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拟行路难、蜀相、书愤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第1单元 第2课《湘夫人》1 Word版含答案.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第1单元 第2课《湘夫人》1 Word版含答案.doc

河北武邑中学课堂教学设计备课人授课时间课题湘夫人习题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熟读文章,理解诗句的含义,从而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把握其主旨。

过程与方法分析诗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比兴手法的使用,鉴赏艺术特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重点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难点分析诗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比兴手法的使用,鉴赏艺术特色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与活动设计一、课前反馈学生巩固全文词句二、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眇眇(miǎo)水裔(yì) 偕逝(xié)B、葺之(qì)紫坛(tán)骤得(zhòu)C、潺湲(chán)白薠(fán)芳馨(xīn)D、九嶷(ní)麋鹿(mí)薜荔(pì)1D 嶷yí薜bì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B、麋何食兮廷中,蛟何为兮水裔?C、筑室兮水中,茸之兮荷盖D、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2 A、“渺渺”为“眇眇”B、“廷”为“庭” C、茸为葺D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北渚(zhǔ)袅袅(niǎo)眇眇(miǎo)B.沅水(ruán) 薜荔(bì lì) 澧水(lǐ)C潺湲(chán yuán) 云汀(tīnɡ) 九嶷山(yí) D.水裔(yì) 屋椽(chuán) 馨香(xīn)答案: B 解析:B.沅yuán。

4.下列字形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白荒忽芳椒庑门B.江皋嘉期缤纷逍遥C.容与遗赠衣袂辛夷D.哀宛迂缓偕逝润饰答案: C 解析: A.—;B.嘉—佳;D.宛—婉。

5、查阅诗中带点的生字词,读准字音,解释词义帝子:渚():眇眇():袅袅():白薠():聘望:夕张:萃():蘋():罾();沅:澧():茝():荒忽:潺湲():帝子:指湘夫人,传说她是古帝唐尧之女渚(zhǔ)水中小洲眇眇(miǎo)眯眼远望袅袅(niǎo)微风吹拂的样子白薠(fán)即薠草聘望:放眼远望夕张:为黄昏会面张罗萃:(cuì)聚集蘋(pín)一种水草罾(zēng)一种用竹竿或木棍做支架的方形鱼网沅:沅水澧(lǐ)澧水:都是通往洞庭湖的大河茝:(zhǐ):同芷,香草、即白芷荒忽:通恍惚潺湲(chán yuán)水流不断的样子二、阅读题1、阅读屈原《湘夫人》中的一段文字: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薪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问题:A.诗中“登白薠兮骋望”的抒情方式是什么?答:“登白薠兮骋望”的抒情方式是借举止抒情B.诗中“鸟何萃兮薪中?罾何为兮木上?”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其抒情方式是什么?答:这里以鸟儿、渔网失其所,比喻期待殷切却事与愿违。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中语文 第1单元《一剪梅》《越中览古》《今别离》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中语文 第1单元《一剪梅》《越中览古》《今别离》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

2. 掌握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知识积累】《一剪梅》1、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1155),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

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长相唱和。

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沛南下。

1129年,其夫赵明诚染病去世,临终前取笔作诗,绝笔而逝。

自此以后李清照写了大量的诗歌怀念自己的丈夫。

这些诗歌都很伤感。

南渡之前,李清照多写闺怨相思,明快妍丽;南渡之后,多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深哀入骨,词情凄黯。

李词工于造句,善于创意出新。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2、创作背景本首词是李清照早期作品,是一首闺情词。

易安结婚不久,赵明诚就到远处去上学,李清照“殊不忍别,觅锦帛,书《一剪梅》以送之。

”(《越中览古》1、作者简介李白 (701—762年),字,号,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2、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它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

存诗900余首,有《》3、背景介绍一首怀古之作,诗人南游吴越时所写。

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霸。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此后他卧薪尝胆20年,于公元前437年灭吴。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中语文 第1单元 第2课《湘夫人》课件2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讲义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中语文 第1单元 第2课《湘夫人》课件2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讲义

