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静力学-2B

合集下载

第一章静力学基本知识第一节力的概念第二节静力学公理-PPT精品

第一章静力学基本知识第一节力的概念第二节静力学公理-PPT精品
于一点,也不完全相互平行。
2020/8/1
• 第二节 静力学公理
• 1. 二力平衡公理 • 作用在同一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处
于平衡状态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在同一直线上 。
注意:此公理中的平衡力作用于同一个物体。
2020/8/1
【知识链接】
图2.4 平衡力
2020/8/1
【知识链接】
• 如图2.9所示,在点作用一水平力 推车或 沿同一直线在点拉车,对小车的作用效果是一 样的。
2020/8/1
(a)
(b)
图2.9 力在变形体上沿作用线移动 (a)变形体受拉伸长(b)变形体受压缩短
• 4. 力的平行四边 形法则
• 作用于刚体上 同一点的两个力 ,可以合成一个 合力,合力也作 用于该点,合力 的大小和方向由 这两个力为邻边 所组成的平行四
(a)
图3.6 二力杆
图( 2b) . 6 二 力 作 用 下 的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 时存在,两个力的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沿着同一直线,分 别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 上。
注相作意互用:作力此用是公力分理的别说关作明系用了。在• 两作两2.作个用个物力物体和体间反上 的力,任何作用在同一用个物体上 的两个力都不是作用力力与反作用

如 图 3 . 4 所 示 , 处
图2.5 二力构件
【知识链接】
• 应当注意,只有当 力作用在刚体上时二力 平衡公理才能成立,对 于变形体,二力平衡条 件只是必要条件,并不 是充分条件,例如,满 足上述条件的两个力作 用在一根绳子上,当这 两个力使绳子受拉时, 绳子才能平衡,如图所 示。如受等值、反向、 共2020线/8/1 的压力就不能平衡

静力学(第二章)

静力学(第二章)

A FC
C
B
W
①选研究对象; ②去约束,取分离体;③画上主动力;④画出约束反力。
例3 图示结构中各杆重力均不计,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 接触。试画出:构件AO、AB和CD的受力图。
①选研究对象; ②去约束,取分离体;③画上主动力;④画出约束反力。
例4 画出下列各构件的受力图
说明:三力平衡必汇交 当三力平行时,在无限 远处汇交,它是一种特 殊情况。
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
只适于刚体!
静力学基本公理
推理1
力的可传性
作用在刚体上某点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动, 而不改变它对刚体的作用。
力对刚体的作用决定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线。 力是有固定作用线的滑动矢量。
静力学基本公理
根据力的可传性,作D 的受力图, 此受力图是否正确?
分析整个系统平衡时,作用力 是否可沿其作用线移动?
刚体静力学模型
1.3 接触和连接方式的抽象和理想化
自由体:
-约束
其运动没有受到其它物体预加 的直接制约的物体
刚体静力学模型
约束:对非自由体运动起制约作用的周围物体 约束反力:约束作用于被约束物体的力
非自由体:
其运动受到其它物体预加的直接制约的物体
刚体静力学模型 约束反力的特点:
大小:常常是未知的 作用点:接触点 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F G
工程常见约束与约束反力
2.1 柔性约束
柔性约束只能承受拉力 约束反力: 沿柔索而背离被约束物体,作 用于连接点。
工程常见约束与约束反力
2.1 柔性约束
柔性约束只能承受拉力
约束反力: 沿柔索而背离被约束物体,作用于连接点。
链条约束与约束力

静力学基本概念及受力图

静力学基本概念及受力图

28
返回主目录
2.光滑支承面:(具有光滑接触面(线、点)的约 束) 它们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
约束力作用于接触点
其方向沿接触面在该点的公法线上,并指向物体。
29
思考题2
30
返回主目录
3.光滑圆柱铰链:又称固定铰链支座、 固定铰支。
F A B
31
圆柱铰链物体之间的约束力:通过铰链中 心,方向不定(可用两个正交分力表示), 大小未知 。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自由体:在空间可作任意位移的物体。
23
非自由体:位移受到限制的物体。
约束:限制 非自由体位 移的物体称 为该非自由 体的约束。
非自由体
约束
24
重力(主动力)
约束力:约束 作用于被约束 物体的力称约 束力。 约束力 约束力方向:总是与该约束所限制的非自 由体的位移方向相反。 主动力:作用于非自由体上的约束力以外 的力统称为主动力。例如重力、推力等。
第一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 与物体受力分析
1
1-1 静力学基本概念 及基本公理
1-2 约束和约束力 1-3 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2
§1-1静力学基本概念及基本公理
一、静力学基本概念
平衡 刚体
力 力系
3
平衡
平衡:物体机械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物体 相对惯性参考系静止或作匀速直线平移。 一般以固连于地球上的参考系为惯性参系。
16
证明:
F A
=
B
F1 F2
F
A
=
A
B
F1
17
公理3(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
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A的两个力 F1 和 F2 的 合力 FR 也作用在A点,其大小和方向由以 F1 和 F2 为邻边所作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表 示。 即,合力为原两力的矢量和。

