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心电图识别
心电图检查和异常心电图图形的识别
V1:胸骨右缘第4肋间 V2:胸骨左缘第4肋间 V3:V2与V4连线的中点 V4: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 V5:左腋前线V4水平处 V6:左腋中线V4水平处
三、导联轴系统
一.
(一)额面六轴系统
二.
(二)心前区导联轴系统
(一) 额面六轴系统
(二)心前区导联轴系统
正常心电图
一、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
2)电压:
RV5<2.5mv,RV5+SV1<3.5(女)或4.0mV(男), RV1<1.0mV,RV1+SV5<1.2mV。
任何导联正向波和负向波绝对值相加≥ 0.8mv。
(4)Q波
电压:<同导联1/4 R波(aVR除外)。 时间:<0.04s。 V1~V2导联中不应有q波,偶可呈QS型。
7. QT间期(QT interval )
QT间期是指QRS波群起点至T波终点的水平距离。 反映心室除极与复极过程的总时间
8. U波(U wave )
U波发生机制不明,多认为是心肌激动的激后电位。
二、 心电图测量
1、心电图记录纸 2、各波段振幅的测量 3、各波段时间的测量 4、心率测量 5、心电轴 6、钟向转位
4. ST 段
多为一等电位线,可有轻微偏移。 下移幅度:不超过0.05mV(aVR除外)。 上移幅度:肢导联和V4~V6导联不超过0.1mV, V1~V2导联不超过0.3mV,V3导联不超过0.5mV。
5. T波
形态:圆钝,升支缓慢较长,降支陡而短。 方向: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 电压:R波为主导联中,不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
4. 心率测量
(1)心律齐时的心率测量 (2)心律不齐时的心率测量
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识别
窦性心动过速
具有窦性心律的特征 频率快而规则的P 波,每分钟在100次 以上。QRS波紧跟P波之后,形态正常。 P-R间段:0.12~0.20
窦性停搏
窦房结在某个时期内兴奋性降低,不能产生冲 动,而使心房暂时停止活动,称为停搏或窦性 静止
心电图特点:在正常窦性心律中突然出现显著 的长间歇;长间歇中无P、QRS、T波群的存 在;长间歇与基本PP间期无倍数关系;长间歇 后往往出现房室交界性或室性逸搏
急性心肌梗死(ST抬高型)
超急性损伤期:ST升高;T波高耸 急性期:ST弓背向上抬高与T波连成单相曲线; T波逐渐倒置成冠状T;R波降低;病理Q波 (>0.04秒、Q>1/4R) 亚急性期:ST逐渐回落;T波逐渐恢复正常或 恒定倒置 慢性稳定期(陈旧期):病理性Q波(有的能 消失);ST正常;T波正常或倒置
高血钾
•T波高尖成“帐幕状”(Ⅱ、Ⅲ、avF、V3、V5显著)
电解质紊乱
低血钾
主要表现: U波增高(显著≥1mm),大于同一导 联T波,ST段压低≥0.05mv,T波降低,QT间期延
长 U波增高、 T波降低、ST段压低同时存在高度提示
“低血钾”
心电图的阅读分析
1、将各导联大致浏览一遍,注意有无伪 差,常见伪差有:交流电干扰、肌肉震 颤的干扰、基线不稳等。 2、观察P波 3、观察QRS波群 4、观察P与QRS的关系 5、结合临床资料,做出判断
内容提要
心脏的传导系统 心律失常的定义 常见异常心电图
窦性心律失常 房性心律失常 室性心律失常 房室传导阻滞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 电解质紊乱的心电图
心电图的分析
心脏的传导系统
心电图的组成及命名
心电图的组成及命名
P波代表左右心房除极时的电位和时间变化 PR间期代表心房除极开始至心室除极开始的 时间 QRS波群代表心室除极时的电位和时间变化
异常心电图的识别技巧
异常心电图的识别技巧
识别异常心电图的技巧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心率和心律异常:观察心电图的R-R间期间隔和心电图上的RR间期间距,判断心率是否正常。
如果心率过快或过慢,可能是心律异常的表现。
2. 心室激动传导异常:观察QRS波群的形态、宽度和间距,判断是否出现心室激动传导异常。
比如宽QRS波群、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等都是心室激动传导异常的表现。
3. 心肌梗死和缺血的表现:观察ST段和T波的变化。
ST段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等都可能是心肌梗死或缺血的表现。
4. 心室肥大:观察心电图上的QRS波群的振幅和形态,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出现心室肥大。
心室肥大一般表现为QRS波群振幅增大和QRS波群宽度增宽。
