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品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课程背景、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设计思路“品德与生活”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方案中增设的面向小学底年级(1—2年级)学生的一门新的课程,本课程的设计和开发都充分体现了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和精神,是新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从低年级儿童的生活需要出发,其内容含概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提倡通过儿童的自主实践活动,学会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有责任感的生活,有创意的生活。
作为一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一门新型的低年级课程,“品德与生活”有其特定的形成背景、课程性质和设计思路。
一、课程背景(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从99年1月份正式开始的,在酝酿过程中,对思品及相关的教育问题考虑、从总的发展、目标、思路、任务考虑、用新的教育观念、理念,确定了价值目标。
认为,价值目标的核心就是“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或“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这是这次改革的灵魂。
为什么说是灵魂呢?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国家遵循着一种模式,被称为:“精英主义”的教育模式。
所谓“精英主义”,就是在所有的学生中对部分学生进行培养,然后,从所有的学生中选拔优秀的、最优秀的学生。
那么,对其他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教育的次品,或被淘汰的、被忽视了的群体。
“精英主义”的教育模式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实践过,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它只能是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产物。
就是说,当一个国家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需要一批精英来支撑,加速国家的发展建设的时候,就采用这种精英主义的教育模式。
但是当一个国家平稳发展的时候,不在是完成特殊任务的时期了。
就要考虑教育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我国从历史到今天,一直遵循“精英主义”的教育模式。
这种教育模式同现代社会思潮、哲学思想的基本理念产生了冲突。
精英主义的教育模式关注了一部分人的发展,而忽视或剥夺了大多数人的权利,忽视了一般性的教育,它是一种淘汰式的教育模式,在现代这种教育思潮中显得特别尴尬。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开设现状的分析与反思
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 , 任课教 1 . 实际开课率低下。 这两门课程 自 情况下, 的, 道德教育不可能从现实生活中游 开设以来 , 开课情况一直都很不乐观。 师必然把业务学习、教学研究的主要
主科” , 上 较少顾及 离出来 。同样, 社会是一个大课堂 , 学 即使在 国家课程计划的硬性要求下 , 精力放在所任的“ 生在学习社会常识 、认识社会事物的 在各级教育部门的检查 、 督导下, 课时 “ 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程的特点和教 ”
生活( 社会)课程的实施现状 , ” 并对其 识;③课程表中这两门课程的课 时安 校的 日常一般教研活动将 ,品德与生 “
做深入的分析和反思 , 是十分必要的。 排形同虚设 ,实施中干脆把时间挪作 活 ( 会 )安排在综合组 , 社 ” 即与音体
教 育 实 践 与 璺 究
【 E u ain J rciea d R s ac \| d c t a Pa t n e e rh = o c
研 、 资 培训 、 堂教 学 等 方 面都 不容 乐观 。其 原 因在 于社 会 、 育行 政 部 门、 师 课 教 学校 、 课 教 师 、 任 家长 等 诸 多方 面 。 反思“ 德与生活( 品 社会 )课 程 本 身 , 综 合 的教 学 内容 、 ” 其 多元教 育功 能 、 动 化 的 课 堂 教 学 形 式 、 活 密切 联 系学 生 生活 和心 灵 实 际的 课 程特 点 , 任 课教 师和 课 堂教 学都提 出了很 高 的要 求 。其课 程 的 建设 和 发 展 , 社 会 各界 对 亟待
品德与生活( 社会) ” 是眺望社会的窗口、 走进社会的大门。 钟 ,用一半左右的时问完成一节课的 授课现 象严重。“ 时至今 日,小学阶段第一轮课程 教学 内容 ,剩余时间学生写其他学科 课程 日常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也不容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论》课程标准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论》课程标准《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适用于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历史教育专业自学时间:第4学期(每周2学时)学时数:36学时(理论10学时,实践26学时)学分:2前言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小学教师的质量关系到学生一生的成长,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希望,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三年制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就是培育适应环境现代基础教育的小学教师的脊梁。
