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学第六节 心理测验的编制程序

合集下载

心理测量学第六章-测验题目性能与题目编写(项目分析).PPT

心理测量学第六章-测验题目性能与题目编写(项目分析).PPT
根据题干从备选项中选出正确选项的题目。单项 选择题指只有唯一正确选项的选择题。 2、特点功能: ①评分标准明确,评分客观,有利于减少评分带来 的评分误差。 ②有利于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考查。
③选择题适合考查较低层次的能力,如识记能 力、较低的理解能力等,而不宜考查较高层 次的能力,如综合能力、创造性和独立思维 能力。
一、区分度的定义
(一)定义 ❖ 测验项目对所测量的心理特性水平差异的区分能力或鉴别。 (二)作用 ❖ 测验是否有效度的“指示器”。 ❖ 若区分度高,则水平高者得分高,水平低者得分低;若区分
⑤行为情景判断题设问方式一般有四种形式: 一是要求受测者选择最优行为项,二是要求 受测者选择最差行为项,三是要求受测者同 时选择最优和最差行为项,四是要求受测者 针对每一行为项的有效性做出评价。应根据 实际选择具体方式。
第二节 测验题目的难度与难度控制
一、难度的定义 二、难度的计算 三、测验难度水平的确定 四、难度的等距变换 五、测验的难度对测验分数分布的影响
的差异等于第2题和第3题间的差异。 (二)解决方式:等距变换,即把难度P转换成标准分数Z。 ❖ Z分数(0,+1σ)约占全体人数的34%,(1σ,2σ)间占全体人数的
13.5%。 ❖ 项目A通过率为84%(难度为0.84),难度值为-1σ。 ❖ 项目B通过率为16%(难度为0.16),难度值为+1σ。 ❖ 项目C通过率为50%(难度为0.50),其难度为0。
②论述题和计算题不仅能够考查考生较低层次的能 力目标,而且能够比较好地考查较高层次的能力 目标。
③论述题和计算题能够反映考生的思维过程,因而能 比较有效地考查考生接受信息、鉴别和选择信息的 能力,分析、推理、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能鉴别 出考生对问题解决的程度。

