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之小学

合集下载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章节题库(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章节题库(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第7章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研究认为()是学习障碍产生的高峰年龄。

A.1~2年级B.2~3年级C.3~4年级D.4~5年级【答案】B【解析】学习障碍是指一个异质群体在听、说、读、写、推理和数学能力的获得和运用上有明显的困难或障碍。

在美国,40%以上的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被认为有学习障碍,约占所有学校儿童总数的4%。

研究者认为小学二至三年级为发病的高峰年龄,一般男多于女。

2.小学阶段的儿童的数字记忆广度()。

A.远低于成人B.远高于成人C.略低于成人水平D.已经与成人水平接近【答案】D【解析】成人的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信息单位。

儿童的记忆容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小学儿童的数字记忆广度已经与成人水平接近。

3.童年期思维的变质表现为从幼儿期的()。

A.形象逻辑思维为主变为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B.感觉运动思维为主变为以具体逻辑思维为主C.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变为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D.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变为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答案】D【解析】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指出,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4.童年期儿童的元记忆()。

A.发展缓慢,水平有限B.发展较快,但水平有限C.发展缓慢,但水平较高D.发展较快,水平较高【答案】B【解析】元记忆是指人对自己记忆过程的认知和控制。

童年期儿童的元记忆发展较快,但水平有限。

在教育中应该教给他们记忆的知识和操作性技能,并不断地丰富他们的知识和经验。

5.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A.复述、组织、归类B.复述、经过诱导使用策略、主动而自觉地采用策略C.没有策略、经过诱导使用策略、主动而自觉地采用策略D.没有策略、组织、主动而自觉地采用策略【答案】C【解析】儿童运用记忆策略经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

这一过程被分为三个阶段:①没有策略,多为5岁以前的儿童;②过渡阶段,一般为5~7岁儿童,其特点是自己不能主动运用策略,但经过诱导可以运用;③能主动而自觉地采用策略,10岁以后记忆策略稳定发展。

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

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

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引言概述: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在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方面的发展的学科。

它关注儿童从出生到成年的各个阶段,旨在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以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本文将重点介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五个方面,分别是儿童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社会发展、性别发展和道德发展。

一、儿童认知发展:1.1 感知与认知:儿童在早期的感知与认知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对外界信息进行感知,并逐渐发展出对物体、形状和颜色的认知能力。

1.2 认知发展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在不同年龄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在幼儿期,他们开始通过模仿和操作来学习和解决问题;而到了学龄期,他们具备了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1.3 认知发展影响因素:儿童的认知发展受到遗传、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交环境都会对儿童的认知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二、情感发展:2.1 情感的起源:儿童在早期的情感发展中,通过与主要照顾者的互动和情感交流,建立起情感联系和依恋关系。

2.2 情感表达与调节: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学会通过语言和行为来表达和调节情感。

他们开始体验到更复杂的情感,如自尊、同情和责任感。

2.3 情感发展影响因素:家庭环境、社会文化和个体差异等因素都会对儿童的情感发展产生影响。

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情感支持对儿童情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社会发展:3.1 社会认知:儿童在社会发展中逐渐学会理解和解释他人的行为,并形成自己的社会认知。

3.2 同伴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开始与同伴建立起更为复杂的关系,通过游戏和互动来学习社交技能和解决冲突。

3.3 社会发展影响因素: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对儿童的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家庭的支持和社交环境的刺激有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社会关系。

四、性别发展:4.1 性别认同:儿童在性别发展中逐渐形成对自己性别的认同,并开始学习性别角色的行为和期望。

4.2 性别差异:在性别发展过程中,儿童逐渐表现出一些性别差异,如在兴趣、玩具选择和社交行为上的差异。

《小学生发展心理学》课件

《小学生发展心理学》课件
长期追踪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揭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03
02
01
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依据和支持。
促进个性化教育
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需求优化教育内容和方式,提高教育效果。
提高教育质量
关注小学生心理发展问题,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
培养心理健康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特点
定义
01
02
03
04
感知运动阶段
前操作阶段
具体操作阶段
形式操作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感觉和运动活动来认识世界,如抓取、听觉等。
这一阶段孩子开始用符号进行思考,能够进行基本的想象和直观操作。
孩子开始能够进行抽象思维,能够理解和运用概念和理论。
孩子开始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但仍然需要具体事物作为支撑。
学习动机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学生的兴趣、目标定向、价值观、家庭和社会环境等。了解和掌握这些因素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给予积极反馈和评价、引导学生设置具体目标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目标定向,加强价值观教育,以及营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等也是提高学习动机的重要途径。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思维训练、创造性的想象力训练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观察力等基本认知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教育因素
自我因素

