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教学中探究语文学科的奥秘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难点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难点问题的探索与实践〖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教学实践法、案例分析法,结合自己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对“如何突破小学语文教学难点”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具体的做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难点探索实践一、问题的提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难点,开展讨论与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
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语文课堂教学难点突破当然就成为每个语文老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堂课的成败。
但课堂教学需要机智的选择,尤其是教学难点确立的适当、教学难点突破适时、教学方法运用的适合,这些无不体现了教师的智慧和素养,值得所有语文老师琢磨研究。
二、教学难点的含义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
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也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
难点有时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定,同样一个问题在不同班级里不同学生中,就不一定成为难点。
在一般情况下,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就是本课的难点。
教师要着力想出各种有效办法加以突破,否则不但这部分内容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还会为理解以后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难。
三、语文教学中突破难点的一些方法就小学语文教材而言,不同的体裁、不同题材,由于难点的落脚点不同,所以采取的化解措施,也要因文而异。
我自从教以来,对如何突破课文中教学难点这个问题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并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再实践。
经过总结我认为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来突破教学难点,使我们的课堂更加行之有效。
1、首先根据学情突破难点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教学难点,即是新内容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分析这个落差,搭建合适的台阶,正是教学艺术性之所在。
每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以及难点是不一样的,选择适切的教学内容以及难点,既不拔高又不降低,需要教师深入走进文本,又要能浅出文本。
语文探究型作业的实践与研究
蛋—— 薄 壳结构 屋顶 ;大袋 鼠——跳 跃越 野 汽 车 ; 贝
壳—— 坚 固坦克。同学们 用多种 方式 了解许 多关 于仿 生 学的知识 , 懂得 了大 自然是 多么奇妙啊 ! 经过对许 多动物 的研 究, 获 得 了不 少启 发 , 这 还 远 远 不 够 , 多 的 人类 但 更 奥妙 还有待我们去发现。 中受到启发, 从 树立了爱科学、 探 索科 学奥秘的志向。 在这种收集式作 业完成过程 中, 学生 开拓 了眼界 , 信息处理 、 加工的能 力也得到 了有效提 高。
长, 自由完成对专题 的演绎 。 2开放性。 . 既指作业空 间的开放 , 又指作业形式 的开 放( 向社会探求答案 , 向大 自然探求答案 , 向资料乃至 网 络的无限空间去探索 ) ,更指作业 内容 的开放 ( 不受课 标、 教材限制 , 社会生活 、 自然奥妙是最好 的探索内容 ) 。
有 学 生写 到 :
下 , 冥思后 的结 晶。结果 常因个体 思维 品质 、 是 价值 取 () 1坚定信 念 , 顽强不 屈 。( 想法 出 自《 轮椅 上的霍 向、 情绪体验 、 已有经验等等差异而表现出多元性 , 金》 《 、海伦 ・ 凯勒》 ) 4实践性 。 . 探究过程更强调学生 的独立探知 , 老师的 () 2 要有乐 观精 神 : 五岭逶迤腾细浪 , 乌蒙磅礴走泥 “ 应降至最低点程度 , 导” 主要靠学生主动 、 积极的实践 , 丸。( 自《 摘 长征》 ) 在实践 中 自己去 发现 问题 , 解决 问题 , 培养 动手动脑 能 () 3向朋友请求 帮助 , 信 , 电话 , 电子 邮件 , 写 打 或发 力, 培养探索 的兴趣 。 网络求助 。( 想法 出 自《 奇妙 的国际互联 网》 )
语文课实践教学模式初探
二 、 论 创作 式 讨
语文能力 的发展 , 听说读写 能力 的整体 发展。写作中 “ 是 不知 道写什 么, 不知道怎 么写 ”是 目前学生写作 的最大问题 , 因此写作 教学应鼓励 学生而 学生 自山表 达 , 有个性 地表达 , 有创意地 写作。 教师要鼓励 学生积极 参与生活 , 关注社会 热点 , 发写作欲望 , 激 为 学生提供广 阔的写作 空间。讨论 创作式 实践活动可 以有 效激发学 生 的写作和创造动机 , 有助 于培养 学生的创造态度 和创 造性 人格 的形成。教师 可首先在学生 l进行调查 , f l 然后根据学生 自主反馈的 热点话题进行设 计, 比如 “ 桌文化”、 络用语”、 郑州保罗国 课 “ “ 际天价 头” 话题 , 等 教师首 先让 学生搜集相关 资料 , 然后在课 堂上 进行讨论 , 比如在 “ 罗国际天价头” 保 话题的讨论 中 , 首先让学生复 述事件过程 , 然后教师将学生分为两派 , 两派分别就 “ 天价头 ” 的合 理和不合理性进行陈述 ,教师将其 主要 观点进行概括并 写在黑板 上, 接着教师继续 引导学 生对此话题提 出其它不 同观点 , 进而形成 多种观点。学生热情高涨 , 创造性思维被激发 , 佳作不 断。 这种模式 的主要环节有 :设计热点话题一搜集相 关资料一组织课 堂讨 论一 形成创新观点一作品写作交流 。学生讨论 的话题可 以是课外 的话 题, 也可 以是课本 中的话题 , 如文 章的主体 , 作品人物形象 的分析 , 字词的推敲等。学生在搜集 、 分析资料的同时将 知识 内化并这形成 自主 的观点 , 在讨论活动 巾不仅 锻炼 了学生的 口语表 达能力 , 而且 萌发了创造的幼芽, 进发 出了创造 的火花 。 三、 模仿表演式
就 合作 探 究 式 、 讨论 创 作 式 、 仿 表 演 式 、 模 专题 竞 赛 式 四 个 实践教 学模 式作 了初 步探 究。
实践出真知,小学第七册语文教案设计实战经验分享
实践出真知,是一句流传千年的至理名言。
实践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更是我们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方式。
小学教育也一样,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和掌握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作用。
在小学第七册语文教学中,实践教学无处不在。
教师以实际生活为背景,通过故事、诗歌、文言文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美感和应用价值。
下就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希望能对广大小学教师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清楚地明确所要达到的目的,不然就会出现教学内容和目标不相适应的情况。
