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及反思 全册

合集下载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优秀教案(全册)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优秀教案(全册)

教科版修订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目录第一单元电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 点亮小灯泡3 简单电路4 电路出故障了5 导体与绝缘体6 做个小开关7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第二单元新的生命1 油菜花开了2 各种各样的花3 花、果实和种子4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5 种子的萌发6 动物的卵7 动物的繁殖活动第三单元食物1 一天的食物2 食物中的营养3 营养要均衡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5 面包发霉了6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7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1各种各样的岩石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3 岩石的组成4 观察、描述矿物(一)5 观察、描述矿物(二)6 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7 岩石、矿物和我们第一单元电一、单元教学意义当我们轻轻闭合开关:电灯就会发出光,收音机就会播放动听的乐曲,电视机就会呈现五彩缤纷的画面……这一切对我们来说似乎早就习以为常了。

电的大规模应用,是基于人类对电的不断探究。

孩子们也对电感兴趣。

这一单元将借助导线、灯泡、电池等电器元件和许多有趣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电的初步概念,促进他们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本单元的第1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学生将首先对身边的静电现象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静电现象在学生们的身边经常会发生。

在这一课中,他们将知道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电荷转移而形成的。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如果电荷能持续地向一个方向流动,就会产生电流。

这些是学生们建立电概念的基础。

接下来在“点亮小灯泡”“简单电路”“电路出故障了”三课中,学生将开展对电路的研究。

用一根电线和一个电池使小灯泡发光。

这一活动看似简单,但四年级的学生仍会津津有味地参与到活动中。

他们将在活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

而在一次次使小灯泡亮起来的实验中,他们会提出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并尝试着用更多的连接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

电池盒和小灯座的使用将使他们连接的电路更加稳定,并便于操作。

为了“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学生将探索不同电路连接方式对小灯泡的影响。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完整版)

小组活动
1、用一节电池、一个电池盒、2个小灯泡、几根导线连接起 来,组成一个电路,使2个小灯泡都能亮,看看谁的方 法多,将电路图画在记录单上。
2、观察并思考不同的方法,效果有什么不同。
2个小灯泡串联 2个小灯泡并联
灯泡2
灯泡1
2个小灯泡串联电路图
灯 泡 1
灯 泡 2
2个小灯泡并联电路图
2个小灯泡串联
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 做导体。
像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 叫绝缘体。
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橡皮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1、预测橡皮能否通过电流使小 灯泡发光,做好记录。 2、使“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 测头相互接触,检验小灯泡是否 发光。 3、用两个检测头接触橡皮的两 端,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4、重复检测一次,并将检测时 小灯泡“亮”或“不亮”的情况 记录下来。
1○
○2
3○
○4
四接头接线盒连接检测记录表
连 接
点 1-2 1-3 1-4 2-3 2-4 3-4
通 路
断 路
根据记录,我们推测的电路图:
1○
3○
○2 ○4
推测四接头电路暗盒电路图
○1
○2
○3
○4
○1
○2
○3
○4
1
○1
○2
○3
○4
3
2
○1
○2
○3
○4
4
仔细观察:
1、不同的连接方法,相同的条件是什么?小灯泡亮度有什么变化。 2、不同的连接方法,电流的流动线路有什么 不同。
220V交流电,这是足经引发触电事故、 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
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2024年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春天的植物》:第1节《校园里的植物》、第2节《植物的生长》。

2. 第二章《电路》:第1节《电路的组成》、第2节《电路的连接》。

3. 第三章《磁铁》:第1节《磁铁的性质》、第2节《磁铁的应用》。

4. 第四章《声音》:第1节《声音的产生》、第2节《声音的传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材中涉及的基础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路的连接、磁铁的性质、声音的传播。

2.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电路的组成、磁铁的应用、声音的产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样本、电路实验器材、磁铁、音叉等。

2. 学具:显微镜、放大镜、画图工具、实验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春天的植物(1)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植物,让学生描述所见所感。

(2)例题讲解: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结合植物样本进行观察。

(3)随堂练习:让学生画出生长过程中的植物,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2. 电路(1)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简单的电路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2)例题讲解:讲解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法,进行实验演示。

(3)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连接简单的电路,观察现象。

3. 磁铁(1)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磁铁的吸铁现象,引导学生思考。

(2)例题讲解:讲解磁铁的性质和应用,进行实验验证。

(3)随堂练习:让学生用磁铁进行实验,探究磁铁的性质。

4. 声音(1)实践情景引入:敲击音叉,让学生感受声音的产生。

(2)例题讲解:讲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进行实验演示。

(3)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声音的传播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植物:生长过程、各部分名称。

