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行为指引.doc
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
关于开展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自查的通知各信用(分)社、各部室:为了解掌握银行业从业人员遵守行为准则的基本情况,督促从业人员全面掌握行为准则内容、基本准则和禁止规定,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并接受社会公众监督,打造良好的行业廉政文化,提升有效经营竞争力,促进银行业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中国银行会下发了《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对银行业从业人员和监管人员行为准则贯彻落实情况开展检查的通知》,通知要求各金融机构要对照《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开展好自查、抽查和总结。
为贯彻落实好银监部门精神,我联社决定开展一次员工遵守从业人员职业操守的自查、抽查工作,自查阶段为2010年4月14日至16日,全体员工要逐条对照《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的规定开展好自查,每位员工必须就本人执行职业操守情况形成自查报告,电子版于4月16日前传联社稽核监察部,纸质报告本人签字后于4月底前上交,联社稽核监察部必须于4月17日前形成自查材料报市办和银监分局。
5月份将开展抽查工作,抽查时将对贯彻落实情况召开座谈会和个别谈话、组织民主测评,并对部分员工进行书面测试。
附件: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兴国联社稽核监察部二O一O年四月十四日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第一条为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以下简称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维护银行业信誉,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从业人员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签订劳动合同的在岗人员,由行政机关、有关部门任命(推荐任命、聘用)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董(理)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聘用或与劳务代理机构签订协议直接从事金融业务的其他人员。
第三条本指引适用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含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从业人员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委派到国(境)外分支机构、附属公司的从业人员。
第四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将从业人员遵循本指引的情况纳入合规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范围,定期评价,建立可持续的评价和监督机制。
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
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u 发布部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u 发布日期:2009年02月05日u 实施日期:2009年02月05日第一条为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以下简称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维护银行业信誉,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从业人员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签订劳动合同的在岗人员,由行政机关、有关部门任命(推荐任命、聘用)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董(理)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聘用或与劳务代理机构签订协议直接从事金融业务的其他人员。
第三条本指引适用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含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从业人员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委派到国(境)外分支机构、附属公司的从业人员。
第四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将从业人员遵循本指引的情况纳入合规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范围,定期评价,建立可持续的评价和监督机制。
第五条从业人员应知法守法,维护国家利益和金融安全。
履行法律义务,保守国家机密和商业秘密。
尊重创造,保护知识产权和专利。
实事求是,客观、真实反映银行业金融机构活动信息,拒绝作假。
第六条从业人员应规范操作,认真执行上级指令。
执行中如发现可能发生违章违纪行为,或可能导致风险时,应立即向上级报告或越级报告。
熟练掌握业务技能,取得任职岗位应具备的资格。
第七条从业人员应遵循公平竞争,恪守“客户自愿”原则。
自觉抵制低价倾销、贬低同业、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手段。
第八条从业人员应做到客户至上,诚实守信,优质服务。
执行首问负责制,热情接待,语言文明,举止大方。
尊重隐私,不因客户性别、肤色、民族、身份等差异而优待或歧视。
第九条从业人员应热心公益,奉献爱心,公私分明,勤俭节约。
第十条从业人员遇到利益冲突,应主动回避。
办理授信、资信调查、融资等业务的从业人员,在涉及亲属关系或利害关系人时,应主动提出回避。
不从事与本机构有利害关系的第二职业。
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银行员工职业操守指引修订稿
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银行员工职业操守指引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第一条为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以下简称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维护银行业信誉,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从业人员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签订劳动合同的在岗人员;银行业金融机构董(理)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及高级管理人员;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聘用或与劳务代理机构签订协议直接从事金融业务的其他人员。
第三条本指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含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和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委派到国(境)外分支机构、控股、参股公司的从业人员。