工程力学-1-静力学基础知识

工程力学-1-静力学基础知识

§1-3 约束与约束反力
(3)活动铰链支座 铰链将桥梁、房屋等结构连接在有几个圆柱形滚 子的活动支座上,支座在滚子上可作左右相对运动, 两支座间距离可稍有变化
约束特点: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能够限制被连接件 沿着支撑面法线方向的上下运动。
§1-3 约束与约束反力
固定与活动铰链支座约束
铰链支座
铰链支座结构简图
四、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公理四)
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 一个合力,合力也作用于该点上,其大小和方向 可用以这两个力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 角线来表示。
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
人力队伍与大象
§1-2 静力学公理
力的三角形——将力矢F1、F2首尾相接(两个 力的前后次序任意)后,再用线段将其封闭构成一 个三角形。封闭边代表合力FR。这一力的合成方法 称为力的三角形法则。 FR = F1 + F2
的效应。也称运动效应。
足球
力的外效应
§1-1 力与静力学模型
内效应——力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的效应。 也称变形效应。
弹簧形变
力的内效应
§1-1 力与静力学模型
4.力的三要素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力的三要素
§1-1 力与静力学模型
§1-1 力与静力学模型

§1-1 力与静力学模型 力系 平面力系
§1-2 静力学公理
三、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公理三)
在一个刚体上加上或减去一个平衡力系,并 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1-2 静力学公理
公理三的应用
力的可传性原理——作用于刚体的力可以沿 其作用线滑移至刚体的任意点,不改变原力对该 刚体的作用效应。

静力学:第1章:静力学基础

静力学:第1章:静力学基础

Theoretical Mechanics
返回首页
§1–3 静力学公理
推论(三力汇交定理) 当刚体在三个力作用下平衡时, 当刚体在三个力作用下平衡时,设其中两力的作用线 相交于某点,则第三力的作用线必定也通过这个点。 相交于某点,则第三力的作用线必定也通过这个点。 F1 证明: A1 A A3 F3
Theoretical Mechanics
返回首页
§1–3 静力学公理
公理三(力平行四边形公理) 作用于物体上任一点的两个力可合成为作用于同一点的 作用于物体上任一点的两个力可合成为作用于同一点的 物体 一个力,即合力。 一个力,即合力。合力的矢由原两力的矢为邻边而作出的力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矢来表示。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矢来表示。 力三角形法 F2 FR FR F2 A F1 A F1 A F2 F1 FR
Theoretical Mechanics
返回首页
§1–3 静力学公理
推论 (力在刚体上的可传性) 作用于刚体上的力, 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其作用点可以沿作用线在该刚 刚体上的力 体内前后任意移动,而不改变它对该刚体的作用 体内前后任意移动,而不改变它对该刚体的作用。
B F A
B
F1 F2
B
F1
=
F A
Theoretical Mechanics
返回首页
§1–2
1.力的定义

力是物体相互间的机械作用, 力是物体相互间的机械作用,其作用结果使 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外效应—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应。 外效应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应。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应
2. 力的效应 内效应—引起物体变形的效应。 内效应 引起物体变形的效应。 引起物体变形的效应 大小 3. 力的三要素 方向 作用点 确定力的必要因素

