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3《人类文明的引擎》word教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人民版历史必修3《人类文明的引擎》word教案

(完整版)人民版历史必修3《人类文明的引擎》word教案

▁▂▃▄▅▆▇█▉▊▋▌精诚凝集=^_^=成就梦想▁▂▃▄▅▆▇█▉▊▋▌《人类文明的引擎》教课方案课程标准:以蒸汽机发明和电气技术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课目的:1.知识与能力:①认识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特点;②认识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关系。

③掌握两次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影响。

④能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辨证关系的原理剖析工业革命的条件和影响。

⑤能运用历史资料,提升全面评论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利用有关的教课资源,会采集、整理、运用与有关的历史学习资料,进行有关的判断剖析。

能运用联系的看法察看问题,擅长从不一样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能够利用有关的教课资源持续研究试验,认识发明的原理和构造。

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学习,认识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的重要影响,建立科技是生产力的看法。

经过学习,认识发明家发明的过程,形成勇于研究,勤于实践科学的精神;认识发明的艰辛,加强面对挫折的能力。

加强毅力,建立百折不回、锲而不舍的精。

经过认识发明的结果建立成功的信念。

教材剖析: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世界科学历程中的“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

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期间最伟大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宽泛应用为明显特点,电的发明及宽泛使用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饰演侧重要角色。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宽泛应用,推进社会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改革。

因为这两个期间科技成就的文字和资料比较丰富,建议在教课时适合增补,增添学生对这两个期间科技成就的感性认识,为深入认识科学技术进步的意义确定基础。

教课要点: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到来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教课难点:理解科学与技术的联合是社会需求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文明不断积淀的结果。

教课方法:以问题研究式为主,启迪、指引学生踊跃的思虑。

教课器具:利用多媒体技术,创建情境,为学生供给丰富、直观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7.3《人类文明的引擎》教学设计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7.3《人类文明的引擎》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发展的脉络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工业革命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充满好奇,但可能对工业革命的具体过程、影响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存在理解上的困难。此外,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时,可能缺乏深入思考、综合比较的能力。
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4.实践活动,巩固知识
-设计课堂实践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关于工业革命的小论文或制作手抄报,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延伸,提高素养
-鼓励学生课外阅读与工业革命相关的历史书籍、文章,拓展知识面;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了解工业革命对现代科技发展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工业革命的本质及其对全球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2.掌握工业革命时期的主要发明创造及其在生产、社会等方面的应用;
3.分析工业革命在不同国家的发展特点和影响,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4.认识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社会等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责任感。
(二)教学设想
4.比较不同国家的工业革命:分析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在工业革命时期的特点和差异。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将组织学生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工业革命为什么会首先在英国爆发?
2.工业革命对生产力和社会结构带来了哪些影响?
3.工业革命在不同国家的发展特点和影响有何异同?
4.工业革命对我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6.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人类文明的引擎教案(人民版必修3)

人类文明的引擎教案(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三人类文明的引擎——英国工业革命(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记住工业革命首先开始的国家和时间;记住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进蒸汽机,富尔敦建造第一艘汽船,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和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2、理解工业革命的概念和英国首先发生了业革命的原因以及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能力目标:1、通过对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工作机相互作用以及各部门间相互促进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判断、联系、推理分析历史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发明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2、通过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国家的科学家在发明创造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史实,让学生树立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开放性观点;3、通过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重难点】重点: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原因;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创造及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述法、列表法、图示法、问题探究法。

(四)【教具】多媒体,黑板,粉笔(五)【教学过程】(30分钟)●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图片所展示的地区同学们能否猜到?【学生回答】:【教师评述】:在农业社会,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而1858建成的大本钟却是每15分钟响一次,上帝的时间被改用人间的指针来度量,什么历史进程导致了时间观念的变化,本节课我们一起探讨。

(板书课题,引入新课)教学环节:【教师讲述】:首先,我们一起来看课程标准,了解本课所要掌握的内容。

一、工业革命的概念及发生原因(一)概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机器化大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的一场革命。

