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去圣焉得真孔子(二)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孟子》二章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孟子》二章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孟子》二章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富贵不能淫教案【教学目标】1.熟读文本,背诵精彩片段。

2.小组互助学习,理解文意,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3.以客观的眼光看待经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学重点和难点】1.小组互助学习,理解文意,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2.以客观的眼光看待经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检测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2)父命之(3)以顺为正者(4)富贵不能淫2.文学常识填空。

(1)孟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时期____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为“________”。

(2)《孟子》是一部记录______言行的著作,共七篇。

南宋朱熹将《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四书”。

[答案]1.(1)真正,确实。

(2)教导、训诲。

(3)准则,标准。

(4)惑乱,迷惑。

2.(1)轲子舆战国儒家亚圣(2)论语大学中庸二、学习新课1.导入新课“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医古文重点翻译

医古文重点翻译

医古文重点翻译一、《扁鹊传》1.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

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

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

翻译:食客长桑君拜访过多人,唯独扁鹊认为他奇异不凡,平常恭敬地接待他,长桑君也知道扁鹊不是一个寻常的人。

来往了十多年后,长桑君才叫去扁鹊私下坐谈。

2.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

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固。

”居二日半,简子寤。

翻译:扁鹊说:“血脉正常,你惊怪什么?!从前秦穆公曾经如此,七天后就苏醒了。

如今主君的病和他的相同,不出三天一定痊愈。

”过了两天半,赵简子就苏醒了。

3.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

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

翻译:只要听到了疾病的外在症状,就能推知其内在病机;只要听到了疾病的内在病机,就能推知其外在症状。

疾病表现在人的表体,病人只要不在千里之外,我确诊的根据一定很多,不能一一详尽。

4.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

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

翻译:假使身居高位的人在疾患还没有显示征兆的时候就预先知道染上了病邪,能够让良医得以尽早进行治疗,那么疾病就能痊愈,身体可以存活。

人们担忧的事情,是担忧疾病多;而医生担忧的事情,是担忧治病的方法少。

二、《华佗传》1.游学徐士,兼通数经。

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

翻译:离开家乡,到徐州地区求学,通晓数种儒家经典。

沛国的相陈圭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征召任用,(他)都不去就任。

2.即如佗言,立吐蛇一枚,悬车边,欲造佗。

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

翻译:他们马上照华佗的话去做,病人吃下后立即吐出寄生虫一条,把虫悬挂在车边,想去往华佗家去(拜谢)。

华佗还没有回家,他的两个孩子在门口玩耍,迎面看见他们,小孩相互告诉说:“像是遇见咱们的父亲了,车边挂着的‘病' 就是证明啦。

3.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

《孟子·告子下·生死之论》原文及翻译译文

《孟子·告子下·生死之论》原文及翻译译文

《孟子·告子下·生死之论》原文及翻译译文《《孟子·告子下·生死之论》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孟子·告子下·生死之论》原文及翻译译文《孟子·告子下·生死之论》原文及翻译孟子·告子下生死之论【原文】孟子曰:“舜发于畎亩①之中,傅说②举于版筑③之间,胶鬲(4)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⑤,孙叔敖举于海(6),百里奚举于市(7)。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8)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9)于虑,而后作;征(10)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1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注释】①畎(quan)亩:田间,田地。

②傅说(yue):殷武丁时人,曾为刑徒,在傅险筑墙,后被武丁发现,举用为相。

③版筑:一种筑墙工作,在两块墙版中,填人泥土夯实。

④胶鬲(ge):殷纣王时人,曾以贩卖鱼、盐为生,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后辅佐周武王。

⑤管夷吾:管仲。

士:此处指狱囚管理者。

当年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公子纠失败后,管仲随他一起逃到鲁国,齐桓公知道他贤能,所以要求鲁君杀死公子纠,而把管仲押回自己处理。

鲁君于是派狱囚管理者押管仲回国,结果齐桓公用管仲为宰相。

(6)孙叔敖:是春秋时楚国的隐士,隐居海边,被楚王发现后任为令尹(宰相)。

(7)百里奚举于市:春秋时的贤人百里奚,流落在楚国,秦穆公用五张羊皮的价格把他买回,任为宰相,所以说“举于市”。

(8)曾:同“增”。

(9)衡:通“横”,指横塞。

(10)征:表征,表现。

(11)法家拂士:法家,有法度的大臣;拂,假借为“弼”,辅佐;拂士即辅佐的贤士。

【译文】孟子说:“舜从田间劳动中成长起来,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选拔出来,胶鬲被选拔于鱼盐的买卖之中,管仲被提拔于囚犯的位置上,孙叔敖从海边被发现,百里奚从市场上被选拔。

孔子的故事

孔子的故事

孔子的故事1、一次,孔子在东游途中,被一位童子挡住了前行的去路。

孔子从车中探身出来,询问童子姓名。

童子答曰:“项橐”。

孔子也自报了家门。

当小项橐得知面前这位老先生乃是孔子时,决定出一道题,考一考这位博学者。

项橐问:“夫子可明白,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地上有多少五谷,人有多少根眉毛”孔子摇摇头,说:“实在惭愧,我答不出来。

”项橐得意地说:“我来告诉你,天上有一夜星辰,地上有一茬五谷,人有黑白两根眉毛。

”孔子敬佩眼前这位童子,于是下车向他行了礼。

孔子对弟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一个人,不论位阶有多高,学问有多大,都要时刻坚持谦虚,不要因为他人年龄幼小而心存轻视。

普通人需如此,管理者和成功者更需如此。

2、仲弓向孔子问仁。

孔子回答说:“自我所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在朝廷做官的时候不要让人怨恨,在城邑做官的时候也不要让人怨恨。

