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电解质溶液与离子平衡

合集下载

温医专升本无机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温医专升本无机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稀溶液依数性的本质是(D 、蒸气压下降)2、血红细胞置于下列哪种溶液中将会引起皱缩现象?( A 、15g ·L -1 NaCl 溶液)3、利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葡萄糖的分子量时,如果葡萄糖样品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则测得的分子量(B 、偏高)4、人的血浆在-0.56℃凝固,则37℃血浆的渗透浓度为(已知Kf =1.86)(B 、301mmol.L -1)5、37℃时血液的渗透压为775 kPa ,与血液具有相同渗透压的葡萄糖静脉注射液的浓度为(D 、0.301mol ·L -1)6、质量浓度为50.0g ·L -1的葡萄糖溶液(M=180)的渗透浓度为B 、278m mol ·L -17、欲使被半透膜隔开的两种溶液间不发生渗透,应使两溶液的B 、c os 相同8、下列溶液中,凝固点降低最多的是(D 、0.015 mol/LBaCl 2)。

9、有三份溶液:a 、0.1mol ·L -1 C 6H 12O 6;b 、0.1 mol ·L -1 NaCl ; c 、0.1mol ·L -1 CaCl 2。

在相同温度下,三份溶液蒸汽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A 、a>b>c10、测定高分子化合物血红素相对分子质量的最适宜方法是D 、渗透压力法11、下列水溶液凝固点最高的是:(C 、0.1 mol ·L -1C 6H 12O 6)12、下列各物质均配成0.10mol/L 的溶液,相同温度下,它们的渗透压由高到低的顺序是(C 、Al (NO 3)3,MgCl 2,KNO 3 )13、医药上关于等渗、低渗、高渗溶液概念正确的是(C 、蒸气压范围在719.4—820kPa 的溶液称等渗液如0.9%生理盐水)。

14、测定葡萄糖溶液的凝固点时,如果葡萄糖样品中含有不溶性杂质,根据ΔT f ≈K f m 判断测得的ΔT f 值比不含杂质时为(B 、小)。

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

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

溶液中H+和OH-浓 度可以表示溶液 的酸碱性,但直 接使用不方便!
?????
可见,pH越小,溶液的 酸性越强;pH越大,溶 液的碱性越强。PH范围
为:0─14
例题: 计算0.05 mol•L-1盐酸溶液的pH和pOH值
分析
盐酸0为.0强5酸mHo,Cl在l•L溶→-1液中H+全+部C离l解― :
3.2.1.溶液的的酸碱性和pH
为了方便起见,用pH或pOH表示:
pH = -lgc(H+)
生活中常见水溶液的pH值
pOH = -lgc(OH―)
常温下:c(H+) • c(OH―) = KwӨ = 10-14 溶液的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为:
pH + pOH = pKwӨ = 14
酸性溶液 c( H + ) > 10 -7 pH < 7 中性溶液 c( H + ) = 10 -7 pH = 7 碱性溶液 c( H + ) < 10 -7 pH > 7
c( H+ ) • c(OH―) = KӨ • c(H2O) = KwӨ
Kw KwӨ称为水的离子积,25℃时,纯水中c(H+)= c(OH―)=10-7mol•L-因此: Ө =10-14
(1)KwӨ与浓度无关,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常温下忽略温度的影响, 即:常温下KwӨ=10-14
(2) KwӨ不仅适用于纯水,对于电解质的稀溶液同样适用
例如: 氢硫酸是二元弱酸离解.
两步离解:
第一步离解:
H2S = H+ + HS―
Ka1Ө(H2S) = c(H+)•c(HS―)/c(H2S) = 1.32×10-7

大学基础化学第二章电解质溶液_思维导图

大学基础化学第二章电解质溶液_思维导图

盐效应
注意 理解
近似计算 解离度的求解
对于强酸与强碱溶液
对于浓度较稀时 对于浓度不稀时
c(H+)=c(HA)
满足两个条件
一元弱酸与弱碱
例题
条件
酸碱溶液PH的计算
多元弱酸与弱碱
结论
例题 例子
条件
两性物质溶液
例题
标准平衡常数
计算结果注意
结果不可以有分数 不可以有10^1.4这样的结果,次幂必须是整数 注意有效数字取得原则(参考第一章)
化学平衡
酸碱理论
补充知识
平衡常数
注:C0=1,P0=100
化学平衡的移动
水的自递平衡
水的离子积 pH,pOH与pKw之间的关系
与什么有关 大小代表什么
酸常数与碱常数
共轭酸碱常数之间的关系
电解质溶液
忽略近似思想
弱酸与弱碱溶液的解离平衡
浓度对酸碱平衡的影响
理解 例题
稀释定律
酸碱平衡的移动
理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同离子效应
例题
电解质 解离度
定义 分类 定义 与什么有关
强电解质溶液
例题
子主题1
离子互吸理论
定义
离子系数
影响因素(2个)
离子活度
公式与单位
应用
平均活度
离子强度
公式与单位 与活度之间的关系
电离理论 酸碱质子理论
酸碱半反应式 酸碱定义 共轭酸碱对 通过质子理论得出的观点(3个) 酸碱反应的实质 拉平效应与区分效应
定义及重要特点
浓度c=1mol/L 压强p=100Kpa

