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宗庙之《周公文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国宗廟之《周公文化研究》

---杨朝明

假如在历史上找一个最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的人,自然非孔子莫属;而对孔子影响最大、最为直接,同时也最受孔子敬重的人,一定非周公莫属。

十五年前,当我开始博士学位论文《周公事迹研究》写作的时候,我在开篇引用了夏曾佑先生的话:“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大有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作为近代著名历史学家,夏先生是一位“兼综九流能说佛,旁通四邻善谈天”的人,他还说:“智莫大于知来,来何以能知,据往事以为推而已矣。”前沿历史学家总是原始察终、鉴往知来的。夏先生对整个中国文化脉搏有精准的把握,所以才会有如此令人衷心服膺的洞见。

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曾经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下亦不贱矣。”了解殷末周初历史的人,谁读到这里都会会心一笑,因为周公哪里只是“不贱”?他在那时地位简直是最为尊贵、无与伦比!他教育儿子一定要礼贤下士,因为自己如此这般地位特殊,却仍然“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为的就是不能失去“天下之贤人”。

周公德称达孝,道兼三王,他不仅帮助武王消灭殷商,夺得天下,更辅政成王平叛东征,安定天下。成王即位的时候还是一个十三岁的“孺子”,对于刚刚推翻“大邑商”统

治的“小邦周”来说,这时太需要一个人来主持大政,安邦定国。于是,周公以冢宰的身份“总百官”,不仅“保”成王于位,更“长”成王于位。因此,在周公的主持下,西周初年进行了封诸侯、营洛邑、制礼乐等一系列巩固天下的措施。

成王七年,周公致政成王。成王不忘“公德明光于上下,勤施于四方”,认为此时四方虽进于治,但还“未定于宗礼,亦未克敉公功”,他必须尊礼周公,因此,他决定“命公后”。于是,成王八年年初,周公之子伯禽正式受封。

鲁国是周公封国,周公自然关心鲁国。他不仅谆谆告诫伯禽好好治鲁,就连鲁国的都邑也由周公亲自占卜选定。成王十一年,周公逝世,成王葬周公于毕,鲁国则建太庙奉祀。鲁太庙,便是后来的周公庙。

在陕西岐山、河南洛阳、山东曲阜,都有历史上建立的周公庙。周人发迹于周,唐代建周公祠,后来扩建,遂以三公殿为主,奉祀周公、召公、太公,而以姜嫄、后稷殿为辅;洛邑为周朝统治天下的中心,周公辅佐成王“定鼎洛阳”,周公庙大殿称为“定鼎堂”,象征周人取得天下。如果说前者有“追远”的意义,后者则有明显的政治意味。

相比之下,曲阜周公庙却从两方面使之具有更重要的意义:第一,周公被后世尊为“元圣”,追封为“文宪王”。周公庙为“文宪王庙”,其大殿为“元圣殿”,是赞颂周公“经天纬地”、“制礼作乐”的丰功伟绩;第二,周公是鲁国始祖,

曲阜的周公庙因被称为“鲁太庙”,其中还以鲁国历代国君从祀,这些都是周公的直系后裔。因此,曲阜周公庙既有思想文化史的意义,又应该是“周公之后”缅怀周公的最佳场所。

据说,周公后裔至今已衍生发展至近百姓。明朝后期,已有《东野志》等宗姓志书的编纂。近些年来,岐山、洛阳、曲阜等都有学术会议以及后裔祭祀等文化活动。曲阜也有有识之士进行议论,希望能够加强周公文化研究,开发元圣人文资源,还建议成立组织、制定规划、整理资料、开发产品、举办论坛之类,都是一些不错的设想。可喜的是,在作为周公封国的山东曲阜,2010年终于成立了“周公文化研究会”,这年5月5日,还在周公庙举行了成立大会以及祭拜典礼,研究会的工作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

礼乐文化是一种人文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荦荦大端。一般说来,人类在跨入文明的门坎时,礼乐文化便已趋于发韧和形成。然而,从人文理念的角度来考察,礼乐具有规范人的行为和调整人际关系的功能,应当始于周初。质言之,礼乐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章,是自“周公制礼作乐”开始的。

可以说,周公损益前代,使礼乐成为一个人文性的文明体系,从而确定了中国文化的特质或者底色。中国人之为“中国人”,一个显著的标志在于她的“礼乐”和“衣冠”。周公是中华礼乐文明的象征,研究周公文化,实际是研究中国的

传统文明。从这样的意义上,“周公文化研究会”任重道远,也大有可为!

周公廟:周原卷阿古胜地。周公采邑祭周公。

中华文明第一人。至伟功德泽万代。

中国三大周公廟之一陕西周公廟

在岐山县城西北方向15华里处,有著名的周公庙,是岐山县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旅游景区。周公庙,又名周公祠,是为祭祀周公姬旦而建。据考证始建于唐武德元年,即公元618年,这年,唐高祖李渊刚刚取得天下,在长安建立唐朝。

周公何许人也?

周公,姓姬名旦,为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因功勋卓著,又是文王的儿子,采邑就在周太王所建岐邑的周地,故称周公。

作为文王的儿子之一,这个周公姬旦可了不得,他的地位,在周代可能仅次于文王、武王,其他周王都不及他,虽然他不是王。

功勋一,是辅助武王灭商建立周朝。文王的长子伯邑考死后,姬旦辅佐二哥姬发,伐纣成功,建立了周王朝,可以说是姬发(即周武王)最得力的辅佐之一。据文献载,武王集合诸侯伐纣,到达牧野举行了誓师动员大会,发布的动员讲话(载入〈尚书〉的〈牧誓〉)就出自周公之手。据研究认为,伐纣大军攻进商都朝歌,冲在最前面的就是周公。

功勋二,辅佐成王平叛安邦。武王伐商成功后不久,仅在位四年,就不幸去世,而太子姬诵还年幼只有13岁。刚刚建立的周王朝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时,在东方发生了以殷王后裔武庚禄父为首的武装叛乱,要命的是,在背后支持的竟是同为文王儿子的管叔、霍叔、蔡叔等,而这三位本来是武王安排负责监督殷后裔的,史称“三监”。周公姬旦挺身而出,他率大军平定了东方的叛乱,杀了武庚禄父、管叔,调整了东方诸侯的封地,保卫了新兴政权,并为后来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功勋三,主持大封建制礼作乐。周公考虑到侄子成王年幼,便以摄政形式主持朝廷事务。东征平叛后,进行了建国后第二次大封建。这一次和武王时的第一次不同,是将周天子的子弟、亲戚、功臣和古代先王贤哲后裔分封到各地,史称“封藩建卫,以藩屏周”,其目的很明确,就是以血缘、宗法为基础,建立起拥护、支持周王朝统治的政治体制;与此同时,他主持建立起了一整套典章制度、等级规范,史称“制礼作乐”。另外,他还负责修建了东都洛阳等等。

周公为周公,不仅因为他功勋高,还在于他摄政七年后,如他当初所诺还政给成王。这在历史上绝对是美谈。因为商代有兄终弟及的继位习惯,而周刚取代商,周公如果由摄政过度甚至直接做王也不是不可能,那中国历史可就要重写了。

总之,这周公是一位品德高尚、本事超群、功勋齐天的大政治家,在人们心目中几乎就是一个没有缺点的完美之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