”仲弓听后对孔子说:“我虽然迟钝,但也必须会按照您的话去做的。

”孔子的意思是,自我不愿意被人戳到痛处,那么与人交往的时候,也不要对他人毫无顾及。

在职场交际中,要避免踏入言语的雷区,避免触碰到别人的保密和伤痛。

否则,不但交友不成,还可能带来祸患。

3、一次,子夏做莒父的总管,问孔子怎样办理正事。

孔子对他说:“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

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欲速则不达”,贯穿着深刻的辩证法思想,说明对立的事物能够互相转化。

欲成就一番大事业,切不可急功近利,否则就无法到达高远的目的;也不可贪求小利,否则也不可能做成大事。

一个最终走向成功的人,必定是张弛有度拿捏有准冷静理智而目光犀利的人。

4、孔子的弟子澹台子羽有君子之容,可是他的表现却比不上他的容貌;宰我谈吐文雅,但他的智力却不能给他的辩才以更大的帮忙。

孔子说:“相马以舆,相士以居(考察马的本事要看它拉车的情景,考察一个人要看他平时的表现),这是不可废止的。

如果以貌取人,那么在子羽身上就会犯错误;若凭一个人的话语来选择人才,那就会在宰予身上出现错误。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孔子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孔子

第三个故事: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及“认人不易”
•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体会?
• 可从两个方面来体会:1.孔子知错能改,有自我 反省的勇气。如他所说:“吾日三省吾 身。”“见其过而内自讼。”每个人都不可能完 美无缺,只有不断自我反省,发现自己的不足和 错误,才能不断提高和进步,逐渐走向完美。2. 认识、了解一个人,如果仅从表面看到的现象和 一时产生的感觉,去作出判断,常常会出现失误。 只有进行深入地观察和思考,得出的判断才可靠、 结论才正确。推而广之,认识、了解一件事、一 种物,也是这样的。
• 当孔子知道颜回并没有偷吃时,孔子 是怎样说的?
• 孔子不由感慨万分,对弟子说:“我们相 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实, 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们依靠自己的内心, 以为内心的判断一定正确,但内心不一定 可靠。你们一定要记住,了解一个人实在 不容易啊!”——认为不易 • 赞扬了孔子敢于自省的精神。
第四个故事:晚年读《周易》
• 孔子是怎样读《周易》的?
• 体会孔子大力提倡并身体力行的“笃信好 学”“发愤忘食,乐于忘忧”的精神。
孔子名言选
• • • • • • •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庙
高雄孔庙
英国爱丁堡大学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是在借鉴国 外有关机构推广本民族 语言经验的基础上,在 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 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 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 它秉承孔子“和为贵”、 “和而不同”的概念, 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 融合,以建设一个持久 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 世界为宗旨。自2004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 在韩国成立以来,截至 2009年12月份,全球 已有87个国家建立了 583所孔子学院和孔子 课堂,成为传播中国文 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 球品牌和平台。目标 2012年达到1000所。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021部编)教案:21《孟子二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021部编)教案:21《孟子二章》

21?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教学目的】1.熟读文本,背诵精彩片段。

2.小组互助学习,理解文意,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3.以客观的目光对待经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学重点和难点】1.小组互助学习,理解文意,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2.以客观的目光对待经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检测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2)父命.之(3)以顺为正.者(4)富贵不能淫.2.文学常识填空。

(1)孟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时期____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为“________〞。

(2)?孟子?是一部记录______ 言行的著作,共七篇。

南宋朱熹将?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四书〞。

[答案]1.(1)真正,确实。

(2)教诲、训诲。

(3)准那么,标准。

(4)惑乱,迷惑。

2.(1)轲子舆战国儒家亚圣(2)论语大学中庸二、学习新课1.导入新课“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说出这种铿锵誓言的人即继承并发扬孔子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孟子。

孟子的学说即使到了今天,仍有它的指导意义。

他提出的“取信于民〞的政治主张,“逆境出人才〞的成才观,至今仍放射着智慧的光辉。

今天,让我们走近孟子,共同学习被称为“四书〞之一的?孟子?。

2.理解课文(1)根据注释,疏通文章,归纳本文的文言知识。

(2)熟读课文,说说作者的行文思路。

明确:作者以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开篇,然后批驳了此观点,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3)再读文章,解决以下问题。

①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明确: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②请比照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孔子》观后感

《孔子》观后感

《孔子》观后感《孔子》观后感(精选53篇)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孔子》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孔子》观后感篇1他,是鲁国人仰慕的国相,也是游历各国的乞丐,更是东方的智者。

这是孔子。

在战乱年代,孔子的才干为各国所推崇,但他却一直保持不变,一直为国家效力,直到今天。

很遗憾,孔子被奸人所害,被迫离开鲁国,开始了一次十四载的游历。

看着这里,我不禁感叹上天竟如此不公正,如此对待这位圣人。

孔子是一个平凡的人。

孔子四处奔走,途经卫国,见到南子,说了一句:“我从未见过如斯好德如好色之人。

”孔子对南子也很欣赏,但她始终是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

最后南子一改跪拜孔子的轻浮态度,孔子也拘谨地回礼。

孔子一生奔波十四载,饱尝人情冷暖,经历离别之痛。

寒冷的一天,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一行人在冰面上行走,突然,冰块裂开,竹子掉进湖中,孔子的弟子颜回奋力跳下湖中去捞竹子。

