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关于端午节的古诗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都有哪些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都有哪些在日常的学习或工作当中,大家多多少少会接触到古诗词吧。
端午节古诗呢?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描写端午节的诗句都有哪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都有哪些【一】端午感兴宋·文天祥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午日处州禁竞渡明·汤显祖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乙卯重五诗宋·陆游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都有哪些【二】已酉端午明·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午感兴宋·文天祥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寂寞暗风潮。
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宋·黄庭坚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都有哪些【三】同州端午唐·殷尧藩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和中甫端午韵不依次宋·文天祥黄茅古道外,羸马发南州。
有客嗤齐鲁,何人念楚囚。
岁年付流水,风雨满沧洲。
手把菖莆看,黑头非所求。
五日(选一)唐·陈子龙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
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
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都有哪些【四】端午日赐衣唐·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唐·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午日观竞渡明·边贡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端午纪念屈原古诗词四首:年年端午又今朝,万古传闻为屈原

端午纪念屈原古诗词四首:年年端午又今朝,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怀念屈原古诗词四首:屈原当日死,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端午节起源于先秦上古,应该是比屈原存在的时间要早。
在有文字记录周朝的《礼记月令》里,”天子居明堂太庙,乘朱路,驾赤骝,载赤旗,衣朱衣,服赤玉,“周天子,要祭祀太庙,穿最明艳的红色,这是代表夏至太阳和帝王的正色。
《礼记月令》记载”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齐戒.处必掩身。
“说的是,这个月太阳到达天中,有白日最长的日子,阴阳之气彼此消长,容易发生疾病生死灾难,所以这个月要精神,人们在户外要回避阳光,注意疾病。
《大戴礼记·夏小正》“五月……煮梅为豆实也蓄兰为沐浴也。
”也记录的是先汉之前的传统民俗,五月,要煮食青梅,采集兰草沐浴。
这些都是说明古代,人们重视五月,这个月疾病多发,太阳炙热,用兰草洗沐等方式辟邪。
到了汉朝,汉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可辟邪崇,令人不温。
”按照文字记录滞后现实历史的规律,五月五日端午节,至少是起源于汉朝之前。
那么屈原也有“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的诗句,这是写在他从楚国的都城,流放到楚国当时的边远地方湘江沅江一带。
作为采集兰草在热水中沐浴是先秦的五月习俗,而屈原在沐浴之后,要穿上五彩的衣裳,这是为什么?一,屈原本身是楚国大夫,懂得巫祭,也就是说彩色的衣裳,应该是祭祀的服装。
二,那么屈原五月穿彩色的衣裳,至少在楚国,五月和五色是有关联的。
联系到汉应劭《风俗通》,五月五日要系五色彩丝,可以基本确定,屈原这首诗,写的就是端午节,他祭祀“云中君”,这种祭祀礼仪并非由屈原开始,楚国地方端午节关于兰草洗澡,用五色装饰身体,已经是非常流行。
因为,楚湘乃至南方森林水域众多,人们早就流行用五色纹身或者鲜艳的色彩吓退山林水中猛兽。
五色有艳丽耀眼辟邪的作用,也是对太阳神的赞美。
那么屈原和端午是怎么联系起来的呢?汉朝的司马迁在《屈原列传》里,谈到屈原死之前,见了一个渔父,说自己因为清醒直言而被流放,渔父劝他装糊涂忍耐,他说沐浴之后,穿着干净的衣裳,必然会弹去帽子和衣服上的灰尘,才能开始下一步,作为人,怎么能够看见到处都是黑暗而只保持自身的清白,我宁可葬身鱼腹,也不愿意苟且白头。
有关端午节的古诗词(精选10首)

有关端午节的古诗词(精选10首)1、《端阳采撷》(宋许文通)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2、《乙卯重五诗》(宋陆游)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3、《端午》(宋文天祥)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尔。
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
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
不知生者荣,但是死者贵。
4、《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5、《竞渡歌》(唐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6、《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7、《五丝》(唐褚朝阳)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8、《端午日赐衣》(唐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9、《端午》(唐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10、《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唐李隆基)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端午即事-文天祥PPT优秀课件