学生在这里自学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为迈向小学教师工作岗位搞准备工作。
一、课程性质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就是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历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就是一门综合性应用领域理论课程。
它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法律等原理分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现象,意在阐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本质、特点和规律,指导思想品德教学课堂教学。
该课程就是政史专业必修课程例如《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广泛原理的抽象化,就是指导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的方法论课程。
二、设计思路1.课程的基本建议依据2021年9月,教育部向社会正式公布的《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和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具有实践性和理论性相统一的特点,该门课程教学既要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和知识,又要培养他们从事思想品德教学的技能。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及时招揽思想品德教学改革课堂教学的一流成果和理论,招揽党和国家教育部门制订的代莱有关政策和文件精神,并使课程教学具备时代特点。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著重学生课堂教学技能的培育。
该课程推行“三维”教学法:基本知识和逻辑思辩能力;将“说道课”导入课堂教学,以培育学生的“假象思维”能力;对于教学技术操作方式,例如教学设计,听课等,使用课堂教学训练的方式,以培育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思想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思想。
1 、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在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经国务院批准,小学低年级段将品德课与生活课综合设置《品德与生活》课;在中高年级将设置《品德与社会》课。
这是一项重大的课程改革举措,最主要意义是:通过开除的综合,为小学生开辟一条通向他们生活的渠道,使他们在生活的内在联系中获得整体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他们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
建国以来,我们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一贯是重视的,也有成效的。
但是,也应当承认我们在品德教育的认识和实践上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
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是:我们往往把道德、品德从人的生活、社会中剥离出来,把它们作为一种孤立现象来对待,反映在课程设置上就是品德课的学科化倾向,所建构的课程往往是自成一统的,以德目、道德规范为体系的品德课。
现在这样设置,反映了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
人们是为了生活(社会生活)而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培养、发展个体的品德,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社会道德和个体品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生活才能完成。
总之,品德的培养所遵循的应当是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
品德课与生活课的综合,品德课与社会课的综合就意味着人的品德与人的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
因为生活本身是综合的,综合课程的设置也就是要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找到一条通向生活(社会生活)的道路。
在两门课程的设计中,努力使儿童能置身于他们生活中所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社会、文化因素之中,引导他们在各种环境因素、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各种良好的品德质。
课程努力将各种教育融合起来进行设计。
《品德与生活》是将品德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文化教育、科学教育进行有机整合;《品德与社会》是将品德、行为规范、法制、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国情、历史与文化、地理环境等教育有机融合。
这种种教育的综合既是生活中各种自然、社会因素内在的综合,同时,也是儿童与这种种因素的内在联结。
安徽省第二届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说课
苏敏
2009069022
秋游去
池州市青阳县实验小学
吴琴
2009069023
远离陋习
淮北市淮海路小学
徐华
2009069024
遇到危险怎么办
阜阳市颍州区鼓楼中心小学
李丽华
2009069025
二等奖
秋游去
淮北市黎苑小学
王倩颖
2009069026
远离陋习
六安市舒城县城关二小
江萍
2009069027
附件2:
安徽省第二届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
说课评选结果
一等奖
课题
单位
姓名
证书编号
秋游去
宣城市郎溪县实验小学
殷琴
2009069018
钱该怎样花
滁州市天长城南小学
李寿年
2009069019