遗憾的是,颜回最终与世长辞。

在颜回被其他弟子抬走之前,孔子只是一声不吭地抱着他的尸体呆了好几个小时。

孔子对颜回的爱远大于对儿子的爱,因为儿子只能继承他的血脉,而颜回可以继承他的大道。

最后,以前在鲁国陷害孔子的人,把孔子送回鲁国。

孔子在回鲁国之前说过:“我可以回去,但是我只能专心讲学,不要用政治来打扰我。

”今天,在没有战乱的年代,像孔子这样有高尚品德的人可说是寥寥无几。

要达到孔子这一境界实在不容易,如果你心无旁骛,坚决不做“礼”的事,遵从礼义仁和。

要做一个高尚的人。

华夏文明的创造者——孔子中华文化的伟大英雄。

像一杯美酒,越饮越醇厚,像一轮明月,越久越清;像一缕火光,照亮整个华夏。

孔子,一身衣裳成名传奇,一部《论语》流传千年。

那是孔子。

谈到儒学,人们无不想到孔子。

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在今天辉煌,是因为孔子;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在今天辉煌,是因为孔子;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在今天辉煌。

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之心》《老子》《五石之瓠》《兼爱》原文译文及习题

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之心》《老子》《五石之瓠》《兼爱》原文译文及习题

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之心》《老子》《五石之瓠》《兼爱》原文译文及习题《论语》十二章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礼节能怎么样呢?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音乐又能怎么样呢?”2.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

”(喻:通晓,明白。

)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①质:质朴。

②文:文饰。

③史:虚浮不实。

④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说:“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大责任,路途漫长遥远。

以实行仁道为已任,不是很重大的责任吗?直到身死才能结束,不是很漫长遥远的吗?”7.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我所有的努力都废弃了;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虽然只有一筐,但我也在前进。

”(表示一切外部条件、环境和机遇也都是靠自己去创造、形成和抓住的,一切都要通过自己本身而起作用。

)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在儒家传统道德中,智、仁、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

《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成为真正的君子。

孔子的思想(二)

孔子的思想(二)
孔子的思想(二)
——孔子“仁人君子”的思想
“仁人君子”的理想
“仁人君子”,是孔子以及儒家的奋斗理想。 在《论语》一书中,“仁”出现 次之多, 而“君子”也出现上百次之多。可以说, 孔子的学问,就是探讨仁人君子的学问。
孔子轻易不以“仁人”许人,并说自己也未达到 君子的标准,可见,“仁人君子”的理想标准是 相当高的。
“仁人君子”的标准虽然很高,但是我们每 个人都有成长为仁人君子的潜质,我们通 过努力,都能在不同的层次上实现“仁人 君子”的理想。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子曰:“……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 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仁人君子”的成长途径
每个人心中都有温情与善意,都有内在之“仁心” 这是“仁道”的根本;“仁心”从内部要求我们 去行“仁道”,若不能满足,则仁心不安。所以 每个人都有成为“仁人君子”的内在之驱动,每 个人也都有成为仁人君子的内在之潜质。
“学”绝非是外在的记诵之学,更重要的是反求己 心,思索其体现仁心之处与实现仁心之途,思索 圣贤用心之处与用力之处。从而提高自己的知识 水平与道德水平。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 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 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 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 之己千之。果能此道也,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对于合于义的事情,当勇于为之。不论是内在的 私欲,还是外在的胁迫,都不能令我们违义而行。 甚至生命的危险,也不能令我们背弃仁义。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诌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子曰:“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孟子三章》ppt课件

《孟子三章》ppt课件
“□亲□戚□畔□之”。 2.本文论证逐层推进,孟子首先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 ” 、
“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突出了 “人□和□”的重要性,得出中心论点。接着用攻打“小城”的例子证明 “天□时□不□如□地□利□”;用弃城而逃的例子证明“地□利□不□如□人□和□”;最后进一步 进行类推,由战争推想治国,指出“人和”的实质就是“得□道□” ,并运用 对□比□论证的方法,从“□天□下□顺□之”与“亲□戚□畔□之□”两个不同的结局来再次强 调中心论点。
书中名句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
者也。 •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第一课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习目标:
1.朗读并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把握中心论点及其论证思路。
自学指导一:
1.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解释红色字词。
得道多助 寡助 天时 地利 人和 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 环而攻之 夫环而攻之 是天时池非不深 兵革非不坚利 委而去之 域民不以封 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 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 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 故君子有不战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并不是 不多,但守城的人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条件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 向、上下团结。
所以说,使人们定居下来而不迁徙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 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 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 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 的条件,攻打内外亲属都背叛的君主,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去圣乃得真孔子》:还原一个真正的孔子

《去圣乃得真孔子》:还原一个真正的孔子

本极其重要的文本资料 。 书摘 :
孔 子 的 一 生 很 苦 , 小 时候 是
60 0 0公 里 。为 本 书提 供 了 很 多 新
线索 、 新思路 , 特别 是空 问感 和时 -
间感 。正是这样的行走 , 才使本书
有 了一种现实提供而来 的真实感 。
这 本 书写 法 很 新 鲜 ,既 有 学 者的严谨态度 , 有小说 的笔法 。 又 其 实 ,我 几 乎 是 把 它 当 成 一 本 小
描 写 和 司 马 迁 的记 载 ,和 其 他 古
个 经常被人 嘲笑 、被人打击 的
国古典学术 的代表作 。二 , 四本 这
书 , 代最 早 , 幅 最 小 。j , 四 年 篇 这 本书最富智慧。
孑 子 , 一个 不 语 “ 力 乱神 ” L 是 怪 的 孑 子 … … 这 样 的孔 子 离 我 们 太 近 L 了, 活 色生香 , 有 滋有 味 , 他 他 他 有 血 有 肉 , 有 情 有 欲 , 有 悲 有 他 他 欢 。 这 本 书 要 比孑 子 的 传 记 更 有 L 意 思 ,因 为孑 子 的传 记 有 虚 构 的 L 成 分 , 些 资 料 也 缺 乏 考 证 , 是 有 但
帧 , 彩绘 本是第 2 明 5页 , “ 累 叫 累
页 ; 曲 阜 孔 庙 圣 迹 殿 内 的 石 刻 本 是第 7 9石 ( 微 服 过 宋” 。上 面的 “ )
“ 四运动 ,打倒孑子店 ’ 五 ‘ L
( 原作 ‘ 打孔家 店 ’ , )有人说是 ‘ 传 统 中断 ’ 。其实 , 它打的朱家店 , 而
的 书 。书 的 总名 叫 “ 们 的 经 典 ” 我 ,
是一生无 所遇 的 “ 丧家之 狗” 是 ,