写作原因
文天祥德佑二年(1276)出使元军被扣,在 镇江逃脱后,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谣言所诬
陷。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 《端午即事》。在诗中端午节欢愉的背后 暗含着作者的一丝无奈,但是即使在这种 境况中,他在内心深处仍然满怀着"丹心照 夙昔"的壮志。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 样为国难奔波却壮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
端午
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 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处处端阳,处处吉祥!
1
过零丁洋 宋代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2
文天祥(1号文山、浮休道人。江西吉 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 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 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 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 杰”。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状 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 于五坡岭兵败被俘,宁死不降。至 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十二月初 九,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文山 诗集》、《指南录》、《指南后 录》、《正气歌》等。
3
端午即事 【南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 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 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 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 三湘隔辽海。
4
译文
五月五日是端午节, 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 死者却看不见, 新结交的知己却在万里之外。 往日能够为国尽忠的人, 现在已经白发苍苍。 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 三湘相隔的比较远。
6
7
8
9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端午节诗句古诗大全

端午节诗句古诗大全:
1、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贝琼《已酉端午》
2、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文天祥《端午即事》
3、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李隆基《端午》
4、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殷尧藩《端午日》
5、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苏轼《浣溪沙·端午》
6、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7、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赵蕃《端午三首》
8、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杜甫《端午日赐衣》
9、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苏轼《浣溪沙·端午》
10、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端午节最佳十首古诗大全

端午节最佳十首古诗大全1、《端午日赐衣》唐·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2、《浣溪沙·端午》宋·苏轼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3、《端午即事》宋·文天祥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4、《屈原塔》宋·苏轼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5、《和端午》宋·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6、《已酉端午》元·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7、《五丝》唐·褚朝阳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8、《端午日》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9、《五月五日》宋·梅尧臣屈氏已沉死,楚人衰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後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10、《乙卯重五诗》宋·陆游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有名的端午节诗句

有名的端午节诗句有名的端午节诗句篇11、端阳采撷(宋许文通)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2、乙卯重五诗(宋陆游)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3、端午(宋文天祥)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尔。
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
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
不知生者荣,但是死者贵。
4、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5、竞渡歌(唐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6、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7、五丝(唐褚朝阳)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8、端午日赐衣(唐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9、端午(唐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10、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11、竞渡诗(唐卢肇)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端午节的古诗(精选22首)

端午节的古诗端午节即将来临了,粽子也随着端午节来临的脚步进入各家各户,粽子是美味的`。
接下来小编整理了端午节的古诗(精选22首),文章希望大家喜欢!1、端阳采撷(宋·许文通)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2、乙卯重五诗(宋·陆游)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3、端午(宋·文天祥)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尔。
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
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
不知生者荣,但是死者贵。
4、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5、竞渡歌(唐·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6、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7、五丝(唐·褚朝阳)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8、端午日赐衣(唐·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9、端午(唐·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10、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唐·李隆基)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文天祥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文天祥文天祥是我国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大思想家和民族英雄,也是我国文化中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诗词歌赋无处不在,表现出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和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在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中,文天祥也留下了许多代表性的诗句,表达出了他对这个节日的热爱和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首先,文天祥在他的《大团结洪宪》中写到:“惆怅雨帘深,松江六月风。
那个端午,想起汉家亡国,怎能不泪垂痛哭!”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天祥对国家的深深关怀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他在这个传统节日中,看到了汉家亡国的痛苦和悲哀,因此无法克制自己的情感,不禁流下了眼泪。
这也表明了文天祥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让人感到无比的敬佩和感动。
其次,文天祥也在他的《南园十三首》中写到:“端阳秋中令客来,香茅织就一枝条。
山里采花私语语,又与东风作伴回。
”这句诗不仅表现出了文天祥对端午节的热爱,也展现了他对中华文化的赞美和参与。
在这个节日中,文天祥和他的朋友们在采花谈天之余,也在分享中华文化的智慧和魅力。
这也暗示着文天祥认为,端午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也是一个让人民团结起来,保护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机会。
最后,文天祥还在他的《说疗伤补乡梦》中写到:“五月风光瘦,端阳饮黄酒。
十年疏恨人不见,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这句诗表现出了文天祥对端午节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思念。
他在这个节日中,翻越千山万水,也要与故乡的人民共度端午,共享中华文化的盛宴。
这也表明了文天祥无论在哪里,都心系中华大地,永远怀念自己的故乡和亲人。
总之,文天祥是一位杰出的文化大家和民族英雄,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文化的内核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他的诗词歌赋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中,文天祥的诗句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和对中华文化的执着追求。
我们应该学习和传承文天祥的文化思想,做一个有文化自信的新时代人。
端午节的五言绝句

