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学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_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课第二项目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3.1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
二、教材内容本课从学生对人民英雄纪念碑及其碑文的认知出发,引导学生体悟人民的国家主人身份来之不易;引领学生学习宪法序言,思考人民掌握国家政权后如何通过宪法组织国家机构行使国家权力;了解我国的国家机构、国家机构相互关系及其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通过学习相关宪法和宪法相关法的规定,懂得宪法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国家机构必须依据宪法行使权力;通过理解“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漫画寓意和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案例,理解国家权力必须依法行使,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利,从而深入理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这一观点。
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增强宪法意识。
增强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热爱祖国,增强主人翁责任感。
【能力目标】学会利用信息化手段搜集相关宪法事例,提高分析和综合处理材料的能力,培养对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
【知识目标】认知国家机构,初步了解国家机构权力运行的法治原则。
知道宪法不仅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相应的职权,而且严格规范职权的行使。
懂得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四、学情分析从认知特点上看,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迅速发展,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兴趣广泛,求知欲十分旺盛,自我意识发展迅速。
他们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有了较大的提高,能自觉地根据教学要求了解有关事物。
但是,由于经验欠缺和逻辑思维还不成熟,他们的认识带片面性和表面性。
基于此,教师的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经验出发,通过典型宪法事例,用事实说话,以理服人,努力使其认同我国宪法的价值追求,从而热爱宪法,坚持宪法至上。
五、教学重点:宪法是如何组织我国国家机构,规范国家权力运行的教学难点:理解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六、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采用板块式教学,将所学内容整合并通过多媒体影像资料、情境教学法、新闻分析法、合作探究法、游戏体验法等多种教学活动加以呈现,以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1.2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学设计
《1.2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理解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和价值。
掌握宪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条款,能够运用宪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宪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宪法的敬畏之心,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引导学生认识到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和价值,激发他们自觉遵守宪法的愿望。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使他们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
二、教学重点宪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和价值。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以及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和价值。
如何结合实际生活,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宪法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法治观念。
如何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他们运用宪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活动】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国家领导人宣誓就职的新闻报道,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问题:“为什么国家领导人要宣誓就职?宣誓意味着什么?”引发学生对本课主题的思考。
【学生活动】观看新闻报道,思考并回答问题。
自由发言,分享对宣誓就职的意义的感悟。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新闻报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同时引出本课的主题——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二)新课讲解(30分钟)1.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8分钟)【教师讲解】详细阐述宪法作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其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通过实例说明宪法对于保障人民权利、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听讲、记笔记,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例如:“你如何理解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等。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交流来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角色扮演等活动来模拟体现宪法重要性的场景!【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道德与法治八下《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学设计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本课是人教版道德和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的第二框。
本框的主要内容是国家机构的组成,我国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宪法规范权力的运行。
本课既延伸第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也为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打下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宪法意识、正确的权力意识、自觉维护宪法权威,坚持宪法至上。
能力目标:提高明辨是非、学法用法能力,强化公民监督意识。
知识目标:知道国家机构的产生与运行,懂得民主集中制是如何贯彻的,掌握正确对待权力的方法。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虽然“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对中学生而言较为抽象,但是好在通过上街儿科宪法基本知识的学习,学生对宪法、法治有了初步的了解,能自然过渡。
部分学生虽然对一些国家机构有所耳闻,但对其具体是如何规范运行的还缺乏一定的了解;关于权力的规范运行这一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显得极为重要。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根据课程标准和《中小学生法治教育大纲》的基本要求:“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并向成年人过渡,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
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宪法至上意识,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基础导向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八年级学生的现状,本着“自主、合作、探究”为特点的教学理念,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主要采取了以下教法:图文演示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交流讨论法。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指出重难点及确定重难点的依据)教学重点:民主集中制原则权力的规范运行教学难点:权力是把双刃剑,公职人员如何正确行使职权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开国大典纪录片的片段。
提问(1)为什么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2)中国人民掌握政权后,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来行使国家权力的?二、新课讲授(一)组织国家机构那么作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在组织国家机构方面是如何规定的?活动一:展示宪法第三条规定,请学生按此小组合作完成图表内容。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8.2022年4月20日,上海市纪委监委通报:青浦区金泽镇商榻居民区 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陈建国,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不担当,不作 为,导致社区防疫工作出现明显疏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陈建国被 免去党总支书记、委员职务,并按程序免去居委会主任职务。这启示 我们国家工作人员在行使国家权力时( A ) A.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B.法定职责必须为 C.必须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D.法无授权不可为