儿童发展心理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二)

儿童发展心理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二)

儿童发展心理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二)引言概述: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关注儿童从出生到成年的心理和行为发展过程。

通过研究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交和运动等方面的变化,儿童发展心理学为了解儿童的成长提供了深入的洞察力。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探讨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正文:一、儿童的身体和感知发展1. 婴儿期的生理发展2. 儿童的运动和协调能力3. 儿童的感官发展4. 儿童的感知和认知能力5. 儿童的大脑发展二、儿童的认知和学习发展1. 儿童的语言和沟通能力2. 儿童的记忆和思维发展3. 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4. 儿童的注意力和集中力5. 儿童的学习和学校适应能力三、儿童的情感和社会发展1. 儿童的情绪认知和表达2. 儿童的情绪调节和控制3. 儿童的情感发展与亲子关系4. 儿童的同伴关系和社交行为5. 儿童的道德和价值观念发展四、儿童的性别和身份发展1. 儿童的性别认同形成2. 儿童的性别角色和性别知觉3. 儿童的性别发展与性别差异4. 儿童的身份塑造与个人发展5. 儿童的社会化和文化影响五、儿童的心理健康和问题1. 儿童的心理健康保护因素2. 儿童的心理问题和障碍3. 儿童的应对和适应能力4. 儿童的心理治疗和干预方法5. 儿童的自尊和自我概念发展总结: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儿童全面的心理和行为发展。

通过深入探索儿童的身体发展、感知发展、认知发展、情感与社会发展、性别和身份发展以及心理健康问题,我们更好地了解儿童的成长过程,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与发展环境。

深入研究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各个方面,有助于帮助家长、教育者和社会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儿童的需求与发展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帮助。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于儿童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

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

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标题:儿童发展心理学引言概述: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儿童从出生到成年期间心理发展的学科,对于理解儿童行为、情绪、认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特征和影响因素。

一、儿童认知发展特征:1.1 儿童认知水平逐渐提高:儿童在认知发展过程中逐渐掌握抽象思维能力,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

1.2 儿童思维方式逐渐成熟:儿童的思维方式从具体操作向抽象思维过渡,逐渐形成系统化的思维模式。

1.3 儿童对外界信息的理解逐渐深化:儿童能够逐渐理解和处理更加复杂的信息,对世界的认知逐渐丰富。

二、儿童情感发展特征:2.1 儿童情感逐渐稳定: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情感逐渐稳定,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2.2 儿童社会情感逐渐丰富:儿童在社会互动中逐渐学会表达情感、理解他人情感,并形成亲社会行为。

2.3 儿童自我认知逐渐建立:儿童在情感发展中逐渐认识自己的情感状态和需求,形成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儿童社会发展特征:3.1 儿童社会化逐渐形成:儿童在社会环境中逐渐学会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形成社会化行为。

3.2 儿童人际关系逐渐丰富:儿童在社会互动中逐渐建立友谊、学会合作、解决冲突,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

3.3 儿童社会适应能力逐渐提高:儿童在社会发展中逐渐适应社会环境,学会处理各种社会关系。

四、儿童身心发展特征:4.1 儿童身体发育逐渐完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身体各系统逐渐发育完善,体能和协调能力逐渐提高。

4.2 儿童大脑发展逐渐成熟:儿童大脑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成熟,神经连接逐渐建立,认知和情感功能逐渐完善。

4.3 儿童心理健康逐渐稳定:儿童在身心发展中逐渐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具备应对生活挑战的能力。

五、儿童发展心理学影响因素:5.1 家庭环境: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氛围、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

5.2 学校教育:学校是儿童学习和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学方式对儿童认知和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

(完整版)儿童发展心理学案例

(完整版)儿童发展心理学案例

儿童发展心理学案例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核心部分主要涉及随年龄增长的行为(因而普遍称之为儿童心理学)。

它研究个体在儿童期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所表现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揭示儿童由初生到青春期的心理过程的规律;研究儿童随着年龄典型发生的行为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下面是儿童发展心理学案例,请参考!桐桐是班里最调皮的小朋友,有一双大大的眼睛,娇小的身段但是伸手敏捷,小朋友们都说他长得像个小猴子。

