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相交线平行线复习指导
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复习
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复习二、知识要点(一)相交线的有关概念1、邻补角:有公共顶点和一条公共边,且一个角的一边是另一个角的一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2、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种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3、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4、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5、垂线的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二)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1、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和相交。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3、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相互平行。
4、平行线的判定: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5、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三)命题1、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每个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命题分为真命题和假命题。
2、一个经过推理证实得到的真命题,叫做定理;一个命题的正确性需要经过推理,才能做出判断,这个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四)平移1、平移:在同一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
2、平移的特征:(1)经过平移之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图形的形状与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
(2)经过平移后,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总结课件讲ppt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l
P
P
l
过直线外一点……
2.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平行线的判定
平行线的性质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收获的季节
1. 如图,∵∠D=∠DCF(已知) ∴_____//___( ) 2. 如图,∵∠D+∠BAD=180°(已知) ∴____//_ _( ) 3.如图∵∠B=∠DCF(已知) ∴_____//___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
练一练
3.分别过点A、B、C画对边BC、 AC、AB的垂线,垂足分别为D、E、F.
B
A
C
D
E
F
4.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是射线 ,∠1= 32° ,∠2=58° ,则OE与AB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垂直
E
A
O
C
B
D
1
2
∵∠AOE= 180°-∠1-∠2= 90°(平角定义) ∴OE⊥AB(垂直定义)
AD
BC
AB
D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 行
AB
DC
3.如图,不能判别AB∥CD的条件是( ) A. ∠B+ ∠BCD=180° B. ∠1= ∠2 C. ∠3= ∠4 D. ∠B= ∠5
B
AD∥BC
3.如图,已知直线a∥b,∠1=54°,那么∠2,∠3,∠4各是多少度?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指导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指导七年数学教师潘传华一、本章知识结构二、重点与难点重点:垂线的概念和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
难点:对学说推理能力的培养。
三、知识归纳及典型例题1、邻补角与对顶角注意:⑴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⑵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β不一定是对顶角。
⑶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不一定是邻补角。
(4)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
2、垂线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符号语言记作:如图所示:AB⊥CD,垂足为O⑵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⑶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称:垂线段最短。
3、垂线的画法:⑴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⑵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注意:①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②过一点作线段的垂线,垂足可在线段上,也可以在线段的延长线上。
画法: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⑵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线,不要画成给人的印象是线段的线。
4、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记的时候应该结合图形进行记忆。
如图,PO⊥AB,同P到直线AB的距离是PO的长。
PO是垂线段。
PO是点P到直线AB所有线段中最短的一条。
5、如何理解“垂线”、“垂线段”、“两点间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些相近而又相异的概念分析它们的联系与区别⑴垂线与垂线段区别:垂线是一条直线,不可度量长度;垂线段是一条线段,可以度量长度。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1.经历对本章所学知识回顾与思考的过程,将本章内容条理化,系统化, 梳理本章的知识结构.2.通过对知识的疏理,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概念的理解,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几何语言,能用语言说明几何图形.3.使学生认识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研究平行线时,能通过有关的角来判断直线平行和反映平行线的性质,理解平移的性质,能利用平移设计图案复习正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交和平行的位置关系,以及相交平行的综合应用.难点:垂直、平行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应用.一、知识与技能:在复习本章知识的基础上,理清知识脉络,建立起完善的知识结构。
二、数学思考:经历利用相交线、平行线的有关事实解决,解释实际问题的过程。
从中体会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一些思想(分类、转换、建模)和方法(分析、综合),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三、解决问题:结合实例体会相交线(对角线、邻补角、垂直),平行线(判定、性质),平移知识的应用。
会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四、情感态度:在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的数学活动中。
初步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积累活动经验(学习或思维的方法、策略等)。
问题1:本章学习了哪些知识?它们之间的联系是什么?邻补角:邻补角互补一般情况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对顶角相等相存在性和唯一性交相交成直角、垂线线垂线段最短一点到直线的距离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平行线的判定平平行线公理及其推论行平行线的性质线平移:平移的特征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的零散的知识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问题2;对顶角有什么性质?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典型例题1: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O点,∠AOF=3∠FOB,∠AOC=90°,求∠EOC的度数。
解:设∠BOF=x°,则∠AOF=3x°有3x+x=180 x=45 ∴∠BOF=45°∵∠BOF=∠AOE ∴∠AOE=45°又∵∠AOC=90°∴∠EOC=∠AOC—∠AOE=90°—45°=45°本例题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由师生共同完成。
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课教案和讲义模版
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课最新教案和讲义模版一、教学目标1. 复习巩固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2. 提高学生运用相交线与平行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定义及性质。
2. 平行线的判定与证明。
3. 相交线的判定与证明。
4. 平行线与相交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巩固练习及拓展思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基本概念、性质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平行线的判定与证明,相交线的判定与证明。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性质。
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关系。
3. 结合实例,让学生体会相交线与平行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采用小组讨论与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基本概念。
2. 知识讲解:讲解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性质,并通过多媒体展示实例,让学生直观理解。
3. 课堂互动:设置问题,让学生判断直线的位置关系,巩固平行线与相交线的判定方法。
4. 应用拓展: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相交线与平行线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 课堂练习:布置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交流能力等。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图形和实例。
2. 练习题库:准备一定数量的练习题,包括判断题、解答题等,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 教学素材:收集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相交线与平行线解决实际问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课)教案