11.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__国__家__权__力__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 严格按照法定的__途__径__和__方__式__行使。 12.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__法__定__职__责__必须为,_法__无__授__权___不可 为。
重点突破
1.为什么要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P16) 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 生腐败,贻害无穷。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 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②规范国家权 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7.如图漫画《不作为》警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C ) A.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B.用权须谨慎,徇私枉法须追责 C.法定职责必须为,要敢于担当 D.法无禁止皆可为,要严于律己
B.①—③—④—② D.①—③—②—④
2.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为增强地方人大立法、监督和决定工作的针对性 和实效性,决定向社会公开征集2023年立法计划的建议项目。广东省 人大常委会的这一做法表明我国国家机构实行( C ) A.独断专行制原则 B.公民立法原则 C.民主集中制原则 D.多数服从少数的原则
为
A.一人
B.二人
C.三人 答案:C
D.四人
10.2022年1月21日,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对河南省委原常委、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下册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说课稿
1.2《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说课稿说教材:(一)课程依据标准:本节内容选自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第二课时。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人民代表大会与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关系;宪法规范权力运行”。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组织国家机构,明确了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国家机构中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知道了宪法规范权力运行的原因和做法,从而提高了对宪法的认识,进一步懂得了宪法是治国安邦总章程的道理。
(二)内容解析:本课时从组织国家机构和规范权力运行两个方面来阐述宪法授予并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从而体现宪法的核心价值。
本站安排两目的内容:第一目“组织国家机构”。
本目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的国家机构及其贯彻的原则,从三个方面来阐明宪法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相应职权。
其一,国家机构组织办法,依据宪法第三条的规定展开探讨,这部分教材给出了结构图,能够使学生更形象的理解记忆;其二,宪法组织国家机构及其意义;其三,我国国家机构贯彻的原则。
第二目“规范权力运行”。
本目的意义在于阐明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
主要从“权力”概念的探讨以及“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如何正确行使职权”两个方面进行展开。
其一,通过对权力概念的解释,明确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的必要性;其二,国家机关在行使权力时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有责任担当意识,按照程序行使权力,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说学情: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已初步树立起法制意识。
但由于年龄较小以及受生活经验所限,对于宪法的地位、作用等的认识仍旧匮乏。
本节课将基于情境,探究问题,生成观点。
让学生明白宪法在组织国家机构与规范权力运行方面的作用,从而形成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的认识。
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明白宪法在组织国家机构和规范权力运行方面的重要作用;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清楚人民代表大会与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关系并明确权力如何规范运行。
1 2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学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2课时治国安邦的总章程01预习导学新知梳理知识点一:组织国家机构1.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选举产生,对人民,要,受人民,2.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规定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规定了、军事、经济、、民族和外交等基本制度和政策,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3.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任期、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
4.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的原则;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
知识点二:规范权力运行5.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实现,这是宪法的追求。
6.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遵守宪法和法律。
一切违反和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7.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行使权力,任何超越权限、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8.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
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就是责任,责任就要,必须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推读。
9.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和行使。
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
10.法定职责,法无授权。
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自主体验1.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②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③人民代表大会④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制度执行力,制度执行到人到事,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精品教学课件
(3)宪法明确国家机构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在
宪法第三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 中制的原则。”
①国家机构& 人民
②中央& 地方国家机构
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 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 中居于主导地位;
第六十一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召集。如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或者有五分之 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选举主席团主持会议。
《宪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每届任期同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它行使职权到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出新的 常务委员会为止。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 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 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③国家机关内部
作出决策、决定时,要实行民主集中制。
二、 二、规 范 权 力 运 行
探教学究目分标 享
赏漫画,答问题: (1)跟同学交流一下你对下边漫画寓意的理解。
结合P13“探究与分 享”
➢ 公章表示:权
国家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
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
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法定职责必须为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如何行使国家权力? (宪法如 何规范权利运行?)
