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合集下载

《实验报告》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活动二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报告》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活动二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活动二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小组成员:_____________探究准备一、探究目的1.培养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2.通过探究实验,了解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二、材料用具实验中可能用到的实验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可能用到的实验用具是:。

探究过程一、提出问题馒头或米饭在口腔内经过细细咀嚼后,其中的淀粉是否发生变化呢?二、作出假设馒头、米饭中含有的淀粉是没有甜味的,在这个事实的启发下,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制定计划本实验___ ______(填“需要”或者“不需要”)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小组讨论,制定的实验计划如下:1.取两支试管,用标签编号为1、2。

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注入mL淀粉液。

2.向1号试管中注入mL唾液,向2号试管内滴入mL清水。

分别振荡,然后同时放入盛有37°C左右的温水中,分钟后同时取出两支试管,冷却。

3.向冷却后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两滴。

四、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注意要设计对照实验,注意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处理条件。

2.搜集唾液之前要先用清水漱口。

五、进行实验按照所制定的计划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六、实验结论与分析认真记录和分析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结果加以比较,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__ _ 。

七、交流与分析将本小组设计的探究方案和所得实验结果同其他小组交流,分析各种探究方案的优缺点。

综合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加深对唾液在淀粉消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

八、疑惑与讨论1. 本组的实验成功了吗?如果没有成功,分析讨论失败的原因是什么?2. 如果本组的实验成功了,想一想本组的实验是否还有不足之处?尝试改进本组的实验。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解读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解读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解读
进行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学实验,旨在观察唾液中的淀粉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以下是这样一个实验的可能步骤和解读:
实验步骤:
1.准备样本:准备含有淀粉的食物样本,如饼干、面包或淀粉溶液。

将样本分成几组,每组分配相同的淀粉含量。

2.采集唾液:请志愿者吃一小块无味的棉花或咀嚼无味的口香糖,以促进唾液分泌。

然后使用吸管或无菌棉签等工具采集一定量的唾液,并将其加入到淀粉样本中。

3.控制组:设置一个对照组,只将含淀粉的样本加入到试管中,不加唾液。

4.反应时间:将所有试管放置在37摄氏度的恒温水浴中,观察反应一定的时间,通常为10分钟至30分钟。

5.添加碘液:在反应结束后,为了检测淀粉的消化情况,向每个试管中加入碘液。

碘液在存在淀粉时呈现蓝黑色,而在淀粉被消化后呈现黄色或无颜色。

6.观察结果:观察每个试管中的颜色变化,记录下淀粉消化的情况。

解读实验结果:
对照组:对照组中的样本只含有淀粉,没有唾液。

因此,如果淀粉被消化,添加碘液后颜色会变为黄色或无颜色;如果淀粉未被消化,则颜色仍然是蓝黑色。

实验组:实验组中的样本含有淀粉和唾液。

如果唾液中的淀粉酶起作用,能够将淀粉分解成糖类,那么在添加碘液后,颜色会由蓝黑色变为黄色或无颜色。

比较结果:通过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比较,可以确定唾液中的淀粉酶是否起到了消化淀粉的作用。

如果实验组中的样本颜色变化,而对照组中的未变化,那么可以确认唾液中的淀粉酶确实起到了消化淀粉的作用。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理解唾液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淀粉消化的过程和机制。

探究实验: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探究实验: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3、取2支相同的试管,按图3.1-5所示的方法处理后,同时放入37度温水中5-10分钟。
4、取出2支试管,分别滴加2滴碘液并摇匀,仔细观察试管中颜色的变化
实验
结论
唾液中唾液淀粉酶能对淀粉起消化作用
实验教师
备注
将2支试管放入37度温水中是为了模拟人的体温,使淀粉酶活性更强
时间
探究实验: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学科
生物
实验名称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目的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器材
馒头、烧杯、温度计、试管、量筒、滴管、清水、小刀、碘液




1、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两块,分别用小刀细细的切碎。
2、用清水漱口,将舌尖抵在下颌门齿的内下方,并做咀嚼动作,3分钟后;将烧杯靠在下唇边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附教学反思)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附教学反思)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引言消化是人体生理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唾液是消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通过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进一步了解唾液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有助于对人体消化系统的认识。

实验目的1.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2.分析唾液对淀粉消化的作用机制;3.提出实验结果的教学反思。

实验方法1.准备所需材料和设备;2.将一定量的淀粉溶解在适量的水中,制备淀粉溶液;3.将一定量的唾液涂抹在手背上;4.将手指蘸取淀粉溶液,然后涂抹在涂有唾液的手背上;5.观察并记录涂抹后的变化。

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可以看到涂抹了唾液的地方,淀粉溶液发生了变化。

最初的时候,手背上的淀粉溶液呈现出蓝色或透明的颜色。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区域逐渐变成了淡黄色。

