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中物理竞赛波动光学训练题答案
物理竞赛光学专题40题刷题练习(带答案详解)
物理竞赛光学专题40题刷题练习(带答案详解)一、单选题1.有3种不同波长的光,每种光同时发出、同时中断,且光强都相同,总的光强为I,脉冲宽度(发光持续时间)为τ,光脉冲的光强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
该光脉冲正入射到一长为L的透明玻璃棒,不考虑光在玻璃棒中的传输损失和端面的反射损失。
在通过玻璃棒后光脉冲的光强I随时间t的变化最可能的图示是(虚线部分为入射前的总光强随时间变化示意图)( )A.B.C.D.【答案】D因为能量是没有损失的,所以通过玻璃棒后光脉冲的光强(图中实线总面积)应该与原来的光强(虚线面积)相同。
又因为是三种不同波长的光,所以在同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不相同,所以到达玻璃棒右端点的时间都不同,故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合题意。
2.埃及的古夫(Khufu)金字塔内有一条狭窄通道,尽头处被一块镶有两个铜制把手的石块堵住,如图所示.考古学家曾利用一台机器人来探测石块后面隐藏的秘密,该机器人上配备的探测设备有:(甲)超声波回声探测器、(乙)导电性传感器、(丙)可穿透石块的雷达.机器人沿着通道到达石块前,进行了以下探测工作:(1)两个铜把手在石块背面是否彼此连接;(2)石块是否能够移动;(3)在石块后面是否还有其他物体;(4)石块的厚度.针对上述各项探测工作,下表中哪一选项内所选的探测设备最合适?()A.AB.BC.CD.D【答案】C研究两个铜把手在石块背面是否彼此连接,可以用导电性传感器测试(乙),因铜导电而石块不导电,若两个铜把手连接,能形成通路,加上电源就能通电;即导电表示两个把手相连,不导电表示两个把手没有连接研究石块是否能够移动,可以用超声波回声探测器(甲),测量声波碰到石块反射回来的时间差就能获得石块的速度;研究在石块后面是否还有其他物体可以用可穿透石块的雷达(丙)分析.测量石块的厚度可以用超声波回声探测器(甲),利用前后表面反射波的路程差获得.A.乙丙乙甲与分析结果不相符;故A项不合题意.B.丙乙甲丙与分析结果相符;故B项不合题意.C. 乙甲丙甲与分析结果相符;故C项符合题意.D. 甲乙乙丙与分析结果不相符;故D项不合题意.3.根据光的薄膜干涉原理,可用下图甲的装置检查被检平面是否平整.如果被检平面是平整的,那么被检平面就与透明标准样板之问形成一层很薄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空气层,此时若用平行的单色光按图甲所示的方式照射透明样板,便可看到彼此平行的、等间距的、明暗相间的条纹,如图乙所示.如果在某次检验中看到了如图丙所示的条纹,则据此可知,被检平面有缺陷处的缺陷类型属于()A.凸起B.凹下C.可能凸起,也可能凹下D.无法判断【答案】B薄膜干涉是等厚干涉,即明条纹处空气膜的厚度相同。
物理竞赛试题与解答(光学)
几何光学7.证明:光线相继经过几个平行分介面的多层介质时,出射光线的方向只与入射方向及两边的折射率有关,与中间各层介质无关。
证:因为界面都是平行的,所以光线在同一层介质中上界面的折射角相等。
如图所示,由折射定律有1212sin sin i n n i = 1312323sin sin sin i n n i n n i ==……………..1111sin sin sin i n n i n n i kk k k k ==--由此可见,最后出射光线的方向只与当初入射方向及两边介质的折射率有关。
8.顶角α很小的棱镜称为光楔。
证明光楔使垂直入射的光线产生偏向角()αδ1-=n ,其中是光楔的折射率。
证明:由于光线垂直入射,帮光线在第一个界面不发生折射。
仅在第二个界面有折射如图,根据折射定律22'sin sin i i n =以及几何关系α=2i ,故 2'sin sin i n =α当α很小时,有22''sin ,sin i i ≈≈αα则上式可写成2'i n =α所以偏向角为()αααδ1'22-=-=-=n n i i这个近似公式,在干涉、衍射、偏振中经常要用到。
9.如图1所示,两个顶角分别为0160=ϕ和0230=ϕ的棱镜胶合在一起(090=∠BCD )。
折射率有下式给出: 2111λb a n += 2222λb a n +=其中 1.11=a 25110nm b = 3.12=a 242105nm b ⨯=(1)确定使得从任何方向入射的光线在经过AC 面时不发生折射的波长0λ,并求出此情形下的折射率n 1和n 2(2)画出入射角相同的波长为红λ、0λ和蓝λ的三种不同光线的路径; (3)确定组合棱镜的最小偏向角(对于满足(1)中条件的波长);(4)计算平行于DC 入射且在离开组合棱镜时仍平行于DC 的光线的波长。
φ1φ2n1n2A BDC图1图2λ0解:(1)如果满足)()(0201λλn n = ,则波长为0λ的光线从任何方向入射在AC 面上将不发生折射,所以0λ满足关系式:222211λλb a b a +=+解得 nm a a b b 50021120=--=λ在此情形下折射率为 5.1)()(0201==λλn n(2)对波长比0λ长的红光,n 1和n 2均小于1.5。
物理竞赛试题与解答(光学)
式中 为地面出空气折射率。站在跑道的人,眼距地面h=1.7m,求他能看到的跑道的长度。
解:如图1所示,由于折射率随高度而增加,地面物体发光(或反射光)随着传播会向上偏折。将空气按高度为dy的许多薄层,则按折射定律,从地面发出光线经各薄层时有
式中 是光线在折射率为n,高度为y,厚度为dy的任意薄层中传播时,光线与界面法线的夹角。题设
(4)利用图4中的数据,依题意有关系
联立消去 后得
再代入题给的 、 表达式,写成波长 的方程
这是 的二次方程,代入题中所给 、 、 、 的值,求解得到
11、苏格兰球反射器是一个折射率为n的球,其半球面为反射面。选择适当的折射率可使前半球表面的后焦点正好落在后半球面的顶点,从而使光线反向返回。(如图所示)
所以
从图3中知,抛物线方程(3)在B点切线的倾角为 ,B点切线斜率为
利用题中告知的数学关系
得到
再利用
代入式(4)得到
讨论:(i)式(6)表示,如果介质的折射率按此y的函数变化,则在x=0ii)光线从x=0处垂直入射,而介质折射率与y有关,与x无关,似乎此入射光线不会沿着弯曲的路线传播,而是沿x直线传播。事实上,在几何光学中研究的光线,已经被理想化了,在自然界是没有的。光线代表一束很窄的光束,近似于平面波上的一个小片断,当这样的平面波垂直射入光学不均匀介质中,n小处走得快,n大处走得慢,光束向折射率大的一边偏折,于是光束的方向就弯曲了,而不会沿直线传播。
(1)计算它的折射率;
(2)试讨论与其反射效率有关的问题
解:(1)在空气中(n0=1)单球面折射焦距公式为
得 n=2
(2)与四面直角体不同,苏格兰反射器并没用到全反射原理,而是利用球面反射镜,因而损失部分能量,当光束口径较大时,还产生球差。忽略对光的吸收,光进入苏格兰球又返回空气,经过两次折射、一次反射。设折射面的能量投射率为T,反射面的能量反射率为R,则返回空气的能量效率为
波动光学试题-答案版3
波动光学一、概念选择题1. 如图所示,点光源S 置于空气中,S 到P 点的距离为r ,若在S 与P 点之间置一个折射率为n (n >1),长度为l 的介质,此时光由S 传到P 点的光程为( D )(A )r (B )l r - (C )nl r - (D ))1(-+n l r 2. 在相同的时间内,一束波长为λ(A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B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相等;(C )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D )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相等。
