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战略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同仁堂SWOT分析

同仁堂SWOT分析

同仁堂公司SWOT分析(一)同仁堂的优势分析北京同仁堂是全国中药行业的著名老字号,始建于1669年。

"九五"以来,同仁堂秉承“弘扬中华医药文化,领导绿色医药潮流,提高人类生命与生活质量”,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

如今,同仁堂年销售额50亿元,实现利税6亿多元,出口创汇2000多万美元,资产总额已近63亿元。

优势一:人力资源管理创建于清初的“同仁堂”是北京著名的老字号,由乐家创立,又称为“乐家老铺”。

乐家当初开中药铺取名“同仁堂”具有全家同舟共济、共同创业的意愿。

从现在来看,也就是要形成一种团队精神。

如今的同仁堂,为各方面的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他们改革陈旧的用人机制,为各方面人才提供公平竞争的舞台;他们从企业发展实际出发,制定和完善以人为中心的各项政策待遇,达到人力资源的合理运用;他们优先为企业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解决住房问题;为学有所长、工作业绩突出的各类人员进行培训,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

优势二:百年老字号品牌价值品牌理念是品牌战略的核心,是品牌化经营的最高原则,也是指导各式各样的传播的出发点。

虽然我们无从明确获知同仁堂品牌传播背后的真正理念,但从同仁堂网站的内容看,“中药文化”应该是同仁堂品牌的核心。

我们注意到,同仁堂对中药文化的表达有不同版本,比如“同仁堂国药”、“同修仁德、济世养生”以及“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在过去的几年里,同仁堂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尤其是中华文化有较强渗透和影响的国家和地区,例如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澳门、香港等,我们可以推断“中药文化”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优势三:企业文化同仁堂品牌传播的最成功之处是借电视连续剧开展文化营销。

从《大宅门》的无意,到《大清药王》的轻车熟路,同仁堂已经能够很圆熟地挖掘自己的百年传奇,通过艺术形象为品牌代言。

归根结底,优秀的企业文化传统是北京同仁堂生产经营的灵魂所在,也是这个老字号长盛不衰的秘密之一。

同仁堂战略的SWOT分析

同仁堂战略的SWOT分析

同仁堂战略的SWOT分析同仁堂战略的S W O T分析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同仁堂的优势分析北京同仁堂是全国中药⾏业的着名⽼字号,始建于1669年。

"九五"以来,同仁堂秉承“弘扬中华医药⽂化,领导绿⾊医药潮流,提⾼⼈类⽣命与⽣活质量”,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

如今,同仁堂年销售额50亿元,实现利税6亿多元,出⼝创汇2000多万美元,资产总额已近63亿元。

优势⼀:⼈⼒资源管理创建于清初的“同仁堂”是北京着名的⽼字号,由乐家创⽴,⼜称为“乐家⽼铺”。

乐家当初开中药铺取名“同仁堂”具有全家同⾈共济、共同创业的意愿。

从现在来看,也就是要形成⼀种团队精神。

如今的同仁堂,为各⽅⾯的⼈才脱颖⽽出创造了条件:他们改⾰陈旧的⽤⼈机制,为各⽅⾯⼈才提供公平竞争的舞台;他们从企业发展实际出发,制定和完善以⼈为中⼼的各项政策待遇,达到⼈⼒资源的合理运⽤;他们优先为企业急需的各类专业⼈才解决住房问题;为学有所长、⼯作业绩突出的各类⼈员进⾏培训,努⼒构建学习型组织。

优势⼆:百年⽼字号品牌价值品牌理念是品牌战略的核⼼,是品牌化经营的最⾼原则,也是指导各式各样的传播的出发点。

虽然我们⽆从明确获知同仁堂品牌传播背后的真正理念,但从同仁堂⽹站的内容看,“中药⽂化”应该是同仁堂品牌的核⼼。

我们注意到,同仁堂对中药⽂化的表达有不同版本,⽐如“同仁堂国药”、“同修仁德、济世养⽣”以及“炮制虽繁,必不敢省⼈⼯; 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

在过去的⼏年⾥,同仁堂⼤⼒拓展海外市场,尤其是中华⽂化有较强渗透和影响的国家和地区,例如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澳门、⾹港等,我们可以推断“中药⽂化”在其中起到⾮常重要的作⽤。

优势三:企业⽂化同仁堂品牌传播的最成功之处是借电视连续剧开展⽂化营销。

从《⼤宅门》的⽆意,到《⼤清药王》的轻车熟路,同仁堂已经能够很圆熟地挖掘⾃⼰的百年传奇,通过艺术形象为品牌代⾔。

北京同仁堂案例分析

北京同仁堂案例分析

案例简述:北京同仁堂是我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国内外。

通过上百年来产品的多样化和工艺的稳定性,打造出了同仁堂独具特色的品牌优势与技术优势,形成其内在的核心竞争力。

在跨国发展的道路上他坚持传统的制药特色,凭借其原材料良好的质量保证以及制药精益求精的精神,使得消费者对其产品产生牢固的信任。

SWOT分析:1同仁堂国际化三部曲分析同仁堂在发展过程中,发挥其优势,以循序渐进,具有自主技术和品牌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发展模式向前发展着。

这一模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以品牌与技术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2.海外投资控股。

3.抓住机遇,发展跨国经营。

第一步,以品牌与技术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同仁堂是中国中药的第一品牌,是业内的老字号,其300余年中时刻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以及“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使得同仁堂金字招牌的经久不衰具有强势的品牌优势,因此才能赢得消费者们的青睐。

在海外开拓市场的过程中,同仁堂注重品牌优势所带来的影响,加大自身宣传力度。

由于海外华人与中国同宗同源,文化理念接近,所以,先天的脐带效应也使得他们顺理成章的接受中药,然后以此为中心向外扩散,最终进入其他国家市场。

同仁堂的300年历史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技术,形成了独有的完整的中医药理论体系,技术资源。

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大趋势下,同仁堂明确自己的改进方向,创立了自己的医药创新团队和体系,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利用西药的科研技术,使得中药发生质的蜕变,从而与其他国家接轨。

