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轿车市场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mpany Logo
Logo
3.优缺点 3.2 缺点 其消极一面为: (1)企业不能真正做到以市场换技术,外方始终掌握着技术核心, 中国无能力发展自主品牌,一旦外方撤资或者不给提供新产品,那企 业将面临无法生存的境地。 (2)外方在中国获得了巨大的利润,中方虽然快速占领了市场,但 利润所得没有外方多。 (3)跨国公司在掌握产品开发权的同时,也掌握着零部件的定点权 ,轿车零部件国产化也要受外方控制,关键零部件仍然依赖进口。
Company Logo
(二)市场结构
Logo
1.市场集中度 1992-2019年中国轿车产业垄断和竞争结构程度
Company Logo
Logo
年份 CR4
1992 0.77
1993 0.79
1994 0.8
2019 0.82
2019 0.85
2019 0.87
2019 0.86
2019 0.75
Company Logo
Logo
3.优缺点
3.1 优点 “市场换技术”的合资模式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积极的一面在于: (1)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抓住了机遇,保持了轿车市场的繁荣 ,加快了推进本土化的进程。 (2)充分利用了合资带来的国际资源,对于中国汽车业,乃至整个 中国的制造业都是大有好处的。 (3)“市场换技术”的合资模式使中国轿车工业实现了小作坊向大 批量生产的转换,解决了规模化制造问题。 (4)解决了企业在市场营销、采购物流、工程、信息、质量、服务 及组织管理上的国际接轨和本土化的创新过程,在业务链的各个环节 上具有领先优势。
2000 0.74
数据来源:1992-2000年中国汽车工业年鉴
由上图可以看出,2019年是中国轿车市场集中度变化的分界点,2019年之前,市 场集中度大致呈上升趋势,之后明显呈下降趋势。从前面对市场集中度的划分来 看,98年之前中国轿车产业的市场集中应当属于极高寡占型的市场结构。而开始 的高寡占市场结构是靠政府的保护政策维持,随着保护政策的逐渐放松,集中度 随之开始下降。2019 年开始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和广州本田汽车公司相继成立并分 别生产与世界水平同步的别克和雅阁轿车。新进入者的竞争打破了大众公司的垄 断地位并分散了其市场份额,这一点在2019 年上海通用和广州本田进入批量生产 后尤为明显。从统计数据上看2019 年上海大众的市场份额下降了6%,滑至40%。 伴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轿车产业的集中度也呈下降趋势,到2000年市场集中 度降到74% ,根据划分标准这一时期我们轿车产业属于高中寡占型市场结构。
2019中国轿车市场分析
Logo
Logo
Logo
Logo
Logo
2.市场特点 ❖ 2.1市场分布
这个阶段,轿车市场几乎由三大三小两微(即上海桑塔纳、一汽的奥 迪100和捷达、二汽(东风)的富康、北京切诺基、天津夏利、广州 标致(后为广州本田的雅阁)、重庆奥拓和贵州云雀)所垄断。加入 WTO前,轿车产业主要呈现上海大众主导,其他厂商追随的市场结 构。
Company Logo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Logo
2.产品差别化
97年以前市场上不同等级的轿车品牌:
等级 中高级
中级
普通
微型
市场 品牌
上 海 大 众 一汽大 “奥拓” 一汽大众 “ 桑 塔 众“捷 “云雀” “奥迪” 纳 ” 、 广 达”、
州 标 致 神龙 “标致” “富
康”、
天津 “夏利”
(注:数据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年鉴2019,经过整理)
Logo
由上图可见,前三家厂商的市场集中度几乎始终保持在70%以上,属 于极高的寡占型市场,其中前一家的市场占有率明显高于其他厂商。这 种高度寡占型的市场结构不是充分的市场竞争的结果,而是由于政策性 的进入壁垒所造成,轿车产业并没有经历过充分的市场竞争,只是靠行 政性的迸入壁垒来维系其高的市场集中度。
Company Logo
Logo
2.市场特点 ❖ 2.2市场规模
由于1985年后的轿车市场上总体呈现八家垄断的局面,但是规模经 济并不明显。1986年的市场上只有桑塔纳有0.84万辆的产量,其 他产量上千的也只有切诺基、夏利和奥迪100。 1991年起轿车市 场进入了快速增长, 这段时期,增长最快的为桑塔纳、夏利和捷达 。2019年,桑塔纳的年产量已经达到了年产23万辆,几乎临近最 小规模经济;其次的夏利年产亦达到lO万辆以上,具有一定的规模 经济。捷达后来居上,年产量为7.7万辆,其次分别是奥拓的5. 14万辆和富康的4.39万辆,轿车市场上的厂商总体上规模效应不 明显。
Company Logo
Logo
2.市场特点 2.4 盈利水平 这段时期轿车厂商处于垄断地位,该产业具有超额利润。轿车产业的 利润率普遍较高,远高于汽车产业的其他车型的利润率。如下图:
Company Logo
Logo
1994年浮动价格之后利润率大幅下降,由55.21%降至25.15 %,但由于高额的关税和配额保护了国内的产业,再加上对国内产业 进入的严格控制和对产业的保护,其利润率仍明显高于其他车型。
这个阶段前8家厂商有时互有更替,但是整个轿车市场的集中度并没 有太大的变化。用CR3(前三位厂商的市场绝对集中度)为指标来衡 量轿车产业的集中度则有:
Company Logo
Logo
1986年-2000年中国轿车产业的集中度变化 (单位%)
数据来源:根据相关年份汽车工业年鉴整理而得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Logo
2.市场特点
2.3 技术状况 这个阶段,轿车产业技术水平发展缓慢。轿车产业的创新能力也有待 提高,我们用专利数量来衡量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发展水平。 轿车产业的专利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985年,国内轿车产业发明 专利仅有一个,其他专利更是为零。虽然逐年专利数量略有增加,但 总体不足,至2000年发明专利总计仅有54项,发明技术远远不足 国际水平。使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明显高于发明专利,国内轿 车产业的重点放在了对外观的设计和实用性方面,但对于技术含量要 求较高的发明专利却很少涉及。专利水平较低意味着国内轿车产业的 技术水平仍然较低,产品的创新能力不够,产业缺乏竞争力,很难与 国外轿车相抗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