第四条从业人员应当学法、懂法、守法,保守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金融安全。
从业人员应当依法、客观、真实反映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信息。
第五条从业人员应当具备岗位任职资格或能力,熟嫉掌握业务技能,自觉遵守行业自律制度和本单位规章制度,合规操作;对已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或尚未发生但存在潜在风险隐患的行为,应当按照相关报告制度规定,及时报告。
第六条从业人员应当遵循公平竞争、客户自愿原则,不得从事违规揽存、低价倾销、贬低同业、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七条从业人员应当尊重客户,了解客户需求,依法保护客户权益和客户信息。
从业人员应当对客户如实详细提示产品的特点和风险,切实保护客户权益;不得采取隐瞒或误导等不正当手段,损害客户权益。
从业人员应当执行首问负责制,诚待客户,语言文明,举止大方,提供优质服务。
从业人员不得因国籍、地区、肤色、民族、性别、年龄、宗教信仰、健康情况或其他因素等差异而歧视客户。
第八条从业人员应当关爱社会,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履行社会责任,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珍惜资源,抵制铺张浪费。
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
[标签:标题]篇一: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第一条为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以下简称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维护银行业信誉,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从业人员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签订劳动合同的在岗人员;银行业金融机构董(理)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及高级管理人员;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聘用或与劳务代理机构签订协议直接从事金融业务的其他人员。
第三条本指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含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和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委派到国(境)外分支机构、控股、参股公司的从业人员。
第四条从业人员应当学法、懂法、守法,保守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金融安全。
从业人员应当依法、客观、真实反映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信息。
第五条从业人员应当具备岗位任职资格或能力,熟嫉掌握业务技能,自觉遵守行业自律制度和本单位规章制度,合规操作;对已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或尚未发生但存在潜在风险隐患的行为,应当按照相关报告制度规定,及时报告。
第六条从业人员应当遵循公平竞争、客户自愿原则,不得从事违规揽存、低价倾销、贬低同业、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七条从业人员应当尊重客户,了解客户需求,依法保护客户权益和客户信息。
从业人员应当对客户如实详细提示产品的特点和风险,切实保护客户权益;不得采取隐瞒或误导等不正当手段,损害客户权益。
从业人员应当执行首问负责制,诚待客户,语言文明,举止大方,提供优质服务。
从业人员不得因国籍、地区、肤色、民族、性别、年龄、宗教信仰、健康情况或其他因素等差异而歧视客户。
第八条从业人员应当关爱社会,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履行社会责任,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珍惜资源,抵制铺张浪费。
第九条从业人员应当公私分明,秉公办事,不得谋取非法利益。
从业人员应当遵守国家和本单位防止利益冲突的规定,在办理授信、资信调查、融资等业务涉及本人、亲属或其他利益相关人时,主动汇报和提请工作回避。
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银监发【2011】6号
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银监发【2011】6号第一条为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以下简称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维护银行业信誉,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从业人员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签订劳动合同的在岗人员;银行业金融机构董(理)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及高级管理人员;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聘用或与劳务代理机构签订协议直接从事金融业务的其他人员。
第三条本指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含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和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委派到国(境)外分支机构、控股、参股公司的从业人员。
第四条从业人员应当学法、懂法、守法,保守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金融安全。
从业人员应当依法、客观、真实反映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信息。
第五条从业人员应当具备岗位任职资格或能力,熟练掌握业务技能,自觉遵守行业自律制度和本单位规章制度,合规操作;对已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或尚未发生但存在潜在风险隐患的行为,应当按照相关报告制度规定,及时报告。
第六条从业人员应当遵循公平竞争、客户自愿原则,不得从事违规揽存、低价倾销、贬低同业、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七条从业人员应当尊重客户,了解客户需求,依法保护客户权益和客户信息。
从业人员应当对客户如实详细提示产品的特点和风险,切实保护客户权益;不得采取隐瞒或误导等不正当手段,损害客户权益。
从业人员应当执行首问负责制,诚待客户,语言文明,举止大方,提供优质服务。
从业人员不得因国籍、地区、肤色、民族、性别、年龄、宗教信仰、健康情况或其他因素等差异而歧视客户。
第八条从业人员应当关爱社会,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履行社会责任,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珍惜资源,抵制铺张浪费。
第九条从业人员应当公私分明,秉公办事,不得谋取非法利益。
从业人员应当遵守国家和本单位防止利益冲突的规定,在办理授信、资信调查、融资等业务涉及本人、亲属或其他利益相关人时,主动汇报和提请工作回避。
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