2. 电路:组成、连接方法。

3. 磁铁:性质、应用。

4. 声音:产生、传播。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描述其生长过程。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4.《茎和叶》教学反思(3篇)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4.《茎和叶》教学反思(3篇)

4.《茎和叶》教学反思(1)在完成了《茎和叶》这一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这次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和推理,探索茎和叶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

我认为本次教学的导入环节设计得较为成功。

通过提问的方式,我激发了学生对茎和叶功能的探究兴趣,并引导他们汇报课前所观察到的凤仙花的形态特征,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在探究茎的运输作用环节,我通过让学生观察浸泡过红墨水的凤仙花茎,引导他们发现茎内部变红的现象,并推测红色物质的来源。

随后,我引导学生利用横切和纵切的方法观察茎的内部结构,让他们通过亲手操作,深入了解茎的运输作用。

这一环节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们积极参与,观察认真,能够得出茎具有运输水分的作用这一结论。

在研究叶的蒸腾作用环节,我通过让学生观察套在叶子上的塑料袋内壁的小水珠,引导他们推测水珠的来源,进而理解叶的蒸腾作用。

这一环节的教学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们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理解叶子的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在研究叶的吸收阳光作用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的猜想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

这可能是由于我在课前导学阶段对叶的光合作用介绍不够充分,导致学生对叶子的功能理解不够全面。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课前导学的内容设计,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相关知识背景,从而更好地进行猜想和推理。

此外,我还发现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如使用小刀时不够小心、观察不够细致等。

这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实验操作的规范和安全性教育,确保学生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实验探究。

总的来说,这次《茎和叶》的教学设计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优化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探究精神的培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4.《茎和叶》教学反思(2)《茎和叶》这一课程是我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课。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6.《果实和种子》教学反思(3篇)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6.《果实和种子》教学反思(3篇)

6.《果实和种子》教学反思(1)经过本次《果实和种子》的教学实践,我对教学设计的实施效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对学生的前知了解得不够充分。

虽然我认为四年级的学生对果实和种子有一定的认识,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们的作用仍存在较大的模糊认识。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前知分析,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相衔接,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

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方式有待改进。

虽然我在活动中设计了一些让学生观察、比较、解剖的环节,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解剖凤仙花果实的过程中存在操作不规范、观察不细致的问题。

这可能是因为我在引导时没有强调足够的注意事项和操作要求。

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操作过程的指导,确保他们能够规范、细致地完成观察任务。

我还需要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虽然学生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观察、比较、解剖等方式获得了果实和种子的相关知识,但在分析果实和种子的作用时,部分学生的回答仍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因此,我需要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最后,我认为本次教学设计中的活动安排和内容选择是较为合理的,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沿用这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本次《果实和种子》的教学实践让我收获颇丰,同时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贡献自己的力量。

6.《果实和种子》教学反思(2)《果实和种子》这一小学科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对我而言,是一次宝贵的教学实践。

通过本次教学,我深感科学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科学奥秘的过程。

在教材简析环节,我深刻体会到教材编排的连贯性和层次性。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生活中的水1.1 水的用途1.2 水的组成1.3 水的资源与保护2. 第二章动物与人类2.1 常见的家畜2.2 动物的运动方式2.3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3. 第三章植物的生活3.1 植物的器官3.2 植物的生长3.3 植物与人类的关系4. 第四章玩具中的科学4.1 简单机械4.2 力与运动4.3 玩具的设计与制作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的用途、水的组成、动物的运动方式、植物的器官等基本科学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生命观念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水的组成、动物的运动方式、简单机械的原理。

2. 教学重点:水的用途与保护、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植物的生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水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水的重要性。

提问:“你们知道水有哪些用途吗?”引发学生思考。

2. 新课导入(10分钟)介绍本章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水的用途、水的组成等知识。

结合教材,讲解相关概念。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安排学生进行水的实验,观察水的三态变化。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了解水的组成。

4.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水的用途、动物的运动方式、植物的器官等知识。

结合教材,解答学生疑问。

5.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引导学生互评、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水、动物、植物的知识?”引导学生拓展思维。

六、板书设计1. 板书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2. 板书内容:第一章生活中的水第二章动物与人类第三章植物的生活第四章玩具中的科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1 请列举水的三种用途,并说明原因。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7.《种子的传播》教学反思(3篇)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7.《种子的传播》教学反思(3篇)