下课总是要欺负小朋友,上课总是要捣乱,都特别恐惧他接下来他表示令我感到更失望!观察一:早上进班级时,会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闯进教室,见到门关着,会“咚咚咚”边踢门边喊“开门,开门!自由活动时他会带着同伴在教室和午睡室之间窜来窜去,追逐打闹;玩积木时,会把所有的积木都扔在地上;小朋友正聚精会神地听讲,却和周围的小朋友头碰头讲得热火朝天,手舞足蹈…观察二:绘画活动开始了桐桐趁老师不注意,拿着记号笔在画纸上、桌布上乱涂乱画。

当老师走近他时,就对你笑嘻嘻的让你又好气又好笑。

观察三:桐桐的课堂纪律较差,下面讲个没完没了老师一批评他还要骂老师,整个课堂乱糟糟的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有时也会故意乱说,有时举手举的很高,站起来直接说“不会”案例四:小朋友带来了巧克力饼干,饼干盒里是一个包装精美的金属圆筒,吃完饼干后把圆筒放入了书包,可是进行过户外游戏后,圆筒却不翼而飞了当我问起圆筒跑到谁的书包里去了千万抓好啊,要不然,圆筒还会往外跑的见桐桐小朋友神色有异,原来圆筒被桐桐拿去了孩子最早接触的家庭,家庭成员的行为方式、情感态度对孩子个性的导向作用是巨大的家庭是对孩子成长最具影响力的第一环境。

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协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行为品质,使之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强有力的催化剂。

但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父母晚辈的过多维护和百般溺爱,促使孩子养成了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个性,接受来自于成人的源源不时的关爱时,丝毫不会去考虑别人的需求与感受。

发展心理学 第七章第三节小学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发展心理学 第七章第三节小学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自我概念的相关其他因素
• 再婚家庭 • 同伴关系 • 学习不良儿童(自我调节能力总体差,自 我意识发展,女生好于男生)
自我评价发展特点
以前 顺从 笼统的评价 内心品质初步有 具体,外显的 稳定性初步有 后来 有独立性,减轻依赖,独 立能力发展 个别方面或者多个方面 抽象性的,内心品质描述 抽象的,内心的 稳定性加强
小学儿童社会认知发展趋势
• 外部特征注意到内部特征 • 看问题从简单到复杂,看问题多方面,维 度 • 从呆板到灵活的思维 • 从对个人利益的关心到对他人利益和长远 利益 • 弥散性,间断性想法到系统有组织综合性 思想
儿童社会性的分类
• 角色采择技能(儿童采取他人观点来理解 他人思想感情的一种认知技能,采择技能 的5个阶段,张文新和林崇德关于幼儿园社 会性研究) • 对社会关系的认识(对他人认识,他人行 为归因,儿童友谊,儿童权威关系)
• 总的变:对父母安全性恋减少,但是仍然 恋母超过恋父,对父母的信赖降低 • 主要的表现:父母和儿童交往时间变化 (时间减少,注意儿童的时间也减少); 父母与儿童处理的问题变化(以前是孩子 气,打架,现在是做家务,儿童学习,友 谊,个体交往等);儿童与父母冲突减少
亲子关系变化(二)
• 在纪律和控制中,父母认为比学前期儿童 容易控制 • 父母对儿童控制力的变化: • 6岁前大部分决定父母做; (6·12)岁父母有3个责任:监督与引导儿童, 与儿童交流,加强儿童自我监督和何时寻 求父母指导 12岁以后大部分决定自己做
小学儿童的师生关系(综述)
• 师生关系比较:与幼儿园相比,要求更严, 引导学习,监督行为,与初中比教师权威 性强,体贴细致 • 师生关系三特点:亲密性,反应性,冲突 性 • 小学生的年纪,性别学业表现影响师生关 系,女生师生关系比男的积极,成绩好的 比差儿童对教师的态度:刚刚开始是崇拜 和敬畏,后来三年级以后独立性和评价能 力发展起来,儿童道德判断进入可逆阶段 • 教师评价对于儿童的影响:对喜欢的老师 积极的反应,重视其评价,不喜欢的则反 之 • 教师期望:著名的罗森塔尔的教师期望实 验,