编制心理测验量表的基本程序

编制心理测验量表的基本程序
在测量中必须将测验项目以菜种形式呈东西现给受测者而测验项目呈现的形式又取决于受测者的年龄人数3测验量表与常模测验编制者为了说明和解释测验结果必的多少测量的目的测验项目的性质等因素
28 ・月 下 0年 l ・期 0 2
学 理 现代筹 术・ 论
编制心理测验量表 的基本程序
张亮 王 伟 ( 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陕西 延安 7 00) 8 1 0 摘要:任何测量都有 测量工具 ,进行 测量的第一步是 编制测验 ,编制 出一 个好 的测验 ,是 实现心理测验科 学性 的基 本前提 .不同
预测 与 项 目分 析 5 、合 成 测验 ;6 、测验 标 准化 :7 、鉴 定测 验 ;8 编写 测验 说 明 书。 下面分 别 进 行 简要 讨论 。 、
关键词:心理测验
标 准化 量表 编制
根据 测 量 的对 象不 同,心 理测 验可 以分为 : 1 )智 力测 验 : 目的在 于测量 智 力的 高低 。一 个人 的 智力 水平
③最 起码 的分析和 思考 技能 ④对 教学指 令和教 学过程 的清晰 理解 能 力 。不 同专业 要选 择不 同的 E P S 课程 : 同的语言 基础要 选择 不同 的 不 c BI教学模 式 。总 之 ,课 程 内容 、教 学 活动要 与 学 生的语 言 水平 、 认知 能力及 情 感需 要相 一致 ,并与他 们 的个 人兴趣 和职 业需 要相 吻 合 。研究表 明,学习 动机 和 兴趣主 要 来 自于 具有 实 际意义 的 、值 得 为之 付 出努 力 的 、有 挑 战性 的学 习和 认知 ( u u , 0 0 。当学 D p Y2 0 ) 生们 学到 的是某 种知 识 ,而 不只 是为 了学语言 而学 语言 时 ,他 们 的 学 习动机 就 会 增 强 。 3 教 材 选 用 要 注 意 语 言 水 平 与 内容 难度 平衡 . 实践表 明, 如果 学生 的语言 水平较 低, 教学 内容难度 太高, 不 而 就 能够 实现 “ 理解 性 输入 ”容 易使 学生 产生挫 败 感 : 反 ,如 果 学 可 , 相 生的语 言水平 较高, 教学 内容难度偏 低, 而 学生会 由于 内容缺 乏挑战性, 逐渐产 生厌烦感 。 有 当学生 的语言水 平与 内容难度 符合 克拉 申提 出 只 的 i l 教学才 能产 生最 佳效果 。语 言的准 确性和 内容 的趣 味性 和 + 时, 文化性也应 作为 选用教 材 的标准 。 于 目前 E P 鉴 S 课程可 供选择 的教 材 较 少 ,建议有 能 力的 高校 教师 团 队 自编 适合 的教 材 。但 要特 别注 意 教材要 符合 C I的理念 ,并 使用 规范 地道 的 目的语 。 B 4.加 强 E P师 资培 养 S 在 E P 学 中, 资 问题 是一 个瓶 颈 问题 。运用 C I 式 的 E P S教 师 B模 S 课程 对教师 的要 求较 高 。S y e 和 L a e (9 3 2 3 认 为,所 tk r e v r 19 :9 ) 有 C I教师应 具 备下 列基 本技 能 :① 灵 活多样 的课 堂教 学形式 ;② B 通过 小 组和 团队活 动进 行 技 能培养 ;③ 组织 和布置 阅读 任务 ;④确 定 背景知识 和学 生成功 需要 的语言 技能:⑤ 帮助 学生培养 学 习策 略: ⑥ 使用 过程 写作法 ;⑦ 使用 恰 当的 纠错 技巧 ;⑧培养 并保 护 学生 高 水平 的 自尊 心和 自信 心 。此 外 ,C I要求教师 高度敬 业和 积极投 入 , B 情愿 根据 C I B 教学 的要 求对 自己的教学做 出调整 。 教师还 要具 有精通 的英 语表达 能力 以及扎 实的专 业知 识 。 长期 以来我 国大学教 育都属 而 于单科 型 的, 类 专业 加 外语 的 复合 型 的人才 甚少 ( 娟 , 0 ) 这 黄 20 。 7 为 了解 决这 一难题 , 一方 面, 们可 以借鉴 国外 的经验, 取合 作式 的 我 采 CI B 辅助 模式 ( 即同时开 设相 同 内容 的专业 课和外语 课 )或从 主题模 式逐 步过渡 到 课程 模 式 。另一方 面 ,我 国高校 要将 专业 英语 教师 的

心理测验的编制

心理测验的编制

第五章心理测验的编制第一节编制测验的一般程序一、确定测验的目的(一)测量对象:测验编成后要用于哪些团体(二)测量目标:所编的测验用来测量什么(三)测量目的:是要对被试做描述,还是做诊断,亦或是选拔和预测二、制定编题计划双向细目表指出测验所包含的内容和要测定的各种技能,以及对每一个内容、技能的相对重视程度。

三、编辑项目或题目(一)搜集有关资料1.材料要丰富2.材料要有普遍性(二)选择项目形式⏹在选择题目形式时,要考虑以下几点:1.测验的目的和材料的性质2.接受测验的团体的特点3.各种实际因素(三)编写和修订题目⏹编写题目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题目的范围要与测验计划所列的内容技能双维表相一致。

2.题目的数量要比最后所需的数目多一倍至几倍,以备筛选和编制复份。

3.题目的难度必须符合测验目的的需要。

4.题目的说明必须清楚明白四、项目的试测和分析(一)试测⏹预测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预测对象应取自将来正式测验准备应用的群体。