这表明唾液中的淀粉酶开始发挥作用,将淀粉分解成糖类物质。

实验讨论唾液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其中重要的成分之一是淀粉酶。

淀粉酶是一种能够催化淀粉分解的酶类物质。

当淀粉溶液与唾液中的淀粉酶接触时,淀粉酶能够加速淀粉的分解过程,将其分解为较小的糖类分子。

这是由于淀粉酶能够将淀粉的α-1,4-糖苷键水解,产生葡萄糖和低聚糖。

通过本次实验的观察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唾液中的淀粉酶能够促进淀粉的消化。

这一结论与我们对人体消化系统的了解是一致的。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能够感受到唾液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当我们咀嚼食物时,唾液中的淀粉酶开始作用,将淀粉分解为可供身体吸收利用的简单糖类分子。

教学反思在本次实验中,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进一步了解了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通过实践探究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消化系统的工作原理,并且锻炼了观察、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然而,本实验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是简单地展示了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并未涉及淀粉消化的更详细的机制和唾液对其他营养物质的作用。

为了提高实验的教学效果,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更多的实验探究。

于都县第七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4.8.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验证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

于都县第七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4.8.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验证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

验证“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教学设计1.1 学习目标:(1)探究唾液对淀粉有无消化作用(2)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了解食物中的淀粉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动手实践、与人合作的能力。

1.2 教学重点:科学实验方法的训练。

1.3 教学难点:教师如何有效地组织、引导整个实验过程的完成,并抓住时机训练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观念。

课前准备: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设计了一种简易的方法.用于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效果很好。

方法步骤如下:一、制备淀粉浆糊取1克干淀粉,加清水100毫升,调和均匀.搅拌煮沸,制成浆糊,冷却备用。

如无烧杯等,用干净的小锅也可。

二、制备淀粉纸把滤纸(或白报纸)放入浆糊中浸湿,捞起,贴在干净的玻璃或其它物体的平面上,晾干后揭下,贮存备用。

实验用具:自制的淀粉纸、碘液、滴管、塑料袋、彩笔等。

实验过程1、让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入手,引导学生提出探究问题。

教师提问,由平时吃馒头时,细细咀嚼会觉得有甜味,思考、讨论下列问题:(1)馒头在口腔中变甜,是否淀粉发生了变化?(2)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关?(3)馒头变甜是否与唾液作用有关?教师引导学生做出假设,并根据实验步骤去验证。

实验步骤1、分别用唾液和清水浸湿淀粉纸分组实验:每个学生发给淀粉纸条两条,其中一条用唾液完全浸湿;另一条用清水完全浸湿,作为对照(唾液也可直接滴在纸条上)。

2、保温.恒温5分钟:将上述两纸条分别放入两个小塑料袋中,作好标记如A、B,折转袋口。

将塑料袋放进37度恒温箱中(也可在贴身的衣袋中,或夹在腋下,以接近体温的温度保温5分钟已足。

如气温较高,(则不必放于衣袋或腋下)。

3、加碘液(或稀释碘酒)观察实验现象:取出两纸条,分别滴加碘液,浸润两纸条,观察纸条颜色变化。

4、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实验结果及原因实验说明:实验步骤修改的原因:l、根据教材要求,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这一实验,反应必须在37℃的水浴中 20~30 min。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

[键入文字]“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内容简介:课堂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实验材料,比如含淀粉较多的食物:馒头、米饭、玉米、土豆、粉条、红薯、面粉、粉芡及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豆浆、牛奶、鸡蛋等,让学生不受课本知识的限制进行分组讨论,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并实施自己的方案,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

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自主学习、体验成功、发展个性;教学形式上生动、活泼、多样;教学效果上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多种途径收集资料、整理并分析实验结果等以创新为主的多种能力。

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活泼、好动、对任何事物有好奇心,依然是他们的天性。

在学习《食物的消化》这一部分内容时,我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略做了改变:将课本实验名称“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改为“探究唾液对淀粉有无消化作用”。

更改的原因主要有二:第一,将“观察”改为“探究”,是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学生实验操作方法。

长期以来,中学生做实验往往是在课本上已提供的实验原理、材料、方法步骤的基础上,重复一遍操作即可,将自己的实验结论与课本上提供的结论进行对比一下,就大功告成了。

而没有想到,如果用其他的方法,其他的实验材料,实验会是什么样呢?课本中的实验方法是不是一种偶然性呢?等等。

所以,传统的实验方法在一定范围之内必然会抹杀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限制学生的开阔思维,从而也就谈不上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第二,实验中,只是取适量的唾液加入到淀粉液中,观察唾液对淀粉有无消化作用,而并没有提取“唾液淀粉酶”,至于是唾液中什么成分使淀粉发生了变化,那是直接引用前人的科学结论,本次实验并没有进行这个操作,所以也就不能直接得出这样的结论。