5. 窦房传导阻滞:观察P波的形态和间距,判断是否存在窦房传导阻滞。
窦房传导阻滞一般表现为P波间距延长或P波消失。
以上是识别异常心电图的一些基本技巧,但需要谨记,心电图的识别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来综合判断。
因此,如果遇到疑似异常心电图的情况,建议
及时请教专业医生进行详细的诊断和评估。
常见异常心电图识别PPT课件
心房
心室
5.心脏传导阻滞
心脏任一部位的不应期延长引起的冲动传导迟延 或阻断
按发生部位分为: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
按严重程度分为:Ⅰ度(传导延缓)、Ⅱ度(部 分激动发生漏搏)、Ⅲ度传导阻滞(传导完全中 断);
按变化过程分为:永久性、暂时性、交替性、
1)窦房传导阻滞
巧合于期前收缩波的任意位置。
3.异位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心动过速:≥3个连续异位心律;
特点:突发突停,心室率快速而匀齐,
>150次/min;
室上性(包括房性、交界性);
室性心动过速。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波难以辨认,QRS波与窦性者相同; 频率范围每分钟为150240次,节律
匀齐。
Ⅰ度窦房传导阻滞普通心电图机不能观察 到;
Ⅲ度窦房传导阻滞与窦性静止较难鉴别; Ⅱ度窦房传导阻滞才有明确的心电图诊断, 可分为MorbizⅠ型和Ⅱ型。
Ⅱ度窦房传导阻滞
MorbizⅠ型:长间歇之前的P-P间隔逐渐缩 短,于出现漏搏后又突然增长(称文氏现 象);
MorbizⅡ型:在规则的窦性心律中突然出 现一个漏搏间隙,这一长间隙恰等于正常窦 性P-P的倍数(完全代偿间歇),其余P-P 间隔固定不变。
在失去P波之前或之后的P-P间隔与正常P-P 间隔
不成倍数关系。
2.期前收缩(早搏)
早搏就是早期发生的一次短暂的心搏, 常常干扰窦性心律。 早搏本身不产生症状,早搏后正常搏
动 泵出过多的血液可以令人感到一次心
悸。
2.期前收缩(早搏)
早搏是潜在的持续性心动过速的第1个搏 动,
其后可以跟随多个形状类似的搏动; 二联律:每1个正常搏动后跟随1个早搏; 三联律:每2个正常搏动后跟随1个早搏; 早搏可以起源于窦房结以外心脏的任何
正常心电图及常见的异常心电图的识别
4 房颤
4-1
V的1f导波联代,替可,见R-PR波间消期失绝,对被不大等小,、QR形S形态态、正间常距。不等频率约400次/分
第26页/共31页
房颤
4-2
本波图,为频Ⅱ率、约V为14同80步次记/分录,,R可-R见间P期波绝消对失不,等代,之频以率大约小1形10态次不/分一,的f QRS形态正常。
第29页/共31页
陈旧性心肌梗死
5-2
心电图特征:窦性心律,P-R间期0.14秒,QRS波群时间0.10秒, Ⅱ、Ⅲ、aVF 导联QRS波群呈qrs型或QS型,S-T段无明显偏移,T波对称倒置。诊断:陈旧 性下壁心肌梗死。
第30页/共31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31页/共31页
第6页/共31页
U波:U波是在T波后0.02~0.04秒出现的低平波,方向大体与T波一 致。
第7页/共31页
心电图的阅读方法及各波、段、间期变化的意义
心电图纸由竖线和横线等分成无数小方格,每隔四条细线画一条粗线。横向坐标代表时间,纵向坐标 代表电压。通常纸速为25毫米/秒,每小格为0.04秒;每大格为0.2秒。
心肌缺血心电图
1-4
除aVR、 V 1、V2外,各导联S-T段低垂型及 水平型下移0.05~0.1mV,T波倒置。
第19页/共31页
2 房性早搏
2-1
P ’3提前出现,P’-R间期0.18秒,QRS形态正常,代偿间歇不完全。
第20页/共31页
房性早搏
2-2
P ’3 、P ’7提前出现, P ’-R间期为0.20秒,QRS形态正常,代偿间歇 完全。
第11页/共31页
心房颤动:(1)各导联无正常P波,代之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f波,通常以 V1导联为最明显。(2)心房f波的频率为350~600次/分。(3)心室律绝对不 规则。(4)QRS波一般不增宽。
疾病状态下的异常心电图波形解读与诊断
疾病状态下的异常心电图波形解读与诊断在疾病状态下,心电图波形的异常表现对于医生来说是诊断和判断病情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以不同的疾病状态为例,探讨与心电图相关的异常波形解读与诊断。
1.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重要并发症,通常伴随着异常的心电图表现。
常见的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包括ST段抬高和Q波增宽。
当导联V1-V6出现Q波时,尤其是QRS波群时间超过0.04秒且振幅超过导联R波振幅的1/3时,提示心肌梗死的存在。