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识别和画出相交线与平行线;(2)理解平行线的性质,能够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3)掌握相交线的性质,能够运用相交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定义;2. 平行线的性质;3. 相交线的性质;4. 运用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定义;(2)平行线的性质;(3)相交线的性质;(4)运用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2. 教学难点:(1)平行线的性质;(2)相交线的性质。
四、教学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直尺、三角板;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相关知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及特点;(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定义及性质;(3)提问:相交线与平行线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 探究与交流(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性质,并总结出规律;(2)各组汇报:让学生代表汇报本组的讨论成果;(3)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评价,并给予表扬。
3. 知识拓展(1)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为什么需要学习和应用相交线与平行线;(2)举例说明:如建筑设计、道路规划等领域的应用。
4. 巩固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测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教师批改:及时批改学生的练习题,给予反馈和指导。
5. 总结与反思(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性质及应用;(2)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综合指导.docx
《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综合指导一、定标自学(老师制定的目标要抓住以下四点)⑴自学目标:1.在具体情景屮理解邻补角、对顶角等概念,掌握对顶角的性质;理解垂直的概念及具性质,知道什么是点到宜线的距离,会过一点呦已知宜线(射线、线段)的垂线.2.理解平行的概念,掌握两条直线在平面内的两种位置关系,了解平行公理.3.认识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所形成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会从图形中识別出这些角.4.掌握确定直线平行的条件的三种方法,并能运川这三种方法说明两条直线平行.5.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说明两角Z间的关系;了解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知道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6.了解命题的概念以及其结构,能够把一个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7.了解平移的概念及其特征,能够画出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并能够组合出一个简单的图案.⑵学习重点:自学目标见(1)⑶学习难点:门学目标见(1)(4)学习方法:自主交流,探索一教师点拨⑸自学提纲:二【交流展示】通过复习完成下列填空:1.两条肓•线的位置关系: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条直线相交形成两类角:________________ 和,对顶角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点到直线的距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辨别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行线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行公理: .推论:两条直线都和笫三条直线平行,那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样,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行线的判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移变换,简称平移.平移是由平移方向的平移的距离决定•平移的基木性质是: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反馈矫正】领悟思想方法1、转化思想A.a的余角只有ZB C.ZACF是G的余角B.a的邻补角是ADAC在木帝中主要体现在将角的相等,转化成直线的平行;或者反Z.例1 如图1, AB〃CD, Z1 = ZB, Z2=ZD,试说HJ] BE IDE. 解:过点E作EF〃AB.因为AB〃CD (已知),所以EF〃CD (平行于同一条宜线的两条肓线平行)。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 5.1.1相交线(详见课本第2页)1、相交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 点,那么这两条直线叫做相交线,公共点称为两条直线的交点. 如图1所示,直线AB 与直线CD 相交于点O.2、对顶角的概念:若一个角的两条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条边的 延长线, 那么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如图2所示,∠1与∠3、∠2与∠4都是对顶角. 3、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 .4、邻补角的概念:如果把一个角的一边 延长,这条反向延长线与这个角的另一边构成一个角,此时就说这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如图3所示,∠1与∠2互为邻补角,由平角定义可知∠1+∠2=180°.5.1.2垂线(详见课本第3-5页)1、垂线的概念: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 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 ,它们的交点叫做 .2、垂线的性质 (1)(垂直公理)性质1:在同一平面内,经过直线外或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 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即过一点有且只有 条直线与已知直线 . (2)(垂直推理)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即垂线段最 . 3、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 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 如图5所示,l 的垂线段PO 的长度叫做点P 到 直线l 的距离. 4、 垂线的画法(工具:三角板或量角器)画法指点: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⑵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 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线,不要画成给人的印象是线段的线.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详见课本第6-7页) 1、三线八角两条直线被第 条直线所截形成 个角,它们构成了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 如图5,直线b a ,被直线l 所截①∠1与∠5在截线l 的同侧,同在被截直线b a ,的上方,叫做 角(位置相同)同位角是“F ”型 ②∠5与∠3在截线l 的两旁(交错),在被截直线b a ,之间(内),叫做 角(位置在内且交错)内 错角是“Z ”型③∠5与∠4在截线l 的同侧,在被截直线b a ,之间(内),叫做 角. 同旁内角是“U ”型 2、如何判别三线八角图形补全. 如上图6 5.2.1平行线(详见课本第11-12页)1、 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 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⑴ ;⑵(通常把 的两直线看成一条直线)判断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可以根据它们的公共点的个数来确定:AB CD 14321A BC DO 图2 OD CB A 图1 图521OC B A图3图4 E3、平行线的表示方法平行用“ ”表示,如图7所示,直线AB 与直线CD 平行,记作AB ∥CD ,读作AB 平行于CD .4、平行线的画法:5、平行线的基本性质 (1)平行公理:经过直线 一点,有且只有 条直线与已知直线 .(2)平行推理: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 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 .如上图8所示 5.2.2平行线的判定(详见课本第12-14页)1、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判定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称:同位角 ,两直线 .(2)判定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称:内错角 ,两直线 .(3)判定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称:同旁内角 ,两直线 .(4)平行线的概念: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没有交点(不 ),那么两直线平行.(5)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也 ) (6)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同时垂直于同一条直线, 那么这两条直线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 )5.3.1平行线的性质(详见课本第18-19页) 1、平行线的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记:两直线 ,同位角 .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简记:两直线 ,内错角 .(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简记:两直线 ,同旁内角 . 2、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如图10,直线AB ∥CD ,EF ⊥AB 于E ,EF ⊥CD 于F , 则称线段EF 的长度为两平行线AB 与CD 间的距离. 3.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是互逆的关系: ○1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5.3.2命题、定理(详见课本第20页) 1、命题的概念: 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2、命题的组成:每个命题都是 、 两部分组成. (1)题设是 事项; (2)结论是由已知事项 的事项.3、命题的表述句式:命题常写成“ ……, ……”的形式. 具有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用“如果”开始的部分是 ,用“那么”开始的部分是 . 