钱该怎样花
蚌埠市新城实验学校
周敏
2009069020
秋游去
芜湖市弋江北路小学
朱彤彤
2009069021
钱该怎样花
秋游去
黄山市祁门县阊江小学
胡祁红
2009069045
钱该怎样花
安庆市怀宁县独秀小学
郑红
2009069046
秋游钱该怎样花
池州市石台县实验小学
项黎琴
2009069048
2009069033
钱该怎样花
铜陵市铜陵县钟鸣小学
徐丽华
2009069034
钱该怎样花
黄山市甘棠小学
章凡满
2009069035
遇到危险怎么办
安庆市桐城北街小学
陈向阳
2009069036
三等奖
课题
小学思品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
小学思品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策略漫谈教研室廖家超《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国家教育部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推出的分别在小学低年级、中高年级开设的两门综合课程。
一、品德与德育概念的认知1、品德——品质道德。
品——指等级、层次的高低;质——指结构质地好坏;品质——行为作风上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本质(好坏)道德——核心就是处理各种关系。
道德高尚是指那些用善良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来处理各种关系;道德低下是指那些用低劣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来处理各种关系。
品德——是指人的思想修养的层次高低、质地好坏的问题。
即在处理各种关系中,人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思想观念修养的好坏问题。
人的品德就是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在处理各种关系的过程中长期熏陶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2、德育的本质:德育的本质就是学会“理解”。
学会理解自我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学会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互爱、互敬、互谅、互助、互惠、互利、互赢。
3、品德与德育的异同比较:二者都与思想修养有关。
但是,品德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名词,对一个事物进行判断;而德育在这里指的是一个动词,反映的是一个思想修养的过程。
由此可见:品德修养不是一个人独立的事情;而是涉及到人与事务、人与人等多种关系的事情,某个人处理关系的好坏反映出这个人思想品德修养层次的高低、好坏。
二、课程的基本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课程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是什么课程
综上所述,品德与生活课程是通过与儿童现实生活相关的活动设计、组织和实施,使儿童在活动中获得并体验关于世界和自我的直接经验,并使儿童形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课程。鉴于这种课程类属于综合课程的范畴,且以活动的方式开发和实施,因此,将该课程界定为活动型综合课程。
(一)综合性 本课程将多方面的教育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它包含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是区别于过去分科课程的特性。
(二)经验性 本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等等。这里阐明了学生是在活动中,在各种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影响中受到教育,获得发展的,是主动参与式的学习。它不再是灌输式,被动接受式的教和学。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是什么课程
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一)品德与生活是一门综合课程
1.品德与生活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它是对我国小学低年级原有思想品德、自然(或科学)、社会课程和活动课程等进行高度整合的基础上生成的新的课程。
2.品德与生活以活动为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方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经验与体验,因而被称为活动型的综合课程。
关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与思考
关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与思考“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顺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以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而开设的两门新课程,对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调整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学会生活方面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促进了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在原来的思品、生活、自然等学科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则是在原来的思品、社会、历史、地理等学科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
但它们又不是对原有课程的简单综合,而是顺应时代要求,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为核心,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的的立体综合,其结构形式看似松散,实则严密。