1993年起,同仁堂相继在香港开办了母公司及四家子公司,同仁堂以其品牌与独到的技术作为无形资产的形势入股,在合资公司投资总额中占一定份额。

并凭借合资公司的开办,使同仁堂开拓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以“品牌,技术”投资为核心的海外拓展之路,为此后海外投资开办控股公司奠定了基础。

让合资同仁堂通过在海外与其他公司共同合资建立海外合资企业,第二步,海外投资控股。

浅析同仁堂中药的国际化营销策略

浅析同仁堂中药的国际化营销策略

浅析同仁堂中药的国际化营销策略同仁堂是中国最大的中药企业之一,拥有百年历史的品牌。

随着全球中医药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对健康的日益关注,同仁堂逐渐意识到国际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了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同仁堂积极推进其国际化营销战略。

同仁堂的国际化营销战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产品适应性:同仁堂通过对国际市场的调研和了解,针对不同地区的消费者需求和习惯,对产品进行创新和调整。

在日本和韩国市场,同仁堂推出了一系列适合当地消费者口味的中药产品,如草本茶饮和保健品。

在欧洲市场,同仁堂推出了符合欧盟标准的中药片剂和口服液。

这样的产品适应性使同仁堂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2. 品牌建设:同仁堂注重品牌建设,以提升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同仁堂通过参加国际药品展览、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等方式,增强品牌的国际形象。

同仁堂积极倡导中医药的文化传播,以增加消费者对同仁堂产品的信任和好感,进一步推动品牌的国际化发展。

3. 渠道拓展:同仁堂在国际市场上采用多渠道拓展的策略。

除了传统的销售渠道,如药店和超市,同仁堂还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和合作伙伴的渠道销售产品。

通过与大型连锁药妆店、健康食品商店等合作,同仁堂能够更好地覆盖目标消费者群体并提高销售。

4. 宣传推广:同仁堂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宣传推广活动,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仁堂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渠道,向全球消费者传播中药的疗效和文化,引导消费者购买和使用同仁堂的产品。

同仁堂还与国际知名人士合作开展合作宣传活动,通过其影响力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和信任。

5. 质量控制:同仁堂将质量控制视为国际化营销的重要环节。

同仁堂在国际市场上严格遵守各国的药品注册和质量标准,并通过ISO认证等方式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仁堂还积极开展质量检测和监督,以确保中药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这些举措为品牌建设和产品销售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仁堂的国际化营销策略在产品适应性、品牌建设、渠道拓展、宣传推广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精细化的规划和实施。

同仁堂财务分析

同仁堂财务分析

同仁堂财务分析一、企业概况同仁堂是中国著名的中药企业,成立于1669年,具有300多年的历史。

同仁堂以生产和销售中药为主要业务,拥有一系列知名的中药品牌。

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北京,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多家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点。

二、财务指标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同仁堂的资产负债表显示了公司在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

根据最新的财务报表,同仁堂的总资产为XX亿元,其中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

负债方面,公司的总负债为XX亿元,包括对付账款、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

所有者权益为XX亿元,反映了公司的净资产。

2. 利润表分析利润表反映了同仁堂在特定期间内的销售收入、成本、费用和净利润情况。

根据最新的财务报表,同仁堂的营业收入为XX亿元,净利润为XX亿元。

利润表还显示了公司的销售成本、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3. 现金流量表分析现金流量表显示了同仁堂在特定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根据最新的财务报表,同仁堂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XX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XX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XX亿元。

这些数据反映了公司的现金流量状况和资金运作情况。

三、财务比率分析1. 偿债能力比率偿债能力比率反映了同仁堂偿还债务的能力。

常用的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利息保障倍数等。

2. 盈利能力比率盈利能力比率反映了同仁堂的盈利能力。

常用的指标包括毛利率、净利率和总资产收益率等。

3. 运营能力比率运营能力比率反映了同仁堂的资产运营效率。

常用的指标包括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等。

四、风险与挑战1. 市场竞争同仁堂所处的中药行业竞争激烈,面临来自其他中药企业的竞争压力。

公司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2. 法规变化中药行业受到政府法规的严格监管,随着法规的变化,同仁堂可能需要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以符合新的法规要求。

3. 市场需求波动中药市场需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经济状况、消费者偏好等。

同仁堂综合分析

同仁堂综合分析

同仁堂综合分析企业简介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

目前,同仁堂拥有境内、外两家上市公司,连锁门店、各地分店以及遍布各大商场的店中店六百余家,海外合资公司、门店20家,遍布14个国家和地区,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北京大兴、亦庄、刘家窑、通州、昌平,同仁堂建立了五个生产基地,拥有41条生产线,能够生产26个剂型、1000余种产品。

全部生产线通过国家GMP认证,10条生产线通过澳大利亚TGA认证。

2004年投资1.5亿港元设立的境外生产基地---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于2005年底通过了GMP认证,为实现生产、研发和营销的国际化打下了良好基础。

同仁堂集团被国家工业经济联合会和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推荐为最具冲击世界名牌的16家企业之一,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文明单位和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同仁堂被国家商业部授予“老字号”品牌,荣获“2005CCTV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2004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行业十佳品牌”、“影响北京百姓生活的十大品牌”,“中国出口名牌企业”。

2004年被中宣部、国务院国资委确定为十户国有重点企业典型经验之一,2006年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仁堂的社会认可度、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一、采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进行综合分析:权益净利率反映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投资报酬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由公式可以看出:决定权益净利率高低的因素有三个方面——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三个分别反映了企业的负债比率、盈利能力比率和资产管理比率。

这样分解之后可以把权益净利率这样一项综合性指标发生升降的原因具体化,定量地说明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比一项指标能提供更明确的,更有价值的信息。

权益乘数主要受资产负债率影响。

负债比率越大,权益乘数越高,说明企业有较高的负债程度,给企业带来较多地杠杆利益,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较多地风险。

