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试题附答案
大学语文常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常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徜徉(cháng yáng)峥嵘(zhēng róng)踟蹰(chí chú)B. 踌躇(chóu chú)蹉跎(cuō tuó)蹒跚(pán shān)C. 踟蹰(chí chú)峥嵘(zhēng róng)蹒跚(pán shān)D. 徜徉(cháng yáng)踌躇(chóu chú)蹉跎(cuō tuó)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
B. 由于他工作努力,因此受到了领导的表扬。
C.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D.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答案:C3. 下列关于《诗经》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B.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C. 《诗经》的诗歌形式多样,包括四言、五言、七言等。
D. 《诗经》的诗歌内容涵盖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
答案:C4.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B. 《红楼梦》是清代的一部长篇小说。
C. 《红楼梦》主要描写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
D. 《红楼梦》的版本有“程甲本”和“程乙本”之分。
答案:D5. 下列关于《论语》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B.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
C. 《论语》的主要内容是讨论政治、伦理和教育。
D. 《论语》的作者是孔子。
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离骚》,作者是________。
答案:屈原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__》。
大学语文试题(附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此句中体现诗眼的字是A、孤B、思C、欲D、眠正确答案:B2、“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所用的修辞手法是A、举例B、比喻C、排比D、对比正确答案:C3、按公文的行文方向来划分,“请示”、“报告”属于A、下行文B、上下行都可以C、上行文D、平行文正确答案:C4、公文是()的简称。
A、公文B、文件C、文书D、机关公务文书正确答案:D5、公文的标题应该使用A、黑体字B、仿宋体字C、楷体字D、宋体字正确答案:D6、给直属上级的请示,使用第一人称最恰当的是A、该B、本单位C、本人D、我正确答案:D7、求职人向用人单位自我介绍、谋求工作岗位时使用的一种专用书信叫A、慰问信B、证明信C、介绍信D、求职信正确答案:D8、联合行文可以是不同级机关或部门吗?A、不知道B、可以C、无所谓D、不可以正确答案:D9、词语“含英咀华”中“咀”字的解释是A、咬碎B、细嚼C、品尝D、掇拾正确答案:B10、按时间顺序将许多延续信息进行综合,有条不紊地概述出来,这种综合技巧叫做A、纵横综合法B、纵横法C、归纳概述法D、汇集概述正确答案:A11、“工作总结”的根本任务是A、关键是找出问题,以利解决问题B、态度实事求是,总结成绩和问题C、总结成绩,介绍经验D、找出工作规律,把工作推向前进正确答案:D12、报告适用于A、商洽工作、询问或答复问题B、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询问C、请求批准事项或请求批转公文D、传达主要精神或情况正确答案:B13、公文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之间()隔开。
A、用“☆”B、不用C、用“★”D、空1字正确答案:C14、《泰山日出》选自徐志摩的作品集A、《翡冷翠的一夜》B、《巴黎的鳞爪》C、《志摩的诗》D、《猛虎集》正确答案:B15、不含歧义的公文用语是A、本区新建三座一千平方米的教学楼B、谈判双方已就善后事宜达成一致意见C、此案涉及四个课题组成员D、十八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均可以参赛正确答案:B16、向级别与本机关相同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某事项应使用A、请示B、报告C、函D、请示报告正确答案:C17、“为了维护学校秩序,保持校园整洁,特作如下规定”文件的这种开头称为A、目的式B、提问式C、概括式D、根据式正确答案:A18、《财政部关于组织开展耕地占用税检查工作的通知》按其功能和内容来分,属于A、商榷性通知B、任免性通知C、批转性通知D、周知性通知正确答案:D19、主送机关是A、收文机关B、有隶属关系的上级机关C、受理公文的机关D、需要了解公文内容的机关正确答案:C20、下面公文写作中,语句符合规范的是A、该卷烟厂全体职工同心协力,奋发自强,在上半年不到三个月时间里,就创造出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200%的奇迹B、我们一定要采取措施,尽可能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C、目前有关部门已对该报作出停刊整顿并令其主要负责人深刻检查等等纪律处分的处理D、一艘在巴拿马注册的名为“协友”的货轮9月9日1时30分在斯里兰卡东部亭可马里突然遭到泰米尔“猛虎”组织袭击而失事,五名船员失踪正确答案:A21、附件具有A、与正件相同的法定效用B、对正件的补充说明作用,因而不具有法定效用C、法定效用仅是某些特定的材料D、法定效用的看法是错误的正确答案:A22、“某市政府向所属各区告知特大交通事故”适用A、通知B、合同C、报告D、通报正确答案:D23、求职信属于A、个人书信B、社交书信C、一般书信D、慰问信正确答案:B24、报告和请示都有A、行文的祈请性B、表述的概括性C、行文的单一性D、内容的单一性正确答案:C25、《听听那冷雨》的作者是A、刘白羽B、余秋雨C、余光中D、巴金正确答案:C26、根据文件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A、收文、发文B、通用公文、专业公文C、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D、本机关制发的和内部使用的公文正确答案:A27、××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将2001年国资管理工作情况做出总结形成公文上报市人民政府,其公文文种是A、请示报告B、报告C、请示D、函正确答案:B28、特殊情况越级向上行文,应抄送给A、直属上级机关B、直属下级机关C、系统内的所有同级机关D、有业务联系的机关正确答案:A29、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应使用的公文是A、通知B、请示C、报告D、通报正确答案:C30、“泸江电信公司减员增效工作总结”此标题是A、公文式标题B、无答案C、文章式标题D、正副标题正确答案:A31、经济合同签订后即具有法律效力,指的是A、约束性B、双向性C、合法性D、一致性正确答案:C32、《听听那冷雨》的语言特点之一是A、押韵B、辞藻华丽C、多用叠词D、以上说法都正确正确答案:C33、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辽夐(xiòng),阙(qè)B、田父(fǚ),绐(tǎi)C、椽(chuán),氅(chǎng)D、骓zhuī, 刈(yìē)旗正确答案:B34、总结写作要做到A、观点与材料统一B、观点与材料平分C、观点支撑材料D、材料统领观点正确答案:A35、单位名称+期限+内容+文种,这种总结的标题类型A、理论式B、公文式C、双标式D、新闻式正确答案:B36、请示的正文包括A、请示目的请示原由请示要求B、请示事件请示事项请示的请求C、请示原由请示事项请示要求D、请示原由请示时间请示要求正确答案:C37、一般情况下,成文日期以A、抄送日期为准B、印发日期为准C、领导人签发日期为准D、起草日期为准正确答案:C38、计划属于A、事后行文B、事中行文C、事前行文D、以上三种都对正确答案:C39、“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大学语文网课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网课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B. 作者是曹雪芹,续作由高鹗完成。
C.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
D. 小说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兴衰变迁。
答案:B(《红楼梦》的续作并非由高鹗完成,而是有多个版本,高鹗的版本是流传最广的。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的作者是: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A(这首诗是李白的《静夜思》。
)3. 下列作品中,不属于鲁迅创作的是: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边城》D. 《呐喊》答案:C(《边城》是沈从文的作品。