櫋(mián) 庑(wǔ)
1、帝子降兮北渚 2、与佳期兮夕张 3、罾何为兮木上 4、蛟何为兮水裔 5、朝驰余马兮江皋 6、葺之兮荷盖 7、时不可兮骤得
(水边的浅滩) (张设罗帐) (鱼网) (边) (边) (编草盖房子) (轻易)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湘夫人将要降临北洲上,放眼远眺呵使我分外惆怅。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渚(zhǔ)
眇(miǎo) 薠(fán) 澧(lǐ) 葺(qì )
罾(zēng) 澨(shì ) 荪 (sūn)
蘋(pí n)芷 (zhǐ) 潺湲(chányuán)
橑(lǎo)
遗(wèi)
楣(méi) 薜荔(bì lì ) 擗(pǐ)
嶷(yí ) 袂(mèi) 搴(qiān) 汀(tīng) 褋(dié)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
把我的夹袄投入湘江中,把我的单衣留在澧水边。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在水中的绿洲采来杜若,要把它送给远方的恋人。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欢乐的时光难以马上得到,暂且放慢步子松弛心神。
第四段
这首优美的诗歌,主要写湘君求 合于湘夫人,因思念深切、神情恍惚 而产生种种幻觉,希望和绝望交织在 一起,从而更显得他们的爱情缠绵哀 怨、深挚执著。
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
运用比兴(主要是“比”)的手法,鸟儿本 应在树梢上,渔网本应在水草里,而这里用 不合乎逻辑的现象来比喻所愿不得,失其应 处之所。用事物的错位,暗示湘君内心的焦 虑,与美人的期约恐怕不能实现。

河北省武邑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第1单元 第2课《湘夫人》1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武邑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第1单元 第2课《湘夫人》1Word版含答案

河北武邑中学课堂教学设计备课人授课时间课题湘夫人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熟读文章,理解诗句的含义,从而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把握其主旨。

过程与方法分析诗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比兴手法的使用,鉴赏艺术特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重点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难点分析诗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比兴手法的使用,鉴赏艺术特色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与活动设计一、导入:湖南岳阳的君山上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竹子,名叫“斑竹”,大家知道它的来历?传说湘君(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

舜的妻子娥皇、女英(尧帝的二个女儿)听到丈夫的死讯后追随到沅、湘,因丧夫而落下的伤心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这一传说人物有关的诗歌《湘夫人》。

二、作者简介:屈原,名平,字原。

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

屈原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

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民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遭到小人诬陷,被怀王疏远,并两次遭放逐。

第一次在怀王时期,被流放到汉北;第二次在顷襄王时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

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远游》《卜居》《渔父》。

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三、“楚辞”及《楚辞》:1、“楚辞”:由屈原创建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

河北武邑中学课堂教学设计备课人授课时间课题湘夫人习题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熟读文章,理解诗句的含义,从而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把握其主旨。

过程与方法分析诗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比兴手法的使用,鉴赏艺术特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重点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难点分析诗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比兴手法的使用,鉴赏艺术特色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与活动设计一、课前反馈学生巩固全文词句二、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眇眇(miǎo)水裔(yì) 偕逝(xié)B、葺之(qì)紫坛(tán)骤得(zhòu)C、潺湲(chán)白薠(fán)芳馨(xīn)D、九嶷(ní)麋鹿(mí)薜荔(pì)1D 嶷yí薜bì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B、麋何食兮廷中,蛟何为兮水裔?C、筑室兮水中,茸之兮荷盖D、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2 A、“渺渺”为“眇眇”B、“廷”为“庭” C、茸为葺D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北渚(zhǔ)袅袅(niǎo)眇眇(miǎo)B.沅水(ruán) 薜荔(bì lì) 澧水(lǐ)C潺湲(chán yuán) 云汀(tīnɡ) 九嶷山(yí) D.水裔(yì) 屋椽(chuán) 馨香(xīn)答案: B 解析:B.沅yuán。

4.下列字形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白荒忽芳椒庑门B.江皋嘉期缤纷逍遥C.容与遗赠衣袂辛夷D.哀宛迂缓偕逝润饰答案: C 解析: A.—;B.嘉—佳;D.宛—婉。