因此,对执教教师的综合文化素质要求极高,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改革过去“教”教材的传统教材观,改变过去一本教材、一本现成的教案就能基本保障教学任务完成的局面。
教师必须用心吃透新课标,“用”好教材并以教材为媒介,根据学情,大量收集和掌握实时信息,引领学生走入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对历史地理、人类生存环境进行观察、感受、思考,师生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健康上进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促进了教育教学方法的改变过去的教学,尤其是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主要以课堂讲解、理论灌输为主,少先队德育活动为辅,造成了课堂索然无味、学生厌倦心理严重、活动了无新意的局面。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授为辅,一个单元为一个活动主题,鼓励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究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如针对本校6年级某班学生上网成瘾,我们根据教材“走进信息时代”这一主题,在完成教材的基础上,跳出教材,以“绿色上网”为话题,鼓励并要求孩子在网上收集上网正反两面的例子,结合身边同学的表现,举办辩论会。
对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作业设计与践行的思考
21f P 01- J - 号下旬 又 教 孝  ̄ 8 刊 辛
对 小学《 品德 与生活 ( 社会 )课程作业设 计与践行 的思考 》
诸 庆 钱 燕 萍
240) 1 0 0
( 锡 市华 晶小学 , 苏 无 锡 无 江 摘 要 : 品 德 与 生 活 ( 会 )课 程 是 小 学 进 行 思 想 品 《 须 认 真 设 计 和 优 化 作 业 . 能 把 作 1因 O 教 不 业 当作课 堂知 识 的简 单 重复 .可 以根 据课 堂 的具 体情 况 布置 重 复 模 仿 型 、 类 变 式 型 、 解 内化 型 、 移 延 伸 型 同 理 迁 和应 用 实践 型 作业 , 主要 是 布置 应 用 实 践 型作 业 , 强 但 加 学 生 的 课 外 实 践 。思 想 品 德 课 要 “ 法 于 课 内 . 益 于 课 得 得 外 ”教师 需 引导 学 生参 加 社会 实 践 活动 。 过实 践 活 动 . , 通 增 加 体 验 , 累感 性认 识 , 强教 学效 果 。 外 , 庭是 学 积 增 此 家 生 养 成 良好 习 惯 的 主 阵 地 , 师 应 充 分 利 用 好 这 块 阵 地 。 教 在 布 置作 业 时 。 以充分 考 虑 家长 的作 用 . 家 长 和孩 子 可 让
“ 引领 学 生 回 归 生 活 , 有 道 德 的 生活 ” 有 效 途 径 和 方 法 。 过 的 关 键 词 : 学 《 德 与 生 活 ( 会 )课 程 小 品 社 》
基本框架 反 馈 与 评 价
《 家 中 长 期 教 育 改 革 和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 出 ,坚 持 国 指 “
代 步伐 , 变 教 学 观念 , 革教 学 方 法 , 学 生 为 主体 , 转 改 以 积
触动心灵,链接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论文
触动心灵,链接生活——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生活化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
我们一直在谈“素质教育”,怎样来全面认识“素质教育”呢?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是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作为小学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学科课程,既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品德知识和规范要求,懂得道德思维方式方法,更要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规范行为,即学会做人,最终实现教育的本质,即促进人的社会化,将自然人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这门课程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注重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
但事实上这门课的很多教师对活动教学存在着一定的迷惑。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1.让课堂贴近生活,实现品德课“生活化”。
《品德与社会》课本的内容和编排都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
我们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课本上的图画,课本上的事例活起来动起来,让事实说话,将遥远的拉近,让历史复活……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
如《想想他们的难处》这个课题的教学目标是:1、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2、增进对于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
教学这一课题时,我让学生进行模拟残疾人的活动,体验一下残疾人的生活。
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分别进行不同的模拟活动,可以是单手穿上外衣,也可以是用拐杖走路,但腿不能用力,或是把腿绑在一起行走,体验肢残人生活的困难;蒙上眼睛走路,体会盲人走路的困难;用手势向别人表达一件事,比如把那本书递给我,体验聋哑人生活的困难。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方法研究
2教 学 内容 和 方 式 单 一 .
堂 主动 性和主体性 。
2 重视 课 堂 评 价 的 重 要 性 .
