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导学案:1.4测量平均速度(无答案)
1.4 测量平均速度【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秒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平均速度,从而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2.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数据的作风。
【重点难点】:重点:平均速度的测量方法。
难点:如何准确的测量出小车的运动时间。
【导学流程】一、了解感知1.请同学们阅读P23第一段文字和图1.4-1,勾画出求物体平均速度的原理,并熟练掌握。
2.请同学们阅读P23-P24实验部分内容,细读实验步骤,掌握实验测物体平均速度的方法。
二、深入学习1.在测量平均速度实验中,用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2.根据测得的路程和时间,利用公式算出小车的平均速度。
3.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斜面的一端用木块,使它保持的坡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下滑的速度较慢,方便计时。
4.关于平均速度,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B.平均速度是用来精确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快慢的C.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D.平均速度是几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5.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100米赛跑。
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 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
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在前50m-定用了6.25s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m/s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km/h6.三位同学在操场上自己步行的测得结果为V甲=4km/h,V乙=1.2m/s,V丙=40m/min,这三位同学步行速度的关系为()A.V乙>V甲>V丙 B.V甲>V丙>V乙C.V甲>V乙>V丙 D.V乙>V丙>V甲三.迁移运用1.李强同学在乘长途汽车旅行时,注意观察公路旁边的里程碑,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里程碑示数20km 30km 40km 50km 60km记录时间8h20min05s 8h35min00s 8h50min50s 9h05min20s 9h20min05s(1)从记录数据可以看出,汽车做的_____(填“是”或“不是”)匀速直线运动.(2)这辆汽车在该同学观察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km/h.2.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A.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C.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D.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3.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l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 AB= cm; t BC= s;V AC= 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AC偏(填“大”或“小”)4.小明和同学们利用棉线,刻度尺,秒表,火柴,一盘新蚊香,蚊香架等器材测量蚊香燃烧的平均速度,他们设计了如下步骤,请你补充完整(测量数据用字母表示)(1)用棉线和刻度尺测出(2)将蚊香支在蚊香架上,点燃一段时间,记为t1(3)再用棉线和刻度尺测出(4)用所测字母表示蚊香燃烧的平均速度v= ;接下来他们进行了讨论:(5)根据蚊香燃烧速度能否算出剩余蚊香还能燃烧多长时间?如果能,用字母表示为t2= (6)根据测量能否计算出从晚上10点到早上6点需燃烧多少盘蚊香?如果能,字母表达式为n=5.某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h后通过全程的一半,要想在40min内到达目的地,它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多少?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预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预学案设计(无答案)1 / 2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5课时 测量平均速度(教材P23-P25)预学目标 明确目标才能抓住重点哦!1、会使用停表测量时间、刻度尺测量长度。
2、了解物理实验的过程及方法。
经历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3、知道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
教材补充 看看你能不能自己学会这些知识吗?测量平均速度(重点;掌握)在日常生活中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大多数指“平均速度”,怎样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呢?我们通过下面的活动来了解其测量方法。
【实验原理】v=s/t (用刻度尺和手表(或停表)测平均速度)【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刻度尺、手表(或停表)、金属片。
【实验过程】(1)如图所示,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s 1,把s 1和以后测得的数值填人下表中。
(2)测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 1,在正式测t 1以前应该先练习几次,熟练以后,t 1会测得更准一些。
(3)根据s 1、t 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 1。
(4)将金属片大约移至s 1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至金属片的距离s 2,测出所用的时间t 2,算出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 2。
(5)算出小车通过后半段路程s 3,测出所用的时间t 3,算出小车通过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 3。