同仁堂行业及战略分析

同仁堂行业及战略分析

※一般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1.政治与法律因素:医药行业是关乎民生的一个重要行业,收到国家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近年来,为促进医药产业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健康中国2020发展战略》、《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关于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等。

这些政策,在新医改向纵深推进的大背景下,对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比如《2010-2015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鼓励药品流通企业兼并重组,鼓励零售连锁业态的发展,培育国家级、地市级龙头企业将成为“十二五”期间医药流通领域的重点;依照“十二五”规划订立的目标,到2015年医药工业总产值需超过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5.2%,制药工业百强的集中度2015年超过50%。

此外,随着国家货币政策的松动和国家有关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结构性减税等相关保增长政策的实施,消费品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将会增长,为中小消费品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2.经济因素:国内:中国真处于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升级的攻坚时期,经济负担加重,行政调控偏紧,消费需求多元,市场竞争加剧。

国内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出现了金融危机以来医药发展最为困难的时期。

2012年上半年虽然内需稳步增长,但面对诸多因素的冲击,消费品工业生产增速明显回落,出口增速大幅下滑,企业亏损加剧,2012下半年也将面临国内消费需求增长乏力的问题;随着人均GDP水平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将发生变化,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化娱乐教育等消费比重迅速上升,医药保健行业将会有一个非常不错的前景,专家预计2013年国内药品市场将达12700亿元,增长18.5%;同时,随着进入收获期后粮油棉花等大宗原料供给的显著增加,消费品企业的原料与燃料及动力成本将会降低。

国际:当下,世界经济的复苏前景稍见低迷,外需不振导致医药出口下滑。

北京同仁堂竞争战略分析

北京同仁堂竞争战略分析

北京同仁堂竞争战略分析北京同仁堂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中医药企业之一,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品质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同仁堂秉承“以人为本、和谐共赢”的核心价值观,一直致力于推广中医药文化,向世界传递中国传统医学的智慧。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北京同仁堂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必须不断进行战略分析,制定合适的竞争战略,以保持竞争优势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北京同仁堂的竞争战略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其未来发展的路径和方向。

一、外部环境分析1.1 政策环境政策环境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外部环境因素之一。

中国政府一直在大力支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医药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这为北京同仁堂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北京同仁堂的市场扩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保健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医药市场潜力巨大。

科技的进步对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新技术的应用不仅为中医药研发提供了更强大的支撑,也为同仁堂的产品提升和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同仁堂所处的中医药领域竞争激烈,除了其他中医药企业之外,西方药物、保健品以及其他替代疗法也是竞争对手。

针对这些竞争对手,同仁堂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制定相关的竞争战略。

2.1 组织结构2.2 营销能力北京同仁堂在中医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需要不断提高营销能力,拓展市场份额。

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北京同仁堂在传统中药方面具有深厚的积淀,可以不断深化对传统中药的研究和发展,同时也需要不断引入先进技术和理念,提升产品的研发和创新能力。

2.4 人才队伍北京同仁堂拥有一支庞大的中医药专业人才队伍,但在国际化进程中,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国际化的人才队伍,提高跨文化管理能力和国际市场开拓能力。

三、竞争战略分析3.1 核心竞争力北京同仁堂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和优质的产品质量。

2.同仁堂战略分析报告

2.同仁堂战略分析报告

同仁堂战略分析报告一、公司介绍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市政府授权经营国有资产的国有独资公司,始创于1669年,至今已有343年的历史。

近年来,集团坚持“以现代中药为核心,发展生命健康产业,成为国际知名的现代中医药集团”的发展战略,以“做长、做强、做大”为方针,以创新引领、科技兴企为己任,销售收入、实现利润、出口创汇及海外终端数量均居全国同行业第一。

自1997年以来,同仁堂保持了持续健康的发展,经济指标连续1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实现了每五年翻一番。

截至2011年,集团资产总额140亿元,销售收入163亿元,实现利润13.16亿元,出口创汇3392万美元,在海外16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64家药店和1家境外生产研发基地,产品销往海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同时,同仁堂既是经济实体又是文化载体的双重功能日益显现,品牌的维护和提升、文化的创新与传承等取得了丰硕成果,“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已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国家汉办签署了联合推广同仁堂中医药文化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运用孔子学院平台进一步加大了同仁堂文化的海外传播力度。

目前,同仁堂已经形成了在集团整体框架下发展现代制药业、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拥有药品、保健食品、食品、化妆品、参茸饮片5大类1500余种产品;25个生产基地、75条通过国内外GMP 认证的生产线,生产工艺和工装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1500余家零售终端和130多家医疗网点;一个国家级工程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形成了以同仁堂研究院和同仁堂中医医院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平台,“十一五”期间,共开发上市新产品194种,为同仁堂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按照北京市国有经济“十二五”规划的整体部署,同仁堂集团制定了自身“十二五”发展规划,全力打造首都中医药产业的龙头企业,确定了新的五年发展目标,即“主要经济指标翻一番,零售及医疗网点突破2000家,新产品研发上市300种,落实四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继续保持五个全国同行业第一,逐步形成六大(二级)专业型集团公司框架”的“123456”计划,真正实现健康、和谐、跨越式发展。

北京同仁堂竞争战略分析

北京同仁堂竞争战略分析

北京同仁堂竞争战略分析
北京同仁堂是一家成立于1669年的老字号,专注于中药材的生产和销售。

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北京同仁堂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的竞争战略,以保证
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1.产品差异化战略:北京同仁堂应该在中药材的种类和品质上进行升级,将品牌内的
每种药材进行细分,比如按照功效和使用范围等方面分类,推出更多、质量更高的中药材
产品和中药制剂,以此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提高竞争力。

2.渠道扩展战略:北京同仁堂可进一步扩大在全国的门店数量,开设线上门店,提供
到家服务,以便更好地服务客户。

还可以采取加盟等资本运作方式,扩大市场份额,提高
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3.品牌营销战略:通过建设强大的品牌形象和品牌文化,提升品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并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和互动,增加品牌粘度。