去圣乃得真孔子

去圣乃得真孔子
康 有为认 为孔子 是至 圣,是 主张 变法 改革 的 先 师 、而章 炳 麟 则先 后 描 绘 过 孔 子 的 三副面孔 (“有 商订历史之孔子… ‘有从事教 育之 孔子… ‘有醉心于富贵利禄 的 ‘国愿’孔 子”) 后来他承认 ,他 笔下孔子,与康有为 描 绘 的孔 子 一样 ,都 是假 的 ,是 不择 手段 , 任意剪裁历史,为我 所用。章炳麟 为此 自悔
“驷 不 及 舌 ” 、 假 孔 子 的 发 育史 ,也 就 是 真 孔 子 的 神
化 史。孔子 由人变神 的过程 ,从他身后便开 始 .至 东 汉 初 而 登 峰 造 极 ,时 间 长 达 五 百 年 其间,孔子形 象凡四变:由子贡作俑 。使 孔子由普 通贤人一 变而为超级 贤人 ;由孟轲 发端,苟况定型,使孔子从贤人再变为圣人 , 凌驾于世 俗王侯之 上 而在 人 间不得 势的圣 人 ;由董仲舒首倡.西汉今 文博士 们应和 , 使 孔 子从 不 得 志的 圣人 ,三 变为接 受 天 启 、 为汉制法的 “素王”;由王莽赞助在 先,刘秀 提倡于后,使孔 子从 奉天命 为汉朝预作一部 法 典 的 “素 王”,四 变为传 达 一 切 天 意的 “通 天教 主”、
出现 这 样 的现 象 ,在 学 术 思 想 变 迁 史 上并不奇怪 。鲁迅 先生早就说过 ,孔夫子之 在中国,是权势 者们捧 起 来的,孔子死后总 是 被人 当作 “敲 门砖 ”。这是 一个历 史过 程 ,
“去 圣 乃得 真 孔 子 ”。今 天 向公 众 讲 述 孔 子 及 其 学 说 的 历史 时,我 们 应该 从 历 史 变化 的 角度 ,讲得 比较接近 于历史事实,而不是适 得 其反
”去 圣 乃 得 真 孔 子 ”。今天 向公 众讲述 孔子及其 学说 的历史命运 时 ,我 们 应 该 从 历 史 变 化 的 角 度 ,讲 得 比 较 接 近 于 历 史 事 实 , 而 不 是 适 得 其 反 。

去圣乃得真孔子读后感

去圣乃得真孔子读后感

去圣乃得真孔子读后感《圣乃得真孔子》是一本关于孔子生平的历史小说,通过对孔子不同阶段的生活经历进行描述,展现了他的思想、行为以及与弟子们之间的关系。

读完这本书,我不禁被孔子的智慧和品德所深深打动,同时也对他作为一位伟大思想家的影响力有了更深的理解。

首先,书中对孔子的塑造十分立体,通过对他生活中的各种场景的描绘,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他作为一位思想家、教育家的风采。

孔子的一生经历了很多起伏,但他始终保持着对学问的追求和教育的热忱。

无论是在颛臾,还是在鲁国,他都坚持自己的理念,努力教育自己的学生,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

书中描写了孔子严于律己的品格,他不仅注重自己的修养,也要求自己的学生们严格遵循道德准则。

这种严格的要求使孔子的学生们受益终身,也使我深受启发。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也在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言传身教来启迪学生,影响他们的人生。

其次,书中对孔子的思想给予了很多的解读和阐释,使我对孔子的教育思想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孔子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张以修身为根本,通过自我反省和修养来达到个人的完善。

他认为优秀的人应该具备仁爱、诚实、正直等美德,这些品德表现在个人品行的完善上。

同时,他也强调了家庭和睦以及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他认为家庭和睦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而社会秩序的维护则需要有一位英明和有德行的君主来掌握。

这些思想对我个人的教育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作为一名教师,我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注重个人修养和家庭关系的建立。

另外,书中对孔子与他的学生之间的互动也给予了很多的描写,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孔子对待学生非常慈爱,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他们成长。

与此同时,他也严格要求他的学生,希望他们能够追求真理、追求自己的理想。

他总是鼓励学生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才能。

这种师生关系使我想起了自己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作为一名教师,我应该像孔子一样,既是学生的引路人,又是他们的朋友。

去圣乃得真孔子读后感

去圣乃得真孔子读后感

去圣乃得真孔子读后感作者:李零本书是李零“我们的经典”系列中的第一本(余三本为读《周易》《老子》《孙子兵法》)。

本书不再采用传统的依从《论语》文本,寻章摘句解读古典文献的方式,而是将整部《论语》打散、拆开来,分上下篇,二十个专题,上篇纵读《论语》,从人物入手;下篇横读《论语》,从概念入手,面向更普及的层面阐释经典。