7.《种子的传播》教学反思(1)在完成《种子的传播》这一课教学后,我深感教学的过程既是知识的传递,也是思维的启迪与情感的交流。

以下是我对本课教学的一些反思。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充分考虑了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

通过引入生活中常见的植物种子,让学生在观察、思考、讨论中,自主发现种子的传播方式。

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趣味性,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在教学方法上,我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通过提问、观察、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例如,在探究风传播时,我让学生通过观察蒲公英的形态特点,推测其传播方式,再引导他们总结风传播的特点。

这样的教学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我也注意到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但仍有少数学生表现出一定的被动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获得成长。

此外,在拓展知识方面,我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实例,帮助他们理解种子传播方式的多样性。

然而,我也意识到在素材的选择上仍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些实例可能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远,难以引起他们的共鸣。

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素材的选择和整合,使其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我认为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本课的教学设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种子传播的基本知识,也学会了如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来探究科学问题。

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种子的传播》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在内容和方法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7.《种子的传播》教学反思(2)在完成了《种子的传播》这一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后,我深感这次教学既有收获,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北京市)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精编版)打印

(北京市)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精编版)打印

教科版修订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目录第一单元电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 点亮小灯泡3 简单电路4 电路出故障了5 导体与绝缘体6 做个小开关7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第二单元新的生命1 油菜花开了2 各种各样的花3 花、果实和种子4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5 种子的萌发6 动物的卵7 动物的繁殖活动第三单元食物1 一天的食物2 食物中的营养3 营养要均衡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5 面包发霉了6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7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1各种各样的岩石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3 岩石的组成4 观察、描述矿物(一)5 观察、描述矿物(二)6 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7 岩石、矿物和我们教科版修订版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内容由“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四个单元组成。

“电”单元是从“什么是电”开始的。

学生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习更有基础。

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新的生命”单元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

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

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理解。

“食物”单元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学生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己在饮食中的不良习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

食物的变化和获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岩石和矿物”单元是学生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

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述,使学生形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套教案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套教案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0 年月教科版修订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目录第一单元电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 点亮小灯泡3 简单电路4 电路出故障了5 导体与绝缘体6 做个小开关7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第二单元新的生命1 油菜花开了2 各种各样的花3 花、果实和种子4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5 种子的萌发6 动物的卵7 动物的繁殖活动第三单元食物1 一天的食物2 食物中的营养3 营养要均衡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5 面包发霉了6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7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1各种各样的岩石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3 岩石的组成4 观察、描述矿物(一)5 观察、描述矿物(二)6 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7 岩石、矿物和我们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教学准备】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体验静电现象1、引入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教师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

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体验静电现象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

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二、认识电荷1、不一样的电荷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小组研讨解释前面的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相吸引的现象,所以头发就飘起来了。

新教科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教案

新教科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教案

新教科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教案一. 教材分析《岩石与土壤》是新教科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了解岩石和土壤的性质,探究它们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设计了一系列富有探究性的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身边的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岩石和土壤的性质,他们可能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实验,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岩石和土壤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探究它们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岩石和土壤的名称,了解它们的基本性质,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岩石和土壤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岩石和土壤的性质,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岩石和土壤的性质,岩石和土壤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难点:岩石和土壤的成因,实验探究方法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掌握岩石和土壤的相关知识,熟悉教材内容,准备实验材料和仪器。

2.学生准备:提前了解岩石和土壤的基本概念,预习教材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如地球的构成、地壳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岩石和土壤的实物标本,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外观特征,初步认识岩石和土壤。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岩石和土壤的性质,如硬度、颜色、密度等。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新教科版(2022年春)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含课后反思作业本参考答案

新教科版(2022年春)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含课后反思作业本参考答案

新教科版(2022年春)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含课后反思作业本参考答案新科教版(2022年春)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目录教学计划2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2第1课时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8第2课时种植凤仙花10第3课时种子长出了根13第4课时茎和叶16第5课时凤仙花开花了19第6课时果实和种子21第7课时种子的传播23第8课时凤仙花的一生26第二单元电路30第1课时电和我们的生活30第2课时点亮小灯泡32第3课时简易电路35第4课时电路出故障了38第5课时里面是怎样连接的42第6课时导体和绝缘体45第7课时电路中的开关48第8课时模拟安装照明电路53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56第1课时岩石与土壤的故事56第2课时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58第3课时岩石的组成63第4课时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67第5课时岩石、沙和黏土69第6课时观察土壤72第7课时比较不同的土壤74第8课时岩石、土壤和我们772022年春季学期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学生情况分析本班现有学生人,经过几年的学习以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科学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并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观察和思考问题,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