(3)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 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 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不按法定 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 为。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设计(含反思)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2.第2课时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第2课时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与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关系;宪法规范权力运行。
教学难点: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南海是中海和南海的合称,位于北京故宫西侧。
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中枢,最高行政权力的象征和代名词。
中南海俯瞰图思考:我国最高行政机关是什么?我国国家机构有哪些?是如何组织的?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活动一:国家机关知多少设计意图:结合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和宪法序言中有关中国民主革命史的部分内容,引导学生体悟人民的国家主人身份来之不易;应热爱英雄,勇担责任。
进而引领学生思考,人民掌握国家政权后,通过宪法组织国家机构,行使国家权力,从而导出“组织国家机构”这一内容的学习。
1.学生齐读第10-11页“运用你的经验”中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和宪法序言的部分内容。
2.谈谈对碑文中的“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这三个时间节点的理解。
引导学生思考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提示:碑文中的“三年以来”是指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三十年以来”是指以“五四运动”为起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以鸦片战争为起点的整个民主革命时期(1840-1949年)。
3.拓展思考:人民翻身成为国家主人后,是如何确认奋斗成果的?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行使国家权力的?着重引导学生加深对宪法序言中“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这句话的理解。
教师归纳:人民的国家主人身份是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得来的,人民掌握国家政权后,通过宪法确认奋斗成果,组织国家机构,行使国家权力。
4.阅读图表并思考国家机关的形成过程。
提示: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道德与法治—B3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活动设计+技术应用计划【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实现中的作用,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2、能力懂得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及国家机关三者之间的关系3、知识了解宪法规定的人民当家做主的运行机制,认识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国家机关的产生及其相互的关系。
2、难点民主集中制原则。
三、教学课时:第一课时四、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播放关于宪法相关的视频,导入新课。
现在的法治时代,宪法除了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更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宪法的治国安邦这一重大作用。
2、新知研讨(一)组织国家机构活动一:说说咱身边事。
教师出示学校拆迁区域航拍图,设问:(1)图中的区域是哪里?(2)可以组织实施拆迁的机关是哪些?(3)你知道它们分别是怎样产生的吗?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作出小结。
教师总结:(1)通过制定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和地位。
(2)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这样的国家权力机关,再由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
其他国家机关受人大监督,对人大负责,向人大报告工作。
【过渡语】由人大产生的这些国家机关也是我国的国家机构,它们是怎样产生的呢?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活动二:擂台比拼识宪法。
出示活动要求:①认真阅读教材P11的文本及图表②.理解并掌握国家机构的产生及相互关系③.学习过程中要让“合作与分享”贯穿始终④.注意时间节点哦,4分钟⑤.小组代表展示合作成果教师总结:(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一句话:国家机构的产生、组织是由宪法规定的。
(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下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2框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下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2框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维护宪法权威》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的第二框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宪法的态度。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宪法知识基础,但对宪法的具体内容和深层次含义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到宪法是国家最高的法律,但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具体作用和重要性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的宪法意识相对较弱,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来激发学生对宪法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宪法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理解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尊重和维护宪法,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3.如何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宪法的具体内容和作用。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活动法:设计相关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宪法意识。
4.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生动形象地展示宪法的内容和案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宪法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展示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宪法的具体内容和作用。
3.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宪法的作用和重要性。
4.活动:设计相关的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学生的宪法意识。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 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以及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宪法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采用小组讨论、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政治生活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宪法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以及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三、教学难点:宪法的具体内容和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宪法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宪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宪法的定义、性质和作用,以及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宪法的具体内容和特点。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结合案例分析,探讨如何运用宪法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整理宪法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2.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如何运用宪法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宪法的具体内容和特点方面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宪法知识点的讲解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宪法的基本内容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运用宪法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尊重和维护宪法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宪法博物馆或相关法治教育基地,加深对宪法的了解。
