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包和等价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递性
内容回顾: 内容回顾:关系的性质 A上的关系R={〈1,1〉 上的关系R={ 例:A={1,2,3}, A上的关系R={〈1,1〉, 1,2〉 2,2〉 2,3〉 〈1,2〉, 〈2,2〉, 〈2,3〉}
1
反对称性
2
3
有时候我们希望R具有一些有用的性质,例如, 自反性(对称性或传递性) 为此,需要在R中添加一些有序对而构成新的 关系,使得新关系具所需要的性质 希望添加的有序对尽可能的少 —即不希望新关系变得太”大” 满足这些要求的新关系就是R的闭包
定理: 定理 设R⊆A×A 且A≠∅, 则 (1) rs( R ) = sr( R ); (2) rt( R ) = tr( R ); (3) st( R ) ⊆ ts( R );
2、关系闭包的求解方法 、关系闭包的求解方法 集合运算法 关系矩阵法 关系图法
A={a,b,c,d},A上的关系 例:设A={a,b,c,d},A上的关系 R={〈a,b〉 b,c〉 c,d〉 R={〈a,b〉, 〈b , a〉 , 〈b,c〉,〈c,d〉}, 求R的r(R),s(R),t(R) 。 集合运算法: ①、集合运算法:按定义逐步求解 r( R) =R ∪ IA ={〈a,b〉 b,a〉 b,c〉 c,d〉 ={〈a,b〉,〈b,a〉,〈b,c〉,〈c,d〉} ∪{〈a,a〉 b,b〉 c,c〉 d,d〉 ∪{〈a,a〉,〈b,b〉,〈c,c〉,〈d,d〉} ={〈a,a〉 a,b〉 b,a〉 b,b〉 b,c〉 ={〈a,a〉,〈a,b〉,〈b,a〉,〈b,b〉,〈b,c〉, c,c〉 c,d〉 d,d〉 〈c,c〉,〈c,d〉, 〈d,d〉}
Mr(R)=
+
=
Ms(R)=
+
=
关系矩阵法求传递闭包: 关系矩阵法求传递闭包:
MR 2 =
×
MR 3
×
MR 4
×
= MR 2
Mt (R)= MR+ MR2+ MR3
+
+
③、关系图法
自反闭包的关系图: 自反闭包的关系图: 关系图中哪个结点没有环则加上环 对称闭包的关系图: 对称闭包的关系图: 关系图中的单向边全部变为双向边 传递闭包的关系图: 传递闭包的关系图: 从关系图中每个结点出发,所有长度不超过n 从关系图中每个结点出发,所有长度不超过n (n为图中结点个数)的路径的终点找到,如 为图中结点个数)的路径的终点找到, 果结点到此终点之间没有边,则加上一条边。 果结点到此终点之间没有边,则加上一条边。
t (R ) = R ∪ R2 ∪ R3 {<a,a>,<a,b>, <a,c>,<a,d>, <b,a>, ={<a,a>,<a,b>, <a,c>,<a,d>, <b,a>, <b,b>, <b,c>, <b,b>, <b,c>,<b,d>, <c,d>}
②、关系矩阵法
自反闭包的关系矩阵: 自反闭包的关系矩阵: Mr(R)=MR+E 对称闭包的关系矩阵: 对称闭包的关系矩阵: Ms(R)=MR+MR’ 传递闭包的关系矩阵: 传递闭包的关系矩阵: Mt(R)=MR+MR2+MR3…….. +MRn-1 .. 利用关系矩阵求R的幂,最后将各个幂的 利用关系矩阵求R的幂, 矩阵逻辑加
2 3 1
R
wenku.baidu.com
闭包) 1、定义 (闭包) 是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 如果另外一个关系R 设R是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 如果另外一个关系R’ 满足以下条件: 满足以下条件: 是自反的(对称的或传递的) R’是自反的(对称的或传递的) R ⊆ R’ 上的任何包含R的自反关系( 对 A 上的任何包含 R 的自反关系 ( 对称或传递 关系)R 都有R )R” 关系)R”都有R’ ⊆ R” 的自反闭包(对称闭包或传递闭包) 则R’为R的自反闭包(对称闭包或传递闭包) 一般, r(R) 一般,将R的自反闭包记作r(R) 的自反闭包记作r(R 对称闭包记作s(R) 对称闭包记作s(R) 传递闭包记作t(R) 传递闭包记作t(R)
求R的传递闭包,先求:
R={<a,b>,<b,a>,<b,c>,<c,d>} {<a,b>,<b,a>,<b,c>, {<a,b>,<b,a>,<b,c>, R2=R○ R= {<a,b>,<b,a>,<b,c>,<c,d>} {<a,b>,<b,a>,<b,c>, ○ {<a,b>,<b,a>,<b,c>,<c,d>} {<a,a>,<a,c>, <b,b>, = {<a,a>,<a,c>, <b,b>,<b,d>} {<a,a>,<a,c>,<b,b>, R3= R2 ○ R= {<a,a>,<a,c>,<b,b>,<b,d>} {<a,b>,<b,a>,<b,c>, ○ {<a,b>,<b,a>,<b,c>,<c,d>} {<a,b>,<a,d>, <b,a>, = {<a,b>,<a,d>, <b,a>,<b,c>} {<a,b>,<a,d>,<b,a>, R4= R3 ○ R= {<a,b>,<a,d>,<b,a>,<b,c>} {<a,b>,<b,a>,<b,c>, ○ {<a,b>,<b,a>,<b,c>,<c,d>} {<a,a>,<a,c>, <b,b>, = {<a,a>,<a,c>, <b,b>,<b,d>} =R2
离散数学
关系的闭包和等价关系
今日内容
巩固: 巩固:关系的性质 学习并掌握: 学习并掌握:关系的闭包
关系闭包的定义
自反闭包、对称闭包、 自反闭包、对称闭包、传递闭包
关系闭包的求法 进一步的思考
等价关系
3.传递性 3.传递性
定义 若 〈 x , y〉 ∊R 且 传递性 〈 y , z〉 ∊ R 则 〈 x , z〉 ∊ R 关系矩 阵的特 关系图的特点 点 如果 =1, rij=1, 且rjk=1 则rik=1 如果顶点x 如果顶点x到 有边, y有边,y到z 有边,则从x 有边,则从x 到y必须有边
练习: 练习: X={1,2,3,4} X上关系 上关系R={<1,1>,<1,4>,<2,2>,<2,3>, 上关系 <3,2>,<3,3>,<4,1>,<4,4>} 是否等价关系? 是否等价关系?
1
2
4
3
满足自反、对称、传递性,所以R为等价关系 自反、对称、传递性,所以R 自反
2. 等价类 定义: 是非空集合A上的等价关系, 定义:设R是非空集合A上的等价关系, 对任何的x 对任何的x∈A, R}, 令[x]R={y|y ∈ A ∧<x,y> ∈R}, 则称[x] 关于R的等价类。 则称[x]R为x关于R的等价类。
A={1 R={〈 例 :A={1,2,3},A 上 的 关 系 R={〈1,1〉, 的自反、 〈1,2〉, 〈2,2〉, 〈2,3〉}, 求R的自反、 对称和传递闭包。 对称和传递闭包。
1
1
2
3
2
3
R
r(R)
1
1
2
3
2
3
s(R)
t(R)
定理(闭包的性质和求法) 定理(闭包的性质和求法): 为非空集合X上的关系, 设R为非空集合X上的关系,则有 r(R)=R ∪ R0 s(R)=R ∪ R-1 t(R)=R ∪ R2 ∪ … ∪ Rn-1 之一) (Rn同R、R2………Rn-1之一)
进一步的思考
1、 关系闭包的用途 、 (如传递闭包在网络、编译原理、关系数 如传递闭包在网络、编译原理、 据库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据库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2、 如何用计算机来求解关系闭包 、
等价关系
1.等价关系的定义: 1.等价关系的定义: 等价关系的定义 为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如果R是自反的、 设R为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如果R是自反的、 等价关系。 对称的和传递的,则称R 上的等价关系 对称的和传递的,则称R为A上的等价关系。 对任何x 如果〈 对任何x,y ∊ A,如果〈x,y〉∊ 等价关 则记作x y 系R,则记作x~y。