基于上述两点,我在教学中采取了探究式实验教学方法,具体做法如下:1.教学目标的确定:1. 1 认知目标:(1)了解消化、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的含义;(2)探究唾液对淀粉有无消化作用1.2 能力目标:(1)初步训练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探究的能力。

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级名校中考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级名校中考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级名校中考生物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观察人组织切片,看到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该部分是()A.神经组织B.结缔组织C.上皮组织D.肌肉组织2、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大枣,甲地的大枣比乙地的含糖量高。

为探明原因,有人对两地气候条件进行调查,结果见图,关于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白天温度较高,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类较多B.甲地昼夜温差大,夜间呼吸作用较弱,消耗的糖类较少C.乙地土壤不够肥沃,不适合枣树生长D.乙地平均温度较高,大枣基因发生了改变3、大豆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受精卵在子房的胚珠里形成B.大豆种子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于①C.胚是新一代植物的幼体D.大豆种子萌发不需要光4、如图是被子植物的生命历程简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种子的胚是新植物的幼体B.枝芽将来发育成植物的枝条C.根的生长主要依靠根尖成熟区细胞的生长D.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5、下列诗句能反映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D.人家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体细胞经分裂产生两个新细胞,每个新细胞的染色体数和原来细胞的一样多B.在蚕豆根和叶的细胞中,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C.植物的根既能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又能把其它不需要的物质挡在外面,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D.“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生物体内存在不同的结构是由于细胞分裂的结果7、下列关于某杀虫剂杀虫效果的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一项是A.杀虫剂使用之后害虫产生抗药性强的变异B.杀虫剂出现之前害虫存在过度繁殖的倾向C.杀虫剂使用之后抗药性弱的个体被淘汰D.害虫通过生存竞争实现了自然选择8、用新鲜水绵和好氧细菌(有氧才能生存)制成临时装片,用不同的光束照射水绵。

七年级生物实验_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七年级生物实验_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一、实验目的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了解消化系统中唾液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淀粉是一种复杂的多糖类物质,而唾液中含有一种消化淀粉的酶,唾液淀粉酶。

唾液淀粉酶可以将淀粉水解成分子量较小的麦芽糖,从而实现对淀粉的消化。

三、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滴管、滴管架、白糖溶液、盐水、淀粉溶液、硫酸铜溶液、酒精、火柴、滴漏、移液管、显微镜、玻璃棒、滤纸等。

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a.清洗实验器材。

b.分别准备好白糖溶液、盐水溶液和淀粉溶液。

2.实验一:观察淀粉的特性。

a.取一个小瓶,加入适量的淀粉溶液。

b.取一滴滴加玻璃棒尾端的淀粉溶液,在滤纸上滴一滴。

c.将滤纸放置于滴漏中,用酒精擦拭玻璃棒尾端的淀粉溶液。

d.静置片刻,观察滤纸上的淀粉溶液是否变成蓝色。

3.实验二:观察淀粉消化作用。

a.取三个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淀粉溶液,并标记为“试管A”、“试管B”和“试管C”。

b.在试管A中加入适量的白糖溶液。

c.在试管B中加入适量的盐水溶液。

d.在试管C中加入适量的唾液,通过滴管加入,然后立即加入相同的淀粉溶液。

e.摇匀试管A、B和C,然后放置一段时间。

f.取出试管A、B和C,用试管夹夹住试管,观察淀粉的消化情况。

4.实验三:观察淀粉消化的细胞学现象。

a.取一滴入玻璃盖上的淀粉溶液,滴到显微镜玻片上。

b.立即加入相同量的唾液,用玻璃棒快速搅拌,然后用滴管向混合液中加水。

c.用显微镜观察并描摹淀粉消化过程中的细胞学现象。

五、实验结果1.实验一:淀粉测定:淀粉溶液在加入硫酸铜溶液后,变成蓝色。

2.实验二:观察到试管A中的淀粉完全消化,变成透明液体;试管B 中的淀粉未发生消化,保持原来的状态;试管C中的淀粉部分消化,呈现有些透明的状态。

3.实验三:观察到淀粉在加入唾液后快速溶解,并形成一些疏松的细胞学结构。

六、实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实验一的结果表明,淀粉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后会变蓝,说明该溶液中含有淀粉;2.实验二的结果表明,加入唾液的淀粉溶液发生了部分消化,而加入白糖溶液的淀粉溶液完全消化,说明唾液具有消化淀粉的作用;3.实验三的结果显示,唾液能迅速地将淀粉溶解成麦芽糖,并形成一些细胞学结构。

押省考卷专题17 实验探究-备战2021年中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卷(原卷版)