ST段抬高在梗死区域的导联上通常表现为持续抬高,持续时间大于20分钟,伴有相应导联的T波倒置,这种改变提示心肌梗死的存在。
2. 心房颤动: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心电图表现特点是P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基本不规则的f波,称为无规律心房颤动波。
在心房颤动波的基础上,心室继发不规则收缩,显现为无规律的QRS波群。
此外,由于心房颤动引起心室率快而不规律,导致心室收缩不充分,可出现心室肥厚、心力衰竭等。
3. 心室颤动:心室颤动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其心电图表现为极度不规则、低电压的心室波形,没有明显的P波、QRS波群和T波。
心室颤动时,心室呈现高度不协调的快速振动,无法有效地泵血,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状况。
心室颤动的紧急处理是电除颤。
4. 心室早搏:心室早搏指的是起源于心室的异常搏动,其心电图表现是QRS波群宽大畸形,形态与窦性搏动有明显不同。
心室早搏常见的心电图特征包括:QRS波群时间>0.12秒,呈宽大畸形,ST段和T波的形态和方向与窦性搏动不一致。
心室早搏可能由多种因素引发,如电解质紊乱、心肌缺血等。
5. 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心电图上的常见表现是QRS波群宽度增加(>0.12秒),代表心室传导延迟,这是由于心室分支传导系统受到病变的影响导致的。
此外,由于左室扩大以及心室肥厚,可出现ST段压低或巨高T波,表明心肌供血不足,进而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6. 瓣膜病变:瓣膜病变是指由于先天性异常、感染或退变等原因引起的心脏瓣膜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改变。
异常心电图识别和处理课件
评估标准:如何判断心电图是否异常,如何判断异常心电图的严重程度
处理方法:如何根据心电图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教学效果和反馈
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异常心电图
学生能够根据异常心电图进行诊断和治疗
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病例
学生能够对异常心电图的处理进行反思和改进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4
适当进行康复锻炼,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提高心肺功能
5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规律作息等
1
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如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凝药物等
3
3
典型案例介绍
案例1:心房颤动
案例2:室性心动过速
案例3:心室颤动
注意心电图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注意心电图的变化和趋势,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注意心电图的诊断和治疗,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注意心电图的风险和预防,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2
紧急处理措施
立即停止活动,保持安静
01
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帮助
02
观察患者症状,记录心电图变化
03
给予患者氧气,保持呼吸通畅
演讲人
01.
02.
03.
04.
目录
异常心电图的识别
异常心电图的处理
异常心电图的案例分析
异常心电图的教学和实践
1
心电图的基本原理
心电图是记录心脏电活动的一种方法
01
心电图通过电极记录心脏的电活动,形成波形
02
心电图的波形反映了心脏的电生理活动
演示文稿护理人员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识别
T波
第15页,共72页。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其生理意义(6)
Q-T间期:指从QRS波群起点到T波终点的时间,反映心室去极与 心室复极的总时间
U波:代表心室肌的激后电位。 在T波之后0.02 ~ 0.04s出现,方向与T波一致
第16页,共72页。
听懂了吗?