【实验记录】①在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s 与时间t 成正比,比值是恒定的,由公式v=s/t 算出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②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比值上不是恒定的,由公式v=s/t 求出的速度是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 内,或者是在路程s 内的平均速度。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不同时间(或者是不同路程)内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因此要指明求出的平均速度是对哪段时间(或路程)来说的。
④通常说某物体运动的速度是多大,一般指的都是平均速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 1.4 测量平均速度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1.4 测量平均速度学习目标1.能用实验器材测量平均速度。
2.能利用速度公式及变形公式进行各种计算。
自学学习(自学教材23-24页)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1.实验原理(就是速度公式):2.实验器材:、、斜面、小车、金属片。
3.实验装置:合作探究1.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车在斜面上由顶端滑过斜面的始、末位置如图所示,小车通过的路程为,若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为2.5s,则小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2. 体育课上,同学们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由四位同学分别测出李军跑步经过10m、根据(1)从起点到10m处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2)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3)分析表中数据和你计算所得的数据,可以发现李军跑步有什么规律__________ _当堂达标1.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它在第1 min内、第2 min内、第3 mi n内的路程都是300 m,在这3 min内做的是()A、匀速直线运动B、变速直线运动C、变速运动D、无法确定3.2007年4月18日,我国铁路正式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新的列车外形如图,它从南京到上海的平均速度可达200km/h,若南京到上海的全程为300km,则列车通过这段距离需要 h。
4.一辆汽车在与铁路平行的公路上以36km/h的速度匀速前进,迎面开来一列速度为54km/h 的火车,汽车上的乘客看到火车开过经历了7s,由此可知这列火车长 m。
5.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图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的车费发票。
求:(1)出租车行驶时间;(2)出租车行驶速度。
6.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1s闪拍一次。
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共通过了 cm的路程,小球从B点到E 点的平均速度是 m/s。
7.长300m的火车,用5min时间通过了一条长3.3km的隧道,火车的速度是_______,火车在隧道内行驶的时间为________.8.汽车从A城开往B城,全程所用的时间为2小时,前一个小时汽车的平均速度为40m/s,后一个小时的平均速度为60m/s,那么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每秒?。
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无答案)
测量平均速度【学习目标】1、学会用刻度尺和停表测物体的平均速度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学会分析速度的变化【学习重点】1、学会用刻度尺和停表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学习难点】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学会分析速度的变化【自主学习】【自学导航】1.在物理学中,用______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2、速度的公式是______、时间的公式是______、路程的公式是______速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3、我们用______来测量长度,利用______来测量时间4、从速度公式______可知,如果我们测出了物体运动的______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______,我们就可以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合作导学】观察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视频,分析:在测量速度过程中,若斜面坡度过小,会怎么样?坡度过大会怎么样?若某组同学听到撞击声后一段微小时间后才才停表计时,测量结果会怎样?【分层导练】1、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15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1)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2)分析表中数据,小车全程是做匀速运动吗?为什么?小车由甲至乙小车由乙至丙小车由甲至丙路程S/cm 26时间t/s 4平均速度v/(cm/s) 152、两个同学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秒表每格为1S,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______ m/s,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______ m/s.【总结提升】.7.1 《力》【教材分析】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