5、查阅诗中带点的生字词,读准字音,解释词义帝子:渚():眇眇():袅袅():白薠():聘望:夕张:萃():蘋():罾();沅:澧():茝():荒忽:潺湲():帝子:指湘夫人,传说她是古帝唐尧之女渚(zhǔ)水中小洲眇眇(miǎo)眯眼远望袅袅(niǎo)微风吹拂的样子白薠(fán)即薠草聘望:放眼远望夕张:为黄昏会面张罗萃:(cuì)聚集蘋(pín)一种水草罾(zēng)一种用竹竿或木棍做支架的方形鱼网沅:沅水澧(lǐ)澧水:都是通往洞庭湖的大河茝:(zhǐ):同芷,香草、即白芷荒忽:通恍惚潺湲(chán yuán)水流不断的样子二、阅读题1、阅读屈原《湘夫人》中的一段文字: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薪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问题:A.诗中“登白薠兮骋望”的抒情方式是什么?。

河北省武邑中学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单元 《书愤》讲课

河北省武邑中学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单元 《书愤》讲课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出师表》名传千古,令后人敬仰, 千古以来,有谁能和他相比呢?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称道《出师表》的诗句: “《出师》一表千载无”——《游诸葛武侯书台》 “一表何人继《出师》”——《七十二岁吟》 “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感秋》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早年由于不懂世事的艰难,那时,我遥 望着被金人占领的北方,满腔愤恨,气势如 山我,本真无渴私望,倾一力举报收国复,那沦么陷国的必故成土全于。我,
孰料竟有奸人作梗、破坏以至于屡遭罢黜? 慨叹国事艰难,追述年轻时收复失地的豪情 壮志。
“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书”早年恢复中原之 志。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书” 两次抗金胜利之 役。
“书”年事已高、壮志 未酬之情。
出师一表真名世, “书”敬仰诸葛、渴望 千载谁堪伯仲间。 建功立业之愿。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诗题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因何事而“愤”?作者“愤” 的根源又是什么? (从诗中找)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出师表》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这 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
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陆 游所要发扬的精神;
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陆游认 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 用典明志。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
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 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 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 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

河北省武邑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第1单元 第1课 长恨歌二 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武邑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第1单元 第1课 长恨歌二 Word版含答案

河北武邑中学课堂教学设计备课人授课时间课题《长恨歌》(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主题过程与方法诵读法、讨论法、对比阅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诗歌中的人与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环境重点理解本诗情、事、景互相交融的艺术手法难点感受事故诗歌宛转动人,缠绵悱恻的艺术魅力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与活动设计一、导入提问第一层当中的背诵部分,并简要回忆第一部分对杨贵妃受宠的归类描述二、赏析诗歌1、第二部分内容精读(1)内容概述:自“渔阳鼙鼓动地来”至“夜雨闻铃断肠声”生离死别的痛苦和无奈。

爱美人失去江山,但是,失去江山也难舍美人。

(2)哪些词表现了唐玄宗对杨玉环的感情很深?明确:“掩面”、“回看”(3)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jīng)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这里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明确:“散漫”、“萧索”、“萦纡”、“少”、“无光”、“薄”。

衬托玄宗孤苦、思念、悲痛的心境。

2、第三部分内容精读(1)内容概述:自“天旋地转回龙驭,”至“魂魄不曾来入梦”此段写李隆基对杨贵妃的思念(2)重回故地,玄宗心情如何?明确:“踌躇”、“空”、“沾衣”、“信马”,悲恸、失落、精神恍惚、极度的思念。

(3)时光辗转,哪些词可看出玄宗依旧沉浸在过去?明确:“多草”、“红不扫”,沉迷于悲痛和回忆中。

(4)哪些词语说明玄宗的思念在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更加强烈?明确:“未成眠”、“迟迟”、“欲曙天”、“谁与共”(5)诗人是如何表现玄宗的孤独凄凉的?明确:“冷”、“寒”、“白发新”、“青娥老”对应“别经年”,度日如年,孤苦眷恋3、第三部分内容精读(1)内容概述:“临邛道士鸿都客”至结束把爱由人间写到天上(2)杨玉环得知是玄宗来寻找,心情怎样?诗中如何体现?明确:“梦魂惊”——震惊;“徘徊”——犹豫、不安;“花冠不整”——激动;“寂寞泪阑干”——思念(3)杨玉环对他们的爱情是什么态度?明确:“含情凝睇”、“日月长”、“旧物表深情”、“心似金钿坚”杨依旧念念不忘,忠贞坚守。