如何分析心电图形
第17页,共72页。
1、P-R间期是否正常0.12 ~ 0.2s(3-5小格) 2、P-R间期是否固定
5小格
P-R间期
P-R间期
5小格
第19页,共72页。
三、分析QRS波群
1、QRS波群的时间是否正常(0.06 ~ 0.1s) 2、所有的QRS波群的大小形态是否都一样 3、是否每一个P波后,都有一个QRS波群。
P波 T波
房性心律失常--心房扑动
第34页,共72页。
房扑(AT)
R
R
R
1 P波消失,代之以振幅相 同大小相等的F波(锯齿状 或者波浪状)
2 R-R间期相等
3 QRS波一般不增宽
FF
第35页,共72页。
房扑的处理原则
❖ 首先应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 1.终止发作: A.直流电转复:最有效终止房扑的方法是直流电复律。通常应用很低的电能(低 于50J); 便可迅速将房扑转复为窦性心律。 B.食管心房调搏术; 如电复律无效,或已应用大剂量洋地黄不适宜电复律者, 用此法能使大多数典型心房扑动转复为窦性心律或心室率较慢的心房颤动。 :
➢如果没有症状的:不需要治疗。 ➢如果有症状的:阿托品0.5mg,1.0mg 静脉注射
➢起搏器 ①有起搏设备时对心跳停顿、严重心动过缓、无脉性电活动应即 刻行体外经皮心脏临时起搏。
如何识别和区分正常心电图与异常心电图波形
如何识别和区分正常心电图与异常心电图波形心电图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查手段,用于评估心脏功能和诊断心脏疾病。
在进行心电图分析时,准确地识别和区分正常心电图与异常心电图波形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如何识别和区分正常心电图与异常心电图波形的特征和方法。
一、正常心电图波形特征1. P波:正常心电图的P波通常应是正向的,即呈现向上的波形,且形态规则。
P波的振幅通常小于0.25毫伏(mV),宽度在0.08秒到0.11秒之间。
2. PR间期:PR间期是P波至QRS波群的时间间隔,正常情况下应为0.12秒至0.20秒。
3. QRS波群:正常QRS波群通常呈现三相性,即P波之后出现的第一个波形。
正常QRS波群应有一个突出的R波,R波的振幅通常应大于0.5mV(P波振幅的两倍),S波的振幅通常不超过R波的深度。
QRS波群的宽度正常情况下为0.06秒至0.10秒。
4. ST段:ST段位于QRS波群之后,通常应为等电位或几乎等电位的水平段。
5. QT间期:QT间期是从QRS波群起点到T波终点的时间间隔,正常值受心率影响,一般在0.35秒至0.44秒之间。
二、异常心电图波形特征1. 心律失常:异常心电图中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早搏、心房颤动、心室颤动等。
早搏时,心电图呈现出额外的QRS波群,R-R间期明显缩短。
心房颤动时,心电图呈现不规则的R-R间期,没有明确的P波。
心室颤动的波形则呈现高度不规则、无序和不可识别的形态。
2. 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时,ST段出现抬高或压低,与基线形成明显的偏移。
抬高超过1mm或压低超过0.5mm被视为心肌缺血的指标。
3.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时,心电图呈现典型的ST段抬高,并伴随Q波的出现,形成Q波心肌梗死的特征。
4. 心室肥大:心室肥大时,QRS波群振幅增高,波形宽大畸形。
5. 传导阻滞:传导阻滞可分为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两类。
传导阻滞时,心电图呈现延迟传导、R-R间期延长或不规则等异常特征。
异常心电图诊断笔记
房扑
规则 240~350次/分,不能全部下传,多以固定房室比例(2:1/4:1)下传,QRS正常,心室律多规则
房室传导比例不恒定/文氏传导现象,心室律不规则;1:1房室传导可有严重血流动力学改变;非典型房扑F波
不规则
心律失常 ——激动 起源异常
房颤 室性期前收缩
房内多发小折返激动,整个心房不协调收缩,心排出量低,易形成附壁血栓 正常P波消失,代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颤动波f波(V1最明显) 350~600次/分,RR/心室律绝对不齐,QRS波正常 期前出现的QRS-T波前无P波或无相关P波 QRS波形态宽大畸形,时限通常>0.12s,T波方向大多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窦性停搏
规则的PP间距中突然出现P波脱落,形成长PP间距,且长PP间距与正常PP间距不成倍数关系;停搏后常出现逸搏 (心律
持续的窦性心动过缓,心律<50次/分,药物难以纠正
病态窦房结综合 窦性停博或窦房阻滞
征
在显著窦性心动过缓基础上,常出现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又称慢-快综合征
