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工程技术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工程创建技术指南,照着做就行了!
2016-10-27点这訂阅筑业
来源:筑龙施工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钢筋工程一材料要求
1.盘圆钢筋加工应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进行调直。不得冷拔、冷挤压和外加工(见图5-1)
2.采用冷拉调直的,每工作班按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检不应少于一次;检测物理力学性能及重量偏差等参数,结果应符合规范要求
3.外加工钢筋进场时,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应对加工前后钢筋外观、直径、肋间距等进行检查验收,并按同一规格型号的钢筋不超过30t为一批进行抽检
二施工要求
1、钢筋翻样、加工和下料
施工前,钢筋工程应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与相关操作规程进行翻样,并编写下料单、绘制大样图。型钢柱与钢筋交叉连接且每根钢筋与对应的型钢柱孔均预编唯一号码,一一对应;穿筋孔与钢筋位置矛盾处,钢构加工即进行调整(见图5-2)。
2、钢筋保护层垫块
(3)基础承台钢筋保护层垫块应采用不低于C30的混凝土制作(见图5-4)
(4)剪力墙采用定型的带卡槽的混凝土支撑,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和模板的空间尺寸(见图5-5)。
3、钢筋绑扎
钢筋应满扎,扎丝规格不小于22#(钢筋直径大于18mm时不小于20#),扎丝头向内(见图5-6)
4、墙、柱竖向构件钢筋的固定措施
(1)板面钢筋与柱、剪力墙等竖向构件钢筋交叉处必须加设防止竖向钢筋位移的固定筋,并点焊牢固(见图5-7)。
(2)柱子和剪力墙等竖向构件钢筋应采用梯子筋控制主筋位置。竖向钢筋上端应有限位措施(见图5-8)。
形式一:剪力墙梯子筋n纵向采用φ12的钢筋,横向采用φ8的钢筋进行焊接,其间距根据实际设计钢筋的间距和几何尺寸确定。
形式二:柱梯子筋(见图5-9)n四边采用4根φ12以上的钢筋,主筋位置控制限位采用φ8的钢筋进行焊接,其间距根据实际设计钢筋的间距和几何尺寸确定,钢筋端头切割平整。
剪力墙梯子筋的固定:以楼层为相对点,在剪力墙高度1.5m的位置固定梯子筋,首先在端头绑扎定位竖向钢筋,然后将梯子筋固定在定位钢筋上,按梯子筋的间距和位置绑扎竖向钢筋(见图5-10)。
柱子梯子筋的固定:固定在1.5m高的位置,首先四角确定固定筋,然后进行绑扎。梯子筋固定好后,在进行其他筋的固定(见图5-11)。
5、剪力墙、柱水平筋间距控制
剪力墙、柱水平筋间距控制n柱箍筋、剪力墙水平筋按设计间距用油漆分色标划在皮数杆上,柱箍筋或剪力墙水平筋绑扎时将皮数杆立在构件的对角处,绑扎箍筋和水平筋时按皮数杆进行绑扎;剪力墙设置竖向梯子限位钢筋,控制水平钢筋的位置和间距(见图5-12)。
6、现浇板钢筋水平间距的控制措施
(1)弹线或画线控制n在模板上每隔五根钢筋弹一道或画一道钢筋位置线,以控制现浇板底层水平钢筋的间距(见图5-13)。
(2)皮数杆控制现浇板上层钢筋间距采用皮数杆控制(见图5-14)
(3)现浇板上下层钢筋间距控制
上层钢筋设置马凳,位置与保护层位置基本一致。双层钢筋网之间应采用钢筋支架或定型专用支撑,钢筋支架应安装在垫块上方。
形式一:用长约700mmǾ12的钢筋,弯成“Z”字型的马镫(见图5-15)。