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2.1.1 阿仑尼乌斯旳部分电离理论
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旳化合物
电离度(α):到达电离平衡时,总分子数中电离成离 子旳分数
已电离旳溶质分子数
α= 原有溶质旳分子数 *100%
或 已电离旳电解质(即离子)旳浓度
α= 电解质旳原始浓度
*100%
2.1.2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旳基本概念
NH
4
(aq)
OH (aq)
H3O (aq) OH( aq )
⑵ 酸、碱旳中和
H+
H3O (aq) OH (aq)
H+
H3O (aq) NH3 (aq)
H2O(l) H2O(l)
NH
4
(aq)
H 2 O(l)
H+
HAc(aq) OH (aq)
H2O(l) Ac (aq)
⑶ 盐旳水解
KW 1.310-15 7.410-15 1.0010-14
T/K 298 323 373
KW 1.2710-14 5.610-14 7.410-13
2)酸碱平衡常数 a 一元酸碱
弱酸电离常数用Ka表达, 弱碱电离常数用Kb表达
HAc
H+ + Ac-
Ka
=
—[H—+][A—c-—]
[HAc]
NH3+H2O
2.稀释定律
以HAc为例推导如下:
HAc
H+ + Ac-
初时浓度 平衡浓度
C C-Cα
Ka = —(CC—-αC—)α2 = —1C-α—α2
00 Cα Cα
想一想:浓度越稀 电离度越大,酸度 越大。这种说法对
吗?(F)

第二章 电解质

第二章 电解质

H2NO3+ + HSO4- HNO3为弱碱
2. 水的质子自递作用和溶液的 pH
(1)水的自递作用和离子积
H
+
H2O + H2O
OH + H3O
-
+
[H3O ][OH ] K [H 2O][H 2O]

[H2O]看成常数,与K合并 Kw= [H3O+][OH-] 简作 Kw= [H+][OH-] 质子自递平衡常数Kw又称水的离子积 0 ℃时 Kw= 1.10×10-15 25℃时 Kw= 1.00×10-14 100℃时 Kw= 5.50×10-13。
注意:共轭酸碱对是不能单独存在的半反应
2.2.2 酸碱反应的实质
如: HCl + H2O
HAc + H2O
H3O+ + ClH3 O+ + Ac解离
H2O + NH3
H3O+ + OH-
NH4+ + OHH2O + H2O 中和 水解
H2O + AcNH4+ + H2O H+ A1 B2 或
HAc + OHH3O+ + NH3 H+ A2 B1
两性物质: 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
H2O , HCO3- , H2PO4 -, HPO42-
HB
酸 共轭
B- + H+

BH—B-为共轭酸碱对(cojugate pair of acid-base)
例:下列各组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2A.H3PO4—H2PO4 B. H3PO4—HPO4 32C. H3PO4—PO4 D. H2PO4 —HPO4 323E. H2PO4 —PO4 F. HPO4 —PO4

大专无机化学教案-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

大专无机化学教案-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

大专无机化学教案-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解质的概念,掌握电解质的分类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2. 让学生了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及影响因素。

3. 让学生掌握离子平衡的基本原理,了解酸碱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及盐的水解平衡。

4.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解质的概念及分类2.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及意义3.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4. 离子平衡的基本原理5. 酸碱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及盐的水解平衡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解质的概念、分类、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及意义。

2.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离子平衡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电解质的概念,讲解电解质的分类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2. 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探讨影响导电性的因素。

3. 讲解离子平衡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理解酸碱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及盐的水4. 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组对离子平衡应用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观察学生对电解质概念、分类、电离方程式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操作评价: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及对离子平衡应用的理解。

4.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六、教学内容:1. 酸碱平衡的计算与应用2. 氧化还原平衡的计算与应用3. 盐的水解平衡的计算与应用4. 缓冲溶液的性质及制备5. 电解质溶液的pH值及其测定方法七、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酸碱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及盐的水解平衡的计算方法。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酸碱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及盐的水解平衡的应用。