河北省武邑中学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单元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河北省武邑中学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单元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在那广袤的原野传来孤单的鸿雁的鸣叫,惊起的飞 鸟在北边树林里惊叫。
这一句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这一句运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法,不仅写 出了凄清的环境,而且衬托出诗人孤独苦闷的 心情。此外,该句还采用了象征的手法,孤鸿 是诗人自喻。名噪一时的“竹林七贤”,在司 马氏政权的高压下迅速瓦解,诗人便似孤鸿, 悲慨无处诉说。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咏怀八十二》其一
阮籍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滕王阁序》里,“孟尝 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 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阮籍嗜酒如命,常常喝得酩酊大醉, 架车而行,路尽而返。那么他为什 么如此“猖狂”呢?让我们一起走 进阮籍的世界,走进他的《咏怀八 十二十二首》.
写作背景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 十二首。这些诗非一时一地而作, 是总计平生所作诗,总题为“咏 怀”。
这些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 想,充满苦闷和孤独的情绪。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竹林七贤
魏晋之际文学的代表作家 其名称始见于《世说新语》: 陈留阮籍、谯郡嵇康、河内山涛、三人
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 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 琊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 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的形象,犹如在人的眼前耳畔。读者可 从诗中所展示的“情形色相”中感受到
诗人幽寂孤愤的心境。但是那股“忧
思”仅仅是一种情绪、一种体验、一种
感受,人们可以领略到其中蕴涵的孤 独、悲苦之味,却难以把握其具体
2 象征与烘托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中间四句似乎在写景,但是句句景中有人。
即是此诗显著特点.因为这里所描摹的并 非实有的场景,也未必隐喻着什么具体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中语文 第1单元 第2课湘夫人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中语文 第1单元 第2课湘夫人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学习目标】;1.通过充分的“知人论世”掌握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3.以鉴赏屈原诗歌为范例,让学生掌握“以意逆志、知人一、基础知识积累一、1. 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屈原,名平,字原,战国中期楚国人。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

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哥白尼、莎士比亚、但丁)他对内主张举贤任能,改革时政,对外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强盛起来。

但遭到保守势力的陷害和打击,曾两次被放逐。

在第二次被放逐的20年间,他最终修订完成了长期以来收集并整理的民间乐歌《九歌》。

《九歌》是一组想象力十分丰富、文辞非常优美的抒情诗歌,带有浓厚的楚国民间文学色彩,反映了当地巫风盛行的情况。

包括《国殇》、《湘君》等十一首诗歌。

《湘夫人》就是《九歌》中的一篇。

《湘君》和《湘夫人》是姊妹篇,都是祭祀湘江水神的乐歌。

古代楚国沅湘一带,有祭祀男妇水神之俗;后以舜为湘君,以舜二妃为湘夫人。

以舜帝与二妃的传说为题材,写出了“湘君”与“湘夫人”的深深爱恋和苦苦相思。

传说尧帝将帝位禅让给舜,并且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许与舜为妃。

后来舜帝南巡安抚少数民族,死于苍梧,葬在九疑山。

二妃因牵挂、思念舜帝,便南下潇湘千里寻夫。

当她们得知丈夫已死,伤心的泪水洒落在竹丛中,竹叶为之尽斑(后世称之为斑竹,又称湘妃竹)。

随后二妃也投水而死,化为湘水女神。

《湘夫人》是以巫师扮演的湘君的口吻,抒发追念湘夫人的情怀,发生在湘夫人久等湘君不至而北出湘浦、转道洞庭之时。

因此当晚到的湘君抵达约会地北渚时,自然难以见到他的心上人了。

作品由此落笔,与《湘君》的情节紧密配合。

屈原开创了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

《离骚》与《诗经》中的“ 国风”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2)楚辞:指楚地的歌辞,由屈原创建。