人民版必修3《人类文明的引擎》word学案

人民版必修3《人类文明的引擎》word学案

三、人类文明的引擎编写人:高二历史组审核人:审批人:【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课前依据导学案问题导引,预习自学课本内容,勾划课本并写上提示语,力争全部掌握。

2.A层同学需要做本导学案所有内容,带※号C层可不做,带※※号B、C层均可不做。

3.认真书写,规范作答,按时上交,人人争取得A。

【学习目标】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科学技术的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问题引导】一、棉纺织业的技术创新2、意义:(1)一系列的技术创新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2)纺织业在技术上完成了由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

二、“万能的原动机”1、条件:社会生产的的直接动力和科学实验的长期孕育。

2、历程:3、意义(1)蒸汽机广泛应用于各工业部门作为动力,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采用)。

(2)改变了工业格局的分布(3)蒸汽机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

(4)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应用,使得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一、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1)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①蒸汽机出现以后,机器生产在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得到迅速发展,而火车和轮船又使交通运输更加便捷。

②发电机的发明及电气技术的应用,不但使工业获得了比蒸汽机更强大、更方便的动力,而且使机器的使用更加普遍,更多的工业部门涌现出来,生产技术也更加先进。

③内燃机、汽车、合成化工技术、规模化的炼钢技术等相继发明出来,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2)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①资产阶级实力日益壮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②随着信息交流和交通运输的便捷,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③推动城市和人类生活的丰富多彩,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从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

二、蒸汽动力和电力产生过程的不同点与相同点有哪些?1.不同点(1)蒸汽动力主要由机修工瓦特改良产生,主要是生产实践的总结,是技工的创造;而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是建立在电磁学理论基础上的,即电力是科学理论发展的产物,科学与技术真正结合起来。