2.预测的实施过程与情境应力求与将来正式测验时的情况相近似。

3.预测的时限可稍宽一些,最好使每个受试者都能将题目做完。

4.在预测过程中,应对受试者的反应情形随时加以记录。

(二)项目分析⏹质的分析⏹量的分析五、合成测验(一)项目的选择(二)项目的编排对试题的总的编排原则是要由易到难。

1、并列直进式:将整个测验按试题材料的性质归为若干分测验,在同一分测验的试题,则依其难度由易到难排列。

2、混合螺旋式:先将各类试题依难度分成若干不同的层次,再将不同性质的试题予以组合,作交叉式的排列,其难度则渐次升进。

(三)编造复本为增加实际的效用,一种测验至少要有等值的两份等值需符合下列几个条件:1.各份测验测量的是同一种心理特性。

2.各份测验具有相同的内容和形式。

3.各份测验的题目不应有重复的地方。

4.各份测验题目数量相等,并且有大体相同的难度和区分度。

5.各份测验的分数分布大致相等。

六、将测验标准化(一)内容(二)施测1.指导语 2.时限(三)评分(四)常模七、对测验的鉴定⏹(一)信度:信度指的是测量的可靠性或一致性。

心理咨询师培训之心理测量第六节 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PPT课件

心理咨询师培训之心理测量第六节 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PPT课件
先,内容要符合测验的目的,避免贪多而乱出题目; 其次,内容取样要有代表性,符合测验计划的内容,比例
适当; 最后,题目之间的内容要相互独立,互不牵连,切忌一个
题目的答案影响对另一个题目的回答。 (二)文字方面 使用准确的当代语言,避免使用生僻的字句或词汇; 语句要简明扼要,既排除与答案无关的因素,又不要遗漏
3
二、测验的用途 (一)显示性测验 显示性测验是指测验题目和所要测量的心理特征形似的
测验。如成就测验,反映受测者具有什么能力,能完成 什么任务。 样本测验:题目取自一个很明确的总体的测验。 标记测验:题目取自全开放的总体的测验。 (二)预测性测验 预测一些没被测量的行为的测验。
4
二、测验的目标 测验目标是指编制的测验时测什么的,即用来测量什么样
答题所依据的必要条件; 最好是一句话说明一个概念,不要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观念,意义必须明确,不得暧昧或含糊,尽量少使用双重 否定句。
9
(三)理解方面 题目应有确切的答案,题目的内容不要超出受测者团体的
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 题目不可令人费解,更不能有歧义。 (四)社会敏感性方面 在人格和态度等测量中,应尽量避开社会敏感性问题,涉
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是由____与____编制的。(填充题) 夏天为什么要穿浅颜色的衣服,不穿深颜色的衣服?(简 答题) 编制简答题有三条原则: 1、最好采用问句形式。 2、如果是填充形式,空格不宜太多,并且所空出的应该是 关键词句,并将空格尽量放在最后。 3、每道题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而且答案要简短而具体。 对不完整的答案,应事先规定评分标准。
6
小学自然常识测验编题计划
教材 内容
行为 目标
7
第二单元 测题的编写
一、搜集资料 题目的来源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已出版的标准测验 从已出版的各种标准测验中选择合适的题目。 (二)理论和专家的经验 如要编制态度量表,理论上对态度的类型、性质维度、

心理测量学基础知识全面讲解

心理测量学基础知识全面讲解
20
2014-7-17

(三)分组抽样

当总体数目较大,无法进行编号,而群体又具多样性时采样 先分组,再在组内随机抽样 制定常模是最常用的方法 先按某种(或几种)变量分层,然后在每层中随机抽取一定 样本,组合成常模样本。 A、分层比例抽样 B、分层非比例抽样

(四)分层抽样


2014-7-17
2014-7-17 9
第四单元 错误与正确的测验观
3个错误观 2个正确观
2014-7-17
10
测验的错误观
测验万能论
测验解决一切问题,分数绝对化。
测验无用论
测验侵犯个人隐私、违背民主原则。 为宿命论和种族歧视提供依据。
测验单一论
心理测验等于智力测验
2014-7-17
11
正确的测验观