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料力学)(第2版)教学课件第1章 静力学基础

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料力学)(第2版)教学课件第1章 静力学基础

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料力学)
8
光滑面约束
摩擦力可忽略不计的面约束,称为光滑面约束。
约 束:限制物体接触点沿公 法线且指向约束方向的位移 约束力:沿公法线方向指向被 约束的物体
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料力学)
9
光滑圆柱类铰链
1. 铰 链
物体间圆柱形孔销连接,简称铰链,摩擦力一般忽略不计. 约 束:限制物体受约束处垂直销钉轴 线方位的线位移 约束力:作用线通过且垂直销钉轴线的 力F, 也可用互垂分力Fx与Fy表示
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料力学)
FB FB'
15
§5 受力图
实例分析
图示重为W的圆轮,A点由绳AB系住,D点靠在光滑曲面上。试 问圆轮受哪些力。
1. 将圆轮单独画出。
2. 重心C,作用重力W,主动力。
3. 连接点A,绳索约束,拉力FA,沿绳索AB 。
4. 接触点D,光滑面约束,压力FD,沿公法线。
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料力学)
16
受力分析的几个概念
为了研究平衡或运动被选择的物体,称为研究对象。 解除约束后的物体,称为分离体。 表示分离体及其上所受全部主动力与约束力的简图,称为受力图。
画受力图的步骤与要点
1. 选择研究对象,并画其分离体图;
2. 在分离体上,画作用其上的主动力;
3. 在分离体的每个被约束处,画相应约束力。
平面与空间力系: 各力作用线均位于同一平面的力系称 为平面力系,否则称为空间力系 汇交与平行力系: 各力作用线汇交于同一点的力系称为 汇交力系,各力作用线互相平行的力系称为平行力系
力偶系: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一组力偶
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料力学)
4
§2 工程力学简介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静力学和材料力学)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静力学和材料力学)

1 一 3 试画出图示各构件的受力图。
F
D
习题 1-3 图
C
F
D
C
A
B
FA
FB
习题 1-3a 解 1 图
F Ax
A
B
FAy
FB
习题 1-3a 解 2 图
C
BF
B
D
FB
FD
C
A
FA 习题 1-3b 解 2 图
W
FAx
FAy
习题 1-3c 解图
F
A
A
F
α
B C
FA
D
FAFD 习题 1-3d 解 2 图
FB2 x
B
FDy
C FB2 y
F Dx D
W
习题 1-4b 解 2 图
F'B1
B
F'B2x
F'B2 y F1
A B
F'B2x
习题 1-4c 解 1 图
F1 F'B2 y
FDx D FDy
F'B2x B
C
F'B2 y
W
F'B2 B
习题 1-4c 解 2 图
习题 1-4b 解 3 图
FA
A
B
F B1
习题 1-4d 解 1 图
可推出图(b)中 FAB = 10FDB = 100F = 80 kN。
FED αD
FDB FD′ B
FCB
α
B
F 习题 1-12 解 1 图
F AB 习题 1-12 解 2 图
1—13 杆 AB 及其两端滚子的整体重心在 G 点,滚子搁置在倾斜的光滑刚性平面上,如

《静力学专题》课件

《静力学专题》课件
解释力矩的概念,并说明它与力 的大小、点线位置的关系。
力矩臂的计算
介绍计算力矩臂的方法和应用, 并提供实际示例。
力偶的性质
解释力偶的概念和性质,并说明 它在静力学中的应用。
静力矩的计算方法
1 力矩的数值计算
给出计算力矩的数值的方 法,并提供相关实例。
2 力矩的平衡条件
说明力矩平衡条件矩和转矩的概念, 并说明它们在实际工程中 的应用。
非重力力矩的考虑
1
弹性力矩的影响
2
说明弹性力矩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解
释它在静力学问题中的重要性。
3
浮力和浮力矩
探讨浮力和浮力矩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并给出实际案例。
风力和风力矩
介绍风力和风力矩对建筑物和结构物平 衡的影响。
平面上的静力平衡问题
吊桥的平衡
塔吊的平衡
探讨吊桥在三维空间中的平衡问 题,并说明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
解释塔吊在三维空间中的平衡原 理和应用,并提供实际案例。
其他三维平衡问题
介绍其他三维空间中的平衡问题, 如天然平衡的岩石结构。
静力平衡的应用
1
静电场中的平衡
讨论静电场中物体平衡的原理和条件,
刚体在平衡状态下的应用
2
并给出实际应用示例。
斜面上的物体平衡
解析物体在斜面上的平衡问题,并展示斜面角 度对平衡的影响。
摩擦力的作用
讲解摩擦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并说明摩擦力 的计算方法。
绳索和滑轮系统
介绍绳索和滑轮系统在静力学中的应用,并提 供实际情景示例。
坡道和坡面的平衡
详细解释坡道和坡面上物体平衡问题,并提供 实际案例。
对于三维空间中的平衡
《静力学专题》PPT课件