《发展心理学》课程 第六章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

《发展心理学》课程 第六章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

第一节 小学儿童的学习
6、7-12、13岁儿童处 在小学学习的时期。 在小学低年级,儿童 还具有明显的幼儿心理特 点,而小学高年级儿童则 随着生理年龄的变化,逐 渐进入青春发育期,这个 时期被称为前青春发育期。 在教育的影响下,小学 儿童的认知能力、个性特 点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其发展过程表现出明显的 协调性和过渡性的特点。
小学儿童数学概括能力的五个等级
Ⅰ级:直观概括水平。儿童依靠实物、教具或配合掰手指头 来掌握10以内的数概念,离开直观,运算就中断或发生困难。 Ⅱ级:具体形象概括的运算水平。儿童进入了“整数命题运 算”,掌握一定整数的实际意义、数的顺序和数的组成。 Ⅲ级:形象抽象概括的运算水平,处于从具体形象概括向抽 象概括发展的过程中,这阶段由于儿童的数表象的丰富与数 的实际意义的扩大形成了数概括的新特点 Ⅳ级:初步的本质抽象概括的运算水平,即初步代数的概括 运算水平。 Ⅴ级:代数命题概括运算水平。儿童根据假设进行概括,完 全抛开算术框图进行运算。只有极少数小学儿童能达到这一 水平。
(二) 学习对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1.学校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系统地掌握知识、 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儿童在这种特殊 的学习过程中,产生了责任感受和义务感,在完成学习任务 的过程中,儿童的意志力也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2.学校学习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施的,小学儿童必须通 过教学活动,掌握读写算等最基本的知识技能,为进一步掌 握人类的知识打下最初的基础。在掌握知识经验的过程中, 心理活动的有意性和自觉性都明显地发展起来,其思维活动 也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 3.学习活动是以班集体为单位的,在共同的学习中,儿 童发展了交往技能,提高了社会认知水平,培养了合作、互 助的集体精神,掌握了各种社会行为规范,形成并发展了各 种良好的品德。

儿童发展心理学资料(一)2024

儿童发展心理学资料(一)2024

儿童发展心理学资料(一)引言概述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儿童自出生到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通过了解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会和身体发展等方面的特点,可以帮助父母、教师和其他关心儿童成长的人更好地与他们交流和理解他们的需求。

本文将从儿童的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社会发展、身体发展和性别认同等五个大点展开叙述。

正文内容一、儿童的认知发展1.1 感知和观察能力的发展1.2 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1.3 语言和沟通能力的发展1.4 记忆和学习能力的发展1.5 知觉与表象的发展二、儿童的情感发展2.1 情感的基本分类2.2 情绪的形成和表达2.3 情感的调节和控制2.4 情感和行为的关系2.5 自尊心的培养三、儿童的社会发展3.1 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的发展3.2 同伴关系的形成和发展3.3 社会角色的意识和角色扮演的发展3.4 遵循社会规范和道德价值的发展3.5 解决冲突和处理压力的能力的发展四、儿童的身体发展4.1 生理和运动能力的发展4.2 睡眠和休息的重要性4.3 饮食和营养的影响4.4 儿童阶段的生理变化4.5 蒙发展与儿童发展的关系五、儿童的性别认同5.1 性别认知的发展5.2 性别角色的社会化5.3 性别和身份认同的形成5.4 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5.5 性别平等教育的重要性总结通过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社会发展、身体发展和性别认同等方面的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儿童的需求,提供恰当的教育和照顾。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为父母、教师和其他相关人员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帮助儿童健康成长,并为他们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小学生心理发展有关

小学生心理发展有关

小学生心理发展有关小学阶段是孩子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也是人格形成和价值观念建立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会经历许多重要的变化和转变。

首先,小学生在心理发展上会逐渐形成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

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主要是以自我为中心,很难从他人的角度看待事物。

而在小学阶段,孩子开始逐渐意识到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差异,能够更客观地评价自己的特点和能力。

他们也开始注意到他人对于自己的看法,逐渐形成自我身份的认同感。

其次,小学生的社交能力也在这一阶段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主要是通过玩耍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而在小学阶段,孩子们开始学习与他人合作、沟通和分享,逐渐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他们也开始关注他人的感受,学会互相尊重和关心他人。