本书是《丧家狗》的续篇,它和前书不一样,不是通读,而是精读。

在这本书里,作者是把《论语》拆开来读:上篇讲人物,纵着读;下篇讲思想,横着读。

作者叫“《论语》纵横读”。

它和前书有共同主题:一是讲圣人概念的变化,孔子为什么拒绝当圣人,子贡为什么要把他树为圣人;二是讲道统之谬,它是怎样从孔颜之道到孔孟之道,再从孔孟之道到孔朱之道,四配十二哲都是怎么捏造出来的。

去圣乃得真孔子在线阅读地址去圣乃得真孔子读后感第(1)篇第一个,《论语》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应该怎么读?《论语》是由语录体写成的诸子著作,本身并不是经,也没有固定顺序。

所以,应该把《论语》拆开来读,从中梳理孔子的思想系统。

第二个,用纵读法读《论语》,孔子是怎样变成圣人的?孔子自己并不自认为圣人,是他的学生们为光大师门,在他身后将他树为圣人。

在汉代皇权选择了儒家以后,孔子的地位日益巩固,头衔也不断增多。

在宋代建立的儒家道统中,孔子的学说被破坏和扭曲,从四科并举缩小为一脉单传。

第三个,用横读法读《论语》,能够总结出孔子思想的哪些要义?孔子虽然重视天命,但更强调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他推行仁义、孝友、忠信、宽恕、恭敬的君子道德标准。

在他的政治观念中,确立名分、建立礼乐文化是首要目标。

李零强调,本书致力于去掉孔子的圣人名号,不是为了否定孔子,而是为了客观看待他不容忽视的真正价值:孔子是当时学问最大的人。

作为社会批评家,他最重视德与礼,但他开出来的药方,却没有运用的条件,恐怕也并不可行。

孔子最重要的价值,是开启了百家争鸣,通过儒家与诸子百家间的互相批评,达到了思想上的空前自由、学术上的空前繁荣,才有了中国思想史上最辉煌的时代。

高二作文800字孔子5篇

高二作文800字孔子5篇

高二作文800字孔子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致辞、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党建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es, document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二作文800字孔子5篇孔子是我们都敬重的伟人,他知识渊博,意气风发,是我们敬仰、敬佩的著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陆游《东坡食汤饼》原文及翻译译文

陆游《东坡食汤饼》原文及翻译译文

陆游《东坡食汤饼》原文及翻译译文1、陆游《东坡食汤饼》原文及翻译译文陆游《东坡食汤饼》原文及翻译陆游原文:吕周辅言: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②南迁③相遇于梧、藤间④。

道旁有鬻⑤汤饼者,共买食之。

恶⑥不可食。

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徐谓黄门曰:“九三郎⑦,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

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⑧而已。

”【注】①汤饼:面条。

②黄门公:即苏轼弟苏辙。

③南迁:贬谪到南方。

④相遇于梧、藤间:绍圣四年苏轼贬海南,苏辙贬雷州,南行途中两人相遇于梧州、藤州之间。

⑤鬻:卖。

⑥恶(cū):通“粗”。

⑦九三郎:苏轼对弟弟的称呼。

⑧饮酒但饮湿:只管饮酒,莫管它的味道。

译文:吕周辅说:苏轼与弟弟苏辙被贬谪到南方时曾经在梧州、藤州之间相遇,路边有卖面条的人,(兄弟二人)一起买了面条吃,(面条)粗得难以吃下去。

苏辙放下筷子叹气,而这时苏轼已经吃完面条了。

他慢悠悠地对苏辙说:“九三郎,你还想细细咀嚼品尝么?”说完大笑着站起来。

秦少游听说这件事后,说:“这是东坡先生‘只管饮酒,不管它的味道’的道理。

”陆游《东坡食汤饼》2、《东坡先生墓志铭》原文及翻译译文《东坡先生墓志铭》原文及翻译苏辙原文:予兄子瞻,谪居海南。

四年春正月,今天子即位,推恩海内,泽及鸟兽。

夏六月,公被命渡海北归。

明年,舟至淮、浙。

秋七月,被病,卒于毗陵。

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

太学之士数百人,相率饭僧慧林佛舍。

呜呼!斯文坠矣,后生安所复仰?公始病,以书属辙曰:“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

”辙执书哭曰:“小子忍铭吾兄!”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学四方。

太夫人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公亦奋厉有当世志,太夫人喜曰:“吾有子矣!”比冠,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嘉佑二年,欧阳文忠公考试礼部进士,疾时文之诡异,思有以救之。

梅圣俞时与其事,得公《论刑赏》,以示文忠。

文忠惊喜,以为异人,欲以冠多士。

通判杭州。

公干其间,常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少安。

25版高中同步新教材必修上册人教语文同步练习:第六单元 师 说

25版高中同步新教材必修上册人教语文同步练习:第六单元 师 说

1*师 说基础过关练一、通假字:写出下列通假字所通之字并解释。

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或师焉,或不.焉 二、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道{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③策之不以其道④不足为外人道也⑤会天大雨,道不通⑥得道者多助2.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③吾师道也 ④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⑤十年春,齐师伐我3.传{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③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④朔气传金柝24.惑{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则耻师焉,惑矣③惑而不从师 ④妖言惑众5.爱{ ①爱其子,择师而教之②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③停车坐爱枫林晚6.则{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②三人行,则必有我师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7.其{ ①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③其皆出于此乎④其为惑也,终不解矣8.之{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⑤择师而教之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39.乎{ ①生乎吾前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③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④其皆出于此乎三、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 。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 。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3.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古义: 。

今义:大家;许多人。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 。

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5.年十七,好古文..古义: 。

今义: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一般不包括“骈文”);汉代通行隶书,因此把秦以前的字体叫作古文,特指许慎《说文解字》里的古文。