理论力学第一章静力学

理论力学第一章静力学
理论力学第一章静力学
静力学是理论力学的第一章,它研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力学性质。通过 静力学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条件和示例。
静力学的定义
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不发生运动的条件下,所受力的平衡性质和平衡状态的 学科。它探讨了物体如何保持静止,并且不受到任何未平衡力的作用。
静力平衡条件
力的合成与平衡条件
1
力的合成
当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可以使用向量的力的合成法则将这些平衡条件
物体受力平衡需要力的合力等于零,即ΣF=0。
3
平衡条件的应用
通过合力和平衡条件的计算,可以确定物体是否受力平衡,从而分析物体的稳定 性。
这座桥梁经过精心设计和计算, 确保在各种条件下保持平衡和 稳定。
这张照片展示了一台天平,在 物体的质量均衡分布时保持平 衡。
静矩与平衡条件
1 静矩介绍
静矩是在物体上的作用力产生的力矩,通过静矩的计算,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 态。
2 静矩的计算方法
静矩=力的大小 × 力臂的长度。
3 静矩的应用
通过计算静矩可以确定物体是否受力平衡,从而分析物体的稳定性和平衡条件是否成立。
力的平衡条件
物体受力平衡需要力的合力等于零,即ΣF=0; 力的合力矩等于零,即ΣM=0。
力矩的平衡条件
物体受力平衡需要力的合力等于零,即ΣF=0; 力的合力矩等于零,即ΣM=0。
稳定的平衡条件
物体受力平衡需要力的合力等于零,即ΣF=0; 力的合力矩等于零,即ΣM=0。
其它平衡条件
物体受力平衡需要力的合力等于零,即ΣF=0; 力的合力矩等于零,即ΣM=0。
刚体的平衡条件
平衡条件1
物体受力平衡需要力的合力 等于零,即ΣF=0。

1 静力学 内容讲解

1 静力学 内容讲解

1 静力学内容讲解1静力学内容讲解1[静力学]内容讲解第一章静力学【竞赛知识要点】重心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物体平衡的种类力矩刚体的平衡流体静力学(静止流体中的压强)【内容讲解】一.物体的战略重点1.常见物体的重心:质量均匀分布的三角板的重心在其三条中线的交点;质量均匀分布的半径r的半球体的重心在其对称轴上距球心3r/8处;质量均匀分布的高为h的圆锥体的重心在其对称轴上距顶点为3h/4处。

2.战略重点:在xyz三维坐标系中,将质量为m的物体分割为质点m1、m2、m3……mn.设重心坐标为(x0,y0,z0),各质点座标为(x1,y1,z1),(x2,y2,z2)……(xn,yn,zn).那么:mx0=∑miximy0=∑miyimz0=∑mizi【例题】1、(1)存有一质量均匀分布、厚度光滑的直角三角板abc,∠a=30°∠b=90°,该三角板水平置放,被a、b、c三点下方的三个支点提振着,三角板恒定时,a、b、c三点受到的支持力各就是na、nb、nc,则三力的大小关系就是.(2)半径为r的均匀球体,球心为o点,今在此球内挖去一半径为0.5r的小球,且小球恰与大球面内切,则挖去小球后的剩余部分的重心距o点距离为.2、如图所示,质量原产光滑、厚度光滑的梯形板abcd,cd=2ab,求该梯形的战略重点边线。

3、在质量分布均匀、厚度均匀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角c为直角)上,切去一等腰三角形apb,如图所示。

如果剩余部分的重心恰在p点,试证明:△apb的腰长与底边长的比为4、(1)质量分别为m,2m,3m……nm的一系列小球(可以视作质点),用长均为l的细绳相连,用短也就是l的细绳立于天花板上,如图所示。