此外,小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也在这一阶段得到了提升。

孩子们在小学阶段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压力,需要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他们开始学会面对各种情绪,包括兴奋、愤怒、悲伤等,并学会适当地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他们也开始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逐渐具备应对生活中各种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另外,小学阶段也是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阶段,孩子们逐渐意识到对错和公平的概念,开始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判断。

他们开始学会区分好与坏,正义与不正义,并逐渐形成对于公平、友善和诚实等价值观念的追求。

同时,他们也开始学会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并对违法和不道德的行为产生强烈的责备感。

在小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家庭和学校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提供良好的情绪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应该为孩子提供适宜的学习和社交环境,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并教育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总之,小学生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且多变的过程,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发展。

在这一阶段,孩子们会逐渐形成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

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

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

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标题:儿童发展心理学引言概述: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过程及相关因素的学科。

在这个领域中,心理学家们关注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发展,以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并提供更有效的教育和支持。

一、儿童认知发展1.1 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阶段包括感知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1.2 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因素儿童认知发展受到遗传、环境、社会互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1.3 认知发展的重要性儿童认知发展对其学习、社会适应和情绪调节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二、儿童情感发展2.1 情感发展的特点儿童情感发展表现为情绪的多样性、情感的表达方式逐渐丰富等特点。

2.2 家庭环境对儿童情感发展的影响家庭环境中的情感表达方式、亲子关系等因素对儿童情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3 情感发展的重要性良好的情感发展有助于儿童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社交技能和心理健康。

三、儿童社会交往3.1 社会交往的发展阶段儿童的社会交往发展经历了单向互动、互惠互动和互为理解等阶段。

3.2 家庭和学校对儿童社会交往的影响家庭和学校是儿童社会交往的主要场所,对其社会技能和人际关系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3 社会交往的益处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够促进儿童的自信心、合作能力和情感连结。

四、儿童发展心理障碍4.1 儿童发展心理障碍的种类儿童发展心理障碍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自闭症、学习障碍等多种类型。

4.2 早期发现和干预的重要性早期发现和干预对于儿童发展心理障碍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4.3 家长和教育者的支持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关注儿童的行为和情绪变化,提供及时的支持和帮助。

五、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应用5.1 家庭教育中的应用家长可以通过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更好地引导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5.2 学校教育中的应用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原理设计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发展心理学小学儿童心理的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发展心理学小学儿童心理的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六章小学儿童心理的发展儿童进入小学后的一个最重大变化就是开始了正规的学校生活,这为他们心理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客观条件。

在这段时间里,儿童通过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充分地吸收着各方面的知识,在学校的集体生活中发展着各种社会技能,使他们在认知能力和社会性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

第一节小学儿童的一般问题一、年龄阶段小学是指儿童从6、7岁到12、13岁这一时期,这时儿童进人学校,学习活动逐步取代游戏活动而成为主要活动,所以,这个时期又称为学龄初期或小学期。

二、基本特征小学是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主要表现出以下三个特征:(一)学习成为主导活动进入小学以后,儿童开始了正规的、系统的学习,学习成为了儿童的主导活动。

学习活动与游戏活动有很大不同,学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

儿童在学校里不仅要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且要学习自己不感兴趣,但又是必须学习的。

与游戏相比,学习具有社会性、目的性、系统性和强制性.(二)掌握书面言语并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在幼儿阶段时,口头言语和具体形象思维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占重要地位。

儿童进人小学后,书面言语成为儿童学习的专门对象。

由于书面言语的掌握,扩大了儿童的知识范围,发展了儿童各种心理过程,促进了儿童掌握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三)开始有意识地参加集体活动进入小学后,儿童的活动都是以班集体为单位进行的.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儿童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帮助,逐渐发展起集体意识,掌握了各种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和行为规范,形成和发展了良好的品德。

第二节小学儿童的学习一、小学儿童的学习特点小学儿童的学习特点与这个阶段的年龄特点紧密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学习动机儿童的学习动机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

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学习动机往往与具体的学习活动联系在一起,如为了得到好分数,为了得到表扬和奖励,为了个人前途学习等。

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

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

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引言概述: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在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方面的发展过程的学科。

它关注儿童从出生到成年的各个阶段,以及这些阶段中的心理变化和发展特征。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儿童发展心理学的重要性和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1. 儿童发展的重要性1.1 儿童期是人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1.2 儿童的发展状况与其成年后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1.3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教育、家庭和社会政策制定有指导意义。