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第一条为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以下简称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维护银行业信誉,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从业人员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签订劳动合同的在岗人员,由行政机关、有关部门任命(推荐任命、聘用)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董(理)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聘用或与劳务代理机构签订协议直接从事金融业务的其他人员。
第三条本指引适用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含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从业人员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委派到国(境)外分支机构、附属公司的从业人员。
第四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将从业人员遵循本指引的情况纳入合规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范围,定期评价,建立可持续的评价和监督机制。
第五条从业人员应知法守法,维护国家利益和金融安全。
履行法律义务,保守国家机密和商业秘密。
尊重创造,保护知识产权和专利。
实事求是,客观、真实反映银行业金融机构活动信息,拒绝作假。
第六条从业人员应规范操作,认真执行上级指令。
执行中如发现可能发生违章违纪行为,或可能导致风险时,应立即向上级报告或越级报告。
熟练掌握业务技能,取得任职岗位应具备的资格。
第七条从业人员应遵循公平竞争,格守“客户自愿”原则。
自觉抵制低价倾销、贬低同业、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手段。
第八条从业人员应做到客户至上,诚实守信,优质服务。
执行首问负责制,热情接待,语言文明,举止大方。
尊重隐私,不因客户性别、肤色、民族、身份等差异而优待或歧视。
第九条从业人员应热心公益,奉献爱心,公私分明,勤俭节约。
第十条从业人员遇到利益冲突,应主动回避。
办理授信、资信调查、融资等业务的从业人员,在涉及亲属关系或利害关系人时,应主动提出回避。
不从事与本机构有利害关系的第二职业。
第十一条从业人员投资股票应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本机构有关规定。
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行为管理指引
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行为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法律依据)为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其从业人员行为管理的监管,促进银行业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指引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及政策性银行。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以及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适用本指引。
第三条(从业人员定义)本指引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以下简称从业人员)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签订劳动合同的在岗人员;银行业金融机构董(理)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及高级管理人员;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聘用或与劳务代理机构签订协议直接从事金融业务的其他人员。
第四条(总体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本机构从业人员行为管理承担主体责任。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加强对从业人员行为的管理,使其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诚实守信、勤勉尽责,坚持依法经营、合规操作,遵守工作纪律和保密原则,严格执行廉洁从业的各项规定。
第二章从业人员行为管理的治理架构第五条(组织架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在党组织领导下,建立全面覆盖、授权明晰、相互制衡的从业人员行为管理体系,并明确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和相关职能部门在从业人员行为管理中的职责分工。
第六条(董事会职责)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会对从业人员的行为管理承担最终责任,并履行以下职责:(一)建立依法合规、诚实守信的从业人员行为管理文化;(二)审批本机构制定的行为守则及其细则;(三)监督高级管理层实施从业人员行为管理。
董事会可授权下设相关委员会履行其部分职责。
第七条(监事会职责)监事会负责对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在从业人员行为管理中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
第八条(高管层职责)高级管理层承担从业人员行为管理的实施责任,执行董事会决议,履行以下职责:(一)建立覆盖全面的从业人员行为管理体系,明确相关行为管理部门的职责范围;(二)制定行为守则及其细则,并确保实施;(三)每年将从业人员行为评估结果向董事会报告;(四)建立全机构从业人员管理信息系统。
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行为管理指引
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行为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法律依据)为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其从业人员行为管理的监管,促进银行业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指引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及政策性银行。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以及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适用本指引。
第三条(从业人员定义)本指引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以下简称从业人员)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签订劳动合同的在岗人员;银行业金融机构董(理)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及高级管理人员;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聘用或与劳务代理机构签订协议直接从事金融业务的其他人员。
