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总结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总结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一章重点车削加工:工件旋转作主运动,车刀作进给运动的切削加工方法称为车削加工。
铣削加工:铣刀旋转作主运动,工件作进给运动的切削加工方法称为铣削加工。
刨削加工:刀具的往复直线运动为主切削运动,工作台带动工件作间歇的进给运动的切削加工方法称为刨削加工。
钻削加工:钻削是用钻头、铰刀或锪刀等工具在材料上加工孔的工艺过程。
刀具(钻头)是旋转运动为主切削运动,刀具(钻头)的轴向运动是进给运动。
镗削加工:镗削是用镗刀对已经钻出、铸出的孔作进一步加工,通常镗刀旋转做主运动,工件或镗刀直行作进给运动。
磨削加工:用砂轮或涂覆模具以较高的线速度对工件表面进行加工的方法成为磨削加工,主运动是砂轮的旋转。
成形法:成形法是用与被切削齿轮的齿槽线截面形状相符的成型刀具切出齿形的方法,所使用的机床一般为普通机床,刀具为普通铣刀,需要两个简单的成形运动:道具的旋转运动(主切削运动)和直线移动(进给运动)。
展成法:展成法是利用齿轮刀具与被切齿轮保持啮合运动的关系而切出齿形的方法,常用机床有滚齿机、插齿机等,常用加工法有滚齿法、插齿法、磨齿法、剃齿法等。
内传动链:有准确传动比的连接一个执行机构和另一个执行机构之间的传动链。
展成传动链和差动传动链为内联系传动链。
课本P26外传动链:是动力源与执行机构之间或两个执行机构之间没有准确传动比要求的传动链。
速度传动链和轴向进给传动链为外联系传送链。
课本P26表面成型运动:表面成形运动是指在切削加工中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可分解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来自百度)滚齿原理?滚齿属于展成法加工,用齿轮滚刀在滚齿机上加工齿轮的轮齿,它是按一对螺旋齿轮相啮合的原理进行加工的。
滚齿时的运动主要有:(1)主运动。
主运动是指滚刀的高速旋转。
(2)分齿运动(展成运动)。
分齿运动是指滚刀与被切齿轮之间强制的按速度比保持一对螺旋齿轮啮合关系的运动。
(3)垂直进给运动。
为了在齿轮的全齿宽上切出齿形,齿轮滚刀需要沿工件的轴向作进给运动。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填空题1、切削加工中形成发生线的方法主要有轨迹法、相切法、和。
2、最常用的两类刀具材料是和。
3、按齿形形成原理的不同,齿轮的加工方法可分为和两类。
4、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切削速度、背吃刀量和,其中对刀具寿命影响最大的是。
5、车床上镗内孔时,刀具水平安装且刀尖安装高于工件回转中心,则刀具工作角度与标注角度相比,工作前角(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工作后角(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切削液除了具有清洗、防锈作用外,还具有和的作用。
7、外圆车刀独立标注的角度中,在基面度量的角度有,;在切削平面度量的角度有。
8、切削加工中形成发生线的主要方法有轨迹法、范成法、和。
9、刀具耐用度中最高生产率耐用度Tp和最低成本耐用度Tc相比,较大的是。
10、砂轮的硬度是指;无心磨削中工件的运动受控制。
11、在传动链中不能采用皮带传动。
12、金属切削过程中是否形成积屑瘤主要受影响。
13、刀具正常磨损的最常见形式是;磨损参数VB是指。
14、外联系传动链与内联系传动链的本质区别是。
15、合理的刀具耐用度包括与两种。
16、在常用三种夹紧机构中,增力特性最好的是机构,动作最快的是机构。
17、CA6140车床可加工、、、等四种螺纹。
18、机床的基本参数包括、、。
19、生产类型通常分为、、三种。
20、测量误差是属于误差,对误差影响最大的方向称方向。
参考答案1、成形法,范成法;2、高速钢,硬质合金;3、成形法,范成法;4、进给量,切削速度;5、增大,减小;6、润滑,冷却;7、Κr、Κr’,λs;8、相切法,成型法;9、Tc ;10、磨粒脱落的难易程度,导轮;11、内联系;12、切削温度(或速度);13、后刀面磨损,刀具的磨钝标准;14、是否可用摩擦传动。
15、T c,T P;16、螺旋,圆偏心;17、公制,英制,模数和径节;18、尺寸,运动,动力;19、单件,成批,大量生产;20、系统性,误差敏感选择题1、刀具最高生产率耐用度Tp和最低生产成本耐用度Tc相比:A、Tp大B、Tc大C、无法确定哪个大2、在车削细长轴工件的外圆时,为了减小工件的变形和振动,宜采用较大的车刀进行切削,以减小径向切削分力。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技术是工业制造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包括了机械原理、机械工程及材料科学等知识领域。
机械制造技术是通过设计、建模、制造和提供支持等一系列流程来制造机械产品和部件。
也就是说,它是将工程设计转化为具体产品的过程。
在机械制造技术中,对基础技能的理解和掌握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掌握,因为这是了解实际的机械设计和制造背后所涉及的原理和程序的基础。
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概括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指在机械制造技术实践过程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
它包括了机械工程、材料科学、机械原理等方面的知识,涉及尺寸、图解学、机械运动学等学科的理论和应用知识。
它是学生和工程师们理解和掌握口头描述、计算、测量和制造理论的基础。
同时,它还包括了工艺学、工学、制造过程控制、质量控制等重要的技能。
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重要性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在机械制造过程中是不可替代的,因为机械制造技术本质是转化设计成品的技术。