2. 儿童认知发展2.1 感知与注意力:儿童在感知世界和集中注意力方面的发展特点。

2.2 认知发展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变化。

2.3 语言和思维:儿童语言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发展过程。

3. 儿童情感发展3.1 情绪和情感表达:儿童情绪的表达方式和情感发展的特点。

3.2 自我意识和自尊心: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尊心的培养。

3.3 社交关系:儿童与他人的互动和社交关系的建立。

4. 儿童社会发展4.1 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儿童对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理解和接受。

4.2 同伴关系:儿童与同龄人的互动和同伴关系的发展。

4.3 家庭和社会环境:儿童发展中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5.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应用5.1 教育实践:儿童发展心理学对教育方法和课程设计的指导作用。

5.2 家庭教育:儿童发展心理学对家庭教育方式的指导意义。

5.3 心理咨询和干预:儿童发展心理学在儿童心理问题的诊断和干预中的应用。

总结:综上所述,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关注儿童从出生到成年的心理发展过程。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教育、家庭和社会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从儿童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丰富多样。

在实际应用中,儿童发展心理学为教育实践、家庭教育和心理咨询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因此,深入了解和研究儿童发展心理学对于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发展心理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
概述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儿童在身体、心理、情感和认
知方面随着年龄增长所经历的变化的学科。

通过研究儿童的发展过程,心理学家们希望能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内在世界,引导其健康成长。

儿童认知发展
感知
儿童在早期主要通过感知来认识世界,他们通过五官获得
的感觉信息来探索周围的环境。

认知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认知能力也不断发展。

他们逐渐
学会利用逻辑思维和抽象概念来解决问题,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结构。

儿童情感发展
情绪表达
儿童通常会通过情绪表达来与他人交流和表达内心的感受。

在发展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并理解他人的情感。

社会情感
儿童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学会了解社会规范和情感表达的适
宜方式,这对他们日后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

儿童发展的特殊阶段
婴儿期
在婴儿期,儿童主要通过感知和情感来认识世界,他们对
生活中的新奇事物充满好奇,同时也依赖于主要照料者的情感支持。

幼儿期
在幼儿期,儿童逐渐学会独立行为和自主思考,他们开始
建立自我认知和人际关系,并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来探索社会生活。

学龄期
学龄期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接受正规教育,学习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同时也开始建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

总结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研究儿童的认知、情感和社会行为,我们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希望未来在这个领域的研究能够为儿童的幸福和健康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指导。

《发展心理学》小学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发展心理学》小学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 六、简述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的内容
• 七、简述小学儿童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
• 二、小学儿童的同伴关系
• 同伴:
• 是指儿童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或相近社会认知能力的人
• 同伴关系:
• 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 在某种共同活动中

体现出相互协作的关系
• 同伴接纳
• 友谊关系
一 小学生的同伴接纳
一、同伴提名 peer nomination • “说出您喜欢的三个同学” • 或“说出您不愿意跟它/他玩的三个同学”
• 一 遗传与与攻击性---耐心和自我克制 二 塑造良好的家庭气氛
• 一 不要对孩子的暴力行为让步 二 孩子反抗时 不要让自己的高压方式升级 三 冷处理的方法
• 四 监控孩子那些表现不好的行为

建立一套分数体系
• 五 以积极热情的方式对孩子表现

出的亲善行为予以鼓励
• 三 控制儿童攻击性的方法 一 消除攻击性的奖励物
❖ 两难故事法
二 小学生社会角色采择能力的发展水平
• 0阶段:自我中心的观点或无差别的观点 三-六岁 • 一阶段:社会信息的角色采择 六-八岁 • 一一阶段:自我反省的角色采择 八-一0岁 • 一一一阶段:相互角色采择 一0-一二岁 • 一V阶段: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采择 一二-一五岁

小学儿童处于第一-三种水平 原因 一是儿童的认知成熟程度不同 二是儿童和成人以及同伴的交往经验不足
• 二 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
• 社会性行为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对它人或某一事件


• 一、亲社会行为
• 即准备帮助它人或采取
• 有益于它人的行为

教育心理学:童年时期的心理发展特点

教育心理学:童年时期的心理发展特点

教育心理学:童年时期的心理发展特点1. 童年时期的定义和时期划分童年时期是指从出生到青春期之间的发展阶段。

根据心理学家的观点,童年时期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早期婴儿期、幼儿期、小学前期和小学后期。