押省考卷专题17 实验探究-备战2021年中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卷(原卷版)

押中考生物卷第17专题实验探究---真题回顾:1.(2020•鞍山)“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先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A.消耗掉叶片内原有的淀粉B.降低天竺葵的蒸腾作用C.使植物对光照更敏感D.为制造淀粉储备原料【解析】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

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所以,“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要先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使叶片内的有机物消耗掉,以排除原有有机物对实验的干扰。

故选:A。

2.(2020•鞍山)生物小组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应当设计的实验变量是()A.生长状况不同的蝌蚪B.水中是否添加甲状腺激素C.不同的温度D.不同的饵料【解析】实验的变量要针对要探究的问题来设置,本实验探究的是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因此应以甲状腺激素为实验变量。

故B正确。

故选:B。

3.(2020•鞍山)如图为“观察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及观察到的物像,以下解释不合理的是()A.血管①是小动脉B.血管③是小静脉C.血管②是毛细血管D.用湿棉絮包裹小鱼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其乱跳【解析】A、图中①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A正确;B、图中③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B正确;C、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因此,是毛细血管,C正确;D、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

D错误。

故选:D。

4.(2019•葫芦岛)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同学设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已知1号试管内的实验材料是2毫升淀粉液和2毫升唾液,则2号试管内的实验材料应为()A.1毫升淀粉液和2毫升碘液B.2毫升唾液和2毫升碘液C.2毫升淀粉液和2毫升清水D.2毫升唾液和1毫升清水【解析】“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有无唾液,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已知1号试管加入的是2毫升淀粉液和2毫升唾液,则2号试管中应加入2毫升淀粉液和2毫升清水。

【中考冲刺】2023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模拟生物试卷(附答案)

【中考冲刺】2023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模拟生物试卷(附答案)

2023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模拟生物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生物具有一定的生命特征。

下列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是()A.生物都能运动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生物都能繁殖后代2.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有效的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

红树林的根系发达属于()A.生物对环境的依赖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环境对生物的影响3.“西园晚霁浮嫩凉,开尊漫摘葡萄尝。

”葡萄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水果,酸酸的,甜甜的,营养成分多。

那么,发育成葡萄和葡萄籽的结构是()A.子房和花药B.子房壁和胚珠C.子房和胚珠D.子房壁和花丝4.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吸收利用的气体分别是A.二氧化碳和氧气B.氧气和二氧化碳C.氧气和氧气D.氮气和氧气5.植物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D.成熟区6.男女生殖系统中能够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分别是()A.睾丸和卵巢B.睾丸和子宫C.附睾和卵巢D.输精管和输卵管7.细心的同学肯定发现鸡蛋的钝端有一个小空腔,它叫做气室.其主要作用是()A.减轻鸡蛋的重量B.为胚胎发育提供部分氧气C.有利于维持鸡蛋的平衡D.能缓解卵黄的震荡8.人体的结构层次与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相比多了A.系统B.器官C.组织D.细胞9.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属于种子植物,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是A.生长环境不同B.种子外面是否有果皮包被C.在地球出现的年代不同D.分布的范围不同10.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中水循环的生理作用主要是()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11.李爷爷患了糖尿病,他应该怎样治疗()A.补铁B.注射胰岛素C.补锌D.补钙12.小刚父亲感觉身体不适,经化验尿中有血细胞请试着判断,他父亲可能患()A.肠炎B.肺炎C.肝炎D.肾炎13.人们到医院看病时,有时需要做血常规化验.医生判断患者是否贫血,是根据下列哪项的数值低于正常值而做出的()A.血浆B.白细胞C.血小板D.红细胞和血红蛋白14.如图是四种生物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B.①无成形的细胞核,能独立生活C.①的菌体由菌丝构成,它是原核生物D.①通过表膜摄入氧,排出二氧化碳15.人体产生的废物大部分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A.肺B.肝C.肠D.肾脏16.对下列动物进行分类,其所属动物类群不正确的是A.水螅…腔肠动物B.华枝睾吸虫…扁形动物C.蚯蚓…环节动物D.章鱼…鱼类17.油菜植株是由六大器官组成的,其中都是生殖器官的一组是A.根、花B.茎、种子C.花、果实D.茎、叶18.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和性状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物体的每一个性状都是由一个基因控制的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一条染色体始终包含两个DNA分子D.一对DNA分子上只有一对基因19.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让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耗尽B.用黑纸片遮盖叶片的一部分,目的是抑制叶绿素的形成C.把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D.向用清水漂洗后的叶片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检验叶片中有无淀粉生成20.诗句中蕴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彰显出自然之美、生命之美。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对照组
未加入唾液的淀粉样品,淀粉含量无明显变化。
结果分析
实验组淀粉含量降低,说明唾液中的 消化酶能够分解淀粉,实现消化作用 。
对照组淀粉含量无明显变化,说明没 有消化酶的作用,淀粉未被分解。
对理论的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实际应用价值
了解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有助于指导人们合理安排饮食,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等需要控制淀粉摄 入的人群。此外,对于口腔健康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唾液分泌不足或消化酶活性降低可能影响淀 粉的消化,进而影响营养吸收和口腔健康。
唾液对淀粉消化过程的调节
唾液分泌量受到神经和 体液因素的调节。
当食物进入口腔时,通 过神经反射可以刺激唾 液腺分泌更多的唾液。
此外,一些激素和神经 递质也可以调节唾液的 分泌量,从而影响淀粉 的消化过程。
除了调节唾液分泌量外 ,神经和激素还可以调 节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从而影响淀粉的消化效 率。
05 实验设计与方法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 化作用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引言 • 唾液的生理功能 • 淀粉的消化过程 • 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 实验设计与方法 • 结果与讨论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是生物学和生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主题。淀粉是食物 中主要的碳水化合物之一,其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对于能量供应和身体健康具 有重要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D
数据收集与分析
数据收集
在设定的时间点,使用离心机将淀粉 颗粒与消化液分离,收集上清液。使 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上清液中淀粉的含 量。
数据分析
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不同时间点的 淀粉含量变化,分析唾液对淀粉的消 化作用。

