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51+《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指导
学前教育学考试指导_XEXh

《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指导第一部分考试说明《学前教育学》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学科,旨在通过对古今中外学前教育教学实践和理论的研究,建立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学前教育教学理论体系,指导学前教育教学实践,为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服务。
考试题型涉及基本概念、简答题和论述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答题技巧基本概念,考察的内容一般都是一些比较小但是又非常重要的小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可能是某种理论或某种观点的关键词,所以在学习某种理论或解除都某个比较重要的方法等时,要把关键性的词汇抓住,并注意细节问题。
简答题,简述题要求简略地回答出所要求的问题答案,简略的结果要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概括来完成,再用自己的话将其加以叙述。
不要事无巨细地将教科书或讲义中相关的内容不加整理与概括地全部搬到试卷上。
这样的回答虽然内容上有了保障,把可能的答案都给了出来,但不符合题的要求。
简答题,不仅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情况,更为主要的是考察学生把握和处理知识的能力。
化繁为简,是对知识深入理解和将其纳入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的重要过程和重要步骤。
所以,能否在几百字间将简答题的答案写清楚,是考察简答题质量的一个标准。
也就是说,如果全答对了,但是不够简练,也不会得到满分。
论述题,论述题的要求是用所学的概念或理论观点分析和认识现实问题,而这种认识的结果,是学生所形成的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是我们学习这门课程的根本目标。
学以致用,是我们学习任何知识共同的目的。
但是,这里的论述题,不是简单的将所学相关内容套到考试题重的问题上就可以了,而是要用来分析解释问题,得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自己的看法可以和教科书以及老师课堂上讲述的观点和看法不同,但要有理有据,即对自己的看法给出实证的和逻辑上的支持。
第二部分复习重点内容本课是学前教育专业主要专业课程之一共分九章,包括绪论、我国学前教育制度与基本理论、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学前教育的基本方法、学前教育的内容、幼儿教师、幼儿园的环境与制度、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学前教育的衔接与合作。
学前教育学期末总复习.

学前教育学期末总复习学前教育是指针对3-6岁儿童的教育,旨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随着学期的即将结束,学前教育的学期末考试也将临近。
为了帮助广大学前教育从业者和家长顺利完成这一阶段,本文将对学前教育学期末的总复习进行详细的讲解。
一、课程内容回顾1. 学习主题和课程目标:回顾本学期的学习主题以及每个主题中的课程目标。
帮助幼儿和教育工作者对本学期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重要概念和知识点:梳理重要的概念和知识点,例如数字、颜色、形状、字母等。
通过系统地回顾这些内容,巩固幼儿的基础知识。
3. 发展任务和活动:回顾本学期的各种发展任务和活动,例如游戏、手工制作、绘画等。
对于每个任务和活动,回顾实施的目的、方法和效果。
4. 材料和资源使用:回顾使用过的各种教材、玩具和教具。
了解它们的功能、适用年龄和使用方法,为下学期的准备做好知识储备。
5. 家庭活动和互动:重点回顾家庭活动和互动的内容和方式。
这些活动对于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互动非常重要,因此在复习中予以特别关注。
二、知识点强化练习除了对学期内容的回顾,学前教育学期末的总复习还包括对知识点的强化练习。
1. 语言和沟通技能:包括口语表达、听力理解、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练习。
可以通过游戏、歌曲、故事等方式,创设真实情境,加深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数学和逻辑思维:涵盖数字概念、数数、算术操作等方面的练习。
通过使用教具和游戏,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字的意义和计算的过程。
3. 科学和探索能力:培养幼儿的观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自然界的规律和原理。
4. 社交和情感发展:关注幼儿之间的关系和情感表达。
通过角色扮演、合作游戏等方式,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和情商。
5. 艺术和创造力:包括绘画、手工制作、音乐等方面的练习。
鼓励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通过艺术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
三、复习计划制定在进行学前教育学期末的总复习时,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非常重要。
《学前教育学》复习重点

《学前教育学》复习重点各位亲爱的同学:本次考试既有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兼顾考核大家的理论应用水平。
考试题型包括单选、填空、名词解释、简答、理论应用题(设计题)。
考试的题型及难度对接幼儿教师资格考试。
如下从如下展开复习工作。
一、主要核心概念与基本知识题1.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
+研究内容)2.幼儿园、托儿所的含义及特点?(见教材“导论”部分)3.儿童观4.学前教育观5.幼儿园课程6.公开的学前教育课程7.隐蔽的学前教育课程8.幼儿园社会教育(见课件上定义)9.主题教育路径、方案教学路径(见教材《第五章》)10.因材施教(是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主要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11.我国幼儿园的保教目标是什么(教材P51)12.我国幼儿园教育内容包含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13.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智力的发展划分为哪四个阶段?幼儿园年龄段幼儿处于哪个阶段?(四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幼儿园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
14.幼儿游戏多种多样,按其教育的作用可分为哪些游戏?(见教材的《第六章》)15.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中提出理论?(多元智能理论)16.研究学前教育学的基本方法有哪些?(见教材的《导论》)17.在幼儿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是什么?(见教材“P174”:教师不仅是观察者、记录着,而且还应是幼儿游戏的尊重者、支持者......)18. 儿童应该享有有哪些基本的权利?P2919.幼儿教师应从哪些方面着手,为幼儿做好游戏准备?(P165)20.教师在设计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时,应遵循哪些原则?(P128-P130)21. 教师应树立怎样的儿童的观?(第二章课件)22.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P158)23.简述如何做到对学前儿童的因材施教?P6224. 简述幼儿游戏的基本特点。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汇总