5.4平移(详见课本第28-29页)1、平移变换的概念:把一个图形 沿某一 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图形的平移变换.2、平移的特征:①大小: ; ②形状: ; ③位置: ; ④对应点的连线: 且 . (1的形状与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 (2)经过平移后,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图7 D C BA a b c 图8A EG B C F H D图10 性质判定性质性质判定判定图12A B C DEF1 2 34自我检测1.如果两个角是互为邻补角,那么一个角是锐角,另一个角是钝角.( )2.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不可能与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的对顶角一定相等.( )4.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5.两条直线都与同一条直线相交,这两条直线必相交.( )6.如右下图,,8,6,10,BC AC CB cm AC cm AB cm ⊥===那么点A 到BC 的距离是_____,点B 到AC 的距离是_______,点A 、B 两点的距离是_____,点C 到AB 的距离是________. 7.设a 、b 、c 为同一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a)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b) 若,ab b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c)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8.如图,已知AB 、CD 、EF 相交于点O ,AB ⊥CD ,OG 平分∠AOE ,∠FOD =28°,求∠COE 、∠AOE 、∠AOG 的度数.9.如图,AOC ∠与BOC ∠是邻补角,OD 、OE 分别是AOC ∠与BOC ∠的平分线,试判断OD 与OE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10.如图,AB ∥DE ,试问∠B 、∠E 、∠BCE 有什么关系.解:∠B +∠E =∠BCE过点C 作CF ∥AB ,则B ∠=∠____( ) 又∵AB ∥DE ,AB ∥CF ,∴____________( ) ∴∠E =∠____( ) ∴∠B +∠E =∠1+∠2 即∠B +∠E =∠BCE .11.⑴如图,已知∠1=∠2 求证:a ∥b .⑵直线//a b ,求证:12∠=∠.12.阅读理解并在括号内填注理由:如图,已知AB ∥CD ,∠1=∠2,试说明EP ∥FQ .证明:∵AB ∥CD ,∴∠MEB =∠MFD ( ) 又∵∠1=∠2, ( )∴∠MEB -∠1=∠MFD -∠2, ( ) 即 ∠MEP =_______∴EP ∥_____.( )13.已知DB ∥FG ∥EC ,A 是FG 上一点,∠ABD =60°,∠ACE =36°,AP 平分∠BAC ,求:⑴∠BAC 的大小; ⑵∠P AG 的大小.14.如图,已知ABC ∆,AD BC ⊥于D ,E 为AB 上一点,EF BC ⊥于F ,//DG BA 交CA 于G .求证12∠=∠.15.已知:如图∠1=∠2,∠C =∠D ,问∠A 与∠F 相等吗?试说明理由.。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整理复习(含答案)
⼈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线知识整理复习(含答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知识整理知识梳理1.两个⾓有⼀条公共边,它们的另⼀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两个⾓,互为___________.2.两个⾓有⼀个公共顶点,并且⼀个⾓的两边分别是另⼀个⾓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互为___________.对顶⾓的性质:___________.3.垂直是相交的⼀种特殊情形,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条直线叫做另⼀条直线的___________,它们的交点叫做___________。
4.在同⼀平⾯内,过⼀点有且只有___________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连接直线外⼀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___________最短,简单说成:___________。
6.直线外⼀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___________。
7.如图,∠1和∠4,这两个⾓分别在直线AB,CD的同⼀⽅(上⽅),并且都在直线EF的同侧(右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对⾓叫做_______;∠2和∠4,这两个⾓都在直线AB,CD之间,并且分别在直线EF两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对⾓叫做_______;∠2和∠3也都在直线AB,CD之间,但它们在直线EF的同⼀旁,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对⾓叫做_______;8.在同⼀平⾯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a与b)互相_______,记作_______.9.平⾏线的基本事实(平⾏公理):经过直线外⼀点,有且只有_______直线与这条直线平⾏.10.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那么这两条直线也_______.11.平⾏线的判定⽅法:(1)_______相等,两直线平⾏;(2)_______相等,两直线平⾏;(3)_______互补,两直线平⾏。
12.平⾏线的性质:(1)两直线平⾏,同位⾓_______;(2)两直线平⾏,内错⾓_______;(3)两直线平⾏,同旁内⾓_______.13.判断⼀件事情的语句,叫做_______.经过推理证实的真命题叫做_______.14.在很多情况下,⼀个命题的正确性需要经过推理才能作出判断,这个推理过程叫做_______.15.平移得到的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_______.知识反馈★知识点1;邻补⾓与对顶⾓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为180°的⾓为邻补⾓B和为180°的两个⾓为邻补⾓C,有公共顶点,和为90°的⾓为邻补⾓D.有公共顶点和⼀条公共边,它们的另⼀边互为反向廷长线的两个⾓为邻补⾓2.如图,∠1和∠2是对顶⾓的是( )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AOC=(3x+10°),∠BOC=(2x-10°),求∠AOD的度数.★知识点2:垂线与垂线段4.过直线AB外⼀点P画直线AB的垂线,则( )A.能画⽆数条B只能画2条 C.只能画1条 D.不能画成5.在数学课上,同学们在练习过点B作线段AC所在直线的垂线段时,有⼀部分同学画出下列四种图形,请你数⼀数,错误的个数为( )A.1个B.2个C.3个D.4个6.如图,在体育测试中,裁判员测量某同学的跳远成绩,在直线l上的A、B、C三点中,点________到沙坑中脚印点P的距离为该同学的成绩.7.如图,在三⾓形ABC中,∠BCA=90°,CD⊥AB,垂⾜为点D.线段AB,BC,CD的⼤⼩关系如何?并说明理由.★知识点3:同位⾓、内错⾓、同旁内⾓8.如图,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2和∠3是同位⾓B.∠3和∠4是同旁内⾓C,∠1和∠2是内错⾓ D.∠1和∠3是同旁内⾓9.如图所⽰,直线DE、BC被直线AB所截,∠1与∠4是_________,∠2与∠4是_________,∠1与∠2是_________,∠3与∠4是_________.★知识点4:平⾏线的定义及画法10.下列⽣活中的线是平⾏线的有( )①铁路上并排的两条铁轨;②上体育课时,双杠的两个横杠;③滑雪时两只雪撬滑动轨迹;④操场上的升旗杆与教室屋梁。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考点+典型例题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考点与典型例题【知识要点】1.两直线相交2.邻补角:有一条公共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3.对顶角(1)定义: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或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不相邻的两个角叫对顶角) 。
(2)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4.垂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90°那么这两条线互相垂直。
5.垂线性质: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②垂线段最短。
6.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平行”用符号“∥”表示,如直线a,b是平行线,可记作“a∥b”7.平行公理及推论(1)平行公理: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注:(1)平行公理中的“有且只有”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存在性;二是唯一性。
(2)平行具有传递性,即如果a∥b,b∥c,则a∥c。
8.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平行。
9.平行线的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在同一平面内)(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在同一平面内)(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在同一平面内)10.平行线的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4)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补充:(5)平行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6)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11.平移的定义及特征定义:将一个图形向某个方向平行移动,叫做图形的平移。
特征:①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形状、大小完全一样;②平移前与平移后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
【典型例题】考点一: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对顶角的性质,垂直的定义,垂线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性质与平行公理的区别等 例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章节复习-2022-2023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BC
∴∠EDC=∠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5=∠A(已知),
等量代换
∠A
∴∠EDC=______(__________).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C//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5+∠ABC=18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5+∠2+∠3=180°
例5.如图,E在直线DF上,B在直线AC上,若∠AGB=∠EHF,∠C=∠D,则
∠A=∠F,为什么?
解:∠AGB=∠DGF (对顶角相等)
∠AGB=∠EHF (已知)
∴∠DGF=∠EHF (等量代换)
∵BD//CE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ABD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C=∠D (已知)
过程叫做证明.
四、平移
1. 平移的定义:“三要素”
一个图形、一个方向、一个距离.
2. 平移的性质:“四特征”
• 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改变;
• 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 对应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 对应角相等.