学好力的概念是今后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力已有许多感性认识,如何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知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先让学生列举一些有关力的实例,然后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再通过实验现象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最后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导学案(无答案)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无答案)7、 请同学们计算出实验中下半段路程:S 3= 下半段路程所用时间T 3= 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 3=8、计算232v v = ,将结果与v 1对比,二者是否相等? (注意: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四、当堂达标练习1、2003年8月10日,第8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200m 短跑决赛中,美国选手琼斯荣获冠军,这表明在比赛全过程中:( )A .琼斯用的时间最短B .琼斯跑的路程最长C .琼斯平均速度最大D .琼斯始终一马当先2.某同学参加百米赛跑,跑前24m 用了4s ,跑完100m 用了12s ,该同学百米跑的平均速度是( )A 、6m/s ;B 、8. 3m/s ;C 、7. 15m/s ;D 、7.75m/s.3、小明同学想利用图4-1中的器材探究:改变斜面的坡度,小车沿斜面由顶端运动到底端的平均速度是否发生变化?猜想:(1)你的猜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利用图7中所给器材来验证你的猜想,具体实验步骤是: 4、如图4-2所示,一列长为120 m 的火车匀速通过一座3000 m 长的大桥,火车完全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100 s ,求火车过桥时的速度是多少?5、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本实验的原理: ;(2)本实验除图4-3所示的器材外,还缺 ;(3)用刻度尺测出S=78cm ,用停表测出t=2S ,则本实验中的平均速度= m/s 。
6、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闪频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记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图4-4所示。
则小球从A 点运动到D 点用时___ __s ,平均速度为__ _m/s ,小球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_ ___。
7.交通部规定: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速度不得超过120km/h .在京昌高速路上值勤的交通警察拦住了一辆正在超速行驶的汽车.交警对司机敬礼后说:“您的车速超过了120公里每小时的限制-------”,还没等交警说完,车内一位小朋友抢先说到:“我们只开了几分钟,既不到1小时,更不到120公里,我们没有违反规定啊”.如果你是那位交通警察,你该怎样向小朋友解释图4-1图4-2图4-4呢?。
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学习目标】通过探究能正确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测量平均速度。
能联系实际运用速度公式测物体的平均速度。
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平均速度较深入的理解。
【学习重点】平均速度的测量方法【学习难点】如何准确的测量出小车的运动时间。
【复习与讨论】速度的公式是什么?___________,其中v代表什么_______,s代表什么_______,t代表什么_______.如果想测量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那些物理量?需要什么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忆如何使用刻度尺?如何使用停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实验】【当堂检测】如图为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
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作的是__________(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小球从B点到F点运动的路程是________cm,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无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科导学案
主备人:审核组长:
______、路程的公式是
来测量长度,利用______
,我们就可以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小木板的时间
v
”有了怎样的认识?
)超声波测距法测速;
)雷达测速;
小汽车以此速度从甲
图的停表(
图3-12
一位同学骑自行车行驶在一段公路上,前5 min行驶了
5 min行驶1000 m。
这位同学骑自行车前
,中途8 km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m/s __________________m/s。
3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
滑行52 m后停止,则从发现情况到停车,车的平均速度是
h他又看了一下
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
(填“大、小
)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cm v。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观察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运动特征,理解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
2、能力目标: 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3、情感目标: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导学重点难点1、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2、难点:建立速度的概念;“频闪摄影“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仪器和器材】节拍器(全班共用),钢棒2根(直径8毫米,长80厘米一100厘米,或用细木棒代替),高、低支架各1个,钢球(直径19毫米左右),垫块,红粉笔,刻度尺。
【实验方法】1、安装实验器材。
将两根钢棒的两端分别插入高、低支架的两孔中,然后将支架平放在实验桌上,当钢球放在高端两棒之间时,钢球会沿两棒滚下,如图19-1所示。
2、训练反应能力。
教师首先调节节拍器每两次响声之间(每拍)的时间间隔为1秒。
让学生一只手在高端两棒之间挡住钢球,并随着节拍器的响声数5、4、3、2、1,数到0时放手让小球滚下并接下去数1、2、3、……如此重复几次,直到学生基本上能按上述要求与节拍器响声同步为止。
教师然后调节节拍器每两次响声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75秒。
按上述要求重复训练几次,要求学生能基本上达到与节拍器响声同步反应。
这对于今后做其他实验是有益的。