《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汇总绪论1.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有两个方面:学前教育现象;学前教育问题。
P22.世界上第一本“系统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出版的《母育学校》,为西方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P33.学前教育学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的最终确立,是由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创建幼儿园的过程中完成的。
P44.世界上第一本以幼儿园教育学命名的著作是福禄培尔编著的《幼儿园教育学》,标志着学前教育学的最终独立和形成。
P45.1907年,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在罗马创办“儿童之家”;1909年,她出版了《蒙台梭利法》,又名《儿童之家的科学教育方法》;她主张以自由和工作为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为幼儿创设“有准备的环境”。
P46.学前教育学的任务。
P5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1.学前教育的含义。
P92.学前教育的三个组成要素。
P103.欧文于1816年创办“幼儿学校”,标志着专门化的社会学前教育的正式建立。
P114.1840年,福禄培尔正式将其建立的幼儿教育机构命名为“幼儿园”,将社会学前教育推向新的阶段。
P125.我国创办幼儿园始于1903年的湖北幼稚园。
P126.学前教育的特点。
P15-167.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普惠性原则;全面性原则;保教结合原则;以游戏为主要途径的原则(重点)P17-20第二章学前教育与儿童1.儿童发展的含义。
P242.儿童发展的特征:(1)顺序性;(2)不平衡性;(3)阶段性;(4)个别差异性。
掌握每种特征的典型表现P253.影响儿童发展诸因素的不同理论: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相互作用论;皮亚杰的理论。
代表人物及主张P284.儿童观的概念。
P335.儿童观的结构。
P336.卢梭的儿童观。
P357.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普赖尔出版了《儿童心理》,标志着实证的儿童心理学的创立。
P354.科学儿童观的内涵。
P36第三章学前教育与社会第一节学前教育受社会的影响和制约经济、政治、文化等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我国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对幼儿实施德育、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2.幼儿教师的职业技能包括观察能力,沟通能力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
3. 第一反抗期(或教育危机期)是指3岁左右儿童在其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教育不太有利的独立行动与对抗行为。
4. 儿童的柔弱无能,恰恰是他具有适应复杂环境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的表现,这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条件。
5. 心理学家格塞尔根据著名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提出了个体发展的成熟决定论。
6. 家庭访问一般分幼儿入园(所)前家访和入园(所)后家访两种。
入园(所)后家访又分为常规性家访和重点家访两种。
7. 1903年,在张之洞的倡导下创办了湖北幼稚园。
这是我国第一所由自己创办的学前教育机构。
8.长期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一直处于前苏联学前教育理论体系的笼罩之中,教学---训导教学模式成为我国学前教育界几十年不变的一贯模式。
1.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和参考本是《母育学校》,其作者是捷克教育夸美纽斯。
2.学前教育效益指的是学前教育发挥学前教育功能的表现和结果。
3.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经济条件、家长学历等。
4.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学前儿童的社会性的教育和发展学前儿童个性的教育两个方面。
5.从幼儿园特点的维度进行划分,幼儿园环境包括保育环境和教育环境。
6.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能力、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和教师语言的组织能力。
1.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是《母育学校》。
2.从狭义上来说,学前教育效益是指育人效益,而从广义上来讲学前教育效益是指社会效益。
3.幼儿园内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综合称为环境。
4.早上从儿童入园到第一次有组织的班集体活动开始之前异端时间内的活动是来园活动。
5.根据学前儿童在活动中的参与情况,教学活动可以分为体验性教学活动和表现性教学活动两大类。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精华).docx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填空、选择1.最先提出幼儿园教育游戏化方法的教育家是福禄贝尔2.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是良好的身体素质3.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是伙伴关系4.在幼儿园月计划、周计划中,教师制定的目标是近期冃标5.我国社区学前教育的重要目标是达到学前教育的普及化6.移情法第一阶段运用的基本训练技术是认知提示和情绪追忆7.在其它教育基本要素都具备的情况下,在教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教育者的&就狭义上理解,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内一切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9.个体发展的规律性表现为个体发展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10.学前教育学首先面对的基本问题是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11•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向幼儿11、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样品,如绘画、纸工、泥工样品等,供幼儿观察、模仿学习,这种方法叫做范例法。