3. 来自不同光源的两束白光,例如两束手电筒光照射在同一区域内,是不能产生干涉图样的,这是由于( C )(A )白光是由不同波长的光构成的 (B )两光源发出不同强度的光(C )两个光源是独立的,不是相干光源 (D )不同波长,光速不同4. 真空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 的均匀透明媒质中,从A 点沿某一路径传播到B 点,路径的长度为l , 则A 、B 两点光振动位相差记为∆ϕ, 则( C )(A )当l = 3 λ / 2 ,有∆ϕ = 3 π(B ) 当 l = 3 λ/ (2n ) , 有∆ϕ = 3 n π.(C ) 当 l = 3 λ /(2 n ),有∆ϕ = 3 π(D ) 当 l = 3 n λ/ 2 , 有∆ϕ = 3 n π.5. 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相邻干涉条纹之间的距离相等(B )中央明条纹最宽,两边明条纹宽度变窄(C )屏与缝之间的距离减小,则屏上条纹宽度变窄(D )在实验装置不变的情况下,红光的条纹间距小于蓝光的条纹间距6. 用单色光垂直照射杨氏双缝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减小缝屏距离,干涉条纹间距不变(B )减小双缝间距,干涉条纹间距变小(C )减小入射光强度, 则条纹间距不变(D )减小入射波长, 则条纹间距不变7. 一束波长为 λ 的单色光由空气垂直入射到折射率为n 的透明薄膜上,透明薄膜放在空气中,要使透射光得到干涉加强,则薄膜最小的厚度为( D )(A )λ / 4 (B )λ / (4 n )(C )λ / 2 (D )λ / (2 n )8. 有两个几何形状完全相同的劈尖:一个由空气中的玻璃形成,一个由玻璃中的空气形成。
2020年高中物理竞赛习题专题十二:《波动光学》(Word版含解析)
【预赛 三一 自招】高中物理竞赛模拟试题之《波 动 光学》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单色光源S 到两缝S 1 、S 2 距离相等,则观察屏上中央明条纹位于图中O 处,现将光源S 向下移动到图中的S ′位置,则( )(A ) 中央明纹向上移动,且条纹间距增大(B ) 中央明纹向上移动,且条纹间距不变(C ) 中央明纹向下移动,且条纹间距增大(D ) 中央明纹向下移动,且条纹间距不变分析与解 由S 发出的光到达S 1 、S 2 的光程相同,它们传到屏上中央O 处,光程差Δ=0,形成明纹.当光源由S 移到S ′时,由S ′到达狭缝S 1 和S 2 的两束光产生了光程差.为了保持原中央明纹处的光程差为0,它会向上移到图中O ′处.使得由S ′沿S 1 、S 2 狭缝传到O ′处的光程差仍为0.而屏上各级条纹位置只是向上平移,因此条纹间距不变.故选(B ).题14-1 图2 如图所示,折射率为n 2 ,厚度为e 的透明介质薄膜的上方和下方的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分别为n 1 和n 3,且n 1 <n 2 ,n 2 >n 3 ,若用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该薄膜上,则从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的光束的光程差是( )()()()()2222222D 2C 22B 2A n e n e n e n e n λλλ---题14-2 图分析与解 由于n 1 <n 2 ,n 2 >n 3 ,因此在上表面的反射光有半波损失,下表面的反射光没有半波损失,故它们的光程差222λ±=∆e n ,这里λ是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因此正确答案为(B ).3 如图(a )所示,两个直径有微小差别的彼此平行的滚柱之间的距离为L ,夹在两块平面晶体的中间,形成空气劈形膜,当单色光垂直入射时,产生等厚干涉条纹,如果滚柱之间的距离L 变小,则在L 范围内干涉条纹的( )(A ) 数目减小,间距变大 (B ) 数目减小,间距不变(C ) 数目不变,间距变小 (D ) 数目增加,间距变小题14-3图分析与解 图(a )装置形成的劈尖等效图如图(b )所示.图中 d 为两滚柱的直径差,b 为两相邻明(或暗)条纹间距.因为d 不变,当L 变小时,θ 变大,L ′、b 均变小.由图可得L d b n '==//2sin λθ,因此条纹总数n d b L N λ//2='=,因为d 和λn 不变,所以N 不变.正确答案为(C )4 用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在单缝上时,可观察夫琅禾费衍射.若屏上点P 处为第二级暗纹,则相应的单缝波阵面可分成的半波带数目为( )(A ) 3 个 (B ) 4 个 (C ) 5 个 (D ) 6 个分析与解 根据单缝衍射公式()()(),...2,1 212 22sin =⎪⎪⎩⎪⎪⎨⎧+±±=k λk λk θb 明条纹暗条纹 因此第k 级暗纹对应的单缝处波阵面被分成2k 个半波带,第k 级明纹对应的单缝波阵面被分成2k +1 个半波带.则对应第二级暗纹,单缝处波阵面被分成4个半波带.故选(B ).5 波长λ=550 nm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于光栅常数d =='+b b 1.0 ×10-4 cm 的光栅上,可能观察到的光谱线的最大级次为( )(A ) 4 (B ) 3 (C ) 2 (D ) 1分析与解 由光栅方程(),...1,0dsin =±=k k λθ,可能观察到的最大级次为()82.1/2dsin max =≤λπk即只能看到第1 级明纹,正确答案为(D ).6 三个偏振片P 1 、P 2 与P 3 堆叠在一起,P 1 与P 3的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P 2与P 1 的偏振化方向间的夹角为30°,强度为I 0 的自然光入射于偏振片P 1 ,并依次透过偏振片P 1 、P 2与P 3 ,则通过三个偏振片后的光强为( )(A ) 3I 0/16 (B ) 3I 0/8 (C ) 3I 0/32 (D ) 0分析与解 自然光透过偏振片后光强为I 1 =I 0/2.由于P 1 和P 2 的偏振化方向成30°,所以偏振光透过P 2 后光强由马吕斯定律得8/330cos 0o 212I I I ==.而P 2和P 3 的偏振化方向也成60°,则透过P 3 后光强变为32/360cos 0o 223I I I ==.故答案为(C ).7 自然光以60°的入射角照射到两介质交界面时,反射光为完全线偏振光,则折射光为( )(A ) 完全线偏振光,且折射角是30°(B ) 部分偏振光且只是在该光由真空入射到折射率为3的介质时,折射角是30°(C ) 部分偏振光,但须知两种介质的折射率才能确定折射角(D ) 部分偏振光且折射角是30°分析与解 根据布儒斯特定律,当入射角为布儒斯特角时,反射光是线偏振光,相应的折射光为部分偏振光.此时,反射光与折射光垂直.因为入射角为60°,反射角也为60°,所以折射角为30°.故选(D ).8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两缝间距为0.30 mm ,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在离缝1.20m 的屏上测得中央明纹一侧第5条暗纹与另一侧第5条暗纹间的距离为22.78 mm .问所用光的波长为多少,是什么颜色的光?分析与解 在双缝干涉中,屏上暗纹位置由()212λ+'=k d d x 决定,式中d ′为双缝到屏的距离,d 为双缝间距.所谓第5条暗纹是指对应k =4 的那一级暗纹.由于条纹对称,该暗纹到中央明纹中心的距离mm 27822.=x ,那么由暗纹公式即可求得波长λ. 此外,因双缝干涉是等间距的,故也可用条纹间距公式λdd x '=∆求入射光波长.应注意两个第 5 条暗纹之间所包含的相邻条纹间隔数为9(不是10,为什么?),故mm 97822.=∆x . 解1 屏上暗纹的位置()212λ+'=k d d x ,把m 102782243-⨯==.,x k 以及d 、d ′值代入,可得λ=632.8 nm ,为红光.解2 屏上相邻暗纹(或明纹)间距'd x d λ∆=,把322.7810m 9x -∆=⨯,以及d 、d ′值代入,可得λ=632.8 nm .9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波长λ=546.1 nm 的单色光照射,双缝与屏的距离d ′=300mm .