为 图方便省事 或 因循传 统模式 , 在平 时的品德 课 堂上 . 很 多教师采 用的教学 方法都 比较 单一 , 基本 都是讲 解法 , 很
《 品德 与生活 ( 会 )课 程 是 在小学 一 、 年段 和三一 社 》 二 六年段开 设 的一 门以儿童社 会生 活为基 础 .促 进学 生 良好 品德形成 和社会 性发展 的一 门全新 的综 合课程 ,又是 一个 需要在借鉴 、 继承 的基础 上发展创新 的课 程领域 。 《 品德 与 生活 ( 会 )课 的 内容 涉及 广 泛 , 社 》 包括 社会 生
1 堂上体现 学生为主体 . 师为主 导的作用 。 . 课 教
活、 地理 、 史 、 历 道德 、 经济 、 文化 等诸 多方 面 , 内容 的构建 但
并不依据 于某个具 体学科 的知识 体系 ,而是采 用综合 主题 的构建方 式 , 机融合各 领域 的 内容 , 有 根据 儿童 的成 长及认 识 规律 。 根据儿 童生活 范围逐 步扩大 的特点 。 择 了不 同层 选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标解读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标解读一、概说“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程1.什么是“品德与生活(社会)”“品德与生活(社会)”是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综合课程,是在原有的思想品德、自然和社会等几门分科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加以高度整合而生成的新课程。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主旨是使学生参与自己身边的生活活动,参与社会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有关知识和技能,感受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对人、对社会的意义与作用,感受“我”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作用,帮助儿童初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实行新课程后,小学取消原有的思想品德课、自然课和社会课等三门分科课程。
1-2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3-6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
2.为什么要开设“品德与生活(社会)”综合课程呢?(1)现行的分科课程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将学科与学科彼此之间割裂,这种割裂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
(2)综合课程是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以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的课程,它有利于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界限,利于学生完整地认识世界,养成整体意识,形成运用知识信息综合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品德与生活(社会)”是高度综合的课程,它是对原有思品、自然、社会和活动等课程进行高度整合而形成的综合课程,它具有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及生活教育等多重功能与价值。
(4)教育改革是社会变革、社会发展前进的重要内容,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课程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不同历史社会时期的需要而发生改变。
21世纪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它要求教育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素养、能力的人才,这就相应地要求要从小学起开设综合课程,以适应教育的需要,适应社会的需要。
(5)这门综合课程的设置,充分体现了第八次课程改革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彻底性。
正“品”习“品”用“品”--浅说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之教学
付 。要达 到这 样的教学效果 ,确 实需要教师站在 教学 的角度和 实际操作 中,新课程下的 品德 学科教学与传统的德育活动
说 它重要,是 因为它承 担着小学生成 长中 “ 参与社会 ,学 会做 学生的需要去理解课程 ,真正走进品德学科的教学 。
活 的 认 识 、体 验 和 感悟 , 学 生 的 现 实 生 活 对 其 品 德 的形 成 和 社 有着本质 的区别 。传统的德育 活动学生是被动 的,只有个别或
一
最后形 成大 家认可的观点或者 是做 法 。我想 ,这 样的教学操作
、
需正 “ 品”。即真正认识品德学科教学
就是践行 了新课标 中 “ 促进学 生对生活 的认 识,体验和感悟 ”
的要求 。
从一 个小学生到一 名小学教师 ,品德学 科是豆芽学科的概 念可 以说 是根 深蒂固 、习以为常了。近些年 的小学 教学 中,各 个学科的教学都在提倡一千9 理念——课程育德, 即: 学科教学 中
动手动脑 ” 教 好! 现行 的品德 教 材呈 现的是 “ 话题”、 “ 范例 ” ,不是 多是需要儿童作为主体 参与其 中的,要他们 自己 “ 去做 、去探索 、去得 出结论 。所 以, 自主、探索性学 习在教学 故 事 。那 么,教 学 中怎样 根据 呈现 的 “ 话 题 ”进行 引伸 和迁
移 ,设 置学 生能 触摸 到 的鲜活 的生 活情境 来 开展教 学 ,就是 中要合得用,大胆用 。 突 出教 材 中 “ 范例 ”和 “ 话题 ”的 目的性 ,培养 体格健 值 得考 量 的问题 。因此, 单纯 的把 品德教 材 中呈 现的 素材看 商) 智( 商) 双高的学生 。尽 量做 到教学情境 的设 置和教 成 一个 情境 ,一 个故 事 , “ 以一生 一 ”的教 学就 不是 教材 的 全 、情 ( 本意 。所 以, 几句话 , 几幅 图的 品德教 材没 有想象 中的那 么 学活动的开展能带 给学生的是一种真 实的生活,而不是为上 品 简单 。教者 还应 在简 单 的话题 背后 挖掘 大量 的 同类信 息,强 德课 而承受 的一 种 无耐 ,更不 能把 品德 课上 成是对 师 生 的一 种折 磨 。努力 呈现 《 品德 与 生活 ( 社 会) 》 教学 中的 “ 幸福 生 化学 生的认 知 ,形成 各 种能力 。要做 到这样 的教 学, 还真 不 简单!