6.小学..而大遗古义: 。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

7.吾从而..师之古义: 。

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庄子》:知北游原文译文

《庄子》:知北游原文译文

【导语】“知”是⼀寓托的⼈名,“北游”指向北⽅游历。

下⾯是分享的《庄⼦》:知北游原⽂译⽂。

欢迎阅读参考! 《知北游》 【题解】 本篇是“外篇”的最后⼀篇,以篇⾸的三个字作为篇名。

“知”是⼀寓托的⼈名,“北游”指向北⽅游历。

在传统的哲学体系中,北⽅被叫做“⽞”,“⽞”指昏暗、幽远,因此北⽅就是所谓不可知的地⽅。

篇⽂认为“道”是不可知的,因此开篇便预⽰了主题。

本篇内容主要是在讨论“道”,⼀⽅⾯指出了宇宙的本原和本性,另⼀⽅⾯也论述了⼈对于宇宙和外在事物应取的认识与态度。

全⽂⾃然分成⼗⼀个部分,第⼀部分⾄“以黄帝为知⾔”,主要说明⼤道本不可知,“知者不⾔,⾔者不知”,因为宇宙万物原来都是“⽓”,“⽓”聚则⽣,“⽓”散则死,万物归根结蒂乃是混⼀的整体。

第⼆部分⾄“可以观于天矣”,基于第⼀部分的认识,进⼀步提出“⾄⼈⽆为,⼤圣不作”,⼀切“观于天地”的主张,即⼀切顺其⾃然。

第三部分⾄“彼何⼈哉”,写齧缺问道,借被⾐之⼝描述寂志守神的体道之法。

第四部分⾄“⼜胡可得⽽有邪”,写舜与丞的对话,指出⽣命与⼦孙均不属于⾃⾝,⼀切都是⾃然之⽓的变化。

第五部分⾄“此之谓⼤得”,通过⽼聃跟孔⼦的谈话,描述⼤道存在的独特⽅式,借以说明⼤道的特点。

这⼀部分在全篇中处于重要地位。

第六部分⾄“彼为积散⾮积散也”,说明⼤道虽不可知却“⽆所不在”,对道的性质作了进⼀步的论述。

第七部分⾄“不游乎太虚”,借寓⾔⼈物的话,进⼀步指出道“不可闻”、“不可见”、“可⾔”的特点。

既然⼤道不具有形象性,当然也就“不当名”,不可⾔传。

第⼋部分⾄“何从⾄此哉”,写“有”与“⽆”的关系,“有”与“⽆”的相对性仍是基于“有”,只有“⽆⽆”才是真正基于“⽆”。

第九部分⾄“物孰不资焉”,写捶制带钩的⽼⼈⽤⼼专⼀。

第⼗部分⾄“亦乃取于是者也”,通过道化了的孔⼦之⼝,讨论宇宙的开始,提出“⽆古⽆今,⽆始⽆终”的观点。

余下为第⼗⼀部分,写孔⼦对颜渊的谈话,讨论变化与安于变化,指出要“⽆知”、“⽆能”、“去⾔”、“去为”。

《庄子田子方》原文及译文

《庄子田子方》原文及译文

《庄子田子方》原文及译文【田子方导读】田子方是篇首的人名。

全篇内容比较杂,具有随笔、杂记的特点,不过从一些重要章节看,主要还是表现虚怀无为、随应自然、不受外物束缚的思想。

全文自然分成长短不一、各不相连的十一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夫魏真为我累耳”,通过田子方与魏文侯的对话,称赞东郭顺子处处循“真”的处世态度。

第二部分至“亦不可以容声矣”,批评“明乎礼而陋乎知人心”的作法,提倡体道无言的无为态度。

第三部分至“吾有不忘者存”,写孔子对颜渊的谈话,指出“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要得不至于“心死”,就得像“日出于东方而入于西极”那样地“日徂”;所谓“日徂”即每日都随着变化而推移。

第四部分至“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借老聃的口表达“至美至乐”的主张,能够“至美至乐”的人就是“至人”;怎样才能“至美至乐”呢?那就得“喜怒哀乐不入胸次”而“游心于物之初”。

第五部分至“可谓多乎”,写了一个小寓言,说明有其形不一定有其真,有其真也就不一定拘其形。

第六部分至“故足以动人”,指出应当爵禄和死生都“不入于心”。

第七部分至“是真画者也”,写画画并非一定要有画画的架势。

第八部分至“彼直以循斯须也”,写臧丈人无为而治的主张。

第九部分至“尔于中也殆矣夫”,以伯昏无人凝神而射作比喻,说明寂志凝神的重要。

第十部分至“己愈有”,写孙叔敖对官爵的得失无动于衷;余下为第十一部分,写凡国国君对国之存亡无动于衷;两个故事都说明,不能为任何外物所动,善于自持便能虚怀无己。

【原文】田子方侍坐于魏文侯(1),数称谿工(2)。

文侯曰:“谿工,子之师耶?”子方曰:“非也,无择之里人也;称道数当(3),故无择称之。

”文侯曰:“然则子无师邪?”子方曰:“有”。

曰:“子之师谁邪?”子方曰:“东郭顺子(4)”。

文侯曰:“然则夫子何故未尝称之?”子方曰:“其为人也真,人貌而天虚(5),缘而葆真(6),清而容物。

物无道,正容以悟之(7),使人之意也消(8)。

无择何足以称之?”子方出,文侯傥然终日不言,召前立臣而语之日:“远矣,全德之君子!始吾以圣知之言仁义之行为至矣,吾闻子方之师,吾形解而不欲动(9),口钳而不欲言。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去圣焉得真孔子?——兼与零先生商榷(二)秀昌一、讨论的缘起与焦点零先生从其生命不在场的研究视域出发,为我们勾勒了这样一幅“真孔子”的形象: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