在这个过程中,机械工程、材料科学、机械原理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压倒一切。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想要理解和掌握机械制造流程及其技术是不可能的。
更重要的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掌握对于机械设计和制造的准确性和效率至关重要。
三、关键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在机械制造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几个关键技术不可忽略,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
1. 计量和计算技巧机械制造过程中一定会涉及到尺寸、比例和计量。
因此,对计量和计算技巧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技能包括精确度和误差的计算和评估,数值分析和测量、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等。
2. 图解和几何学技能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核心是掌握图解学和几何学技能。
这些技能体现在制图、机械制造设计、机械装配和实际制造过程等方面。
因此,掌握三维制图、机械图解(绘制、识别和分析)和几何学技能是非常有必要的。
3. 制造过程和工艺控制技能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不仅仅包括机械原理和材料科学,还包括制造过程和工艺控制方面的技能。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主编司乃钧许小村绪论第一章金属切削加工基础知识1.1基本概念1.2切削过程1.3加工质量与检验1.4提高加工质量与生产率的途径1.5基准与装夹1.6生产过程与生产类型1.7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与型号的编制第二章车削2.1 车床2.2 车刀与工件装夹2.3 车削加工第三章钻削与镗削3.1 钻削加工3.2 扩孔与铰孔3.3 镗削加工第四章刨削、插削与拉削4.1 刨床与刨刀4.2刨削加工4.3插削4.4 拉削第五章铣削5.1 铣床与铣刀5.2铣削过程5.3铣削加工5.4先进铣削工艺简介第六章磨削与光整加工6.1磨床与砂轮6.2磨削加工6.3先进磨削工艺简介6.4光整加工第七章齿轮齿形加工7.1概述7.2圆柱齿轮齿形加工7.3圆柱齿轮精整加工7.4齿形加工方案的选择第八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8.1定位基准的选择8.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8.3回转面加工方法综合分析8.4平面加工方法综合分析第九章零件的结构工艺性9.1零件结构的切削加工工艺性9.2零部件结构的装配和维修工艺性第十章特种加工技术10.1 电火花加工10.2 电解加工10.3 电解磨削10.4 超声波加工10.5 激光加工10.6 电子束加工10.7 离子束加工第十一章现代机械制造技术11.1 成组技术11.2 工业机器人11.3 数控加工技术11.4 柔性制造技术11.5 快速成形技术绪论零件的加工方法很多,一般分为热加工和冷加工两类。
热加工包括铸造、锻造、焊接和热处理等。
现代精密铸造、精密锻造和粉末冶金技术已能够使一些零件在热加工后,不需再用切削加工方法就可达到较高的质量。
但是,目前它们的应用范围不大,一般铸造、锻造、焊接只能得到形状、尺寸比较粗糙的成品或半成品。
机械中的大部分零件,特别是质量要求高的零件,还需要经过切削加工。
金属切削加工是使用切削刀具或磨具从工件上切去多余的材料,以获得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等都符合要求的零件的加工方法。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_重点
第一章1.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属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物理化学性能以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统称为工艺过程。
2.工序: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3.安装:安装是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4.工位:工位是在工件的一次安装中,工件相对于机床(或刀具)每占据一个确切位置中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5.工步:工步是在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仅指机床主轴转速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6.走刀:在一个工步中,如果要切掉的金属层很厚,可分几次切,每切削一次,就称为一次走刀。
7.基准:用来确定生产对象几何要素间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称为基准。
基准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两大类;工艺基准又可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等8.设计基准:设计图样上标注设计尺寸所依据的基准,称为设计基准。
9.工艺基准:工艺过程中所使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
按其用途之不同,又可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10.工序基准: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加工表面尺寸、形状和位置所依据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又称原始基准)。