四、平移
3.平移作图的一般步骤:
平移作图是平移性质的应用,利用平移可以得到许多美丽的图案,在具体作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带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单选题1、如图,四边形ABCO是矩形,点D是BC边上的动点(点D与点B、点C不重合),则∠BAD+∠DOC∠ADO的值为()A.1B.12C.2D.无法确定答案:A分析:过点D作DE//AB交AO于点E,由平行的性质可知∠BAD=∠ADE,∠DOC=∠ODE,等量代换可得∠BAD+∠DOC∠ADO的值.解:如图,过点D作DE//AB交AO于点E,∵四边形ABCO是矩形∴AB//OC∵DE//AB∴AB//DE,DE//OC∴∠BAD=∠ADE,∠DOC=∠ODE∴∠BAD+∠DOC∠ADO=∠BAD+∠DOC∠ADE+∠ODE=∠BAD+∠DOC∠BAD+∠DOC=1故选:A.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灵活的添加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a∥b,∠2=35°,则∠1的度数是()A.135°B.140°C.145°D.150°答案:C分析:根据邻补角的含义先求解∠3=145°,再利用平行线可得∠1=∠3=145°即可.解:如图,∵∠2=35°,∴∠3=180°−35°=145°,∵a∥b,∴∠1=∠3=145°,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的是邻补角的含义,平行线的性质,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证明∠1=∠3是解本题的关键.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1+∠2=100°,则∠BOC的大小为()A.50°B.100°C.130°D.150°答案:C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以及∠1+∠2=100°,求得∠1=50°,根据邻补角即可求解.解:∵∠1+∠2=100°,∠1=∠2,∴∠1=50°,∴∠BOC=180°-∠1=180°-50°=130°,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相等,邻补角,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从位置P到直线公路MN共有四条小道,若用相同的速度行走,能最快到达公路MN的小道是( ).A.PA B.PB C.PC D.PD答案:B根据垂线段最短得,能最快到达公路MN的小道是PB,故选:B.5、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EO⊥CD,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OD=∠BOC B.∠AOE+∠BOD=90°C.∠AOC=∠AOE D.∠AOD+∠BOD=180°答案:C分析:根据对顶角性质、邻补角定义及垂线的定义逐一判断可得.A、∠AOD与∠BOC是对顶角,所以∠AOD=∠BOC,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由EO⊥CD知∠DOE=90°,所以∠AOE+∠BOD=90°,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AOC与∠BOD是对顶角,所以∠AOC=∠BOD,此选项符合题意;D、∠AOD与∠BOD是邻补角,所以∠AOD+∠BOD=180°,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垂线、对顶角与邻补角,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对顶角性质、邻补角定义及垂线的定义.6、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有()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的平分线平行;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A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基本事实,对顶角及邻补角的性质进行判断.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的平分线平行,故①是假命题;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故②是假命题;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③是假命题;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故④是真命题.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命题的真假判断,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及邻补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7、如图,将△ABC沿BC方向平移1cm得到对应的△A′B′C′.若B′C=2cm,则BC′的长是()A.2cmB.3cmC.4cmD.5cm答案:C分析:据平移的性质可得BB′=CC′=1,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ABC沿BC方向平移1cm得到△A′B′C′,∴BB′=CC′=1cm,∵B′C=2cm,∴BC′=BB′+B′C+CC′=1+2+1=4(cm).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熟记性质得到相等的线段是解题的关键.8、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 )A.在同一平面内,若a∥b,b∥c,则a∥cB.在同一平面内,若a⊥b,b∥c,则a⊥cC.在同一平面内,若a⊥b,b⊥c,则a⊥cD.在同一平面内,若a⊥b,b⊥c,则a∥c答案:C分析:根据平行的判定方法对A、C、D进行判断;根据平行的性质和垂直的定义对B进行判断.A.在同一平面内,若a∥b,b∥c,则a∥c,所以A选项为真命题;B.在同一平面内,若a⊥b,b∥c,则a⊥c,所以B选项为真命题;C.在同一平面内,若a⊥b,b⊥c,则a∥c,所以C选项为假命题;D.在同一平面内,若a⊥b,b⊥c,则a∥c,所以D选项为真命题.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平行公理及平行线的判定定理,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9、如图,小明从A处出发沿北偏东40°方向行走至B处,又从B处沿南偏东70°方向行走至C处,则∠ABC等于()A.130°B.120°C.110°D.100°答案:C分析:根据方位角和平行线性质求出∠ABE,再求出∠EBC即可得出答案.解:如图:∵小明从A处沿北偏东40°方向行走至点B处,又从点B处沿南偏东70°方向行走至点C处,∴∠DAB=40°,∠CBE=70°,∵向北方向线是平行的,即AD∥BE,∴∠ABE=∠DAB=40°,∴∠ABC=∠ABE+∠EBC=40°+70°=110°,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方向角及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0、对于命题“若a2>b2,则a>b”,下面四组关于a,b的值中,能说明这个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a=3,b=2B.a=-3,b=2C.a=3,b=-1D.a=-1,b=3答案:B试题解析:在A中,a2=9,b2=4,且3>2,满足“若a2>b2,则a>b”,故A选项中a、b的值不能说明命题为假命题;在B中,a2=9,b2=4,且-3<2,此时虽然满足a2>b2,但a>b不成立,故B选项中a、b的值可以说明命题为假命题;在C中,a2=9,b2=1,且3>-1,满足“若a2>b2,则a>b”,故C选项中a、b的值不能说明命题为假命题;在D中,a2=1,b2=9,且-1<3,此时满足a2<b2,得出a<b,即意味着命题“若a2>b2,则a>b”成立,故D 选项中a、b的值不能说明命题为假命题;故选B.考点:命题与定理.填空题11、如图,直线a∥b,AB⊥BC,如果∠1=48°,那么∠2=_______度.答案:42.∵AB⊥BC,∴∠ABC=90°,即∠1+∠3=90°,∵∠1=48°,∴∠3=42°,∵a∥b,∴∠2=∠3=42°.故答案为42.点睛:本题关键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题.12、如图,若AB⊥BC,BC⊥CD,则直线AB与CD的位置关系是______.答案:AB∥CD∵AB⊥BC,BC⊥CD,∴∠ABC=∠BCD=90°,∴AB∥CD,故答案为AB∥CD.13、如图,AB∠CD,若GE平分∠DGH,HE平分∠GHB,GF平分∠CGH,若∠CGH=70°,则∠EHB的度数是______,图中与∠DGE互余的角共有______个.答案: 35°##35度 5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CGH=∠GHB=70°,∠GFH=∠CGF,利用邻角的补角可得∠DGH=∠GHA= 110°,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EHB=∠GHE=35°,∠CGF=∠GFH=∠HGF=35°,∠DGE=∠HGE= 55°,进而可求得答案.解:∵AB//CD,∴∠CGH=∠GHB=70°,∠DGH=∠GHA,∠GFH=∠CGF∴∠DGH=∠GHA=180°−70°=110°,又∵HE平分∠GHB,∵GE平分∠DGH,HE平分∠GHB,GF平分∠CGH,∴∠EHB=∠GHE=12∠GHB=35°,∠CGF=∠GFH=∠HGF=12∠CGH=35°,∠DGE=∠HGE=12∠DGH=55°,∴∠DGE+∠BHE=90°,∠DGE+∠GHE=90°,∠DGE+∠CGF=90°,∠DGE+∠HGF=90°,∠DGE+∠GFH=90°,∴与∠DGE互余的角共有5个,所以答案是:35°,5.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互余的定义,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及互余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4、如图,将△ABC沿BC方向平移至△DEF处.