河北省武邑中学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单元 第2课 湘夫人(实用)

河北省武邑中学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单元 第2课 湘夫人(实用)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鉴赏本诗的表现手法 ·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分析诗歌的主旨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屈原
• 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 人
•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 爱国诗人,浪漫主义诗人的 杰出代表
• 1953年,被列为世界“四大 文化名人”之一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 神,传说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 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舜 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 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苦, 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 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开头两句,写湘君眺望洞庭,仿佛湘 夫人飘然而降,但又望而不见,情感有 极大地落差,湘君心中充满愁思。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 融情入景
三四句写沅湘秋风萧瑟、洞庭波 起、秋叶飘飘的凄凉、冷落的秋景, 衬托出抒情主人公的怅惘、幽怨之情, 这种环境气氛贯穿全诗,为全诗定下 了感情基调。被誉为“千古言秋之 祖”。
27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艺术特色
(1)融景入情 • (2)比兴 • (3)香草美人,寄予理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文言知识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找出诗中使用比兴手法的诗句,说说它们是什么 意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比兴手法,写的是男主人公因思念女主人公久久不 见其人而对眼前的景象产生了一种错乱的现象。
隐喻湘夫人终于没来,种种费心都不过是瞎张罗, 表现男主人公的伤心和失落。
鸟何萃兮蘋中,
鸟儿为什么聚集在水草之处?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第1单元 第2课《湘夫人》2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第1单元 第2课《湘夫人》2

河北武邑中学课堂教学设计 备课 授课时间 课题湘夫人2 教 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读文章,理解诗句的含义,从而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把握其主旨。

过程与方法分析诗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比兴手法的使用,鉴赏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重点 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难点 分析诗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比兴手法的使用,鉴赏艺术特色教学设计 教 学 内 容 教学环节与活动设计 一、课前反馈 学生巩固全文词句 二、新课讲习讲解3—4段词句分析诗歌:1、诗歌《湘夫人》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湘君和湘夫人彼此深深地眷恋着对方,却不知什么原因,两人欢会难期、思而不见,只能互相幻想着对方。

2、诗歌涉及到的主要人物形象有几个?抒情主人公是谁?湘君和湘夫人。

这首诗题目虽然是《湘夫人》,但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却是湘君。

3、这个故事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幽怨哀婉。

4、其实诗歌的开头就给我们奠定了全诗幽怨哀婉的基调,请同学找出是那句诗?就是“千古言秋之祖”——“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5、这句诗是如何奠定幽怨、哀婉的感情基调的呢?诗句中有三个意象:秋风、秋水、秋叶。

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并且,这三个意象不是孤立的,而是自然联系在一起的:秋风荡秋水,秋风扫秋叶,秋叶随秋水,秋水飘秋叶,三者紧密相连,浑然天成,形成了一幅凄清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成功地渲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使湘君的心情更加惆怅万分。

这种写法叫“融情入景,以景染情"。

6、第一段中“鸟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是什么意思?诗人写这一组反常现象有什么作用?鸟儿聚集在水草上,鱼网则被挂在树上。