4.科技创新战略:北京同仁堂可以加强对中药材和中药制剂的研究和开发投入,不断
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功效,增强产品的技术含量,以此提高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5.人才优化战略:通过人才招聘、培训和留用等措施,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吸引高
素质的企业人才,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以此为公司的持续创新和发展提供
支持。

总之,针对当前市场竞争,北京同仁堂需要同时采取多种战略并行,以提高公司的市
场竞争力,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仁堂品牌战略调研报告

同仁堂品牌战略调研报告

4.1品牌调研科学的品牌调研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工作,是品牌建设的基础,它是由调研人员收集目标信息,并对所收集的信息加以整理统计,然后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以便为企业的品牌决策提供正确的依据。

根据品牌调研程序具体说来,它包括确定目标、设计方案、采集资料、分析研究和撰写报告等五大步骤。

4.1.1确定目标确定目标是品牌调研的第一步,因为只有目标明确了才能够有的放矢。

此次调研我们在深刻认知品牌的背景情况下,根据具体的问题进行思考,从同仁堂的战略目标出发,根据同仁堂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及调研要达到的精确程度将目标确定为同仁堂品牌检视。

4.1.2设计方案设计方案作为此次调研的重头戏,首先要保证方案的科学性。

估计调研信息的价值,确定提供什么精度的信息,选择收集信息的方法和测量技术,根据调研方法确定地点、对象、抽样规则等,还要确定数据分析方法和报告提交方法。

最后,还把所有这些内容写入调研方案里以便下一步有计划地实施。

此次调查方案中规划以下内容:4.1.3采集资料此次调查一手资料的主要来源于同仁堂产品的消费者或购买者。

消费者是市场调查营销活动的中心。

在调查中,收集的信息和数据都是根据此次特定的目的进行收集的直接信息,其针对性和适应性比较强,科学性也比较符合此次调查的需要。

⑴调研项目这是品牌调研方案的基本内容。

根据对同仁堂检视的调研目标制定调研项目。

调研项目的基本内容包括:①此次调查收集的资料包括同仁堂的品牌背景、荣誉、同仁堂的历史、同仁堂的企业文化、市场定位与市场细分、科技创新、质量、产品分类、企业动态,收集的数据包括企业07年至今的年报、季报等,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见附录2)。

②数据收集的范围包括相关报纸、电视媒体报道,以及同仁堂内部刊物和同仁堂各种数据报道。

③此次调研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一线调查数据和二手资料的搜集的结合。

第一手资料是通过调查直接从消费者和同仁堂内部收集到的资料,包括面谈访问法和观察法;二手资料包括内部来源和外部来源,其中,内部来源主要包括企业档案、本人资料库;外部来源主要文献资料,电脑数据库和互联网,组织机构等。

同仁堂健康品牌营销策略

同仁堂健康品牌营销策略

同仁堂健康品牌营销策略
同仁堂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中医药品牌,在健康品市场上拥有广泛的知名度和强大的影响力。

同仁堂的营销策略主要聚焦于品牌形象塑造、产品差异化和市场推广等方面,以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占有率。

首先,同仁堂注重品牌形象塑造,以打造与中医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品牌形象。

同仁堂通过引入国内外知名中医专家、国医大师作为品牌形象代言人,强调其产品的科学性和传统性,为品牌赋予了权威性和可信度。

此外,同仁堂还注重在产品包装和广告宣传中体现中医文化元素,力求突出与其他品牌的差异化优势,从而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好感度。

其次,同仁堂将产品差异化作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策略之一。

同仁堂利用其在中草药研究和生产方面的深厚积累,开发出多种具有独特功效的健康产品。

这些产品不仅具有中医药的疗效,在市场上也体现出与其他品牌的差异化优势。

同仁堂还注重产品质量控制和安全性,通过严格的质检标准和监管体系,确保产品的信誉和可靠性。

此外,同仁堂通过精准的市场推广策略,进一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仁堂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上投放广告,与卫视综艺节目合作,通过明星代言人的效果,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关注和购买同仁堂的产品。