医用基础化学课件-第二章电解质溶液

医用基础化学课件-第二章电解质溶液
2 电导率的定义
电导率是指溶液中电流通过单位长度的导体时的电导率。
3 电离度与电导率的关系
电离度越高,溶液的电导率越高。
水的自离解和电离常数
1
自离解反应
水分子可以自我反应形成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
2
电离常数
电离常数(Kw)是水的离子浓度乘积的常数,其值约为1.0 x 10^-14。
酸碱度的表达方法
pH值
酸碱试纸
pH是表达溶液酸碱性强弱的指标, 它的值介于0-14之间,pH值越低 越酸,越高越碱。
酸碱试纸是一种快速检测溶液酸 碱性的方法,通常使用红色、蓝 色或紫色试纸。
通用指示剂
通用指示剂可以根据溶液的酸碱 性变化,显示不同颜色的指示。
电离度和电导率的关系
1 电离度的定义
电离度是指溶液中离子浓度与溶质摩尔浓度之比。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区别
1 强电解质的特点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离解,生成带电离子。
2 弱电解质的特点
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只部分离解,生成少量带电离子。
浓度的表示方法
质量浓度 摩尔浓度 体积浓度
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体积或质量的比值 溶质的物质的摩尔与溶液的体积或质量的比值 溶质的体积与溶液的体积的比值
医用基础化学课件-第二章电解 质溶液
本章将介绍电解质溶液的定义和概念,离子的种类,电解质的强度和弱度等 内容,帮助你深入理解医用基础化学知识。
电解质溶液的定义和概念
什么是电解质溶液?
电解质溶液是指可以导电的 溶液,其中溶解着带电离子 的化合物。
为什么电解质溶液能导 电?
因为带电离子在溶液中能自 由移动,从而形成电流。

电解质溶液的应用

大学化学复习第二章

大学化学复习第二章

第2章溶液及离子平衡2.1 本章小结2.1.1. 基本要求第一节五种常用浓度的表示法及相互间的换算第二节稀溶液的依数性( 溶液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渗透压 )第三节酸碱质子理论:酸、碱的定义;酸、碱反应的实质;酸、碱的强度第四节K、pH和pOH的定义及其定量关系w一元弱酸(碱)和多元弱酸溶液的pH值及解离平衡中各组分浓度的计算同离子效应、同离子效应系统中各组分浓度的计算缓冲溶液的组成、缓冲原理、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第五节溶度积常数、溶解度和溶度积之间的换算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溶度积规则、同离子效应对沉淀-溶解平衡移动的影响、沉淀转化、分步沉淀和沉淀分离等及相关的计算第六节配合物的基本概念:组成、命名配位平衡,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解离特点及配离子的稳定常数的意义配位平衡移动的计算及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对配位平衡的影响,以及及配位平衡之间的移动。

2.1.2. 基本概念第一节浓度一定量溶剂或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量。

第二节溶液的依数性(通性)及溶质的本性无关,仅及溶质的相对含量有关的性质。

蒸气压平衡状态时液面上方的蒸气叫饱和蒸气,所产生的压力称为液体在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简称蒸气压。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在一定温度下,溶液的蒸气压总是低于纯溶剂的蒸气压的现象。

拉乌尔定律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及溶质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成正比,而及溶质本性无关。

液体的沸点当某一液体的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力(大气压)时,液体就会沸腾,此时的温度称为该液体的沸点。

凝固点在一定外压下,当物质的液相蒸气压等于固相蒸气压时,液态纯物质及其固态纯物质平衡共存时的温度。

称为该液体凝固点或熔点。

溶液的沸点升高相同温度下,溶液的蒸气压总是比纯溶剂的蒸气压低,要使溶液的蒸气压等于外压,必须升高温度。

这将导致溶液的沸点总是高于纯溶剂的沸点,这种现象称为溶液的沸点升高。

凝固点下降由于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只有在更低的温度下才能使溶液及溶剂的蒸气压再次相等,即溶液的凝固点总是低于溶剂的凝固点,这种现象称为溶液凝固点降低。

