不需要细致了解的书籍,只是从总体上粗略掌握书中大概内容的一种阅读方法。
它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广泛地了解信息,有助于开阔视野,是博览群书所常用的重要方法。
2.扫读法。
扫读法是指对文章内容一目数行、一目十行地扫瞄,以大容量获取信息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
3.跳读法。
跳读法是指跳过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而直取读物的关键性内容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
4.寻读法。
寻读法是指为得到急需的有关资料,在众多相关书籍资料中搜寻查找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
5.猜读法。
猜读法是指在读书读文章时,以所了解的题目或已看的前文作为前提,对后面的内容预作猜想,然后将其与后文实际内容进行印证比较的一种阅读方法。
(四)快速阅读需要注意的问题1.要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2.提高整体识读的能力。
3.正确处理好阅读速度与理解、记忆的关系。
一般来说,快速阅读的理解率应保持在70%左右的水平。
二、作品介绍1.作家介绍儒勒·凡尔纳(1828—1905),法国科幻和探险小说家,一生创作了六十多部长篇科幻小说,其中的科学幻想如今大部分已变成现实,因此被人们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海底两万里教学反思
海底两万里教学反思一、引言《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是一部以海底探险为题材的经典之作。
在教学中,通过对《海底两万里》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和冒险精神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
本文旨在对《海底两万里》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海底两万里》的背景和作者儒勒·凡尔纳的生平;2. 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4.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意识和冒险精神。
三、教学内容1. 儒勒·凡尔纳及其作品介绍通过PPT展示儒勒·凡尔纳的生平和创作成就,让学生了解他是法国科幻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并简要介绍他的其他作品。
2. 《海底两万里》的背景介绍通过PPT展示19世纪海洋探险的背景,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科技水平和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3. 小说情节梳理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梳理小说的基本情节,包括主人公尼摩船长的出现、鲸鱼号的探险旅程、与海怪的战斗等。
4. 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尼摩船长的神秘与冷酷、阿龙纳克斯教授的勇敢与聪明等。
5. 文学鉴赏阅读小说中的经典片段,引导学生分析凡尔纳的文学手法和意义,如描写细腻、对科技的展望等。
6. 科学探索与冒险精神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讨论尼摩船长的科学探索和冒险精神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意识和勇于冒险的精神。
四、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法:通过PPT展示儒勒·凡尔纳的生平和创作成就,以及小说的背景介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互动讨论法: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讨论,梳理小说的情节和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共同思考小说中的科学探索和冒险精神对现实生活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教案与反思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1.训练并掌握“快速阅读”这一基本的阅读技巧。
2.通过专题探究等方式,理读《海底两万里》这部科幻名著的主要内容、主要人物及重要情节。
3.通过阅读交流活动,加深对主要人物的认识,对思想内容的理解,感受小说中描绘的海底世界的神奇和惊险,进一步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2课时第1课时1.学习阅读一整本书的方法。
2.学习并训练“快速阅读”这一基本的阅读技巧。
3.学会制定阅读计划,按计划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并开展专题探究活动。
一、导入新课1.导入新课。
“诺第留斯号”潜艇师:这两幅图片展示的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艘核潜艇,它的名字叫“诺第留斯号”。
它有着极具传奇色彩的前世今生,请看大屏幕。
1866年凡尔纳通过想象创造了“诺第留斯号”。
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1886年英国人发明了以电力作为动力的潜水艇,取名“诺第留斯号”。
1954年美国建成了世界第一艘以核反应堆作为动力的潜水艇,取名“诺第留斯号”。
师:“诺第留斯号”潜水艇的前身出现在凡尔纳的作品《海底两万里》里,其实,在凡尔纳那个时代,人类还没有发明出如此先进的潜水艇,它不过是凡尔纳的想象,但是后来凡尔纳的想象变成了现实。
在这部作品中,还有很多大胆的想象现在都变成了现实,所以这部作品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想象中,还有很强的科学性和预言性。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杰出的科幻小说,有科学幻想,也有梦幻精彩的旅程。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乘坐”“诺第留斯号”潜艇,开启我们的科学幻想之旅吧。
(板书文题)2.了解作者。
师:在翻开作品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本书的作者。
(参见《大课堂》本课“作者名片”栏目)【设计意图】用“诺第留斯号”潜艇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想象;作家作品介绍便于学生理解作品,同时,为拓展阅读做准备。
二、整体浏览,激发兴趣1.浏览封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底两万里》教学反思
《海底两万里》是八年级下的名著导读部分要求阅读的名著,学生对全书已经进行了细致地阅读,所以本课以复习为主,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并归纳,同时加大阅读习题难度,一方面对本课复习做检测,另一方面则是以此为契机让学生感受阅读所带来的其他语言运用上的收获。
本课重难点突出,重视“一课一得”,完全放手学生,打破传统教师牵引学生的模式,让学生在自主复习的基础上,小组合作探究,共同梳理情节。
教师选取的主要情节既是《海底两万里》的重要章节,又是考试的重点考察范围,教师此举帮助学生明确重点内容,更有针对性梳理情节。
学生选择喜欢或者感兴趣的情节加以概括,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充分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另外,本部小说中,鲜明的人物性格也是一大亮点,教师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归纳概括主要人物尼摩船长的性格特点,并结合相应的情节,也是对情节梳理环节的一个呼应及巩固,使得教学环节环环相扣。
同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感知人物形象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并明辨是非、知善恶、识美丑。
在复习的基础上,教师结合2016年大连市中考名著题对学生加以训练,升级习题难度,让学生在复习名著的基础上提高语言地运用能力,同时,也借此机会对学生加以肯定及鼓励,提高学生对名著学习的热情,并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最后,因为复习的全面具体,故作品的主题呼之欲出,加深学生对作品的印象,同时也更方便学生对作品进行理解。
整堂课环环相扣,时间安排也较为合理。
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的评价语言中肯并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