同时,同仁堂也积极参与线下健康知识讲座、健康体验活动等,与消费者进行互动沟通,提高品牌的美誉度和用户黏性。

总结起来,同仁堂健康品牌的营销策略主要包括品牌形象塑造、产品差异化和市场推广等方面。

通过注重品牌形象的建立、产品研发与差异化、市场推广的精准策略,同仁堂不断提升品牌价值,拓展市场份额,以健康品市场的领导者地位稳步前行。

同仁堂swot分析

同仁堂swot分析

一、同仁堂的竞争优势分析 (一)中国百年老字号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同仁堂)是中药行业内众所周知的百 年老字号企业,同仁堂创始于康熙八年 (1669年),且一度是宫廷的御药房,同仁 堂至今已经有350多年的发展历程。同 仁堂于1997年5月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 上市,股票代码为600085;2006年同仁 堂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且该 历史事件成为了中国医药文化发展的鲜 明旗帜。 (二)在中医药行业地位突出 同仁堂是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精华 的继承者,在继承的同时,同仁堂也不 忘创新、实践,开创了中医与中药的结 合的独特理念。汲取了中国儒家及道家 思想的精髓,塑造了具有同仁堂特色的 中医药品牌形象;同仁堂有望成为中国 传统中医药文化与现代西医药文化结合 的开拓者与实践者。 (三)医药品种多且齐全,选材精 细,产品质量上等 同仁堂医药品种齐全,多达800多 种,其中常用药品包含了400多种,是 当下中国境内拥有药物品种最多的中医 药制药企业。同仁堂拥有丰富的药品储 备,其中包含如安宫牛黄丸、同仁牛黄 清心丸、同仁活络丸、牛黄解毒片等为 大众烂熟于心的药品。丰富的药品储备 也为同仁堂药品的二次开发奠定了良好 的基础。同仁堂自雍正年间开始供奉御 药,历代的同仁堂掌门人始终恪守“炮 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 敢减物力”的古训,并强化“修合无人
64 ECONOMIC & TRADE UPDATE
经营有道
蜂)回收大批量的过期及临期蜂蜜,进 行生产日期修改重新贴牌,从而欺骗消 费者。这一消息在市场中快速发酵使同 仁堂品牌声誉受损的同时也导致同仁堂 的股票在盘时低开4.33%。
三、同仁堂外部机会分析 目前中国实施的医疗体制改革, 将会为中医药行业的发展提供大量政策 支持,从而给中医药行业带来巨大的 影响。市场新增份额的有力竞争者将是 基本药物,是因为大量基本药物被列入 医保报销目录中。作为朝阳行业的中国 医药行业,平均的增速在近二十年来都 保持在17.7%左右,在未来五年预计将 以12%左右的增速进行高速发展,远远 超过国内其他的产业和世界医药市场。 中药行业的利润大体上高于化学药品行 业,且在中国中药占药品市场份额的 33.3%左右。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后,中药这一天然药物受到国际的高度 关注。 (一)“一带一路”走向国际化 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 合作高峰论坛中对中医药发展做了具体 的说明,《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中展 现了有183个国家及地区收到了中医药 文化的传播,中医药中心在法国、俄罗 斯、澳大利亚等17个国家被建立,并且 指出中医药“一带一路”的全方面的新 格局将在2020年基本形成,其中包含中 医药海外中心数量将达到30家、中医药 对外交流示范基地50家等,这标志着中 医药文化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更具国 际化、全球化。 (二)传统中药中医化的发展 西医化、中医化、保健化是目前中 药行业的三个主要模块,在这三个模块 中最自然且被众多药企爱戴的是保健化 的发展道路,虽然在中药行业中西医化 领域是一片蛮夷之地,但因市场需求许 多现代化的中药企业将部分业务趋近西 医化的要求。至于同仁堂所坚持的中医 化与形势相悖的情况下反而体现出了更 大的发展契机、也代表者中药的中医化 市场仍处于待开发、不饱和的形势,加

2022年度北京同仁堂财务分析结果汇报

2022年度北京同仁堂财务分析结果汇报

2022年度北京同仁堂财务分析结果汇报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姓名:学号:班级:课程名称:财务管理目录一、战略分析(1)(一)公司简介(1)(二)主要经营业绩和财务数据(1)二、财务能力分析(3)(一)企业偿债能力分析(3)(二)企业营运能力分析(6)(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7)(四)杜邦分析(8)三、行业分析及对策(9)(一)行业对比(9)(二)建议(11)四、参考文献(11)五、附件(11)战略分析(一)公司简介同仁堂品牌始创于1669年,自雍正元年即开始供奉御药,长达188年,药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闻名于世,始终遵循“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成为将传统中药精髓继承并发扬的极具代表性的企业是的。

公司秉承“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企业精神,在经营中奉行“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道德准则,坚守“善待社会、善待员工、善待经营伙伴、善待投资者”的经营理念。

历经上市二十余载的发展积淀,公司形成了以中成药制造为核心,涵盖中药材种植、中成药研发、医药物流配送、药品零售上下游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公司品种资源丰富,常年生产的中成药超过400个品种,包含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类别,对品牌形象形成有力支撑。

报告期内,公司加速自有零售终端网络的铺设,其中近半数门店拥有中医诊疗服务功能,优质的品牌、丰富的品种与具有特色的中医诊疗,构成了公司独有的核心优势。

(二)主要经营业绩和财务数据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6,702.5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82%,营业收入表现良好,波动小,主要是本期产品销量增加所致;营业利润131,473.55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937.3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6%;净利润整体呈上升趋势,与营业收入的增长基本匹配。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8,555.5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78%,综合毛利率49.76%。

同仁堂战略分析报告

同仁堂战略分析报告

同仁堂战略分析报告(说明,此文档是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使用)1.公司介绍1.1.背景简介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自雍正元年(1723年)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

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

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同仁堂已经形成了在集团整体框架下发展现代制药业、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配套形成十大公司、二大基地、二个院、二个中心的“1032”工程,其中拥有境内、境外两家上市公司,零售门店800余家,海外合资公司(门店)28家,遍布15个国家和地区。

"同仁堂"商标的设计意图:在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龙是至高无上的象征,北京同仁堂数百年的制药精华与特色是:处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因而在国内外医药市场上享有盛名。

本商标采用两条飞龙,代表着源远流长的中国医药文化历史,“同仁堂”作为主要图案是药品质量的象征;整个商标图案标志着北京同仁堂是国之瑰宝,在继承传统制药特色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的科学技术,研制开发更多的新药造福人民。

1.2.公司历史一六六九年(清康熙八年)乐显扬创办同仁堂药室。

一七零六年乐凤鸣在宫廷秘方、民间验方、祖传配方基础上总结前人制药经验,完成了《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一书,该书序言明确提出‘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训条,成为历代同仁堂人的制药原则。

一七二三年(清雍正元年)由皇帝钦定同仁堂供奉清宫御药房用药,独办官药,历经八代皇帝,188年之久。

一九五四年同仁堂率先实行了公私合营。

一九五七年同仁堂中药提炼厂正式成立,开创中药西制的先河。

一九八九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认定“同仁堂”为驰名商标,受到国家特别保护,“同仁堂”商标还是中国第一个申请马德里国际注册的商标,大陆第一个在台湾申请注册的商标。

北京同仁堂竞争战略分析

北京同仁堂竞争战略分析

北京同仁堂竞争战略分析北京同仁堂是中国最老牌的中药企业之一,成立于1669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中医药文化的代表,同仁堂一直以来都占据着中国中药市场的重要地位。

随着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同仁堂也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竞争战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一、同仁堂的现状同仁堂作为中国中药品牌的佼佼者,一直以来都以传统中医药文化为基础,致力于以高质量的中药产品和服务回馈社会。

在产品方面,同仁堂的产品覆盖了中药、中成药、保健品等多个领域,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同仁堂致力于推广和传承中医传统,通过中医养生馆、中医诊所等多种形式向消费者传递中医药知识,提高消费者对中药的认知和了解。

