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论文

合集下载

环境保护毕业论文

环境保护毕业论文

环境保护毕业论文摘要当今,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成为新世纪的标志。

用环保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因此,如何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坚持实现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关键。

关键词:环境保护;经济发展;污染目录第1章绪论 3 1.1 环境的概念 31.2 环境保护的定义 3第2章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4 2.1 保护环境能够促进和优化经济增长 42.2 保护环境是以人为本的直接体现 42.3 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42.4 保护环境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方面 5第3章我国环境保护形势与对策 6 3.1 环境保护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63.1.1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6 3.1.2 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63.1.3 正确把握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6 3.2 环境保护的对策措施73.2.1 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 7 3.2.2 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83.2.3 严肃法制,加强执法能力建设 93.2.4 动员社会力量保护环境 9 3.2.5 加强科学技术和环保产业的支撑能力10第4章结论与展望 114.1 结论 114.2 展望未来 11致谢 12参考文献 13第1章绪论进入21世纪,环保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天更蓝、树更绿、水更清、城更美”,成为人们的共同心声。

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息息相关,保护人类的有限资源是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在我国,环境保护已列为改革和发展的十大战略任务之一。

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多次强调,要切实加强领导,把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工作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摆到议事日程上。

我国的立法机关也相关地制定了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使环境保护工作纳入了正规化、法制化的轨道。

环境保护是实实在在的工作,要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论文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论文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论文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这一综合复合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既互相促进又相互制约,相互之间既有积极的正面意义又有消极的负面影响。

下面是查字典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论文范文一:创立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设想摘要:现有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建设存在着经济学学科性质不突出、学科一体化不够、学科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创立中国特色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学科建设的难点与特点,提出研究对象与主线、目的与任务、指导思想与方法,设计该学科的框架结构与理论体系,为中国特色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进行科学而准确的定位。

关键词: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对象;研究主线;理论体系一、问题的提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是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下设立的二级学科,它是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是理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

目前,在国外,既未见有以《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为名的著作与教材,也没有把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融合为一体的一门经济学学科。

但国外对作为独立学科的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以及把资源与环境融为一体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研究开展较早,相关著作与教科书较多。

在国内分别以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为研究对象的书籍较多,把资源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视为一门学科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多,如以《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为名的著作较多。

但是,以《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为名的著作较少,作为教材的居多。

但问题是,这些教材大多没有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看成是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而是把它视为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的简单相加,在结构上表现为三大板块。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建设的这种情况,既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作为一门二级学科来建设的思路不相适应,也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更与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实际需求不相一致。

环境科学论文(优秀7篇)

环境科学论文(优秀7篇)

环境科学论文(优秀7篇)科学论文篇一天然材料的包装设计往往是以其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特色和独特的艺术品质感受给大众带来不俗的印象。

很多时候,天然材料的绿色包装设计作为一种有效的设计载体向受众传递产品的优异性,天然材料包装设计是绿色环保设计的有机展现,更是彰显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一、天然材料与绿色包装的关系(一)对天然材料的认识材料的选择是包装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更是有效表达设计创新性的一种有效存在,天然包装设计的美在于其具有不同层次,具有改良性。

最为乐道的是眼下天然材料的包装设计是符合市场价值规律的,不会脱离社会和市场。

天然材料包装设计体现了人类审美意趣,也印证了它为服务人们的生活需要为主旨,将不断丰富的审美过程与实用性运用到具体设计中。

(二)对绿色包装的理解生态平衡,环境可持续发展;人类自身健康安全意识:自然以及舒适简约的设计理念;长期发展设计思想。

这在绿色包装发展的理念上也是包装文化观念层和精神层上的一种升华。

从内置物的实用性到包装设计文化的审美情趣、材料形式和创作的风格彰显了审美潮流到市场消费的规律。

(三)天然材料与绿色包装设计的视觉表现包装作为普遍化的一种艺术设计体裁,它可以将民族精神、企业精神或设计师的精神选择性的融入到设计中。

绿色包装设计在今天大多易见,受环境与不同因素的影响,为了给人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包装设计不得不充分考虑到设计定位与设计理论。

包装有着与人近距离接触的属性,良好的视觉表现会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力,渐渐成为商品销售好坏的有力因素。

包装设计在社会上影响力愈发广泛,在包装的设计中,材料的视觉感受是来自于眼睛对其材料表面特征的感知,我们直观的接触天然材料并感受到其材料质感,良性的将产品的固有属性与天然材料的绿色设计进行探讨,从而与之完美结合起来,其包装的视觉表现与内置物的主体属性有效的融合。

设计师通过包装材料的选择,从而是产品增添了浓厚的地域色彩与情感共鸣。

(四)天然材料c绿色包装设计的文化融合性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不断发展与交流的今天,促使了设计界的元素语言的交流与发展。