这是男主人公因思念女主人公久久不见其人而对眼前的景象产生了一种错乱的现象,暗示会合无缘,表现男主人公的伤心和失落.7、既然是错乱的现象那就是在现实生活中根本就不会存在.这种写景方法我们称为什么?因情造景,象征寓意。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中语文 第1单元 咏怀杂诗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中语文 第1单元 咏怀杂诗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答案:总结前六句描绘的景象,以“悟”和“知”引入到下面的抒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4、从意象、构思和意境、情感的角度比较《杂诗十二首》其二与《咏怀八十二首》其一的区别。(8)
答案:意象:阮诗:明月、清风造成一种凄清的气氛,也象征志趣的高雅、品行的高洁。孤鸿、翔鸟象征内心的孤寂。陶诗:白日、素月浩荡光明,可见渊明光风霁月的胸怀。“风来”照应下文“气变”,引入“不眠”。
河北武邑中学课堂教学设计
备课人
授课时间
课题
《杂诗十二首》其二与《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知识与技能
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主题
过程与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对比阅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诗歌中的人与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环境
重难点
动静结合的手法;意象的选用;意境的营造。
教 学 内 容
教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节与活动设计
构思:阮诗:开篇直抒胸臆,中间借景抒情,结尾直接抒情点题。
陶诗:开篇写景,中间触景生情,结尾直接抒情点题。
意境:阮诗:清幽冷寂。陶诗:空阔冷清
情感:阮诗:孤独苦闷忧愤,感情表露隐晦曲折。陶诗:抒发了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悲哀,感情表露直接一些,点出了悲凄的原因。
四、诗歌总结、整理背诵(5分钟)
小结
反思
2、《杂诗》其二这首诗的前六句使用了哪些意象?有什么意味?(5)
答案:这首诗的前六句写了“山”、“日”、“月”、“风”、“夜”这些意象,它们富有意味,一是为全诗铺下了悲凉的感情基调;二是写天气的变化四时的更替,以“天寒”衬托出“心寒”,刻画作者“不眠”的凄寒心境。
3、《杂诗》其二这首诗的七、八两句在诗中起何作用?(4)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第1单元 第1课《长恨歌》1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第1单元 第1课《长恨歌》1

河北武邑中学课堂教学设计 备课人授课时间课 题 《长恨歌》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主题 过程与方法 诵读法、争辩法、对比阅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挂念同学深化理解和感悟诗歌中的人与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环境 重点理解本诗情、事、景相互交融的艺术手法 难点 感受事故诗歌宛转动人,缠绵悱恻的艺术魅力教 学 设 计 教 学 内 容 教学环节与活动设计一、导入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悲剧,因与“安史之乱”紧相联系,有着相当严峻 的政治颜色,而其情事本身之离奇、曲折,又极富传奇颜色,因而倍受历代文士的关注。

自唐至清,消灭了不少以此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有名者如杜牧《过华清宫》、李商隐《马嵬》、苏轼《荔枝叹》、白朴《梧桐雨》、洪昇《长生殿》等。

白居易的《长恨歌》则是其中翘楚。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人。

贞元十五年(800)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

太和年间,任太子来宾及太子少傅。

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75岁。

白居易与元缜等人是“新乐府运动”代表人物。

诗歌风格通俗晓畅,具有深厚的现实主义特色。

2、 文体介绍“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与张虚若的《春江花月夜》的消灭,可说是这种体裁正式形成的标志。

明代文学家徐师曾在《诗体明辨》中对“歌”、“行”及“歌行”作了如下解释:“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

”《辞海》注曰:“行”是乐曲的意思;“歌”与“行”名称虽不同,但并无严格的区分,后来就有“歌行”一体。

3、背景介绍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原白乐天自校书郎尉于盩厔,鸿与琅琊王质夫家于是邑,暇日相携游仙游寺,话及此事,相与感叹。

质夫举酒于乐天前曰:“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中语文 第1单元 第1课《长恨歌》习题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中语文 第1单元 第1课《长恨歌》习题

一、课内双基 1.下列加点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回眸.(móu) 百媚.(méi) 骊.(lí)宫 B .鼙.(pí)鼓 霓.(ní)裳 花钿.(diàn) C .云栈.(jiàn) 萦纡.(yū) 马嵬.(wéi) D .临邛.(qióng) 凝睇.(tì) 擘.(bò)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顷国 深闺 天生丽质B .粉黛 凝脂 缓歌嫚舞C .城阕 峨嵋 宛转娥眉D .鸳鸯 翠翘 虚无缥缈3.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御宇..多年求不得 御临宇内,即统治天下 B .姊妹弟兄皆列土..封爵赐邑 C .云栈萦纡..登剑阁 曲折环绕 D .其中绰约..多仙子 影影绰绰的样子 E .玉容寂寞泪阑干..纵横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可怜..光彩生门户B .雪肤花貌参差..是 C .耿耿..星河欲曙天 D .揽衣推枕起徘徊.. 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尽日君王看不足不足为外人道也B.⎩⎪⎨⎪⎧ 九重城阙烟尘生城阙辅三秦C.⎩⎪⎨⎪⎧ 到此踌躇不能去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D.⎩⎪⎨⎪⎧ 上穷碧落下黄泉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6.下列句子中的“顾”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 .君臣相顾.尽沾衣。