例如《草房子》这样一篇文章,如果教师没有明确教学目标,就很难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文章的内涵和文学技巧。
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前,一定要确立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使他们在实践中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实践教学的形式1、游戏活动游戏活动是小学生喜欢的学习形式之一,它充满了趣味性和挑战性,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成语接龙、诗词线索猜谜、词语拼图等游戏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语文的魅力。
2、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它可以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语文,增强实践意义。
例如,在学习《捉泥鳅》这篇文章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去小河抓泥鳅,让他们在实践中了解泥鳅的生态习性,并通过观察和描述的形式,体会文章中抓泥鳅的情节和技巧。
三、教学方式的变革在小学教学中,教师不应沉迷于传统的讲授方式,而要积极尝试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学习文言文时,我们可以用情景表演、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在场境中感受古人的情感,体会文言文的韵味。
在学习诗歌时,我们可以让学生用吟诵、朗诵的方式,把诗歌的美妙娓娓道来,激发他们的语感和鉴赏能力。
四、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内在动力,没有兴趣,就难以让学生参与实践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作者:赵雪梅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4年第01期摘要:探究性学习,是学习的一种态度,各科都有着类似的练习。
正确驾驭教学技能,是提高探究性学习的一种方法。
实践中的运用,更能提炼探究性学习的效率,只有正确领悟和开拓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才能真正促使学生提高技能、灵活运用。
关键词:教学、探究、学习、创设、实践、运用。
教学技能的提炼,理应要着重“学”的训练。
教育的目的是提炼学生的综合技能,加强学生形成对学习的智慧并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
语文教学中,多数教师忽略了“教学”的基本特征,只着重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
21世纪是一个充满希望、机遇和挑战的时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创新的空前加快,要求:教育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身为教师理应尊重“教学”的规律,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思想,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并加以着重学生道德情操的陶冶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每个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发展寻找一个切实可行的切入口、是每个学生在社会整体和谐发展以及个性特征发展的条件下,获得足够的教育。
针对这些固有的问题,本人结合多年积累的语文教学经验来探讨这一问题,使之在今后的工作中各项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升华。
一、理论学习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才能形成一定的技能来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方法。
所谓探究就是人们对未知的事物有认知的愿望,想理解其本意和外在存在的问题。
一般包括:探究学问、探究奥秘、探究规律和探究其最简单的自然规律等等。
对于小学生而言,出入学堂时,虽然有种种新鲜事物令其好奇心陡增,但不知从何下手。
例如:静注文本教学中姹紫嫣红的课文插图,他们只能以简单的认知表述出“好”与“坏”,但其详解却无法说清。
语文学科研究方法与途径知识点总结
语文学科研究方法与途径知识点总结语文学科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帮助我们表达思想、传递信息以及进行有效的沟通。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研究语文学科,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研究方法和途径。
本文将总结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文学科的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相关的文献来获取信息和知识。
在语文学科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历史书籍、语言学论文等来增加对语文学科的了解。
通过文献研究法,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时期和地区的语文学科发展情况,探讨语言的演变与发展规律。
二、实证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是一种基于观察和实验的研究方法,它通过收集并分析实际的语文学科数据来验证或推翻研究假设。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等方式收集学生对不同文学作品的评价和喜好,进而分析学生的语文学科兴趣和学习动力。
通过实证研究法,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因素对语文学科学习的影响,为教育实践提供依据。
三、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是一种通过对比不同事物的异同和相似之处来分析问题的方法。
在语文学科研究中,我们可以比较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和语言使用方式。
通过比较研究法,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文化对语文学科的影响,理解语文学科的多样性和变化。
四、逻辑研究方法逻辑研究方法是一种运用逻辑思维和推理进行研究的方法。
在语文学科研究中,我们可以运用逻辑思维来分析和解释文学作品的情节、角色、主题等要素。
通过逻辑研究方法,我们可以揭示文学作品的内在逻辑结构,理解作者的用意和意图。
五、实践研究方法实践研究方法是一种基于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的研究方法。
在语文学科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教学实践、创作实践等方式来积累实用的语文学科知识。
通过实践研究方法,我们可以不断改进和完善语文学科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六、综合研究方法综合研究方法是一种将多种研究方法结合起来,综合应用的研究方法。
在语文学科研究中,我们可以结合文献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评价。