11.定位基准:在加工中用作定位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
12.测量基准:工件在加工中或加工后,测量尺寸和形位误差所依据的基准,称为测量基准13.装配基准: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产品中相对位置所依据的基准,称为装配基准。
14.工件装夹:找正装夹(直接找正装夹,划针、千分表,效率低,精度高;划线找正装夹,效率低,误差大,适用于单件小批难直接找正。
);夹具装夹。
15.加工零件的生产类型: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
16.定位的任务: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占有某一正确的位置;夹紧的任务:保持工件的定位位置不变。
17.定位误差和夹紧误差之和成为装夹误差。
18.在设计零件时,应尽量选用装配基准作为设计基准;在编制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时,应尽量选用设计基准作为工序基准;在加工及测量工件时,应尽量选用工序基准作为定位基准及测量基准,以消除由于基准不重合引起的误差。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1.机床的切削运动用刀具切除工件材料,刀具与工件之间务必要有一定的相对运动,该相对运动由主运动与进给运动构成。
主运动,是切下切屑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运动,对切削起要紧作用,消耗机床的功率95%以上。
机床主运动只有1个。
进给运动,使工件不断投入切削,从而加工出完整表面所需的运动。
消耗机床的功率5%下列。
机床的进给运动能够有一个或者几个。
2.切削用量是指切削速度v、进给量f(或者进给速度)与切削深度ap。
三者又称之切削用量三要素。
切削速度v(m/s或者m/min),切削刃相关于工件的主运动速度称之切削速度。
即在单位时间内,工件与刀具沿主运动方向的相对位移。
进给量f,刀具转一周(或者每往复一次),两者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的相对位移量称之进给量,其单位是mm/r(或者mm/双行程)。
切削深度ap(mm),切削深度指待加工表面与已加工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3.常用刀具材料碳素工具钢与合金工具钢,因其耐热性很差,目前仅用于手工工具如锉刀、铰刀等。
高速钢,高速钢是一种加入了较多的钨、钼、铬、钒等合金元素的高合金工具钢。
强度高,抗弯强度为硬质合金的2~3倍;韧性高,比硬质合金高几十倍;硬度较高,且有较好的耐热性;可加工性好,热处理变形较小常用于制造各类复杂刀具(如钻头、丝锥、拉刀、成型刀具、齿轮刀具等)。
硬质合金,硬质合金是用高硬度、高熔点的金属碳化物(如WC、TiC、TaC、NbC等)粉末与金属粘结剂(如Co、Ni、Mo等)经高压成型后,再在高温下烧结而成的粉末冶金制品。
硬质合金的硬度、耐磨性、耐热性都很高,同意的切削速度远高于高速钢,且能切削硬材料。
硬质合金的不足:抗弯强度较低、脆性较大,抗振动与冲击性能也较差。
硬质合金被广泛用来制作各类刀具。
4.车刀切削部分的构成切削部分由3面-2刃-1尖构成,(1)前刀面(前面 ) :切屑流出所通过的表面。
(2)主后刀面(主后面) :与工件上过渡表面相对的表面。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讲义)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讲义) 2007年5月一、刀具方面1、刀具总述:金属切削过程的实质是刀具与工件相互作用的过程,其目的是将工件上余外金属切除,并在高效低成本的前提下,使工件满足图纸要求的形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切削运动:主运动〔只有一个〕,进给运动〔一个或者多个〕。
工件上的三表面:待加工表面、已加工表面和过渡表面。
切削用量三要素:切削速度〔v〕,进给量〔f〕,背吃刀量〔a〕。
p⑴刀具的几何参数:〔以一般外圆车刀为例〕结构:三面〔前刀面、主后刀面、副后刀面〕、二刃〔主刀刃、副刀刃〕、一尖〔刀尖〕。
〕:它决定了切削刃的锐利程度和刃口强固程度。
在粗前角〔γ加工时,一样选取小的,精加工时选取大的前角;〕:增大后角,可减少刀具磨损,提高表面加工质量,后角〔α在粗加工时,一样选取小的,精加工时选取大的后角;此外还有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等,这是刀具中比较重要的几种角度参数。
⑵刀具的材料:必备性能:①高的硬度及耐磨性;②足够的强度及韧性;③高的热稳固性;④良好的物理特性;⑤良好的工艺性;⑥经济性好。
硬度含义:HB:布氏硬度,应用于铸铁;HRA:洛氏硬度,应用于刀具;HRC:洛氏硬度,应用于钢。
常用刀具材料种类:高速钢、硬质合金。
①高速钢〔高速不高速〕:强度、韧性、导热性和工艺性好,专门是能够制造复杂的刀具,但硬度、耐磨性和耐热性较差,故用于低速刀具、成型刀具的制造。
②硬质合金:由高硬、难熔的金属碳化物和金属粘结剂等通过粉末冶金制成的。
与高速钢相比有以下特点:硬度高‘耐磨性好,耐热性高,但抗弯强度低,断裂韧性低,因而硬质合金刀具承担切削振动和冲击负荷的能力差。
硬质合金分类:〔P〕YT类:加工长切屑〔塑性〕黑色金属;〔K〕YG类:加工短切屑〔脆性〕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非金属材料;〔M〕YW类:加工长切屑和短切屑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
其中常用〔P〕YT类,例如:YT15、YT14等,其中的15、14表示TiC的含量为15%和14%。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一、填空题1.时间定额中的作业时间是指基本时间和辅助时间的总和。
2.机械加工工序顺序的安排应遵循先基面后其他、先主后次、先粗后精和先面后孔四个原则。
3.单件生产产品种类(很多)同一种产品的数量(不多)生产很少重复此种生产称为单件生产。