12.〃把儿童看作是民族、社会或国家的财富,是未来的劳动力和兵源的观点〃,代表了•社会本位儿童观13.K面的选项中衡量社会文化水平的一般指标是人口的受教育水平14•美国的〃提前开端计划〃是对家庭环境不佳的儿童提供负责的学前教育15.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格言:"我听见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主要说明了在教育过程中应重视儿童的主动操作16.有规则游戏是成人为发展儿童各种能力而编写的、有明确规则的游戏。
17.人的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18.遗传决定论从儿童发展的整个过程看,遗传因素具有统帅性和决定性的作用;从发展的最终结果看,环境的影响是极有限的,只给发展提供适当的时机而已。
19.惩罚法惩是一种对儿童不良行为给予否定性评价,从而使其改正不良行为或习惯的极其负面的强化方法。
惩罚以不伤害儿童身体和人格为原则。
学前教育原理期末复习要点

学前教育原理期末复习要点第一篇:学前教育原理期末复习要点名词解释1.学前教育: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出生到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狭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3-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2.学前教育学:是以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育问题为对象的一个研究领域,目的在于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阐述学前教育的原则、方法。
3.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的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
4.家庭学前教育:是由父母或家庭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对学龄前子女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5.社会学前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在由社会组织建立的专门化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对学龄前儿童所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6.观察法:是研究者借助感官或辅助仪器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以获取相关事实资料的研究方法。
7.文献法:是通过搜集、查阅、整理已有的相关文献以获得研究对象资料的研究方法。
8.调查法:是以访谈、问卷、测验等间接手段获取某一学前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现状、成因、发展等方面资料,从而对研究对象的特征作出概况的研究方法,也是学前教育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9.实验法:是根据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借助观察、测量等手段,探索、验证建议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幼儿教师基本工作职责是什么,现代幼儿教师应承担哪些角色?现代幼儿教师用哪个承担的角色有:(1)教育者(2)公共关系的协调者(3)幼儿游戏的伙伴(4)幼儿的第二任母亲,也是幼儿的之心朋友(5)既是学前教育实践者,也是学前教育理论的研究者和建构者2.简述确定幼儿园活动主题的主要依据。
在主题选择过程中,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幼儿。
幼儿的兴趣、需要、生活经验、原有的认知结构和水平等。
(2)主题自身的特点。
(3)教师。
(4)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
3.简述幼儿园教学评定的内容(1)评定教学目标;(2)评定教学内容;(3)评定教学过程;(4)评定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5)评定教师1.谈谈你对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的看法。
8951《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指导.doc

2013年秋期开放教育(本科)补修课程《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指导第三部分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1.学前教冇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孕冇阶段、曲芽阶段、初创阶段和发展阶段四阶段。
2.发展是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方而有规律地进行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3.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 ________ 和 _________ o4.人的认知发展最迅速、最重要的时期是 ________ ,在人的一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
5.幼儿园屮的教学活动是指幼儿园屮为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由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实就的教与学的正式活动。
6.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技能是幼儿园教师职业能力的突出特色,也是最基木的专业能力,包括沟通能力、观察能力和________ 能力。
7.吸收家长参加幼儿园工作的方式主婆有家长观摩、参加幼儿园的活动,以及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工作等。
8.《九十年代屮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提岀要建立“学校(托幼园所)教冇、—社会教冇、家庭教冇” 结合的育人机制。
9.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美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学前儿童对美的感受力、对美的想象力和_业美的表现力。
10.按游戏的教育作用町将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
11.熟悉的环境、舒适的环境、富有新意的环境、贴近口然的环境、满足活动需要的环境、具有鼓励作用的环境是学前儿童喜爱的幼儿园环境。
12.小学是实施义务教育机构,以教学为主要活动形式。
13.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影响学前儿童发展或者受芳前儿童发展所彫响的幼儿园屮的一切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总和。
14.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方式方法可以分为__________ 和________ 两种。
15.在学前儿童徳冇实施的过程中,一些家庭往往出现“爸爸打,妈妈护,爷爷奶奶打掩护”现象,这种现象违反了徳育的步调一致原则。
16.《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学校(托幼园所)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冇—结合”的育人机制。