中小学教师课程标准考试小学品德生活(社会)试题答案
中小学教师课程标准考试小学品德生活(社会)试题答案学校姓名分数一、填空题1.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2.品德与社会课程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3.《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的基本特征。
4.《品德与生活》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四个方面的目标是(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5.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6.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知识)。
7.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内容包括(我的徤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我们共同的世界)这几个主题。
二、选择题1.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思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请问一条主线指以( B )为主线。
A、学生的生活B、学生的发展C、学生的体验D、学生的实践2.在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能够独立购买简单物品,文明购物,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这个教学内容时,一位教师在课前安排学生独立去商场购买东西,在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本课程( A )的基本特征。
A、实践性B、开放性C、活动性D、综合性3.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 C )。
A、感受B、感情C、感悟D、感想4.《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主线为基础,以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
其中三条主线是:( D )A、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学校;B、儿童与国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健康;C、儿童与健康、儿童与快乐、儿童与自然;D、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5.《品德与生活》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 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思品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策略漫谈教研室廖家超《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国家教育部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推出的分别在小学低年级、中高年级开设的两门综合课程。
一、品德与德育概念的认知1、品德——品质道德。
品——指等级、层次的高低;质——指结构质地好坏;品质——行为作风上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本质(好坏)道德——核心就是处理各种关系。
道德高尚是指那些用善良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来处理各种关系;道德低下是指那些用低劣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来处理各种关系。
品德——是指人的思想修养的层次高低、质地好坏的问题。
即在处理各种关系中,人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思想观念修养的好坏问题。
人的品德就是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在处理各种关系的过程中长期熏陶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2、德育的本质:德育的本质就是学会“理解”。
学会理解自我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学会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互爱、互敬、互谅、互助、互惠、互利、互赢。
3、品德与德育的异同比较:二者都与思想修养有关。
但是,品德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名词,对一个事物进行判断;而德育在这里指的是一个动词,反映的是一个思想修养的过程。
由此可见:品德修养不是一个人独立的事情;而是涉及到人与事务、人与人等多种关系的事情,某个人处理关系的好坏反映出这个人思想品德修养层次的高低、好坏。
二、课程的基本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课程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三、课程构建的基本理念㈠育人为本: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㈡生活为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㈢活动为主:首先看看新旧教材比较:新旧教材比较:——结论:新教材凸现“活动性”。
㈣参与为实。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倡导学生的主动的积极地参与品德熏陶活动,探求人的思想品德构建的规则和规律。
力求做到:师生关系平等而真实,教育内容生动而扎实,教学途径多样而务实。
通过学生的实实在在的参与、实践和体验,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简单说教。
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品德熏陶的活动中去,人人都获得思想品德的修养。
㈤追求基调——基础性和有效性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
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四、课程的设计思路《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
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
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一条主线”即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点面结合”的“面”是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域也不是单一的,可以交叉;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
五、课程的特性《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将有利于小学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与现行开设的思想品德课程和社会科相比,新的课程有一些突出的特点。
第一、社会性:以育人为本,重视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的发展的培养,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
如:“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