另外,学生在进行观察、提问、预测、调查、实验、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不过,四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科学,实践运用也不尽如人意。

还有少数学生不重视科学这门学科,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要对立学生科学的意识,端正学生学习科学的态度,教学中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教材分析第一单元主题是“植物的生长变化”,本单元分为八课,分别是《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种植凤仙花》《种子长出了根》《茎和叶》《凤仙花开花了》《果实和种子》《种子的传播》《凤仙花的一生》,按照植物自然生长的顺序编排。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的教学设计教学背景分析:本课是《简单电路》单元的起始课,主要是让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摩擦起电等静电现象,来认识电荷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一切物质〔粒子携带的〕中,在摩擦力等外力作用下电子会发生转移,就会产生静电现象。

在一课时内要让学生对摩擦起电等静电现象进行全面的认识是不可能的,所以学生对摩擦起电等静电现象的认识只能是初步的、概括的。

这些活动将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电的本质,是学生学习其他电的知识的基础。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的相互吸引。

3.电子在电路中持续定向流动就可以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活动中,能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学生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生活中的摩擦起电等静电现象,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电子在电路中持续定向流动就可以产生电流。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运用逻辑推理进行分析比较,发现电荷种类的不同,认识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教学准备:每组同学准备: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教师准备:静电现象的课件;动画:电荷。

板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反思《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是本学期科学四年级第一单元《电》的第一课,我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经验,他们都经历过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只是他们大多数没有对静电现象进行深入的探究。

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首先用几个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引导学生对静电现象的关注,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然后通过摩擦起电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有些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产生静电,进一步认识静电产生的原因,电流的形成。

下面是我的几点体会:1.静电实验。

实验材料有两种,一种是橡胶棒和毛皮,一种是玻璃棒和丝绸。

(完整)最新小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说课稿【全册】,推荐文档

(完整)最新小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说课稿【全册】,推荐文档

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下面我将从教学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准备和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说这堂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是教科版新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的第一课。

本课是《电》单元的起始课,主要是让学生从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新鲜静电现象,来认识到电荷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一切物质中的,多余的电荷如果在一个物体上静止不动的话,就会产生静电现象,如果电荷沿着导线定向移动,就会产生电流。

从而使学生对电的本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学生后面学习电的其他知识打基础。

本课一共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体验静电现象,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静电的现象,使学生们感受到静电存在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中,第二部分:认识电荷及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到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第三部分:初步认识电流,这部分内容帮助学生发展对电荷的认识,也是后面学习电流的基础。

电荷在电路中能够流动起来并产生电流。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四年级的学生对静电现象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丰富的感性经验和一定的理性认识,他们也生活中也接触过静电现象,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动;在干燥的季节脱毛衣,会听到啪啪声;在干燥的季节用手去触摸门把手会有触电的感觉;阴云密布的天空,常常有雷电产生……他们知道其中的一些现象是静电现象,但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对静电现象进行过深入的探究。

本课将为学生探究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提供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活动。

在一课时内要让学生对静电现象进行全面的认识是不可能的,所以学生对静电现象的认识只能是初步而又概括的。

这些认识将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电的本质,是学生学习其他电的知识的基础。

根据教材的活动内容,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通过本课的教学研究活动,我的学生将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收获:科学概念: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师用书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师用书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教师用书(修订版)目录使用说明教科书整体结构表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主要材料清单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电一、单元概述二、单元教学目标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第1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第2课点亮小灯泡第3课简单电路第4课电路出故障了第5课导体与绝缘体第6课做个小开关第7课不一样的电路连接四、教学案例五、参考资料新的生命一、单元概述二、单元教学目标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第1课油菜花开了第2课各种各样的花第3课花、果实和种子第4课把种子散播到远处第5课种子的萌发第6课动物的卵第7课动物的繁殖活动四、评价建议五、参考资料食物一、单元概述二、单元教学目标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第1课一天的食物第2课食物中的营养第3课营养要均衡第4课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第5课面包发霉了第6课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第7课食物包装上的信息四、评价建议五、教学案例六、参考资料岩石和矿物一、单元概述二、单元教学目标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第1课各种各样的岩石第2课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第3课岩石的组成第4课观察、描述矿物(一)第5课观察、描述矿物(二)第6课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第7课岩石、矿物和我们四、评价建议五、参考资料使用说明与教科版科学教科书配套的《科学教师教学用书》是为切合教师教学的实际需要而编写的,三至六年级共8册。