谋总战略重点的边线5、如图所示,质量均匀分布的三根细杆围成三角形abc,试用作图法作出其重心的位置。

6、如图所示,半径为r圆心角为θ的一段质量均匀分布的圆弧,谋其战略重点边线。

第1章 静力学图文课件

第1章 静力学图文课件

第三节 约束和约束反力
练习:
第三节 约束和约束反力
第三节 约束和约束反力
2.光滑接触面约束:当两物体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小到可以忽略不 计时,可将接触面视为理想光滑的约束。
特点:只能限制物体沿接触面公法线指向约束物体物体的运动。
G
n 公法线
P
P
O
公切面
O
A
FN
FN
第三节 约束和约束反力 2、理想光滑接触面约束
(3)力是物体形状发生改变的原因。
第一节 力学基础的基本概念
2.力的三要素
力对物体作用的效应,取决于力的大小、 方向和作用点,这三个基本要素简称为 力的三要素。
力是一种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只要其中的任何一个量改变,该力对物体的
作用效应就要改变。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
是定位矢量!
由力的三要素决定
第一节 力学基础的基本概念
适用于刚体和变形 体!
矢量表达式:FR= F1+F2
分力分不力一一定定小小于于合合力力!吗!?!
F2
FR
A
F1
第二节 力的四个基本公理及刚化原理
公理3(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在已知上力系上加上或减去 任一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
只适用于刚 体!
第二节 力的四个基本公理及刚化原理
推论1 (力的可传性)
题1-3B图
*1-4简易起重机如题1-4a)图所示,梁ABC一端A用铰链固 定在墙上,另一端装有滑轮并用杆CE支撑,梁上B处固定 一卷扬机D,钢索经定滑轮C起吊重物H。不计梁、杆、滑 轮的自重,设各接触面均为光滑面。试画出重物H、杆CE、 滑轮、销钉C、横梁ABC及整体系统的受力图。

静力学课件

静力学课件


作用于物体某一点的两个力的合力,
力 亦作用于同一点上,其大小和方向可由
这两个力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
学 对角线来确定。
公 理
F1
R
即:R F1 F2
A
F2
它是力系简化的基础。
F2
三角形法则
R F1
———————————————————
推论2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
约束的基本类型
——————————————————
1.3
四、支座约束

1、固定铰支座

R



反 力
约束反力过销中心,
Y
方向不能确定,通常
X
用正交的两个分力表
示。
方向假设
———————————————————
约束的基本类型 ——————————————————
1.3
2、可动铰支座约束




Y

————————————————————
1.1
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的机械作用,这
力 学 的
种作用的效果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 变化,同时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基 本 概
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效应 称为力的外效应或运动效应;

力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的效应称为
力的内效应或变形效应。
由于静力学研究力学模型是刚体和刚
1.2
当变形体在已知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
静 时,如果把该物体变成刚体,则平衡状态
力 保持不变。


它建立了刚体力学与变形体力学的联

第一章静力学

第一章静力学
合力(合力的大小与方向) FR F1 F2 (矢量的和) 亦可用力三角形求得合力矢
说明:1、此公理给出了力系简化的基本方法。 2、平行四边形法则是力的合成法则,也
是力的分解法则。
例如,拉力F作用在螺钉A上,按此法则可将 其沿水平及铅垂方向分解为两个分力F1和F2。
3、力的合成是唯一,力的分解不是唯一的。
力矩的符号规定为:力F绕O点逆时针转动为正,顺时针为负。 力矩的单位是牛·米(N·m)或千牛·米(kN·m)。
1.4.2 合力矩定理
汇交力系的合力矩定理:平面一般力系的合力对作用面 内任一点的矩等于力系中各力对同一点的矩的代数和
Mo R Mo F1 Mo F2
1.4.3 力对点的矩的解析表达式
推理2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作用于刚体上三个相互平衡的力,若其中两个力的作 用线汇交于一点,则此三力必在同一平面内,且第三个力 的作用线通过汇交点。


平衡时F3 必与F12 共线则三力必汇交O 点,且共面。
公理4 作用和反作用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等值、 反向、共线,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Rx F1x F2x Ry F1y F2 y
合力在坐标轴上的分量等于各力在同一坐标轴上的分量 之和。也可以描述为合力在某一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 在同一轴上投影的代数和,这就是合力投影定理。
合力投影定理
合力投影定理建立了合力投影与各分力投影的关系
Rx F1x F2x F3x L Fix
表示。
力的表示:
用一带箭头的线段(矢量)表示,力的三要素包含在其中。 用 F表示力的矢量,用“F”表示力的大小。
常见力
F (N)