B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2015--2016高二年级 语文习题 总第( )期班级 组 学号 姓名命题人:杨福利 校对人:李淑祎 课题:长恨歌 时间:2015C.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D.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7.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A.六宫粉黛无颜色B.缓歌慢舞凝丝竹C.温泉水滑洗凝脂D.梨花一枝春带雨8.下面对层次大意和主题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开头到“惊破《霓裳羽衣曲》”是第一部分,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生活,以及由此导致的荒政误国和安史之乱的爆发。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第1单元《越中览古》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第1单元《越中览古》

河北武邑中学课堂教学设计六、比较《越中览古》与李白的另一首怀古诗《苏台怀古》,按要求做题(P19)。

1、这两首诗是李白在什么状况下写的什么题材的诗?2、试说说《越中览古》一诗中“尽锦衣”“满春殿”两短语的表达作用。

3、试分析这两首诗对比手法的运用。

4、说说这两首诗在构思上的相同点 答案提示:1、是李白南游吴越时写的,看到越中古迹,联想到古今变化.抒发了盛衰无常的感慨。

都是七言绝句。

2、“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意归来,布满了成功者的喜悦和傲慢的神情烘托了出来。

“满春殿”描摹了奇特的时间和景象,不肯定是指春天,但却格外形象地刻画出越王当时得意淫逸的心理状态。

只写这一点,就把越王将过去的卧薪尝胆的往事丢得干洁净净表达得格外充分了。

3、《越中览古》诗前面所写过去的繁华与后面所写现在的冷落,对比极为猛烈,都城中处处是锦衣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

这是多么繁盛、奇特、吵闹、欢快。

但现在人们所能看到的,只是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罢了。

《苏台怀古》一开头就写吴苑的残缺,苏台的荒芜,而人事的变化,兴废的无常,拘束其中。

后面紧接以杨柳在春天又发新芽,柳色青青,年年如旧,岁岁常新,以“新”与“旧”,不变的景物与变化的人事,作鲜亮的对比,更加深了凭吊古迹的感慨。

4、《越中览古》为了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诗人对这篇诗的艺术结构也做出了不同于一般七绝的支配。

一般的七绝,转折点都支配在第三句里,而它的前三句却一气直下。

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到反面,就显得格外有力气,有神采。

苏台一首则着重写今日之荒芜,以示意从前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见出今昔盛衰之感。

备课人授课时间课 题 越中览古教 学目标学问与技能 学习诗歌通过意象、意境来表现情感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学习通过对比,表达情感的写法。

自读法、研讨法、引导法 情感与价值观 盛衰无常 ,把握当下重点 把握意象,学习对比手法。

难点把握意象,学习对比手法。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第1单元《今别离》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第1单元《今别离》

河北武邑中学课堂教学设计 备课人授课时间 课 题 今别离教 学 目标 学问与技能培育同学对比鉴赏诗歌的力量。

过程与方法吟咏,赏读结合,争辩、讲析相互结合 学法设计 问题探究法 情感与价值观 诗人在表现离情别绪上的新意。

学习黄遵宪诗歌革新的精神,增加同学写作诗歌的爱好。

重点新意象、新意境的表现。

难点 诗人在表现离情别绪上的新意。

教学设计教 学 内 容 教学环节与活动设计一 课前反馈(3分钟)二、导语设计(2分钟)2003年6月29日温家宝在向香港社会人士发表演讲时,引用了一首诗。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赠梁任父同年》)这就是中国近代诗人黄遵宪写给梁启超的一首爱国诗歌。