专业导论结课论文经济学

专业导论结课论文经济学

专业导论结课论文经济学导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如何做出选择的学科。

它涉及到个体、企业和政府如何分配资源,以实现最大利益。

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们的消费和生产决策,以及这些决策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经济学对于政府的决策制定、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个人的生活选择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经济学的重要性以及它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首先,我们将介绍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包括供给和需求、边际效用和成本、市场结构和竞争力等内容。

其次,我们将探讨经济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包括货币政策、贸易政策、环境政策以及劳动市场政策等方面。

最后,我们将分析经济学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包括消费决策、职业选择、金融投资以及家庭规划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探讨,我们将更深入地理解经济学对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经济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学科,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深入地了解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和实践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现代社会中各种经济问题。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读者能够对经济学有一个更清晰和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应对现代社会中的经济挑战。

经济学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的探讨,更是对实际经济现象的分析和研究。

经济学家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制定政策和经营战略。

例如,经济学家可以通过对市场供求关系的研究,预测商品价格的变动趋势,为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提供依据;通过对劳动力市场的分析,为政府提供就业政策的制定建议。

总之,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在实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另外,经济学还对于实现社会发展和公平分配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经济学可以帮助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同时,经济学也关注着社会不平等和贫富差距的问题,通过调节税收政策、社会福利制度等手段,促进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

资源环境经济学专业课程

资源环境经济学专业课程

资源环境经济学专业课程资源环境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研究资源和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该专业课程涵盖了资源和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能力。

一、课程概述资源环境经济学专业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资源和环境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掌握资源和环境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实践技能。

课程内容包括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资源配置与利用、环境污染与治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二、课程设置1. 资源经济学:介绍资源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资源的定义、分类、供求关系、价格形成机制等内容。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资源经济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环境经济学:介绍环境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环境的定义、价值评估、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等内容。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环境经济学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3. 资源与环境经济政策:介绍资源和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包括资源税、环境税、排污权交易等政策工具。

通过案例研究,让学生了解资源与环境经济政策的实际操作。

4.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介绍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包括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指标与评价等内容。

通过论文写作,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课程特点1. 理论与实践结合:课程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案例相结合,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团队合作与讨论:课程设置了小组讨论和课堂演讲环节,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理论与案例相结合:课程中引入了大量的实际案例,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和应用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理论知识。

4. 学术研究与实践能力培养:通过课程中的论文写作和研究项目,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做好准备。

四、就业前景资源环境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可在政府部门、环保组织、研究机构、大型企业等单位从事资源环境管理、环境评估、环境政策研究等工作。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论文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论文

浅谈如何推进绿色GDP在我国的发展张翔10资环 20102509310053摘要国民经济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范围内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总和,而国民经济核算就是对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总体进行全面的核算,对于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的分析和预测、对于制定宏观经济政策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以GDP为核心的SNA体系没有对国家可持续发展层面上的经济社会运行全部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考虑,存在一些缺陷,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原则。

[1]鉴于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存在许多缺陷,很多国家尤其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相继建立新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即绿色GDP核算。

而我国在2005年开展了十个省市的绿色GDP核算和污染损失评估调查试点工作,在绿色GDP核算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观念、技术和制度安排方面的巨大阻力,本文认为,推进绿色GDP的发展应该从局部入手,从有条件的地方入手,加快观念和制度的改变,建立起有法制依据的现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从而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关键词: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缺陷绿色GDP 发展当前,在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实行绿色GDP来推进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从资源来看,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面临严峻的资源短缺形势。

45种主要矿产资源,我国人均拥有量仅相当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2[2]。

目前,我国已有2/3的国有骨干矿山进入中老期,400多座矿山因资源枯竭濒临关闭。

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到2010年能保证需求的有23种,到2020年能保证需求的仅有6种。

从环境方面看,我国环境形势也相当严峻,特别是大气和水污染较为严重。

几种主要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我国均排在世界前列。

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的不到1%,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即居住区标准的城市仅占47.1%,这意味着超过一半的城市人口在未达标的空气中生活。

目前,我国河流、湖泊和地下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七大水系1/3以上河段被严重污染,40%的水源已不能饮用。

简洁大方超唯美风格经典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研究生优秀毕业论文答辩ppt模板

简洁大方超唯美风格经典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研究生优秀毕业论文答辩ppt模板

论文研究内容阐述: 656973
• 内容: • 134712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 • 908954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人 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 401352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人口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
论文研究内容阐述: 166284
我很大的帮助。本文能够顺利完成,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
××××,感谢各位系的老师的关心和帮助。
• 最后向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人表示真心的感谢。
16
研究方法1 研究方法2 研究过程
采用了什么方法?在哪里展 开?如何实施?
采用了什么方法?在哪里展 开?如何实施?
Hale Waihona Puke 阐述研究过程,如何具体实 施?
研究综述(1)
• 简要说明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谁、什么时间、什么成果。 • 最后很简要述评,引出自己的研究。
主要结论(3-5)
• 自己研究的成果,条理清晰,简明扼要。 • 多用图表、数据来说明和论证你的结果。
演示
• 若是系统开发者,则需要提前做好安装好演示准备,在答辩时对 主要模块作一演示1-2分钟。
问题讨论(1)
• 有待进一步讨论和研究的课题。
总结: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
• 内容123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人口资源 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人口资源 与环境经济学专业 215265
论文研究内容阐述: 996990
• 内容: • 53870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 • 83854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人 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 829534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人口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