人类文明的引擎教案

人类文明的引擎教案

人类文明的引擎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探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以了解不同文明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脉络,认识到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1.2 教学目标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掌握文明交流与互动的方式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3 教学方法讲座:讲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及特点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文明交流与互动的意义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文明案例,深入理解文明交流与互动的影响第二章:古代文明的发展2.1 课程内容古代文明的定义与特点古代文明的代表案例:古埃及、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古代文明的交流与互动方式2.2 教学目标了解古代文明的定义与特点掌握古代文明的代表案例及其交流与互动方式2.3 教学方法讲座:讲解古代文明的定义、特点及代表案例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古代文明的交流与互动方式案例分析:分析古埃及、巴比伦等文明的交流与互动案例第三章:中世纪文明的发展3.1 课程内容中世纪文明的定义与特点中世纪文明的代表案例:希腊罗马、伊斯兰、印度、中国中世纪文明的交流与互动方式3.2 教学目标了解中世纪文明的定义与特点掌握中世纪文明的代表案例及其交流与互动方式3.3 教学方法讲座:讲解中世纪文明的定义、特点及代表案例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中世纪文明的交流与互动方式案例分析:分析希腊罗马、伊斯兰等文明的交流与互动案例第四章:近现代文明的发展4.1 课程内容近现代文明的定义与特点近现代文明的代表案例:欧洲、美国、日本近现代文明的交流与互动方式4.2 教学目标了解近现代文明的定义与特点掌握近现代文明的代表案例及其交流与互动方式4.3 教学方法讲座:讲解近现代文明的定义、特点及代表案例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近现代文明的交流与互动方式案例分析:分析欧洲、美国等文明的交流与互动案例第五章:当代文明的发展5.1 课程内容当代文明的定义与特点当代文明的代表案例:全球化、信息化当代文明的交流与互动方式5.2 教学目标了解当代文明的定义与特点掌握当代文明的代表案例及其交流与互动方式5.3 教学方法讲座:讲解当代文明的定义、特点及代表案例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当代文明的交流与互动方式案例分析:分析全球化、信息化等文明的交流与互动案例第六章:文明交流的媒介——贸易与文化交流6.1 课程内容贸易在文明交流中的作用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与宗教传播语言、艺术、科技的传播与影响6.2 教学目标理解贸易在推动文明交流中的重要性认识丝绸之路等贸易路线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分析文化交流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6.3 教学方法讲座:介绍贸易与文化交流的关系及具体案例图像展示:展示丝绸之路等贸易路线及相关文化成果小组讨论:探讨文化交流对文明发展的作用第七章:文明冲突与融合——以宗教为例7.1 课程内容宗教冲突的案例:十字军东征、宗教改革宗教融合的案例:佛教的传播与影响宗教与文明的关系7.2 教学目标分析宗教冲突与融合对文明的影响理解宗教在文明交流中的角色探讨宗教与文明的相互关系7.3 教学方法讲座:讲解宗教冲突与融合的案例及其影响小组讨论:分析宗教在文明交流中的作用案例分析:研究佛教在不同文明中的传播与融合第八章:文明遗产的保护与传承8.1 课程内容世界遗产的概念与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文明遗产的传承方式:教育、传统节日、非物质文化遗产8.2 教学目标理解世界遗产的重要性认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探讨文明遗产的传承方式及其影响8.3 教学方法讲座:介绍世界遗产的概念、保护工作及意义图像展示:展示世界遗产地的图片及保护状况小组讨论:分析文明遗产传承的方式与挑战第九章:全球化背景下的文明交流9.1 课程内容全球化对文明交流的影响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在文明交流中的作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明冲突与融合9.2 教学目标分析全球化对文明交流的影响认识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在文明交流中的角色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明冲突与融合9.3 教学方法讲座:讲解全球化对文明交流的影响及具体案例小组讨论:分析全球化背景下的文明冲突与融合现象案例分析:研究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在文明交流中的作用第十章:未来文明交流的发展趋势10.1 课程内容科技发展对文明交流的影响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与文明合作未来文明交流的发展趋势10.2 教学目标理解科技发展对文明交流的影响认识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与文明合作的重要性探讨未来文明交流的发展趋势10.3 教学方法讲座:介绍科技发展对文明交流的影响及未来发展趋势小组讨论:分析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与文明合作的方式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绘制未来文明交流的发展趋势图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课程内容的深入理解:对于古代、中世纪、近现代以及当代文明的发展,学生需要理解不期文明的特点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7.3《人类文明的引擎》优秀教学案例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7.3《人类文明的引擎》优秀教学案例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7.3《人类文明的引擎》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高中历史课程中,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的第七单元,以“科学技术与社会”为主题,其中7.3节《人类文明的引擎》旨在引导学生探索科技发展对人类文明进程的推动作用。本节内容涉及两次工业革命及其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科技进步与生产力的关系,认识到科技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关键力量。在本教学案例中,我将结合课程内容,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思辨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为目标,运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互动、探究中感受科技的力量,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脉络。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运用历史资料、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提高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设计实践活动,如模拟工业革命时期的生产场景、辩论会等,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科技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4.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培养科学的历史观。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3.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4.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让同学们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我将运用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和反思与评价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主题:“两次工业革命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及其影响。”
2.学生分组,进行资料搜集、讨论,总结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及其对社会、经济、科技、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7.3《人类文明的引擎》教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7.3《人类文明的引擎》教案

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三人类文明的引擎名师说课本课课标本课的课标要求是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是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史上的巨大飞跃。

18世纪英国棉纺织业出现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揭开工业革命的序幕,随后其他部门也纷纷采用机器;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是动力史的一场革命,标志人类生产和生活进入到“蒸汽时代”。

19世纪下半叶,随着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以电力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动力机器的革命和电力的广泛使用,推动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和石油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也丰富了人类的社会生活。

通过学习本课,了解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特点;了解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关系。

掌握两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影响。

能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工业革命的条件和影响。

能运用历史资料,提高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相关的教学资源,会收集、整理、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资料,进行相关的判断分析。

能运用联系的观点观察问题,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可以利用相关的教学资源继续探究试验,了解发明的原理和结构。

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学习,了解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树立科技是生产力的观念。