测得中央明纹两侧的两个第五级明条纹的间距为12.2 mm ,求双缝间的距离.分析 双缝干涉在屏上形成的条纹是上下对称且等间隔的.如果设两明纹间隔为Δx ,则由中央明纹两侧第五级明纹间距x 5 -x -5 =10Δx 可求出Δx .再由公式Δx =d ′λ/d 即可求出双缝间距d .解 根据分析:Δx =(x 5 -x -5)/10 =1.22×10-3 m双缝间距: d =d ′λ/Δx =1.34 ×10-4 m10 一个微波发射器置于岸上,离水面高度为d ,对岸在离水面h 高度处放置一接收器,水面宽度为D ,且,D d D h ,如图所示.发射器向对面发射波长为λ的微波,且λ>d ,求接收器测到极大值时,至少离地多高?分析 由发射器直接发射的微波与经水面反射后的微波相遇可互相干涉,这种干涉与劳埃德镜实验完全相同.形成的干涉结果与缝距为2d ,缝屏间距为D 的双缝干涉相似,如图(b )所示,但要注意的是和劳埃德镜实验一样,由于从水面上反射的光存在半波损失,使得两束光在屏上相遇产生的光程差为2/sin 2λθd +,而不是θd sin 2.题14-10 图解 由分析可知,接收到的信号为极大值时,应满足(),...2,12/sin 2==+k λk λθd ()d k D D D h 412sin tan -=≈≈λθθ 取k =1 时,得d D h 4min λ=. 11 如图所示,将一折射率为1.58的云母片覆盖于杨氏双缝上的一条缝上,使得屏上原中央极大的所在点O 改变为第五级明纹.假定λ=550 nm ,求:(1)条纹如何移动?(2) 云母片的厚度t.题14-11图分析 (1)本题是干涉现象在工程测量中的一个具体应用,它可以用来测量透明介质薄片的微小厚度或折射率.在不加介质片之前,两相干光均在空气中传播,它们到达屏上任一点P 的光程差由其几何路程差决定,对于点O ,光程差Δ=0,故点O 处为中央明纹,其余条纹相对点O 对称分布.而在插入介质片后,虽然两相干光在两介质薄片中的几何路程相同,但光程却不同,对于点O ,Δ≠0,故点O 不再是中央明纹,整个条纹发生平移.原来中央明纹将出现在两束光到达屏上光程差Δ=0的位置.(2) 干涉条纹空间分布的变化完全取决于光程差的变化.因此,对于屏上某点P (明纹或暗纹位置),只要计算出插入介质片前后光程差的变化,即可知道其干涉条纹的变化情况. 插入介质前的光程差Δ1 =r 1 -r 2 =k 1 λ(对应k 1 级明纹),插入介质后的光程差Δ2 =(n -1)d +r 1 -r 2 =k 1 λ(对应k 1 级明纹).光程差的变化量为Δ2 -Δ1 =(n -1)d =(k 2 -k 1 )λ式中(k 2 -k 1 )可以理解为移过点P 的条纹数(本题为5).因此,对于这类问题,求解光程差的变化量是解题的关键.解 由上述分析可知,两介质片插入前后,对于原中央明纹所在点O ,有()λ51212=-=∆-∆d n将有关数据代入可得m 1074.4156-⨯=-=n d λ 12 白光垂直照射到空气中一厚度为380 nm 的肥皂膜上.设肥皂的折射率为1.32.试问该膜的正面呈现什么颜色?分析 这是薄膜干涉问题,求正面呈现的颜色就是在反射光中求因干涉增强光的波长(在可见光范围).解 根据分析对反射光加强,有(),...2,122==+k k ne λλ124-=k ne λ 在可见光范围,k =2 时,nm 8668.=λ(红光)k =3 时,nm 3401.=λ(紫光)故正面呈红紫色.13 利用空气劈尖测细丝直径.如图所示,已知λ=589.3 nm ,L =2.888 ×10-2m ,测得30 条条纹的总宽度为4.259 ×10-3 m ,求细丝直径d .分析 在应用劈尖干涉公式L nb d 2λ= 时,应注意相邻条纹的间距b 是N 条条纹的宽度Δx 除以(N -1).对空气劈尖n =1.解 由分析知,相邻条纹间距1-∆=N x b ,则细丝直径为 ()m 107552125-⨯=∆-==.xn N L nb d λλ题14-13 图14 集成光学中的楔形薄膜耦合器原理如图所示.沉积在玻璃衬底上的是氧化钽(52O Ta )薄膜,其楔形端从A 到B 厚度逐渐减小为零.为测定薄膜的厚度,用波长λ=632.8nm 的He Ne - 激光垂直照射,观察到薄膜楔形端共出现11 条暗纹,且A 处对应一条暗纹,试求氧化钽薄膜的厚度.(52O Ta 对632.8 nm 激光的折射率为2.21)题14-14 图分析 置于玻璃上的薄膜AB 段形成劈尖,求薄膜厚度就是求该劈尖在A 点处的厚度.由于25Ta O 对激光的折射率大于玻璃,故从该劈尖上表面反射的光有半波损失,而下表面没有,因而两反射光光程差为Δ=2ne +λ/2.由反射光暗纹公式2ne k +λ/2 =(2k +1)λ/2,k =0,1,2,3,…,可以求厚度e k .又因为AB 中共有11 条暗纹(因半波损失B 端也为暗纹),则k 取10即得薄膜厚度.解 根据分析,有2ne k +2λ=(2k +1)λ/2 (k =0,1,2,3,…)取k =10,得薄膜厚度e 10 =n210λ=1.4 ×10-6m . 15 折射率为1.60的两块标准平面玻璃板之间形成一个劈形膜(劈尖角θ 很小).用波长λ=600 nm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产生等厚干涉条纹.假如在劈形膜内充满n =1.40 的液体时的相邻明纹间距比劈形膜内是空气时的间距缩小Δl =0.5 mm ,那么劈尖角θ 应是多少?分析 劈尖干涉中相邻条纹的间距l ≈θλn 2,其中θ 为劈尖角,n 是劈尖内介质折射率.由于前后两次劈形膜内介质不同,因而l 不同.则利用l ≈θλn 2和题给条件可求出θ.解 劈形膜内为空气时,θλ2=空l劈形膜内为液体时,θλn l 2=液则由θλθλn l l l 22-=-=∆液空,得 ()rad 107112114-⨯=∆-=./l n λθ16 如图(a)所示的干涉膨胀仪,已知样品的平均高度为3.0 ×10-2m ,用λ=589.3 nm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当温度由17 ℃上升至30 ℃时,看到有20 条条纹移过,问样品的热膨胀系数为多少?题14-16 图分析 温度升高ΔT =T 2 -T 1 后,样品因受热膨胀,其高度l 的增加量Δl =lαΔT .由于样品表面上移,使在倾角θ 不变的情况下,样品与平板玻璃间的空气劈的整体厚度减小.根据等厚干涉原理,干涉条纹将整体向棱边平移,则原k 级条纹从a 移至a′处,如图(b )所示,移过某一固定观察点的条纹数目N 与Δl 的关系为2λNl =∆,由上述关系可得出热膨胀系数α.解 由题意知,移动的条纹数N =20,从分析可得 T l N ∆=αλ2则热膨胀系数 5105112-⨯=∆=.Tl Nλα K 1- 17 在利用牛顿环测未知单色光波长的实验中,当用已知波长为589.3 nm 的钠黄光垂直照射时,测得第一和第四暗环的距离为Δr =4.00 ×10-3 m ;当用波长未知的单色光垂直照射时,测得第一和第四暗环的距离为Δr ′=3.85 ×10-3 m ,求该单色光的波长.分析 牛顿环装置产生的干涉暗环半径λkR r =,其中k =0,1,2…,k =0,对应牛顿环中心的暗斑,k =1 和k =4 则对应第一和第四暗环,由它们之间的间距λR r r r =-=∆14,可知λ∝∆r ,据此可按题中的测量方法求出未知波长λ′.解 根据分析有λλ'=∆'∆r r 故未知光波长 λ′=546 nm18 如图所示,折射率n 2 =1.2 的油滴落在n 3 =1.50 的平板玻璃上,形成一上表面近似于球面的油膜,测得油膜中心最高处的高度d m =1.1 μm ,用λ=600 nm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油膜,求(1) 油膜周边是暗环还是明环? (2) 整个油膜可看到几个完整的暗环?题14-18 图分析 本题也是一种牛顿环干涉现象,由于n 1 <n 2 <n 3 ,故油膜上任一点处两反射相干光的光程差Δ=2n 2d .(1) 令d =0,由干涉加强或减弱条件即可判断油膜周边是明环.(2) 由2n 2d =(2k +1)λ/2,且令d =d m 可求得油膜上暗环的最高级次(取整),从而判断油膜上完整暗环的数目.解 (1) 根据分析,由()()(),...2,1,0 212 22=⎪⎩⎪⎨⎧+=k k k d n 暗条纹明条纹λλ 油膜周边处d =0,即Δ=0 符合干涉加强条件,故油膜周边是明环.