4.在切削用量三要素中,对切削力影响最大的是背吃刀量、其次是进给量最小的是切削速度。
5.磨淬火钢时可能产生三种烧伤形式为回火烧伤、淬火烧伤和退货烧伤。
6.在加工外圆柱表面时,对碳钢材料的加工采用最多的加工方法为车削、对淬硬钢的加工一般采用磨削、而对有色金属的精加工多采用细车。
7.孔加工常用的方法有钻孔和扩孔、铰孔、镗孔、拉孔等8复杂刀具通常选择的刀具材料为(高速钢)。
9.在尺寸链中,凡属间接得到的尺寸称为封闭环。
10.在工艺规程设计过程中选择定位粗、精基准时,一般应先根据零件的加工要求选择(精基准)基准,然后再选择(定位粗)基准。
11.在CA6140切削铸铁零件时,通常应该选择的硬质合金刀具材料为 YG(K)类。
二、单项选择题1.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仅指机床主轴转速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b)。
a.工序b.工步c.工位d.安装2.在设计机器零件时,应尽量选用装配基准作为(a)。
a.设计基准b.工序基准c.装配基准d.测量基准3.在零件的机械加工过程中,一般对其次要表面(如钻螺栓孔,铣键槽等)的加工常安排在().a.粗加工阶段b.半精加工阶段c.精加工阶段d.精整和光整加工阶段4.利用一个短圆柱销在工件内孔定位,其定位组件应限制的自由度数目为(b)。
a.1个b.2个c.3个d.4个5.在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中测得的角度称为刀具的标注角度。
在基面内测量的副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反方向的夹角称为(d)。
a.前角b.后角c.主偏角d.副偏角6.大尺寸拉刀应选择的材料为(c)。
c.高速钢7.孔的光整加工方法为(c)。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一、引言机械制造技术是指将原材料通过一系列的加工、转换和组装工艺,生产成符合人们需求的商品的工艺和方法。
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与机械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它是现代工业化生产的基础和支撑。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机械制造技术的核心内容,包括机械加工工艺与装备、材料工程以及机械设计等方面。
本文将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进行详细介绍。
二、机械加工工艺与装备2.1 机械加工工艺机械加工工艺是指将原材料进行加工和整形的过程。
常见的机械加工工艺包括车削、铣削、钻削、磨削等。
机械加工工艺的选择根据工件的材料、形状和加工要求来确定。
机械加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车削:通过旋转刀具在工件上切削,使工件呈现旋转对称形状。
车削可分为外圆车削和内孔车削两种类型。
•铣削:利用分布在多刃刀具上的切削齿,在工件表面上切削出各种形状的凹凸面。
•钻削:通过旋转钻头在工件表面上切削出圆孔。
•磨削:利用砂轮与工件表面的相对运动,将工件表面切削到所要求的尺寸和表面粗糙度。
2.2 机械加工装备机械加工装备是进行机械加工工艺的主要设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加工装备也在不断更新和升级。
目前常见的机械加工装备包括:•数控机床: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工件的加工,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高自动化程度的特点。
•传统机床:包括车床、铣床、钻床等,是一种经典的机械加工装备,适用于小批量生产。
•加工中心:综合了铣削、钻削、攻丝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高效率和高精度的特点。
•磨床:用于对工件进行磨削加工,可实现高精度和高表面质量的加工。
•切割设备:包括激光切割机、等离子切割机等,可用于对板材进行切割加工。
三、材料工程机械制造技术中的材料工程主要研究材料的选择、加工和性能等方面。
合理选择和使用材料是保证机械产品质量和性能的关键因素。
材料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材料的分类和性能:材料根据其性能和用途的不同可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等。
了解材料的性能和特点,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材料。
(完整word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doc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作者:黄贱生缩印版本更加方便学习,请大家拒绝舞弊!1.在机床上形成发生线的方法有四种:轨迹法、成形法、相切法、展成法2. 分类:按其作用不同,成形运动分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两种;按其组成不同,成形运动分为简单成形运动和复合成形运动。
3.切削用量三要素: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俗称切削深度)( 1) 工艺系统:由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组成的系统称为工艺系统.( 2) 机床应具备的三个基本部分:执行件、运动源、传动装置( 3) 定比传动装置和换置机构、内联系传动链和外联系传动链4.刀具常用材料:高速钢(如W18Cr4V )、硬质合金( YG 类、 YT 类、 YW 类、 YN 类)、超硬刀具材料(陶瓷、人造金刚石、立方氮化硼)。
( 1) 三面两刃一刀尖:前刀面、后刀面、副后刀面、主切削刃、副切削刃、刀尖( 2) 正交平面参考系:基面 P r、切削平面 P S、正交平面 P a( 3) 五个基本角度: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 1) 磨料、结合剂、气孔三者构成了砂轮三要素( 2) 砂轮的特性主要由磨料、粒度、结合剂、硬度和组织 5 个参数决定。