评定量表
精神病评定量表、症状评定量表等 了解心理障碍与否、程度、病情演变

2014-7-17 14
第六单元 心理测验发展史
三个十年: 高尔顿的心理统计、卡特尔的《心理测验与 测量》、比内智力测验 四个发展方面: 操作测验、团体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 人格测验的发展
2014-7-17 15
测验常模的建立
2014-7-17 7
二、心理测验的性质
间接性
根据对测验项目的反应推论心理特质
相对性
结果是与团体行为进行比较而言
客观性
实施、评分和解释标准化
2014-7-17 8
第三单元 心理测验分类
5种分类: 功能分类:智力、特殊能力、人格测验 性质分类:文字、非文字(操作)测验 严谨程度分类:客观、投射测验 测验方式分类:个别、团体测验 测验要求分类:最高作为、典型行为测验

心理测量学知识

心理测量学知识

• 海拔、摄氏温度 • 4、等比量表:含有相等单位,有绝对零

• 长度、质量、时间
心理测量学知识
7/35
第二单元 心理测量基本概 • 一、心理测量定义 念
• 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操作程序,经过观察 有代表性行为,对于贯通在人全部行为活动中心 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一个科学伎俩。
• 心理测量对象是人行为,严格说,只是做测验行 为。
3000人 • 4、标准化样组是一定时空产物
心理测量学知识
19/35
三、取样方法
• 1、简单随机取样 • 2、系统抽样 • 3、分组抽样 • 4、分层抽样
心理测量学知识
20/35
第二单元 常模类型
• 一、发展常模 • 1、发展次序量表 • 葛塞尔发展程序表: • 运动水平、适应性、语言、社会性 • 皮亚杰守恒: • 5岁 质量守恒 • 6岁 重量守恒 • 7岁 容量守恒
r r SEd S 2
xx
yy
SEd 6 2 0.90 0.94 2.4
90 85 5 2.41.96 4.7
差异显著
心理测量学知识
27/35
第四节 测验效度
• 1、效度定义:所测量与所要测量心理特 点之间符合程度。
• 2、效度性质 • 相对性 • 连续性
心理测量学知识
28/35
心理测量学知识
21/35
2、智力年纪
• 实例: • 某儿童7岁组题目全部经过;8岁组经过4题;
9岁组经过3题;10岁组经过2题;11岁组后没 有答对。
• 智力年纪=7岁+4X2月+ 3X2月+2X2月 =8岁6个月
心理测量学知识
22/35

【心理测量学 课件】测验编制的一般过程

【心理测量学 课件】测验编制的一般过程

1. 确定测验目的2. 定义所测量的特质3. 选择测量的方法4. 编著项目5. 搜集测试数据6. 项目测试7. 项目修订8. 合成测验9. 撰写测验手册10.发布测验测验编制的一般过程Specific Steps in Test Construction Process1确定测验目的State the purpose•目的:这个测验会有什么用•谁会用它?•会评价谁?•谁来做评价?•谁能接近测验的结果?•与其他的测验有何关系?•值得亲自编制测验吗?•旧的工具有什么问题,如何避免?•What is the test designed to measure? •What is the objective of the test?•Is there a need for this test?•Who will use this test?•Who will take this test?•Who is this test for?•What content will the test cover? •How will the test be administered?•What is the ideal format of the test?•Should more than one form of the test be developed?•What special training will be required of test users for administering or interpreting the test?•What types of responses will be required of test takers?•Who benefits from an administration of this test? •Is there any potential for harm as the result of an administration of this test?•How will meaning be attributed to scores on this test?2 定义所测量的特质•如果empirical approach, 跳过此步•定义结构–目的:确定其成分–方法:回顾文献•有什么理论?•与其他的结构有什么关系?•项目的边界在哪儿?编题计划:测验所包含的内容(要测定的各种技能)及其相对重视程度的规划。