第四条(总体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本机构从业人员行为管理承担主体责任。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加强对从业人员行为的管理,使其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诚实守信、勤勉尽责,坚持依法经营、合规操作,遵守工作纪律和保密原则,严格执行廉洁从业的各项规定。
第二章从业人员行为管理的治理架构第五条(组织架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在党组织领导下,建立全面覆盖、授权明晰、相互制衡的从业人员行为管理体系,并明确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和相关职能部门在从业人员行为管理中的职责分工。
第六条(董事会职责)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会对从业人员的行为管理承担最终责任,并履行以下职责:(一)建立依法合规、诚实守信的从业人员行为管理文化;(二)审批本机构制定的行为守则及其细则;(三)监督高级管理层实施从业人员行为管理。
董事会可授权下设相关委员会履行其部分职责。
第七条(监事会职责)监事会负责对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在从业人员行为管理中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
第八条(高管层职责)高级管理层承担从业人员行为管理的实施责任,执行董事会决议,履行以下职责:(一)建立覆盖全面的从业人员行为管理体系,明确相关行为管理部门的职责范围;(二)制定行为守则及其细则,并确保实施;(三)每年将从业人员行为评估结果向董事会报告;(四)建立全机构从业人员管理信息系统。
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
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篇一: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第一条为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以下简称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维护银行业信誉,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从业人员是指按照规定,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签订劳动合同的在岗人员;银行业金融机构董(理)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及高级管理人员;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聘用或与劳务代理机构签订协议直接从事金融业务的其他人员。
第三条本指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含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和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委派到国(境)外分支机构、控股、参股公司的从业人员。
第四条从业人员应当学法、懂法、守法,保守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金融安全。
从业人员应当依法、客观、真实反映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信息。
第五条从业人员应当具备岗位任职资格或能力,熟嫉掌握业务技能,自觉遵守行业自律制度和本单位规章制度,合规操作;对已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或尚未发生但存在潜在风险隐患的行为,应当按照相关报告制度规定,及时报告。
第六条从业人员应当遵循公平竞争、客户自愿原则,不得从事违规揽存、低价倾销、贬低同业、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七条从业人员应当尊重客户,了解客户需求,依法保护客户权益和客户信息。
从业人员应当对客户如实详细提示产品的特点和风险,切实保护客户权益;不得采取隐瞒或误导等不正当手段,损害客户权益。
从业人员应当执行首问负责制,诚待客户,语言文明,举止大方,提供优质服务。
从业人员不得因国籍、地区、肤色、民族、性别、年龄、宗教信仰、健康情况或其他因素等差异而歧视客户。
第八条从业人员应当关爱社会,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履行社会责任,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珍惜资源,抵制铺张浪费。
第九条从业人员应当公私分明,秉公办事,不得谋取非法利益。
从业人员应当遵守国家和本单位防止利益冲突的规定,在办理授信、资信调查、融资等业务涉及本人、亲属或其他利益相关人时,主动汇报和提请工作回避。
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行为管理指引
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行为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法律依据)为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其从业人员行为管理的监管,促进银行业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指引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及政策性银行。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以及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适用本指引。
第三条(从业人员定义)本指引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以下简称从业人员)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签订劳动合同的在岗人员;银行业金融机构董(理)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及高级管理人员;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聘用或与劳务代理机构签订协议直接从事金融业务的其他人员。
第四条(总体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本机构从业人员行为管理承担主体责任。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加强对从业人员行为的管理,使其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诚实守信、勤勉尽责,坚持依法经营、合规操作,遵守工作纪律和保密原则,严格执行廉洁从业的各项规定。
第二章从业人员行为管理的治理架构第五条(组织架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在党组织领导下,建立全面覆盖、授权明晰、相互制衡的从业人员行为管理体系,并明确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和相关职能部门在从业人员行为管理中的职责分工。
第六条(董事会职责)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会对从业人员的行为管理承担最终责任,并履行以下职责:(一)建立依法合规、诚实守信的从业人员行为管理文化;(二)审批本机构制定的行为守则及其细则;(三)监督高级管理层实施从业人员行为管理。
董事会可授权下设相关委员会履行其部分职责。