(2) 油膜上任一暗环处满足()(),...,,/21021222=+==∆k k d n λ令d =d m ,解得k =3.9,可知油膜上暗环的最高级次为3,故油膜上出现的完整暗环共有4 个,即k =0,1,2,3.19 把折射率n =1.40 的薄膜放入迈克耳孙干涉仪的一臂,如果由此产生了7.0 条条纹的移动,求膜厚.设入射光的波长为589 nm .分析 迈克耳孙干涉仪中的干涉现象可以等效为薄膜干涉(两平面镜相互垂直)和劈尖干涉(两平面镜不垂直)两种情况,本题属于后一种情况.在干涉仪一臂中插入介质片后,两束相干光的光程差改变了,相当于在观察者视野内的空气劈尖的厚度改变了,从而引起干涉条纹的移动.解 插入厚度为d 的介质片后,两相干光光程差的改变量为2(n -1)d ,从而引起N 条条纹的移动,根据劈尖干涉加强的条件,有2(n -1)d =Nλ,得 ()m 101545126-⨯=-=.n N d λ 20 如图所示,狭缝的宽度b =0.60 mm ,透镜焦距f =0.40m ,有一与狭缝平行的屏放置在透镜焦平面处.若以波长为600 nm 的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狭缝,则在屏上离点O 为x =1.4 mm 处的点P 看到的是衍射明条纹.试求:(1) 点P 条纹的级数;(2) 从点P 看来对该光波而言,狭缝的波阵面可作半波带的数目.分析 单缝衍射中的明纹条件为()212sin λϕ+±=k b ,在观察点P 位置确定(即衍射角φ确定)以及波长λ确定后,条纹的级数k 也就确定了.而狭缝处的波阵面对明条纹可以划分的半波带数目为(2k +1)条.解 (1) 设透镜到屏的距离为d ,由于d >>b ,对点P 而言,有dx =≈ϕϕtan sin .根据分析中的条纹公式,有 ()212λ+±=k d bx 将b 、d (d ≈f )、x , λ的值代入,可得k =3(2) 由分析可知,半波带数目为7.题14-20 图21 一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于一单缝,若其第三条明纹位置正好和波长为600 nm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时的第二级明纹的位置一样,求前一种单色光的波长.分析 采用比较法来确定波长.对应于同一观察点,两次衍射的光程差相同,由于衍射明纹条件()212sin λϕ+=k b ,故有()()22111212λλ+=+k k ,在两明纹级次和其中一种波长已知的情况下,即可求出另一种未知波长.解 根据分析,将32nm 600122===k k ,,λ代入()()22111212λλ+=+k k ,得()nm 642812121221.=++=k k λλ22 已知单缝宽度b =1.0 ×10-4 m ,透镜焦距f =0.50 m ,用λ1 =400 nm 和λ2 =760 nm 的单色平行光分别垂直照射,求这两种光的第一级明纹离屏中心的距离,以及这两条明纹之间的距离.若用每厘米刻有1000条刻线的光栅代替这个单缝,则这两种单色光的第一级明纹分别距屏中心多远? 这两条明纹之间的距离又是多少?分析 用含有两种不同波长的混合光照射单缝或光栅,每种波长可在屏上独立地产生自己的一组衍射条纹,屏上最终显示出两组衍射条纹的混合图样.因而本题可根据单缝(或光栅)衍射公式分别计算两种波长的k 级条纹的位置x 1和x 2 ,并算出其条纹间距Δx =x 2 -x 1 .通过计算可以发现,使用光栅后,条纹将远离屏中心,条纹间距也变大,这是光栅的特点之一.解 (1) 当光垂直照射单缝时,屏上第k 级明纹的位置()f b k x 212λ+=当λ1 =400 nm 和k =1 时, x 1 =3.0 ×10-3 m当λ2 =760 nm 和k =1 时, x 2 =5.7 ×10-3 m其条纹间距 Δx =x 2 -x 1 =2.7 ×10-3 m(2) 当光垂直照射光栅时,屏上第k 级明纹的位置为f dk x λ=' 而光栅常数 m 10m 1010532--==d 当λ1 =400 nm 和k =1 时, x 1 =2.0 ×10-2 m当λ2 =760 nm 和k =1 时, x 2 =3.8 ×10-2 m其条纹间距 m 1081212-⨯='-'='∆.x x x23 老鹰眼睛的瞳孔直径约为6 mm ,问其最多飞翔多高时可看清地面上身长为5cm 的小鼠? 设光在空气中的波长为600 nm .分析 两物体能否被分辨,取决于两物对光学仪器通光孔(包括鹰眼)的张角θ 和光学仪器的最小分辨角θ0 的关系.当θ≥θ0 时能分辨,其中θ=θ0 为恰能分辨.在本题中D λθ2210.=为一定值,这里D 是鹰的瞳孔直径.而h L /=θ,其中L 为小鼠的身长,h 为老鹰飞翔的高度.恰好看清时θ=θ0.解 由分析可知 L /h =1.22λ/D ,得飞翔高度h =LD /(1.22λ) =409.8 m .24 一束平行光垂直入射到某个光栅上,该光束中包含有两种波长的光:λ1 =440 nm 和λ2 =660 nm .实验发现,两种波长的谱线(不计中央明纹)第二次重合于衍射角φ=60°的方向上,求此光栅的光栅常数.分析 根据光栅衍射方程λϕk d ±=sin ,两种不同波长的谱线,除k =0 中央明纹外,同级明纹在屏上位置是不同的,如果重合,应是它们对应不同级次的明纹在相同衍射角方向上重合.故由d sin φ=k λ1 =k ′λ2 可求解本题.解 由分析可知21sin λλϕk k d '==, 得得 2312///=='λλk k上式表明第一次重合是λ1 的第3 级明纹与λ2 的第2级明纹重合,第二次重合是λ1 的第6 级明纹与λ2 的第4级明纹重合.此时,k =6,k ′=4,φ=60°,则光栅常数μm 05.3m 1005.3/sin 61=⨯==-ϕλk d25 波长为600 nm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在一光栅上,其透光和不透光部分的宽度比为1:3,第二级主极大出现在200sin .=ϕ处.试问(1) 光栅上相邻两缝的间距是多少?(2) 光栅上狭缝的宽度有多大? (3) 在-90°<φ<90°范围内,呈现全部明条纹的级数为哪些.分析 (1) 利用光栅方程()λϕϕk b b d ±='+=sin sin ,即可由题给条件求出光栅常数b b d '+=(即两相邻缝的间距).这里b 和b '是光栅上相邻两缝透光(狭缝)和不透光部分的宽度,在已知两者之比时可求得狭缝的宽度(2) 要求屏上呈现的全部级数,除了要求最大级次k 以外,还必须知道光栅缺级情况.光栅衍射是多缝干涉的结果,也同时可看成是光透过许多平行的单缝衍射的结果.缺级就是按光栅方程计算屏上某些应出现明纹的位置,按各个单缝衍射计算恰是出现暗纹的位置.因此可以利用光栅方程()λϕϕk b b d ='+=sin sin 和单缝衍射暗纹公式'sin b k ϕλ=可以计算屏上缺级的情况,从而求出屏上条纹总数.解 (1)光栅常数 μm 6m 106sin 6=⨯==-ϕk λd (2) 由 ⎪⎩⎪⎨⎧='='+=31μm 6b b b b d 得狭缝的宽度b =1.5 μm .(3) 利用缺级条件()()()⎩⎨⎧±=''=±=='+,...1,0sin ,...1,0sin k k b k k b b λϕλϕ 则(b +b ′)/b =k /k ′=4,则在k =4k ′,即±4, ±8, ±12,…级缺级.又由光栅方程()λϕk b b ±='+sin ,可知屏上呈现条纹最高级次应满足()10='+<λ/b b k ,即k =9,考虑到缺级,实际屏上呈现的级数为:0, ±1, ±2, ±3,±5, ±6, ±7, ±9,共15 条.26 以波长为0.11 nm 的X 射线照射岩盐晶体,实验测得X 射线与晶面夹角为11.5°时获得第一级反射极大.(1) 岩盐晶体原子平面之间的间距d 为多大? (2) 如以另一束待测X 射线照射,测得X 射线与晶面夹角为17.5°时获得第一级反射光极大,求该X 射线的波长.分析 X 射线入射到晶体上时,干涉加强条件为2d sin θ =k λ(k =0,1,2,…)式中d 为晶格常数,即晶体内原子平面之间的间距(如图).解 (1) 由布拉格公式(),...,,210sin 2==k k d λθ第一级反射极大,即k =1.因此,得 nm 276.0sin 211==θλd(2) 同理,由2d sin θ2 =kλ2 ,取k =1,得nm 166.0sin 222==θλd题14-26图27 测得一池静水的表面反射出来的太阳光是线偏振光,求此时太阳处在地平线的多大仰角处? (水的折射率为1.33)题14-27 图分析 设太阳光(自然光)以入射角i 入射到水面,则所求仰角i θ-=2π.