小学语文单元学习任务群的实践研究——以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
小学语文单元学习任务群的实践研究——以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摘要】:法国教育家卢梭的自然教育理念给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很多启示。
教师可将学生放归“课堂+自然”的教学环境,联动课堂内外,让语文教学回归自然,让学生亲近自然,与大自然为友,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实现语文教育的既定目标。
【关键词】:亲近自然语文要素学习任务群一、缘起:缺少组织计划,脱离自然实践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是以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这两条主线来组织单元。
而“亲近自然”是其中一个反复出现的人文主题,贯穿了低、中、高三个学段。
这些课文文质兼美,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与神奇,是综合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良好载体。
这就更需要我们在教学这些单元时,充分利用课堂内外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欣赏美,学会表达美的同时,也应该将课外的活动开启,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大自然的美好。
二、思考:依据“标准”而定,巩固要素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注重课程内容与生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课堂+自然”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就是在坚守语文学科本位的基础上,整体规划,建构课堂与课外之间的多维度架构,创设丰富的任务群活动,既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又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策略:联动“课堂+自然”创意整合探究以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本单元课文的内容都是围绕核心知识点“亲近自然,想象画面”而架构安排的,习作是“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主要聚焦观察中的体会与表达。
为了让学生收获这两个成果,本次“课堂+自然”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整合了本单元的单元导语、课文、语文园地以及快乐读书吧的内容。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的文体的文章,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景物的美好,产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欲望。
(一)课堂整理:加强单元整理与整合我们在课堂内完成第一单元的教学后,可以设计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单元复习课,一方面是对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整理与巩固,也让学生在学习第一单元语文要素的同时,再一次与大自然来一次“亲密”接触。
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探索
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探索篇一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探索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其中,深度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深度学习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主动建构,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而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则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单元为整体,注重知识整合和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本文将从深度学习的视角出发,探索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有效策略和实践路径。
二、深度学习与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契合点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和联系性深度学习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联系性,认为知识不是孤立的、碎片化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也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和联系性,以单元为整体,将相关的知识点、技能点、情感点等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这种整合性的教学理念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整体把握,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深度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也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这种参与性的教学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关注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深度学习关注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认为高阶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也注重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评价等高阶思维能力。
这种高阶思维的教学理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发展潜力。
三、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有效策略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深度学习强调知识与真实情境的关联,认为知识应该在真实的情境中获得和应用。
因此,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综合实践活动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的探究与实践
语文综 合实践活动 , 顾名思义 , 是 由 3方 面要素组成 , 即语 文课堂 、 综合教学 、 实 践活动 。通过一种 “ 鲜活” 的实践化教学整 体提高学生的听说读 写能力 , 提升语文素 q 。 这种全新的语文 教学方 式已经在很 多高中得 以探索和实践 , 并取得 了较好 的效 果, 它具有 突 出学 生主体 、 直面学 生 生活 、 注重 学生 实践 的特