端午节的五言绝句
1、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李隆基《端午》
2、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苏轼《屈原塔》
3、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文天祥《端午即事》
4、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杜甫《端午日赐衣》
5、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有关端午节的作

有关端午节的古诗文1. 《端午》作者: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2. 《和端午》作者: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3. 《端午三首·其二》作者:赵蕃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鮠。
4. 《端午即事》作者:文天祥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5. 《乙卯重五诗》作者:陆游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6. 《端午日赐衣》作者: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7. 《端午》作者:唐·李隆基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8. 《端午日》作者: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9. 《同州端午》作者:殷尧藩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10. 《端午感兴》作者:文天祥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11. 《浣溪沙·端午》作者:苏轼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12. 《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作者:顾太清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爇。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
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13. 《南乡子·端午》作者:李之仪小雨湿黄昏。
重午佳辰独掩门。
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
空向梁间觅宿痕。
文天祥关于端午节的古诗

文天祥端午节的古诗
文天祥关于端午节的古诗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小编为你整理了关于文天祥端午节的古诗,但愿对你有参考作用哈。
端午即事
宋代: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译文
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
死者却看不见,新结交的知己却在万里之外。
往日能够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
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三湘相隔的比较远。
注释
即事:就眼前之事歌咏。
故人:古人,死者。
新知:新结交的知己。
丹心:指赤红炽热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来形容为国尽忠的人。
夙昔:指昔时,往日。
灵均:形容土地美好而平坦,含有“屈”字的意思。
在这里指屈原。
三湘:指沅湘、潇湘、资湘(或蒸湘),合称“三湘”。
也可以指湖南一带。
隔:间隔,距离。
赏析
文天祥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不幸的
是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
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
在诗中端午节欢愉的背后暗含着作者的一丝无奈,但是即使在这种境况中,他在内心深处仍然满怀着“丹心照夙昔”的壮志。
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样为国难奔波却壮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端午感兴》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端午感兴》
端午感兴宋文天祥
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寂寞暗风潮。
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对于来说,这个端午真是难得的闲适愉快啊!
这首五律具体描写了南宋在这天的生活习惯。
作者吃了两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枝。
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
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来。
乙卯重五诗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
宋
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送别友人,或是还乡,或是感慨于时光的流逝,总是别样的日子别样的情啊。
岳州端午日送人游郴连
唐徐夤
五月巴陵值积阴,送君千里客于郴。
北风吹雨黄梅落,西日过湖青草深。
竞渡岸傍人挂锦,采芳城上女遗簪。
九嶷云阔苍梧暗,与说重华旧德音。
同州端午唐殷尧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端午日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衣之上都。
文天祥关于端午节的诗