当反射光起偏时,根据布儒斯特定律,有120arctann n i i ==(其中n 1 为空气的折射率,n 2 为水的折射率).解 根据以上分析,有 120arctan 2πn n θi i =-== 则 o 129.36arctan 2π=-=n n θ 28 一束光是自然光和线偏振光的混合,当它通过一偏振片时,发现透射光的强度取决于偏振片的取向,其强度可以变化5 倍,求入射光中两种光的强度各占总入射光强度的几分之几.分析 偏振片的旋转,仅对入射的混合光中的线偏振光部分有影响,在偏振片旋转一周的过程中,当偏振光的振动方向平行于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时,透射光强最大;而相互垂直时,透射光强最小.分别计算最大透射光强I max 和最小透射光强I min ,按题意用相比的方法即能求解.解 设入射混合光强为I ,其中线偏振光强为xI ,自然光强为(1-x )I .按题意旋转偏振片,则有最大透射光强 ()I x x I ⎥⎦⎤⎢⎣⎡+-=121max 最小透射光强 ()I x I ⎥⎦⎤⎢⎣⎡-=121min 按题意5min max =I I /,则有()()x x x -⨯=+-1215121 解得 x =2/3即线偏振光占总入射光强的2/3,自然光占1/3.。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波动光学专题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波动光学专题波动光学光的干涉是一种现象,当两束或多束光波相遇时,它们会在重叠区域内合成成一束光波,形成强弱相间的稳定分布。
这种叠加称为相干叠加,而合成光波的光强在空间形成强弱相间的稳定分布则称为干涉条纹。
其中强度极大值的分布称为明条纹,强度极小值的分布称为暗条纹。
为了使两束光波发生相干,需要满足三个条件:频率相同,振动方向几乎相同,在相遇点处有恒定的相位差。
光程差是指两列光波传播到相遇处的光程之差,而相位差是指两列光波传播到相遇处的相位之差。
在满足相干条件的前提下,两相干光叠加干涉场中各点的光强可以用双光束干涉强度公式计算。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是一种经典的干涉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在近轴区内,屏幕上的是平行、等间距的明暗相间的直条纹。
干涉条纹的位置可以用公式计算,其中整数k称为干涉级数,用以区别不同的条纹。
薄膜干涉是指扩展单色光源照射到薄膜上反射光干涉的情况。
在实验中,光源发出的任一单条光线经薄膜上下两个面反射后,形成两条光线,在实验室中可用透镜将它们会聚在焦平面处的屏上进行观察。
薄膜上下两个表面反射的两束光线的光程差可以用公式计算。
二、光的衍射光的衍射现象指的是当一束平行光通过狭缝K时,在屏幕E上会呈现出光斑。
如果狭缝的宽度比波长大得多,那么屏幕上的光斑和狭缝完全一致,可以视为光沿直线传播。
但是,如果缝宽与光波波长可以相比拟,屏幕上的光斑亮度会降低,但光斑范围会增大,呈现出明暗相间的条纹,这就是光的衍射现象,其中偏离原来方向传播的光称为衍射光。
XXX原理表述了任何时刻波面上的每一点都可以作为子波的波源,从同一波面上各点发出的子波在空间相遇时,可以相互叠加产生干涉。
XXX和夫琅禾费衍射是两种不同的衍射现象。
如果光源到障碍物或障碍物到屏幕的距离是有限远的,那么这种衍射称为XXX衍射。
如果光源到障碍物和障碍物到屏幕的距离都是无限远的,那么入射光和衍射光均可视为平行光,这种衍射称为XXX费衍射。
高中物理3-4波动光学专题练习(带详解)
高中物理3-4波动光学专题练习(带详解)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多选题1.a、b两束单色光从水中射向空气发生全反射时,a光的临界角大于b光的临界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水中,a光的折射角小B.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a光形成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大C.若a光照射某金属表面能发生光电效应,b光也一定能D.通过同一玻璃三棱镜,a光的偏折程度大E.分别通过同一单缝衍射装置,b光形成的中央亮条纹窄2.如图所示分别是a光、b光各自通过同一单缝衍射仪器形成的图样(灰黑色部分表示亮纹,保持缝到屏距离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在真空中,单色光a的波长大于单色光b的波长B.在真空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C.双缝干涉实验时a光产生的条纹间距比b光的大D.a光和b光由玻璃棱镜进入空气后频率都变大E.光由同一介质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a光的临界角比b光大3.下列有关光学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若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则一定发生全反射B.光从光密介质射人光疏介质,其频率不变,传播速度变小C.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D.做双缝干涉实验时,用红光替代紫光,相邻明条纹间距变小E.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的两列波相遇后能产生稳定的干涉条纹4.如图所示是一玻璃球体,O为球心,cO水平,入射光线ab与cO平行,入射光线ab包含a、b两种单色光,经玻璃球折射后色散为a、b两束单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光在玻璃球体内的波长大于b光在玻璃球体内的波长B.上下平移入射光线ab,当入射点恰当时,折射光线a或b光可能在球界面发生全反射C.a光在玻璃球内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在玻璃球内的传播速度D.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中,仅把a光照射换用b光,观察到的条纹间距变大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2019-2020年高二物理竞赛模拟习题之《波动光学》(含答案)
3.如图所示,在双缝干涉实验中SS = SS用波长为的光照射双缝S、通过空气后在屏幕E上形成干涉条纹,已知P点处为第三级明条纹,则S、&到P点的光程差为_3_。
若将整个装置放于某种透明液体中,P点为第四级明条纹,则该液体的折射率n i.33。
4.一双缝干涉装置,在空气中观察时干涉条纹间距为条纹的间距将为0.75 mm。
(设水的折射率为4/3)i.Omm若整个装置放在水中,干涉5.如图所示,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薄膜上,经上下两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涉,若薄膜厚度为e,而且n i 在相遇点的位相差为:n2 n3,i为入射光在折射率为n i的媒质中的波长,则两束反射光【C】(A) 2 3; n ii(B) 4 n〔en i i(C) 4 3 n i i(D)n?e4 —n高中物理竞赛模拟试题《波动光学》一、选择题、填空题1.在相同的时间内,一束波长为的单色光在空气中和在玻璃中:【C】(A)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B)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相等;(C)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D)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相等。