摘
要: 结合 多年教学实践及 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特点 , 探 索实施语文综合 实践活动的必要性、 可行性 , 并提 出课堂情境式教
学和课 外生活化渗透 的实施 。 关键词 : 中职学校 ; 语 文教 学; 综合 实践 中图分类号 : C A2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1 — 1 2 4 6 ( 2 0 1 3 ) 2 1 — 0 0 6 2 — 0 2
种创 作活动 , 可极 大地调动学 生发言 的积极性 , 同时 编辑刊物
目 前, 为贯彻 落实 全 国职 业教育工 作会议精 神 , 各 职业学 校文化课课 程改革 已全面展开 。 此 次课 改明确了职业 学校文化 课 的基础性 、 应用性 、 发展性 功能 , 与此相 适应 , 在新 制订 的语 文课 程( 基础部分 ) 教学 内容和要 求中 , 语文综合 实践活动也 被
点 。笔者认为 , 这些特点能够 和中职学校的教学 目标 、 定位 , 学
的学生 。他们普遍存在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 的问题。这些文
化基础知识“ 先天 不足” 的学生到 中职学 校后遇到 的突出问题
是文化基础课 听不懂 、 不愿听 , 对文 化基础课 学习没有热情 , 相 对重视专业课 , 对语文学习兴趣也普遍不足。针对现状我们改 变传统语文教学模式 , 创新教学方法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 以 学生 直接经验 以及 自身生活 、社会生 活和相关 职业 工作为 基 础, 以学生 自主学 习、 直接体验和研究探索为基本方法 , 以激 发 学生学 习积极性 和培养语文综合应用 能力为 目标的语文情境 活动D 1 。它能够在教学 中渗透专业知识 , 培养职业能力 , 充分发 挥语 文学科 的工 具性 功能 , 把语文学 习和学生关心的就业问题 结合起来 , 激发学 生学习语文 的兴趣 , 夯实他们 的职业 素质基 础, 并提高学生的就业力 , 从而缓解就业难问题 。 2 中职学校实施语 文综合实践活动 的可行性 中职学校语文 教学实施语文综合 实践 活动有一个 很好 的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实践探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实践探究21世纪的中国,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又避免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填鸭式”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从学生的角度,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论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希望对第一线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所帮助。
一、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开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种。
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
有位老师讲授《五彩池》,在解题之后问道:“五彩池在哪里?谁能说出五彩池有哪些彩?谁能说说为什么池水是五彩的呢?”学生急于到文中寻找答案。
这样的学习活动就使学生学得自觉、主动。
这个引言为这堂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学得轻松自如,学得兴趣盎然。
开端引趣的方式除“设疑”以外,还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
一节课的开端实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
二、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策略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
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1.教师亲和学生,学生争做主人。
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起始,教师首先必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以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发唤起学生强烈的主人意识,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和学生一起订一个所要达到的目标。
对初中语文实践活动的思考
对初中语文实践活动的思考摘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设计的具有实践性、教育性、创造性的学生主体活动。
是通过设计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拓展学习时空,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探索、创新为基本特征,通过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
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意义;方法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语文知识,对他们的综合能力培养是十分有益的。
一、语文实践活动的理论依据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江泽民同志也告诫教育工作者说:“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加他们的社会经验。
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因此,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大实践学习的比重。
二、语文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无论是采取个人活动还是小组活动的形式,在活动中每个人都必须承担一定的任务,为了履行责任,必须要依靠自己的头脑和身体,自主地思考和行动。
(二)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以小组或集体的形式进行活动,同伴交往的比课堂上更充分,即使是个人活动,也需要不断同他人进行交流,这些交往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可以学习如何与他人进行思想交流。
例如接受别人意见、坚持自己观点、吸收他人合理的成分以及修正自己等。
(三)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思维能力的外在表现,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会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如何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课
如何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课初中阶段是学生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迅速发展,主体意识和劳动意识逐渐形成的时期,他们受教师的教育影响并非无条件地接受,更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取新知识以及亲身实践探究未知领域。