第七条(监事会职责)监事会负责对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在从业人员行为管理中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
第八条(高管层职责)高级管理层承担从业人员行为管理的实施责任,执行董事会决议,履行以下职责:(一)建立覆盖全面的从业人员行为管理体系,明确相关行为管理部门的职责范围;(二)制定行为守则及其细则,并确保实施;(三)每年将从业人员行为评估结果向董事会报告;(四)建立全机构从业人员管理信息系统。
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
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第一条为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以下简称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维护银行业信誉,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从业人员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签订劳动合同的在岗人员,由行政机关、有关部门任命(推荐任命、聘用)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董(理)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聘用或与劳务代理机构签订协议直接从事金融业务的其他人员。
第三条本指引适用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含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从业人员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委派到国(境)外分支机构、附属公司的从业人员。
第四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将从业人员遵循本指引的情况纳入合规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范围,定期评价,建立可持续的评价和监督机制。
第五条从业人员应知法守法,维护国家利益和金融安全。
履行法律义务,保守国家机密和商业秘密。
尊重创造,保护知识产权和专利。
实事求是,客观、真实反映银行业金融机构活动信息,拒绝作假。
第六条从业人员应规范操作,认真执行上级指令。
执行中如发现可能发生违章违纪行为,或可能导致风险时,应立即向上级报告或越级报告。
熟练掌握业务技能,取得任职岗位应具备的资格。
第七条从业人员应遵循公平竞争,格守客户自愿原则。
自觉抵制低价倾销、贬低同业、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手段。
第八条从业人员应做到客户至上,诚实守信,优质服务。
执行首问负责制,热情接待,语言文明,举止大方。
尊重隐私,不因客户性别、肤色、民族、身份等差异而优待或歧视。
第九条从业人员应热心公益,奉献爱心,公私分明,勤俭节约。
第十条从业人员遇到利益冲突,应主动回避。
办理授信、资信调查、融资等业务的从业人员,在涉及亲属关系或利害关系人时,应主动提出回避。
不从事与本机构有利害关系的第二职业。
第十一条从业人员投资股票应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本机构有关规定。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的通知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09.02.05•【文号】银监发[2009]12号•【施行日期】2009.02.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修订,新法规名称为: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2010修订)(发布日期:2010年8月,实施日期:2010年8月)*注:本篇法规已被: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的通知(2011修订)(发布日期:2011年1月12日,实施日期:2011年1月12日)废止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9]12号)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银监会直接监管的信托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中央结算公司、建银投资公司:现将《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中的经验做法和重要情况及意见建议,请及时上报银监会。
请各银监局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二00九年二月五日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第一条为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以下简称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维护银行业信誉,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从业人员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签订劳动合同的在岗人员,由行政机关、有关部门任命(推荐任命、聘用)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董(理)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聘用或与劳务代理机构签订协议直接从事金融业务的其他人员。
第三条本指引适用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含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从业人员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委派到国(境)外分支机构、附属公司的从业人员。
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行为指引(征求意见稿)
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行为指引(征求意见稿) 文章属性•【公布机关】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08.09.23•【分类】征求意见稿正文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行为指引(征求意见稿)(2008年9月23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目的]为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行为,提高从业人员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防范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维护银行业信誉,提升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推进银行业反腐倡廉建设,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从业人员]本指引所称从业人员是指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签订劳动合同的在岗人员,由行政机关、有关部门任命(推荐任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与人事代理机构签订协议的编外用工人员。