若EC=2BE=2,则CF的长为_____.答案:1分析: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到BE=CF,再用EC=2BE=2得到BE的长,从而得到CF的长.解:∵△ABC沿BC方向平移至△DEF处.∴BE=CF,∵EC=2BE=2,∴BE=1,∴CF=1.故答案为1.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15、命题“如果a+b=0,那么a,b互为相反数”的逆命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如果a,b互为相反数,那么a+b=0分析:交换原命题的题设与结论即可得到其逆命题.解:逆命题为:如果a,b互为相反数,那么a+b=0.所以答案是:如果a,b互为相反数,那么a+b=0.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用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也考查了逆命题.解答题16、如图,已知AB∥DE,那么∠A+∠C+∠D的和是多少度?为什么?答案:∠A+∠C+∠D的和是360度,理由见解析.分析:如图(见解析),过点C作CF//AB,则CF//DE,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出∠A+∠FCA=180°,∠D+∠DCF=180°,再根据角的和差即可得.如图,过点C作CF//AB,则所求的问题变为∠A+∠ACD+∠D的和是多少度∴∠A+∠FCA=180°∵AB//DE∴CF//DE∴∠D+∠DCF=180°∴∠A+∠FCA+∠D+∠DCF=180°+180°=360°即∠A+∠ACD+∠D=360°.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的和差,熟记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17、如图,钱塘江入海口某处河道两岸所在直线(PQ,MN)夹角为20°,在河道两岸安装探照灯B和A,若灯A射线自AM顺时针旋转至AN便立即回转,灯B射线自BQ逆时针旋转至BP便立即回转,两灯不停交叉照射巡视.设灯A转动的速度是a度/秒,灯B转动的速度是b度/秒.已知∠BAN=50°.(1)当b=2时,问灯B转动几秒后,射出的光束第一次经过灯A?(2)当a=3,b=6时,若两灯同时转动,在1分钟内(包括1分钟),问A灯转动几秒,两灯的光束互相平行?(3)若A、B两灯同时转动(a>b),在45秒与90秒时,两灯的光束各平行一次,求a,b的值.答案:(1)15秒;(2)1609秒;(3)269,23. 分析:(1)根据B 灯转动30度时第一次经过灯A ,列出方程即可得解;(2)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灯的光线平行,构建方程求解可得结果;(3)分两种情形,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即可.解:(1)设灯B 转动t 秒后,射出的光束第一次经过灯A .由题意得:2t =30,解得:t =15,答:灯B 转动15秒后,射出的光束第一次经过灯A .(2)设A 灯转动x 秒,两灯的光束互相平行.根据题意得:180﹣50﹣3x =6x ﹣30时,两灯的光束互相平行,解得:x =1609,答:A 灯转动1609秒,两灯的光束互相平行.(3)在45秒与90秒时,两灯的光束各平行一次45秒时第一次平行,由题意得:45a ﹣130=30﹣45b ,90秒时第二次平行,由题意得:90a ﹣180﹣50=90b ﹣30,解得:a =269,b =23 答:a ,b 的值分别为269,23.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以及角的和差关系的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运用分类思想进行求解,解题时注意: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8、完成下面的证明:如图,BE 平分∠ABD ,DE 平分∠BDC ,且∠α+∠β=90°,求证:AB ∠CD .证明:∵BE平分∠ABD(已知),∴∠ABD=2∠α()∵DE平分∠BDC(已知),∴∠BDC=().∴∠ABD+∠BDC=2∠α+2∠β=2(∠α+∠β)()∵∠α+∠β=90°.(已知),∴∠ABD+∠BDC=().∴AB∠CD()答案:角平分线的定义;2∠β;角平分线的定义;等量代换;180°;等量代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分析:首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BD=2∠α,∠BDC=2∠β,根据等量代换可得∠ABD+∠BDC=2∠α+2∠β=2(∠α+∠β),进而得到∠ABD+∠BDC=180°,然后再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得答案.证明:∵BE平分∠ABD(已知),∴∠ABD=2∠α(角平分线的定义)∵DE平分∠BDC(已知),∴∠BDC=2∠β(角平分线的定义).∴∠ABD+∠BDC=2∠α+2∠β=2(∠α+∠β)(等量代换)∵∠α+∠β=90°.(已知),∴∠ABD+∠BDC=180°(等量代换),∴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所以答案是:角平分线的定义;2∠β;角平分线的定义;等量代换;180°;等量代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小提示:此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角平分线定义和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第五章_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
F
练 一 练
如图中的∠1和∠2是同位角吗? 为什么?
2 1 1
∠1和∠2不是同位角, ∠1和∠2是同位角,
2
∵∠1和∠2无一边共线。 ∵∠1和∠2有一边共线、同向 且不共顶点。
例1. ∠1与哪个角是内错角?
答:∠ DAB ∠1与哪个角是同旁内角? 答:∠ BAC,∠BAE , ∠2 ∠2与哪个角是内错角? 答:∠ EAC
∴ ∠ACD= ∠2 ∵ ∠1=∠2(已知) ∴ ∠1=∠ACD (等量代换) ∴AB ∥ 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 C
2 E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例3.已知 EF⊥AB,CD⊥AB,∠EFB=∠GDC, 求证:∠AGD=∠ACB。 证明:
∵ EF⊥AB,CD⊥AB (已知) ∴ AD∥BC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 ∠EFB= ∠DCB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D
D A O B C 解:设∠AOC=2x°,则∠AOD=3x° 因为∠AOC+∠AOD=180° 所以2x°+3x°=180° 解得x=36° 所以∠AOC=2x=72° ∠BOD=∠AOC=72° 答: ∠BOD的度数是72°
在解决与角的计算有关的问题时,经常用到 代数方法。
例2.已知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 DOE 900,AOE 360 求BOE、BOC的度数。
解: 选C
例2. 如图所示,△ABC平移到△A′B′C′的位置,则点A的 A′ 点B的对应点是____ B′ C′。 对应点是____, ,点C的对应点是____
A' B ' 线段AB的对应线段是___________ ,线段BC的对应线段是
(1)定义法;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讲解
《相交线及平行线》全章复习及巩固(基础)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 熟练掌握对顶角,邻补角及垂线的概念及性质,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及两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2.区别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并能灵活运用;3.了解平移的概念及性质.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 要点一、相交线1.对顶角、邻补角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存在几种不同关系,它们的概念及性质如下表:图形顶点边的关系 大小关系对顶角有公共顶点∠1的两边及 ∠2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对顶角相等 即∠1=∠2邻补角 有公共顶点∠3及∠4有一条边公共,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邻补角互补即 ∠3+∠4=180°⑴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对顶角的特征:有公共顶点,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⑵如果∠α及∠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及∠β不一定是对顶角.⑶如果∠α及∠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则12∠1与∠2∠α及∠β不一定是邻补角.邻补角的特征:有公共顶点,有一条公共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⑶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2.垂线及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1)垂线的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如图1所示,符号语言记作: AB ⊥CD,垂足为O.要点诠释:要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只需看它们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是否有一个角是直角,两条线段垂直,是指这两条线段所在的直线垂直.