通过学习,了解发明家发明的过程,形成勇于探索、勤于实践科学的精神;了解发明的艰辛,增强面对挫折的能力。

增强毅力,树立勇往直前、持之以恒的精神。

通过了解发明的结果树立成功的信念。

教学建议1.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世界科学历程中的“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电的发明及广泛使用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社会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变革。

人类文明的引擎教案.doc

人类文明的引擎教案.doc

人类文明的引擎教案第一部分:教案内容【教学指导】教学思路:历史课程标准: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考试内容与要求:列举瓦特和爱迪生的主要发明,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学习要求:知道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的应用,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及人类思想解放的作用。

重点: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到来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难点:理解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是社会需求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文明不断积淀的结果。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科技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知识。

编制科技发展促进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年表,认识生产力进步与科技进步的同步发展历程。

培养学生观察现实的能力,了解现实社会生活中需要改进的工具或技术。

能正确评价科学家对科技进步的贡献,能正确认识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人类生产力提高过程中,从经验型到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型,概括科技促进生产发展的线索,比较两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了解科技进步对生产效率提高的作用,从而认识科技改变社会和生活的巨大作用。

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从科技进步对人类的影响的角度对科技成果进行分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

通过对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社会进步的初步了解,培养学生为祖国富强学好科学、用好科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进步是人类密切关注社会进步、关注人类生活质量提高的产物,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感情。

【教学流程】投影:1784年的一天,英国的国王前来参观瓦特和他的合伙人博尔顿的工厂,当国王问他们正在忙什么时,他说:“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种君主们梦寐以求的商品。

”国王不解地问这种商品到底是什么时,博尔顿回答道:“是力量,陛下。

”——《大国崛起》问:同学们,博尔顿所说的“力量”到底是什么?答:……(板书)人类文明的引擎——蒸汽和电的革命投影:18世纪英国棉纺织机器发明表。

人类文明的引擎教案

人类文明的引擎教案

人类文明的引擎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科技成果。

(2)理解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分析,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合作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两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科技成果。

(2)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教学难点(1)对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发展原因的分析。

(2)理解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引擎这一核心观点。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史料分析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现代科技成果的图片或视频,如高铁、飞机、智能手机等,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对生活的影响,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人类文明的引擎。

(二)讲授新课1、第一次工业革命(1)背景介绍工业革命发生前英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情况,如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海外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的发展等,分析这些因素如何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2)重要科技成果①蒸汽机详细讲解蒸汽机的发明过程,从纽可门蒸汽机到瓦特改良蒸汽机,强调瓦特改良蒸汽机的重要意义。

展示蒸汽机在工厂、矿山、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蒸汽机带来的巨大变革。

②其他成果简单介绍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在纺织、冶金、采矿等行业的重要发明,如珍妮纺纱机、水力织布机等。

2、第二次工业革命(1)背景分析 19 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新发展,如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形成、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等,探讨这些变化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

(2)重要科技成果①电力的广泛应用讲解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过程,以及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应用,展示电灯、电话、电车等电器发明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电力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光明和便利。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7.3《人类文明的引擎》优秀教学案例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7.3《人类文明的引擎》优秀教学案例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等方面的问题。如: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什么会在这个时期发生?电力和内燃机的发明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全球化的进程有哪些贡献?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来解决问题。
2.运用历史分析法,让学生学会从历史背景、科技发明、社会影响等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
3.运用比较法,让学生学会在时间、空间、人物等多维度比较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4.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的人物和事件,深入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尊重,对科技创新的敬意,以及对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心得体会,可以从科技发明、社会影响、时代特征等方面进行阐述。
2.强调作业的完成要求,如字数、观点明确、论述清晰等。
3.提醒学生在作业中注意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思考科技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科技。
五、案例亮点
1.亮点一:情景创设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如爱迪生的电灯实验、卡尔·本茨的汽车发明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那个时代的生活和工作场景。这种情景创设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2.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带领学生参观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博物馆或历史遗址,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化。
3.创设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当时的科学家、发明家、工人等角色,通过模拟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4.设计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如制作简单的内燃机、发电机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技的力量。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73人类文明的引擎优秀教学案例1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73人类文明的引擎优秀教学案例1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教师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原因和影响,使学生形成系统的历史认知。
2.学生通过总结,认识到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增强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3.教师强调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启示,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向往和追求。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时间、地点及其背景,通过讲解相关历史事件,使学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起因。
2.教师讲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要科技发明和创新成果,如蒸汽机、电灯、电话等,并分析这些成果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
3.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典型发明家和他们的创新成果,如爱迪生的电灯、贝尔的电话等,并认识他们的贡献和影响。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请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原因和影响的短文。
2.学生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历史分析和表达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五、案例亮点
1.情境创设:通过展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图片、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感受那个时代的氛围和特点。这种情境创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他们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增强他们的历史感知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图片,如蒸汽机、电灯、电话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展示了什么历史现象?它们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何关系?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图片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要科技发明和创新成果。今天,我们将深入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了解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人民版必修三《人类文明的引擎》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民版必修三《人类文明的引擎》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民版必修三《人类文明的引擎》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及其不同阶段的特点和贡献。