文天祥关于端午节的诗文天祥是中国元朝末年文学家、思想家、爱国志士,其著名作品《宋史纪事本末》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在他的诗词中,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既有文化和文化底蕴方面的探讨,也有以诙谐、巧妙的手法来揭示社会风俗之中的得失及民间风土人情。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文天祥也曾经在他的诗歌当中赞美过这个美丽的节日。
让我们来通过文天祥的诗句来了解一下他对于端午节的看法。
文天祥曾经写道“佳节竺人心,良辰贺壮志。
龙舟凭万艘,黄钟作百思。
”这句话中,文天祥用“佳节”来赞美端午节这样美丽、欢快的节日,从中显露出他对于生活的热爱和美好心态。
诗中还用“良辰贺壮志”来形容这个节日的意义。
端午节不仅是一个庆祝美好的节日,还是展现个人精神追求和团队合作精神的窗口。
端午节的深厚历史背景教育我们关心传统文化,并在每天的生活中采用这些传统来引领我们高尚的生活方式。
文天祥的诗中还有这样一句话“万注千钧劲,云开日华霖。
蒲鞭奏铜锤,金石声震人。
”这句话中,生动的描绘了龙舟竞赛的情景,把我们带入了整个龙舟赛的现场。
整个竞赛的场面是如此的火爆,如此的吸引人,人们的热情是如此的高涨,让我们不由得想要加入这场狂欢中。
而在文天祥的诗句中,另外一句话也令人肃然起敬:“一片乡心同舟迎,千里襟抱共谁惊。
”表达的是在端午这个节日中,整个社区、整个城市人们是如此的团结和谐,不分贵贱,不分穷富,大家热情相聚,有如同一家人一样。
这个节日展现了中国传统的温馨纽带和人文情感。
而在文天祥的长诗《采桑子》中也有端午的意象:“五月初五,是端阳节。
一器黄酒,浓烈如烈。
中有衔花,郁郁香香。
士女怀宾,下马于烟,免裳都解,夭桃般嫇。
”这个诗句中,我们不难看出文天祥心中的端午节也是与美酒、美食、美人浑然一体的。
这也正是端午节丰富多彩和令人难以忘怀的原因之一,生活中美好与欢欣总是息息相关。
总之,文天祥的诗歌中,对于端午节的赞美,让我们感受到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文天祥的英雄事迹及著名诗句

文天祥的英雄事迹及著名诗句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尝试过写事迹吧,事迹具有概括标明先进事迹的`主要内容或材料的用途。
我们该怎么拟定事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文天祥的英雄事迹及著名诗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天祥的英雄事迹及著名诗句11、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文天祥《除夜》2、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文天祥《除夜》3、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文天祥《除夜》4、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文天祥《端午即事》5、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文天祥《端午即事》6、彩云散,香尘灭。
——文天祥《满江红·代王夫人作》7、槁秸申酬,轮嗣布。
——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扬子江》9、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文天祥《扬子江》10、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文天祥《过零丁洋》1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12、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13、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
——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14、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文天祥《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文天祥的英雄事迹及著名诗句2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3、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4、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
5、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6、曲池合,高台灭。
7、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8、听行宫、半夜雨淋铃,声声歇。
9、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10、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11、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12、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
13、风雨牢愁无著处,那更寒蛩四壁。
14、最苦是、姚黄一朵,移根仙阙。
15、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7乘8作品纸关于端午节的诗

7乘8作品纸关于端午节的诗《端午日赐衣》唐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乙卯重五诗》宋陆游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同州端午》唐殷尧藩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端午即事》宋文天祥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端午日》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端午三首》宋赵蕃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端午》唐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宋黄庭坚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端午即事古诗词

端午即事古诗词端午即事古诗词(精选20首)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
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端午即事古诗词(精选20首),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端午即事(宋·文天祥)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2、五丝(唐·褚朝阳)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3、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4、竞渡歌(唐·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5、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6、端午日赐衣(唐·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7、竞渡诗(唐·卢肇)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8、五月五日(宋·梅尧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後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9、端阳采撷(宋·许文通)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天祥关于端午节的古诗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 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 为“端阳节”。
小编为你整理了关于端午节的古诗 ,但愿对你有参考作用哈。
端午即事 宋代: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译文 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
死者却看不见,新结交的知己却 在万里之外。
往日能够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
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 三湘相隔的比较远。
注释 即事:就眼前之事歌咏。
故人:古人,死者。
新知:新结交的知己。
丹心:指赤红炽热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来形容为国尽忠的人。
夙昔:指昔时,往日。
灵均:形容土地美好而平坦,含有“屈”字的意思。
在这里指屈原。
三湘: 指沅湘、 潇湘、 资湘 (或蒸湘), 合称“三湘”。
也可以指湖南一带。
隔:间隔,距离。
赏析 文天祥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不幸的是又一度被 谣言所诬陷。
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
1/5
在诗中端午节欢愉的背后暗含着作者的一丝无奈,但是即使在这种境况中, 他在内心深处仍然满怀着“丹心照夙昔”的壮志。
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样 为国难奔波却壮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
2/5
3/5
4/5
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