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的教学设计_200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例尺》教学设计
逸夫实验小学武美芳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教材第30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出比例尺。难点是从不同角度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孩子们,今天有几位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大家有没有信心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老师希望大家在课堂上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提出问题。
师:你们喜欢画画吗?那我们来画个最简单的画。这是一枚硬币,你能同样大小的把它画在练习本上吗?(能)
师:这个教室的长,昨天老师量过了,大约8米,你能同样长的把这条线段画在练习本上吗?(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啊?生:因为太长了。
师:那你能不能想个办法把这条长画在练习本上呢?缩小
这个办法不错,看来同学们很爱动脑筋,遇到问题会想办法。那就用这种方法画画吧。
2.展示作业
师:哪位同学来说一下,你画了一条多长的线段?谁再来说说。
师:同样画的都是我们的教室的长8米,却不一样长,这是为什么呢?
师:我没听明白,谁能把这句话再解释一下?
师:这10厘米,5厘米,1厘米画在纸上的距离叫做图上距离,而这个8米是我们这个教室长的实际距离。
师:现在请同学们算一算,你所画的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并化成最简整数比。
师:那你在化简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统一单位)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存在着一种倍数的关系,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比例尺。
二、认识比例尺
1.认识比例尺。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什么呢?
预设:什么是比例尺。比例尺是谁与谁的比?
出示自学提示:我们先来解决两个问题。1.什么是比例尺。2如何表示比例尺。.
阅读课本48页第一段和第二段。
学生反馈: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
2、生活中的比例尺
比例尺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那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比例尺?
生:在地图上见过比例尺
师:那你见过的地图有多大?出示大小不同的中国地图。
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师:同一个中国画出来怎么大小不一样?也就是什么不一样?
生:也就是比例尺不一样。
师: 选用的比例尺不同,画出来的图的大小也不同
3、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认识
下面我们认真观察48页主题图,并思考3个问题。先自己阅读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这3个问题。
1、比例尺分哪几类?
2、图中的比例尺表示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3、图中的两个比例尺是将实物放大还是缩小了呢?
知道什么是数值比例尺,什么是线段比例尺了吗?下面我们来判断一下。课件出示
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刚才看到的比例尺都是将实物缩小的比例尺,那么有没有将实物放大的比例尺呢?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教师适时出示49页主题图,并告诉同学们,在实际生产中,有些零件比较小,我们需要把它扩大后再画在图纸上。
设疑:图中的5:1表示什么呢?让学生观察主题图,理解这类比例尺的含义。
请同学们观察这些比,你看有什么发现?
生:这些比的前项或后项都是1
小结: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和后项是1的比。
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些比例尺的知识,怎样求一幅图的比例尺呢?
出示:学校操场上有一条200米的跑道,在一张图纸上用4厘米表示。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通过做这道题你知道求比例尺要特别注意什么吗?
1、必须用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2、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必须统一
3、通常把比例尺的前项或后项化简成1 (1:100或1000:1)
4、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个比,不能带单位。
会求比例尺了吗?下面考考你。
三、当堂检测:
1、七星瓢虫的实际长度是5mm。图上七星瓢虫的长度是2.5cm,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2、判断:
1、所有的比例尺的前项都是1。()
2、一幅图的比例尺是8:1,这幅图所表示的实际距离大于图上距离。()
3、在一幅地图上量得5厘米的距离表示实际400米的距离,这幅地图的比
例尺是1:80。()
4、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厘米()
5、比例尺就是一把尺子。()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课后还想研究什么?
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好多问题需要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希望同学们以后多动脑,勤思考,学会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