为了能清晰而简明地表达课程设计的意图,同时方便教师备课,我们设计了一些栏目并提供了相应的资源。

下面是与使用有关的几点说明。

一、教师用书的体例和作用——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列出本学期的主要教学内容和在学生科学素养培养方面希望达成的目标。

为教师了解全学期的教学任务提供完整的框架和概貌。

——主要材料清单列出本学期探究活动涉及的主要实验和需要的器材与材料,供教师作计划和提前准备时使用。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精彩课件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精彩课件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精彩课件一、教学内容1. 我们身边的物质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混合物和纯净物物质的分类2. 生命的奥秘植物的生长动物的运动人体的呼吸3.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天气的观察与预报宇宙的探索4. 电与磁电路的组成与应用电流的产生与作用磁场与电磁感应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性质、变化、分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 掌握动植物的生长、运动特点,增强学生对生命科学的认识。

3. 提高学生对地球与宇宙的认知,激发学生对天文科学的兴趣。

4. 学习电与磁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电路的组成与应用、地球自转与公转。

2. 教学重点:物质分类、动植物生长、天气观察、电流的作用、磁场与电磁感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酒精灯、显微镜、磁铁、导线、电池等。

2. 教学课件:包含动画、图片、视频等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重点、难点知识。

3. 随堂练习: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2. 突出重点、难点知识,方便学生课后复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物质性质的判断题动植物生长的观察日记天气预报的制作简单电路的设计磁场方向的判断2. 答案:判断题:正确与错误选项分别给出解析观察日记:提供评价标准,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观察简单电路设计:给出多种设计方案,鼓励学生创新磁场方向判断:给出磁场分布图,引导学生正确判断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学生拓展:鼓励学生开展科学小实验、制作科技作品,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3. 课外阅读: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科普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1《一天的食物》 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1《一天的食物》      教科版

1.一天的食物【教材简析】《一天的食物》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食物》单元的起始课。

由“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和“给食物分类”两个主要活动组成。

“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希望让儿童关注食物,并通过简单的统计分析,发现每个人“一天中的食物”的种类是非常丰富的;并为食物的分类和健康饮食提供素材。

记录完一天所吃的食物后,为了交流汇报,又促使儿童自觉地对一天所吃的食物进行生活中的分类和描述。

在这里,分类是孩子们对各种各样的食物进行有效描述的方法。

当然,分类也使孩子们对各种各样的食物的认识上升到概括的层面。

所以,无论是“记录一天的食物”还是“给食物分类”的活动,都是为达成“让儿童关注自己所吃的食物”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单纯地为记录而记录,为分类而分类。

当儿童开始关注自己的食物,并对自己所吃的食物进行整理分析时,就有可能认识到自己每天都要吃几十种不同的食物,继而产生一系列与“食物”相关的问题,引发后续的学习活动。

如:为什么要吃那么多食物?每天只吃一两种食物,行吗?怎么吃这些食物(包括加工、搭配等)?所以,本课是《食物》单元的引入课,同进更是为后续学习做准备的课。

【学情分析】儿童在四年级上册学习了食物在体内的旅行等,已经初步了解了食物是可以为人体提供营养以维持各项生命活动。

儿童对于食物是非常熟悉的,因为他们每天都在吃各种各样的食物,但他们对食物的认识有比较大的局限,他们往往比较关注食物的口味,而其他方面的问题关注就比较少,更谈不上研究、思考。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我们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2.食物可以分成各种不同的类别。

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对一天的食物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一天的食物种类是非常丰富的,感受摄入种类丰富的食物的必要性。

2.通过对食物的记录和分类的研究,提升对食物单元的学习的兴趣。

科学态度目标能参与集体的研究讨论活动并表述自己的想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食物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及反思全册备课本
班别:四年级
科目:科学
任课老师:
至学年度第二学期
目录
电和我们的生活·1
点亮我的小灯泡··3
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4
电路出故障了··5
导体与绝缘体·6
我来做个小开关··8
里面是怎样连接的·9
我们选择了什么··10
油菜花开了··12
各种各样的花··13
花、果实和种子··14
豌豆夹里的豌豆··15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16
萌发的种子·18
动物的卵·19
一天的食物··21
我们的身体从食物中得到什么·22
吃什么和还吃什么··2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25
面包发霉了··26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27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28
各种各样的岩石·29
进一步观察岩石·30
岩石的组成·32
怎样观察和描述矿物·34
岩石会改变模样吗·36
岩石、矿物和我们··37
第周星期年月日
第周星期年月日
第周星期年月日
第周星期年月日
第周星期年月日
第周星期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