3、调节小球滚动的快慢。
用垫块调整支架的高度,使钢球滚到接近低端时节拍数为整数,例如第8拍,并在该拍时钢球经过的位置用粉笔做一个记号。
4、观察小球运动情况。
可看到小球沿两棒越滚越快,开始时速度为0,滚到末端时速度最大。
按方法2中的要求重新数着拍子并让小球从0拍开始滚下,在第4拍时小球经过的位置用粉笔做个记号。
当小球在8拍内滚完全程时,比较第0拍至第4拍间小球运动的路程和第4拍至第8拍间小球运动的路程长短,可发现在相同的时间内,后半段的路程较长,说明小球在做变速直线运动。
5、测量变速直线运动的时间和路程。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1.4 测量平均速度1.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测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2.用位移传感器测物体的即时速度,了解超声波测距.用刻度尺和秒表测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阅读课本第23页,回答下列问题:1.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做的是什么运动?2.在物理学中,用什么描述变速运动物体的快慢程度?3.如何计算一个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小组同学讨论以下问题:(1)使用刻度尺时应注意什么?(2)要使用秒表前应观察什么?(3)小组间的同学如何分工合作,才能使时间的测量比较准确?小组同学完成下述实验:有一斜面长1.6米,用秒表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所用的时间t1;再将金属片装在斜面的中点,如图所示,用秒表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中点的时间t2;根据测出的时间,在下表填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通过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3.路程(米) 运动时间(秒) 平均速度(米/秒)s1=1.6 t1=v1=s2=0.8 t2=v2=s3=s1-s2=t3=t1-t2= v3=1.观察刻度尺的分度值、量程和零刻线,使用时要放对、读对、记对.2.观察秒表的分度值、量程和零刻线.秒表的最小刻度是0.1秒,读数时准确到十分位即可.3.将一小车放于斜面顶端,将金属片置于斜面底端,并开始读秒:“5、4、3、2、1、0”;读到“0”时释放小车,学生启动秒表计时,当听到小车撞击金属片的声音时,学生立即按下停表.这种操作方法使学生分工协作的准确性更高.4.做变速运动的同一物体,在各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并不相等,平均速度描述的是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s这段路程或在t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严格地讲离开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平均速度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求解物体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时,一定要用物体通过的这段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如图,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斜面的作用是使小车获得运动的动力;(2)金属片的作用是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3)下表是重复三次实验获得的数据,请根据这些数据把表格填完整.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1 s1=75cm t1=2.6s v1=28.85cm/s2 s2=75cm t2=2.5s v2=30.00cm/s3 s3=75cm t3=2.4s v3=31.25cm/s用位移传感器测物体的即时速度超声波测距阅读课本第24页,完成下列填空:1.位移传感器利用超声波可以测出不同时刻小车与它的距离,这样计算机就可以计算出运动的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2.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图像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3.超声波发射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在发射的同时开始计时,超声波传播时碰到障碍物会被反射.接收器收到反射波就停止计时,根据计时器记录的时间,仪器自动算出发射点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4.如果障碍物是运动的物体,超声波测量仪可以根据算出的障碍物移动的距离,再根据两次自动发射超声波的时间,算出物体移动的速度.用位移传感器和计算机完成下列实验:(1)测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2)测量实验者步行时的速度.位移传感器与超声波测距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测量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都是依靠计算出一段时间内运动物体移动的距离来算出的.如图a,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图b中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Δt=1.0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v=340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中可知,汽车在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 17 m,汽车的速度是17.9m/s.1.高速公路上为避免发生汽车追尾事故,有关部门在路边竖立了距离确认牌.从确认牌开始,沿路分别竖有50 m、100 m、200 m标志牌.小明为了估测所乘汽车的速度,他用手表测出汽车从确认牌开始到200 m标志牌的时间为8 s,则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A.6.25 m/s B.12.5 m/sC.25 m/s D.25 km/h2.如图是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02 s自动拍照一次,拍下了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选项中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能反映出小球运动情况的是( )3.(哈尔滨中考)同学们用图甲________做了“测量气泡的速度”的实验,该实验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用测量的数据画出路程时间图像如图乙,分析乙图像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第3题图4.(烟台中考)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斜面应选择较小坡度,这样设计是为了实验中便于测量______.若秒表每格为 1 s.则该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第4题图5.打点计时器是记录时间的仪器,其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打点计时器来研究物体的平均速度,得到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则A、C两点的距离为________cm,物体在A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1.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2.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测量和记录数据的良好作风。