)二、填空题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的是_______。
答案:各地的民歌。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_______的《水调歌头》。
答案:苏轼。
3. 唐代诗人杜甫被誉为“诗圣”,其代表作之一《春望》中的名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的深深忧虑。
答案:国家兴亡。
三、简答题1. 简述《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故事梗概。
答案:《水浒传》中,武松在回家探亲途中,醉酒后在景阳冈遇到一只猛虎。
武松凭借勇气和智慧,最终赤手空拳打死了猛虎,因此声名大振,成为梁山好汉之一。
2.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背景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答案:赤壁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是曹操与孙权、刘备联军之间的一场关键战役。
曹操试图统一中国,但在赤壁遭遇了联军的顽强抵抗。
联军利用火攻战术大败曹军,这场战役阻止了曹操的南下扩张,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论述题1. 论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特点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答案: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主要角色之一,以其机智、勇敢、变化无穷著称。
他具有反抗封建束缚、追求自由的精神,代表了民间对正义和反抗压迫的渴望。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书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书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箪食瓢饮(dān shí piáo yǐn)B. 踽踽独行(jǔ jǔ dú xíng)C. 蹉跎岁月(cuō tuó suì yuè)D. 峥嵘岁月(zhēng róng suì yuè)2.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滕王阁序》B. 《岳阳楼记》C. 《醉翁亭记》D. 《赤壁赋》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
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月落乌啼霜满天C. 江水流春去欲尽D. 独在异乡为异客4.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中的“夭夭”指的是()。
A. 桃树的茂盛B. 桃花的鲜艳C. 桃树的弯曲D. 桃花的凋谢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哪首诗?()A. 《登高》B. 《望岳》C. 《春望》D. 《登楼》6.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床”指的是()。
A. 睡觉的床B. 井边的栏杆C. 窗前的桌子D. 古代的坐具7.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强调的是()。
A. 规矩的重要性B. 创新的必要性C. 合作的必要性D. 坚持的必要性8. 下列成语中,表示“事情发展到极点,必然向相反方向转变”的是()。
A. 物极必反B. 乐极生悲C. 适得其反D. 反客为主9.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出自以下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10.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______,______”是《论语》中孔子对弟子颜回的评价,意在赞扬颜回的品德和学识。
2. 《诗经》中的“______”是一首描写劳动人民生活的诗篇,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
大学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 聚集(jù jí)B. 商业(shāng yè)C. 分裂(fēn liè)D. 诗篇(shī piān)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他说:“我很喜欢这本书。
”B. 小明快快地跑了出去。
C. 我想给妈妈买一件漂亮的裙子吧?D. 她把全部的秘密都告诉了我!3.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谁的名句?A. 杜甫B. 李白C. 王维D. 李清照4. “亲情、友情、爱情”中,共有几个字?A. 3B. 6C. 9D. 125. 以下哪个成语表示“彼此争斗,拼个你死我活”?A. 以德服人B. 力争上游C. 相濡以沫D. 你死我活二、填空题1. 请写出下面古诗的下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答:黄河远上白云间。
2. 请填入适当的标点符号:爸爸对我说自己要负责,他提醒了我别忘记带上钱包和手机。
答:爸爸对我说:“自己要负责,他提醒了我别忘记带上钱包和手机。
”3. 请填入适当的词语:他一直______着我的事情,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毕业。
答:关心4. 请填入下面对联的空缺处:浩浩长江东逝水,______终究不回头。
答:一去5. 请写出下句: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答:莫待枝上空折腰。
三、解答题1. 请简述《红楼梦》的作者、主要内容以及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答:《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展现了封建社会荣华富贵的虚幻和虚伪,并通过宝玉、黛玉等人物的命运展示了封建家族的内外矛盾和中国封建社会的腐败。
《红楼梦》影响深远,对中国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对后来的文学作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社会思潮的演变起到了推动作用。
2. 请简述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答:《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大学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大学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战国策》一书的整理编订者是( B)A、郭茂倩B、刘向C、司马迁D、班固2、王昌龄最擅长的是(D )A、七言律诗B、七言歌行C、五言绝句D、七言绝句3、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C)A、屈原B、白居易C、杜甫D、辛弃疾4、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著名作家是( D)A、巴金B、郁达夫C、老舍D、朱自清5、诗集《女神》的作者是(C )A、闻一多B、戴望舒C、郭沫若D、冰心6、冰心《往事》(——之十四)借助对大海的描绘。
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志,这叫做(B )A、铺张扬厉B、托物言志C、映衬对比D、渲染烘托7、屠格涅夫《门槛》的基本表现手法虽(C )A、比喻B、拟人C、象征D、夸张。
8、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件,就是( D)A、顺叙B、倒叙 D、插叙 D、平叙二、多选题1、下列诗作属于七言律诗的是(DE )A、王维《山居秋瞑》B、李白《送盂浩然之广陵)C、王昌龄〈从军行》D、社甫《登高》E、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2、下列作品集属于朱自清创作的有(ACD )A、《踪迹》B、《风景谈》C、《背影》D、《欧游杂记》E、《闲书》3、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指出长辈对子女的关怀应体现在( ABCE)A、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B、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C、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D、让他们走一条既走的生活道路E、培养他们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4、屠格涅夫《门槛》通过一组象征性形象,( ABCE)。