( 1) 夹具组成:由定位元件、夹紧装置、对刀及导向装置、夹具体以及其它元件或装置所组成其中,定位元件、夹紧装置和夹具体是不可缺少的。
( 2) 夹具作用:一是容易地、稳定地保证加工精度;二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三是扩大机床工艺范围;四是改善劳动条件。
( 3) 夹具分类:按照应用范围(通用夹具、专用夹具、组合夹具等)、夹具动力源(手动夹具、气动夹具、液压夹具、电动夹具、磁力夹具等)、使用机床(车床夹具、铣床夹具、钻床夹具、镗床夹具、磨床夹具等)来划分。
设计基准工序基准粗基准2.基准分类:基准定位基准工艺基准精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1.定位: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的过程称为定位。
2.夹紧:工件定位后,使其在加工过程中始终保持位置不变的操作。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机械工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主要涉及具有机械加工能力的各种设备、工具和方法。
1、机械制造技术的概述机械制造技术主要包括机械设计基础、CAD/CAM技术、机械加工技术、钳工技术、焊接技术、热处理技术等方面。
机械制造技术的目的是利用先进的工具和方法,对原料进行加工和制造,然后将加工的部件或组件拼装成完整的机械产品。
机械制造技术主要涉及到材料壮态、材料力学、工程热力学、机械传动、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知识和原理,通过这些知识和原理,可以更好地理解各种加工方法和工具的工作原理,合理制定加工工艺,并对机械零件加工质量进行控制,提高机械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2、机械加工技术机械加工技术是机械制造技术中最核心的技术之一,也是工程学科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门技术。
机械加工技术是指通过加工设备和工具对各种材料进行加工和切削操作,形成各种零部件和组件。
机械加工技术的种类非常多,主要包括车、镗、钻、铣、磨、切割、焊接等较为基础的加工技术。
由于机械加工技术涉及到加工的材料种类、形状、尺寸等方面的差异,所以各种加工技术也各具特色,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3、焊接技术焊接技术又称为熔接技术,是通过在高温下将同种或不同种的金属材料熔化,使其连接起来的一种加工技术。
焊接是机械制造中最常用的一种连接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产品或零部件的制作和修复。
焊接可以分为电弧焊、气体保护焊、阻焊、摩擦焊等多种类型,各种焊接方法既有优点也有缺点,需要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进行选择和运用。
4、热处理技术热处理技术在机械制造技术中同样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热处理技术主要是指将工件暴露在高温、低温或高温、高压的环境下,使其经历各种相变和晶粒变化,从而改变其硬度、韧性、塑性等性能。
热处理技术按照不同加热方式,可分为淬火、回火、退火、正火等几种类型。
这些加工技术都有相应的设备和工具,根据加工对象不同,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应用。
5、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制造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机械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设计的合理性和完备性。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第二章2—1 什么叫主运动什么叫进给运动试以车削、钻削、端面铣削、龙门刨削、外圆磨削为例进行说明.答主运动由机床提供的刀具与工件之间最主要的相对运动它是切削加工过程中速度最高、消耗功率最多的运动。
进给运动使主运动能依次地或连续地切除工件上多余的金属以便形成全部已加工表面的运动。
车削时主运动为工件的旋转进给运动为刀具沿轴向相对于工件的移动钻削时主运动为工件或钻头的旋转而工件或钻头沿钻头轴线方向的移动为进给运动端面铣削时主运动为铣刀的旋转运动进给运动为工件移动龙门刨削时主运动为刨刀的直线往复运动进给运动为工件的间隙移动平面磨削时主运动为砂轮的旋转矩台的直线往复运动或圆台的回转纵向进给运动为进给运动以及砂轮对工件作连续垂直移动而周边磨削时还具有横向进给。
2—4 用r 70 、r 15 、s 7 的车刀以工件转速n= 4rs 刀具每秒沿工件轴线方向移动1。
6mm把工件直径由d w 54mm 计算切削用量a sp、f、v c .解as p=dw 2 dm 60 2 54 3mmvc 1d0w0n00 60104000。
754 m sf vnf 14。
6 0.4 mm r2-5 常用硬质合金有哪几类哪类硬质合金用于加工钢料哪类硬质合金用于加工铸铁等脆性材料为什么同类硬质合金刀具材料中哪种牌号用于粗加工哪种牌号用于精加工为什么答常用硬质合金有钨钴类硬质合金、钨鈦钴类硬质合金、钨钛钽铌类硬质合金、碳化钛基硬质合金、涂层硬质合金钨钴类硬质合金K类主要用于加工铸铁等脆性材料。
因为加工脆性材料是切屑呈崩碎块粒对刀具冲击很大切削力和切削热都集中在刀尖附近此类合金具有较高的抗弯强度和韧性可减少切削时的崩刃同时此类合金的导热性好有利于降低刀尖的温度.钨鈦钴类硬质合金P类适用于加工钢料。
因为加工钢料是塑性变形大摩擦很剧烈因此切削温度高而此类合金中含有5%30%的TiC因而具有较高的硬度、耐磨性和耐热性故加工钢料时刀具磨损较小刀具寿命较高。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1.工件表面的成形方法:各种典型表面都可以看作是一条线(称为母线)沿着另一条线(称为导线)运动的轨迹根据这些工件表面的成形原理发明了车、铣、钻、镗、磨等机床2.什么是主运动?刀具与工件之间主要的相对运动,它使工件材料由被切削层转变为切屑,形成工件的新表面。