作为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活动内容,设计形式,为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和理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为此,我就语文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1. 转变观念,尝试新教学模式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
即由重结果转向重过程,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所以,教师角色不单是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评价者。
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能够提供的实践条件以及社会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目标和内容。
如: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目标和内容如下:目标:对学生侧重感性认识及知识的直接运用,培养学生的简单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内容:语文教材中的实践活动,对当地的新人新事采访,对当地的企业作调查,对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进行观察记录,对生活环境中的合理及不合理的现象作分析等等。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过程(1)教师根据语文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技能水平,提出适当的活动要求或内容。
如:在初二语文中学完报告文学那一单元后,安排学生去社会生活中采访一位自己所认为值得尊敬的人,回来之后撰写一篇人物通讯。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践成果报告,在此基础上,教师要组织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乐于合作。
这是实践活动课核心部分,是最关键的一步,也是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环节。
(3)教师对活动的评价。
学生活动中及实践成果汇报时,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发现并及时给予赞赏,然后再对活动成果进行较合理的评价,并且通过提问、答疑等形式把活动内容(或所含知识)与语文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同时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谈语文的实践性在教学中的体现
课堂内外2013-05摘要: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自身的语言实践,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实践体验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语言,指导学生发现、领悟语文现象规则以及运用语言文字。
关键词:实践体验机会;理解感悟语言;发现语言规则;语言实践运用浅谈语文的实践性在教学中的体现文/束琴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程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泛,但是在语文的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只抓住了某一部分,而疏忽了其他方面,脱离了核心的目标。
导致学生学习字词,只停留于会读能写;阅读文章,只懂得套用答题格式;训练写作,更是抓耳挠腮,无从下笔。
教师在语文课上只是教会学生“认识语言文字”,而不能让学生很好地“运用语言文字”,更难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鉴于这种现状,本人在教学上也做过多种尝试,认为教师要把语言知识教材和学生的语用实践联系起来,要改静态的知识教学为动态的能力训练。
一、创设实践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语言当前课堂教学还存在着“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情况,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只是倾听者,并没有参与实践体验,久而久之就丧失思考的意愿,只会依赖教师了。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需要充分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多渠道、多途径地为学生补充实践的内容和机会,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阅读氛围,使学生在阅读中感悟人生哲理,丰富情感世界。
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始终把学生放在本位,重视学生的阅读需要,为学生创设课堂实践的机会。
在执教《再塑生命》时,我先让学生参与一个叫做“瞎子猜字”的游戏,游戏要求是同桌之间合作完成,一个学生在蒙上眼睛的同桌手心上写字,然后两人交换角色,再进行一次。
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学生体验盲人生活,切身感受海伦·凯勒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言时“迷茫、愤怒”的情绪。
然后我又设计了一场“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记者见面会”,将学生分为“采访组”和“海伦·凯勒”两大组。
语文实验课教学设计
语文实验课教学设计一、导言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设计了一堂语文实验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为目标。
二、课程背景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通常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讲解和复制背诵,缺乏对语言运用的实践和创新。
因此,本次实验课旨在改变这种模式,引导学生探索语言的奥秘和应用。
三、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2. 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探究欲望;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创新能力。
四、课程内容1. 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2. 进行生动有趣的口语交际活动,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3. 通过写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和创造力。
五、教学方法1. 课前预热:播放相关视频,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2. 导入新知:通过问题提出、图片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新知的兴趣;3. 探究实践:设计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互动合作,进行口语表达或写作实践;4. 总结讲解: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学习的经验和方法。