形式二:上部纵向采用一根Ǿ12以上的钢筋,底部间隔800mm焊接三角形的底
座的专用钢筋支撑(见图5-16)。
形式三:用Ǿ12以上的钢筋,中间焊接立柱形成的“十字”支撑(见图5-17)。
形式四:用两根约700mm长Ǿ8的钢筋弯成半圆形,中间焊接三根立柱形成的专用支撑。(见图5-18)
7、楼面筋成品保护
楼面钢筋绑扎过程至混凝土浇注期间,应架设施工通道,施工通道不得影响楼面
钢筋。
形式一:铺设Φ4钢筋焊接成网片,网孔间距50mm,宽为600mm,长2000mm 的网珊(见图5-19)。
形式二:四边用25号角钢焊接成500mm宽,2000mm长的框,中间用Φ4得钢筋电焊成50mm的网,下部焊接四个脚(见图5-20)。
三检查
1.施工过程中应对钢筋,垫块,钢筋加工、绑扎及定位,保护层厚度等进行跟班检查和指导
2.完成后随机对钢筋间距、成型、定位和钢筋保护层厚度等抽查5个点,结果应符合要求。
模板工程一材料要求
二施工要求
1、模板及其支架的安装
(1)模板工程必须先翻样(见图6-3),应有大样图和节点详图。对所有模板按规格进行编号、标明尺寸和安装位置,并按模板组装图进行安装。剪力墙与楼梯必须设计出详细的节点大样图,并在木工车间加工试拼,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现场安装。严禁在作业面制作模板。模板支撑体系必须计算确定,并制定模板支撑专项方案,按方案进行支撑。
(2)固定模板的背衬宜选用不小于50×100 mm的方木或不小于50×50×3mm的方钢管(见图6-4),间距不大于250mm;与已完成构件的搭接不少于200mm,并与已成型构件的最上一道对穿螺栓进行固定;
(3)为确保外墙边、楼梯间内侧等临边部位上下层接缝处砼产生涨模、漏浆现象,采用夹底螺杆固定模板根部(见图6-5)
(3)为确保外墙边、楼梯间内侧等临边部位上下层接缝处砼产生涨模、漏浆现象,采用夹底螺杆固定模板根部(见图6-6)
(4)竖向构件内墙(侧)模板底部位置控制
1)根部切模板控制槽(见图6-7)
2)用水泥钉或膨胀螺丝固定控制板条(见图6-8)
(5)现浇板底模周边应平直合缝,缝隙超过2mm应刨边,确保接缝严密平整,平整度不大于1mm,在底模接头处应设置搁栅,防止漏浆。
(6)不得使用油性脱模剂,严禁油性脱模剂(机油或废机油)进入现场。
(7)使用定型模板
1)梁、柱节点模板应根据实际尺寸在车间制作专门定型模板(见图6-9)
2)卫生间等有高低差的部位、有高低差的房间(室外与室内,厨卫间与房间等)应在高低差处采用方钢制作定型模板,或采用3号角钢与钢筋焊接,确保高低差处的边角整齐(见图6-10)
3)门窗洞口、二次构件的上端、楼梯踏步、后浇带等位置应使用专用定型模板。
4)楼梯施工缝处模板预留抽屉式清扫口(见图6-11)。
(8)模板支撑底部必须设置垫木及扫地杆,竖杆间距及步距符合方案设计要求(见图6-12);
(9)后浇带的支撑应采用分离式独立体系(见图6-13),避免周边模板拆除时对该部位产生影响,从而消除了后浇带两侧结构悬臂造成混凝土开裂等现象发生。
2.模板的拆除
梁板底模应在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方可按方案要求拆除;梁、柱、墙侧模板,夏季48小时后、冬季72小时后方可拆除。侧模拆除前不得松动螺杆。需提前拆除时应进行试拆模,在监理单位确认不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前提下,方可拆除。后浇带两侧的梁板底模不得拆除。
三检查
除严格按照模板安装方案检查外,应对模板制作安装和拆除的质量严格进行检查验收,泼水检查不得形成水线。施工过程中应对材料、模板及其支架的安装、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