环境生态学与经济学论文

环境生态学与经济学论文

环境生态学与经济学论文环境生态学与经济学的关系是当今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因为环境问题与经济问题已经变得密不可分。

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环境生态学与经济学的相互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

首先,环境生态学和经济学都是基于人类社会系统的研究,关注人类与周围环境和经济的关系。

环境问题导致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和经济问题,这些问题互相裹挟,相互依存。

因此,环境生态学和经济学的结合已成为重要的跨学科领域。

通过对环境生态学和经济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影响,更好地为制定环境和经济政策提供参考。

其次,环境经济学是环境生态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强调在人类经济活动中对环境资源的使用、保护和管理。

环境经济学将环境问题转化为经济问题,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环境问题。

以碳交易为例,企业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需要购买一定的碳排放减排指标来弥补自身排放产生的环境损害。

这种通过市场机制解决环境问题的方式,使得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的关系更加紧密,经济发展有了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最后,生态经济学是一种以自然经济系统为基础的经济学理论,强调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依赖,要求经济活动要有益于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共同利益。

这种理论以生态学为基础,研究如何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之间找到一种适当的平衡,使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环境生态学和经济学的结合可以更好地探究环境问题和经济问题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影响,并创建一种更加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体系。

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出现为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环境生态学和经济学的相互影响,积极探索出解决环境问题和经济问题的新途径,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范例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范例

当涉及到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时,有许多不同的主题可以选择。

以下是50个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的范例:1. 水资源管理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2. 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经济影响3. 气候变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及适应策略研究4. 水污染对旅游业经济的影响及应对措施5. 生态补偿政策对自然资源保护的经济效益评估6. 新能源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7. 城市空气质量改善措施的经济效益评估8. 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及恢复策略研究9.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经济价值评估10. 可持续城市发展的经济政策研究11. 碳排放交易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分析12. 循环经济模式对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13.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自然资源管理方法研究14. 绿色金融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研究15. 节能减排政策对工业部门经济发展的影响评估16. 低碳交通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及政策建议17. 可再生能源发展与能源安全的经济分析18. 水资源配置对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19. 森林资源管理的经济效益评估20. 环境税收政策对企业环保行为的影响研究21. 水资源权属制度对管理效率的影响研究22. 微观经济因素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23. 环境规制对企业创新与竞争力的影响研究24. 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的经济评估与调整建议25.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经济策略研究26. 水资源治理与跨界合作的经济效益评估27. 碳排放定价对经济的影响及公平性评估28. 水资源供需管理模型的经济分析29. 气候变化适应措施对农村居民经济脆弱性的影响研究30. 基于风险管理的自然灾害经济损失评估31. 可持续城市交通规划对居民福利的影响研究32. 大气污染治理对健康产出的经济效应评估33. 资源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与经济可行性分析34. 生态补偿政策的社会公平性评估35. 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农业生产效益的关联分析36. 可再生能源市场发展的经济机制研究37. 水资源流域管理的合作模式与经济效益评估38. 碳市场交易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39. 环境效率评估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应用研究40. 基于生态经济学的海洋资源管理研究41. 可持续能源发展对农村地区贫困问题的影响研究42. 碳排放减少目标的经济成本与效益评估43. 环境税收政策的社会分布效应分析44. 城市绿化对房地产价值的影响研究45. 微观企业环保行为的经济动因分析46. 气候变化对旅游业地区经济的影响评估47. 微观经济因素对环境治理成本的影响研究48. 可再生能源发展对就业创造的经济效应分析49. 水资源与粮食安全关系的经济模型构建与分析50. 环境与健康关联的经济成本与效益评估。

经济学类论文(5篇)

经济学类论文(5篇)

经济学类论文(5篇)经济学类论文(5篇)经济学类论文范文第1篇依据笔者多年的微积分课程教学体会,目前微积分教学的实际状况不容乐观。

课时少,内容多,老师受教学方案和教学大纲的制约,往往忙于赶进度,不易照看到同学的感受。

课堂教学仍旧是老师讲、同学听的模式,同学没能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没有真正融入教学过程,同学与老师主客体倒置,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降低了同学学学数学的爱好,肯定程度上挫伤了同学的学习乐观性。

教学内容抽象,理论性强,教材偏向于纯数学的理论和计算,同学得到的是一大堆的数学定理、公式,缺乏直观的演示,导致同学对微积分这门课程产生畏难心情。

缺乏数学与经济之间的相互渗透,使同学学习微积分的目的不明确,为学微积分而学微积分,很多同学学完微积分后不会详细应用,从而造成同学的学习爱好不高,教学效果不好,微积分学习形成了一种不良循环。