六、案例分析以《红楼梦》为例,通过分组阅读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小说的背景和主题,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七、实践活动1. 分组辩论: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就某一议题展开辩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言辞表达能力;2. 角色扮演:根据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设定,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和情感体验。
八、写作训练通过给学生提供一幅图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作文创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九、课堂反思1. 学生表现:学生表现出了较高的兴趣和积极性,能够积极参与探究和合作活动;2. 存在问题:部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仍有待提高,需要更多的语文实践;3. 改进措施:增加课程设计中的实践环节,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如开展语言游戏和写作比赛。
十、总结通过本次实验课,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发展,他们在探究与合作中培养了辩证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实践探析
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实践探析“跨学科学习”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推出的六大学习任务群中的最后一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就语文教学而言,它是从学科融合的理念提出的;针对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来说,则是对“综合性学习”的深化。
因此,教师在落实跨学科学习时,需要充分关注该任务群“学习提示”的要求,结合教材中“综合性学习”目标,在单元整合中,聚焦主题,找准联结点,借助及时评价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在“跨学科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在跨学科学习中,确立学习主题是基础和前提。
这种主题通常蕴含着多种学科的知识、方法与技能,可以是需要完成的一件事情,也可以是概括出来的活动内容,还可以是驱动性问题等。
好的跨学科学习主题,能够聚焦活动目标,引领活动顺利开展,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一是基于教材内容确定跨学科学习主题。
这主要是针对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而言的,把综合性学习的主题直接作为跨学科学习的主题。
在单元内部独立安排的综合性学习中,通常都体现了多个学科的学习要求,学生需要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方法、技能、理念等共同完成综合性学习要求,实际上达成的就是跨学科学习的目标。
如五年级下册的综合性学习单元,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有“感受汉字的趣味,了解汉字文化”“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和“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通常意义上的人文主题则是“遨游汉字王国”。
那么,在以这一综合性学习开展跨学科学习时,需要确立的主题不是语文要素学习目标,而是人文主题“遨游汉字王国”。
以此为主题,根据教材安排的活动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相关的学习活动,主要有“图解汉字奥秘”“绘制汉字演变图谱”“图说书法演变与书法家的故事”“讲一讲家谱里的故事”等。
在这些活动中,教师仅仅依靠语文的听说读写就无法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还需要借助多学科知识、方法、技能的参与和运用。
如“绘制汉字演变图谱”,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搜集汉字演变情形,再根据要求编辑相关图谱,离开了信息技术的帮助,图谱就无法呈现出来。
力学而笃行——浅谈高中语文实践教学
2021·3一、课堂实践对于教师而言,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实践。
对于学生而言,更像是一种快捷的真理传送方式,教师如水壶一般给学生浇水,有的学生没接到“水”,有的学生洒了些“水”,还有的学生接得满满当当。
但这些终究是平淡无味的“水”,学生更像是一台盲目接水的机器,只不过是有人接得多、有人接得少罢了。
(一)实践教学促实践首先,教师要有意识地在语文课程中融入实践教学。
以《沁园春·长沙》一课为例,讲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一句时,教师问道:“毛泽东怎敢说出这般狂傲不羁的话?他到底有什么底气呢?”这种发问方式或许会使学生有些摸不着头脑,这时教师可以换个问法:“毛泽东关乎‘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实践有哪些?”指点江山——秋收起义、四渡赤水、万里长征、三大战役皆离不开实践,因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新中国的建立离不开毛泽东的指点江山和呕心沥血。
激扬文字——毛泽东不仅是一位政治家,还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创作了很多不朽作品,如《沁园春·雪》《诉衷肠(赠周恩来)》《七律·长征》《浪淘沙·北戴河》等。
粪土当年万户侯——粪土至贱,而万户侯至贵,将万户侯比作粪土,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廉洁奉公、不慕荣华的高尚品质。
事实上,他也正是那样做的:井冈山治贪、中央苏区惩贪、处决左祥云、延安斩贪、新中国成立后杀贪不留情……一系列答案从学生口中接连而出。
之后,教师再对相关历史进行补充说明,从情感上引导学生:“看来毛泽东敢于说的底气在于他敢于行或者已经有所行,这种实践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建立新中国要求国人必须实践,而新中国的成立则给国人带来了实践之成就感。
”其次,教师还可以就地取材,用课文事例向学生传达实践精神,让学生感受实践的必然性及趣味性。
以上事例是振奋人心的,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树立实现理想的信心,并能鼓励学生为了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
小学低年级语文学科融合教学实践探析——以《乌鸦喝水》为例