A、反映俄罗斯人民为争取民主自由而英勇斗争的情景B、赞颂革命者的献身精神C、揭露专制社会对革命者的迫害D、表现了对“圣人”的崇拜E、斥责诬蔑革命事业的庸人和帮凶5、构成完整的小说世界的要素有( ADE )A、人物B、时间C、地点D、情节E、环境6、培根在《论学问》中指出,治学的目的是(BE )A、幽居养静B、权衡轻重C、善于辞令D、变化气质E、审察事理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4分)1、“_____采菊东篱下____,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名句。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大全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错误的一项是:A. 绵延不绝B. 不绵延绝C. 浩浩荡荡D. 荡荡维维答案:B. 不绵延绝2.下列成语中,与“存心不良”的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A. 恶意满满B. 心怀鬼胎C. 心狠手辣D. 心甘情愿答案:B. 心怀鬼胎3.下面哪个词语的注音不正确?A. 张望(zhāng wàng)B. 环境(huán jìng)C. 营业(yíng yè)D. 踌躇(chóu chú)答案:D. 踌躇(chóu chú)二、填空题1.请写出下面诗句中空缺的一个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_________。
答案:海(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请将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填上适当的词语:她喜欢读书,每天读_______上午十点到十一点。
答案:书(她喜欢读书,每天读书上午十点到十一点。
)三、简答题1.请简要解释什么是比喻,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比较,以达到表达的目的。
例如:“他的眼睛像一汪清泉。
”这句话中,把眼睛与清泉进行比较,以形容他的眼睛清澈明亮。
2.请解释一下什么是对偶,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对偶是指在一句话或一篇文章中,重复使用相同的词语或短语,以达到修辞和韵律的效果。
例如:“亲手种下春秧,亲手收获丰庆。
”这句话中,使用了对偶的结构,使句子更加押韵和优美。
四、辨析题请辨析下列词语的用法,并填入正确选项:1. 参观/参与答案:参观2. 志愿者/自愿者答案:志愿者3. 植树/造林答案:植树五、改错题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误,并将其改正:1. 大学语文试题的确是一种考验,能够检验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运用能力。
答案:大学语文试题的确是一种考验,能够检验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运用能力。
2. 美丽的风景在我们眼前展开,让我们陶醉其中。
答案:美丽的风景在我们眼前展开,让我们沉醉其中。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全部使用正确的一组是:A. 怅然若失长嘘短叹恣意妄为B. 风声鹤唳明察秋毫揠苗助长C. 一诺千金一视同仁一叶障目D. 谆谆教诲谆谆告诫谆谆教导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能力很强。
B. 由于天气恶劣,导致航班延误。
C.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
D. 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而放弃追求。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配偶)B.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小路)C.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敬)D.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复习)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猛虎,勇猛无比。
B. 这朵花真美,像天边的云彩。
C. 他的心情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
D.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
5. 下列各句中,不属于排比句的是:A. 他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学习。
B. 春天,大地复苏;夏天,万物生长;秋天,果实累累;冬天,白雪皑皑。
C. 她聪明,她勤奋,她善良,她美丽。
D. 他喜欢读书,喜欢旅行,喜欢音乐,喜欢电影。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7. 《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绘的是_________的景色。
8.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中的名句,其出自《_________》。
9.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_________》。
10.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段话出自《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12. 请简述《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分析《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大学语文书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
B. 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
C. 贾宝玉是贾府的长子。
D. 小说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衰落。
答案:C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以下哪首诗?A. 李白的《静夜思》B. 苏轼的《水调歌头》C. 杜甫的《春望》D. 王维的《山居秋暝》答案:B3.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A. 《狂人日记》B. 《呐喊》C. 《边城》D. 《朝花夕拾》答案:C4. “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A. 春C. 秋D. 冬答案:A5.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杜甫B. 李白C. 苏轼D. 李清照答案:C6.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诗经》中的哪一篇?A. 《关雎》B. 《蒹葭》C. 《桃夭》D. 《鹿鸣》答案:C7. 《史记》的作者是谁?A. 司马迁B. 班固C. 司马光D. 左丘明答案:A8.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哪位诗人的名句?B. 王之涣C. 王维D. 王昌龄答案:A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哪首诗?A. 《登高》B. 《望岳》C. 《春望》D. 《登楼》答案:B10.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李白的哪首诗?A. 《静夜思》B. 《将进酒》C. 《月下独酌》D. 《夜泊牛渚怀古》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论语》是记录________(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经典著作。
答案:孔子2. 《离骚》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________(屈原)的代表作。
答案:屈原3.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宋代词人________(苏轼)的《水调歌头》。
答案:苏轼4.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是指________(地方)的民歌。
大学语文相关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相关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属于现代汉语词汇的是:A. 饕餮B. 窈窕C. 蹉跎D. 翱翔答案:D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哪首诗?A. 《春晓》B. 《春夜喜雨》C. 《春日》D. 《春望》答案:A3.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两句诗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答案:A4. “红楼一梦”是指哪部古典小说?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答案:A5.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屈原B. 陶渊明C. 杜甫D. 李白答案:A6. 下列成语中,使用正确的是:A. 杯弓蛇影B. 画蛇添足C. 画龙点睛D. 狗尾续貂答案:C7.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孟子》中的哪一篇?A. 《梁惠王上》B. 《离娄上》C. 《尽心上》D. 《公孙丑上》答案:B8.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柳永答案:D9.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出自下列哪部作品?A. 《史记》B. 《汉书》C. 《后汉书》D. 《三国志》答案:A10.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以下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风”、“雅”、“颂”是其三个主要部分,其中“风”指的是______。