2. 开展宪法知识竞答活动,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3. 邀请法学专家或律师进行宪法讲座,提高学生的宪法素养。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1.2《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我国的国家机构。
2.知道宪法不仅设置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相应的职权,而且严格规范国家机构职权的行使。
3.知道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4.明确宪法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5.懂得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认同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重点难点宪法设置国家机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国家机构与自己的实际生活建立联系,并引导学生思考:人民成为国家主人后,是如何设置国家机构、行使国家权力的?我国有哪些国家机构?它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我国为什么要这样设置国家机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的相关内容,然后引导学生绘制国家机构图。
宪法规范国家权力运行。
教师可以从具体案例着手,通过以案说法、模拟法庭等方式进行形象化演绎,引导学生理解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懂得宪法不仅设置国家机构,而且规范权力运行,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
一切组织和公民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徽。
同学们,你们了解我国的国徽吗?让我们跟随小眉同学的周记,一起来了解国徽、认识国徽。
导入情境: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2页“运用你的经验”的相关活动,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教师提问:1.你了解我国的国徽吗?(提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国徽,思考国徽图案的象征意义,并引导学生了解宪法和国徽法关于国徽的规定。
)2.除了人大常委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外,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和场所悬挂国徽?(提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国徽法的相关规定,明确应该悬挂国徽的国家机关和场所。
)3.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4.这些国家机关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国徽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国徽图案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象征着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我国国家机关悬挂国徽,体现了国家机关是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导学案一、导入《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一部关于国家治理和安全的重要著作,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
本书主要讨论了如何治理国家、维护社会稳定以及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和方法论。
通过进修本书,可以深入了解古代智者们对国家治理的思考和建议,对于我们理解国家发展和政治制度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二、目标1. 了解《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的背景和重要性。
2. 理解书中所提到的国家治理和安全的重要原则和方法。
3. 掌握古代智者们对国家治理的思考和建议,思考如何运用到摩登社会。
三、内容1.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的背景和重要性:本书是中国古代闻名政治家、思想家司马迁所著,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
书中提出了许多关于国家治理和安全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对于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遥的影响。
2. 国家治理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在书中,司马迁提出了许多关于国家治理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如尊重法律、重视民生、严明法纪等。
这些原则和方法对于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为我们今天的国家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迪。
3. 古代智者们对国家治理的思考和建议:除了司马迁之外,古代中国还有许多智者们对国家治理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建议,如孔子、孟子等。
他们提出了许多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维护社会稳定以及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观点,这些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活动1. 阅读分析《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了解书中所提到的国家治理和安全的重要原则和方法。
2. 小组讨论古代智者们对国家治理的思考和建议,思考如何运用到摩登社会。
3. 撰写读后感,总结本书对于我们的启迪和影响。
五、评判通过本次进修活动,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这部重要著作,掌握其中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同时也能够从古代智者们的思考和建议中获得启迪,对于我们今天的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说课稿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说课稿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权在治理国家、保障国家安全方面的总体规划和战略。
本文将客观完整地介绍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以便读者了解其重要性和相关内容。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权制定和执行的,以维护国家政权的稳定、发展国家经济、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的总体规划和战略。
它是一个国家的治理基石,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治国安邦总章程的制定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它要考虑国家的实际情况,包括国家的地理环境、人口、资源、政治体制等。
只有深入了解国家的实际情况,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划和战略。
其次,治国安邦总章程要考虑国家的长远发展目标。
它应该明确国家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为国家的未来制定出明确的发展计划。
同时,它也要考虑到国家的短期目标和现实需要,确保国家的稳定和安全。
治国安邦总章程要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它要明确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治国安邦总章程应该明确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向和目标,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治国安邦总章程还要关注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
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没有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国家就无法发展和繁荣。
因此,治国安邦总章程应该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维护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
最后,治国安邦总章程还要关注国家的安全。
安全是一个国家的重要保障,没有安全,国家就无法稳定和发展。
治国安邦总章程应该制定出相应的安全政策和措施,确保国家的安全。
总之,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一个国家或政权在治理国家、保障国家安全方面的总体规划和战略。
它的制定需要考虑国家的实际情况和长远发展目标,包括经济发展战略、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国家安全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导学案》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导学案导学目标:1. 理解《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的核心内容和精神。