第三条 [适用]本指引适用于境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
第四条[履行]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应模范遵守本指引。
第二章从业人员职业行为第五条[崇尚法律遵章守纪]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接受银行业监管机构和其他监管机构的监督,服从行业自律组织的自律性管理,遵守所在单位的规章制度,不得违法违规操作或从事对银行业形象有不良影响的活动。
第六条[抵制欺诈远离贿赂]在社会交往和商业活动中,坦荡诚实,信用至上,承诺为重,自觉抵制商业欺诈和商业贿赂。
除按照有关规定,允许收受或者赠予客户一定数额的小额宣传性礼品外,禁止接受客户其他形式的非法利益。
从业人员不得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进行贿赂或给予类似利益,企图获取所在银行(公司)业务。
发现或知晓欺诈或贿赂行为时,应自觉抵制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第七条[拒绝洗钱]遵守反洗钱有关规定,履行反洗钱义务,知悉大额、可疑交易的判断标准,及时报告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协助国家有关部门调查洗黑钱行为。
第八条[拒绝黄赌毒]不参与赌博、吸毒、贩毒、嫖娼、卖淫等犯罪活动;在任何时间和场所,不传播色情、淫秽音像制品或其他非法出版物。
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作指引
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作指引1. 引言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是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直接面对客户,承担着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责任和使命。
为了规范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本指引旨在为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提供一系列操作指导。
2. 职业道德与操守作为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应秉持职业道德和良好操守。
以下是一些基本原则:2.1 诚信与保密•必须保持诚实、守信,不得参与欺诈、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
•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客户信息、商业秘密等敏感信息。
2.2 公平公正•对待客户要公平公正,不得歧视或偏袒任何一方。
•在产品推荐和销售过程中,必须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全面评估,并给予合理建议。
2.3 尊重与礼貌•与客户、同事和其他利益相关方交往时,应尊重对方的权益和尊严。
•以礼貌、友善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体验。
3. 业务操作指引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处理各种业务操作,以下是一些常见业务操作指引:3.1 客户咨询和服务•积极主动地为客户提供咨询和解答疑问。
•对于不了解或无法回答的问题,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或领导寻求帮助,并及时反馈给客户。
3.2 产品推荐和销售•在向客户推荐产品时,应详细了解产品特点、风险等信息,并向客户进行清晰准确的解释。
•不得强制或误导客户购买不适合其风险承受能力和需求的产品。
3.3 风险评估与管理•在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前,必须进行风险评估,了解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
•根据评估结果,向客户提供符合其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和服务。
3.4 交易操作与结算•在进行交易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操作流程。
•结算过程中,要确保资金安全、准确无误地完成结算。
4. 客户投诉处理指引客户投诉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日常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以下是客户投诉处理指引:4.1 及时响应与记录•对于客户投诉,必须及时回应并做好记录。
•在回应客户投诉时,要保持冷静、理性,并尽量解决问题。
银行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行为管理指引
银行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行为管理指引一、前言随着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银行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所涉及的行为管理愈发重要。
良好的行为管理不仅有利于保持金融机构的声誉和信誉,更能有效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本指引的目的在于规范和引导银行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行为,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行为规范1. 遵守法律法规银行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有关金融、证券、银行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得参与任何违法违规的行为。
在工作中,应当进行合法合规的经营活动,维护金融市场的秩序和稳定。
2. 诚信经营从业人员应该秉持诚实守信的原则,不得从事欺诈、误导客户或其他违反诚信的行为。
在交易中应当遵守交易原则,不得操纵市场或利用内幕信息谋取私利。
3. 保护客户利益从业人员应当将客户利益置于首位,遵循“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严格遵守保密义务,保护客户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不得利用客户信息谋取私利或者泄露客户信息。
4. 风险识别和管理从业人员应当具备较强的风险意识,及时发现和识别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管理。
在向客户推荐产品或服务时,应当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并提供专业的建议。
5. 诚实守信从业人员应当诚实守信,言行举止得当,不得发表虚假、夸大或不实的言论或承诺。
对待内部员工,应当以诚信面对,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或者有意排挤他人。
6. 专业素养从业人员应当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合理履行职责和义务。
在面对复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合规操作。
7. 合理竞争从业人员应当遵守市场竞争的规则,不得从事不正当竞争行为,不得采取不正当手段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在市场竞争中,应当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尊重规则和秩序。