中考专题1.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设计如图,请完善实验方案

中考专题1.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设计如图,请完善实验方案

1.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设计如图,请完善实验方案:(1)实验步骤:第一步:取一小块馒头切成碎屑,分成两等份,分别加入到甲、乙两试管.第二步:向甲、乙两试管分别注入2mL 清水和唾液,搅拌均匀.第三步:将两支试管放入37℃温水中,8分钟后取出,各滴加2滴稀碘液,摇匀.第四步:观察并记录试管中的颜色变化.(2)预期结果:乙试管内的物质不变蓝色,原因是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了.(3)预期结论: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考点: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解答:解:(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在实验过程中,向甲试管加清水的目的是形成对照实验.(2)、(3)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可以把淀粉消化分解为麦芽糖,淀粉可使碘液变蓝色.甲试管注入的是清水,不能分解淀粉,试管内的淀粉没有被分解,所以滴入几滴碘液变蓝;乙试管注入了唾液,试管内的淀粉被分解,所以滴入几滴碘液不变蓝;该实验说明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故答案为:(1)清水;(2)乙;(3)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注意找出实验设置中的变量和对照实验.知道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碘液遇到淀粉变蓝色.2.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提出了甲、乙两个探究方案如下:(每套培养皿中放等量来自同一木头的锯木屑,且保持湿润.)方案分组培养皿锯木屑是否灭菌处理是否接种细菌培养环境方案甲A组一套5克灭菌不接种无菌条件B组一套5克不灭菌不接种自然环境方案乙A组一套5克灭菌不接种无菌条件B组一套5克灭菌接种无菌条件请分析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你认为方案乙更能说明问题,并简述理由:设计了对照实验、控制了单一变量.考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分析:本题考查生物实验中对照实验的设计.解答:解:由题干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应设置是否存在该种细菌,方案甲内不能确定细菌种类.方案二中单一变量为是否接种该种细菌,同时控制环境条件是无菌条件保持了变量一致.故乙方案更能说明问题.因其设计了对照实验、控制了单一变量、排除了无关因素的干扰.故答案为:乙;设计了对照实验、控制了单一变量、排除了无关因素的干扰.3.某同学为了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设置了如下实验:Ⅰ、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将A块和B块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C块不做处理.Ⅱ、取3克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为①、②、③号,然后做如下处理:将A馒头碎屑放入①号试管,注入2毫升唾液并充分搅拌;将B馒头碎屑放入②试管中,注入2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将C馒头块放入③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不搅拌.将这3支试管一起放到37℃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这3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1)该实验尽管用了三支试管,但必须每两两一组进行分析,目的是为了进行对照.(2)该同学将A块和B块馒头用刀细细地切碎,目的是为了模拟咀嚼作用.(3)将①号试管与②号试管作一组进行探究,其实验变量是有无唾液.(4)10分钟后,滴加碘液,①号试管不变蓝,原因是馒头中的淀粉被唾液消化.分析:“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步骤是:以唾液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37℃水浴→滴加碘液→观察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据此解答.解答:解:(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设置对照实验的目的是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该实验中1号试管起对照作用.(2)将A块和B块馒头用刀细细地切碎,目的是为了模拟咀嚼作用.(3)将①号试管与②号试管作一组进行探究,其实验变量是有无唾液.(4)①号试管中加入的是唾液,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变蓝色,因此①号试管内滴加碘液后出现的现象是不变蓝色;③号试管中的淀粉与唾液淀粉酶的接触面积小,没有被完全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后也变蓝色.②号试管内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淀粉没有被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故答案为:(1)对照;(2)咀嚼;(3)唾液;(4)①;馒头中的淀粉被唾液消化.4在1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质量分数为0.01%的高锰酸钾溶液和滴入适量的果蔬提取液;在2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蒸馏水和滴入适量的果蔬提取液;在3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馒头碎屑和2滴碘液;在4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馒头碎屑和2滴碘液。