3.证传递性 证传递性 对任意x, , 对任意 ,y,z∈A, 如果<x ,y>, <y ,z> ∈R , 如果 , 则根据定义有x≡ ( 则根据定义有 ≡y(mod3), y≡z(mod3), ) ≡ ( ), 均为整数) 即:x-y=3k,y-z=3h(k,h均为整数) - = , - = ( , 均为整数 可得x- = ( + ) 可得 -z=3(k+h) k,h均为整数,则k+h也为整数, 均为整数, 也为整数, , 均为整数 + 也为整数 所以x≡ ( 所以 ≡z(mod3) ) 即: <x ,z> ∈R ,R满足传递性 满足传递性 R具有自反、对称、传递性,所以 为等价关系 具有自反、对称、传递性 所以 所以R为等价关系 具有自反
例:分析前述例子是否具有传递性 传递性: 传递性:若R是传递的,则RoR ⊆ R 是传递的,
R具性质 自反性
定义
∀x∊A,有〈x,x〉∊R
关系矩阵的特 点
关系图的特点
主对角线元素全是 图中每个顶点都是 环 1 主对角线元素全是 图中每个顶点都没 有环 0 如果, 如果,两个顶点之 间有边, 间有边,一定是 一对方向相反的 边 如果, 如果,两个顶点之 间有边, 间有边,一定是 一条有向边 如果顶点x到y有边, 如果顶点x 有边, y到z有边,则从x 有边,则从x 到y有边
s (R ) =R ∪ R-1 ={〈a,b〉 b,a〉 b,c〉 c,d〉 ={〈a,b〉,〈b,a〉,〈b,c〉,〈c,d〉} ∪{〈b,a〉 a,b〉 c,b〉 d,c〉 ∪{〈b,a〉,〈a,b〉,〈c,b〉,〈d,c〉} ={〈a,b〉 b,a〉 b,c〉 c,b〉 ={〈a,b〉,〈b,a〉,〈b,c〉, 〈c,b〉, c,d〉 d,c〉 〈c,d〉,〈d,c〉}
例: A:一群人的集合 上年龄相等的关系是等价关系 等价关系。 A上年龄相等的关系是等价关系。 上朋友关系不一定是等价关系, A上朋友关系不一定是等价关系, 因为它可能不是传递的。 因为它可能不是传递的。
例: 判断是否等价关系(A是某班学生): R1={<x,y>|x,y∈A∧x与y同年生} R2={<x,y>|x,y∈A∧x与y同姓} R3={<x,y>|x,y∈A∧x的年龄不比y小} R3={<x,y>|x,y A x y } R4={<x,y>|x,y∈A∧x与y选修同门课程} R5={<x,y>|x,y∈A∧x的体重比y重}
其中 1~4~7,2~5~8,3~6 , ,
证明: 证明: 1.证自反性 证自反性 对任意x∈ ,因为x≡ ( 对任意 ∈A,因为 ≡x(mod3), ), 所以<x,x> ∈R。R满足自反性 所以 。 满足自反性 2.证对称性 证对称性 已知对任意x, 如果<x ,y> ∈R , 已知对任意 ,y∈A,如果 则根据定义有x≡ ( 则根据定义有 ≡y(mod3), ), 为整数) 即:x-y=3k(k为整数) - = ( 为整数 可得: - = (-k) 可得:y-x= -3k=3(- ) = (- 因为k为整数 为整数, 也为整数, 因为 为整数,则-k也为整数, 也为整数 所以y≡ ( 所以 ≡x(mod3) ) 即: <y ,x> ∈R ,R满足对称性 满足对称性
反自反性 ∀x∊A,有〈x,x〉∉R
若 〈 x, y 〉 ∊ R , 则〈y, x 〉∊ R
对称性
矩阵为对称矩阵
反对称性
若〈x,y〉∊R且x≠y 则 〈 y, x 〉 ∉ R 若 〈 x, y 〉 ∊R, 且 〈 y , z 〉∊ R 则 〈 x, z 〉 ∊ R
如果r =1, 如果rij=1, i≠j, 且 i≠j, 则rji=0 如果rij=1, 如果r =1, 且rjk=1, =1, 则rik=1
A={1 例:A={1,2,3,4,5,6,7,8} R={〈x,y〉|x,y∊A∧x≡y( R={〈x,y〉|x,y∊A∧x≡y(mode 3)}, 其中,x≡y( 可以被3整除。 其中,x≡y(mode 3):x-y可以被3整除。 上的等价关系。 R是A上的等价关系。 ⇓ R={<1 >,<1 >,<1 R={<1,1>,<1,4>,<1,7>, >,<2 >,<2 <2,2>,<2,5>,<2,8>, >,<3 <3,3>,<3,6>, >,<4 >,<4 <4,1>,<4,4>,<4,7>, >,<5 >,<5 <5,2>,<5,5>,<5,8>, >,<6 <6,3>,<6,6>, >,<7 >,<7 <7,1>,<7,4>,<7,7>, >,<8 >,<8 <8,2>,<8,5>,<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