1.1 早期婴儿期(0-2岁)在这个阶段,孩子主要通过感官和运动来探索世界。

他们开始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并建立父母和照顾者的依恋关系。

认知方面,他们逐渐能够区分不同物体和人脸,也能产生简单的情感反应。

1.2 幼儿期(2-6岁)在这个阶段,孩子逐渐掌握语言能力并开始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

他们通过触摸、动作和玩耍来发展自己的身体感知能力,并开始形成自我意识。

认知方面,他们开始注意到数量、大小和颜色等属性,并且思维逐渐呈现逻辑性。

1.3 小学前期(6-8岁)在这个阶段,孩子进入了正式的学校教育。

他们开始建立与同伴的关系,并逐渐明白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

他们对于规则和责任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开始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

1.4 小学后期(8-12岁)这个阶段是孩子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

他们开始独立思考问题,并且增加了对抽象思维的需求。

他们对于自我形象和身份开始产生更多的思考,并且对于成就和认同有着强烈的需求。

2. 童年时期心理发展特点童年时期是个体心理发展中最为关键和敏感的阶段,其中包括了感知、情感、认知和社会能力等方面。

2.1 感知发展在童年时期,儿童通过感官接收信息,并逐渐提高其感知能力。

他们能够辨别不同声音、颜色、质地等,从而建立起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2.2 情感发展在童年时期,孩子经历着情感经历愈加复杂多样化的过程。

他们学会自我表达和控制情绪,并逐渐开始认识他人的情感表达和感受。

2.3 认知发展在童年时期,孩子的认知能力迅速发展。

他们能够逐渐理解并运用语言进行思维活动,学会分类、比较、推理和解决问题。

他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变得更加客观和深入。

2.4 社会发展在童年时期,儿童开始与同伴互动,并建立友谊关系。

他们学习合作、分享和与他人协作的技巧。

第七章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发展心理学

第七章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发展心理学

可见,“这个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有一定的伸缩 性,是可以变化的。以辩证的,发展的或“动态” 的观点加以分析,这个关键年龄可以提前或挪后, 可以加快或延缓。
3、小学儿童思维“过渡” 的不平衡性

(1)不同思维主体发展的不平衡性; (2)不同思维对象(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材)的不平衡 性。 小学教学实验中发现的这种不平衡性。同样标准和要求: 算术教材的学习,有的学生已达到了较高的概括水平, 而在语文、历史教材的学习中,学生仍旧停留在比较 具体的形象水平。 小学儿童的思维研究发现的这种不平衡性。

1.小学儿童的学习动机
儿童的学习内部动机可分为四类:
(1) 为了好分数,不落人后,或为了得到表扬
和奖励而学习; (2) 为履行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或为集体争 光而学习; (3)为了个人的前途而学习; (4)为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利益而学习。
2.小学儿童的学习兴趣
小学儿童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儿童自觉地从事学习活动的

视知觉学习障碍的行为表现



精细动作差,不善于 手工和美术 仿绘能力差 动作不协调 视觉追踪能力落后 写字经常将左右偏旁 颠倒 经常将数字写反





经常将加号看成是 减号 忘记计算中进位, 竖式计算困难 写字慢,需要看一 下,写一下 经常搞混形近字 经常漏题
诊断与训练
一般通过视动统合测验来确定 儿童易从事的活动有: 练习画画儿、剪纸、手工等精细动作 练习篮球、羽毛球、乒乓球 练习视觉记忆 练习眼动

有些学习障碍儿童是由于行为问题所造成, 而有些学习障碍儿童却由于学习障碍而表现 出一定的行为问题。
第二节 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