淀粉消化实验报告

淀粉消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2. 了解消化酶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3. 掌握实验设计、操作和结果分析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淀粉是一种多糖,在人体内需要经过消化酶的作用才能被分解为葡萄糖,供人体吸收利用。

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从而促进淀粉的消化。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馒头碎屑、唾液、清水、碘液、玻璃棒、试管、37℃温水。

2. 仪器:水浴锅、酒精灯、计时器。

四、实验步骤1. 将馒头碎屑、唾液、清水分别加入三个试管中,标记为A、B、C。

2. 将A、B试管中的混合物充分搅拌,放入37℃温水中水浴10分钟。

3. 取出A、B试管,分别滴加2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4. 将C试管中的混合物充分搅拌,滴加2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5. 将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 A试管:滴加碘液后,颜色不变蓝。

- B试管:滴加碘液后,颜色变蓝。

- C试管:滴加碘液后,颜色变蓝。

2. 结果分析- A试管:唾液淀粉酶将馒头碎屑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故A试管颜色不变蓝。

- B试管: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淀粉遇碘变蓝,故B试管颜色变蓝。

- C试管:馒头碎屑在清水中,淀粉没有被消化,遇碘变蓝,故C试管颜色变蓝。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唾液对淀粉具有消化作用,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2. 消化酶在消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人体消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A试管颜色不变蓝的原因是什么?- A试管颜色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淀粉酶将馒头碎屑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2. 实验过程中,B试管颜色变蓝的原因是什么?- B试管颜色变蓝的原因是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淀粉遇碘变蓝。

3. 实验过程中,C试管颜色变蓝的原因是什么?- C试管颜色变蓝的原因是馒头碎屑在清水中,淀粉没有被消化,遇碘变蓝。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人体的营养-专题练习(含解析)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人体的营养-专题练习(含解析)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人体的营养-专题练习一、单选题1.某同学做“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记录如表,结论错误的是()试管加入物质温度时间碘液检测1淀粉糊+唾液37℃10分钟不变蓝2淀粉糊+胃液37℃10分钟变蓝3淀粉糊+唾液0℃10分钟变蓝A.对比1和3,得出唾液在适宜温度下对淀粉有消化作用B.对比1和2,得出胃液对淀粉无消化作用C.对比2和3,有两个变量,不能得出科学结论D.分析1试管,可得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2.下列物质中,不能被在消化道被直接吸收的物质是()A.水B.无机盐C.维生素D.菜油3.我市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状况明显增多,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肥胖患者应减少粮谷类及肉类的摄入量B.青少年应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C.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时期,饮食无需定时定量D.青少年每天应摄入一定量的水果、蔬菜,以满足对维生素的需求4.我国人民的膳食中,总热量大约65%来自糖类,18% 来自脂肪,12%来自蛋白质.现有一男生,日热量供应量为12540千焦.请问,每日中午蛋白质的供应量应为多少克?()A.87.74B.35.1C.38.67D.26.325.要预防夜盲症,我们在日常饮食中应适量食用()A.动物肝脏和胡萝卜B.水果和蔬菜C.黄瓜和番茄D.鸡、鱼、肉、蛋6.李敏近期刷牙时牙龈经常出血,医生说他可能缺乏维生素C,建议他多吃()A.新鲜蔬菜和水果B.鱼、肉C.米饭、奶粉D.奶油、巧克力7.几百年来,长期在海上航行的船员经常遭受坏血病的困扰,但只要多吃柑橘,坏血病就能很快治愈.这是因为柑橘中含有丰富的()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8.下列物质中不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A.水B.氨基酸C.葡萄糖D.淀粉9.在消化道中,催化蛋白质分解为可吸收成分的消化酶来自于()①唾液腺②胃腺③肠腺④胰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二、多选题10.(多选)关于营养卫生和饮食卫生的做法合理的是()A.合理膳食,按时用餐B.饭后应立即进行体育锻炼,以帮助消化C.食物多样,营养均衡D.霉变粮食应反复冲洗干净再食用以节约粮食11.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但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对蛋白质具有分解作用的消化道的部位是()A.胃B.口腔C.小肠D.肝脏12.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一个高峰期。