他很栖皇,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

(《丧家狗——我读〈论语〉》,人民2007年,第2页)一句话,零先生所勾勒的“真孔子”不再秉有“圣”的生命趣向,而只是一个“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一般“四处游说”而“颠沛流离”的“人”。

该书出版后,旋即引起较大的争论。

表面上看,争论是由“丧家狗”(“流浪狗”)这个颇为刺目的用词引起的,其实寓于争论背后的乃是更为复杂的文化话题。

针对争论中展开的一些话题,零先生在致里先生的一封信中写道:我用“丧家狗”作书名,不是骂孔子,不是比自己,只是为了说明孔子的真实遭遇,知识分子常有的遭遇,我很同情他的遭遇。

他有精神,有理想,谁都不否认,问题是精神无所托,理想无所遇。

这是事实述,不是为了给孔子抹黑。

在上面的故事中,“丧家狗”是和“圣人”相对而言。

这有很深的寓意。

孔子宁认“丧家狗”,不认“圣人”,是他清醒的地方。

大家可以想一想,从大方向上想一想,哪个说法更贴切。

我把这个故事翻出来,目的不是为了挑起争论,而是为了理解孔子。

……我的目的,是要彻底破除历代崇圣、美圣的说法,还孔子以本来面目。

这有什么不对吗?一个历史学家,不管为了什么目的,难道可以用信仰、感情代替历史真实吗?我的观点很明确,也很简单,孔子是个可爱可怜的“丧家狗”,不是本来意义上的“圣人”。

我是拿他当“人”来理解,不是当“圣”来崇拜。

要骂尽管骂,不用拐弯抹角。

我没有崇圣的心情。

对我来说,“圣人”才是骂孔子。

我和很多人的文化立场不同,他们的反应很正常。

(《去圣乃得真孔子——〈论语〉纵横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137-138页)在我看来,零先生用“丧家狗”作书名诚然不是有意骂孔子,不过“丧家狗”显然并不是用于喻指孔子真实遭遇的最恰切的用词(更恰切的喻词其实有很多,譬如“芝兰”、“松柏”等);“丧家狗”诚然是和“圣人”相对而言的,不过孔子宁认“丧家狗”而不认“圣人”显然无法用“是他清醒的地方”就可解释得清楚的;孔子在现实处境中诚然“理想无所遇”,不过他显然并非“精神无所托”;孔子的生命气象诚然是可爱的,不过他显然不会给人造成“可怜”的印象(因为就人生境界来说我们还没有资格可怜他);一位历史学家诚然不能够“用信仰、感情代替历史真实”(即使不研究历史的人也知道面对历史人物时起码要尊重史实),不过他显然无法排除“信仰、感情”而仅仅靠“历史真实”还原历史;历史研究诚然不能不做“事实述”(事实判断),不过那舍弃了价值判断的“事实述”显然并不是真正的历史研究(我们在述说历史人物时总在或隐或显地寓托着我们的价值评判);历史上种种生命不在场的“伪敬”和“伪圣”诚然是需要破除的,不过我们显然不能因此就否认那种生命在场的“真敬”和“真圣”;孔子诚然不能被当作一尊实体化的神来供人膜拜,不过我们显然并不能就此否认他所提示的那一人生当有的真切而虚灵的圣境。

诚如零先生所说,争论乃是因“文化立场不同”所致。

零先生还说,“要骂尽管骂,不用拐弯抹角”。

对严肃的学术讨论来说,“骂”自然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应该的;况且零先生是一位学富五车且秉具学术独立精神的长者,我更不敢有半点儿的怠慢之情。

如果在讨论过程中我因着自身的学养有限而不慎说出一些不妥当的话,我在此首先真心诚意地向先生表示歉意并恳请先生指正。

不过,我们毕竟都是“学术”的“仆人”,我们因“文化立场不同”(其实,我们也并非完全不同,至少在主学术独立与警惕偶像崇拜意味上的“伪圣”这两点上我与先生的观点是一致的)而引起的讨论自然是“很正常”的,我也真心诚意地希望这种“很正常”的讨论只在学术的层面上展开。

当然,在学术面前,我自然是“不用拐弯抹角”的。

在我看来,我们讨论的焦点其实并不在于如何考索孔子究竟是“圣”还是“人”,而在于是否能以一种生命在场的态度领悟如下两个问题:一是领悟“人”与“圣人”在孔子那里的人文意趣;二是领悟以弘扬“圣人”之道(仁道)自任的孔子在现实中的真实处境以及由此而展现出来的生命气象。

二、人因求“仁”趣“圣”而成为“人”且成其“大”我们先来领悟第一个问题。

《论语》记载: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对人来说,“礼”与“乐”诚然是重要的,不过二者一旦外在于“仁”,它们也就失去其应有的意义了;“生”诚然是人所顾念的,不过它的终极意义毕竟在于“仁”。

当一个配得上人的称谓的人被置于“生”与“仁”不可兼得的两难处境下而必须有所抉择时,他理应“杀身以成仁”,而不应“求生以害仁”。

显然,孔子赋予了“人”以“仁”这一毫不含糊的价值导向,并主个体在“成仁”的过程中不断地成其为人。

在这里,孔子不仅强调了“仁”对于人成其为人的根本意义,而且提醒那些“志士仁人”当不断地在当下即是的生命决断中实践那种趣向人生圣境的“成仁”之道。

在孔子看来,只有那些果断而从容地走在这条“成仁”之道上的“志士仁人”,才有可能成为“天地之性最贵”的“人”(许慎《说文解字》卷八释“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孔子并不是从实然的意趣上来谈人的,而是始终将人置于一种应然的价值准镬下来予以称说。