电化学第二章电解质溶液

电化学第二章电解质溶液
• 同系物混合所组成的溶液, • 同分异构体所组成的溶液等
• 也可将非电解质的无限稀溶液看作是一种理想溶液
17
• 热力学定义: 若溶液中任一组分在全部 浓度范围内(0≦xi≦1)均服从拉乌尔定律, 则其为理想溶液.
18
(2)化学势(chemical potential)
• 定义: 恒温恒压下,向指定组成体系中 加入微量组份(或无限大体系中加入1mol 组分i)所引起的吉布斯自由能的改变。
0.20
0.50
1.00
0.10
0.20
0.50
1.00
0.690
0.592
0.437
0.310
0.795
0.766
0.757
0.810
0.789
0.742
0.683
0.659
0.764
0.712
0.644
0.597
0.759
0.710
0.671
0.679
0.724
0.653
0.543
0.449
0.717
(1)与极稀的非电解质溶液可视作理想(稀)溶液,活 度系数近似等于1不同,对极稀的强电解质溶液,由 于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使它比非电解质溶液的情况 复杂得多,此时的活度与理想(稀)溶液的活度仍有一 定的偏差;
(2)强电解质几乎完全电离成离子,整体电解质不复 存在,其浓度与活度的简单关系不再适用;
(3)对于电解质溶液,由于单个离子的活度无法测定,
G A
L
42
电导率: 边长为单位长
度的立方体溶液所 具有的电导。
中自由分子的数量,同时增加离子的体 积; • 溶质对溶剂的影响:带电离子的水化破 坏附近水层的四面体结构,改变邻近水 分子层的介电常数。

基础化学第三版习题答案1-8章

基础化学第三版习题答案1-8章

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求0.010kgNaOH、0.100kg(Ca2+)、0.10kg(Na2CO3)的物质的量。

解:(1)m(NaOH) = 0.010kg M(NaOH) = 40g·mol-1n(NaOH) = = 0.25 (mol)(2)m(Ca2+) = 0.100kg M(Ca2+) = 40g·mol-1n(Ca2+) = = 5.0(mol)(3)m(Na2CO3) = 0.10kg M(Na2CO3) = 53g·mol-1n(Na2CO3) = = 1.89 (mol)2、下列数值各有几位有效数字?(1)1.026 4位(2)0.0208 3位(3)0.003 1位(4)23.40 4位(5)3000 无数位(6)1.0×10-32位3、应用有效数字计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1)21.10 - 0.263 + 2.3 = 23.1 (2)3.20×23.45×8.912 = 667(3)= 5.93×10-3(4)4.6×10-24、(1) 以H2SO4为基本单元,M(H2SO4)=98g/mol;(2) 以HSO4-为基本单元,M(HSO4-)=97g/mol;(3) 以3H2SO4为基本单元,M(3H2SO4)=294g/mol。

5、答:甲的报告更为合理,百分比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第二章溶液与胶体1、在25o C时,质量分数为0.0947的稀硫酸溶液的密度为1.06g·L-1,在该温度下纯水的密度为0.997 g·L-1。

计算H2SO4的物质的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摩尔浓度。

解:设取稀硫酸溶液1L,则n(H2SO4) = = 1.02 (mol)n(H2O) = = 53.31(mol)c(H2SO4) = = 1.02 (mol·l-1)x(H2SO4) = == 0.0188b(H2SO4) = == 0.106(mol·kg-1)2、醚的正常沸点为34.5℃,在40℃时往100g乙醚中至少加入多少摩尔不挥发溶质才能防止乙醚沸腾?解:n = 0.22mol3、苯的凝固点为5.50℃,K f = 5.12K·kg·mol-1。

大专无机化学教案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

大专无机化学教案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

一、电解质溶液的基本概念1. 教学目标:(1)理解电解质溶液的概念;(2)掌握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3)了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2. 教学内容:(1)电解质溶液的定义;(2)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分类及特点;(3)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及影响因素。

3. 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法,讲解电解质溶液的基本概念;(2)利用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电解质溶液实例;(3)开展小组讨论,探讨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影响因素。

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电解质溶液概念的理解;(2)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识别能力;(3)小组讨论,考察学生对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影响因素的掌握。

二、离子平衡的基本原理1. 教学目标:(1)理解离子平衡的概念;(2)掌握离子平衡的计算方法;(3)了解离子平衡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1)离子平衡的定义及特点;(2)离子平衡的计算方法及步骤;(3)离子平衡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3. 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法,讲解离子平衡的基本原理;(2)利用数学模型,演示离子平衡的计算过程;(3)分析实际案例,强调离子平衡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离子平衡概念的理解;(2)数学模型计算,评估学生对离子平衡计算方法的掌握;(3)案例分析,考察学生对离子平衡在实际应用中的认识。