2.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教学重点: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测量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教学难点:记时,绘制表格。
课前准备:秒表、小红旗、口哨、长卷尺。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找一些跑步等裁判计时的照片或者描述一些比赛时计时的情况。
同学们,想知道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我们需要知道什么?需要什么工具来帮助我们?根据公式我们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物体运动过程中走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路程可以用尺子测量,时间可以用表来测量。
今天我们就用表和尺子来亲自动手测量平均速度。
二、新课学习(一)钟表在物理实验中,我们一般用停表、光电计时器来计时。
机械停表可以读到0.1s,而更高级的电子系统可以读到0.001S了,甚至1.0×10-6S或更小。
观察停表,各指针在转动时,每个刻度代表多少分钟?多少秒?设想一下,测量你正常行走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哪些量?只要测量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即可(二)分组实验本次实验是学生在操场上以小组合作的行驶完成的,所以要提高效率,之前需要老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使学生了解实验过程,明确实验目的,正确操作仪器,注意实验纪律,上好本节课。
1.明确实验内容和目的,知道自己的责任。
2.严格按照教师安排的程序进行实验。
3.实验中要严肃认真,操作仪器要准确,记录数据要讲究实事求是。
4.要认真遵守实验纪律,注意爱护仪器。
5.每组安排好先后顺序,有条理地进行,避免挣抢.动手能力强、细心、态度积极的学生和愿意被动接受的学生互相组合成组,合理搭配。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导学案:1.4测量平均速度(无答案)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学习目标:1.会利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
2.通过合作讨论,分析得出测量物体平均速度的方法。
3.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的实验作风。
学习重点:能用速度公式进行各段平均速度的计算。
学习难点:时间的测量及平均速度的计算。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先通读教材,勾画出本节内容的基本知识,再完成预习指导设置的内容,依据发现的问题,然后再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完成时间15分钟。
(一)预习指导1.要测量物体在某段路程内运动的平均速度,首先我们需要用测出这段路程的长度s,其次是用测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然后用公式求出平均速度v。
2.测量时路程的单位用,时间的单位用,这样平均速度的单位才会是米/秒。
(二)预习检测学校操场上的直跑道长50m,小华从该跑道的一端走到另一端用时45s,则小华的平均速度是m/s。
合km/h。
二、合作探究(一)学始于疑:1.如何计算物体的平均速度?2.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如何测量?(二)质疑探究:探究点1:实验装置(难点)问题: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时,为什么要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金属片的作用是什么?探究点2: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重点、难点)实验目的:学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器材:长木板、木块、金属片、小车、刻度尺、秒表实验步骤:1.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 1,把s 1和后面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中。
2.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 1。
3.根据测得的s 1、t 1,利用公式111t s v = 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 1。
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 2。
5.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 2所用的时间t 2。
利用速度公式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 2。
问题1:从上面的实验中可以看出,小车两次运动的平均速度v 1、v 2不一样,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列出两条可能的原因?问题2:你能根据上面的数据求出小车在斜面上滑过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3吗?通过比较v1、v2、v3,你有什么收获?三、达标测评1.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A.10cm/s B.9cm/s C.8cm/s D.7cm/s2.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6m/s B.6.25m/s C.6.75m/s D.7.5m/s。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2.掌握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器材和实验过程。
3。