2.理解人类思维方式的转变和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3.探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1.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区别–科技进步对人类文明的推动–关注人类文明的未来2.教学安排本节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学生参与讨论和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及其未来的趋势。

具体安排如下:–导入环节:以图片和视频等方式引入课题,并让学生回答提问,引发学生对人类文明的热情和兴趣。

–概念解释:解释文明、科技进步等相关概念,以便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历史回顾:通过课件和媒体资料介绍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艺术、文化、科技等方面都可以讲到,强调“人类文明共同体”的意义。

–分组探究:让学生自由组队,并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探究人类文明和科技进步对人类文明的推动。

–讨论分享:小组合作后,让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探究结果,并由教师辅导学生摸索出更加深刻的人类文明和科技进步的内涵。

–总结点拨:对本节课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概括,并对不同角度的探究结果进行批判性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

三、教学反思1.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思考,加强了思维的启发,转化为创造性思维,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参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教学效果:教学效果良好,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去探究科技进步对人类文明的推动,发现了科技发展过程中的成功和挑战,并通过对人类文明共同体的概念的理解,形成了遇到挑战要认识到自己的处境以及对全人类的感悟,增加了对人类文明今后发展的期望和自身的建设潜能。

3.教育价值:本节课重在启发学生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自我创新能力,以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及其未来的趋势,增加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并不断加强他们的“沟通技能、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的自信心。

人民版历史必修3《人类文明的引擎》word教案1

人民版历史必修3《人类文明的引擎》word教案1

人类文明的引擎第一部分:教案内容【教学指导】教学思路:历史课程标准: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考试内容与要求:列举瓦特和爱迪生的主要发明,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学习要求:知道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的应用,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及人类思想解放的作用。

重点: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到来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难点:理解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是社会需求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文明不断积淀的结果。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科技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知识。

编制科技发展促进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年表,认识生产力进步与科技进步的同步发展历程。

培养学生观察现实的能力,了解现实社会生活中需要改进的工具或技术。

能正确评价科学家对科技进步的贡献,能正确认识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人类生产力提高过程中,从经验型到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型,概括科技促进生产发展的线索,比较两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了解科技进步对生产效率提高的作用,从而认识科技改变社会和生活的巨大作用。

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从科技进步对人类的影响的角度对科技成果进行分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

通过对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社会进步的初步了解,培养学生为祖国富强学好科学、用好科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进步是人类密切关注社会进步、关注人类生活质量提高的产物,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感情。

【教学流程】投影:1784年的一天,英国的国王前来参观瓦特和他的合伙人博尔顿的工厂,当国王问他们正在忙什么时,他说:“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种君主们梦寐以求的商品。