尤其是新形势下市场经济的快速进展对高校毕业生技能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数学的教学工作必需跟上时展的步伐。

微积分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存在问题的缘由分析笔者认为,造成上述状况的缘由是多方面的,大体上可以分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三个方面的缘由。

2.1从教学内容方面看目前的微积分教材非常注意理论的严谨性。

微积分的教学内容和体系长期以来基本沿用过去已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固有模式,以传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主要目的。

从内容绽开的层次看,大多仍沿用传统的"概念(定义)定理(结论)例题'固定模式,过分强调了形式倾向严格化的东西,如极限的定义等,注意严密的规律推理和解题技巧,而忽视了微积分教育最本质的东西应是直观化和形象化。

理论介绍缺少实际背景的铺垫。

课堂上同学的思维总是被按部就班地朝着固定的方向引导,往往重视理论学问而忽视了其实际背景和应用价值。

这使同学感到微积分课程特别抽象,特别难学,特别神奇。

2.2从教学方法方面看目前大多数微积分的教学,出于对理论性和学问体系的严谨性考虑,教学方法仍显得抽象而陈旧,讲课中往往过于注意学问的系统传授而忽视了学问的产生和应用背景;偏重符号演算和解题技巧的训练,忽视从直观(主要来自应用和美感)和问题背景方面的引导。

环境经济学论文(就浅析生态补偿)

环境经济学论文(就浅析生态补偿)

浅议生态补偿摘要::构建生态补偿机制,还原生态以价值,不仅是环境降压的出口,而且有利于缩小区际差距,促进环境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同时也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

本文旨在从生态补偿的概念、理论基础以及方式等对其进行分析、介绍。

1 前言生态补偿理论是伴随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而产生的基于利益补偿与生态系统维护及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理论。

其产生背景与特定地区经济发展、自然资源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相关联,同时也是环境保护意识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一种映射。

2 生态补偿的概念生态补偿最初源于自然生态补偿,指自然生态系统对干扰的敏感性和恢复能力,《环境科学大辞典》将生态补偿定义为“生物有机体、种群或生态系统受到干扰时,所表现出来的缓和干扰、调节自身状态使生存得以维持的能力,或者可以看成生态负荷的还原能力”。

目前,国内学者对生态补偿概念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生态补偿,包括污染环境的补偿和生态功能的补偿,即包括对损害资源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或对保护资源环境的行为进行补偿,以提高该行为的成本或收益,达到保护资源的目的。

狭义的生态补偿是指生态功能的补偿,即通过制度创新实行生态保护外部性的内部化,让生态保护成果的受益者支付相应的费用;通过制度设计解决好生态产品这一特殊公共产品消费中的"搭便车"现象,激励公共产品的足额供应;通过制度变迁解决好生态投资者的合理回报,激励人们从事生态保护投资并使生态资本增值的一种经济制度。

3 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生态补偿理论基础研究的出现是源于人们对经济投资回报的思考,目前提得比较多的是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生态资本理论,三大理论分属于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生态资本理论三大经济学流派。

3.1外部效应理论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对外部性是这样定义的“外部性是指那些生产或消费对其他团体强征了不可补偿的成本或给予了无需补偿收益的情形”。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社会边际成本与私人边际成本相等,社会边际收益与私人边际收益相等,从而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案

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案

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案一、引言资源与环境问题在当代社会中日益凸显,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并掌握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本教案旨在为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提供指导,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技巧;3. 理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4. 运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资源经济学导论1.1 资源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2 资源的分类与特征1.3 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分析1.4 资源配置与效率2. 第二单元:环境经济学导论2.1 环境经济学的基本概念2.2 环境与经济的相互关系2.3 环境问题的经济分析2.4 环境政策与可持续发展3. 第三单元:资源环境价值评估3.1 资源环境价值的概念与分类3.2 资源环境价值评估的方法与工具3.3 资源环境价值评估案例分析4. 第四单元:资源与环境的市场失灵4.1 外部性与环境损害4.2 公共物品与资源的非竞争性4.3 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5. 第五单元: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环境政策5.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5.2 资源环境政策的设计与实施5.3 可持续发展案例研究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将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加深对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3. 期末论文:学生独立撰写一篇关于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相关问题的论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 课堂演示:学生小组展示一篇论文或案例分析,以便增加实际应用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导论》(第三版),作者:XX2. 课件:教师将准备针对每个单元的课件,供学生掌握课程重点内容。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经济学论文篇1:《经济学基础教学环境的革新》经济学基础在当前经济管理类型专业中属于非常核心的课程,在其相关专业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发挥关键重要作用,尤其现在国家市场经济体制处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对于经管类人才需求量非常大,我们必须加大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经济学基础的教学水平。