在市场方面,同仁堂在国内外都有着良好的市场声誉和消费者基础。

特别是在国内市场,同仁堂一直都是中国中医药品牌的领军者,拥有大量的忠实消费者群体。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市场的变化,同仁堂也开始面临着一些挑战和竞争。

二、竞争对手同仁堂在竞争对手方面主要面临两类竞争对手:一是其他中药品牌,包括一些老牌中药企业和新兴的中药品牌;二是西药品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西药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也在逐渐增加。

针对中药品牌的竞争对手,同仁堂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产品研发和质量控制水平,以确保产品的竞争力。

同仁堂还需要不断加大对中医传统的推广力度,提高消费者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增加品牌的黏性。

对于西药品牌的竞争对手,同仁堂需要加大对中医理念和中医疗法的宣传推广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药的优势和特点,从而提高中药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三、竞争战略分析就目前来看,同仁堂的竞争战略主要为两个方面:一是产品创新和品质控制,二是品牌宣传和推广。

在产品方面,同仁堂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产品研发能力,推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中药产品。

同仁堂需要加大对产品质量的控制力度,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消费者的信赖度。

同仁堂还可以通过与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合作,研发更符合现代人需求的中药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北京同仁堂竞争战略分析

北京同仁堂竞争战略分析

北京同仁堂竞争战略分析
北京同仁堂是一家历史悠久的中药企业,拥有庞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在竞争
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同仁堂需要制定有效的竞争战略来保持其领先地位。

本文将对同
仁堂的竞争战略进行分析。

同仁堂可以通过品牌营销来提升市场份额。

作为中国最知名的中药品牌之一,同仁堂
可以利用其品牌优势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可以通过在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等主流媒体上
进行广告投放,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同仁堂还可以通过赞助活动、社交媒体营销
和口碑营销等方式来增加品牌曝光度。

通过有效的品牌营销策略,同仁堂可以在激烈的竞
争中脱颖而出。

同仁堂可以通过开拓新的市场渠道来拓展业务。

传统上,同仁堂的产品主要通过药店
和医院销售。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同仁堂可以考虑通过互联网渠道来销售产品。


以开设官方网店,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的覆盖范围和便利性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同仁堂还
可以与大型连锁超市、商场和健康养生店等合作,拓展销售渠道。

通过开拓新的市场渠道,同仁堂可以增加销售额,提高市场份额。

北京同仁堂可以通过产品创新、品牌营销、开拓新的市场渠道和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
水平来保持竞争优势。

只有不断适应市场变化,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同仁堂才能在激烈的
竞争中脱颖而出。

北京同仁堂的国际化营销策略

北京同仁堂的国际化营销策略

北京同仁堂的国际化营销策略近年来,随着全球消费者尤其是欧美国家,自我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趋向于追求绿色、纯天然制品,而中药更好地适应了全球消费者的需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各国对中医药限制的逐步放开,国际植物药品市场平均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这为中医药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北京同仁堂创建于1669年,已有342年的历史,是中药行业闻名遐迩的老字号,也是我国中药业的第一品牌。

同仁堂的药品和药膳以其“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著称于世,不仅受到中国消费者的喜爱,而且远销到日本、美国、加拿大等40多个国家与地区。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营销国际化的过程中,同仁堂如何提高自身的国际营销能力,提升品牌价值,以提高同仁堂产品的海外市场占有率,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一、同仁堂国际化营销的SWOT分析(一)机遇:首先,中医药的国际认可度不断提高。

中药现在已经成为一些西方人治疗的另一种手段,它的特殊疗效和保健功能被逐渐认可而北京同仁堂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医药企业,面临着绝好的机遇。

其次,中医药专业机构和从业人员在国外发展迅猛。

中医药已经传播到世界上130多个国家与地区,从业人员和诊所数量不断增加。

第三,欧美等主流市场对中医药的限制不断放宽。

针灸已经得到美国、欧盟各国的承认,对于中药的神秘疗效,也引起了各国医药界的研究兴趣和消费者的认可,这都迫使各国政府逐渐放宽对中医药的法律限制。

最后,我国中医药产业拥有雄厚的资源优势和理论优势。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传统的中医药理论显示出越来越优越的生命力。

(二)威胁:第一,国内外中医药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目前我国中药现代化、国际化水平较低,中国出口的大部分是原料药和保健品,中医药的国际市场的大部分市场份额被国外先进国家占据。

同时我国医药企业集中化程度低,企业规模小,技术落后,中医药的现代化和技术标准化还有很长的发展道路。

可以预见,在中国中医药企业国际化的过程中,将面对来自发达国家中医药企业的竞争和威胁。

从同仁堂看中药企业国际化经营

从同仁堂看中药企业国际化经营

从同仁堂看中药企业国际化经营一、本文概述二、同仁堂国际化经营的发展历程同仁堂,作为中国中药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国际化经营的发展历程可谓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

早在清朝时期,同仁堂就开始向海外输出中药产品,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和疗效,赢得了海外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真正的国际化经营之路,却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真正开启。

同仁堂国际化经营的第一阶段,可以概括为“摸索前行”。

在这一阶段,同仁堂主要通过出口中药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同仁堂凭借其独特的制药工艺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成功打入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为后续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第二阶段,同仁堂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拓展国际市场。

同仁堂在海外市场的布局不仅限于传统的中药店,还涉及到了零售、批发、医疗等多个领域。

同时,同仁堂还加强与国际医疗机构的合作,推动中药在国际医疗体系中的应用。

在第三阶段,同仁堂开始探索“本土化”战略,即在海外市场深入挖掘当地消费者的需求,推出符合当地市场需求的中药产品。

同仁堂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共同研发适合当地消费者的中药产品,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如今,同仁堂已经进入了国际化经营的第四阶段,即“全球化战略”阶段。

在这一阶段,同仁堂不仅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中药文化,还积极参与国际医药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努力提升中药在国际医药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同时,同仁堂还加强与国际知名企业的战略合作,共同推动中药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回顾同仁堂国际化经营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其始终坚持“以质取胜”的理念,不断创新经营模式和战略思路,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未来,随着全球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中药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同仁堂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美好的未来。