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重点

《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重点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1.教育的概念:广义狭义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2.教育的本质属性:3.学前教育的概念:对胎儿至进入小学前的儿童所进行的教育、组织的活动和施加的影响。
它的教育对象包括胎儿、婴儿(0~3岁)、幼儿(3~6、7岁)。
学前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的学前教育:凡是能够影响和促进儿童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意志、性格和行为等方面发展的活动。
(2)狭义的学前教育:指学前教育工作者整合儿童周围的资源,对0~6岁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施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活动。
4.学前教育的意义(1)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
(2)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
(3)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4)培育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
5.教育学与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学的概念: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学前教育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观察法(最基本、最普遍的研究方法)。
(2)调查法。
(3)实验法(4)个案研究法。
(5)质的研究。
(6)行动研究。
6.学前教育的形态(1)原始社会(2)奴隶与封建社会(3)18世纪后期(制度化)(4)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学前教育机构首先在欧洲诞生。
18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苏格兰的纽兰纳克创办了一所幼儿学校,目的是寻求儿童特别是社会底层家庭儿童的生存、健康和幸福之路,这堪称是欧洲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
7.学前教育目标的发展历程(1)工业社会初期——主要为工作的母亲照管儿童。
(2)工业社会——不限于看护儿童,对儿童施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教育。
(3)现代社会初期——以发展儿童智力为中心。
(4)现代社会(20世纪80年代以后)——促进儿童身体的、情绪的、智能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8.世界第一所幼儿园的诞生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被誉为"幼儿园之父",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
学前教育学原理考试复习要点.doc

学前教育学原理考试复习要点。
《学前教育学原理》考试复习重点第1章1,学前教育: 指促进学前儿童(0-1岁,学前教育:指入学前旨在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活动(0:指社会在家庭之外(包括国家、社区、单位和个人)组织和实施的活动的总和)。
P43.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它是指学前教育活动主体根据自身需要对学前教育活动的属性和功能进行选择的倾向。
P154、学前教育的好处:指学前教育的成果和学前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P305、学前教育功能的特点:1.客观性2。
多样性3。
整合4。
P23定位6、提高学前教育效率的途径:1.适度扩大托幼机构的教育规模;2.提高托儿所和幼儿园的学前教育质量;3.合理调整学前教育结构;4.优化幼儿园教育资源配置;5.改革教育体制和幼儿园运作。
P347、中国学前教育实践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1.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原则。
和谐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原则。
影响协调的教育原则。
将教育融入幼儿活动的原则。
教育指导发展的原则P40(应用)从功能主义视角分析“高等教育”和“神童教育”。
“高等教育”和“神童教育”所依据的“关键时期”理论受到了质疑。
“高等教育”和“神童教育”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是,个人各种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在童年。
关键期和敏感期确实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错过关键期和敏感期后的发展障碍不能完全弥补。
“高等教育”和“神童教育”将关键时期推到了极端,导致“早期经验决定论”和否认后续发展阶段的作用。
关键时期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不是适用于所有儿童的固定时期。
2.“高等教育”和“儿童天才教育”都把“0岁识字和3岁阅读”作为主要目标之一。
任何计划都必须科学。
幼儿期是语言快速掌握的时期,主要表现在口语方面。
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听觉刺激和广泛使用口语的机会。
第一个发展是口语。
书面语言的理解和应用是以口头语言为基础的。
因此,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任务应该是口语。
3.为了在短时间内取得惊人的成绩,“高等教育”和“神童教育”采用了个体强化训练的方法。
电大《学前教育学》课程期末复习指导.doc

学前教育学课程期末复习指导,1.考核对象本课程考核对象为参加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学前教育学课程学习的全体学员,及其他各类别共用本课程述行学习的学员。
2.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分为学期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试两种方式。
课程考核成绩以白分制计算,60 分为及格。
形成性考核的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期末闭卷考试卷面为100分,占总成绩的70%,两者合计即为课程学习成绩。
3.考核要求学习本课程,要求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学会分析和反思现实中的学前教育问题。
运用有关的学前教育原理、规则和策略,分析现实的学前教冇问题,养成研究、反思的习惯。
形成性考核以中央电大统一制定的“形成性考核册”为依据,以7次记分作业为主,也要考查“学习笔记”和“学习总结"所反映的学习质量。
评分标准山试点电大制定。
木课程期末考试既車视基础知识、基木方法的考核,也重视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应用能力的考核。
山中央电大和合作高校共同负责命题并制定评分标准。
考试标准参照教学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分析与应用三个层次。