今日我们来学习黄遵宪的《今别离》。

二、作家作品黄遵宪,(1848—1905) 清末诗人。

论诗主见“我手写吾口”,以表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提倡“诗界革命”。

其诗长于古体,形式变化较多,语言也较通俗。

三、播放诗歌伴奏,老师范读四、诗歌赏析1、从题材上来说,这是一首什么诗?抒发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是一首游子思妇诗,抒发的是一种离情别绪。

2、这是一首近代诗歌,在表现离情别绪方面与古代诗歌有什么不同?古人写离别常用“断肠”一语。

像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宵风残月”常用极哀的景,渲染极凄清的意境。

而这首诗却选用轮船和火车为意象,给人新颖的感觉。

而且,里面有大段的篇幅观赏新式交通工具:“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

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

”“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

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

”这也使离别的情愁显得不那么浓、悲。

在对离别时的描写上也不一样。

古人宠爱对离别时的场面进行精雕细刻。

对于那一短临时刻的景、情充分的表现。

而《今别离》“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钟声一准时,顷刻不少留。

”写出的是一种离别的匆忙。

3、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对比手法。

诗中围绕乘坐新式交通工具轮船与乘车舟离别的不同进行了对比描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3题。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对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

“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

“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方。

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鹏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频烦”即频繁,连续。

“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

“两朝”指东汉和蜀汉。

“开”指开创基业。

“济”指渡过难关。

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

“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

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

B.颔联由远及近,以草绿莺啼的美景衬托诸葛亮人格的清高。

C.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

“天下计”见匡时雄略,“老臣心”、“身先死”显报国忠诚。

D.诗的前四句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之事。

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忧心忧国,痛感济世无人的哀伤。

3.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自问自答,记祠堂所在,表现了诗人对诸葛亮的项王和祠堂环境的静谧、肃穆。

B.颔联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祠内的美好春光,含蓄地赞美了诸葛亮的高风亮节。

C.颈联赞美了诸葛亮的匡世雄略,报国苦衷,感情深挚而悲壮。

D.尾联表示了作者对诸葛亮未能成就更大功业的惋惜,概括了千古壮志未酬的英雄们的悲愤心情。

二、阅读《书愤》,回答4-5题
书愤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4、对这首诗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书愤”的“书”作动词,书写。

标题意为书写一腔悲愤。

B.“早岁”即“早年”,指诗人的青壮年时期。

C.这是一首七律,三、四句和五、六句对仗工整。

D.“谁堪伯仲间”是说谁能写出像《出师表》那样的名篇呢?
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前句是对现在的慨叹,后句是早岁的豪情,构成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

B.第二联回忆两次不寻常的战争经历,是对“气如山”的具体描写。

C.第三联诗意悲凉,一个“空自许”的“空”字,包含多少人生的悔恨与沮丧。

D.全诗由慷慨到苍凉,沉郁顿挫,声情激越,愤慨之情充溢其间。

6.下列诗句所属作品是古体诗的一项是()
A.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C.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D.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三、对照阅读《武侯庙》与《蜀相》,回答下列问题。

武侯庙佚名
剑江春水绿沄沄,五丈原头日又曛。

旧业未能归后主,大星先已落前军。

南阳祠宇空秋草,西蜀关山隔暮云。

正统不惭传千古,莫将成败论三分
7.“莫将成败论三分”一句与《蜀相》中的哪一句意思较为接近?从意蕴看,哪一句内涵更为丰富?请作简析。

8.“南阳祠宇空秋草”一句中的“空”与“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空”含意一样吗?你认为这两句诗哪一句写得好?请说出理由。

C B B
D C A
7. “出师未捷身先死”。

第二问,答案不求一致。

一般说来,杜诗这一句内涵更为丰富,因为除了交代史实外,还含有惋惜、痛心之感,而“莫将成败论三分”更侧重客观的评述。

8.前“空剩”,后“空有”,答皆“空有”也对。

杜诗中的“空”所营造的意境更为丰厚,“隔叶黄鹂”与“映阶春色”呈现了一幅盎然春意,但作者感受独特:祠庙寂寥冷清,只有诗人形单影只,孤寂伤怀。

而好音无人来听,更具以乐景写哀情,更显其哀的效果。

其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的写法较“南阳祠宇空秋草”更胜一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