静力学2b

静力学2b

FCG
FDy
F
FDx
求出 FDy
FH
FDy
D
M F
y
p
0 FDy
p
13
3、再研究AG 杆,求出 FGy
FGy G
FGx
0 FGy
§3-1、刚体系的平衡
思考题:人重W,板重P,若人有足够大的力量,一定能维持平衡的是
A:图(a)
B:图(b)
C:图(a)和(b)
(a)
(b)
14
§3-2、桁架 一、桁架的结构
F
600
C
M
9
§3-1、刚体系的平衡
F
60
方法一: 解:以每个物体 为研究对象, 画 其受力图。
Fx 0 Fy 0 M 0 A
A
B
0
C
M
FAy A
MA
M
B
FBx
FAx a
FBy FBy
B
F
60
0
FC
C
FBx
a
Fx 0 Fy 0 M 0 B
•桁 架(truss):由杆件构成的几何形状不变的结构
15
§3-2、桁架
平面桁架: 杆件中心轴线在同一平面的桁架,节点: 轴线的交点 平面桁架的基本假设 1. 节点抽象为光滑铰链连接 2. 杆件自重不计,或平均分配在两端的节点上 3. 外力(载荷或约束力)都作用于节点上 桁架的特点:桁架中的每个杆件均为二力构件或二力杆
2、截面法(以部分桁架为研究对象计算杆件内力的方法)
例: 求图示 桁架中杆1 的内力。
F2
FAy
FAx
1
FB

第一章静力学基本知识

第一章静力学基本知识

1.固定铰支座(铰链支座)
用圆柱铰链把结构或 构件与支座底板连接,并 将底板固定在支承物上构 成的支座称为固定铰支座 约束力。:与圆柱铰链相同
FAx A
FA
FAy
F
YA
XA
A
YA XA
2.可动铰支座 在固定铰支座下面加几个辊轴支承于平面
上,就构成可动铰支座。
约束力:构件受到光滑面的约束力。
B FB
物体受力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使物 体运动或使物体有运动趋势的力,称为主动力 。如重力、水压力、土压力、风压力等。在工 程中通常称主动力为荷载。另一类是约束对于 物体的约束反力,也称被动力。一般主动力是 已知的,而约束反力是未知的。
试指出下面物体的受力图中的主动力和约束反力
T
W W
W T
WT
二、几种常见的约束及其反力 1. 柔体约束
链杆约束
4. 链杆约束
约束类型与实例
C A
B B
FB
FA A
二力杆约束
C
FA
A A
B
FB
B
? 受力图正确吗
双铰链刚杆约束
C
D
A
B
三、支座及支座反力 工程中将结构或构件支承在基础或另一静
止构件上的装置称为支座。支座也是约束。支 座对它所支承的构件的约束反力也称支座反力 。 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三种支座:固定铰支座 (铰链支座)、可动铰支座和固定端支座。
第一章 静力学基本知识
本章将要讨论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公理 、常见约束类型及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等。
第一节 力学基本概念 第二节 静力学基本公理 第三节 工程中常见的约束与约束反力 第四节 结构的计算简图 第五节 受力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摩擦 friction
2、动滑动摩擦
Fa
FN
F f FN
F
运动
其中: f 动滑动摩擦因数 coefficient of kinetic friction
23
二、摩擦角与自锁 angle of friction self-locking
max
P
Fmax P sin max f FN f P cosmax
20
lllxwsm@ 82317937
21
一、摩擦 friction
1、静滑动摩擦
0 F Fmax
Fa
FN
F
运动趋势
Fmax f s FN
F F:摩擦力, N :法向约束力
其中:f s 静滑动摩擦因数 coefficient of static friction
22
2
Parallel force system
空间平行
z o
x
y
Fz 0 M x ( F ) 0, M y ( F ) 0
几个条件自 然满足?
y
平面平行
Fy 0 M O ( F ) 0
o
x
3
Coplanar Equilibrium equation
i 1
n
(rR riR ) Fi rR Fi riR Fi
i 1 i 1 n n
FR
18
例 已知AB梁长为l,其上受有均布载荷q=0.5x (kn/m) 求:梁A端的约束力。
解:研究AB梁,画受力图。
1 2 Fd 0.5 xdx l 4 0 l 1 3 Fd b x 0.5 xdx l 6 0
Requirement
A、B 连线与ox轴不垂直
Necessity
A、B、C 三点不共线
11
例:重为W 的均质正方形板水平支承在铅垂墙壁上,求
绳1、2 的拉力, BC 杆的内力和球铰链A的约束力。
z
1
A 2