三、行为管理措施1. 建立健全制度银行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行为管理制度,明确行为规范和标准,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程序。
在人事考核、奖惩制度方面,应当加强对从业人员行为的管理和监督。
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
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第一条为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以下简称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维护银行业信誉,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从业人员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签订劳动合同的在岗人员;银行业金融机构董(理)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及高级管理人员;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聘用或与劳务代理机构签订协议直接从事金融业务的其他人员。
第三条本指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含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和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委派到国(境)外分支机构、控股、参股公司的从业人员。
第四条从业人员应当学法、懂法、守法,保守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金融安全。
从业人员应当依法、客观、真实反映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信息。
第五条从业人员应当具备岗位任职资格或能力,熟练掌握业务技能,自觉遵守行业自律制度和本单位规章制度,合规操作;对已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或尚未发生但存在潜在风险隐患的行为,应当按照相关报告制度规定,及时报告。
第六条从业人员应当遵循公平竞争、客户自愿原则,不得从事违规揽存、低价倾销、贬低同业、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七条从业人员应当尊重客户,了解客户需求,依法保护客户权益和客户信息。
从业人员应当对客户如实详细提示产品的特点和风险,切实保护客户权益;不得采取隐瞒或误导等不正当手段,损害客户权益。
从业人员应当执行首问负责制,诚待客户,语言文明,举止大方,提供优质服务。
从业人员不得因国籍、地区、肤色、民族、性别、年龄、宗教信仰、健康情况或其他因素等差异而歧视客户。
第八条从业人员应当关爱社会,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履行社会责任,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珍惜资源,抵制铺张浪费。
第九条从业人员应当公私分明,秉公办事,不得谋取非法利益。
从业人员应当遵守国家和本单位防止利益冲突的规定,在办理授信、资信调查、融资等业务涉及本人、亲属或其他利益相关人时,主动汇报和提请工作回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行为指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行为,提高从业人员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防范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维护银行业信誉,提升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推进银行业反腐倡廉建设,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从业人员]本指引所称从业人员是指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签订劳动合同的在岗人员,由行政机关、有关部门任命(推荐任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与人事代理机构签订协议的编外用工人员。
第三条[适用]本指引适用于境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
第四条 [履行]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应模范遵守本指引。
第二章从业人员职业行为第五条[崇尚法律遵章守纪 ]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接受银行业监管机构和其他监管机构的监督,服从行业自律组织的自律性管理,遵守所在单位的规章制度,不得违法违规操作或从事对银行业形象有不良影响的活动。
第六条[抵制欺诈远离贿赂]在社会交往和商业活动中,坦荡诚实,信用至上,承诺为重,自觉抵制商业欺诈和商业贿赂。
除按照有关规定,允许收受或者赠予客户一定数额的小额宣传性礼品外,禁止接受客户其他形式的非法利益。
从业人员不得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进行贿赂或给予类似利益,企图获取所在银行(公司)业务。
发现或知晓欺诈或贿赂行为时,应自觉抵制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第七条[拒绝洗钱 ]遵守反洗钱有关规定,履行反洗钱义务,知悉大额、可疑交易的判断标准,及时报告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协助国家有关部门调查洗黑钱行为。
第八条[拒绝黄赌毒]不参与赌博、吸毒、贩毒、嫖娼、卖淫等犯罪活动;在任何时间和场所,不传播色情、淫秽音像制品或其他非法出版物。
第九条[抵制内幕交易]遵守国家有关禁止内幕交易的规定,不利用内幕信息牟取个人利益,不将内幕信息以明示或暗示的形式告知法律和所在机构允许知晓以外的人员。
第十条[利益冲突主动回避]坚持以客户和所在银行(公司)利益为重。
当发生利益冲突时,应申请回避,或向管理层、利益相关人充分披露利益冲突信息,以保障业务处理的公平合理。
从业人员如果与客户有亲属关系,批准贷款时应回避;不得在其他公司兼职(本行或本公司委派的除外)或从事第二职业;不得在工作时间炒股票;不得在所在银行(公司)外参与经营性或营利性活动。
第十一条[保守秘密尊重隐私]接触国家秘密的人员不得向不应知悉者泄露秘密;所在银行(公司)内部信息属商业秘密,从业人员不得随意向外泄露,以免给所在银行(公司)带来不利影响或损失;对客户提供的一切信息资料要予以保密,以维护客户的合法权益,但法律要求提供的或客户授权披露的信息除外。
无关人员不能随意接触客户信息,严禁为个人目的利用客户信息。
从业人员不得侵犯客户隐私。
第十二条[实事求是拒绝作假]不得伪造、变造、故意毁灭会计资料、统计资料和客户档案资料。
第十三条[协助公务履行义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履行协助司法机关、行政执法部门执行公务的义务,禁止泄漏司法、行政执法活动信息,禁止协助客户隐匿、转移资产。
第十四条[严谨细致处事缜密]办理业务规范操作,严谨细致,耐心周到,不敷衍塞责,搪塞应付。
第十五条[勤勉尽职倾心敬业]爱岗敬业,精通业务,认真履职,勤勉奉公,任劳任怨。
第十六条[执行指令互尊互助]对上级指令,原则上必须无条件执行。
如果因执行上级指令而发生违章违纪行为,一旦确知本银行(公司)已经或将要遭受损失,指令执行者应立即向上级报告。
同部门、同岗位的从业人员,应相互沟通,以使各自的工作更加周密、细致;从事跨部门(岗位)工作的从业人员,应服从牵头部门(人员)的协调与指挥;在临时性工作组织(如小组、团、办公室)工作,应服从该组织负责人的指示。
不因年龄、性别、家庭或社会背景、职务、级别、权限、资历、学历、经验、学识等方面的原因,而对同事冷淡、轻视、傲慢、蛮横或不尊重。