”国王不解地问这种商品到底是什么时,博尔顿回答道:“是力量,陛下。

”——《大国崛起》问:同学们,博尔顿所说的“力量”到底是什么?答:……(板书)人类文明的引擎——蒸汽和电的革命投影:18世纪英国棉纺织机器发明表。

三人类文明的引擎教案(人民版必修三).doc

三人类文明的引擎教案(人民版必修三).doc

三人类文明的引擎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识记三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代表性的发明;理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以蒸汽机、电动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的意义;探究科学思想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必修2己学知识的回顾引导学生理解本课的相关知识,探究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巨大作用。

2、通过表格比较三次工业革命在内容和意义上的异同,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电力的发现与发展是几代科学家努力的结果,树立继承发扬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观念。

2、社会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重点与难点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时代被称为“电气时代”的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2008年9月下旬,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七号飞船带着三名宇航员顺利升空,我国宇航员首次走出机舱,漫游太空,开创了我国航天史上的新纪元。

人类开发太空是哪次科技革命的产物?讲述新课一、“蒸汽时代”的到来:1、背景:(1 ) 17世纪末,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2)18世纪,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3)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导与练P79思维启迪1 :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是什么?)2、瓦特改良蒸汽机:(1 )改良经过:%1单动式蒸汽机:18世纪60年代,瓦特制成装有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大大提高了蒸汽机的功率;%1联动式蒸汽机:18世纪80年代,又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采用曲柄机构,使往复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

%1蒸汽机的改进:增加可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

(2)主要用途:除用作提水外,还可以带动车床、织布机等,适应不同工厂的需要。

此后,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等工业部门,都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

人类文明引擎教案3人民版(汇教案)

人类文明引擎教案3人民版(汇教案)

《人类文明的引擎》教课设计(一)教课目的【内容标准】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知识与技术】、识记瓦特研制成功“全能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

理解“蒸汽时代”看法。

、识记电力的发现与发展,电进入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理解“电气时代”的看法。

、识记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升;改变着社会构造和世界局势;令人们的生活更为丰富多彩。

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进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过程与方法】、可采集历代科学家对电研究的音像资料,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是几国几代科学家努力研究的结果,激发热爱科学、追求真谛的精神。

、用情形再现和问题研究的方法,感觉社会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

、用情形再现和问题研究的方法,感觉电力的发现与发展是几代科学家努力的结果,建立继承弘扬人类优异文化成就的看法。

、用历史比较和问题研究的方法,感觉科技是第一世产力,是推感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对工业机器和动力的发明应用的学习,认识科技是第一世产力,培育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课重难点要点: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到来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难点:理解科学与技术的联合是社会需求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文明不断积淀的结果。

(三)教课过程【新课导入】(导入)师:科教兴国战略是建设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依据专题四的学习,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生:年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世产力的”论断。

师:经过前方的学习,大家对这句话已经有了必定的认识,这节课我们将经过对“人类文明的引擎”中的一些详细史实的认识,来进一步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师:什么是引擎,一般指什么?生:发动机或马达,是动力装置。

师:那么这里所说的推感人类文明进步的引擎指的是什么?生:科学技术。

师:依据预习能够看出科学技术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推感人类文明行进的引擎。

科学技术推进社会发展的作用集中表此刻了三次工业革命中,该节介绍的主假如相关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和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文明的引擎》教学设计课程标准:以蒸汽机发明和电气技术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特点;②了解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关系。

③掌握两次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影响。

④能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辨证关系的原理分析工业革命的条件和影响。

⑤能运用历史资料,提高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利用相关的教学资源,会收集、整理、运用与相关的历史学习资料,进行相关的判断分析。

能运用联系的观点观察问题,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可以利用相关的教学资源继续探究试验,了解发明的原理和结构。

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树立科技是生产力的观念。

通过学习,了解发明家发明的过程,形成勇于探索,勤于实践科学的精神;了解发明的艰辛,增强面对挫折的能力。

增强毅力,树立勇往直前、持之以恒的精。

通过了解发明的结果树立成功的信念。

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世界科学历程中的“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电的发明及广泛使用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社会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变革。

由于这两个时期科技成就的文字和资料比较丰富,建议在教学时适当补充,增加学生对这两个时期科技成就的感性了解,为深入认识科学技术进步的意义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到来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是社会需求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文明不断积淀的结果。

