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以黄帝、伏羲和子贡三大祭祖盛典为资源,
开发和完善了炎黄文化节、中华姓氏文化节和浚县古 庙会三大文化节日,开展与之相关的学术研讨会、笔 会、歌会、摄影比赛和民间工艺美术、民俗表演、风 味餐饮展示等活动,加强投资环境的对外宣传,直接
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服务。
新农村建设前后
(四)社会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 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要求:稳定、完善和强
ຫໍສະໝຸດ Baidu
化各项支农政策,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
步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 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三)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村 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 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 文化生活。
2.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渠
道转移,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
3. 实现由“剥夺农业”向“扶持农业”宏观经济政策的 转变,最大限度地支持和保护我国农业生产。 4. 加快农村通讯及信息设施建设,实现全国农产品信息 联网。 5. 保护环境,协调发展。
6.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
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让农
民群众当家作主,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 村。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鲜明特征
1.时代特征
这次新农村概念的提出,是在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三大理念引领下的创
新,是新农村最富时代特色的标志。
2.综合特征
新农村不仅仅局限于某个生产领域或者某 个环节,而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三个文明建设有机结合、综合协调的发展。
3.联动特征 新农村建设的含义和工作部署,是城乡融 为一体、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考虑的,而不是 就农村论农村、就农业抓农业。
4.渐进特征 新农村建设决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循序
渐进,各地的情况和状况不一样,必须通过科
学规划来推进永续实施,有效确保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的连续性和持续性。
新农村建设前后对比图
4.村容整洁 这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 也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 发展的必 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
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的状况从根本上得到
治理,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呈现了农民安
居乐业的景象。这也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
现。
5.管理民主 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
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只有进一步扩大
7.
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发
生了质的飞跃。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提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 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一)政治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建设,主要指加
强农民民主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农村基层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含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 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村。
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含义的理 解
1.生产发展 这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 目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 好比建设一幢大厦,而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 基础。如果没有基础或者基础不牢固,那么 大厦就无从建起。也就是说,如果经济不发 达,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转变成现实。
不同,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
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
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 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 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 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
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
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由局部小康
到全面小康的跨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
3.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 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包括物质文明建 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经济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粮食直补
看病不再难
两免一补(免除学费、杂费,对贫困学生补助课本 “两免一补” 费和寄宿费 )
六、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 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
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
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
建设,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
风尚。
七、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果
1.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2.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3.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 4.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文化生活 农村公路“村村通” 进一步改善。
4. 1964年,党中央号召广大知识青年立志“建设社会 主义的新农村”。
5.改革开放以后,提出要“建设一个农、林、牧、副、 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环境优美,生活富裕,
文化发达的新农村”。
6. 1998年10月,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
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了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 的目标。
天下第一村—华西村
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华西集 团1996年被农业部评定为全国大型一档乡 镇企业,全村共有380户,1520人,面积 0.96平方公里。努力发扬“艰苦奋斗,团结 归口,服务分配,实绩到位”的华西精神 ,建设了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先后成为 “别墅村”、“轿车村”、“彩电村”、 “电脑村”等,拥有40多项“全国第一”
3月18日,原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因病去世 ,享年85岁,他被称为“中国最有名的农民 ”。
八、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1.人多地少,农民增收后劲不足。 2.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 3.农产品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 在初级发展阶段。 4.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影响社会和谐发展。 5.村镇建设杂乱无章,人居环境条件恶劣。 6.劳动力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 7.农村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 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滞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
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历程
1.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的“小康社会”
概念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
要内容之一。
2.从党的历史文献来看,早在上世纪50年代 就提出和使用过“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
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历程
3. 1957年3月,刘少奇讲话:“合作化以后的农村是 新的农村,农民是新的农民”,现在的任务是要“为 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7.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8. 加强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Ending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讨论组: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成 员:任 艳、康 永、金佳幸 韦柳燕、唐素婷、李 东 张玉龙、许 龙
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指出社会主义
新农村指的是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工
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 市与农村协调发展。
民主制度建设和农村法制建设,引导农民依法实行
自己的民主权利。进一步完
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
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等。
(二)经济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 的意见》要求: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
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
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 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九、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举措
1.要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培育主 导产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首先,选准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对农业和农村产
业结构进行全面的优化升级。
其次,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尤其是乡镇企
业中的农产品加工业。
最后,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优势农产品
的区域化、规模化发展。
2.生活宽裕
这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
是衡量领导干部班子工作的基本尺度。只有 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 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 成果。
3.乡风文明
这是农民素质的反应,体现农村精神文
明建设的要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
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
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 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 建设才是全面、完整的。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建设,主要指在加大公 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农村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 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期实现 农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愿望。
(四)社会建设
新世纪以来,新农村建设有了新的社会内容。 其中“三农问题”反复被党中央列为工作重点。 2007年之后,先后出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全面免除农业税”等社会热点话题。 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两免一补”使1.5亿 中小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减轻;7.3亿农民参加新型农 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85.7%;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 度全面推开;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669万人,农村 低收入减少709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