答案:各地的民歌2.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其中“______”是孔子的核心思想。
答案:仁3. 《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的______。
答案:司马迁4. “______”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答案:《西游记》5. “______”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绘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斗争。
大学语文试卷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试卷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蹊跷(qī qiāo)剽窃(piāo qiè)谄媚(chǎn mèi)B. 蹊跷(xī qiāo)剽窃(piāo qiè)谄媚(chǎn mèi)C. 蹊跷(qī qiāo)剽窃(piào qiè)谄媚(chǎn mèi)D. 蹊跷(xī qiāo)剽窃(piào qiè)谄媚(chǎn mèi)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B. 我们一定要克服困难,争取早日完成生产任务。
C.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经验丰富。
D.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3.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风”“雅”“颂”是其主要组成部分。
B. 杜甫被称为“诗圣”,其诗歌以豪放著称。
C.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D. “四书五经”中的“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受伤的野兽,蜷缩在角落里。
B.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
C. 他的声音像雷鸣般响亮。
D. 他的心像被针扎一样痛。
A.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B. 短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的。
C. 句子是语言中最大的语法单位。
D. 标点符号是句子的组成部分。
6.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古代“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
B. 古代“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C. 古代“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D. 古代“六艺”和“四书五经”是同一回事。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范文5份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范文5份(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规章制度、策划方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范文5份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8分)1、B2、D3、C4、D5、C6、B7、C8、D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分)1、DE2、ACD3、ABCE4、ABCE5、ADE6、BE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4分。
(完整版)《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一):号学(时间90 分钟)题号一二三四得分得分得分评卷人复核人一、填空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答案有错别字,该题不得分)1.《大同》一文中“选贤与能”句的“与”,繁体字作“與”,其:题读音是。
名答姓2.古诗《长恨歌》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要3.《还魂记》、《紫钗记》、《邯郸梦》、《南柯记》四部作品合称不“”,又称“玉茗堂四梦” 。
内4.老子学说的核心范畴是“”,认为它是世界的本原及万:线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级订5.子曰:“君子博学,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班/6.西绪福斯是 _________的象征。
级装年7.是中国现代作家,著有诗集《太阳城札记》、散文集《失败之书》和小说《波动》等。
:院学8.《敬畏生命》的作者曾获1952 年度诺贝尔奖。
9.《贝多芬百年祭》的作者是爱尔兰著名的戏剧家、批评家、小说家。
10.《故乡的野菜》一文的作者是。
得分评卷人复核人二、选择题(请选择正确答案,并将答题栏中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多涂、少涂、不涂、涂错均无效。
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答题栏1.[A][B][C][D]6. [A][B][C][D]11. [A][B][C][D] 2.[A][B][C][D]7. [A][B][C][D]12. [A][B][C][D] 3.[A][B][C][D]8. [A][B][C][D]13. [A][B][C][D] 4.[A][B][C][D]9. [A][B][C][D]14. [A][B][C][D] 5.[A][B][C][D]10. [A][B][C][D]15. [A][B][C][D]1.《大同》一文选自()。
A. 《论语》B.《孟子》C.《礼记》D.《尚书》2.下列四组诸侯国,全部礼遇流亡途中的晋公子重耳的一组是()。
A .狄、卫、齐、曹B.宋、郑、楚、秦C.齐、曹、宋、郑D.狄、齐、楚、秦3.《春江花月夜》的体裁是()。
大学语文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属于古代汉语的用法是()。
A. 之乎者也B. 你好C. 谢谢D. 再见2.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诗经》的哪一篇?A. 《关雎》B. 《桃夭》C. 《蒹葭》D. 《鹿鸣》3. 以下哪位诗人被誉为“诗圣”?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王之涣B. 孟浩然C. 杜甫D. 李清照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以下哪首诗?A. 《水调歌头》C. 《如梦令》D. 《忆秦娥》6.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是《红楼梦》中谁的自述?A. 贾宝玉B. 林黛玉C. 薛宝钗D. 王熙凤7.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王勃B. 李白C. 杜甫D. 苏轼8.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孟子》的哪一章?A. 梁惠王上B. 梁惠王下C. 公孙丑上D. 公孙丑下9.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商隐B. 杜牧C. 王昌龄D. 李清照10.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以下哪首诗?A. 《望岳》B. 《登鹳雀楼》D. 《滕王阁序》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唐代诗人______的《静夜思》中的名句。
3.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出自元代诗人______的《摸鱼儿·雁丘词》。
4.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宋代词人______的《鹊桥仙》中的名句。
5.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江花月夜》。
6.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宋代诗人______的《游山西村》中的名句。