教学方法:以问题探究式为主,启发、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

教学用具: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直观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问题序列导入:1)科教兴国战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专题四的学习,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理论基础是什么?【1988年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2)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对这句话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对“人类文明的引擎”(qíng)中的一些具体史实的了解,来进一步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

3)那么什么是引擎,一般指什么?【指发动机的核心部分;发动机或马达,是动力装置。

】4)那么这里所说的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引擎指的是什么?【科学技术】师:根据预习可以看出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推动人类文明前进的引擎。

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集中体现在了三次工业革命中,该节介绍的主要是有关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和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

人类文明的引擎—蒸汽和电的革命一、工业革命——蒸汽时代(板书)1、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板书)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中期首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表:18世纪英国棉纺织机器发明表。

从这张表格中同学们发现了什么?【当时的棉纺织机器使用的是自然力(人力、水力)】思考: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工厂利用河流里的水力作为动力,有哪些不足的地方?【交通不便,而且远离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那么该如何克服这些不足之处了?-----寻找新动力2、“万能的原动力”---蒸汽机产生:(板书)请同学们结合教材131页的内容以及所学知识思考总结:万能蒸汽机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出现的?(1)背景:①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对动力的需要)A、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人力“珍妮机”B、1771年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C、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骡机”D、1785年卡特莱特研制出水力织布机②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A、(法)巴本发明带有活塞的实验型汽缸,把热能转变为机械能。

B、(英)塞维利发明蒸汽泵,无法普及C、纽可门等人研制大气活塞式蒸汽机,只能用于矿山抽水。

(2)瓦特改良蒸汽机①发明:1769—1782年完成蒸汽机的改良探究1:为什么说蒸汽机是工业革命中最伟大的发明?(请同学们结合以下材料以及课本内容总结)材料1:恩格斯说:“17世纪和18世纪从事制造蒸汽机的人们,谁也没有料到,他们所创造的工具,比其他任何东西都会使全世界的社会状况革命化……”材料二:“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②意义:A 、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成为一切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万能的原动力”。

B、推动工厂的建立,人类跨入“蒸汽时代”。

C、推动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

1803年(美)富尔顿制成汽船;1814年(英)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D、机器制造业的诞生蒸汽机的出现和传动结构的改进,使生产部门对车床需求的数量和种类激增,手工生产方式已无法满足需要。

A、1794年(英)莫兹利发明移动刀架,1797年制成带有移动刀架和导轨系统的车床。

B、19世纪机械加工制造业诞生.问:用煤作燃料的蒸汽机是否能完全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呢?它有没有存在哪些弊端?材料:陈列在英国伦敦科学博物馆内的瓦特制成的第一台蒸汽机,其许多主体部件都是用木头制造的。

这是19世纪英国一个欣欣向荣的新兴工业城市,它曾经是宁静的农村,但蒸汽机和工厂的出现,使它变得浓烟蔽日,臭水横流。

体积过于庞大,噪音污染和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

师:于是科学家们又开始寻找一种更好的动力,人类迎来了电气时代。

俗话说“饮水不忘掘井人”,那些科学家为电气时代的到来做出了贡献呢?接下来我们共同学习第2子目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板书)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2、电力的发明和使用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第132--134页,总结第二次科技革命期间的重大发明有哪些?发明:⑴1831年(英)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出发电机的理论原理⑵1838年(俄)雅可比制成实用电动机⑶1867年(德)西门子制成发电机⑷1873年(比)格拉姆制成最早具有商品价值的直流电动机⑸1882年(美)爱迪生创建第一个发电站探究2: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电灯使城市的夜晚亮如白昼,电车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方便的出行服务,电梯使摩天大楼越建越高。

电还走进了千家万户,电话使相隔千里如同近在咫尺,电冰箱、洗衣机、电熨斗、吸尘器的使用大大减轻了繁重的家务劳动,电影和电视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Ⅲ问:如果我们生活的城市停电一天,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会碰到哪些困难?可见,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