2. 掌握《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和指导意义。
3. 能够运用《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的理念和原则,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导学内容:1.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的概述:《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的著作,提出了“仁政”、“明君”、“民主”、“爱民”等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经典之作。
2.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的核心理念:强调仁政、爱民、明君等理念,主张君主要以仁政治国,以爱民安邦,以明君治国,以民主统治,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
3.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的指导意义:对于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可以为摩登社会的政治改革和国家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导学步骤:1. 了解《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的背景和作者:请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的历史背景和作者孟子的生平。
2. 分析《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的核心内容:请学生仔细阅读《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理解其中所包含的仁政、爱民、明君等核心理念。
3. 思考《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对当代中国的启迪:请学生就《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的理念和原则,结合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4. 运用《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的理念解决实际问题:请学生结合《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的思想,分析和解决当下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总结提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应该对《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将其中的理念和原则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提升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对于当代中国的启迪意义,为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七年级政治教案)政治第八课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案1
政治第八课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案1七年级政治教案第八课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识记:宪法的含义。
我国宪法关于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规定。
全国各族人民、一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同宪法规定。
我国宪法的构成。
2.理解: (1)从内容规定、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上,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列举我国宪法的有关条款,说明宪法是人民权利的最重要的法律保障。
(二)能力目标:结合宪法和法律的有关原则或规范,初步具备识辨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或公民个人行为是否违宪违法的能力。
能够对照社会与生活实际,大体说明宪法对我国公民各项自由和权利的有关规定。
(三)思想觉悟目标:深刻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是一切国家机关、团体和组织以及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树立宪法至上观念。
思想上能够认识到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核心也是依宪治国,宪法具有最高权威,神圣不可侵犯。
切实做到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热情写传宪法,勇于维护宪法。
[教学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教学难点]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以宪法为核心的权利保障体制。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请同学们粗读本课的课题、框题、目题、由学生将知识结构写在黑板:(略)……请同学阅读第八课题下的引言并思考回答以下问题:(1)我国法律在哪些领域发挥重大作用?(2)依法治国的核心为什么是依宪治国?(3)为什么要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设计此思考题的目的是:(1)使学生对本课要讲的内容有一个基本了解;(2)突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和宪法的最高权威概念:(3)学生并不一定马上回答出,但要有一个明确、清晰的概念。
)[导入新课](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却容易使人认为是国家领导人的事,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事,不如具体的法规如刑法、民法、诉论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人们每天都能接触和使用的法律来得具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第二目: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问题:
1、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哪些
问题?
这些问题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2、两个普通法律分别规定了什么
问题?
3、我们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探究和交
流。
教师:释疑。
投影(小结):宪法规定国家生
活中最根本的问题;而普通法律
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
题。
可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
法。
过渡:同学们,你还知道我国宪
法的哪些相关知识?
宪法知识竞赛:
1、建国以来的四部宪法分别是:
2、“12.4”是什么日?与现行宪
法的关系。
3、2016年的主题是什么?
环节一:“法制视界”
投放资料:
依据宪法第18条的规定,制定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依据宪法第103条的规定,制
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依据宪法第11条的规定,制定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依据宪法第19条的规定,制定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结合材料阅读课文第86页中间
自然段,分析并回答问题: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分析
结合图片﹑自
主阅读课文第
84-85页,思
考、探究三个问
题:
1、宪法规定了
国家生活中的
哪些问题?
这些问题处于
什么样的地
位?
2、两个普通法
律分别规定了
什么问题?
3、我们得出什
么结论?
要求:阅读过程
中,作好读书标
记,发现疑难,
小组互查互纠,
组长汇总疑难
(4分钟)
学生思考后,自
由发言回答问
题。
(3分钟)
学生交流探究,
并回答。
(3分钟)
让学生深入
理解宪法具
有最高的法
律效力
第三目: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探究,合作交流。
小结:
宪法
(立法基础)
教师:人们常把宪法称为“母法”,
而把其它法律称为“子法”,这是
因为宪法是其它法律的立法基
础。
环节二:“新闻播报”
2009年12月09日,北京大学法
学院五位教授以公民名义致信全
国人大常委会,建议废止或修改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相关
条款。
因拆迁条例与宪法相抵触
国务院正组织调研修改。
探究讨论:根据课文知识,分析:
修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的原因是什么?
环节三:(看教材第86页材料)
理解分析:你对宪法就是“指挥”、
“统帅”是怎么样理解的?
教师总结:
一方面,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
基础,另一方面,任何法律不得
同宪法想抵触,否则无效。
可见,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情境活动:立法现场会
结合课前搜集,阅读课本第87
页相关链接,分析并回答下面的
问题:
1、宪法的制定和修改各需要多少
人才能通过?
2、其他法律的制定和修改需要多
少人才能通过?
3、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教师小结:在我国,任何法律的
制定和修改都要依照法律规定的
程序来进行。
宪法的最高法律地
学生阅读“相关
链接”,分析并
回答。
(6分钟)
让学生深入
理解宪法的
制定和修改
程序比其他
法律更为严
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