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神经网络-第一章

合集下载

人工神经网络学习总结笔记

人工神经网络学习总结笔记

人工神经网络学习总结笔记主要侧重点:1.概念清晰2.进行必要的查询时能从书本上找到答案第一章:绪论1.1人工神经网络的概述“认识脑”和“仿脑”:人工智能科学家在了解人脑的工作机理和思维的本质的基础上,探索具有人类智慧的人工智能系统,以模拟延伸和扩展脑功能。

我认为这是人工神经网络研究的前身。

形象思维:不易被模拟人脑思维抽象推理逻辑思维:过程:信息概念最终结果特点:按串行模式人脑与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的不同点:方面类型人脑计算机记忆与联想能力可存储大量信息,对信息有筛选、回忆、巩固的联想记忆能力无回忆与联想能力,只可存取信息学习与认知能力具备该能力无该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具有信息加工能力可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仅限于二值逻辑,有形式逻辑能力,缺乏辩证逻辑能力信息综合能力可以对知识进行归纳类比和概括,是一种对信息进行逻辑加工和非逻辑加工相结合的过程缺乏该能力信息处理速度数值处理等只需串行算法就能解决的应用问题方便,计算机比人脑快,但计算机在处理文字图像、声音等类信息的能力远不如人脑1.1.2人脑与计算机信息处理机制的比较人脑与计算机处理能力的差异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信息处理机制的不同,主要有四个方面方面类型人脑计算机系统结构有数百亿神经元组成的神经网络由二值逻辑门电路构成的按串行方式工作的逻辑机器信号形式模拟量(特点:具有模糊性。

离散的二进制数和二值逻辑容易被机器模拟的思维方式难以被机器模拟)和脉冲两种形式形式信息储存人脑中的信息分布存储于整个系统,所存储的信息是联想式的有限集中的串行处理机制信息处理机制高度并行的非线性信息处理系统(体现在结构上、信息存储上、信息处理的运行过程中)1.1.3人工神经网络的概念:在对人脑神经网络的基本认识的基础上,用数理方法从信息处理的角度对人脑神经网络进行抽象,并建立某种简化模型,称之为人工神经网络,是对人脑的简化、抽象以及模拟,是一种旨在模仿人脑结构及其功能的信息处理系统。

其他定义:由非常多个非常简单的处理单元彼此按某种方式相互连接而形成的计算系统,外部输入信息之后,系统产生动态响应从而处理信息。

人工神经网络第章(1)

人工神经网络第章(1)

人工神经网络第章(1)人工神经网络第章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N)是一种受到生物神经系统启发而开发出来的计算模型,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广泛应用。

在本章节中,我们将对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训练方法和应用进行介绍。

一、基本原理人工神经网络是由多个神经元(Neuron)组成的网络。

每个神经元接收多个输入信号,经过一些加权处理后,产生一个输出信号,输出信号又作为下一层神经元的输入。

这种层层叠加的结构被称为前馈神经网络(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s)。

每个神经元的输入信号通过一个激活函数(Activation function)进行非线性转换,得到神经元的输出。

常用的激活函数有sigmoid、ReLU、tanh等。

神经网络的输出可以用于分类、回归等任务。

二、训练方法神经网络训练的目标是调整神经元之间的权值,使得网络的输出接近于真实值。

常用的训练方法包括反向传播算法(Backpropagation)和随机梯度下降算法(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

反向传播算法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神经网络训练方法,其核心思想是“误差反向传播”。

即从输出层开始,将网络的输出误差逐层反向传播到输入层,计算每个神经元的误差贡献,最后通过梯度下降算法调整神经元权值。

随机梯度下降算法是一种在线学习算法,每次选择一个样本进行训练,通过计算损失函数的梯度方向,调整网络权值,直到收敛。

随机梯度下降算法能够处理大规模数据训练,但更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

三、应用领域人工神经网络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等领域取得了广泛应用。

在图像识别领域,卷积神经网络(CNN)被广泛应用,已经实现了在ImageNet等数据集上的超越人类表现的成果。

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循环神经网络(RNN)和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能够处理变长序列数据,已经成功应用于机器翻译、情感分析等任务。