3.加工表面分为:(1)待加工表面(2)己加工表面(3)过渡表面4.切削用量三要素:(1)切削速度vc(2)进给量f、每齿进给量fz 、进给速度v f (3)背吃刀量(切削深度)ap其选用原则:首先选取尽可能大的背吃刀量ap:其次根据机床进给机构强度,刀杆刚度,切削深度或已加工表面粗糙度要求,选取尽可能大的进给量f:最后根据查表和公式确定切削速度Vc。
5.刀具的结构要素:刀具是由切削部分和刀柄部分构成。
(1)刀面:前刀面Aγ主后面Aα副后面Aα’ (2)刀刃:主切削刃S副切削刃S’ (3)刀尖6.刀具材料:刀具切削部分的材料是决定刀具切削性能优劣的关键因素之一。
材料、结构和几何形状是构成刀具切削性能评估的三要素。
7.刀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1)高的硬度(2)高的耐磨性(3)高的耐热性(4)足够的强度和韧性以防脆性断裂和崩刃(5)良好的工艺性(6)良好的热物理性能和耐热冲击性能8.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切削运动和刀具。
金属切削加工过程中的现象:切削变形、切削力、切削热和刀具磨损11.变形区的划分:第一变形区(剪切滑移区) 第二变形区(挤压摩擦区) 第三变形区(挤压摩擦回弹区)12.接触点的应力达到屈服极限,发生了塑性变形,形成滑动接触.接触点发生强烈的塑性变形,氧化膜和吸附膜被破坏,金属对金属的直接接触,发生冷焊粘结。
13.积屑瘤的概念:速度不高、切削塑性金属、形成带状切屑,刀具和切屑间的压力和摩擦,使得切屑冷焊并层积在前刀面上,形成硬度很高的一块剖面呈三角状的硬块,其硬度是工件材料硬度的2~3倍,能够代替刀刃进行切削,并以一定的频率生长和脱落。
这硬块称为积屑瘤。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一、名词解释切削用量;基面、切削平面、正交平面;刀具耐用度;生产纲领;材料的相对切削加工性K V;积屑瘤;工艺能力系数;六点定位原理;顺铣;逆铣;工序;工步;走刀;试切法;残余应力;加工硬化、工序集中、工序分散二、单项选择题:1.加工铸铁时,产生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原因是残留面积和( d )。
A 塑性变形B 塑性变形和积屑瘤C 积屑瘤D 切屑崩碎2.进给运动通常是机床中( c )。
A.切削运动中消耗功率最多的运动B.切削运动中速度最高的运动C.不断地把切削层投入切削的运动D.使工件或刀具进入正确加工位置的运动3.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基准叫做( c )。
A.设计基准B. 装配基准C.定位基准D. 测量基准4.车削螺纹时,产生螺距误差、影响误差大小的主要因素是:cA 主轴回转精度B导轨误差C 传动链误差D测量误差5.影响刀具的锋利程度、减小切削变形、减小切削力的刀具角度是:( b )A.主偏角B.前角C.副偏角D.刃倾角6.车削时,切削热传出的途径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c )A.刀具B.工件C.切屑D.空气介质7.重要的轴类零件的毛坯通常应选择( b )。
A.铸件B.锻件C.棒料D.管材8.铸铁箱体上φ120H7孔常采用的加工路线是()。
--A粗镗-半精镗-精镗B粗镗-半精镗-粗磨C 粗镗-半精镗-铰D 粗镗-半精镗-粗磨-精磨9.既可加工铸铁,又可加工钢料,也适合加工不锈钢等难加工钢料的硬质合金是()A . YW类 B. YT类 C. YN类 D. YG类10.基准重合原则是指使用被加工表面的()基准作为精基准。
A.设计B.工序C.测量D.装配11.普通机床床身的毛坯多采用()。
A.锻件B.铸件C.焊接件D.冲压件12.误差的敏感方向是()。
A.主运动方向B.进给运动方向C.过刀尖的加工表面的法向D.过刀尖的加工表面的切向13.为改善材料切削性能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如退火、正火等),通常安排在()进行。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壹金属切削原理一、切削运动:使刀具和工件产生相对运动以进行切削的运动,通常速度最大。
二、切削中的工件表面:1、待加工面:加工时即将被切除的表面.2、已加工面:已被切除多余金属的工件新表面。
3、过渡表面:刀具正在切除的工件表面.三、切削用量(三要素):1、切削速度V c:V c=2、进给量f(进给速度V f):V f=fn3、背吃刀量(切削深度)a p:a p=四、刀具切削部分的结构三要素1、前刀面Aγ:切屑流出的表面。
2、主后刀面Aα:刀具上与工件过渡表面相对的表面。
3、副后刀面A’α:刀具上与已加工表面相对的表面.4、主切削刃S:前刀面与主后刀面的交线,完成主要的切削工作。
5、副切削刃S’:前刀面与副后刀面的交线,配合主切削刃并完成已加工面五、刀具标注角1、参考系(1)基面p r通过切削刃某一指定点,并与该点切削速度相垂直的平面。
(2)切削平面p s通过主切削刃某一指定点,与主切削刃相切并垂直于基面。
(3)正交平面p o 通过主切削刃某一指定点,同时垂直于基面和切削平面。
2、标注角(1)前角γo正交平面内测量的前刀面与基面的夹角(2)后角αo正交平面内测量的主后刀面与切削平面的夹角(3) 刃倾角λs切削平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与基面的夹角(4)主偏角κr基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方向的夹角(5) 副偏角κ’r基面内测量的副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反方向的夹角六、金属切削变形区及特点1、第一变形区: 从OA线开始发生塑性变形,到OM线剪切滑移结束2、第二变形区: 前刀面排出时受到挤压和摩擦,靠近前刀面处金属纤维化3、第三变形区:已加工表面受挤压和摩擦,产生变形和回弹,造成表层金属纤维化与加工硬化七、积屑瘤1、现象:在切削速度不高又可以产生连续性切屑,加工钢等塑性材料。