[1]同时经济基础课程教学目的重在实践,但是其内容体系过于庞杂、知识偏重理论,但是日常的课堂教学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然而当前教学环境发展较为滞后难以满足新时代对经济学基础教学要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型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的实施,阻碍了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不利于实用性经管人才的培养。

1经济学基础教学环境发展现状1.1经济学基础教学课程的安排偏重理论,各院校致力于知识理论的研究,院校教师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理论研究以及论文的发表方面,忽略了对经济学基础中应用性教学的研究,而此类学科对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具有较高的要求,这使得教学效果并不明显,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同时,现在大多数教学只是单纯掌握了理论性知识,基本没有从事任何经济学实践活动,也没有开展过任何经济业务。

如此一来,教师在课堂上只能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无法给学生提供有效的经济学案例,课程内容空洞无趣、枯燥无味,不仅不能使学生很好地了解课程的内容知识,甚至极大消磨了学生的耐心,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之实践性教学,教学效果不理想。

1.2教学案例的使用水平偏低众所周知,经济学基础知识理论性太强,单纯照本宣科学生难以理解知识内涵,加之该学科对实践性还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在课程中增加教学案例分量既是学科本身的要求,也是众多经济学专业的学生的学习需求。

[3]但是,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学案例分析课程安排较少,案例内容质量不高,脱离实际生活,案例分析不到位、不合理,使得最终案例教学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

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是涉及方方面面。

其一,一般情况下,案例教学具有一定的人数限制,理想的授课人数大约为30人,但是各大院校实行扩招,学生规模持续壮大,然而与学生对应的教学资源并没有都得到很好的满足,班级人数不断增加,加大了授课压力,普通教学班人数扩大到60人左右,甚至部分学校由于人数过多组织合班授课,班级人数超过百人,这直接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案例教学效果。

资源 环境 经济学 论文

资源 环境 经济学 论文

资源环境经济学论文Title: The Impact of Resource Management on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SustainabilityAbstract: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ource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resources and the growing concern for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it is crucial to understand how the management of resources can contribute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rough a review of existing literature and case studi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sustainable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promoting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well-being. The paper also explores the role of government polici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and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in achieving a balance between resource exploitation and conservation. Introduction:The deple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degrad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have become pressing global issues in recent years. The unsustainable exploitation of resources has led to ecological imbalances, climate change, and the loss of biodiversity. At the same time, the lack of proper resource management has hindere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reatened the livelihoods of millions of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In response to these challenges, there is a growing recognition of the need for sustainable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that can ensure the long-term availability of resources while preserving the environment for future generations.Methods:This paper adopt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approach by reviewing existing literature on resource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ase studies from various countries and regions are also included to provide practical insights into the impacts of different resource management strategies. The data collected are analyzed to identify key trend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achieving a balance between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conservation.Results:The findings of this paper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sustainable resource management in promoting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sustainability. Proper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such as conservation, recycling, and renewable energy development, can help reduce 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ensure the availability of resources for future generations. Moreover, sustainable resource management can also create new economic opportunities, such as green jobs, eco-tourism, and clean technology industries. However, achieving sustainable resource management requires a multi-faceted approach that involves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private sector engagement, and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Conclusion:In conclusion, sustainable resource management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ensuring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y adopting sustainable practices, such as resource efficiency, waste reduction, and ecosystem protection, countries can achieve a balance between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conservation. This, in turn, can lead to long-term environmentalsustainability,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well-being. Moving forward, it is essential for policymakers, businesses, and individuals to work together to promote sustainable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achieve a more sustainable future for all.。

环境经济学论文

环境经济学论文

环境经济学论文环境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环境资源管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的研究对象包括环境问题的识别、评估和解决方案的制定,以及环境政策的实施与经济效益的评估等。

本文将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探讨环境问题的根源、解决途径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环境问题的根源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其中包括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

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类的经济活动,特别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经济发展导致了资源的大量消耗和能源的过度使用,同时也导致了大量的废物排放,进一步加剧了环境压力。

第二部分: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有很多,其中包括环境管理、环境科技和环境政策等措施。

环境管理涉及到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可以通过加强环境监测、制定环境标准和推行环境管理体系等方式来实现。

环境科技则是利用科技手段来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例如通过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来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此外,环境政策是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税收政策、补贴政策和法律法规等方式来引导经济行为和社会行为朝着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

第三部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子孙的发展空间和资源利用权益。

环境经济学强调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认为经济发展应该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进行。

只有保护环境资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才能保证人类的经济长期发展和社会进步。

因此,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结论通过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密切关系。

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于我们的未来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制定出科学的环境政策,加强环境管理,推动环境科技创新,共同建立一个宜居的地球家园。