各层次的含义如下:识记:是指学习本课程后,对于基本概念、基本命题等基础知识能够准确地表述(或者辨别、再认)。
理解:是指对于学习的理论、原理、原则等深刻领会其含义,达到能够举例说明,能够归纳核心内容,能够正确阐释。
分析与应用:是指能够把学习的原理、原则、方法等运用到具体情境中,也就是运用学习的理论分析、说明、解决课程与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4.考试命题依据本考核说明是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文字教材《学前教育学》及多种导学、助学媒体内容制定的。
考试命题以本考核说明为依据。
5.命题原则(1)本课程考试命题掌握在教学人纲规定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范围之内。
(2)考试命题既要全而又要重点突出。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学的幣合,按照教材设计的皐木结构分为儿个部分:第一章是学前教育学概述,包括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学前教育学的对彖与内容,学前教育学的意义与方法,等;第二章、第三章主要以学前教育的功能为线索,主要从学前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效益以及学前教育在人的一生中的地位与作用展开论述:第四章至第八章主要以学前教育的各项工作为线索,即从幼儿园的全面发展教育、教育活动、环境设计、教师发展以及幼儿园的家庭、社区工作等方而入手;第九章主要阐述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从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意义、原则与途径等方而阐述。
《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1.创办了世界第一所幼儿园并创设了玩具一“恩物”的是()A.皮亚杰B.蒙台梭利C.福禄培尔(正确答案)D,欧文2.()指幼儿园和其他专门开设的学前教育机构中的教育。
A.广义的教育8.狭义的教育C.广义的学前教育D.狭义的学前教育(正确答案)3.儿童吃喝拉撒睡的生活活动、集体教育活动、自由活动等都各具重要的教育作用,对儿童的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这反映幼儿园教育的()的原则。
A.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正确答案)B.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C.以游戏为基本活动D.教育的活动性和多样性4.教师将儿童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对待,尊重他的思想感情、兴趣、爱好、要求和愿望。
这体现老师遵循()的原则。
A.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B.尊重儿童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正确答案)C.以游戏为基本活动D.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5.学前教育原则是教师在向儿童进行教育是必须遵循的()oA.原则B.基本要求(正确答案)C.法规D.理论6.教师组织教育活动既要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也要关注儿童体、德、美等方面的发展,这体现了教师遵循()原则。
A.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B.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正确答案)C.以游戏为基本活动D.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7.某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长相甜美、嘴巴能说会道的儿童特别关注,对既不出众又不吭声的儿童就不重视,这样做违反了()原则。
A.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8.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C.以游戏为基本活动D.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正确答案)8.在得知班上某位儿童家长在消防局工作后,王老师邀请了该家长到班上给儿童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活动。
王老师的做法符合()原则要求。
A.保教结合B.教育的活动性和多样性C.以游戏为基本活动D.充分利用儿童、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正确答案)9.教师在指导儿童绘画时,需要注意儿童的用眼卫生、坐姿等。
这反映幼儿园教育的O的原则。
A.促进儿童全面发展B.保教结合(正确答案)C.以游戏为基本活动D.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10.学前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中处于金字塔顶端的是:()。
学前教育学复习指导资料

学前教育学复习指导资料学前教育是指为3-6岁儿童提供的早期教育机构和活动。
它的目标是帮助儿童全面发展,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在学前教育学的学习中,掌握相关资料和复习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提供学前教育学复习指导资料,帮助您更好地准备学前教育学的考试。
1. 学前教育学的概念和发展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儿童的发展和教育的学科,主要关注儿童早期发展的特点、规律和教育方法。
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传统的幼儿教育理论,如蒙台梭利教育和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学前教育学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立学科体系,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重视。
2. 儿童发展的重要期和特点儿童发展可以分为多个重要期,如婴幼儿期、幼儿期和学龄前期。
每个重要期都有其特定的发展特点和需求。
在学前教育学的学习中,需要了解不同重要期的儿童发展特点,包括身体发展、认知发展、语言和社交发展等。
这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满足儿童的需求,设计适合他们的教育活动和课程。
3. 学前教育的教育法和教学策略学前教育的教育法和教学策略是帮助儿童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工具。
在学前教育学的复习中,需要掌握不同的教育法和教学策略,如蒙台梭利教育法、情景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等。
这些教育法和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儿童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4. 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活动安排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活动安排是教育机构和教师提供的重要服务。
在学前教育学的学习中,需要了解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活动安排的原则和方法。