进而言之,孔子所称说的人,自当是秉有“仁”的价值导向因而有可能成为“天地之性最贵”的“人”。

对这样的“人”中的杰出代表,孔子是不吝以“大”相许的。

《论语》记载,孔子以“大”称叹尧: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巍巍乎!其有成功也。

焕乎!其有文章。

(《论语•泰伯》)这里的“大”,显然是“伟大”的意思。

在孔子心目中,尧是第一个配得上以“大”相许的先贤,他也因此成为第一个值得儒者追慕与效法的本。

除了尧,孔子至为称叹的“大人”还有舜、禹、泰伯、文王等。

《论语》记载: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论语•泰伯》)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论语•泰伯》)(子曰:)“(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

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论语•泰伯》)孔子之所以称叹这些人中之“大”者,并不仅仅因其功之丰或才之美,而更因其德之至以及由这“至德”所体现的性之贵。

这些被后儒尊为“圣”的人物在孔子看来诚然尚不就是他所祈慕的那种虚灵而至为完满的“圣人”,不过他们无疑已是近于“圣人”的“君子”(“大人”)了。

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论语•述而》)这些堪以“大”相许的“君子”(“大人”),乃是能够体现趣向中的人生圣境的本。

孔子借着对这些堪称本的人物的称叹,为后儒诲示了一种旨在把自身养成“君子”(“大人”)的成德之教或为己之学,并就此为后儒明证了那一在自身的生命践履中当下显现着的真切而虚灵的人生圣境。

就此而言,零先生说孔子“精神无所托”其实是有待商讨的。

我们看到,孔子诚然曾说过“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论语•述而》)之类的话,不过,这只能表明孔子祈慕中的“圣人”乃是人的生命趣向中的一个真切而虚灵的目标,它作为现实世界中的人即使倾注全部身心也终究难以企及的极致之境,恰恰构成了人之为人所当有的一种不可替代的终极导向,督责着现实世界中的人在向之趋赴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同时提醒着现实世界中的人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得把那一极致之境畸变为某种偶像崇拜意味上的实体化信仰。

三、价值判断下的圣境趣向零先生所警惕的,正是偶像崇拜意味上的实体化信仰以及由此可能造成的对孔子的“神化”。

他在《去圣乃得真孔子》一书中写道:孔子不是圣人,不是古人所说本来意义上的圣人。

他老人家活着,不是圣,只是人,死了,才变成圣人,一摞摞高帽往头上扣,圣得吓人。

后人说的圣人和孔子说的圣人,根本不是一回事。

历史上的孔子有两个,一个是《论语》中的,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一个是孔庙中的,泥塑木胎,供人烧香磕头。

前者是真孔子,后者是假孔子,哪个更可爱?(《去圣乃得真孔子》,第114页)零先生的警惕是有其历史根据的。

他说:“孔学被圣化,是孔子死后;成为意识形态,是在汉代。

”(《去圣乃得真孔子》,第2页)那被意识形态“圣化”而终竟被抬进孔庙里“供人烧香磕头”的“假孔子”,零先生认为不可爱,我也觉得很讨厌。

我与零先生的分歧并不在这里,说到底,我们的分歧依然在于如何领悟“圣人”的人文意趣。

零先生的看法是:先古书,无论《论语》,无论《墨子》,无论《老子》,还是其他书,所谓“圣人”,既不是神,也不是普通人,而是聪明绝顶、道德高尚,有权有势,可以安民济众,治理天下的古昔圣贤,特别是指尧、舜、禹。

……在《论语》中,孔子说得很明确,圣人,他是见不着的。

他怎么会说自己是圣人?(《去圣乃得真孔子》,第135页)圣人都是死人,这点很重要。

见着不如见不着,有心理学奥妙。

见不着多好,让你使劲想,想也够不着,于是更想。

(《去圣乃得真孔子》,第175页)圣人是尧、舜,尧、舜是死人。

孔子绝不会自比于尧、舜。

我们称他为圣人,等于骂他。

他不可能这么讲。

(《去圣乃得真孔子》,第176页)在此需要重申的是,零先生是一位历史学家;依他所言,历史学家“没有崇圣的心情”,看重的乃是“历史真实”与“事实述”。

正是从这种生命不在场的视域出发,零先生自然会把先古书(包括作为诸经之慧眼的《论语》这部书)视为历史中曾经具体存在过且已经作古的死物;以此视域来考察“圣人”,他也自然会把“圣人”视为历史中曾经具体存在过且已经作古的“死人”(所谓“圣人都是死人”)。

既然“圣人是尧、舜”,自然“尧、舜是死人”;既然“尧、舜是死人”,孔子当年自然不会把自己比作尧、舜。

孔子倘若这么来比,就等于把自己比作“死人”;如果后人把孔子称为“圣人”,就等于骂孔子是“死人”。

由此看来,这执著于时间之维的“死”与“活”而对“圣人”所作的分辨,在根底处说只是一种基于“是”与“不是”的事实判断,而不是发自“该”与“不该”的价值判断。

“是”与“不是”的事实判断注重的是“史实”,“该”与“不该”的价值判断注重的是“史义”。

“史实”与“史义”这两者对考察历史人物来说都是必须的,尤其对考察孔子这位儒门先师以及他以“大”相许的尧、舜、禹等前贤和他所祈慕的“圣人”,更不能忽略由“该”与“不该”的价值判断所涵养的“史义”。

如若仅仅拘囿于由“是”与“不是”的事实判断所支撑的“史实”,就有可能对“圣人”这一只结蒂于“该”与“不该”的价值判断上的极致之境作出某种实体化的理解,进而将其视为某种实体化的信仰而解构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