参考文献:1. Xie, J., Yu, Y., Liang, X., & Hu, Z. (2019). The role of demographic factors in influencing public support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licies in China.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13, 1042-1051.2. Zhang, S., Li, J., Yu, X., & Han, K. (2020). Does energy mix matter for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65 countries.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70, 122417.3. OECD (2011). Towards Green Growth: Monitoring Progress – OECD Indicators.以上是根据题目所给的“环境经济学论文”来撰写的文章,以学术论文的格式进行论述。

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三篇

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三篇

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三篇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三篇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三篇篇一摘要:文章分析了新经济时代企业所需人才的类型及素质,提出了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方法。

关键词: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创新管理一、引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与以往大工业不同的发展趋势,即商业的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这标志着美国开始进入新经济时期。

此后经济学家及其他理论学者对新经济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认为新经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新经济即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数字化经济、生物经济、风险经济等等。

狭义新经济是指美国于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在技术进步和全球化共同作用下所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与传统经济的本质区别是在实现低通涨和低失业率较长期并存的情况下的经济持续增长。

新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或“旧经济”而言的,在全球化资源配置和市场开发基础上,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由高新科技产业驱动,以创新为核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大调整。

它具备了知识化、创新化、全球化、网络化、科技化和可持续化几大特征。

二、新经济时代企业所需人才的类型及素质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人才资源成为新经济的主体。

新经济时代所需人才,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一般需要如下几个类型:(一)创新型人才创新是新经济时代的主题,新经济是创新化的经济,创新化经济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性的人才。

首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不再要求我们有强的记忆能力,而是要求具有综合的研究、判断、逻辑推理能力,高度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其次在新经济时代,产品的知识含量增加,逐步形成知识产品。

知识产品的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不是设备和工具,而是人的知识能力,特别是人的创造能力。

另外,商品的价值不再是劳动者体力的简单转化,而是劳动者知识的转化,要求劳动者必须有较强的创造能力。

最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创新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据科学家研究,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 世纪初为5%——20%,70年代至9o年代为开放、头脑灵活、技术专精、自信自强、流动性很高。

环境经济学论文选题

环境经济学论文选题

环境经济学论文选题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除了人们未能认识自然生态规律外,从经济原因上分析,主要是人们没有全面权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只考虑近期的直接的经济效果,忽视了经济发展给自然和社会带来的长远的影响。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环境经济学论文选题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环境经济学论文选题(一)1. 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2. 沿海农业区施用农药的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方法与案例研究3. 江苏省森林资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FEES)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与优化4. 干旱区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研究5. 环境经济综合核算问题研究6. 辽宁省环境效率时空差异分析及环境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7. 中国能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研究8. 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的成都市能源—环境—经济3E系统的建模与仿真9. 环境经济政策下环保投资的中日对比研究10. 基于环境经济视角的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研究11. 欠发达地区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系统仿真研究12. 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3. 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与引资绩效14. 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政策工具及前景15. 环境经济学在中国的最新进展与展望16. 论我国的环境经济学学科体系建设17. 环境经济学:中国的进展与展望18. 环境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与完善19. 经济学的新领域:环境经济学20. 水环境生态价值的定量分析——以XX市为例环境经济学论文选题(二)1. 低碳旅游——环境经济价值实现的新方向2. 环境经济外部性的内部化路径比较分析3. 环境经济政策对贸易影响的理论分析4. 规模化畜牧养殖废弃物处理的环境经济优化研究——基于生态经济模型的分析5. 甘肃省能源消费与环境、经济关系研究6. 甘肃省农村地区生物质能源环境经济益研究7.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的人工林作业资源—环境—经济影响研究8. 环境经济损失评估理论及应用研究9. 奇台绿洲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互动协调研究10. 非点源污染最佳管理措施的环境经济评价11. 环境经济指标体系及其应用研究环境经济学论文选题(三)1.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2. 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的评价与应用3. 南方农村沼气发展新模式的环境经济分析4. 我国生活垃圾处置市场的环境经济政策选择5. 中国环境经济系统的物质需求量研究6. 关于环境经济投入产出核算理论与方法的改进7. 构建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的环境经济手段研究——以福建省九龙江流域为例8. 我国环境污染、环境健康、环境经济与发展战略9. 我国生态、环境、经济系统耦合协调测度方法综述10. 旅游经济发展中的环境经济政策应用及研究进展11. 旅游资源的资产化管理与旅游业环境经济政策研究——兼与敖荣军等同志商榷。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专业论文选题指南环境政策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专业论文选题指南环境政策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专业论文选题指南环境政策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与资源经济学专业论文选题指南研究方向一:环境政策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分析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各国的共同目标,环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研究方向下,您可以选择以下几个具体的选题:1. 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分析研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影响,分析气候变化对经济发展、农业生产、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影响,并探讨相应的政策应对措施。

2. 环境税收政策的效果评估以某国家或地区的环境税收政策为案例,使用经济学方法和模型评估环境税收政策的效果,包括对环境污染的减排效果、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社会公平性等方面的分析。