提到电,我想同学们都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一个人——爱迪生。

介绍爱迪生:爱迪生(1847—1931),美国著名发明大王,一生完成了2000多种发明,平均每12天半就有一项发明,其中包括电灯、留声机、发报机、电影、电车、蓄电池、打字机、水泥等等。

1931年月10月18日,爱迪生在西奥伦治逝世,终年84岁,1931年10月21日,全美国熄灯以示哀悼。

问:一位仅仅读了三个月小学而辍学的爱迪生,他凭什么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发明?讲述:惊奇就是科学的种子。

发明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我平生从来没有做出过一次偶然的发明。

我的一切发明都是深思熟虑和严格试验的结果。

——爱迪生问:从爱迪生的这些名言中,同学们能够体会出他成功的秘诀吗?答:勤奋、坚持不懈…3、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发明:⑴18世纪80年代前期,(德)卡尔·本茨、戴姆勒各自制成汽油内燃机。

⑵1887年狄塞尔发明柴油内燃机影响:⑴推动汽车、飞机等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⑵推动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4、化学工业的建立:⑴无机化学工业⑵有机化学工业⑶1887年(瑞)诺贝尔发明无烟炸药探究3: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两次科技革命有那些历史影响了?三、两次科技革命的历史作用:(板书)材料1: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640吨。

煤产量1770年为260万吨,1840年增至3000万吨材料2:资产阶级,由于一切工具的改进,由于交通运输的及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融进文明了。

……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材料3: 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城市只有1个,1851年达到13个。

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迅速,如曼彻斯特、利物浦等。

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

1921年,英国城市化水平达到77%。

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电灯使城市的夜晚亮如白昼,电车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方便的出行服务,电梯使摩天大楼越建越高。

电还走进了千家万户,电话使相隔千里如同近在咫尺,电冰箱、洗衣机、电熨斗、吸尘器的使用大大减轻了繁重的家务劳动,电影和电视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

1.积极:经济: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政治:确立和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世界格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社会生活:城市兴起,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材料1:“1830—1848年英国的新兴城市,天空被烟雾笼罩,脸色苍白的人匆匆穿行于乌烟瘴气之中,连外国游客都为此感到担忧”。

——《革命的年代:1789—1848》资料2:庞大的机器一刻不停地转,这位工人弯着腰,以固定的方式用扳手拧紧螺母。

他实际上变成了一个零件,失去了自己的思维。

虽然创造的财富增加了,工人们却失去了手工业时代曾经有过的自由。

资料3:大多数人认为,蒸汽等科学技术的新发明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恩格斯也说:“17世纪和18世纪从事制造蒸汽机的人们,谁也没有料到,他们所创造的工具,比其他任何东西都会使全世界的社会状况革命化……”但是,也有人对上述观点持保留态度。

他们认为,蒸汽机发明后带来的工业高速发展,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后果。

2、消极:带来殖民侵略、环境污染、贫富悬殊、人际关系冷漠等社会问题探究4:与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特点?(1)科学和技术真正结合,(2)超出一国范围,许多国家几乎同时开始(3)许多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课堂小结:(问题式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有何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要重视科技,正确利用科技。

通过诺贝尔的事迹可以联系当今的比尔盖茨,得出科学创业的认识。

板书设计:一、工业革命——蒸汽时代(板书)1、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板书)2、“万能的原动力”---蒸汽机产生:(板书)(1)背景:①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对动力的需要)②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2)瓦特改良蒸汽机①发明:1769—1782年完成蒸汽机的改良②意义: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板书)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2、电力的发明和使用3、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发明:影响:4、化学工业的建立:⑴无机化学工业⑵有机化学工业⑶1887年(瑞)诺贝尔发明无烟炸药三、两次科技革命的历史作用:(板书)1.积极:经济: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政治:确立和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世界格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社会生活:城市兴起,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2、消极:带来殖民侵略、环境污染、贫富悬殊、人际关系冷漠等社会问题与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特点?(1)科学和技术真正结合,(2)超出一国范围,许多国家几乎同时开始(3)许多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