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公开课优质评课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
《怀念母亲》评课稿
《怀念母亲》是季羡林先生的一篇抒情散文。听了七一小学宁静老师执教这一课,不禁让人思潮澎湃,情绪跌宕起伏。在教学中,她以散文的情感线“怀念”为主线贯穿始终,以读为主,通过读中想象、品味、感悟、积淀情感,达到了读中悟,悟中读,产生了情感共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纵观这节课,宁静老师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走近季老,体悟“怀念”之情。
一、引入互文,走进人物故事,在资料拓展中激发了情感。
现在的孩子们都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受着父母们的百般宠爱,享受着优越的生活条件,不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季老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艰辛、痛苦与无助,也很难体会到作者对已逝母亲的愧疚和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为此,她充分发挥教师引导者、点拨者的作用,适时引入资料冲击学生的听觉和心灵,充实学生对作者理解的空白与间隙,搭起桥梁以方便学生更深刻地感悟。教学中,她在情感激发的关键处三次引入互文资料,都是来源于他的文章《赋得永久的悔》,目的就是带领学生走进季羡林的真实故事,了解季老心中珍藏已久的对母亲的点滴回忆和真切的情感。面对房东太太的举止,季羡林一定会触景生情,引入两次互文,一位伟大母亲的形象印于学生心间:为了儿子的前途,她忍痛割爱,独自支撑着贫困潦倒的家,整日倍受着思念和等待的煎熬的母亲。适时的互文阅读,使得文章的背景更厚实,拉近了学生与那个时代艰苦的生活、母亲的思念、季老的处境的距离,能够激发学生理解和感悟季老对母爱的渴望,而这份爱越是渴望,他
心中的悔恨就越加强烈,随之再有感情朗读《赋得永久的悔》的开头结尾。从孩子们的深情朗读中,她知道季老的“思母情”已经深深地触动了学生的心弦,同时也为后文体会“爱国情”做好了铺垫。
二、想象画面,再现生活情景,在生活体验中挖掘了情感。
学习散文,就要寻找画面感,在难忘的画面中感知体悟,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意境,真正走近作者心灵深处,产生情感共鸣。她创设了三次画面意境,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体验中发挥想象、进行迁移,逐步走进季老的生活。画面一:房东太太为迎接儿子会做些什么呢?让学生从熟悉的母亲对自己的细腻的爱中体会房东太太对儿子的爱,进而感悟:季老触景生情,尽管与母亲相聚的时间短暂,但感受到的浓浓爱意是他这一生最难忘最美好的回忆。画面二:母亲在与儿子分别的日子里,母亲是怎样苦苦等待儿子的回来呢?让学生在无尽的画面中一次次的失望,感受母亲的那份漫长的等待,度日如年。这时候,缠绕季老终生的悔,深深的停留在孩子的心里,更反衬出作者这一生对母爱的渴望。画面三:作者是怎样思念故国的?这是学习的难点,为此,她创设情景,带着学生闭目想象,将学生融入到季老的角色中,在体验季老一人身居异地的凄凉后,诱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回忆丰富的生活画面,寻找其间的快乐和甜蜜,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深度对话,体会了季老内心“凄凉”与“甜蜜”相交织的复杂情感,感悟了作者的爱国情怀。这一环节,孩子们真的走进了季老的心,当她深情地讲述季老的孤寂生活时,孩子们的表情凝重,若有所思,有的甚至流泪了……这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课标》所说:真正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做到“简约的内容、深入的对话”。
三、品词析句,体会语言魅力,在阅读探究中积淀了情感。
语文课标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在本课时的教学中,她重点抓住了“哭、糊”这两个字眼,进行了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力争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效整合,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对生身母亲的思念,重点理解“看着她的神情,她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她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她没有直接让学生谈理解,而是在互文阅读、想象画面、情感朗读的过程中反复品味这句话,对“哭”字饱含的复杂情感,学生已经了然于心,泪成了季老倾诉悔恨、思念之情的依托。
对祖国母亲的思念是教学难点,在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基础上点拨,抓住难理解的语句“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通过情景创设、音乐感染,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去感受作者的内心体验,更震撼于一个看似简单的“糊”字,却隐藏了季老这一生的最真实的、最感人的情感。回顾以上两大环节,学生在探究阅读的过程中,既体会了作者的语言魅力,又积淀了丰富的情感。
四、深情朗读,贴近人物心灵,在反复表达中升华了情感。
叶圣陶老先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最好的方法就是读,课堂上她把读贯穿于教学始终,以读为本,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指名读、范读、齐读、配乐读等,将学生完全浸润在文本的语言文字之中,尽情地触摸作者的心跳,聆听作者的心声,达到了读中感悟、以读促悟,以读代讲的效果。课堂上,同学们都被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深深地感动了,孩子们饱含深情的朗读中有悲伤、有悔恨、有甜蜜……这也
让她深深地感受到: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解读”,更应该引导学生“创读”,以读促讲,以读悟情,以读激情,力求实现“训练与感悟并重,工具与人文共振”。
总之,在本堂课中,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了充分的情感体验,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
1、祖国对孩子们来说是有些陌生的,在体验“爱国情”时重点品析了“糊”字,而淡化了“寻”字,现在看来,如果在第一板块能节省点教学时间,再引入互文《寻梦》片段,重点品析“寻”字,她想学生的情感体验会上升高度,教学效果会更好。
2、本文是季羡林老先生的一篇散文,又与孩子的生活体验有一定的距离,所以课堂上她极力体现“抓住散文的意境、画面去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但还是不够很充分,有待再修改,不断提高。
本节课,让我感触颇深,尽管存在欠缺和遗憾,但还是有不少值得肯定的,这都得益于教师的精心备课和文本细读,以及对散文文体阅读的研究,希望教师们在“散文之路”上再放光彩。
201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