3. 自然资源的管理与利用研究某一类自然资源(如水资源、林木资源等)的管理与利用,分析政府干预对资源供需平衡、市场机制运行和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研究方向二:环境污染与经济效益的博弈分析环境污染与经济效益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在这个研究方向下,您可以选择以下几个具体的选题:1. 全球环境污染问题的国际博弈分析分析全球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源及其国际传播机制,探讨各国间在环境保护上的合作与冲突,并提出国际协调与合作的政策建议。

2. 环境市场与环境权益的均衡研究研究环境市场的建立与运行机制,分析参与者行为的势力博弈与利益分配,以及如何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中实现效益与公平的均衡。

3. 污染权交易政策的经济效果评估以特定地区的污染权交易为案例,基于经济学和政策评估的方法,分析污染权交易政策对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研究方向三:可再生能源经济学分析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对于实现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个研究方向下,您可以选择以下几个具体的选题:1. 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与经济效益评估分析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比较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重点关注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和就业的促进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论文——论我国地下水的有效配置年级学院:2011级经济管理学院专业班级:农林经济管理1班学号:************姓名:***摘要:地下水资源是可耗竭资源且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现在的利用会影响到后代人的可利用水资源,所以,相对于其他自然资源来说,地下水资源的利用更应该得到合理的配置。

我国的地下水资源存在着南北不平衡,且开采量在不断地加大,污染也在不断加重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字:地下水资源配置问题对策1.地下水资源概况1.1 水资源水资源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是自然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与其他自然资源不同,水资源是可再生的资源,可以重复多次使用,通过自然界的水文循环和人类的污水处理来使得水资源得到补充和更新全球水储量。

地球表面的72%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仅占所有水资源的0.5%,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层中,其余多为土壤水分或深层地下水,不能被人类利用。

1.2 地下水资源地下水资源是指在一定期限内,能提供给人类使用的,且能逐年得到恢复的地下淡水量。

是水资源的组成部分。

通常以地面入渗补给量(包括天然补给量和开采补给量)计算其数量。

因此,地下水资源的开采一般不应超过补给量,否则会给环境带来危害,使生态条件恶化。

和其他水资源不一样的是,地下水资源属于可耗竭资源,被开采之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难以恢复。

1.3 我国水资源概况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

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我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

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图1:2000-2011年我国水资源情况数据来源:我国统计年鉴根据图1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我国水资源量总体保持一个平稳的量,但还是稍微有一点下降的趋势,特别是地下水,所以如果我国不合理使用水资源,将很可能造成水资源的大量减少。

1.4 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现状受特殊地理位置的制约,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极不均匀,水资源分布与土地资源和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加之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下垫面条件的影响,近年我国水资源情势发生了显著变化,大部分地区水资源量明显减少,同时受到现有工程调蓄能力、供水保障程度的限制,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严重。

为了维持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得不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开采量亦呈持续增长趋势。

根据表1数据显示,2000-2010年间,我国地下水供水量由1069.2亿m3 增加到1107.3亿m3,年增长率达1.21%,而同期地表水供水量由4440.4亿m3 增加到4881.6亿m3,年增长率仅为0.99%,辽河、淮河、海河等一些北方地区,地表水供水量呈逐年递减趋势。

同时,一些南方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也因为地表水体的污染,转而开发利用地下水。

其中,西南诸河地下水供水量年增长率变幅较大,达7.97%,而同期地表水供水增长率仅为3.02%,地下水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供水水源。

表1:2000-2010年我国水资源供水情况大量的地下水开采使一些地区暴露出严重的地下水超采问题,并因此引发了许多严重的生态与环境问题。

据统计,全国地下水超采量已由20 世纪80 年代的100 亿m3/a 增加到现状的228 亿m3/a,地下水超采面积由5.6 万km2 扩展到18 万km2。

更令人担忧的是,地下水污染状况日趋严重。

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调查评价成果,全国近40%的城市地下水水质在不断恶化,直接威胁到居民饮水安全。

因此,在新的形势下,重视和加强地下水管理和保护,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社会稳定,是民生水利迫切需要加强和取得突破的重要工作之一。

2.水资源有效配置的理论说明水资源配置即是针对水资源时空分布与需求的不一致性,人为采取的调控措施。

《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的表述较为全面,即“在流域或特定的区域范围内,遵循有效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的原则,利用各种工程与非工程措施,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资源配置准则,通过合理抑制需求、保障有效供给、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等手段和措施,对多种可利用水源区域间和各用水部门间进行的配置”。