三、酸碱平衡1. 教学目标:(1)理解酸碱平衡的概念;(2)掌握酸碱平衡的计算方法;(3)了解酸碱平衡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1)酸碱平衡的定义及特点;(2)酸碱平衡的计算方法及步骤;(3)酸碱平衡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3. 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法,讲解酸碱平衡的基本原理;(2)利用数学模型,演示酸碱平衡的计算过程;(3)分析实际案例,强调酸碱平衡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酸碱平衡概念的理解;(2)数学模型计算,评估学生对酸碱平衡计算方法的掌握;(3)案例分析,考察学生对酸碱平衡在实际应用中的认识。

高三化学离子平衡知识点

高三化学离子平衡知识点

高三化学离子平衡知识点离子平衡是高中化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以及化学反应达到动态平衡的条件。

在化学学习中,理解和掌握离子平衡的知识点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高三化学中的离子平衡知识点。

一、离子平衡的概念离子平衡是指在溶液中,正负离子的生成和消失保持一定的平衡状态。

在离子平衡中,正负离子的浓度称为离子活度,而离子活度的比值则又称为离子活度积。

离子平衡是由溶质在溶液中的解离程度以及溶液中的其他化学反应共同决定的。

二、离子平衡的表达式离子平衡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表达。

对于一个一元离子化合物(M),其离子平衡的表达式如下:M(aq) ⇌ Mⁿ⁺(aq) + nX⁻(aq)其中,Mⁿ⁺表示正离子,X⁻表示负离子,n表示离子的电荷量。

三、离子活度和离子活度积离子活度是指溶液中一种离子的有效浓度与标准浓度的比值。

而离子活度积则是指溶液中正负离子活度的乘积。

根据离子平衡的原理,离子平衡式可以用离子活度表达,如下所示:Ksp = [Mⁿ⁺] * [X⁻]ⁿ其中,Ksp表示离子平衡常数,[Mⁿ⁺]和[X⁻]分别表示正负离子的活度。

四、离子活度的计算方法离子活度的计算方法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

对于强电解质溶液,其离子活度一般可以直接用浓度代替。

而对于弱电解质溶液,则需要考虑到离子的解离程度。

五、离子溶解度的概念离子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溶液中所能溶解的最大离子浓度。

根据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可以通过离子活度积的值来判断离子溶解度的大小。

六、影响离子溶解度的因素影响离子溶解度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温度、溶剂性质、pH值等。

在化学实验中,可以通过改变这些条件来研究离子溶解度的变化规律。

七、溶度积常数的应用溶度积常数是指在饱和溶液中,正负离子的活度积的值。

在实际应用中,溶度积常数可以用来计算溶解度、判断沉淀生成、预测溶液中物质的反应性等。

八、离子平衡的应用离子平衡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概念,它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与离子活度的计算

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与离子活度的计算

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与离子活度的计算电解质溶液是由可电离的物质(电解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的溶液。

在这种溶液中,电解质分子会在溶剂的作用下分解成离子,并在溶液中自由移动。

在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平衡和离子活度的计算是理解溶液中离子行为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讨论离子平衡的概念以及计算离子活度的方法。

离子平衡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生成和消失达到动态平衡的过程。

这意味着溶液中离子的生成速率等于离子的消失速率。

离子平衡是基于离子反应速率的原理推导出来的。

对于一个具体的离子反应,可以根据其反应速率常数和离子浓度来确定平衡的位置。

根据离子平衡的原理,可以使用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来计算离子的活度。

离子活度是指溶液中离子的有效浓度,它与实际浓度有所不同。

离子活度考虑了溶液中的电离度,能更准确地描述离子在溶液中的行为。

计算离子活度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离子活度系数法。

离子活度系数是一个修正因子,它通过考虑电离度和溶液中溶剂和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来修正离子浓度。

离子活度系数可以根据溶剂和溶质的性质以及溶液的温度和压力来确定。

离子活度系数的计算可以使用不同的模型和方程式。

最简单的模型是理想溶液模型,它假设溶液中的离子完全独立,并且离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离子活度系数等于1,离子活度等于离子浓度。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离子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因此需要使用更复杂的模型。

常用的离子活度系数模型包括德拜-黑克尔模型、范廷-希尔模型和庆饶方程等。

这些模型考虑了离子的电荷、尺寸和溶液中的离子相互作用。

根据特定的模型和方程式,可以计算出离子的活度系数,并进一步确定离子活度。

在实际计算中,离子活度常常与离子平衡常数一起使用。

离子平衡常数是反映离子反应平衡位置的指标,它可以用来确定离子浓度与离子活度之间的关系。

根据离子平衡常数和离子活度,可以计算出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

总结一下,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和离子活度的计算是理解溶液中离子行为的重要方面。