(即低速切削塑性材料产生连续性切屑时).2、产生原因:切屑与前刀面发生强烈摩擦形成新鲜表面接触,在适当温度及较高压力下产生粘结(冷焊)。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技术是指以机械制造为主要内容的技术体系,包括了机械加工、焊接、钳工、铣削、车削等多个领域。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指在进行机械制造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了材料力学、切削力学、热处理工艺等。
二、材料力学材料力学是机械制造中最基础的知识点之一,它是研究材料受力变形和破坏规律的科学。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需要根据材料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切削参数和切削方式。
同时,在焊接和钳工领域也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和韧性等因素。
三、切削力学切削力学是指研究在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力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
它主要涉及到了刀具与工件之间的摩擦与磨损,以及加工表面质量等问题。
在进行车削和铣削时,需要根据切削力学原理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加工参数,以保证加工质量和效率。
四、热处理工艺热处理是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保温、冷却等过程,使其获得一定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的改变。
在机械制造中,热处理工艺被广泛应用于钢铁材料的生产和加工中。
通过控制不同的加热温度和冷却速度,可以获得不同的材料性能。
五、数控技术数控技术是指利用数字化信息来控制机床运动和实现自动化加工的技术。
它在机械制造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减少人为误差。
数控技术需要具备计算机编程、机床操作等多方面知识。
六、焊接技术焊接是指将两个或多个金属材料通过局部加热或压力连接起来的技术。
它在机械制造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零部件的生产和修复中。
常见的焊接方法包括电弧焊、气焊、激光焊等。
七、钳工技术钳工技术是指利用手工或机械工具对金属材料进行切割、钻孔、打磨等加工的技术。
在机械制造中,钳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零部件的加工和修复中。
钳工技术需要具备精细操作和较高的手眼协调能力。
八、铣削技术铣削是指利用铣刀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的技术。
它在机械制造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零部件的生产和修复中。
铣削需要根据材料性质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加工参数,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生产过程:从原材料进厂,一直到把成品制造出来的各有关劳动过程
的总和统称为生产过程。
2、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属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物理化学
性能以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统称为工艺过程。
3、工序:一个人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
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成为工序。
4、基准分为:⑴设计基准⑵工艺基准(包括:①工序基准;②定位基准;
③测量基准;④装配基准)
【设计基准:设计图样上标注设计尺寸所依据的基准称为设计基准】
【工序基准: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加工表面尺寸,形状和位置所依据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
【定位基准:在加工中作定位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
【测量基准:工件在加工中或加工后,测量尺寸和形位误差所依据的基准】【装配基准: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产品中相对位置所依据的基准】
5、工件装夹方式:⑴直接找正装夹⑵划线找正装夹⑶夹具装夹
6、大平面限制三个自由度;辅助支撑不限制自由度
7、过定位:几个定位元件重复限制工件某一自由度的定位现象,称为过定位;
欠定位;是一种因定位不足而影响加工精度的现象
8、刀具切削部分的材料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⑴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⑵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⑶较高的耐热性
⑷良好的导热性和耐热冲击性能
⑸良好的工艺性
9、刀具材料有:高速钢、硬质合金、工具钢、陶瓷、立方氮化硼和金刚石
碳素工具钢(如T10A、T12A)、合金工具钢(如9SiCr、CrWMn)
10、GCr15SiMn Cr含量0.15 没写的含量小于1%;
11、硬质合金【YT5】适合对钢进行粗加工
12、积屑瘤对切削过程的影响:
⑴使刀具前脚变大
⑵使切削厚度变化
⑶使加工表面粗糙度增大
⑷对刀具寿命的影响
①积屑瘤粘在前刀面上,可代替切削刃切削,可以提高刀具寿命。
②积屑瘤从刀具前刀面上频繁脱落,会把前刀面上的刀具材料颗粒拽走,
使刀具寿命下降。
13、防止积屑瘤产生可采用的措施:
⑴正确选用切削速度
⑵使用润滑性能好的切削液
⑶增大刀具前角γ。
,减小刀具前刀面与切削之间的压力
⑷适当提高工件材料的硬度,减小加工硬化倾向
14、如何减小切削变形?