水资源配置的目的是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

水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是公平、高效、可持续。

水资源的有效配置方法取决于地下水或地表水是否被补给。

如果储水量短缺,地表水的有效配置问题是指在竞争的用水户之间分配更新的供给量,代际间的分配并不重要,因为它取决于将来的自然条件。

而对于地下水来说,今天的开采将影响后代人对地下水的开采,因此其跨时期分配是一个关键性问题。

2.1 地下水的有效配置由于地下水的形成要经过一定的地质年代,地下水是有限的,而且是可耗竭的资源。

分析地下水的有效配置必须考虑它的这一特点。

因而,地下水资源的跨时期有效配置可用开采成本不断上升的可耗竭资源的有效配置模型来分析。

根据图2显示,随着时间的变化,地下水资源的边际开采成本在不断上升,在达到一定的量时,趋于不变。

如果不存在可再生替代资源,则边际开采成本将无限上升,直至将地下水资源耗尽。

图2:存在可再生替代资源和可耗竭资源开采成本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可耗竭资源的边际成本作为可耗竭资源,地下水的有效配置必须考虑边际使用者成本,因为当前的开采使用会影响后代人对地下水的开采利用。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地下水的有效开采路径随时间不断下降。

边际开采成本随河床的下降而增加,边际使用者成本则随边际开采成本的增加而减少,总的边际成本(即边际开采成本与边际使用者成本之和)不断增加。

当河床干涸或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或边际成本大于从其它渠道获得水的边际成本时,地下水的开采将停止。

当地表水的获取成本大于地下水的开采成本时,人们将倾向于开采地下水。

目前地下水的大量开采就是因为对地表水的竞争太激烈,同时,地表水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利用后没有得到处理而是作为废水排放,影响了清洁水的供给。

若地表水的获取成本小于地下水的开采成本,人们将倾向于利用地表水。

在一个有效的地下水市场里,地下水的价格将随时间上升直到等于边际开采成本。

目前地下水超量开采的另一原因是其开采成本中没有包含边际使用者成本,这就不能使水资源在当代人和未来使用者之间通过水资源的保护达到一种平衡。

总之,地下水的有效配置的关键是:要考虑边际使用者成本。

3.我国地下水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据调查,目前我国地下水利用量占全国水资源利用量的16%,已勘查评价的集中供水水源地约1400多处,其中已开采近1000处,日开采量近1亿立方米。

依靠地下水供水的城市达400多个,占全国城市总数的60%。

3.1我国地下水开采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

在我国的农村里,由于农民是基层人民,生活水平不高,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没有对农民使用灌溉水等情况进行限制,所以由于大量地使用灌溉水,挖井等行为,地下水损耗的速度也在不断地加大。

3.2 南北方在地下水资源分布和城市供水结构方面存在较大的地区性差异。

南方地下水资源丰富,约占全国地下水资源总量的71%,而占全国国土面积60%的北方地区,地下水资源仅占全国的29%。

在城市供水结构上,北方地区地下水所占份额较大,有的城市甚至以地下水为唯一水源。

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的是华北地区,地下水供水量占全地区总用水量的52%。

这充分表明在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地下水资源已成为城市和工农业生产的战略性经济资源。

资源分布不均和不合理的开采布局,使城市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着严重问题。

3.3在许多地区和城市,局部超采现象较为普遍。

北方大部分地区地下水资源处于超采或严重超采状态。

其中呼和浩特市开采强度达193.6%,已严重超采。

超量集中开采地下水,已造成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引起地面沉降。

有些地区虽然总体上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量并未超过允许量,但由于地区间开采程度不平衡,造成局部开采强度分布不均,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

特别是城市地下水集中开采局部地段,已多处发生地面塌陷事故。

在我国沿海城市地区,由于超采引起的海水入侵问题已比较严重。

3.4地下水污染严重。

大量农药、化肥、生活污水及工业“三废”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成为地下水的污染源。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发现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地区及城市已有136座,污染较为严重的有包头、沈阳、兰州等城市。

浪费地下水资源的现象也很严重。

目前西北盆地有的地区每亩灌溉定额高达700-1000立方米/年,有效利用率只有30%-40%,大量宝贵的地下水资源被浪费。

4.对策措施4.1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与配置管理根据当前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全国水资源规划有关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调查评价和水资源总体配置方案的基础上,针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地下水演变规律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需要,建立和完善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调查评价机制,定期评价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并进行预测、预警分析,提出地下水资源形势报告;同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与环境保护的要求,完善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的规划体系,建立以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水量分配和水位控制为核心,以水文地质单元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地下水资源管理体系,制定地下水功能区保护指标体系,建立起全国地下水功能区划体系,合理安排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4.2地下水涵养与保护加强地下水补给区与地下水水源地的涵养与保护,探索增强地下水水源地涵养能力的途径和措施,提高地下水调蓄能力,提高地下水源供水保障程度。

研究推广雨洪补源技术、方法,开展雨洪补源工程示范、增加地下水补给,探索利用雨洪资源补给地下水的技术体系和管理机制。

4.3重点地区地下水环境治理与修复自2004 年地下水保护行动启动以来,先后开展了生态脆弱区、西南岩溶区、北方煤炭主采区、地热水开采区、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地下水保护试点工作,为探索我国不同类型区地下水管理经验,推进重点地区地下水超采治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