小学生发展心理学

小学生发展心理学
整理课件
儿童少年行为和情绪障碍
整理课件
是一组起病于儿童和少年期 的行为和情绪障碍,随年龄增长 部分患者的症状逐渐缓解或消失 ,但若治疗和干预不及时或治疗 效果欠佳,症状可能持续到成人 ,或者影响成年期社会适应能力 ,出现成年期物质滥用、人格障 碍、违法犯罪等问题。
整理课件
主要表现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抽动 障碍,特发于童年的情绪障碍(离别性 焦虑障碍、恐惧症、社交恐惧症等), 儿童社会功能障碍,非器质性遗尿症和 遗粪症,喂食障碍和异食癖,刻板性运 动障碍及口吃等。
依恋理论则认为儿童早期形成的不安全依恋是欺负产生 的主要原因。
整理课件
“心理理论” (theory of mind)是指儿童对 他人心理状态以及他人行为与其心理状态的 关系的推理或认知,也可以说是儿童头脑中 形成的一整套理解别人思想、感情和动机的 方式。
欺负他人的儿童知道如何去伤害对方,如何 选择逃跑的机会,也就是说这些儿童对对方 的心理有较好的把握,但他们就是喜欢给别 人带来痛苦。
整理课件
精神发育迟滞
是一组起病于中枢神经系统发 育成熟(18岁)以前,以智力 发育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为临 床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
整理课件
病因
从胎儿到18岁以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发 育的因素都可导致精神发育迟滞。 生物学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多数以生物学因素为主 以社会文化因素或两者兼有为少数。
整理课件
重要点 口语学习关键期 书面语学习关键期 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 音乐学习的关键年龄 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 外语学习的关键年龄 动作机能掌握的关键年龄
整理课件
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6、7岁~11、12岁)小学阶段
第一单元 童年期的学习 学习是主导活动 一、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 (1)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3)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和强制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
主讲:张志刚
第一节 小学儿童的学习
一. 小学儿童的学习特点
学生学习的特点:
以间接经验为主 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 是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 学生动机有不同的表现 不仅仅是获得知识的过程
第一节 小学儿童的学习
一. 小学儿童学习的特点
学习对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是一种社会义务 通过教学活动实施 以班集体为单位
第一节 小学儿童的学习
小学儿童学习的特点
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联系 学习兴趣:
过程—内容
学习态度:
对教师 对集体 对作业 对评分
第一节 小学儿童的学习
二. 小学儿童的学习障碍
学习障碍的基本特征:
差异性;缺陷性;集中性;排除性
学习障碍的分类:
语言;阅读;数学
小学生学习障碍的表现:
感知、思维和语言方面 行为、情绪和社会性方面 其它
角色采择技能
概念: 发展阶段:
自我中心或无差别的观点(3-6) 社会—信息角色采择(6—8) 自我反省角色采择(8—10) 相互性角色采择(10—12) 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替换(12—15)
第三节 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三. 小学儿童的社会性交往
父母—儿童关系
交往时间变化 交往类型变化 冲突数量减少 父母控制变化
第一节 小学儿童的学习
学习障碍产生的原因:
脑损伤与脑功能障碍 遗传-素质假说 生物学假设 心理与环境假设
学习障碍的预防与治疗:
避免损伤 注意心理健康,培养健康人格 关心儿童的学习 治疗:特殊教育;行为矫正
第二节 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特点
一. 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到抽象逻辑思维 存在一个明显的“关键年龄” 逐步具备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 发展过程中存在不体形成
同伴团体: 特点:
相互交往;有归属感;有行为标准;有共同目标
对儿童的影响:
提供学习与同龄伙伴交往的机会 提供形成和评价自我概念的机会
第三节 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师生关系
小学儿童对教师的态度 教师的期望
第四节 小学生品德的发展
一. 品德发展的基本特点
自觉运用道德认知 道德言行逐步分化 自觉纪律形成 具有过渡性特点
第四节 小学生品德的发展
道德认知
道德观念 道德判断
道德情感 道德行为
亲社会行为 攻击性行为
第三节 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一. 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
自我概念的发展 自我评价的发展 自我体验的发展
第三节 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二. 小学儿童的社会性认知
趋势:
从表面到内部 从简单到复杂 从呆板到灵活 从对个人即时事件到他人长远利益 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 从弥散、间断的想法到系统、有组织的思想
第三节 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第三节 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同伴关系与团体形成
基本特点:
时间多,形式复杂 交往技巧增强 形成同伴团体
第三节 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同伴关系与团体形成
友谊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3-7岁):未有友谊阶段 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 第三阶段(6-12岁): 双向帮助阶段 第四阶段(9-15岁):亲密的共享阶段 第五阶段(12-):最高阶段
第二节 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特点
二. 小学儿童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
概括能力的发展 比较能力的发展 分类能力的发展
三. 小学儿童概念的发展
逐步深刻化 逐步丰富化 逐步系统化
第二节 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特点
四. 小学儿童推理能力的发展
直接推理 间接推理
五. 小学儿童思维品质的发展特点
敏捷性 灵活性 深刻性 独创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