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

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

第三章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第一节强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状况一、离子氛的概念1923年,德拜(P. J. W.Debye)和休格尔(E. Hückel)提出强电解质理论。

其要点:①强电解质在水中是完全电离的如离子型化合物:NaCl、KCl、NaOH、KOH等强极性键化合物:HCl,H2SO4(H+ + HSO4-)等②离子之间相互作用,使离子的行动并不自由。

离子在溶液中的运动受离子氛的牵制。

离子氛示意图在导电性实验中,决定导电性强弱有两个因素:①溶液中离子的多少②离子的迁移速度。

离子迁移速度的变慢,因此,根据溶液的导电度测得的电离度就降低了,这时测得的电离度称为表观电离度。

电解质电离式表观电离度/%氯化钾KCl→K++Cl-86硫酸锌ZnSO→Zn2++SO42-40盐酸HCl→H++Cl-92硝酸HNO→H++NO-92硫酸H2SO4→H++HSO4- 61氢氧化钠NaOH→Na++OH- 91氢氧化钡Ba(OH)2→Ba2++2OH- 81二、活度和活度系数由于离子间的相互牵制,离子的行动并不完全自由,使离子的有效浓度比实际的计算浓度要低。

1907年,Lewis(路易斯)提出了离子活度的概念a = f × C (f < 1)有效浓度“折扣”计算浓度活度活度系数对强电解质来讲,而弱电解质或难溶电解质,离子浓度小,离子间的影响也小,f →1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本节以平衡原理为依据,讨论弱电解质中的电离平衡。

一、水的离子积实验表明,纯水也有微弱的导电性K = [H+][OH-]/[H2O]∵H2O的电离极弱,电离掉的水分子数与总的水分子数相比微不足道,故水的浓度可视为常数,合并入平衡常数。

∴[H+][OH-] = K[H2O] = Kw Kw:常数∴在一定温度下,[H+][OH-]为一常数,25℃纯水中,[H+] = 10-7mol/L = [OH-]∴ Kw = [H+][OH-] = 10-14对纯水或在纯水中加入酸、碱或其它物质(浓度较稀)都适用。

医用化学 第二章 电解质溶液

医用化学 第二章 电解质溶液

2.3.2. 水溶液的pH
定义:
pH=-lg aH
‫‏‬稀溶液中,
pH = -lg[H+]
‫‏‬
pOH = -lg[OH-]
‫‏‬298.15K
pH + pOH=14。
‫‏‬溶液中[H+]为1 mol·L-1~10-14 mol·L-1时,pH范围在 0~14。如果溶液中H+浓度或OH-浓度大于1 mol·L-1 时,直接用H+或OH-的浓度来表示。
H2PO4-+H2O
H3PO4+OH-
Kb3=Kw/Ka1=1.44×10-12
3. 质子转移平衡(酸碱平衡)的移动 (1)浓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酸HB在水中的质子传递平衡为
HB + H2O
H3O+ + B-
平衡建立后,若增大溶液中HB的浓度,则平衡被 破坏,向着HB解离的方向移动,即H3O+和B-的浓 度增大。
H+
H2O 碱2
+ Ac-
碱1 H3O+ 酸2
总反应
HAc + H2O
酸1
碱2
H3O+ + Ac-
酸2
碱1
酸碱反应举例(电离理论中各种反应都是酸碱反应)
原中和:
原水解: 气相:
H3O+ + OH- = H2O + H2O 或 H+ + OH- = H2O
H3O+ + NH3 = NH4+ + H2O NH4+ + H2O = H3O+ + NH3
3.肺
HCO3- 和H2CO3是血浆中最主要的一对缓冲 剂,只要它们的比例保持在20:1,则pH值能 保持在7.4左右。

大学化学——溶液与离子平衡

大学化学——溶液与离子平衡

解得x=0.09 则b(H+)=0实.用2文0档-0.09 = 0.11mol·kg-1
饱和 H2S 浓度为0.1mol·kg-1

Kq1Kq2b2(H)b(S2)(bq)2 b(H2S)
即可求得
b(S2-)=7.6×10-21mol·kg-1
那么,溶液中最后剩余的b(Cu2+)为:
b (C2 )u b ( K S s2 q )6 7 ..0 6 1 1 3 2 0 06 1 7 .9 1 1 0 m 6 k o 1 g l
解。
Mg(O H)(s)
Mg2+ + 2OH-
H+
实用文档
H2O
b.通过生成微溶气体使沉淀溶解 碳酸盐、某些硫化物等难溶盐,溶于 强酸中。 FeS(s) Fe2+ + S2-