解:取板为研究对象、 画受力图 B
y
方法一:基本方程
x
W
Fx 0 Fy 0 Fz 0
MA
A
FAy
M
a
FB
B
FAx
F F
x
y
FAX 0
FAy FB 0
M A FB a M M A 0
15
例:已知AB梁长为l,其上受有均布载荷 q,求其合力
应用力系简化理论
x
A
x
B
FR
qdx
qxdx
dx
MA
16
合力矩定理
若力系存在合力
{F1 , F2 ,, Fn } {FR }
则有: M O (FR ) M O (Fi )
n
z
F2
rn
Fn
y
FR
i 1
r2 o
rR
rR FR ri Fi
i 1
n
x
F1
r1
17
Proving
z
Fi
M O (FR ) rR FR
ri
o
x
rR
riR
y
M
i 1 n i 1
n
O
(Fi ) ri Fi
C
M x ( F ) 0 M y ( F ) 0, M z ( F ) 0
F1 z FAz
F2

A FAy
FAx
y

x
W
C
FC
B
12
Solution 2: Moment equations
MCy 0 FAz
M M M M
M
x
0 F2
tanmax f
max P cosmax
FN
R
全反力
max
24
问题 1:已知静滑动摩擦因数为f,斜面倾角为大 时,滑块将要滑动。
问题2:已知静滑动摩擦因数均
F n
为 f ,沿垂直于屏幕方向水平 推动滑块,哪种情况较易推动?
W
W
(a )
W
(b)
25
问题:假设墙壁光滑,若使梯子不滑动,地面与梯子间的 静滑动摩擦系数至少为多大(不计梯子自重, 人重为W).
F
W
Fs
FN
W
Mf
M f 滚动阻力偶(couple of rolling resistance)
0 M f M f max
M f max FN
滚动阻力系数(m)(coefficient of rolling resistance)
滚动摩阻力偶矩的方向与轮子滚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28
y
o
x
Fx 0 Fy 0 M o ( F ) 0
一 矩 式
4
例:已知F,a,求杆 A、D 处的约束力
a A B a/2 a C
-F
A a a B
a
a
F
D
-F
F
D
5
例:已知F,a,求杆A、B、D处的约束力
A a a D a
a C
FAy
A
B
FAx
B
C
F
FB
Fx 0 Fy 0
M O M i ri Fi 0
i 1 i 1
n
n
自然满足 法线方向 自然满足
平面汇交
力偶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 矢量和自然为零
M x ( F ) 0 M y ( F ) 0, M z ( F ) 0
F1 z FAz
A
E
F2பைடு நூலகம்
z y
0 FC 0 F1
0 FAx
0 FAy
FAy
C

D
y
B
FAx
W

x
FC
Dz
Cz
13
分布载荷(力) Distributed loads (forces)
悬臂梁 Cantilevered beam
A B
MA
A
FAy
B
FAx
14
例:结构如图,已知M, a求杆A处的约束力
y
A
F
Fs W
A
不滑动条件:Fs fFN
FN
Mf
M 不滚动条件: f FN
Fmax min{ fW ,

R
F fW F W R
29
W}
问题:重为W 的均质椭圆,一端铅垂吊起,另一端放在
倾角为
面的静滑动摩擦因数至少为多大?
的固定斜面上,若圆盘处于平衡,圆盘与斜
不滑动的条件
M (F ) 0 M (F ) 0 ( F ) r 0 ( F ) r 0
1 2
对某点之矩为零?
力矩 rXF 中包含了力的信息
9
Relationship between Moment and force equilibrium equation
Fi
AB
Fi
M A rAi Fi 0 M B rBi Fi 0
FAy b
l
MA
A FAx
B
F 0, F 0 Fy 0, FAy Fd M 0, M bF
x Ax
A A d
19
§2-5、考虑摩擦时物体的平衡 Equilibrium problems involving friction
Objectives •To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dry friction and show how to analyze the equilibrium of rigid bodies subjected to this force •To discuss the phenomena of self-locking •To investigate the concept of rolling resistance
Determine the number of unknowns and compare this with the number of available equilibrium equations. If there are more unknowns than equations of equilibrium, it will be necessary to apply the frictional equation at some, if not all, points of contact to obtain the extra equations needed for a complete solution . If the equation F FN is to be used, it will be necessary to show F acting in the proper direction on the Free-Body Diagrams.
F
6
Solution
FAy
A
F F F F
x
y
AX
FB cos / 4 0
FB sin / 4 F 0
Ay
FAx
FB
B
C
M A FB a sin / 4 2aF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