这将有助于教师设计出合理的课程和活动,满足儿童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
5. 学前教育的评估和监测学前教育的评估和监测是了解儿童学习和发展情况的重要手段。
在学前教育学的复习中,需要了解不同评估方法和工具的使用,如观察记录、测评工具和家长评估等。
这些评估和监测手段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儿童的学习进展,及时调整教育活动和教学策略,提高教育质量。
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指导

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指导学前教育是指针对3-6岁儿童进行的教育形式,也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
为了帮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更好地复习学期末考试,本文将提供一些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指导。
一、学前教育概述学前教育是孩子接受正式教育之前的关键阶段,它涉及到儿童的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交等方面的发展。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儿童的潜能,促进他们全面成长。
1. 学前教育的定义和特点学前教育是指通过游戏、体验、互动等方式,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形式。
它具有灵活性、主动性和趣味性等特点,强调儿童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2.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学前教育是孩子个性与兴趣的开端,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通过学前教育,儿童能够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为他们进入正式教育阶段做好准备。
二、学前教育的关键理论和方法学前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对于教育工作者具有指导意义,并为他们提供了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1. 蒙台梭利教育法蒙台梭利教育法注重培养儿童的自理能力、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育者在教学中要注重创设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具,并尊重儿童的兴趣和需求。
2. 游戏教育法游戏是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游戏教育法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育者可以通过游戏创设各种情境,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景教育法情景教育法是通过将学习内容置于具体情境中进行教学,使儿童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理解知识。
通过情景教育法,教育者能够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注意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学前教育学科知识综合复习学前教育学科知识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重要考核内容,需要进行全面复习和掌握。
1. 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儿童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和心理需求,教育者需要了解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并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2. 幼儿教育学幼儿教育学是学前教育学科的核心内容,包含幼儿教育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等方面的知识。
学前教育学课程期末复习指导.doc

学前教育学课程期末复习指导1. 考核对象本课程考核对象为参加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学前教育学课程学习的全体学员,及其他各类别共用木课程进行学习的学员。
2. 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分为学期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试两种方式。
课程考核成绩以百分制计算,60 分为及格。
形成性考核的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期末闭卷考试卷面为100分,占总成绩的70%,两者合计即为课程学习成绩。
3. 考核要求学习木课程,要求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木原理与方法,学会分析和反思现实中的学前教育问题。
运用有关的学前教育原理、规则和策略,分析现实的学前教育问题,养成研究、反思的习惯。
形成性考核以中央电大统一制定的“形成性考核期”为依据,以7次记分作业为主,也要考杏“学习笔记”和“学习总结”所反映的学习质量。
评分标准由试点电大制定。
木课程期末考试既重视基础知识、基木方法的考核,也重视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应用能力的考核。
由中央电大和合作高校共同负责命题并制定评分标准。
考试标准参照教学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分析与应用三个层次。
各层次的含义如下:识记:是指学习本课程后,对于基本概念、基本命题等基础知识能够准确地表述(或者辨别、再认)。
理解:是指对于学习的理论、原理、原则等深刻领会其含义,达到能够举例说明,能够归纳核心内容,能够正确阐释。
分析与应用:是指能够把学习的原理、原则、方法等运用到具体情境中,也就是运用学习的理论分析、说明、解决课程与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4. 考试命题依据木考核说明是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文字教材《学前教育学》及多种导学、助学媒体内容制定的。
考试命题以木考核说明为依据。
5. 命题原则(1)本课程考试命题掌握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范围之内。
(2)考试命题既要全面乂要重点突出。
木课程是学前教育学的整合,按照教材设计的基本结构分为几个部分:第一章是学前教育学概述,包括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与内容,学前教育学的意义与方法,等;第二章、第三章主要以学前教育的功能为线索,主要从学前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效益以及学前教育在人的一生中的地位与作用展开论述;第四章至第八章主要以学前教育的各项工作为线索,即从幼儿园的全面发展教育、教存活动、环境设计、教师发展以及幼儿园的家庭、社区工作等方面入手;第九章主要阐述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从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意义、原则与途径等方面阐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春期开放教育(本科)补修课程《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指导第三部分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1.学前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孕育阶段、萌芽阶段、初创阶段和发展阶段四阶段。