心理测验的编制和使用PPT共73页

心理测验的编制和使用PPT共73页
题组合在一起;c各种类型测题本身的特点; B常见试题排列方式:a并列直进式b混合螺旋式 3、编造复本 测验的各份复本必须等值,所谓等值需符合下列几个条件: (1)各份测验测量的是同一种心理特质; (2)各份测验包含相同的内容范围,但题目不应有重复; (3)各份测验题型相同,题目数量相等,并且有大体相同的难度
(二)难度的计算
1、原始定义法 2、极端分组法
1、原始定义法
(1)客观试题(二分法记分):
P R
R:答对该题的N人数;N:参加测验的总人 数
(2)0、1计分多重选择题难度校正
CP kP1 k 1
k:每个测题可供选择的答案; P:未校正测题的难度; CP:校正测题难度。
例题:假定某题有75%的被试通过,若该题 有5个备选答案,则校正后的通过率为:
2、极端分组法
(1)客观题的极端分组法 根据测验分数按高低排序,用两个极端组在
某项目上的平均通过率表示项目的难度 PH、PL分别为高分组与低分组的通过率。
步骤:
A、按测验总分由高到低排序
B、从高分段向下选出全部试卷的27%作为 高分组
C、从低分段向上选出全部试卷的27%作为 低分组
D、按照上述公式计算项目难度值
双向细目表
制定编题计划(双向细目表)
1、全面而具有代表性的测验内容,不致使 测验偏离了应测的范围
2、对各个内容点的相对重视程度通常用百 分比来标明
三、编辑测验项目
(一)搜集有关资料 1、资料要丰富 2、资料要有普遍性 (二)选择项目形式 1、测验的目的和材料性质 2、接受测验的团体的特点 3、各种实际因素:时间,人数、经费等
想性以及表达是否清楚等方面加以分析。 量的分析是对预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确定

心理测验的编制PPT课件

心理测验的编制PPT课件
11
选择项目形式 P.17 确定测验项目以什么形式呈现给受测者。 测验项目的呈现形式取决于受测者的年龄、 人数、测量的目的、测验项目的性质等因 素。
编写和修订测验项目 编写测验项目时要注意几个问题: (1)测验项目的取样应对欲测的目标具 有代表性;
12
(2)测验项目的取材范围要同编题计划 所列项目范围相一致;
但是否具有适当的难度和区分度,必须通 过试测,并进行测验项目分析,以便进一 步修改。
14
项目的试测 测验项目的优劣应经过实际的试测来检
验。在试测时应注意: (1)试测对象应取自将来正式测验准备
施测的群体; (2) 试测的情境应力求同正式测验的情
境一致; (3) 试测的时限可稍宽些,最好使每个
(3)项目的难度必须符合测验目的的需 要,如果是能力测验或成就测验,就应当 包括各种不同难度的测验项目,以鉴别各 种不同能力或不同知识水平的人员;
(4)初编题目的数量要比最终所需的题 数多一倍至几倍,以备筛选和编制复本;
(5)测验项目的说明必须简明。
13
2.1.4 项目的试测和分析 初选的项目虽然在内容和形式上符合要求,
被试都能做完;
15
(4)施测者应对受测者的反应加以记录。 如在同一时限内,一般被试所完成的题数、 题意不清之处等,以便修改项目时参考。
16
项目分析(详见 2.2)
试测完成后,可以根据试测结果进行项 目分析。项目分析主要确定测题的难度、 区分度、备选答案的合适度等数量指标。
依分析结果取舍项目。
复本编好后,应再测验一次,以确定各份 测验是否等值。
23
2.1.5.3 编制复本
2.1.6 测验的标准化 测验的好坏取决于测验的标准化水平,