7.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出自宋代词人______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本科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本科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别称?A. 石头记B. 金陵十二钗C. 通灵宝玉D. 神瑛侍者答案:C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句诗出自唐代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A3. 在《论语》中,孔子提倡的“仁”的核心思想是什么?A. 忠诚B. 礼仪C. 仁爱D. 智慧答案:C4.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这句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A. 春天B. 夏天C. 秋天D. 冬天答案:A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句诗出自唐代哪位诗人的作品?A. 王之涣B. 孟浩然C. 王昌龄D. 李白答案:B6. 《诗经》中的“风”、“雅”、“颂”分别指的是什么?A. 风土人情、雅俗共赏、颂扬功德B. 地方民歌、朝廷礼仪、祭祀歌曲C. 风土人情、朝廷礼仪、祭祀歌曲D. 地方民歌、雅俗共赏、祭祀歌曲答案:B7.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这句话出自哪部作品?A. 《岳阳楼记》B. 《醉翁亭记》C. 《滕王阁序》D. 《爱莲说》答案:B8.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句诗出自唐代哪位诗人的作品?A. 王勃B. 杜甫C. 李白D. 王维答案:A9.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这句话出自《诗经》中的哪一篇?A. 《关雎》B. 《蒹葭》C. 《桃夭》D. 《采薇》答案:C10.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陶渊明B. 王维C. 李白D. 杜甫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史记》的作者是________,他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答案:司马迁2.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其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的忧虑。
答案:民生3.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出自宋代词人_______的《水调歌头》。
大学语文本科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本科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属于古代汉语词汇的是:A. 手机B. 电脑C. 网络D. 竹简答案:D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辛弃疾答案:C3.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前世是:A. 石头B. 金箍棒C. 神瑛侍者D. 玉皇大帝答案:C4.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诗经》中的哪一篇?A. 《关雎》B. 《桃夭》C. 《蒹葭》D. 《鹿鸣》答案:B5.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边城》D. 《呐喊》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疑是地上霜2. 《史记》的作者是西汉的著名史学家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司马迁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________的《春晓》。
答案:孟浩然4.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其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答案:不屈不挠5.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共有________________位。
答案:一百零八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孔子在这里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乐趣。
他认为,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地复习和实践所学,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实践,人们能够获得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2. 描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答案: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性格复杂,既有才华横溢、聪明伶俐的一面,又有多愁善感、敏感脆弱的一面。
她对爱情忠贞不渝,对友情真诚相待,但同时也因为身世的不幸和环境的压抑,表现出了一种悲观和自怜的情绪。
大学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大学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哪一项是形容声音的?A. 悠扬B. 绚丽C. 清新D. 雄伟答案:A2. “春风又绿江南岸”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李白B. 杜甫C. 王安石D. 孟浩然答案:C3.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边城》D. 《呐喊》答案:C4.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苏轼B. 王维C. 杜甫D. 李白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论语》中的哪一篇?A. 学而B. 为政C. 里仁D. 述而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部_________。
答案:散文集2.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是_________关系的代表。
答案:爱情3.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陶渊明的_________。
答案:《饮酒》4.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苏轼的_________中的名句。
答案:《水调歌头》5.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_________。
答案:《离骚》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诗经》的艺术特点。
答案:《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内容上,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二是形式上,它采用了四言为主的句式,节奏鲜明,韵律和谐;三是语言上,它语言朴实自然,形象生动,富有音2. 分析《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内涵。
答案:这句话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先天下之忧而忧”意味着作者把国家和人民的忧患放在首位,愿意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后天下之乐而乐”则表明作者在国家和人民的福祉得到保障之后,才会考虑个人的安乐。
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道德追求。
大学语文专业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专业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属于古汉语词汇的是()。