2.如图,如果S、S2是两个相干光源,它们到P点的距离分别为r i、心和,路径SP垂直穿过一块厚度为t i,折射率为n i的介质板,路径SP垂直穿过厚度为t2,折射率为m的另一介质板,其余部分可看作真空,这两条路径的光程差等于:【B】(A) (r2 n2t2) (r i n i t i); (B)[上(血1启][r i (n i 1)t i];(C) (r2 n2t2) (r i n i t i); (D)n2t2 n〔t iJ'选择填空题(5)9.如图所示,平板玻璃和凸透镜构成牛顿环装置,全部浸入n=1.60的液体中,凸透镜可沿OO 移动,用波长 =500 nm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
从上向下观察,看到中心是一个暗斑,此 时 凸透镜顶 点 距 平板 玻 璃 的 距 离 最 少是 【A 】(A) 78.1 nm ; (B) 74.4 nm ; (C) 156.3 nm ; (D) 148.8 nm ; (E) 010 .在牛顿环装置的平凸透镜和平板玻璃间充以某种透明液体,观测到第 10个明环的直径 由充液前的14.8 cm 变成充液后的12.7 cm ,则这种液体的折射率:n 1.36。
最新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真题汇编---光学--参考答案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真题汇编---光学 参考答案1.参考解答由于光学系统是左右对称的,物、像又是左右对称的,光路一定是左右对称的。
该光线在棱镜中的部分与光轴平行。
由S 射向1L 光心的光线的光路图如图预解19-5所示。
由对称性可知12i r = ①21i r = ②由几何关系得 1260r i α+==︒ ③ 由图可见11i r β=+ ④又从1FSO ∆的边角关系得tan /y f β= ⑤代入数值得arctan(14.3/30.0)25.49β==︒ ⑥由②、③、④与⑥式得130r =︒,155.49i =︒ 根据折射定律,求得11sin 1.65sin i n r == ⑦ 评分标准:本题20分1. 图预解19-5的光路图4分。
未说明这是两个左右对称性的结果只给2分。
2. ①、②、③、④式各给2分,⑤式给3分,⑥式给1分,⑦式给4分。
2.把酒杯放平,分析成像问题。
图11.未斟酒时,杯底凸球面的两侧介质的折射率分别为n 1和n 0=1。
在图1中,P 为画片中心,由P 发出经过球心C 的光线PO 经过顶点不变方向进入空气中;由P 发出的与PO 成α 角的另一光线PA 在A 处折射。
设A 处入射角为i ,折射角为r ,半径CA 与PO 的夹角为θ ,由折射定律和几何关系可得n 1sin i =n 0sin r (1) θ =i +α (2)在△PAC 中,由正弦定理,有sin sin R PCiα=(3) 考虑近轴光线成像,α、i 、r 都是小角度,则有1n r i n =(4) Ri PCα=(5) 由(2)、(4)、(5)式、n 0、n l 、R 的数值及 4.8PC PO CO =-=cm 可得θ =1.31i (6) r =1.56i (7)由(6)、(7)式有r >θ (8)由上式及图1可知,折射线将与PO 延长线相交于P ',P ' 即为P 点的实像.画面将成实像于P ' 处。
高二物理竞赛(9)几何光学和波动光学.
高二物理竞赛(9)几何光学和波动光学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_一、一平凸透镜焦距为f,其平面上镀了银,现在其凸面一侧距它2f处,垂直于主轴放置一高为H的物,其下端在透镜的主轴上(如图所示)。
(1)用作图法画出物经镀银透镜所成的像,并标明该像是虚、是实;(2)用计算法求出此像的位置和大小。
二、有一水平放置的平行平面玻璃板H,厚3.0cm,折射率n=1.5。
在其下表面下2.0cm处有一小物S;在玻璃扳上方有一薄凸透镜L,其焦距f=30cm,透镜的主轴与玻璃板面垂直;S位于透镜的主轴上,如图所示。
若透镜上方的观察者顺着主轴方向观察到S的像就在S处,问透镜与玻璃板上表面的距离为多少?三、一束平行光沿薄平凸透镜的主光轴入射,经透镜折射后,会聚于透镜f=48cm处,透镜的折射率n=1.5。
若将此透镜的凸面镀银,物置于平面前12cm处,求最后所成像的位置。
四、图中,三棱镜的顶角α为60°,在三棱镜两侧对称位置上放置焦距均为f=30.0cm的两个完全相同的凸透镜L1和L2。
若在L1的前焦面上距主光轴下方y=14.3cm处放一单色点光源S,已知其像S 与S对该光学系统是左右对称的。
试求该三棱镜的折射率。
五、两个薄透镜L1和L2共轴放置,如图所示。
已知L1的焦距f1=f,L2的焦距f2=-f,两透镜间距离也是f。
小物体位于物面P上,物距u1=3f。
(1)小物体经这两个透镜所成的像在L2的__________边,到L2的距离为_________,是__________倍(虚或实)、____________像(正或倒),放大率为_________________;(2)现在把两透镜位置调换,若还要给定的原物体在原像处成像,两透镜作为整体应沿光轴向____________边移动距离_______________。
这个新的像是____________像(虚或实)、______________像(正或倒),放大率为________________。
高中物理 波动光学( 光的偏振)习题及答案
一. 选择题[A ]1. 一束光是自然光和线偏振光的混合光,让它垂直通过一偏振片.若以此入射光束为轴旋转偏振片,测得透射光强度最大值是最小值的5倍,那么入射光束中自然光与线偏振光的光强比值为(A) 1 / 2. (B) 1 / 3. (C) 1 / 4. (D) 1 / 5.提示:[ D ]2. 某种透明媒质对于空气的临界角(指全反射)等于45°,光从空气射向此媒质时的布儒斯特角是(A) 35.3°.(B) 40.9°.(C) 45°. (D) 54.7°. (E) 57.3°.[ ]3. 一束自然光自空气射向一块平板玻璃(如图),设入射角等于布儒斯特角i 0,则在界面2的反射光(A) 是自然光. (B) 是线偏振光且光矢量的振动方向垂直于入射面. (C) 是线偏振光且光矢量的振动方向平行于入射面. (D) 是部分偏振光. 提示:[ ]4. 一束自然光通过两个偏振片,若两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间夹角由α1转到α2,则转动前后透射光强度之比为2212cos :cos αα提示:二. 填空题1. 如图所示的杨氏双缝干涉装置,若用单色自然光照射狭缝S ,在屏幕上能看到干涉条纹.若在双缝S 1和S 2的一侧分别加一同质同厚的偏振片P 1、P 2,则当P 1与P 2的偏振化方向相互___平行________时,在屏幕上仍能看到很清晰的干涉条纹.提示:要相互平行。
致”,两个偏振片方向为了满足“振动方向一致,相位差恒定。
频率相同,振动方向一件:两束光必须满足相干条为了看到清晰的条纹,2. 要使一束线偏振光通过偏振片之后振动方向转过90°,至少需要让这束光通过_____2_____块理想偏振片.在此情况下,透射光强最大是原来光强的___1/4_____倍 。
提示:如图P 2P 1S 1S 2S3. 在以下五个图中,前四个图表示线偏振光入射于两种介质分界面上,最后一图表示入射光是自然光.n 1、n 2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图中入射角i 0=arctg (n 2/n 1),i ≠i 0.试在图上画出实际存在的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并用点或短线把振动方向表示出来.提示:作图时注意细节。
波动光学习题参考答案
=5.19×10-4 (mm) =590 (nm)
结束 返回
18、 一柱面平凹透镜A,曲率半径为R放在平玻 璃片B上,如图所示。现用波长为l 的单色平行光 自上方垂直往下照射,观察A和B间空气薄膜的反 射光的干涉条纹,如空气膜的最大厚度d =2l , (1)分析干涉条纹的特点(形状、分布、级次高 低),作图表示明条纹; (2)求明条纹距中心线的距离; (3)共能看到多少条明条纹; (4)若将玻璃片B向下 A 平移,条纹如何移动? d 若玻璃片移动了l /4, B 问这时还能看到几条明条纹?