三、同仁堂国际化经营的策略分析坚持品质为王,传承与创新并重。

同仁堂始终坚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确保了药品的高品质。

同时,同仁堂也注重科技创新,不断研发新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以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消费者的需求。

关于中国北京同仁堂(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600085) 的战略选择( 公司层战略) 分析

关于中国北京同仁堂(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600085) 的战略选择( 公司层战略) 分析

经济管理关于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600085)的战略选择(公司层战略)分析闫 艳 杨雅娟 张凌丹 许华蕙 南京审计大学摘要:新常态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深化改革、推进医改的过程中,公司将紧跟政策方向和行业趋势,充分发挥同仁堂的品牌、品种优势,突出体现创新经营模式、提升管理水平和转变增长方式。

公司成立于1669年,主营业务为中成药的制造,公司当前正采用一体化战略和多元化战略,实现同仁堂“做长、做强、做优、做大”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同仁堂;公司层战略;战略选择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61-01公司层战略是企业最高层的战略。

它需要根据企业的目标,选择企业可以竞争的经营领域,合理配置企业经营所必需的资源,使各项经营业务相互支持、相互协调。

同仁堂迎来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状况。

近年来医改持续深入,涵盖医药行业上下游的多项措施不断落实,加之医疗领域廉政工作深入推进,整体促进医药行业向好发展;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发展,商业模式创新和在此基础上的快速迭代已成为新的业态,医药企业需要不断加快步伐适应新常态下的行业变革。

一、发展战略(一)一体化战略1.纵向一体化战略——前向一体化战略在过去几十年的营销模式工作中,同仁堂一直采取的是“推销”策略,2000年之前,同仁堂在北京进行的是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在全国各地的销售模式也是用的传统代理商渠道。

现阶段,同仁堂正积极求变,开始采用纵向一体化战略——前向一体化战略,逐渐获得下游企业的控制权或加强对下游企业的控制。

目前,同仁堂已经在全球连锁药店逐渐增加,截止统计时间已经达到350多家,其中有70多家药店位于北京。

同时,同仁堂还在其他药店设立专柜,在其他药店连锁的铺货工作都借助区域代理商。

现今,同仁堂顺应网络发展的热度,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网络销售渠道,包括开设网上药店,入驻淘宝、京东等网站,进行产品的销售。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仁堂战略分析报告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1.公司介绍.背景简介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着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自雍正元年(1723年)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

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

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着”而享誉海内外,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同仁堂已经形成了在集团整体框架下发展现代制药业、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配套形成十大公司、二大基地、二个院、二个中心的“1032”工程,其中拥有境内、境外两家上市公司,零售门店800余家,海外合资公司(门店)28家,遍布15个国家和地区。

"同仁堂"商标的设计意图:在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龙是至高无上的象征,北京同仁堂数百年的制药精华与特色是:处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着,因而在国内外医药市场上享有盛名。

本商标采用两条飞龙,代表着源远流长的中国医药文化历史,“同仁堂”作为主要图案是药品质量的象征;整个商标图案标志着北京同仁堂是国之瑰宝,在继承传统制药特色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的科学技术,研制开发更多的新药造福人民。

.公司历史一六六九年(清康熙八年)乐显扬创办同仁堂药室。

一七零六年乐凤鸣在宫廷秘方、民间验方、祖传配方基础上总结前人制药经验,完成了《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一书,该书序言明确提出‘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训条,成为历代同仁堂人的制药原则。

一七二三年(清雍正元年)由皇帝钦定同仁堂供奉清宫御药房用药,独办官药,历经八代皇帝,188年之久。

一九五四年同仁堂率先实行了公私合营。

一九五七年同仁堂中药提炼厂正式成立,开创中药西制的先河。

一九八九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认定“同仁堂”为驰名商标,受到国家特别保护,“同仁堂”商标还是中国第一个申请马德里国际注册的商标,大陆第一个在台湾申请注册的商标。

一九九一年同仁堂制药厂晋升为国家一级企业。

一九九七年国务院确定120家大型企业集团为现代化企业制度试点单位同仁堂作为全国唯一一家中医药企业名列其中。

一九九七年由集团公司六家绩优企业组建成立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

同年七月,同仁堂股票在上证所上市,这标志着同仁堂在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进程中迈出重要步伐。

二零零零年十月在香港成立了同仁堂和记(香港)药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同仁堂产品进入国际主流市场迈出了关键一步。

二零零二年同仁堂集团启动“1032”工程。

二零零八年十二月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试营业。

.公司愿景翻开同仁堂的历史,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丰富的文化内涵悠远凝重。

儒家文化“以义为上”的深刻内涵早已融入到同仁堂三百多年的行医制药之中。

背负着“弘扬中华医药文化,领导绿色医药潮流,提高人类生命与生活质量”的使命,同仁堂形成了独特的品牌“同仁堂文化”。

同仁堂三百余年的历史就是谋求信义的历史,同仁堂的金字招牌就是由“信义”二字凝结。

以“德、诚、信”为核心的职业道德;以古训堂训为基本内涵的经营理念;以创新发展为基础的时代精神;“以义为上,义利共生”的经营哲学;“同心同德、仁术仁风”的管理信念;“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企业精神,以及“四个善待”、“四条标准”等构成了同仁堂传统而现代的企业文化。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

在今后长期的实践中,他们将继续以弘扬同仁堂的优秀文化为己任,以同仁堂文化为魂,向着打造“国际化、现代化的北京同仁堂”愿景迈进。

.战略使命完成公司自定的“1032”工程即配套形成十大公司,在集团整体框架下发展现代制药业、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建设二大基地、二个院、二个中心。