2HCl 2Cl-+ 2H+
H2S
实用文档
c.通过生成配位化合物使沉淀溶解
AgCl(s)
Ag+ + Cl- +
2NH3
[Ag(NH)3]+
p H 1 4 .0 0 lg 6 .5 1 0 1 2 2 .8 1
Mg2+ 不生成沉淀时:
b2(O)H /bqK b1 s q[(M M (2 O )g g /b )q 2 H ]5.1 0 .1 1 1 0 027.11 6 0
p H < 1 4 .0 0 lg 7 .1 1 0 6 8 .8 5
沉淀的顺序是可以计算的。
如:在含有0.01mol.kg-1Cl-和0.01mol.kg-1 I-的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AgCl和
AgI谁先沉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b w 14



w
14
共轭酸碱:
K K [OH ][H3O ] [OH ][H ] K 1.0 10 K K K 1.0 10
a b w 14
a
b




w
14
例:已知NH3的Kb°=1.79×10-5,求NH4+的Ka°
[ H ]
co K o a
0.010 1.76 105
= 4.2×10-4 mol/L α= (4.2×10-4)/ 0.010 = 4.2% 或

Ko a co
1.76 105 4.2% 0.010
如果从酸碱质子理论分析:
酸碱质子理论的主要思想: 酸(acid)——凡能给出质子(H+)的分子或离子。 给出质子的能力越强,酸性越强。 碱(base)——凡能接受质子(H+)的分子或离子。 接受质子的能力越强,碱性越强。
Kw°称水的离子积(常数) (ion-product of water) 。
常温一般取:Kw°=1.00×10-14
☻含水体系都存在此平衡,平衡时须满足:
Kw°= [H+][OH-]
2、溶液的PH值 溶液的酸碱性:以溶液中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
活度(浓度)的大小表示。
(为应用方便)定义:
PH lg aH
HNO3 92
H2SO4 61
NaOH 91
Ba(OH)2
81
强电解质理论基本思想:
(1923年,德拜(Debye)和休克尔(Hückel)提出)
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完全电离的,但离子的 表现不是100%的。
2、一个离子存在着较多的异号离子(离子氛) (ion atmosphere ) ,离子和它的“离子氛”之间存在相 互作用,使离子不能100%发挥作用。
3、离子强度I :衡量溶液中离子和它的“离 子氛”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强弱。
I
1 2
b z
i
2 i
4、“有效浓度”: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实际发 挥作用的浓度 C′= fC “活度” (activity) :有效浓度的相对浓度(后续 课程会作明确的讨论)
c a f c
作近似处理:f(γ)≈1
p a f p
氨中: NH4+ + NH2- = 2 NH3
再例如
HCl(g) + NH3(g) = NH4Cl(s)
这是一典型的酸碱反应,其中也并无OH-出现。 针对这些情况,人们又分别提出了酸碱质子 理论和路易斯酸碱理论。这两个理论解决了电 离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并且扩大了酸和碱 的范围。
一、酸碱质子理论 (布朗斯特Brönsted和劳莱Lowry在1923年提出) 酸碱质子理论的主要思想: 酸(acid)——凡能给出质子(H+)的分子或离子。 给出质子的能力越强,酸性越强。 碱(base)——凡能接受质子(H+)的分子或离子。 接受质子的能力越强,碱性越强。
NH4+ 、H2S 、H2SO4 、H2PO4- 、HSO4-
NH3 、HS- 、HSO4- 、HPO42- 、SO42-
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了解)
拉平效应 溶剂使物质的相对酸碱性区分不出来的作 用,称为溶剂的拉平效应。该溶剂称为拉平溶剂。
例如 HCl、HI、H2SO4、HNO3和HClO4等在水中都是强酸,所以 水是这些物质的拉平溶剂,水的这种作用称水的拉平效应。 同理,液氨对HAc和HCl具有拉平效应,是HAc和HCl的拉平 溶剂,醋酸对NaOH和NH3具有拉平效应,是NaOH和NH3的拉 平溶剂。
强电解质—— 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NaOH、HCl、BaCl2 (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的盐类)
问题:强电解质水溶液完全解离,解离度应该
100%,但电导实验解离度小于100%。
强电解质水溶液实验测定解离度(表观解离度)(298K,0.10mol/L)
电解质 解离度
KCl 86
ZnSO4 40
HCl 92
NH3· 2O === H
co co-[OH-]
0 [OH-]
NH4+ + OH-
0 [OH-]
同理得:
解离度α= [OH-]/co
o Kb
OH co OH
2
比较:
Ko a
[H ] co [ H ]
2
2、求一元弱酸、弱碱溶液中的[H+]或[OH-] 精确计算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了解)
H2O + H2O
H3O+ + OH-
简写:H2O
H+ + OH-
+ - [HO ][OH ] 3 + - a O+ a - [HO ][OH ] H OH c = 3 K 3 2 = c 2 [HO]2 a2 [HO] HO 2 { 2 } c
(f=1)
K°=[H+][OH-]= Kw°
OH 2 o Kb co OH
[ H ]