病变累及房室交界区,可出现房室传导障碍,或发生窦性停博时,长时间不出现交界性逸博,称双结病变
ST-T方向通常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QRS主波向量方向:左上方,激动传导正常扩布,仅QRS波群时限轻度延长
左前分支阻滞 QRS电轴左偏在-45°~-90°之间
Ⅱ、Ⅲ、aVF导联QRS呈rS型,Ⅰ、aVL导联QRS呈qR型,QRS时间轻度延长,但<0.12s
左后分支阻滞
QRS电轴右偏在+90°~+180° Ⅲ、aVF导联QRS呈qR型,Ⅰ、aVL导联QRS呈rS型(与左前分支阻滞正好相反),QRS时间<0.12s
除极顺序:室间隔→左室→右室(肌性传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电图纸
纵坐标每一小格=0.1mV 横坐标每一小格=0.04sec 横坐标每一大格=0.2sec
心率的测量
心率=60/(R-R)/P-P间期(s) 当心律不齐时可采用数个R-R间期的平均值。
心电图各波段的命名
3个波 P波 QRS波 T波 2个段 P-R段 ST段 2个间期 P-R间期 Q-T间期
心室颤动
心电图特征:①表现为形态、频率及振幅均完全不规则的颤动波;②频 率 150~500次/分; ③颤动波大者称粗颤,纤细者为细颤。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特征:PR间期延长超过0.20秒,所有心房激动均可下传心室,当 PR间期显著延长时,P波可隐伏于前一心动周期的T波内。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部位多在房室结,QRS波多为正常。
正常窦性心律
心电图特征:①P波规律出现,钝圆型,在Ⅰ、Ⅱ、Ⅴ5导联直立, aVR 导联倒置; ②P-R间期0.12~0.20秒;③频率 60~100次/分。
窦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特征:符合窦性心律特征,频率大于100次/分。
窦性心动过缓
心电图特征:符合窦性心律特征,频率低于60次/分。
窦性停搏
心电图特征:比正常P-P间期明显延长的时间内无P波,或P波与QRS波 均不出现。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特征:①室性早搏连续出现3次以上;②QRS波群呈宽大畸形, 时限超过0.12秒;ST-T波方向与QRS波主波方向相反; ③心室率100~250次/分,④心律规则或略不规则, 即RR间期规整或稍不规整。
心室扑动
心电图特征:①各导联无P波;②QRS-T波群无法分辨代之以正弦型的 大扑动波,规则、向上与向下的波幅相等; ③频率180~250次/分。
Ⅱ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特征:①P-R间期逐渐延长,直到一个P波后出现QRS波的脱漏, 脱落后的P-R间期缩短;②P波为规则窦性P波;③QRS波 脱漏后再次出现同样的变化。
Ⅱ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
Ⅱ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特征:①P波规则地出现,发生周期性的QRS波群脱漏,每隔一 个或数个心动周期出现心室漏搏;②P-R间期固定,下传 搏动的PR间期大多正常;③当QRS波多增宽,形态异常 时,阻滞部位多在希氏束以下。
房性期前收缩
心电图特征:①P波提前出现,且形态与窦性P形态不同,其后多见 于不完全性代偿期。②P波重叠于T波上→未下传的房 早;③P波在T波上,且出现P-R间期延长。
房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特征:①心房率通常为150~200次/分;②P波形态与窦性不 同;③常出现Ⅱ度Ⅰ型或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心房扑动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特征:①P-P和R-R间距基本规则;②P波与QRS波群之间无固定 关系;③P波的频率较QRS波群频率快,即心房率快于 心室率。
心电图特征: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相同、节律规则、快速的 连续性锯齿样扑动波(F波),心房率通常为250~ 300次/分。
心房颤动
心电图特征:①P波消失,出现形态、振幅、间期完全不一样的心房颤动 波(f波);②RR间期绝对不等;③频率350~600次/分。
室性期前收缩
心电图特征:①提早出现的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通常>0.12秒; ②早搏之前无与其相关的P波;③ST段与T波的方向与 QRS主波方向相反;④室性早搏后可见一完全性代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