第十七条 [首问负责结果为本]热情接待客户咨询和社会公众来电来访。
属于本职工作的,应及时办理并向客户和社会公众反馈办理结果;不属于本职工作的,应主动联系承办人,并告之客户和社会公众联系方式。
第十八条[努力学习专业胜任 ]适应金融国际化的需要,学习现代经济金融知识,学习外语,取得任职岗位应具备的资格,熟练掌握业务技能,提高处理国际金融业务的能力,增强竞争意识、开放意识,向高层次复合型金融人才方向发展。
坚持终身学习,努力成为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从业人员。
第十九条[尊重创造维护专利]不得将所在单位和同业的电脑程序及其他专利复制,并据为己有或拿到社会上使用。
从业人员在任职期间创造的与工作有关的智力成果,如果依照法律规定为所在银行(公司)所有的,未经所在银行(公司)书面许可不得外传。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与从业人员签署知识产权保密协议。
第二十条 [严于律己,豁达宽厚]清正廉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胸襟开阔,情趣高尚,志存高远。
第二十一条 [关注风险勇于创新]业务操作应加强风险防控,关注业务全过程潜在的各类风险,坚持全员全过程风险管理理念。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具有创新意识。
第二十二条[公平竞争优质服务]与同业对手竞争服务客户时,应维护“客户自愿”的原则;不得在客户面前故意贬低竞争对手。
向公众提供金融服务时,应优质、高效、便捷、文明。
不得采取低价倾销、贬低同业、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
不能因客户的性别、肤色、民族、身份或其他方面的理由而歧视对方。
第二十三条 [答谢客户合规有度]答谢客户(包括支付劳务费、宴请和馈赠礼品等)不应超出规定标准。
第二十四条[诚实守信童叟无欺]树立诚信理念,坚持信誉至上、诚实守信、文明规范、优质服务。
第二十五条[公私分明勤俭节约]不得将银行(公司)费用用于有个人目的的活动,不得挪用银行(公司)器材、设备、机具、办公用品等,不得将存有公款、用于支付银行(公司)费用的信用卡(“公卡”)用于个人开支。
修建营业、办公用房,购置固定资产,以经济实用为原则,不贪大求全(洋)。
会议、培训、招待、庆祝、宴请及联谊等活动,应从俭节约,不铺张浪费。
第二十六条 [文明礼貌不亢不卑]公平对待所有客户,老少无欺,在工作和社会交往中,仪表端庄、举止大方、礼貌和蔼,语言文明、着装得体。
第二十七条 [热心公益富有爱心]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和公益活动,奉献爱心,热心助人。
第三章关键岗位从业人员职业行为第二十八条关键岗位从业人员本指引所称关键岗位是指在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活动中易发风险,且与企业经营目标、经营效益关联度较高的岗位,包括授信、不良资产处置、信托及租赁资产经营、会计、出纳、IT、安保、外汇交易、衍生品交易等岗位。
第二十九条关键岗位从业人员职务行为关键岗位从业人员除了遵守第二章职业行为指引外,还要遵守以下职业行为指引:(一)授信岗位从业人员应认真做好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应了解客户和客户业务。
(二)不良资产处置岗位从业人员应当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和“竞争、择优”原则,努力实现不良资产处置价值最大化。
(三)信托岗位从业人员不得从事或者配合他人从事损害受益人利益的活动,不得从事与所服务的信托公司的合法利益相冲突的活动。
(四)租赁岗位从业人员对项目的前期调研、期中和后期管理应深入到位,及时了解客户重大变动情况,防范风险。
(五)会计岗位从业人员履行职责时,应体现审慎原则,做到印章、密押、凭证分管,前台交易与后台结算分开。
应遵守会计核算原则,不做假账。
(六)现金出纳岗位从业人员应该具备良好品德。
牢固树立并坚持程序第一原则,做到钱账分开、钱物分开和账物分开;严禁当日交易不入账或只入分户账不入总账。
(七)金库值班守库岗位从业人员应当恪守双人管钥原则,严禁单人入库。
(八)信息科技岗位从业人员应当维护信息系统安全、稳定,保守信息秘密。
熟练操作信息系统应急预案。
(九)统计岗位从业人员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得虚报、瞒报统计数据。
(十)外汇交易、衍生品交易岗位从业人员不得沉湎于任何形式的高风险交易以避免发生严重的财务危机。
(十一)外汇交易、衍生品交易和其他产品交易岗位从业人员应当遵守风险限额,严禁擅自越权交易及业务量超过风险控制额。
第四章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职业行为第三十条[高级管理人员]本指引所称高级管理人员依照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会的有关规定确定。
第三十一条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除了应遵守第二章、第三章职业行为指引外,还要遵守以下职业行为指引。
(一)管理规范、科学领导。
具备科学经营管理理论,培育团队意识,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增强盈利能力,使企业发展有前途、工作有活力、从业人员有成就感。
(二)谨慎决策、控制风险。
切实履行法定和所在机构规定的职责,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提高制度执行力。
(三)事业为重、在商明政。
严格执行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立足岗位,刻苦钻研,业务过硬,勇于创新。
(四)协作配合、维护大局。
公道正派,作风民主,善于协调组织管理团队。
知人善任,任人唯贤,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五)恪尽职守、勇担责任。
以身作则,当好表率,尽职尽责,恪守职业规范,忠实履行岗位职责,出色完成本职工作。
(六)团结协作、宽容大度。
维护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的团结,不私自发表与集体决策相悖的言论;认同同事和下属的长处,相互信任;宽容对待同事和下属,容忍个性的差异和信仰不同,积极支持跨部门、跨团队的工作。
(七)勇于创新、广开言路。
更新观念,持续学习,善于创造性地思考问题;鼓励和尊重下属的首创精神。
(八)维护权益、关爱员工。
所在行(公司)整体利益高于部门利益,个人职业生涯目标服从所在行(公司)目标;不得从事、参与、支持和纵容对所在行(公司)现实或潜在利益受损的行为;发现所在行(公司)利益受到损害,应立即汇报、检举,必要时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不得拖延或隐瞒。
视员工如亲人,关心从业人员职业生涯发展,支持他们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
(九)公共活动、适度参与。
谨慎处理内外部的各种宴请和交际应酬活动,避免铺张浪费,避免涉及违法及不良行为的活动。
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或输送非法利益。
第五章附则第三十二条 [评估与监督 ]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从业人员遵循本指引的情况,应定期开展评估或自我评估,肯定成绩,反馈不足,指出努力方向。
从业人员应当遵守本指引的要求,并接受所在单位、银行业自律组织、银行业监管机构和社会公众等方面的监督。
第三十三条[激励与约束]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加强对从业人员遵守本指引情况的监督检查,将从业人员遵守本指引的情况作为评先和业绩考核评定的依据之一。
对不自觉遵守本指引、违章违纪甚至给单位造成不良影响或者经济损失的从业人员,要依照国家有关法纪和本单位管理制度做出处理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