结束 返回
解:由暗纹条件 解:
l = (k 1 )l 2ne = (2k+1) 2 +2
设 l 1 =500nm 为第k级干涉极小
l2 =700nm 为第(k-1)级干涉极小
1 1 1 l (k + 2 ) 1 = (k 1) 2 + 2 l2
l 1+ l 2 500+700 k= = 2(700-200) 2( l2 l1 )
x ´为k 级新的明条纹位置
x´
原来的光程差为 d = r 2 r 1 = dsinj = d x = kl D d b + d (x ´ x ) =0 两式相减得到: D´ D D Δ x ´= b (x ´ x ) <0 D´
即条纹向下移动,而条纹间距不变
D´ S 2
o
D
结束 返回
7、 用单色光源S照射双缝,在屏上形 成干涉图样,零级明条纹位于O 点,如图所 示。若将缝光源 S 移至位置S ´,零级明条 纹将发生移动。欲使零级明条纹移回 O 点, 必须在哪个缝处覆盖一薄云母片才有可能? 若用波长589nm的单 色光,欲使移动了4个 屏 S1 明纹间距的零级明纹 S´ O 移回到O点,云母片的 S 厚度应为多少?云母片 S2 的折射率为1.58。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几何光学训练题答案
【训练题答案】1、两块平面镜宽度均为5=L cm ,相交成角︒=12α,如图(a )所示,构成光通道。
两镜的右端相距为2=d cm ,左端靠在光接收器的圆柱形的感光面上。
试问入射光线与光通道的轴成的最大角度m ax ϕ为多少,才能射到光接收器上?解:从最大角度射入的光线应当与光接收器表面相切。
为了简化解题,可以讨论入射光线在两块平面镜之间未经受多次反射就通过平面镜系统的情况。
如图(b )所示,由三角形AOC 得到光接收器圆柱形表面的半径 2sin2αd r L =+L d r -=2sin2α由于平面镜的反射不会影响到光线到接收器圆心的垂直距离,故可以不考虑多次反射的情况。
从三角形ABO 中可以知道477.02sin 21sin =-=+=αβd L r L r 故 ︒=5.28β于是 ︒=+=5.342max αβϕ2、如图(a )所示,两平面镜A 和B 的镜面分别与纸面垂直,两镜面的交线过图中的O 点,两镜面间夹角为︒=15α,今自A 镜面上的C 点处沿与A 镜面夹角︒=30β的方向在纸面内射出一条光线,此光线在两镜面经多次反射后而不再与镜面相遇。
设两镜面足够大,1=CO m 。
试求:(1)上述光线的多次反射中,最后一次反射是发生在哪块镜面上? (2)光线自C 点出发至最后一次反射,共经历多长的时间? 解:首先就一般情况进行讨论,如图(b )。
设光线第一次在平面镜B 上发生反射时,CD 为入射光线,DE 为反射光线,又设图中的A 为平面镜A 关于OB 的对称镜面,则图中E D '图(a ) 图(b )图(a)与DE 也关于OB 对称,即DE E D ='。
又由光的反射定律和图中的对称关系容易得出:C 、D 、E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E D '对平面镜1A 的入射角等于DE 对平面镜A 的入射角。
因此光线由E D C --所经过的路径和它将进一步发生反射的情况,可以用光线在D 处不发生反射而沿直线前进至镜面1A 上的情况来代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动光学训练题答案】1、用尖劈空气膜的干涉测微丝的直径。
如图所示,两块平面玻璃一端互相接触,另一端夹着待测的微丝,微丝与接触棱平行,用单色(5893Ǻ)平行光垂直照射在玻璃上,两块玻璃间的空气膜对光产生等厚干涉,测量出28.880mm L =,用显微镜读出30条干涉条纹(亮纹)的间距为 4.295mm x ∆=,求金属微丝的直径。
解:本题中可近似认为折射线垂直于下底面,则光程差 0122d λδ=-第k 级亮纹满足 01022d k λλ-= 第()k m +级亮纹满足 0202()2d k m λλ-=+两式相减得 21022d d m λ-= 故 2102md d d λ∆=-= 而 tan d xα∆=∆ 这样得 0202 5.9410mm 2m Lm L d D L x x xλλ-∆====⨯∆∆∆2、如图(a )所示,在洛埃镜试验中,点光源S 早镜平面上方2mm 处,反射镜位于光源与屏镜正中间,镜长40cm l =,屏到光源的距离1.5m D =,波长为5000 Ǻ。
试求(1)条纹间距;(2)屏幕上干涉条纹的范围; (3)干涉条纹间距数。
解:(1)洛埃镜中,点光源S 和它在平面镜中的像S '构成两相干光源,故在屏幕上形成的条纹间距0.1875(mm)ldλ∆== (2)设干涉区域的下、上端离平面镜与屏交点的距离分别为1y 、2y ,如图(b)所示,由相似三L1y图(b )S屏2yS∙A M B屏图(a )角形知识得1222D l y D l l -=-+, 2222D lly D l -+=- 分别解得 1 1.16(m m )y =, 2 3.46(m m)y = (3)干涉条纹间距数为 2112.25y y n x-==∆3、为了减少从玻璃上表面反射光成分,在玻璃表面上敷一层薄膜,薄膜的折射率小于玻璃的折射率。
在入射光包含波长1700nm λ=和2420nm λ=的情况下,为使这两种波长的反射光被最大限度减弱,在玻璃表面上敷上折射率为43n =的薄膜。
试求这种薄膜的最小厚度。
解:设在真空中波长为λ的平面光波射到厚度为h 的膜上,经膜的上表面反射后朝相反方向传播,如图所示。
如果光波垂直射到薄膜表面上,那么反射波1和2的光程差等于膜厚度的2倍乘以n 。
要使反射光尽量减弱,波1和波2就应该反相。
为满足这个条件,波1和波2的路程差应该等于它们在膜中半波长的奇数倍。
2(21)2h K nλ=- (1,2,3)K =式中n λ为光在膜中的波长,由此 (21)4K h nλ-=可见h 与波长有关,当膜的厚度为如下值11113570021003500,,,,444444h n n n n n n λλλ==22223542012602100,,,,444444h n n n n n nλλλ==比较这两组数据可知,1h 和2h 最小的重合值为97210010m 3.9410m 4n--⨯=⨯ 故薄膜最小厚度为73.9410m -⨯。
1 h 1214、一曲率半径为32.7510m R =⨯的平凹透镜覆盖在平板玻璃上,如图(a )所示。
在空气隙中充满折射率为1.62的2CS 液体,图中央P 点处液膜的最大厚度 1.82m h μ=。
今垂直投射波长=589nm λ的钠黄光,试求:(1)干涉条纹的形状和分布; (2)最多能观察到的暗条纹数; (3)零级暗纹的位置。
解:(1)在2CS 液膜表面看到以中央处P 点为中心的一组同心的明暗相间的圆环形条纹。
如图(b ),过P 点作与平凹透镜底面平行的参考平面AB 。