测验编制步骤

测验编制步骤

测验编制步骤测验编制步骤:8步1、⽬的、对象2、确定结构、确定测验结构,①根据理论、智⼒测验有⼏个因素;⼈格特质,⼀个特质是⼀个维度。

②因⼦分析,⼤致有个设想,初步构思,先是探索,验证,样本不⼀样,好的测验要做⼏次。

⾸先检查共同度,低于0.5或0.3的题⽬去除,与其他项⽬之间的共同成分。

认知能⼒有两种,斯⽪尔曼理论。

G因素和S因素,好的0.5以上。

碎⽯图拐点因素负荷,各因⼦负荷分数,能区分、旋转后也不能把负荷集中,去掉。

如两个因⼦上都是0.4,结构不明确,某⼀题⽬属于谁不确定。

题⽬多时做验证性因素分析A、⾸先做单维检验,⼀个维度属于⼀个ξ,如12道题,B、4个⼀加,4个⼀加,原始分相加,变成三个指标,指标太少,验证性因素分析做不出来。

项⽬超过100个,旋转不出来,探索性因素分析旋转不出来。

③分配权重:30分常识60分词汇满分相差很⼤,通过转换成量表分,变成Z分,转换成量表10分制。

麦卡锡幼⼉量表分多的少的30分左右。

有的分测验重要的,权重较⼤。

3、记分⽅法4、常模:⽤到什么地⽅,抽样如何抽A、⼀种看成是正态分布,知道S和X就可以。

转化为Z分。

B、⾮正态数据,根据常模样本频数分布确定,累积百分数,你的分数⼀边是分数,以下是百分之多少。

累积百分⽐算出来了,某⼀分数对应P,累积百分率多少。

根据常模样本确定每⼀点的累积百分数。

常模样本分数分布,例如:艾森克⼀般T 20~80分最多90分,⼀般做到80分艾森克远远超出80分,偏态。

5、设计项⽬:数据与资料,与测验相关理论、相关测验。

A、很多测验相互参考,很多⼈格测验⽤MMPI题⽬,有些是参考,有些是搬过来,16PF 没有效度量表,187道题,有些被试在⼈才招聘时都选好的答案,⽤其它测验效度量表加进去,MMPI或艾森克测谎量表,20个题⽬,分散开,统计时是单独⼀个量表。

题⽬量要⼤,准备⽤50道,编100道,最好多⼀倍,有的是1:1.5,⾄少要多1/2的题⽬,便于淘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常用的心理测验常模有百分位常模,标 准分常模,发展常模及商数等。
例:16PF成人的男常模
编制测验说明书
❖ 测验的目的与功用 ❖ 测验的理论依据 ❖ 测验实施方法 ❖ 测验的标准答案和计分方法 ❖ 常模资料 ❖ 测验的基本特征(信度、效度等)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目的与功用)
❖ (Raven's Standard Progressive Matrices简称 SPM)是英国心理学家瑞文(J.C.Raven)1938年设 计的非文字智力测验。
能力。 ❖ (5)机械记忆——对事物进行强记的能力。 ❖ (6)知觉速度——准确迅速观察和识别事物的能力。 ❖ (7)一般推理——根据已知判断推出未知判断的能力。
目标分析三种情况
❖ 工作分析 ❖ 对特定概念下定义 ❖ 确定测验的具体内容
描述性的显示 测验,目标分 析的主要任务 是确定显示的 内容和技能, 从中取样。
二、预测和项目分析
❖ (一)预测 ❖ (二)项目分析
预测应注意问题