(2)垂线的性质: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及已知直线垂直 (及平行公理相比较记).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及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3)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如图2:PO⊥AB,点P 到直线AB的距离是垂线段PO的长.要点诠释:垂线段PO是点P到直线AB所有线段中最短的一条.要点二、平行线1.平行线的判定判定方法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要点诠释: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和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还有:(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没有交点(不相交),那么两直线平行. (2)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平行线的传递性). (3)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4)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及这条直线平行.2.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要点诠释: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和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线的性质还有:(1)若两条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且没有公共点.(2)如果一条直线及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垂直,那么它必及另一条直线垂直.3.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如图3,直线AB∥CD,EF⊥AB于E,EF⊥CD于F,则称线段EF的长度为两平行线AB 及CD间的距离.要点诠释:(1)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2)初中阶级学习了三种距离,分别是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距离、平行线间的距离.这三种距离的共同点在于都是线段的长度,它们的区别是两点间的距离是连接这两点的线段的长度,点到直线距离是直线外一点引已知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平行线间的距离是一条直线上的一点到及之平行的另一直线的距离.(3)如何理解“垂线段”及“距离”的关系:垂线段是一个图形,距离是线段的长度,是一个量,它们之间不能等同.要点三、图形的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要点诠释:平移的性质:(1)平移后,对应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2)平移后,对应角相等;(3)平移后,对应点所连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4)平移后,新图形及原图形是一对全等图形.【典型例题】类型一、相交线1.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那么互为对顶角(平角除外)的角共有对,它们分别是,共有对邻补角.【思路点拨】根据邻补角定义和对顶角定义,每一个顶点处有四个角,可以组成四对邻补角和两对对顶角,而本题图形中,三个顶点重叠在一起,所以再乘以3即可.【答案】6,∠AOC及∠BOD,∠AOF及∠BOE,∠COF及∠DOE, ∠BOC及∠AOD,∠BOF及∠AOE, ∠DOF及∠COE ,12【解析】找对顶角或邻补角,先从某一个角开始,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这样做,既不漏也不重.【总结升华】两条直线相交得到的四个角中,共有2对对顶角,4对邻补角.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已知∠AOD=∠BOC,请在图中找出∠BOC的补角,邻补角及对顶角.【答案】解:因为∠BOC+∠AOC=180º(平角定义),所以∠AOC是∠BOC的补角.因为∠AOD+∠BOD=180º(平角定义),∠AOD=∠BOC(已知),所以∠BOC+∠BOD=180º.所以∠BOD是∠BOC的补角.所以∠BOC的补角有两个:∠BOD和∠AOC.而∠BOC的邻补角只有一个∠AOC,且∠BOC没有对顶角.2.已知:如图,直线a、b、c两两相交,且a⊥b,∠1=2∠3,,求∠4的度数.【答案及解析】解:∵a⊥b,∴∠2=∠1=90°.又∵∠1=2∠3,∴90°=2∠3,∴∠3=45°,又∠3及∠4互为邻补角,所以∠3+∠4=180°即45°+∠4=180°.所以∠4=135°.【总结升华】涉及到角的运算时,充分利用已知条件和隐含条件(平角、余角、补角、对顶角等)是解题的关键.类型二、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3.如图,EF∥AD,∠1=∠2,∠BAC=70°,将求∠AGD的过程填写完整:因为EF∥AD,所以∠2=()又因为∠1=∠2,所以∠1=∠3所以AB∥()所以∠BAC+=180°()因为∠BAC=70°,所以∠AGD=.【答案】∠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G,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GD,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10°.【解析】首先由已知EF∥AD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2=∠3,再由∠1=∠2,利用等量代换可得∠1=∠3,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AB∥DG,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得∠BAC+∠AGD=180°,进而得到答案.【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的数量关系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线的性质是由平行关系来寻找角的数量关系.此外注意证明题规范的书写格式.举一反三:【变式】如图,已知∠ADE=∠B,∠1=∠2,那么CD∥FG吗?并说明理由.【答案】解:平行,理由如下:因为∠ADE=∠B,所以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1=∠B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因为∠1=∠2(已知),所以∠BCD=∠2.所以CD∥FG(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高清课堂:相交线及平行线单元复习403105经典例题3】4.如图,已知∠1+∠2=180°,∠3=∠B,试判断∠AED及∠ACB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及解析】∠AED=∠ACB,理由如下:∵∠1+∠2=180°,又∠1+∠4=180°,∴∠2=∠4.∴AB∥E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3.又∠3=∠B,∴∠5=∠B.∴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ED=∠AC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总结升华】反复应用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见到角相等或互补,就应该想到判断直线是否平行,见到直线平行就应联想到角相等或互补.类型三、图形的平移5.如图(1),线段AB经过平移有一端点到达点C,画出线段AB平移后的线段CD.【思路点拨】连接AC或BC便得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答案及解析】解:如图(2),线段CD有两种情况:(1)当点A平移到点C时,则点D在点C的下方,因此下边线段CD即为所求;(2)当点B平移到点C时,则点D在点C的上方,上边线段CD 即为所求.【总结升华】平移是由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决定的.本题中未指明哪一端点(A还是B)移动到点C,故应有两种情况:即点A平移到点C或点B平移到点C.举一反三:【变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B.平移中图形上每个点移动的距离可以不同C.经过平移,图形的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D.经过平移,图形对应点的连线段相等【答案】B类型四、实际应用6.如图,107国道a上有一个出口M,想在附近公路b旁建一个加油站,欲使通道最短,应沿怎样的线路施工?【答案及解析】解:如图,过点M作MN⊥b,垂足为N,欲使通道最短,应沿线路MN施工.【总结升华】灵活运用垂线段最短的性质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单元复习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一部分知识回顾(一)相交线1、邻补角的和为()°;对顶角()。
2、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3、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最短,简单说成:()。
(二)平行线4、经过直线外一点,()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5、平行线的判定、性质6、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