掌握平均速度的计算.学习重点: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2.平均速度的计算。
课前预习:1。
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航模飞行器以11m/s的速度飞行B.汽车以5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s跑完全程D。
从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s到达地面2.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
航模飞行器以11m/s的速度飞行B.汽车以5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s跑完全程D。
从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
5s到达地面3.小华同学每天步行上学,他很想知道从自家到学校的距离,进行了如下探究.(1)小华在学校操场跑道上以上学步行速度步行100m,测得用时80s,则他步行速度为m/s.(2)小华步行上学需20min,则他家到学校的距离是 m.为了保证测量结果比较准确,除计时准确外,还必须控制步行不变。
自学探究1.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快慢2. 在“龟兔赛跑"这个故事中,说乌龟胜了兔子,是指乌龟的速度快;而在它们比赛开始时,又说兔子跑得真快,是指兔子的____速度快。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章 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学案)
测量平均速度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 学会使用秒表、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会求平均速度.2. 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3.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数据的作风.导学方法:观察实验法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快慢2. 在“龟兔赛跑”这个故事中,说乌龟胜了兔子,是指乌龟的( )速度快;而在它们比赛开始时,又说兔子跑得真快,是指兔子的_____速度快。
3.声音的速度是340m/s,人喊话后0.2s能听到回音,人离山多远?4.物体做变速运动,前10min走了3km,停止5min后,又以240m/min的速度运动了5min求;前10min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一、课堂导学1.实验原理;2.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3.测量路程需要什么仪器?测量时间需要什么仪器?4.分析自己跑步(竞走、行走)的三个阶段的平均速度特点,比较哪一段最大?为什么?5.为测量运动员短跑时的平均速度.在室外测出40m的路程,每隔10m作一记号.选出4位记时员分别站在10m、20m、30m、40m处;让该运动员跑完40m路程即告实验完毕。
_______;(2)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3)设计出实验记录表格。
三.课堂练习1.小明在利用图7进行“测平均速度”实验时,他记录的实验表格如下,请根据这些数据把表格填完整。
实验次数路程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1 S 1=75 cm t 1=2.6s V 1=28.85 cm/s 2 S 2=75 cm t 2=2.5s V 2=_____ cm/s 3S 3=75 cmt 3=2.4sV 3=______ cm/sv=______ cm/s2.(3分)小明同学想利用图8中的器材探究:改变斜面的坡度,小车沿斜面由顶端运动到底端的平均速度是否发生变化?猜想:(1)你的猜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 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无答案)第一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学习目标:1. 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运动的路程,用停表测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并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出物体的平均速度。
2. 写出简单的实验报告。
学习重点:测量并计算出平均速度。
学习难点:对不同路段速度的计算和对此的区分。
新课学习过程:第一部分学习探究主问题1.我们如何计算平均速度。
探究过程:自学探究自学要求:请大家阅读教材第一个部分: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理解相关实验步骤,分组讨论具体操作注意事项,独立完成导学案第一部分:1.速度如何计算:2.长度如何测量:3.时间如何测量:4.不同位置的速度相是否相同:5.对于该实验,速度变化有什么规律:互学探究合作要求:小组内相互合作讨论,交流,彼此核对分析答案,得出小组结论,方便下一步的分小组展示(老师全面巡视,可以适当的参与某些小组的讨论,收集展评的素材)。
展学探究展评要求:(借助讲台,展示有价值的学习成果)分组上台,分析讨论本实验的理论基础,兵对实验结果做出一定的预估。
举例说明同一物体不同位置,速度不同的实例。
1.指出速度的计算方法,讨论本实验是否为匀速直线运动。
2.刻度尺与秒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 2 页第 3 页猜想:(1)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请利用图7中所给器材来验证你的猜想,具体实验步骤是:2.如图9所示,一列长为120 m的火车匀速通过一座3000 m长的大桥,火车完全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100 s,求火车过桥时的速度是多少?3.小高参加学校田径队进行短跑训练,王老师为了帮他进一步提高成绩,对他的百米成绩进行了分析测试.在每隔20m 处安排了一个计时员,各计时员在发令员鸣枪时起动秒表,跑经指定位置时按停秒表,他们的读数分别是2.9s、5.5s、7.9、10.7s、12.8s.通过这些数据可知道:(1)小高跑100 m的平均速度是;(2)小高在第个20m速度最快,平均速度是;(3)小高在哪几个阶段的速度低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了提高成绩,你对他有什么建议?4.在火车站,通常可看到列车运行时刻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
学习目标
1、学习采用将路程或时间分成若干段的方法来研究速度的变化。
2、认识科学探究活动。
3、培养对物体运动快慢判断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1、通过实验测量数据,会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2、学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温故而知新
1、速度的物理意义?定义?计算公式?