❖ (1)预测对象应取自将来正式测验时准备施用 的群体,虽然人数不必太多,但要具有代表 性。
❖ (2)预测的情境应力求同正式测验的情境一致。 ❖ (3)预测的时限可以适当延长,以便每一受测
者都能将题目做完。 ❖ (4)施测者应对受测者的反应加以记录。
目标分析三种情况
对于选拔和预测功
❖ 工作分析 (job analysis)
用 的预测性测验. 两个步骤:一是确 定哪些心理特征和
行为可能使要预测
❖ 对特定概念下定义 的活动成功,二是
建立衡量被试是否
❖ 确定测验的具体内容 成功的标准。
目标分析三种情况
❖ 工作分析 ❖ 对特定概念下定义 ❖ 确定测验的具体内容
年份)
2009年5月(二级)
❖ 77、不属于编制简答题原则的是() ❖ (A)将其操作化- ❖ (B)宜用问句形式 ❖ (C)填充形式的空格不宜太多 ❖ (D)每题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操作题编写要领
❖ (1)明确所要测量的目标,并将其操作化。 ❖ (2)选择合适的真实性程度。 ❖ (3)指示语简单明确,使被试知道要干什么和
操作性定义:是指 用可感知、度量的 事物、事件、现象 和方法对变量或指 标作出具体的界定 说明。
瑟斯顿分解的智力基本因素
❖ (1)语文理解——阅读时了解文义的能力。 ❖ (2)词语流畅——准确迅速拼词与敏捷联想词义的能力。 ❖ (3)数学运算——准确迅速运用数字解答数学问题的能力。 ❖ (4)空间关系----准确迅速判断空间方向与空间位置关系的
命题的一般原则
❖ 内容方面 ❖ 文字方面 ❖ 理解方面 ❖ 社会敏感方面
测题的种类及编写要领
两大类: ❖ 提供型(supply)自由应答型或开放式,题
目要求被试给出正确答案。
❖ 选择型(selection)题目要求被试在有限的 几个答案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选择题编写要领
❖ 题干问题明确,简单,明晰 ❖ 选项切忌冗长,要简明扼要 ❖ 答案唯一 ❖ 避免提供选择答案的线索 ❖ 选项最好用同一形式
❖ 瑞文测验是测量“g”因素的有效工具, 尤其与测量 人的问题解决、清晰知觉和思惟、发现和利用自己 所需信息以及有效地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有关。
❖ 本测验可用于智能诊断和人才的选拔与培养。用该 测验可以进行各类比较性研究,特别有利于作跨文 化研究,以及正常人、聋哑者和智力迟钝者之间的 比较研究。
理论背景例
二. 测验的用途
❖ 显示性测验:是指测验题目和所要测量的 心理特征相似的测验
样本测验:题目取自明确的总体 标记测验:题目取自全开放的总体
❖ 预测性测验:预测一些没被测量的行为的 测验
三. 明确测验目标
❖ 明确测量什么心理特质和行为特征
❖ 目标具体化,转换成可操作的术语,这 个过程称为目标分析过程
❖ 收集测验资料 ❖ 选择项目形式 ❖ 编写测验项目
(1)资料要丰富。 (2)资料要有普遍性。 (3)资料要有趣味性。
题目的来源
❖ 已出版的标准测验 ❖ 理论和专家的经验 ❖ 临床观察和记录
2006年11月
❖ 50、心理测验题目的来源应该排除( )。