A. 手机B. 电脑C. 网络D. 竹简2.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以下哪篇古文?()A. 《岳阳楼记》B. 《滕王阁序》C. 《醉翁亭记》D. 《赤壁赋》3.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中的“夭夭”是什么意思?()A. 夭折B. 茂盛C. 娇艳D. 凋零4.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边城》D. 《呐喊》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哪首诗?()A. 《静夜思》C. 《赠汪伦》D. 《庐山谣》6.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孟子》中的哪一章?()A. 《梁惠王下》B. 《公孙丑上》C. 《滕文公上》D. 《离娄上》7.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杜甫B. 李白C. 王安石D. 苏轼8.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出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哪首诗?()A. 《春江花月夜》B. 《望月怀远》C. 《夜泊牛渚怀古》D.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王之涣B. 杜甫C. 李白D. 王维10.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哪首诗?()A. 《春晓》C. 《春日》D. 《春日行》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2. 杜甫的《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下一句是______。
3.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有“______”四字。
4. “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
5. “______,可以为师矣”出自《论语·为政》。
6. “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是《离骚》中的名句。
大学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大学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战国策?一书的整理编订者是〔B〕A、郭茂倩B、刘向C、司马迁D、班固2、王昌龄最擅长的是〔D 〕A、七言律诗B、七言歌行C、五言绝句D、七言绝句3、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C〕A、屈原B、白居易C、杜甫D、辛弃疾4、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著名作家是〔D〕A、巴金B、郁达夫C、老舍D、朱自清5、诗集?女神?的作者是〔C 〕A、闻一多B、戴望舒C、郭沫假设D、冰心6、冰心?往事?〔—一之十四〕借助对大海的描绘.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志,这叫做〔B 〕A、铺张扬厉B、托物言志C、映衬比照D、渲染衬托7、屠格涅夫?门槛?的根本表现手法虽〔 C 〕A、比喻B、拟人C、象征D、夸张.8、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件, 就是〔D〕A、顺叙B、倒叙D、插叙D、平叙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诗作属于七言律诗的是〔DE 〕A王维?山居秋瞑? B、李白?送盂浩然之广陵〕C、王昌龄〈参军行?D、社甫?登高?E、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2、以下作品集属于朱自清创作的有〔ACD 〕A、?踪迹?B、?风景谈?C、?背影?D、?欧游杂记?E、?闲书?3、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指由长辈对子女的关心应表达在〔ABCE〕A、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B、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C、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阔世界D、让他们走一条既走的生活道路E、培养他们崇高的理想和蔼良的气质4、屠格涅夫?门槛?通过一组象征性形象, 〔ABCE〕A、反映俄罗斯人民为争取民主自由而英勇斗争的情景B、赞颂革命者的献身精神C、揭露专制社会对革命者的迫害D、表现了对“圣人〞的崇拜E、斥责诬蔑革命事业的庸人和帮凶5、构成完整的小说世界的要素有〔ADE 〕A、人物B、时间C、地点D、情节E、环境6、培根在?论学问?中指由,治学的目的是〔BE 〕A、幽居养静B、权衡轻重C、善于辞令D、变化气质E、审察事理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4分〕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名句.2、王昌龄?参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 : 孤城遥望玉门关.〞3、辛弃疾?摸鱼儿?:“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4、元散曲有小令和套数之分.四、词语解释题〔解释以下各句中加横线的词.每题1分,共10分.〕1、齐王使使问赵威后.问:聘问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日,“非我也,兵也?〞兵:兵器3、抑不知生之志,靳胜于人而取于入那?靳:同“祈:求4、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鄙:边邑5、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当:判决6、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本:根7、索青缭白,外与天际.际:接合,连接8、又立向所立厩中.向:从前,上次9、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阑干:纵横的样子10、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淹留:长期停留五、译题〔译以下各题中加横线的语句. 每句1分,共5分〕1、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其肤:用手指甲去抓树木表皮2、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白:言诣部, 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由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A、急诣部,如书:、速往右将军军部,根据文书执行.B、或失道,后大将军:迷失方向走错了道路,耽误了与大将军会师的约期〔后一句也可译为:后于大将军到达指定地点〕.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釐妇A、舞幽壑之潜蛟:使深渊里潜藏的蚊龙起舞B、泣孤舟之釐妇:使孤舟上的寡妇哭泣六、简做题〔第1、2小题各1分,第3、4小题各2分共6分.〕1、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反映了封建时代哪一阶层人物的生活和情感?中下层土子2、?宝玉挨打?中;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他是一个鄙弃仕途经济,背离封建礼教的贵族叛逆者,与封建卫道士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3、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所说的中国“固有文明〞的实质是什么?人吃人4、?香市?一文通过记述浙江桐乡乌镇“香市〞的今昔变化表达了什么样的中央思想?文章表达的中央思想是旧中国内封建经济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转变,’并没有给农村带来开展繁荣.七、简析题〔第1、2、3小题各5分,第4小题6分, 共21分.〕1、读李大钊?今?中的两段文字:为什么“今〞最可珍贵妮?“最好借哲人耶曼孙所说的话答这个疑问:“尔假设爱千古,尔当爱现在.咋日不能唤回来、明天还不确实,尔能确有把握的就是今日.今日一天, 当明日两天.〞为什么“今〞最易丧失呢?由于宇宙大化,刻刻流转、绝不停留.时间这个东西,也不由于吾人贵他爱他稍稍在人间留恋:试问吾人说“今〞,说“现在〞,茫茫百千万劫,究竟哪一刹那是吾人的“今〞,是吾人的“现在〞呢?刚刚说他是“今〞是“现在〞,他早已风驰电掣的一般,已成“过去〞了.吾人假设要糊糊涂涂把他丢掉,岂不可借!请答复:A、这两段文字论述的论点各是什么?使用的各是哪种论据?第一问上一段谁点:“今〞最可珍贵.下一段论点:“今〞最易丧失.第二问上一段论据:名人名言〔或答理论论据〕下一段论据:事实论据B、这两段文字有何内在联系?由于“今〞最易丧失,所以更觉得“今〞最可珍贵;论证了“今〞最易丧失,也就证实了“今〞最可珍贵.2、阅读?炉中煤?的第三节.啊,我年青的女郎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请答复:A、本节中的双重象征寓意是什么?一是象征诗人的爱国感情长期埋藏在心底;只有到了“五四〞以后,这股激情才得以喷发.二是象征被封建主义束缚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才焕发由真正的青春活力.B、本节中的首句在诗中由现四次,这里采用的是何种修辞手法?反复3、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心古?是如何层层深入地突现主题的?为什么说最后两句可称为“曲眼〞?前三句〔或第一层〕写潼关的险要形势,中间四句〔或第二层〕正面抒发怀古之意、兴亡之感,末两句〔或第三层〕对怀古之意再作深化,点明全篇主旨〔或揭示历史规律〕.