2.发展是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3.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和社区。
4.人的认知发展最迅速、最重要的时期是0----3岁,在人的一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
5.幼儿园中的教学活动是指幼儿园中为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由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实施的教与学的正式活动。
6.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技能是幼儿园教师职业能力的突出特色,也是最基本的专业能力,包括沟通能力、观察能力和组织教育活动能力。
7.吸收家长参加幼儿园工作的方式主要有家长观摩、参加幼儿园的活动,以及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工作等。
8.《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学校(托幼园所)教育、__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结合的育人机制。
9.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美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学前儿童对美的感受力、对美的想象力和对美的表现力。
10.按游戏的教育作用可将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
11.熟悉的环境、舒适的环境、富有新意的环境、贴近自然的环境、满足活动需要的环境、具有鼓励作用的环境是学前儿童喜爱的幼儿园环境。
12.小学是实施义务教育机构,以为主要活动形式。
13.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影响学前儿童发展或者受学前儿童发展所影响的幼儿园中的一切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总和。
14.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方式方法可以分为_ 个别联系和_ 集体联系两种。
15.在学前儿童德育实施的过程中,一些家庭往往出现“爸爸打,妈妈护,爷爷奶奶打掩护”现象,这种现象违反了德育的步调一致原则。
16.《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学校(托幼园所)教育、_社会教育、____家庭教育__结合”的育人机制。
17.教师对学前儿童学习的支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支持学前儿童独立自主地学习学习,二是支持学前儿童合作学习学习。
18.学前教育效益的特征体现在间接性、迟效性、长效性、多效性。
19.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和社区。
20.幼儿园的活动可以分为生活活动、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三类。
21.熟悉的环境、舒适的环境、富有新意的环境、贴近自然的环境、满足活动需要的环境、具有鼓励作用的环境是学前儿童喜爱的幼儿园环境。
22.学前儿童的情绪调控能力主要表现在学前儿童情绪的易激动性、易感性和易表现性。
23.幼小衔接必须坚持___长期性___而非突击性的原则。
24.学前教育对社会的功能首先表现在经济功能上。
25.幼儿园环境设计的意义具有制约作用、启迪作用、激励作用和调节作用。
二、选择题1.在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史上,我们将16世纪之前称为学前教育学的(A)A.孕育阶段 C. 萌芽阶段C.初创阶段D.发展阶段2.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是( A )A.《母育学校》 B 《世界图解》C 《儿童与课程》D 《理想国》3.推动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是(C)A.欧文B.杜威C.福禄培尔D.蒙台梭利4.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学前儿童全面、和谐地发展,指的是(A)A.发展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C.参与性原则D.配合性原则5.我国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指( A )A.保育和教育B.体育和智育C.德育和智育D.保育、教育幼儿及为家长服务6.在学前教育学孕育阶段,我国关于学前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朱熹和(B)A.苏轼B.颜之推C.贾谊D.王守仁7.学前儿童德育的主要方法有( A )A.说服、范例、练习、评价B.指导、范例、练习、评价C.说服、规范、练习、评价D.说服、范例、练习、批评8.我国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教育是指(D)A.平等教育B.差异教育C.全面教育D.赏识教育9.影响学前儿童社会化的最主要因素是(B )A. 家庭 B 幼儿园C 社区D 游戏10.教历研究的主要流程是(A)A. 一般项目课前技术过程描述课后反思B. 课前技术一般项目过程描述课后反思C. 课前技术课后反思一般项目过程描述D. 一般项目过程描述课前技术课后反思11.观察能力是教师对教育对象由外表到内心的一种(B )A 直觉能力B 认识能力C 随机能力D 自然能力12.幼儿园的环境因素在学前儿童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限制作用和导向作用是指( B )A.指导作用B.制约作用C.激励作用D.启迪作用13.陈鹤琴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D)A.南京鼓楼幼稚园B.劳工幼稚园C.香山慈幼院D.江西实验幼师14.属于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的是(C)A.单一性B.停滞性C.发展性D.狭隘性15.根据教学活动是侧重于多个领域还是一个领域,可以分为(A)A 综合教学与分科教学B 集体教学和小组教学C 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D 表现性教学和体验性教学16.属于学前教育效益的特征的是(B)A.直接性B.迟效性C.单一性D.短期性17.幼小衔接必须坚持的原则是(D)A. 小学化 B 突击性C. 单向性D. 整体性18.属于创造性游戏的一项是(A)A 结构游戏B 体育游戏C 智力游戏D 音乐游戏19.社区教育起源于(B )A.英国B.丹麦C.法国D.美国21.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学前儿童全面、和谐地发展,指的是( A )A.发展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C.参与性原则D.配合性原则22.观察能力是教师对教育对象由外表到内心的一种(B )A 直觉能力B 认识能力C 随机能力D 自然能力22.幼儿园的环境因素在学前儿童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限制作用和导向作用是指(B)A.指导作用B.制约作用C.激励作用D.启迪作用23.陈鹤琴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D)A.南京鼓楼幼稚园B.劳工幼稚园C.香山慈幼院D.江西实验幼师24.幼儿园和家庭的个别联系方式包括家庭访问、个别谈话与( D )A. 家长会B. 家长咨询C. 父母育儿橱窗D. 家长开放日25.学前儿童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是(B)A 结构游戏B 角色游戏C 表演游戏D 结构性游戏26.幼小衔接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小学教育现状的呼唤和(A )A.现代学前教育使命的要求B.儿童入学适应不良C.过渡期的存在D.儿童智力发展需要三、名词解释1.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本身所特有的对个体或社会所产生的功用或价值。