co K o a
[OH ]
o co K b
稀释定律(公式): 解离度与其浓度的平方根成反比。
co K a co
o


Ko a co

o Kb
co
【例】求0.010mol/L HAc溶液的[H+]和解
离度。
解:∵ c/ Ka°=0.010/(1.76×10-5) = 555>400,∴可以近似计算。
NH4+ == H+ NH3 == H+
H2O
NH2-
+ NH3
1、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写出下列分子或离子的共轭 酸的化学式:(或下列物质哪是酸,哪是碱?)
SO42- 、S2- 、H2PO4- 、HSO4- 、NH3 HSO4- 、HS- 、H3PO4 、H2SO4 、NH4+
2、写出下列各分子或离子的共轭碱的化学式:
说明:在基础化学的讨论中,特别是稀溶液,一般
§2-2
酸碱质子理论
简单复习阿伦尼乌斯(Arrhenius 1887年)电离 理论
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离子的化合物叫酸;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离子的化合物叫碱。
局限:无法解释Na2CO3,Na3PO4 呈碱性;NH4Cl显
酸性的事实;无法解释非水溶液中的酸碱行为,如液
K
o b
[ NH 4 ][OH ] NH 3
共轭酸: NH4+ + H2O === NH3 + H3O+
K
共轭酸碱:
a b
o a
[ NH 3 ][H 3O ] [ NH 4 ]
K K [OH ][H3O ] [OH ][H ] K 1.0 10 K K K 1.0 10
第二章
§2-1
电解质溶液与离子平衡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复习: 电解质——熔融或溶解状态能电离(导电)的物质。 电 解 化 质 弱电解质——只能部分电离的物质称弱电解质。 合 HAc、H2S、NH3 (弱酸弱碱类等化合物) 物 非电 在溶液中不能发生电离的化合物 解质 CH4、CCl4、C6H12O6 (大部分的有机化合物)
H2S == 2H++ S2- · · · K°= Ka1°× ···
Ka2°
2、多元弱酸溶液中的H+只考虑第一级解离(电 离)(求[H+]时看成是一元弱酸) 因为K1°>>K2°>>K3°>>Ki° 【例】求0.040mol/L H2CO3溶液中[H+] H2CO3 == H+ + HCO3HCO3- == H+ + CO32Ka1° Ka2°
区分效应 溶剂能使物质的相对酸碱性区分出来的作 用,称为溶剂的区分效应。该溶剂称为区分溶剂。
例如 在非水溶剂如甲醇中,可以区分出氢卤酸的相对强弱 为HI>HBr>HCl,甲醇是这些强酸的区分溶剂,甲醇的作用 称为区分效应。
§2-3
水溶液中的质子转移平衡及有关计算
一、水的质子自递作用和溶液的pH 1、水中的情况: 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酸 = H+ + 碱 HCl = H+ + Cl – HAc = H+ + Ac – H2CO3 = H+ + HCO3-

HCO3H 2O H3O+ NH4+
=
= = = =
H+
H+ H+ H+ H+
+
+ + + +

CO32OH – H2O NH3
酸和碱不是孤立的,酸给出质子后所余下 的部分就是碱,碱接受质子后即成为酸。
H2O + H2O
酸1 碱2 达到平衡时:
H3O+ + OH酸2 碱1
简写:H2O
H+ + OH-
+ - [HO ][OH ] 3 + - a O+ a - [HO ][OH ] H OH c = 3 K 3 2 = c 2 [HO]2 a2 [HO] HO 2 { 2 } c
最大(平衡)解离度α=已电离的量/电离前的量 = {co -[HAc]}/ co= [H+]/co 平衡时:(V正= V逆) 标准解离平衡常数Ka° :
Ko a
{[H ] c }{[Ac ] c } [ HAc] co
o o


Ko a
[ H ]2 co [ H ]
其始(mol/L) 平衡(mol/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