未两句指由,无论封建王朝兴起还是灭亡,最终受苦的还是百姓,这就使作品的怀古主题升华到一个新的思想高度,所以堪称“曲眼〞.4、阅读?张中丞传后序?中的这段文字:籍时尚小,粗闻巡、远事,不能细也. 巡长七尺余,须髯假设神.尝见嵩读?汉书?,谓嵩曰:“何为久读此〞?嵩日:“未熟也.〞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 ’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嵩惊,以为巡偶熟此卷,因乱抽他帙以试,无不尽然.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巡应口诵无疑.请答复:A、哪些句子是描写张巡肖像的?请用现代汉语转述张巡外貌.〔2分〕“巡长七尺余,须髯假设神〞.张巡身高七尺多,两腮和下巴有浓密的须髯,美如天神.B、这段文字表现了张巡哪方面的性格特点?〔2分〕博闻强记C、这段文字运用何种手法来刻划张巡性格的?〔2分〕对话、衬托八、作文〔40分任选一题〕1、鲁迅小说?孤独者?主人公魏连殳分析外表看上去魏连殳是反礼教的, 其实他是最守礼的. 同样的在魏连殳那里,他为什么那么耐心地为祖母去装殓呢?他那样放声一哭,说明魏连殳是真正讲礼教的,是孝子,他是真孝,他反对的是礼俗.我们发现,鲁迅在?孤独者?这篇小说里,始终突生的是两个感受,而且都是趋于极端的,一个是极端的异类感, 一个是极端的绝望感.可以说,鲁迅是把历史上的魏晋时代的文人和现实生活中他自己的异类感和绝望感在?孤独者? 这里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由来. ?孤独者?的主人公魏连殳正是一个异类.小说一开始就说他对人总是爱理不理的,常常喜欢管别人的闲事,所以大家把他像外国人一样看待.而最让人感到异样的是他喜欢发表议论,非常多,而且往往颇奇警.这是典型的魏晋风度,也是典型的鲁迅风度.这样一个异类, 与整个的社会是绝对地不相容,开始有种种流言蜚语,结果校长把他解聘,没有饭吃了.于是有一天, “我〞在马路边的书摊上发现一本魏连殳的书,魏连殳嗜书如命,把书拿来卖,就说明他生活陷于绝境了. 于是魏连殳有一天来到了“我〞家里,吞吞吐吐,有话又不说,最后临走的时候,说,你能不能给我找个工作,由于我还要活下去.魏连殳是何等骄傲的一个人,他最后这样乞讨工作,是真被逼到无路可走的地步了.所以小说情节的开展带有很大的残酷性,写整个社会怎样对待一个异端,怎样一步一步地剥夺他的一切, 到最后, 他生存的可能性都失去了.这是社会、多数对一个异端者的驱逐,一种非常残酷的驱逐.在?孤独者?里,鲁迅就是通过两种声音, 叙事者“我〞的声音和主人公魏连殳的声音互相对峙、互相辩驳,写生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困惑.所以小说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对历史和现实的孤独者命运的考察,但在更深层面上展开的是关于人的生存状态、人的生存希望,以及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思考与驳难,而且我们可以发现,这种讨论是极其彻底的, 由于本来为爱我者活着已经是生存意义的底线了,还要追问在底线之后还有没有可能性,就由现了为敌人而活着这样的残酷选择.“活还是不活〞,这是哈姆雷特的命题,其实正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命题,在鲁迅这里是用中国的方式来思考与答复的:他看得很深很远,从历史看到现实,从魏晋时代文人看到他自己的同辈人,这样一种关于人的存在本身的追问, 充满了鲁迅式的紧张,灌注着鲁迅式的冷气.2、普希金?致凯恩?解读诗人没有描绘凯恩外形的美丽,而是突生了她的美给诗人带来的神奇的精神动力.诗人把一个女子的形象高度理想化了:“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有如纯洁之美的精灵〞.她成了超尘绝世之美的化身,成了生命和灵感的源泉,使诗人悒郁、枯涩的心灵重新得到滋润与苏醒. 这首诗后来由著名作曲家格林卡谱成歌曲,成为俄国最有名的一首歌.也被世人誉为“爱情诗卓绝的典范〞的作品.这首诗歌是情诗的典范之作,是普希金写得最美的一首. 别林斯基说:“凯恩对他来说,是一个超凡脱俗的形象,是纯洁之美的精灵〞,她在爱的世界里,像水晶透明,像白雪洁白,使来自天国圣洁的公主.诗歌的前三节回忆他们的相见.这里“首因效应〞起了作用,再写相识后的爱情萦绕,耳边听到梦中浮现,皆是因为诗人的狂慕的激情,也间接暗示了现实生活的严酷,诗人曾经参与了12月革命党人反对专制政体的斗争,所以写到了“我忘却了你温柔的声音 /还有你那天仙似的的面影〞.诗歌的最后三节写得是现实.刚刚被解除了流放的生活的诗人,又被软禁在在穷乡僻壤,怎不感到孤苦不堪.这个时候,凯恩由现在他的面前,一下子唤起了旧情,爱情苏醒了,他的心在狂喜地跳动.一切失而复得,再次有了爱的力量源泉,心灵感到充实了,写诗有了灵感了,生命放生了灿烂的火花.在这里我选择了几个版本的译,供大家遴选参考.我比拟喜欢戈宝权的旧译.3、解读曹操?短歌行?价值和内蕴曹操?短歌行?中表达的人生态度总旨是志士恨日短、慷慨思有为的昂扬发奋精神 ,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他没有采用浪漫主义的热情豪迈的对未来展望式抒发,而是采用了现实主义的严肃端庄的把握现实的方式,因而给人以严肃沉重的感觉甚至哀伤无奈的假象.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 幽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在这八句中,作者强调他非常发愁,愁得不得了.那么愁的是什么呢?原来他是苦于得不到众多的“贤才〞来同他合作,一道抓紧时间建功立业.试想连曹操这样位高权重的人居然在那里为“求贤〞而发愁,那该有多大的宣传作用. 假设庶族地主中真有“贤才〞的话,看了这些话就不能不大受感动和豉舞.他们正苦于找不到生路呢,没有想到曹操却在那里渴求人才,于是那真正有才或自以为有才的许许多多人,就很有可能跃跃欲试,向他“归心〞了.总起来说,?短歌行?正象曹操的其它诗作如?蒿里行?、?对酒?、?苦寒行?等一样,是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主要是为曹操当时所实行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效劳的;然而它那政治内容和意义却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 来到达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在曹操的时代,他就已经能够根据抒情诗的特殊规律来取得预期的社会效果,这一创作经验显然是值得借鉴的.同时由于曹操在当时强调“唯才是举〞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所以他对“求贤〞这一主题所作的高度艺术化的表现,也应得到历史的肯定.这首诗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抒发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用四言体写来,内容深厚,庄重典雅, 感情充分.诗的开头情绪稍嫌消沉,但整首诗的基调还是昂扬发奋的.。
大学语文教程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教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踌躇(chóu chú)B. 叱咤(zhì zhà)C. 恣意(zì yì)D. 蹉跎(cuō tuó)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哪部作品?()A. 《滕王阁序》B. 《春江花月夜》C.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 《登鹳雀楼》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的哪种情感?()A. 思念之情B. 离别之情C. 欢聚之情D. 愤懑之情4.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贾宝玉是小说的主人公之一B. 林黛玉是贾宝玉的表妹C. 王熙凤是贾母的儿媳 D. 薛宝钗是贾宝玉的妻子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请问这首诗的体裁是()。
A. 五言绝句B. 七言律诗C. 五言律诗D. 七言绝句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__的《将进酒》。
2.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时期的__________所著。
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在《望岳》中表达的__________。
4.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代表作,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作者的__________。
5.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出自元代诗人__________的《摸鱼儿·雁丘词》。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诗经》的艺术特色。
2. 描述《离骚》中屈原的形象。