7、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三)命题10、什么是命题?11、命题由哪两部分组成?12、命题可以分为哪两种?(四)平移13、平移时,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和()完全相同;连接各对应点的线段()且().第二部分经典例题1、下列图形中,∠1和∠2是对顶角的是()2、如右图,若∠AOC=30°,则∠BOD=()°,∠BOC=()°3、如图,OH⊥AB,OA=OB=5cm,OH=3cm,P在AB上,则OP的取值范围是()4、经过两次转弯后,行走的方向相同,则可能是()A、第一次左转100°,第二次左转100°B、第一次左转100°,第二次左转80°C、第一次左转100°,第二次右转100°D、第一次左转100°,第二次右转80°5、下列能判断AB∥CD的是()A、∠1= ∠2B、∠4= ∠3C、∠1+ ∠2=180°D、∠ADC+ ∠BCD=180°6、把“等角的补角相等”改为“如果…,那么…”的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两个锐角的和是锐角;B、同旁内角互补C、互补的角是邻补角;D、两个负数的和为负数8、如图,AB∥EF∥DC,EG∥BD,则图中与∠1相等的角有()个9、如图,AB∥DE,则∠1+ ∠2+ ∠3=()°10、如图,△ABC经过平移后,点A移到了A’,画出平移后的△A’B’C’。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人教版复习整理
第五章相交线和平行线1、相交线:两条直线有唯一时,它们的位置关系就叫相交。
两相交直线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对对顶角,有对邻补角。
两个角是邻补角的条件有①;②;③。
性质有①;②;③。
若两个互为邻补角的角相等,则这两个角一定是度。
两个角是对顶角的条件有①;②。
性质有。
此类问题常常用方程思想列方程来解决。
2、垂线: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角中有一个角是角,就叫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就是另一条的垂线。
过一点...(包括线上和线外两种情况)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条。
回忆并操作:如何过三角形(特别是钝角三角形)的顶点作对边的垂线。
如图0,因为直线AB⊥CD于O,(O叫),所以∠=∠=∠=∠=°。
反之,因为∠AOC=°(或或或),所以AB⊥CD。
⑵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最短,简称成为。
举例:跳远成绩的测量、从河流引水的水渠的挖掘等。
3、三线八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必将构成八个角,其中两个角之间的位置关系分为三种情况: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同位角成形;内错角成形或形,同旁内角成形。
每一种角之间必须要有平行线为前提才有相等或互补的数量关系,否则其数量关系并不成立。
如找出图1中的三线八角,能否确定它们之间的相等或互补的数量关系?(不能)4、平行线⑴同一平面内,两条永不相交(即没有交点)的直线的位置关系叫互相平行,其中一条叫另一条的平行线。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和两种。
(能分类说出n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交点个数〈多种情况〉及把所在平面分成的部分最多的个数分别是、)。
⑵经过直线外一点.....,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也。
-----平行公理的推论(反证法、几何语言)⑶平行线的识别:①定义;②平行公理的推论:;③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④;⑤;⑥。
每种识别方法都要能用几何语言来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指导★★★(I)考点突破★★★一、本章知识结构二、知识归纳及典型例题 1、邻补角与对顶角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存在几种不同关系的角,它们的概念及性质如下表:2⑴ 如图所示:若AB ⊥CD ,垂足为O ,则: 若090=∠COB ,则:⑵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⑶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称:垂线段最短。
3、垂线的画法:一贴二靠三画4、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如图,PO ⊥AB ,同P 到直线AB 的距离是PO 的长。
PO 是垂线段。
PO 是点P 到直线AB 所有线段中最短的一条。
现实生活中开沟引水,牵牛喝水都是“垂线段最短”性质的应用。
5、如何理解区分“垂线”、“垂线段”、“两点间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⑴垂线与垂线段 区别:垂线是一条直线,不可度量长度;垂线段是一条线段,可以度量长度。
A BCDO ∙PABO⑵两点间距离与点到直线的距离 区别:两点间的距离是点与点之间,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点与直线之间。
⑶线段与距离 距离是线段的长度,是一个量;线段是一种图形。
6.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 与直线b 互相平行,记作a ∥b 。
7.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⑴相交;⑵平行。
8.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9.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如左图所示,∵ ,∴10、三线八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八个角,它们构成了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
如图,直线b a ,被直线l 所截① 1与∠5在截线l 的同侧,同在被截直线b a ,的上方, 叫做同位角(位置相同“F ”型)②∠5与∠3在截线l 的两旁(交错),在被截直线b a ,之间(内),叫做内错角(位置在内且交错“Z ”型) ③∠5与∠4在截线l 的同侧,在被截直线b a ,之间(内),叫做同旁内角(“U ”型)。
11.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方法一: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方法二: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方法三: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几何符号语言:① ∵ ( )∴ ( , )② ∵ ( )∴ ( , )③ ∵ ( )∴ ( , ) 12.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a bca bl1 2 3 4 5 6 7 8A B C DEF1 2 3 4几何符号语言:∵()∴(,)∵()∴(,)∵()∴(,)13.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平行线间垂线段的长度如图:平行线AB、CD之间的距离是:()H14.命题:⑴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⑵命题的组成:由题设、结论两部分组成。
命题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具有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用“如果”部分是题设,用“那么”部分是结论。
有些命题,没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题设和结论不明显。
对于这样的命题,要经过分析才能找出题设和结论,可以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5.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①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是互逆的关系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其中,由角的相等或互补(数量关系)的条件,得到两条直线平行(位置关系)这是平行线的判定;由平行线(位置关系)得到有关角相等或互补(数量关系)的结论是平行线的性质。
16.平移变换①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②新图形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③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17.平移的特征:①经过平移之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图形的形状与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
②经过平移后,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典型例题:如图,△ABC经过平移之后成为△DEF,那么:⑴点A的对应点是点_________;⑵点B的对应点是点______。
⑶点_____的对应点是点F;⑷线段AB的对应线段是线段_______;⑸线段BC的对应线段是线段_______;⑹∠A的对应角是______。
⑺____的对应角是∠F。
利用平移特征:平移前后对应线段相等,对应点的连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解答。
三、复习方法分析-综合法1、我们在平时解几何题时,采用的解题方法通常有两种,综合法与分析法。
A BC DEF1234AEGBCFD2、综合法:从问题的条件出发,通过分析条件,依据所学知识,逐步探索,直到得出问题的结论。
3、分析法:从问题的结论出发,不断寻找使结论成立的条件,直至已知条件。