2.最近发展区:即儿童现有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和帮助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两者之间的距离。
3.幼儿园生活活动:4.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个性的过程。
5.幼儿园物理环境:幼儿园为满足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需要,为促进其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所提供的物质条件统称为幼儿园物理环境6.幼小衔接:是指根据学前儿童过渡期身心发展的特点,从体、智、德、美诸方面做准备,使学前儿童能够顺利入学,也为其长远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7.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有目的、有意识、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是人的社会活动的初级形式8.角色游戏:是指学前儿童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
9.反思日记:是指教师通过对自己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的个人化思想的记录,以此来促进其对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合适地呈现和揭示生活经验乃至穿透经验的一种话语方式。
10.教历研究:就是教师通过对个人资料的收集,对自己思想轨迹的记录,来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对自身实践进行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究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最后改进教学实践。
11.幼儿园心理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心理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幼儿园人际关系、幼儿园精神氛围、老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等。
幼儿园心理环境具有教育性、可控性、隐蔽性和复杂性等特点。
12、社区教育:13家长学校: 是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进行社区教育职能的另一途径,即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正式机构与社区联合,举办家长学校,以有目的、有系统地向学前儿童家长传播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的知识,交流优秀的学前教育经验,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并掌握一定的学前教育方法。
四、简答题1、育本质、教育功能和教育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育本质、教育功能和教育效益三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教育本质与教育功能是教育所固有的属性和性能,而教育效益则是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结果,三者是辨证统一的。
教育本质决定教育功能,教育功能决定教育效益;教育功能体现教育本质,教育效益体现教育功能。
2、简述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
(1)提高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认识。
(2)树立正确的学前儿童教育思想。
(3)调整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容。
(4)加强幼儿园的科学自主管理。
(5)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
(6)加强幼儿园的师资力量。
3、简述提高学前教育功能发挥的策略。
(1)提高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2)加强对幼儿教育的监管(3)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素质(4)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力度(5)多渠道办托幼机构(6)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7)为学前教育立法4、简述学前儿童喜爱的环境。
熟悉的环境、舒适的环境、富有新意的环境、贴近自然的环境、满足活动需要的环境、具有鼓励作用的环境。
5、解释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1.学前教育总目标-----普遍要求2.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特殊要求3.短期目标-----阶段要求4.活动目标-----具体要求6、简述我国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原则。
1.主动性原则。
2.渗透性原则。
3.一致性和灵活性原则。
4.教养结合性原则。
5.实践性原则。
7、如何为学前儿童创设游戏条件?(1).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
(2).创设必要的游戏场所。
(3).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和玩具。
8、简述教师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角色。
幼儿园教师的角色是指教师在学前教育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身份,具有社会角色的特征。
1.教师是促进学前儿童发展的指导者。
2.教师是塑造学前儿童心灵的工程师。
3.教师是学前儿童学习的支持者。
4.教师是学前儿童养护者。
5.教师是学前儿童教育的研究者。
6.教师是沟通学前儿童与社会的中介者。
9、简述幼儿园游戏的意义。
1.游戏与智力。
2.游戏与问题解决能力。
3.游戏与创造力。
4.游戏与语言发展。
5.游戏与社会认知。
10、简述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一)家庭教育是其它教育的坚实基础(二)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认识和步入社会的起点(三)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四)家庭教育的各种因素是学前儿童性格养成的条件11、简述培养教师组织教育活动能力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