3. 分析《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4. 论述《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结合《论语》中的相关章节,谈谈孔子的“仁”学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试题附答案部门: xxx时间: 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大学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1.《马伶传》马伶拜当朝宰相顾秉谦为“师”的主要启示是 < )A.深入生活是艺术创造的根本途径B.善于模仿是艺术创造的根本途径C.刻苦磨炼是最可贵的从艺精神D.耻居人下是最可贵的从艺精神答案: a2.下列文章,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一句的是 < )A.《寡人之于国也》B.《秋水》C.《五代史伶官传序》D.《论毅力》答案: b3.《哭小弟》中小弟、蒋筑英、罗健夫的共同品格是 < )A.贡献卓著B.无私奉献C.全才罕遇D.英年早逝答案: b4.《长恨歌》第四部分所描绘的杨玉环在仙界思念唐玄宗的情景是 < )A.天然之境B.融情入境C.移情于境D.因情造境答案: d5.贯串《爱尔克的灯光》的线索是 < )A.故居的变迁B.亡姐的不幸遭遇C.三种灯光的依次闪现D.“长宜子孙”四个字的联想答案: c6.《先妣事略》写母亲娘家的良好家风和娘家人的受欢迎,对刻画母亲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 < )b5E2RGbCAPA.对比B.类比C.烘托D.象征答案: c7.下列文章,通篇以寓言形式说理的是A.《寡人之于国也》B.《秋水》C.《五代史伶官传序》D.《论毅力》答案: b8.《都江堰》说都江堰的水,“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这里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B.比拟C.借代D.排比答案: b9.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的情景交融方式是 < )A.自然天成B.融情入景C.移情于景D.因情造景答案: c10.《爱尔克的灯光》中,“爱尔克的灯光”的象征意义是 < )A.封建家庭和礼教的没落与崩溃B.美好希望的破灭和生活的悲剧C.对旧家庭的憎恶和对财富的鄙弃D.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答案: b11.对《再别康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像一支优美的乐曲,缠绵深婉的诗句随着轻柔起伏的旋律流淌出来,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余音袅袅B.这首诗像一幅生动的画卷,一系列近乎完美的色彩变幻与意象组合形成流动的气韵,艳丽而又幽雅,飘逸中见静穆p1EanqFDPwC.这首诗具有完美的形式结构,每节诗四句,每个诗句基本上由三个节奏构成,匀称、和谐,于清新活泼中求整饬DXDiTa9E3dD.这首诗极好地体现了新格律诗派独特的美学追求,但唯美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妨害了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表达答案: d12.以下哪一个不是冯谖所谋的“三窟” < )A.市义于薛B.薛地建庙C.游说于梁D.游说齐王答案: c13.《吃饭》选自钱钟书的 < )A.《人兽鬼》B.《围城》C.《写在人生边上》D.《谈艺录》答案: c14.《声声慢》中,“寻寻觅觅”所体现的心态是 < ) A.休闲感B.急切感C.失落感D.绝望感答案: c15.《咬文嚼字》的中心论点是 < )A.斟酌字句就是调整思想感情B.文学的文字更注重联想意义C.文字的运用要有创造精神D.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答案: d16.《哦,香雪》的整体建构特点是<)A.思想感情的多重性B.全景描述中突出中心画面C.以铅笔盒为聚焦点D.借景物描写刻画人物心情答案: b17.称赞《蒹葭》一诗“最得风人深致”的是 < )A.王国维的《人间词话》B.朱熹的《诗集传》C.郁达夫的《孤独的秋》D.王夫之的《姜斋诗话》答案: a18.以“心里想”、“心里又想”领起的人物描写方法是A.行为描写B.语言描写C.直接心理描写D.典型细节描写答案: c19.《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抒情方法是 < )A.借景物抒情B.借象征抒情C.借举止抒情D.借典故抒情答案: b20.在鲁迅散文《秋夜》中喻示一种顽强抗击黑暗的韧性战斗精神的形象是< )A.不惜献出生命去扑火的小青虫B.对未来抱着希望之梦的小粉红花C.饱经沧桑、坚实挺拔的枣树D.奇怪而高的天空答案: c二、多选题1.《虞美人》中,借以表达“物是人非”情感的事物有 < ) A.春花秋月B.小楼C.雕栏玉砌D.东风E.一江春水答案: acde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主要议题有 < )A.抱定宗旨B.砥砺德行C.改良讲义D.添购书籍E.敬爱师友答案: abe3.《蚂蚁大战》描写生动的原因有 < )A.观察细致B.描写细腻C.画面清晰D.类比贴切E.拟人传神答案: abcde4.下列作品,属于记事散文的有 < )A.《爱尔克的灯光》B.《香市》C.《西湖七月半》D.《马伶传》E.《哭小弟》答案: abc5.《金鲤鱼的百裥裙》中小说内涵深刻性的主要体现有 A.时代变迁消解了等级观念B.等级观念渗透到日常生活C.身份意识浸透小人物心灵D.等级意识遭到儿孙的唾弃E.寓深意于不动声色的白描之中答案: bc三、词语解释题1.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及:答案:及:够得上。
2.肩此重任,责无旁贷。
责无旁贷:答案: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无可推卸。
3.明德先论于贱。
贱:答案:贱,指底层的百姓。
4.孤舟一系故园心。
系:答案:系:有双关意义。
一指孤舟停泊系岸,二指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凝结于胸。
5.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弃甲曳兵而走:答案:弃甲曳兵而走:丢弃铠甲、拖着武器而逃跑。
6.此上元妹子所遗,故存之。
遗:答案:遗:赠送。
7.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答案:凶:发生灾荒。
8.倚栏干处,正恁凝愁。
恁凝愁:答案:恁:如此;凝愁:愁苦不已,愁恨深重。
9.病偻,隆然伏行。
有类橐驼者。
隆然:答案:隆然:脊背高起的样子。
10.旧栖新垅两依依。
旧栖新垅:答案:旧栖:旧居,指生者所住;新垅:新坟,指死者所葬。
四、简析题1.我用放大镜观察最初提到的红蚂蚁,看到它狠狠咬住敌方的前腿上部,且咬断了对方剩下的触须,可自己的胸部却被黑武士撕开了,露出了内脏,而黑武士的胸甲太结实,无法刺穿。
这痛苦的红武士暗红的眸子发出战争激发出的凶光。
它们在杯子下又缠斗了半小时,当我再次观战时,那黑武士已使敌人身首异处,但那两个依然有生命的脑袋,挂在它身体的两侧,犹如悬吊在马鞍边的两个恐怖的战利品,两个红蚂蚁头仍死咬住不放。
RTCrpUDGiT<1)这里描绘了什么?表现了什么?<2)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联想方式和表现方法?<3)从这里看,作者对人类战争持怎样的态度?答案: <1)描写的是红黑三武士生死对决的结局,表现了蚂蚁大战的残酷性。
<2)联想方式是类比联想,表现方法是象征。
<3)对人类战争及其狂热精神极其憎恶,对人类战争造成灾难极其哀痛。
2.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5PCzVD7HxA<1)这里主要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2)项羽说这段话的主要意图是什么?<3)从这里可以看出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 <1)主要是语言描写。
<2)强调自己的失败是天意,而不是由于自己的无能。
<3)不懂政治,专恃武力以经营天下。
这点,司马迁在“太史公曰”中也说得很清楚。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jLBHrnAILg<1)说明“寻寻觅觅”句的统领作用。
<2)由“雁过”所引发的思绪中主要包涵哪些情景?<3)“梧桐更兼”句有何作用?答案略4.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
炮声压下去马来与印度野林中的虎啸。
半醒的人们,揉着眼,祷告着祖先与神灵;不大会儿,失去了国土、自由与权利。
门外立着不同面色的人,枪口还热着。
他们的长矛毒弩,花蛇斑彩的厚盾,都有什么用呢;连祖先与祖先所信的神明全不灵了啊!xHAQX74J0X<1)概括这段描述的大意。
<2)小说开头为什么要作这样的社会环境描绘?<3)总体说来,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和修辞手法?答案略5.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树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树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LDAYtRyKfE——选自《寡人之于国也》<1)孟子认为“王道之始”的标志是什么?<2)这里体现出孟子怎样的治国思想?<3)这里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答案略五、作文题1.知足常乐。
写一篇字数为600-800的议论文。
答案略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