小学低年级语文学科融合教学实践探析——以《乌鸦喝水》为例发布时间:2021-11-03T02:14:13.012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7期作者:刘梦潮[导读]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效融合,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去探索知识奥秘,而且能引导学生用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做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刘梦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小学悦美分校 710199摘要: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效融合,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去探索知识奥秘,而且能引导学生用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做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本文以部编版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一文教学实践为例,抛砖引玉,主要探究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的积极意义及策略。
关键词:学科融合;学生;语文;教学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科融合已经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所有学科发展的基础,语文学科的学习与能力的高低越来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而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效融合,也越来越显示出其中的重要意义。
多学科融合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探索知识奥秘,而且能引导学生用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做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与此同时,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全新的要求: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打破学科界限,促进学科间的融会贯通,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认真分析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摆脱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法,有效发挥语文学科优势,创新教学内容,逐步实现多学科融合。
本文以部编版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一文教学实践为例,主要探究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的积极意义及策略。
一、学科融合的概念学科融合是指运用教学方法,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在学科之间差异的基础上寻找共同点,让学科间融会贯通的活动。
学科融合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总要求,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学生创新性思维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我在教授《乌鸦喝水》一文时,主要将语文学科和科学学科进行融合。
基于STEAM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探究
基于STEAM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探究一、STEAM教育理念STEAM教育是一种融合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和数学(Mathematics)的教育理念。
它强调跨学科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STEAM教育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知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始将STEAM教育融入教学实践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二、STEAM教育与语文教学的结合语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的重点,它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的能力,更是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逻辑思维和文学素养。
而STEAM教育的理念与语文教学有着天然的契合点。
通过将STEAM教育与语文教学结合,可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加注重实践、探究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1. 实践探究在STEAM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引入一些探究性的实践活动。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基于课文内容的探究性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学习《荷花》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亲自观察荷花的生长过程,了解其中的奥秘,再通过语文写作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荷花的认识和感受。
通过这样的实践探究,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 艺术融合艺术是STEAM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文教学中也是少不了艺术的融合。
在学习一些文学名著和诗词歌赋时,可以引入一些艺术元素,比如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对一首诗的理解,通过音乐的形式演绎一部小说的情节等。
通过艺术的融合,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并且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3. 技术应用在STEAM教育中,技术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可以通过一些科技手段来辅助教学。
“课程思政”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课程思政”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发布时间:2023-07-20T01:07:00.305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7月2期作者:肖亚维[导读] 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战略部署,其主要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不同课程达成育人目的,对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具有辅助性意义。
(四川省达州市第一中学校)摘要:自立德树人理念实施以来,课程思政成为教育领域重点关注的课题,将其渗透至育人工作是全体教师亟需践行的使命。
初中处于教育关键阶段,育人远比育分重要,而课程思政正是落实育人工作的潜在动力。