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
对人宽容。
”、“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耻辱感,爱惜自己的名誉。
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知道生活和学习中会有困难,遇到困难不退缩,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
初步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理解和体验做人要诚实守信,学会尊重人。
”第二、生活性人的生活历程是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逐渐建立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生活是培养道德的田园,生活是儿童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的倾向。
如:“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尽量少给父母添麻烦;关心家庭生活,愿意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珍惜时间,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抄袭、不舞弊。
”“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对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
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快乐。
”“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以及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第三、实践性。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
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通过学生的主动体验、参与和实践,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简单的说教。
如:“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及周边区域简单的平面图和路线图。
”“了解本地的一些商业场所,调查、比较商品的不同价值,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开始具有独立的购买简单的生活和学习用品的能力。
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某种农产品,探究农业生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关系,体验农民为此付出的劳动与智慧。
”“通过身边的生活用品,探究工业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工人生产劳动的情况。
”第四、综合性突出综合性,强调活动性。
《品德与社会》课将品德、行为规范、法制、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国情、历史和文化、地理环境等教育的有机融合。
这种教育的综合性既是生活中的各种自然、社会因素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的综合,也是儿童与这种种因素的内在联结。
它让原本具有丰富、多样关联的儿童,原本综合在一起的生活,不为自成体系的课程所分离,而营造和展示一种与生活本身一致的综合课程形态是该课程的又一显著特点。
如:在“我在成长”这个主题中,对学生的自我认识、行为习惯、理解尊重他人,以及生活态度、法律意识等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这些要求综合于“我在成长”主题之下。
但另一方面,这些品质要求和能力的养成,既不是只在家庭或学校生活中形成的,也不是只懂得道理就可以完成的,它必须涉及学生的不同侧面的生活体验。
因此应当将其中的有关内容的学习融入其他各个主题中进行。
第五、活动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活动性。
有关活动过程和活动方式的内容,课程标准采用了“观察”、“调查”、“讲述”、“交流”等动词表述,这些动词的使用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引导,也是对教室的教学活动指导的要求,同时,对教学进行评价的依据之一。
通过儿童的讨论交流、资料调查、现场采访、情景模拟、角色表演、实践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直观讲授和讲故事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如:“交流自家与邻里相处的情况,讨论邻里怎样才能和睦相处。
”“观察自家周边环境和公共设施,为合理使用和爱护他们提出建议,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儿童道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必须通过儿童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成人和社会的价值引导是必要的,但必须以儿童的自觉认同和内化为基础。
学校德育应该重视、尊重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真实生活、整体生活出发,学校德育要为学生的生活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生活之外进行。
六、课堂教学任务。
内化为道德认知,外化为道德行为内化为道德认知:通过对品德课程的教学,将教材所蕴含的“道德教育”内涵,与学生的思想进行内化整合,形成一种具有中华民族特质的道德认同,在学生的头脑里建立一种具有中华民族特质的道德认知、道德思想。
外化为道德行为:通过对品德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能够按照中华民族的道德标准去进行社会交往,把道德思想变为道德的行为。
七、课堂教学模式:1、课堂教学环节构建的基本模式:我在这里所说的“基本”一词,表达的是一个最小的单位,即是指课堂教学的“细胞”——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可分三个步骤:第一步,仔细认读,深入理解;第二步,创设并再现情境,展现与演示情境,第三步,领会认知,体验感悟。
用图式表达如下:对于每个步骤,应该怎样操作呢?第一步:是要求老师与学生一起共同研究文本,无论哪个学科,都应该重视学生研究文本信息。
通过仔细的认读文本信息,深入理解文本所表达的含义,为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文本知识张本。
这是教学环节的切入点。
第二步:依据文本信息: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一个与文本信息相一致的情境,展现并演示情境,将文本信息用具体的情境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获得形象的、具体的、直观的、深刻的心理体验,情境体验教学法的运用,是高效率传授知识与技能、提高课堂效率所凭借的方法与手段。
第三步:学生在具体的情境的参与或观摩之中,体验到了知识的内在涵义——本质特征,感悟到了知识所包含的深奥的原理或者深刻的道理,领会知识点的要义,在学生的头脑里形成新的知识认知,构建新的知识模式与体系,打下深深的知识烙印!我这里所说的这个教学环节的基本模式,也不是要求严格的按照上述三个步骤来绝对的呆板的实施的。
第一个与第二个步骤相对独立一点,第三个步骤往往凝结在第二个步骤之中,而这三个步骤都融合在教学环节之中。
组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较小的课堂教学单元。
2、课堂教学构建的基本模式:《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可以采用“激情——知事——明理——导行”的模式开展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