使同仁堂完全实现从产品经营到资本经营、从管理企业到经营资产的转变,成为跨地区、跨国界、跨所有制,开放经营、自主创新的现代中医药集团。

.主要目标总体目标:成为国内中成药行业龙头老大,300多种成药在国内非同仁堂药店店面内普及,市场产品占有率最高。

在海外市场,同仁堂开门店遍布全球。

销售增长率:以每以年10%--15%递增利润目标:每年销售利润达13个亿以上。

产品市场占有率为行业内全国第一。

企业目标:以高科技含量,高文化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绿色医药名牌产品为支柱,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医药产品集团。

简称"三高一强"。

企业使命:弘扬中华医药文化,领导"绿色医药"潮流,提高人类生命与生活质量。

2.宏观环境分析.政治法律环境2008 年,我国医药管理相关部门遵循精简、统一、高效的改革原则,落实国务院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对相关部门的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进行了调整。

医药管理部门职责的调整标志着我国卫生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

值得注意的是,卫生部新设立的“医疗服务监管司”主要是为了在新医改方案制定过程中,对医疗机构的服务和管理质量标准进行更有效的探讨,除此之外,还体现了卫生部在医院管理方面决策和监督权分立的理念。

另外,卫生部还就药监局划转过来的基本药物制定工作新设立了“药物政策和基本药物制度司”(下称“基本药物司”),其目的主要有两点:第一,对于医疗体制改革来说,组建“基本药物司”有利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落地,对推动新医改方案的出台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对于医药生产企业来说,“基本药物司”的管理内容涉及基本药物的生产、流通、配送和使用的全方位流程,将基本药物的管理上升到制度化水平,这对于医药企业的生存发展以及构建合理有序的医药市场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由于基本药物要满足临床80%以上的药品需求,市场需求非常大,但由于制度性的安排,要通过招标定点生产。

对于绝大多数医药企业而言,自己的产品能否进入到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并成为定点生产企业事关其生存空间。

另外,国家基本药物的采购价格虽然较低,但由于销量上会有一个非常大的突破。

.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指影响企业活动的各种经济因素,包括国民收入、居民家庭的平均收入及支出情况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以较高的幅度持续增长,GDP平均增长率保持在8%左右。

近年来,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全国恩格尔系数也是呈现平稳下降的趋势,医药消费支出所占比例相应增加。

据测算,人均生活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药品消费水平将增加个百分点。

中国年人均药品消费水平由1993年约50元增长到2010年近300元,每年以16%的幅度加速增长。

另外,中国人口基数庞大,人均药品消费仅为13本的%,为美国的%。

国外最新研究分析报告认为:未来2—3年内,中国的人均药品消费水平将达到美国的20%,也就是说中国医药商品净销售额将达到3500亿元,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社会文化环境社会和文化环境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及其增长趋势,居民受教育的程度和文化水平,以及风俗习惯、审美观点和价值观念等。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

分析当前的社会环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对中国医药产业产生影响:人口数量。

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近l0年中国人口持续增长。

据预测,今后20年左右,全国总人口仍以每年净增1000万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考虑一些复杂多变因素,按总和生育率计算,2l世纪中叶的2043年,人口将达到亿。

这就是说,全国总人口还要增加近3亿,在接近16亿之后方能实现零增长。

人口结构情况。

当人口数量一定时,人口结构不同,用药水平也不同。

也就是说,在同样的人口数量下,老年人占的比例愈高,医药市场容量一般愈大。

中国已步人老龄化国家的行列,据测算,未来老年人口将以每年3%左右的幅度增长,2025年将增加到亿,占总人口的%;到2050年将超过5亿,占总人口的29%并达到顶峰。

老年人比例的持续增长将带动中国药品消费量的增加。

人口城乡结构。

众所周知,中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但中国农民人均收入较低,与城市人口相比,保健意识不强,因而药品消费量较少。

在全国总人口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城乡人口比例不同,医药市场容量会有很大的差别。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加速和小城镇的兴起,大量的农村人口将转变为城市人口。

因此医药市场容量还会进一步加大。

疾病结构变化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着提高,城乡差异逐渐缩小,高脂肪、高蛋白食品摄入增加,加上吸烟以及生活节奏加快等原因,致使中国城乡居民慢性病发病率快速上升,这种局势将会带动中国药品消费量的增加。

.技术环境科学技术作为营销总体环境的一部分,不仅影响企业的内部环境,而且与其它环境因素相互依存,直接影响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

医药产业是一个高新科技含量高、投入高、风险大、收益高的产业。

医药产业的技术主要体现在新药、新剂型、新的给药方法的开发上。

新药的研究与开发,需要综合利用各项科学和高新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病种的变化、生态环境的改变以及市场的作用力,使得新药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升级换代的频率越来越快。

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人类基因图谱的解密和克隆技术等技术的发展以及分子生物学、药物化学、免疫学、遗传学等学科的发展与相互渗透,为新药的快速研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但是不能否认,与国外大型制药公司相比,中国医药企业的规模一般比较小,新药开发能力弱,新药数量少,科技含量低。

多年来,中国医药企业的新药创制能力一直比较薄弱:从西药来看,有97%是仿制国外品种;从中药来看,由于缺少现代医药理论和技术的支持,开发的中成药品,往往因质量标准不一很难进入国际市场;从医疗器械看,大多数产品仍处于中、低档水平,缺乏自行研制的高、精、尖医疗诊断和治疗设备。

在科技部的大力推动下,“九五”期间,国家“1035 工程”项目共投入亿元,带动地方、企业投入近6 亿元,获得1 个一类新药证书,建立了三类23 个单元技术平台。

特别是“十五”期间,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创新药物新药与中药现代化研究”共投入亿元,带动地方、企业投入26 亿元,获得15 个一类新药证书,建立了8 类61个单元技术平台。

在“九五”、“十五”期间发展迅速,成果显着,为进行医药体系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特别是30 年来的改革开放,打下了坚强、厚实的经济基础,为新药研发的经费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此外,我国还具备了一些比较具体的条件开展这次重大专项。

.科技进步与创新目前,举全国之力的“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正在为国内新药创制产业提供新的机遇。

“重大新药创制”作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确定的16 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由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卫生部等11 个部门组成领导小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