第j 级圆环所对应的光程差公式为2j nh j λ= 第j 级暗环的半径j r 为02j r h R=即 02j r Rh =而且 0j h h h =- 综合以上的结果,得j 级暗环的半径为 2j hjr R nλλ=⋅-在已知条件下,有 6922 1.8210 6.1858910hλ--⨯⨯==⨯ 故 6.18j jr R nλ=⋅-可见随着级次j 的增大,条纹半径逐渐减小,条纹间距也随着越来越小。
(2)观察到的最高级次为0j r =,即210.01hj n λ==,最多能看到10条暗条纹。
(3)当0j =时,对应零级暗条纹,它位于视场的最外围,其暗环半径为 36022 2.7510 1.82100.1(m)10cm r Rh -==⨯⨯⨯⨯==()图(b )PAB∙ ∙O Rj h0hj r图(a )PC R∙ ∙5、用波长35.4010λ=⨯Ǻ的光垂直射在某一平面上,一半被吸收,一半被反射。
若平面吸收2122.2110J s m --⨯⋅⋅的能量,那么:(1)在每平方米的面积上,在1.00s 内被多少个光子照射? (2)在每平方米的面积上,在1.00s 内,接受的冲量有多大? (3)光子施与该平面的光压是多少? 解:(1)这种光子的能量0cE hλ=,每单位面积上,1.00s 内吸收的光子数200()610()N E E E hc ===⨯吸吸入个 由于吸收的光子只是一半,所以照射的光子数 212 1.210()n N ==⨯个 (2)光子的动量P hλ=,设入射光方向为正,对被吸收的光子根据动量定理得10Ft N h λ-=-对被反射的光子根据动量定理得 2hhF t N N λλ-=-⋅-⋅所以,每单位面积上在1.00s 接受的冲量为6123 2.2110(N s)hFt Ft F t N λ-=+=⋅=⨯⋅∑(3)由于光子具有动量,在动量改变时,对被照射的面积必有压力作用,光压 622.2110(N m )Ft F p S S t--===⨯⋅⋅∑6、波长7510m λ-=⨯的光束照在光电管的阳极上,光斑直径为0.1mm d =,阳极材料的逸出功20V W =,阴极离阳极的距离30mm l =,阳极上的加速电压4kV U =,求阳极上光电子斑点的直径(阴极是平面型的且平行于阳极)。
解:在光的作用下电子从阴极飞出,其速度为各个方向,电子从阴极上光斑边缘飞出去,其速度方向平行阴极面和阳极面。
则2012chW mv λ-=得 1202[()]hcv W m λ=- 电子朝阳极方向做匀加速运动,通过从阴极到阳极这段距离所需要的时间为 2l t a= 电子运动的加速度为 eUa ml=由此得 2m t l eU=在这段时间内电子沿阳极表面的位移为 0d v t ∆= 因为在阳极上斑点的直径为1224 1.42(mm)hc W D d d d l eU λ⎛⎫- ⎪=+∆=+= ⎪ ⎪⎝⎭7、用波长为100.71010m λ-=⨯的射线照射金箔,使金箔发射光电子,打出的电子在磁感应器度为B 的磁场中作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实验测得41.8810T m BR -=⨯⋅。
试求:(1)光电子的最大速度;(2)从金箔打出电子所需作的功是多少?解:(1)设光电子的最大速度为v ,它在磁场中运动满足2v Bqv m R=得 73.3110(m s)qBRv m==⨯ (2)由题意可得 212m K chW E mv λ-==得 41.4410(eV)W =⨯8、设加在伦琴射线管两端的电压为20000V 。
假设在一段时间内共有1.25C 电量的电子从阴极飞出,问:(1)它们到达对阴极时,一共获得多大的动能?(2)电子与对阴极撞击后,假定有80%的能量变成了热量,而被160g 的极板吸收,则能使对阴极的温度升高多少度(对阴极物质的比热容为110.03cal g --⋅⋅︒C )?解:(1)对所有飞过两极间的电子在电场中都有 0K eU E =- 即 42.510(J)K E eU ==⨯(2)电子抨击极板时,动能转变为热能,即 K E cm t η=∆ 代入数据得 1000t ∆=(℃)(3)伦琴射线产生的机理是:阴极原子的内层电子受激,且伦琴射线中每一个电子能量来自外来一个电子的能量,即cheU λ=代入数据得 0.62λ=(Ǻ)9、用波长为10350010m -⨯的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选择了一定的截止电压来“截止”光电流,当光的波长变化了1050010m -⨯时,为使光电流完全终止,截止电压必须增加0.59V 。
若已知普朗克常数,试求电子的电荷量是多少?解: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得 km 11chW E W eU λ=+=+22chW eU λ=+两式相减,并将71 3.510m λ-=⨯,72 3.010m λ-=⨯,210.59V U U -=,346.6310J s h -=⨯⋅代入后得191.610C e -=⨯()10、将焦距为20cm f =的凸透镜从正中切去宽度为a 的小部分,再将剩下两半粘接在一起,构成一个“粘镜”,如图1所示,图中2cm D =,在粘合透镜一侧的中心轴线上距镜20cm 处置一波长5000λ=Ǻ的单色点光源,另一侧垂直于中心轴线放置屏幕,屏幕上出现干涉条纹,条纹间距0.2mm x ∆=。
(1)切去部分的宽度a 是多少? (2)为获得最多的干涉条纹,屏幕应离透镜多远?解:(1)先讨论上半透镜的成像,如图2(a )所示,应成图示平行光,则22af θ=即 a fθ=平行光束的宽度为透镜直径×cos2θ=透镜直径,对于上半个透镜,光束宽度为2D 。
同理S 所发的光经过下半个透镜折射后形成稍偏向上方的平行光束,与OO '轴也成2θ,宽度也是2D,在斜线部分干涉。
图2(c )是两束平行光的干涉情况,实线为峰,虚线为谷,A 、B 、C 亮,D 、E 暗,干涉条纹间距x ∆满足2sin 2x θλ∆==即 x θλ∆= 则 0.5m m f a f xλθ===∆ (2)x ∆与屏幕离透镜距离无关,这正是平行光干涉的特点,但必须在叠加区,在图22a(a )2θS(b ) dQSrθP图2(c )2θ ED A∙ 谷 峰峰谷 ∙∙ ∙ ∙ BCλ aDx屏∙图1(b )中PQ 处干涉条纹最多,即4m 2Dd θ==。
11、检查待测平面的平整度时,观察到等原条纹如图所示,条纹的最大畸变量为一个半条纹间距,所用光波波长为546nm 。
试描述待测平面上的缺陷。
解:由于等厚线弯向楔形薄膜较厚的方向,表面待测平面上有一凸脊,凸脊的最大高度等于条纹对应处薄膜厚度的最大畸变量d ∆。
条纹的最大畸变量为一个半条纹间距。
由尖劈的等厚干涉亮条纹条件 正常处 22d k λλ+=畸变处 32()()22d d k λλ-∆+=- 322d λ∆= 33546409.5(nm)44d λ∆==⨯= 所以待检平面上凸脊的最大高度为409.5nm 。
12、如图(a )所示,薄膜的两个界面OM 和ON 构成尖劈,尖劈的夹角θ较小,光源S 离劈比较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