2、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3、什么叫匀速直线运动?什么叫变速直线运动?
4、科学探究的7个环节
观察并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合作探究
一、问题的提出:如下图,一辆小车从斜面上滑下
问题:小车的速度是怎么变化的呢?
二、猜想与假设: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做出的猜想是:
三、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1、制订计划:根据我们前面的学习,我们要想研究小车在斜面上速度的变化,我们可以采用分段的方式把斜面,然后分别测量小车运动的,再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出小车的。
(在上图画出示意图)因为要计算小车的速度,根据速度公式需要测量小车运动的和,我们要选择的实验器材是。
2、思考:
(1)小车运动的距离是哪一段呢?请你在上图中标出来
(2)在我们分的时候,你是把时间分成两段还是把路程分成两段?在图上标出来并写上分得的大小。
(3)你是如何测量上边一段的时间的?
(4)我们该如何测量下面一段的时间?是把小车放在中间松手后直接测量吗?
3、实验表格: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应该测量什么?需要计算什么?你觉得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应该包含有哪些项目?请把实验表格画在下面的空白处。
四、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根据刚才的分析与研究,进行实验,把测得的数据记录入刚才设计的表格。
注意:对于在实验中的发现、心得以及什么改进方法可以记录在下面的空格处,实验后与同学们交流。
五、处理数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根据自己记录的结果,把小车不同时候的速度计算出来,得出结论。
我的结论是:
六、评估交流:
1、对比其它同学的结论,看是否与你相同?
2、与同学交流一下实验的经验?
训练1、一个小球从光滑的斜面上从静止开始滚下,不同的时间滚下的路程如下表所示。
(1)取上面的坐标的纵坐标为路程s ,每格为5m ,横坐标为时间t, 每格为0.5s 。
根据图中数据描点并作出小球的路程—时间图像。
(2)在 2.5s 时,小球滚下的路程为 。
(3)若斜面长35m,则小球滚到底部的时间 (选填“<”、“=”或“>”)6s 。
训练2、如图1是某同学在做测小车在斜面上向下运动时的平均速度操作示意图。
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____。
(3)请根据图表中所给信息完成下表。
训练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上海磁悬浮列车试乘记
运行于上海郊外的磁悬浮列车于2019年9月30
日重新面向公众开始试运营。
(图2)列车起动后,加
速相当迅速。
车内安装了速度计,出发后不到1分钟
时速就已超过200km.之后,虽然感觉加速的速度稍有放缓,不停增长的速度计的数字则告诉人们速度仍在持续增加。
到底要加速到多快呀?正这么想着,此时显示出时速的速度计数字终于停止变动(图3)。
到了这么快的速度,身体上已经根本无法感受出时速到底有多少,只..............................有快极了的感觉。
不过,在与高速公路并列行驶过程中看到汽车迅速向后................................逝去时,才体会到........磁悬浮列车的实力。
.........
时速在最大处保持近1分钟后,开始减速到200km 的时速时,感觉到周围景色的流动也开始放慢。
但如果看到列车近旁的话,高速公路上的汽车还是像飞一样向后滑去。
就在于这种感觉中,慢慢地看到了上海的空中大门——浦东国际机场。
轨道全长约为30km ,仅仅8分钟时间就穿越了这段距离,让人感觉只是一瞬。
图
2 图
3 (1)加点部分的文字,使作者体会到磁悬浮列车的实力。
而实际上作者在描述的过程中是以 为参照物, 是运动的。
(2)根据图2-12所示,速度计上的最大速度是 km/h,若磁悬浮列车在这个速度保持近1min ,则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行驶了 km 。
(3)磁悬浮列车在全程运行中做 运动,请根据文中的画曲线的文字,计算出它全程运行的平均速度。
16:31:44 430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