(A)直接翻译国外测验的题目 (B)已出版的标准测验 (C)理论和专家的经验 (D)临床观察和记录
❖ (2)混合螺旋式:此种方式是先将各类测验 项目依难度分成若干不同的层次,再将不同 性质的测验项目予以组合,作交叉式的排列, 其难度则渐次升进。
2006年11月考题(2009年5月三 级)
❖ 多选:103、测题常见的排列方式有( )。

(A)并列直进式 (B)公共汽车式 (C)混合螺旋式 (D)专列式
在什么条件下去做,以及评价的依据。 ❖ (4)确定计分的方法。
作品量表(product scale) 检核表 评定量表
内容方面
❖ 题目内容符合测验目的 ❖ 内容取样要有代表性 ❖ 题目间内容相互独立
文字方面
❖ 使用准确的当代文字
❖ 语句简单扼要
❖ 一句话中不要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观念
❖ 意义明确,不要暧昧,少用双重否定
便测出被试是否了解某个人或某些人的意见、信念或价值观 念等。 ❖ 5.“是”、“非”题的数目应有适应比例,基本相等,且 要随机排列。“是”、“非”题目的编写在长度和复杂性上 应尽量保持一致.
简答题编写要领
❖ 1.宜用问句形式。如果使用未完成的句子, 则空格尽量放在最后。
❖ 2.如果是填充形式,空格不宜太多,过多空 格会使题意不明确,并且所空出的应该是关 键词句。
三、信度和效度考察
❖ 信度指的是测验的可靠性,即用同一测验 多次测量同一团体,所得测验结果之间具 有一致性。
❖ 效度指的是测验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在 多大程度上能够测得它所要测得的东西。
四、常模制订
❖ 将标准化样本的测验分数与相应的某一 或几个测验量表分数一起用表格的形式 呈现出来,就是该测验的常模表。
❖ 瑞文测验的编制在理论上依据斯皮尔曼 (C.Spearman)的智力二因素论。该理论认 为智力主要由两个因素构成,其一是一般因 素, 又称“g”因素,它可以渗入所有的智力 活动中,每个人都有这种能力,但水平上有 差异;另一个因素是特殊因素,可用“s”表 示,这类因素种类多, 与特定任务有高相关。
施测说明
❖ 3.每题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而且答案要简 短而具体。对不完整的答案,应事先规定评 分标准。
简答例:
❖ 使用直接问句可避免题意模糊不清的缺点: ❖ 不佳:芦沟桥事变发生在( )。(可以填
地名、抗战前等) ❖ 较佳:芦沟桥事变发生在什么时候?(亦可
填抗战前等) ❖ 最佳:芦沟桥事变发生在哪一年?(只能填
计分方法及分数解释样例
❖ A、B、C、D、E各部分的满分为12分,五项分数之和为测 验总分,满分为60分。测验总分(即原始分)经常模表换算后 可以得到标准分(即百分等级),由百分等级便可以对被试的 智力水平做出评价,评价标准如下: 一级:百分等级大于或等于95%,为高水平智力; 二级:百分等级在75%与95%之间,智力水平良好; 三级:百分等级在25%与75%之间,为中等水平智力; 四级: 百分等级在5%与25%之间,智力水平中下; 五级:百分等级低于5%,为智力缺陷。
❖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一共由60题组成,分为A、B、C、D、E 五组,每组12题。题目难度逐步增加,每组内部的题目也是 由易到难排列。
❖ 施测要求: 1、准备足够的测验图册和答卷纸(测验图册可重复使用),
每个被试一支铅笔。 2、主试应是掌握本测验实施方法的专业人员。 3、测验场所应保持通风透光及安静,确保测验不受干扰。 4、测验一般无时间限制,一般被试可在40分钟左右完成。
双项细目表
行为目标 记忆
内容目标
一 10 二5 三5 四1 五5 合计 26
理解
4 5 5 2 5 21
应用
0 3 5 3 3 14
分析
3 2 5 2 3 15综合2 2 4 2 2 12
评价
1 3 6 0 2 12
权重
20 20 30 10 20 100
双项细目表的用途
❖ 编题阶段指出应该编多少题目,哪些 种类的题目。在编制好题目后进行对 照。
理解方面
❖ 应有确切答案
❖ 题目的内容不要超出受测团体的知识水 平和理解能力
❖ 题目格式不被人误解
社会敏感性方面
❖ 应尽量避开,必须涉及的要鼓励被试作 出真实的回答.
❖ 菲力普的几条策略:
命题假定被试具有某种行为 命题时假定规范不一致 指出该行为是常见的,虽然是违规的.
第三单元 测验的编排和组织
是非题编写要领
❖ 1.内容应以有意义的概念、事实或基本原则为基础,不要 在叙述中出现琐碎的细节或无关的话语,不要照抄原文。
❖ 2.每道题只能包含一个概念,避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 出现在同一个题目中,造成“半对半错’’或“似是而非” 的情况。
❖ 3.尽量避免否定的叙述,尤其是要避免用双重否定的叙述。 ❖ 4.若是表达意见的题目,最好说明意见的来源和根据,以
❖ 由于测验分数并非终生不变,并且受时空限制,有时有偶 然性,所以,测试结果并不是绝对化的,分数解释可参考被 试表现和其它测试指标。
❖ 题目的数量要比最后所需的多一倍至几倍
❖ 题目的难度必须符合测验目的的需要
❖ 题目的说明必须清楚明白
(二)测题的编排一般原则
❖ 测验题的难度排列宜逐步上升
❖ 尽可能将同类型的测量组合在一起
❖ 注意根据各种类型测题本身的特点排 列题目。
两种常见的测验项目的排列方式
❖ (1)并列直进式:此种方式是将整个测验按 测验项目材料的性质归为若干分测验,对于 同一分测验的测验项目,则依其难度由易到 难排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