4、在具体解题中,通常是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既运用综合法,又运用分析法。
四、余角、补角、对顶角经典考题剖析:【考题1-1】已知:∠A= 30○,则∠A的补角是________度.【考题1-2】如图l-2-1,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于点O,OF平分∠AOE,∠ 1=15○30’,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rray A.∠2 =45○ B.∠1=∠3 C.∠AOD与∠1互为补角 D.∠1的余角等于75○30′五、针对性训练1._______的余角相等,_______的补角相等.2.∠1和∠2互余,∠2和∠3互补,∠1=63○,∠3=__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互补的角中必有一个是钝角 B.一个角的补角一定比这个角大C.互补的两个角中至少有一个角大于或等于直角 D.相等的角一定互余4.轮船航行到C处测得小岛A的方向为北偏东32○,那么从A处观测到C处的方向为()A.南偏西32○B.东偏南32○C.南偏西58○D.东偏南58○5.若∠l=2∠2,且∠1+∠2=90○则∠1=___,∠2=___.6.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九分之二多1°,求这个角的度数.7.∠1和∠2互余,∠2和∠3互补,∠3=153○,∠l=_8.如图 l-2-2,AB⊥CD,AC⊥BC,图中与∠CAB互余的角有()A.0个 B.l个 C.2个 D.3个9.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50○,那么这个角的余角是____________10.已知∠A和∠B互余,∠A与∠C互补,∠B与∠C的和等于周角的,求∠A+∠B+∠C的度数.11.如图如图1―2―3,已知∠AOC与∠B都是直角,∠BOC=59○.(1)求∠AOD的度数;(2)求∠AOB和∠DOC的度数;(3)∠A OB与∠DOC有何大小关系;(4)若不知道∠BOC的具体度数,其他条件不变,这种关系仍然成立吗?六、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认识及平行线的性质经典考题剖析:【考题2-1】如图1―2―4,直线a ∥b,则∠A CB=________【考题2-2】如图1―2―5,AB∥CD,直线EF分别交A B、CD于点E、F,EG平分∠B EF,交CD于点G,∠1=5 0○求∠2的度数.七、针对性训练:1.如图1-2-6,AB∥CD,AC⊥BC,图中与∠CAB互余的角有()A.l个 B.2个 C.3个 D.4个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平行;(2)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必相交;(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所得的同位角相等;(4)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对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A.4个 B.3个 C.2个 D.1个3.如果两个角的一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另一条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只能()A.相等 B.互补C.相等或互补D.相等且互补4.如图l-2-7。
AB∥CD,若∠ABE=130○,∠CDE=152○,则∠BED=________5.对于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a, b, c,总结出下列五个论断:①a∥b,②b∥c,③a⊥b,④a∥c,⑤a⊥c;以其中两个论断为条件,一个论断为结论,组成一个你认为正确的命题:________________.6.如图 l-2-8,AB∥EF∥DC,EG∥BD,则图中与∠1相等的角共有()A.6个 B.5个 C.4个 D.2个7.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设一对同旁内角的平分线的夹角为山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90○. B。
a<90○.C、a =90○.D.以上均错8.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而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3倍少30○.,则这两个角的大小分别是_____________._9.如图 1-2-9,AB∥CD∥PN,若∠ABC=50°,∠CPN=150○,求∠BCP的度数.10.如图1-2-10,一条公路两次拐弯后和原来的方向相同,即拐弯前后的两条路互相平行,第一次拐的角为∠B=150○,则第二次拐的角∠C为多少度?为什么?11.如图1-2-11 所示,若以DC、AB为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第三条直线有几种可能?都出现什么角?分别写出来.12.如图1-2-12所示,AB∥CD,分别探讨下面四个图形中,∠APC与∠PAB,∠PCD的关系,请你从所得的4个关系中任意选取一个加以证明.13.如图1-2-13,已知直线m∥n,A、B为直线n上两点,C、P为直线m上两点.(1)请写出图1-2-13 中面积相等的各对三角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A、B、C为三个定点,点P在m上移动,那么无论P点移动到任何位置,总有______与ΔABC的面积相等.理由是______________.八、平行线的判定经典考题剖析:【考题3-1】一学员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若其两次拐弯后仍沿原方向前进,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A.第一次向左拐30○,第二次向右拐 30○ B.第一次向右拐30○,第二次向左拐130○C.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右拐130○ D.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考题3-2】如图l-2-14,已知B D⊥AC,EF⊥AC,D、F为垂足,G是AB上一点,且∠l=∠2.求证:∠AGD=∠ABC.九、针对性训练:l.已知:如图l-2-15,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是直线1∥2的是()A.∠1=∠3 B.∠2=∠3C.∠4=∠5 D.∠2+∠4=180○2.如图l-2-16,直线AD与AB、CD相交于 A、D两点,EC、BF与AB、CD交于点E、C、B、F,且∠l=∠2,∠B=∠C,求证:∠A=∠D.3.一个人从A点出发向北偏东60°方向走了4米到B点,再从B点向南偏西15°方向走了3米到C点,那么∠ABC等于()A.75○B.45○C.105○D.135○4.如图l-2-17,把一张长方形纸条ABCD沿EF折叠,若∠EFG=54○,试求∠DEG和∠BGD′的大小.5.如图1-2-18,∠B=52○,∠DCG=128○,∠FGK=54°,问直线AB与EK及BD与FH的关系如何?请证明之.6.已知:如图l-2-19,CD⊥AB于D,E是BC上一点,EF⊥AB于F.∠l=∠2.求证:∠AGD=∠ACB.7.如图l-2-20,直线AB、CD是二条河的两岸,并且AB∥CD.点E为直线AB、CD外一点.现想过点E作岸CD的平行线.只需过点E作岸AB的平行线即可.其理由是什么?8.如图l-2-21,要判定AB∥CD,AD∥BC,AE∥ CF,各需要哪些条件?根据是什么?★★★(II)历年考题★★★【回顾1】如图1-2-22,直线a、b被直线所截,a∥b,如果∠1=50○,那么∠2=____.【回顾2】在图l-2-23的几何体中,上下底面都是平行四边形,各个侧面都是梯形,那么图中和下底面平行的直线有()A.1条 B.2条 C.4条 D.8条【回顾3】如图1-2-24,已知 AB∥CD,EF分别交AB、CD于点E、F,∠l=70°,则∠2的度数是_________ 【回顾4】“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八个角中.有一个角的度数已知,则()”A.只能求出其余三个角的度数 B.只能求出其余五个角的度数C.只能求出其余六个角的度数 D.可以求出其余七个角的度数【回顾5】如图1-2-25,两条直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如果a∥b,∠1=70○,那么∠2=________.【回顾6】如图1-2-26,已知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EG平分∠BEF,若∠l=50○,则∠2的度数为()A.50○B.60○C.65○D.70○【回顾7】)如图l-2-27,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拐弯绕湖而过;如果第一次拐的角∠A是120○,第二次拐的角∠B是150○第三次拐的角是∠C,这时的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则∠C是()A.120○B.130○C.140○D.150○★★★(III)考题预测★★★(一)选择题【备考1】已知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且其中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3倍多36o,则这两个角的度数是()A.20o和 96o B.36o和144oC.40o和156o D.不能确定【备考2】如图l-2-28.已知AB∥CD.AP分别交AB、CD于A、C两点,CE平分∠DCF,∠1=100○则∠2=() A.40○B.50○C.60○D.70○【备考3】如图l-2-29,1∥2,AB⊥1,∠ABC=130○,则∠α=()A.60○B.50○C.40○D.30○【备考4】如图l-2-30,直线c与直线地为相交,且a∥b,则下列结论:①∠l=∠2;②∠l=∠3;③∠3=∠2.正确的个数为()A.0 B.1 C.2 D.3【备考5】图l-2-31由三个火柴棒组成,移动其中一根.使得到的新图形有一组平行线,一组内错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移动a,使a,b被c所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