2016年中考生物题汇编(含答案)13唾液实验

2016年中考生物题汇编(含答案)13唾液实验

52.( 16龙东地区)李红想要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方案如下。

请根据表中内试管加入的物质加入处理方法检验方法1 馒头碎屑适量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放入℃的水中10分钟滴加2滴碘液2 馒头碎屑适量2毫升清水滴加2滴碘液(1)处理方法中应放在℃(2)滴加碘液后,遇碘变蓝的是号试管。

52.(1)37 (2)215.(16青岛市)右图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图中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变蓝色、②③不变蓝色B.①与②对照,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C.本探究实验的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任何结论D.②③对照,②号为对照组,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消化的作用13.(16烟台市)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描述正确的是A.(16烟台市)该实验是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B.结果是2号试管内会出现篮色C.结论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D.若将丙装置保持30分钟,结果是两只试管内都不变监25.(16南平市)探究实验“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得出的结论是:唾液淀粉酶在高于或低于37℃条件下催化作用都会逐渐降低。

下列能正确表示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与温度关系的是A B C D16. (16益阳市)对右图探究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可以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B.370C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较强C.用玻璃棒搅拌可使实验效果更好D.若实验成功,现象是①不变蓝,②变蓝47.(2016茂名市)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实验设计如表。

对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A .试管1、4可作为对照B .2号试管不变蓝色C .3号试管在该实验中必不可少D .温度不影响唾液对淀粉的消化16. (2016韶关市)某同学做的“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记录如表,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试管1不变蓝,是因为淀粉被分解成了葡萄糖B.对比试管1和2,可知胆汁不能分解淀粉C.对比试管2和3不能说明唾液不具有消化淀粉的能力D.对比试管1和3,可知温度会影响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18.(2016潮州市)下表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的相关条件。

七年级生物实验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七年级生物实验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验证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材料:酒精灯、试管、滴管、10%淀粉溶液、碘液、椰胶贴、小刀、生物实验杯、吸管、滴管管,100ml容器、蒸馏水、苏打水、牛奶、咖啡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碘液装入滴管管中,准备酒精灯;在10%淀粉溶液中加入1滴碘液,溶液变成蓝黑色,表示淀粉未消化完成。

将试管标记为“试管A”,将10ml的淀粉溶液倒入试管A中。

将另一个试管标记为“试管B”。

这样可以对照观察是否淀粉有消化。

2.实验操作:通过倒数滴加唾液,进行不同时间段的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每隔1分钟倒掉一部分淀粉溶液,然后在实验管中加入适量的新鲜唾液。

在加入唾液后,将试管放入酒精灯中加热2分钟,用以模拟体温。

将实验进行到试管A的淀粉片段开始变透明为止。

定时约30分钟。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淀粉的颜色变化并进行记录。

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以下结果:在实验开始时,淀粉溶液颜色为蓝黑色。

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发现试管A中的淀粉开始逐渐变透明,说明唾液中的淀粉酶开始起作用,将淀粉分解为糖类。

而与试管A相比,试管B中的淀粉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

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其他有趣的现象:当淀粉被蒸馏水溶解后,淀粉并没有被完全消化;用牛奶和咖啡代替淀粉,唾液没有起到消化作用。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唾液中的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糖类,从而起到消化作用。

如果唾液没有起到消化作用,淀粉会继续保持蓝黑色。

此外,我们还发现唾液只能消化淀粉,而不能消化其他物质,如牛奶和咖啡。

实验结论:唾液能够分解淀粉为糖类,起到消化作用。

实验拓展:你可以将本实验与其他实验结合起来,进一步探究唾液对其他食物的消化作用。

例如,你可以尝试将唾液与蛋白质(如鸡蛋)、脂肪(如油脂)等进行反应,观察唾液是否能够消化这些物质。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时要小心使用酒精灯,以防烧伤。

2.实验中的玻璃器皿要小心操作,以免破裂或受伤。

3.使用勺子或吸管时要小心,以免划伤口腔。

模拟消化实验报告

模拟消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消化系统的基本功能;2. 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3. 理解消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二、实验原理1. 消化系统由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肝脏等器官组成,主要功能是将食物分解成小分子物质,以便人体吸收和利用;2. 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3. 淀粉与碘液反应呈蓝色,若淀粉被分解,则不会出现蓝色。

三、实验材料1. 淀粉(玉米淀粉)2. 碘液3. 唾液4. 温度计5. 试管6. 移液器7. 烧杯8. 酸碱指示剂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淀粉、碘液、唾液、温度计、试管、移液器、烧杯和酸碱指示剂分别放入实验台;2. 在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淀粉溶液,编号为1号和2号;3. 将1号试管中的淀粉溶液加热至37℃,加入2ml唾液,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4. 将2号试管中的淀粉溶液加热至37℃,加入2ml清水,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5. 在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碘液,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6. 观察酸碱指示剂的变化,记录实验现象;7.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现象:(1)1号试管:加热后加入唾液,淀粉溶液不变蓝,酸碱指示剂无变化;(2)2号试管:加热后加入清水,淀粉溶液变蓝,酸碱指示剂无变化。