⑴适当提高工件材料强度以及减小切削和前刀面的接触长度
⑵增大刀具前角γ。
⑶适当增大切削速度Vc
⑷适当增加切削层公称厚度h(D)
15、⑴前角γ。
的选择:
工件材料的强度、硬度较低时,前角应取得大些,反之应取较小的前角。
⑵用硬质合金刀具加工【中碳钢】工件时,通常取γ。
=10°~20°;
加工【灰铸铁】工件时,通常取γ。
=8°~12°;
16、【考】机械制造中的加工方法:⑴材料去除加工(Δm<0)
⑵材料成型加工(Δm=0)、
⑶材料累计加工(Δm>0)
17、零件表面的形成方法:
⑴轨迹法⑵成形法⑶相切法⑷展成法
18、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结构:⑴动力源⑵运动执行机构⑶传动机构
⑷控制系统和伺服系统⑸支撑系统
19、机床共分为11类:车床、钻床、镗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工
机床、铣床、刨插床、拉床、锯床和其他机床
20、外圆表面的车削加工的加工方法:
⑴粗车--(能达到的加工精度IT12-IT11,表面粗糙度Ra为50~12.5μm)
⑵精车--(能达到的加工精度IT8~IT6,表面粗糙度Ra为1.6~0.8μm)
⑶细车--(能达到的加工精度IT6~IT5,表面粗糙度Ra为0.02~1.25μm)
21、提高外圆表面车削生产效率的途径:
⑴采用高速切削--高速切削是通过提高切削速度来提高加工生产效率的;
⑵采用强力切削--强力切削是通过增大切削面积来提高生产效率的;
⑶采用多刀加工方法--是通过减少刀架行程长度提高生产效率的;
22、齿轮的主要技术要求:
⑴传递运动的准确性
⑵传递运动的平稳性
⑶载荷分布均匀性
⑷齿侧具有间隙
23、滚齿加工原理:
⑴滚刀的旋转运动()
⑵工件的旋转运动()
⑶轴向进给运动()
滚切斜齿时附加:⑷旋转运动(Δ )
24、装夹误差:①定位误差②夹紧误差
25、【考】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
⑴减小和消除原始误差
⑵转移原始误差
⑶均匀原始误差
⑷采用误差补偿技术
⑸误差分组
⑹误差制定
26、㈠、工艺规程:人们把合理工艺过程的有关内容写在工艺文件中,用以指
导生产,这些工艺文件就是工艺规程;
㈡、工艺规程的作用:
①是工厂进行生产准备工作的主要依据
②是企业组织生产的指导性文件
③是新建和扩建机械制造厂(或车间)的重要技术文件
㈢、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
①所设计的工艺规程必须保证机器零件的加工质量和机器的装配质量,达
到设计图样上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
②工艺过程应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使产品能尽快投放市场
③尽量降低制造成本
④注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生产安全
㈣、工艺过程设计所需原始资料:
①产品装配图、零件图
②产品验收质量标准
③产品的年生产纲领
④毛皮材料与毛坯生产条件
⑤制造厂的生产条件,包括机床设备和工艺装备的规格、性能和当前的技
术状态,工人的技术水平,工厂自制工艺装备的能力以及工厂供电、供气的能力等有关资料
⑥工艺规程设计、工艺装备设计所用设计手册和有关标准
⑦国内外有关制造技术资料等
㈤、【考】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内容及步骤:
①分析零件图和产品装配图
②对零件图和装配图进行工艺审查
③由产品的年生产纲领和产品自身特性研究确定零件生产类型
④确定毛坯
⑤拟定工艺路线
⑥确定各工序所用机床设备和工艺装备
⑦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
⑧确定各工序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⑨确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
⑩编制工艺文件
27、【考】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⑴基准重合原则
⑵统一基准原则
⑶互为基准原则
⑷自为基准原则
28、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⑴保证零件加工表面相对于不加工表面具有一定位置精度的原则
⑵合理分配加工余量的原则
⑶便于装夹的原则
⑷在同一尺寸方向上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的原则
29、完全互换装配法:采用互换法装配时,被装配的每一个零件不需要作任何
挑选、修配和调整就能达到规定的装配精度要求
30、定位元件的设计制造应满足的要求:
⑴精度高⑵耐磨性好⑶足够的刚度⑷良好的工艺性
31、常用的定位元件:支撑钉支撑板可调支撑自位支撑
32、㈠、夹紧装置的组成:
⑴动力装置-- 产生夹紧动力的装置
⑵夹紧元件-- 直接用于夹紧工件的元件
⑶中间传力机构-- 将原动力传递给夹紧元件的机构
㈡、夹紧装置的要求:
⑴夹紧过程不得破坏工件在夹具中占有的定位位置
⑵夹紧力要适当,既要保证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定位的稳定性,又要防止
因夹紧力过大损伤工件表面或使工件产生过大的夹紧变形
⑶操作安全、省力
⑷结构应尽量简单,便于制造,便于维修
㈢、夹紧力作用点的选择:
⑴应正对定位元件或位于定位元件所形成的支撑面内
⑵应位于工件刚性较好的部位
⑶应尽量靠近加工表面,使夹紧稳固可靠
33、【填空】夹紧装置的驱动方式:
气动液动气液联合驱动电(磁)驱动真空吸附等
34、㈠、快速响应制造技术:
⑴新产品的快速研制
⑵制造资源的快速重组
㈡、绿色制造技术:
⑴绿色产品设计
⑵清洁生产
⑶再资源技术
㈢、绿色产品设计遵守原则:
⑴资源最佳利用原则
⑵能量最佳利用原则
⑶污染最小原则
P19 P20 P21 P59 P76 P111 P297 P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