为促使思政教育取得良好成果,本文首先分析课程思政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意义,其次浅谈融合必要性,最后以新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例详细论述课程思政融入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策略,以期提升教学质量,夯筑育人基石。
关键词:课程思政;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3)7-198-01引言: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战略部署,其主要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不同课程达成育人目的,对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具有辅助性意义。
语文学科承载了传统道德文化,与德育教育不谋而合,以此为载体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具有可行性与有效性。
基于此,全体教师应肩负起教育职责,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窗口,使道德的光芒照向每一个学生。
一、课程思政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意义(一)丰富学科知识体系语文学科具备人文性与工具性特点,仅凭教材知识实施教学难以辅助学生理解力与实践运用能力有效提升,如此则违背了学科教育属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丰富了学科教育体系,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出了贡献[1]。
如在教学关于爱国情怀主题内容时,思想政治则可以立足于爱国这一元素渗透知识;在教学道德品质层面内容时,思想政治同样可以丰富学科知识,辅助学生良好道德品质逐步形成。
(二)辅助实现立德树人立德树人即树立学生的品德,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使其在学中知、在知中行,在知行合一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容 的开 放 性 和 语 文 教学 方 法 的多 样 性 , 特
别 要 注 重 学 生 联 系 生 活 实 际 自主 地 进 行
语 文 学 习实 践 。
意间 , 学 生 已 将感 性 认 知 与 抽 象 文 字 符 号 链 接在 了一 起 , 将 具 体 形 象 的事 物 与 生 动
丰 富 的语 言 融为 一 体 , 升 华 了学 生 们 的审
美 情操 。
训 练学 生 的综 合 性 实 践 技 能 。 比如 : 在《 用
冰 取火 》 时, 先让学生了解凸透镜的原理 。
鼓 励 学 生 在 课 外 根 据 原 理 进 行 自 己 的 小
发 明制 作 ,从 而 培 养 学 生 的 创 造 性 思 维 。
语 文 实 践 活 动课 则 是 开 放 的 , 其教学
一
创作” 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 时 , 教 师 热情 地
鼓励 : 大 家 根 据课 文 的 内容 , 小组合作 , 能
、
发 挥 语 文 的社 会 实 用 性
生 活 即 学校 , 社会 即生 活 。教 语 文 必 须 有
长期 以来 , 语 文 教 学 一 直 处 于 高 耗低
效 的状 态 , 个 中原 因 , 虽说十分复杂 , 但教
息 ,正 是 由于 语 文 教 学方 法 上 的注 入 式 ,
识的融合 , 我 们 有 责任 创 设 大学 科 学 习 的 实 践平 台 ,引导 和 帮 助 学 生 学 好语 文 , 增
进 入 表 演 … …这 种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大 大 调 动 学生 的生 命 力 和 思 维 潜 力 , 对 激 发 学 生
学过程 中应 与学生积极互 动、 共 同发展 , 要处
李
颖
学 习改 为动 态 的综 合 研 究 。 五、 对 课 文 内容 再 度 创 作 的综 合 实 践
活 动
方 法 就 是 多 在生 活 中寻 找 灵 感 , 而不 是 在
教 室 与 课 堂 上去 凭 空 想 象 。因 此 , 在 教 学 的过 程 中 , 教 师 就应 该 鼓 励 学 生 们 多 去 观 察 身 边 的事 物 , 留 意对 于生 活 中点 滴 的感 触 。最 好 是 让学 生 们 养 成 记 日记 的 习 惯 , 将 生 活 中 的 点 滴 记 下 来 。 养 成 这 样 的 习 惯, 学 生 自然 就 会 发 现 , 原 来 我 们 学 习 的
气 氛 的沉 闷 ,导 致学 生 学 习兴 趣 的下 降 , 导致 学 生 语 文 能 力 的局 限 , 导致 语 文 教学
质量 适 应 不 了现 代 社会 的需 要 。 因此 , 语 文教 学 要 走 出 困境 , 必 须 强 调语 文教 学 内
层林 尽 染 的秋 色 , 去 看 红 彤 彤 挂 满 枝 头 一 眼 望 不 到边 的苹 果 园 , 去 看 雪 白一 片 呲 牙 咧 嘴 笑 的秋 棉 — — 回到 课 堂 , 让 孩 子 们 畅
知 识 都来 源 于生 活 。 三、 语 文 实 践 活 动与 积 淀 语 文 基 本 素
养 对 接
在现代人的能力体系中 , 综 合 实 践 能 力 是 十 分重 要 的 。 而 在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能 力 中, 发现 、 创 新能力 , 则是最 重要 的 , 因 为 它 可 以为 学 生 的 综 合 实 践 提 高 质 量 和 开 拓 空 间带 来 更 为 有 利 的 条件 。 如: 学习《 狐 狸 和乌鸦》 这篇童话 故事时 , 让学 生对课
谈 自己 眼 中 的秋 天 , 然 后 学 习课 文 。不 经
课 文 的 眼神 与 教 阔 的 空 间 。 这 种
教 学立 足教 材 , 又 高 于教 材 。如 果 在 教 学 过程中 , 能 够 根 据教 材 , 适当地延伸 , 就 能
在实践教学中探究语文学科的奥秘
口 河北省 广 宗县北塘 疃 中 ̄ L , / b学
摘 要 : 《 语文课程 标准》 指 出: “ 语文是 实践 性很 强的课程 , 应着重培养学生 的语文实践能 力 ,而培养这种 能力的主要途 径也是语 文实 践。 ”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提 出“ 教师在教
的创 造 力 和 表 现 欲 有 很 大 的鼓 舞 性 。 六、 延伸课文、 拓 展 教 学
强 语 文 素养 。 如: 教学《 秋天的画》 一文时 ,
课 前 我 就 带 着 孩 子 们 走 进 了多 姿 多 彩 的
大 自然 , 让 孩 子们 看 秋 风 吹 拂 的 山丘 黄 草
学生 缺 乏 自主 的实 践 , 才 导致 了语 文 课 堂
文 进 行 带 创 造 性 的新 思考 , 开展“ 课文新
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 的关系 , 注重培养学 生 的独立性和 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 调查、 探 究, 在 实践 中学习 , 促使 学生在教师指 导下主
动地 、 富有个性地 学习。”
关键词: 小学语文 ; 实践教学
伟 大 的 教育 先 行 者 陶 行 知 先 生 说 过 :
棒 了。 听 了老 师 的话 , 学生积极性很高 , 在 学 习组 长 的带 领 下 ,大 家 很 快 进 行 分 工 ,
学 内 容 的封 闭 和 教 学 方 法 的 陈 旧 应 是 问 题 的 主要 症 结 。 正 是 由于语 文 教 学 内容 与 实 际生 活 有 一 定 的 脱 节 , 缺 乏 现 代生 活气
内容 往 往 涉 及 了语 文应 用 的各 个 领 域 , 特
大视野 , 学 语 文 必 须有 大 时空 。我 们 做 教 师的 , 心 中想 的 , 手 中做 的 , 都 应 为 孩 子 们
着想 , 随着学科 间壁垒 的消除 , 学 科 间 知
不 能把 故 事 情 节 表 演 出 来 ? 如 果 能 把狐 狸 和 乌鸦 当时 的心 里 想 法 也说 出 来 , 那就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