2. 实验分析:(1)1号试管: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淀粉溶液不变蓝;(2)2号试管: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淀粉溶液变蓝,酸碱指示剂无变化。

六、实验结论1.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可以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2. 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3. 消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是淀粉与唾液淀粉酶反应生成麦芽糖。

七、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模拟消化过程,探究了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唾液淀粉酶可以有效地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而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加深了对消化系统基本功能和消化过程中化学反应的认识。

基于科学思维培养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以“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为例

基于科学思维培养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以“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为例
米饭变甜是因为唾液中的某种物质吗?
2. 做出假设
做出假设。
。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后做出假设:
米饭变甜可能是唾液中的淀粉酶将淀粉水解成麦芽糖。
而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米饭只起到了物理性辅助
消化的作用。
3. 设计实验方案
设计实验方案。
。 学生学习思考“实验指导”中导
学问题:①如何获取淀粉溶液?②如何获取唾液?
生物·教学研究
基于科学思维培养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以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为例
福建龙岩市第五中学(364000) 沈素芳
[摘 要]以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的实验为例,
从实验探究、
设置问题情境及构建思维导图三个方面阐述学生科学思维
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科学思维;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生物科学素养
实验的探究目标比较简单,而真正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实
验探究设计的能力及观察、思考、动手、合作的能力,训
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本节实验课的教学设计以“科学探
究的一般过程”为依据,遵循引导、合作、自主、创新的原
则,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实验指
导”

思考导学问题、
上网查阅资料、
小组合作等途径自主
设计探究实验,全程参与完成实验探究过程。教师只是
实验分析、

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
。全班 8 个小组,实验结果与
预测完全相同的有 5 组,实验结果与预测不同的有 3 组。
学生经过小组讨论与交流、重新实验与论证,分析出实
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是淀粉溶液浓度偏高;滴加的唾液量
不够;实验操作不规范,唾液滴至试管壁上或没有摇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营市胜利第六十二中学
生物教师 王晓英
探究唾液对 淀粉的消化作用
探究过程
• 提出问题 • 作出假设 • 制定计划(方法步骤、材料用具) • 实施计划 • 得出结论 • 表达交流
实验记录
步骤 处理 材料 条件 馒头碎屑 唾液 水 条件 检测 实验现象 37℃ 碘液 1试管 馒头碎屑 唾液2ml 2试管 馒头碎屑
(3) 实验现象中利用淀粉的一种特性验证淀粉是 淀粉遇碘变蓝色 否存在,这个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谢谢! 再见!
关注
(1)若1、2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请提出探 唾液有利于淀粉的消化吗? 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变蓝。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淀粉的消化需要唾液淀粉酶的作用 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若1、3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请提出探究 淀粉的消化需要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吗? 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号试管不变蓝,3号试管变蓝 得出的结论是 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助于淀粉的消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部分实 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取三支试管编号为1、2、3 ; 步骤二:向1号试管中加入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并进行 充分搅拌; 步骤三:向2号试管中加人馒头碎屑、2毫升清水并进行 充分搅拌; 步骤四:向3号试管中加人馒头块、2毫升唾液,不搅拌; 步骤五:把三支试管一起放进37℃的温水中5分钟; 步骤六:取出试管后分别滴2滴碘液并摇匀,观察实验 现象。根据实验过程及观察现象变蓝 37℃ 碘液2滴 变蓝
实验结论
1、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淀
粉发生了变化即化学性消化。
2、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受
温度、时间的影响。
达标训练
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部分实验 步骤如下: 步骤一:取三支试管编号为1、2、3 ; 步骤二:向1号试管中加入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并进行 充分搅拌; 步骤三:向2号试管中加人馒头碎屑、2毫升清水并进行 充分搅拌; 步骤四:向3号试管中加人馒头块、2毫升唾液,不搅拌; 步骤五:把三支试管一起放进37℃的温水中5分钟; 步骤六:取出试管后分别滴2滴碘液并摇匀,观察实验 现象。根据实验过程及观察现象回答问题:
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部分实 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取三支试管编号为1、2、3; 步骤二:向1号试管中加入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并进行 充分搅拌; 步骤三:向2号试管中加入馒头碎屑、2毫升清水并进行 充分搅拌; 步骤四:向3号试管中加入馒头块、2毫升唾液,不搅拌; 步骤五:把三支试管一起放进37℃的温水中5分钟; 步骤六:取出试管后分别滴2滴碘液并摇匀,观察实验现 象。 根据实验过程及观察现象回答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