第一篇人工神经网络81页PPT

第一篇人工神经网络81页PPT

N
M
Ii 0 且 Ej 0 时
i1
j1
N
M
Ii 0 且 Ej 0 时
i1
j1
79
输出 Y1 Y0 Y0 Y0
12
§2.2.2 线性加权模型
兴奋性 I1
……
输入
{0,1} IN
抑制性 E1
输入
{0,1} EM
图2.3 线性加权模型
Y {0,1}
输出
79
13
输入条件
N
M
Ii Ej 0
i1
j1
N
M
Ii Ej 0
即当输入N1(N2)个脉冲后,计数器产生一个脉冲 输出,同时回零重新计数。 ❖Z1…Z5都是基于线性加权模型的神经元,它们的阈 值和联接方式都已在图中注明。 ❖如果X1和X2同时输入N<N1次,相当于巴甫洛夫试验 中建立条件反射的训练过程。
79
22
❖一旦当N=N1,则模计数器N1产生输出脉冲,条件 反射建立起来。
79
3
§2.1 生 物 神 经 元
§2.1.1 神经元的结构 §2.1.2 膜电位与神经元的兴奋
79
4
§2.1.1 神经元的结构
❖ 本体:细胞体(细胞膜、质、核),对输入信号 进行处理,相当于CPU。
❖ 树突:本体向外伸出的分支,多根,长1mm左右, 本体的输入端。
❖ 轴突:本体向外伸出的最长的分支,即神经纤维, 一根,长1cm—1m左右,通过轴突上的神经末梢将 信号传给其它神经元,相当于本体的输出端。
79
7
❖ 抑制状态:当外部输入信号使膜电位下降低于阈 值电位时,神经元处于抑制状态,无脉冲输出。
“兴奋─抑制”状态满足“0─1”律

第一讲 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知识

第一讲 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知识

1.3.2 人工神经元模型
1.3.2 人工神经元模型



一组连接(对应于生物神经元的突触),连接 强度由各连接上的权值表示,权值为正表示激 活,为负表示抑制。 一个求和单元,用于求取各输入信号的加权和 (线性组合). 一个非线性激活函数(作用函数),起非线性映 射作用并将神经元拘出幅度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了解人工神经网络的有关研究思想,从中 学习开拓者们的部分问题求解方法。 通过实验进一步体会有关模型的用法和性 能,获取一些初步的经验。 查阅适当的参考文献,将所学的知识与自 己未来研究课题(包括研究生论文阶段的 研究课题)相结合起来,达到既丰富学习 内容,又有一定的研究和应用的目的。

1、控制输入对输出的激活作用; 2、对输入、输出进行函数转换; 3、将可能无限域的输入变换成指定的有 限范围内的输出。
几种常用的作用函数
1、阈值函数.
M-P 模型
几种常用的作用函数
2,分段线性函数
它类似于一个放大系数为1 的非线性放大器,当工作 于线性区时它是一个线性 组合器,放大系数趋于无 穷大时变成一个阈值单元。
1、构成
2、工作过程:树突
轴突
突触 其他神经元
1.3.1 生物神经网

3、六个基本特征:
1)神经元及其联接; 2)神经元之间的联接强度决定信号传递的强弱; 3)神经元之间的联接强度是可以随训练改变的; 4 )信号可以是起 刺激 作用的,也可以是起 抑制 作用 的; 5 )一个神经元接受的信号的 累积效果 决定该神经元 的状态; 6)每个神经元可以有一个“阈值”。
第二高潮期(1983~1990) 1982年,J. Hopfield提出循环网络,并 将Lyapunov函数作为网络性能判定的 能量函数,阐明了人工神经网络与动力 学的关系,用非线性动力学的方法来研 究人工神经网络的特性,建立了人工神 经网络稳定性的判别依据,指出信息被 存放在网络中神经元的联接上。

人工神经网络基础_ANN课程笔记 1、前向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基础_ANN课程笔记 1、前向神经网络

第一章前向神经网络一、感知器1、感知器网络结构设网络输入模式向量为:对应的输出为:连接权向量为:2、感知器的学习➢初始化连接权向量及输出单元的阈值赋予(-1,+1)区间内的随机值,一般为较小的随机非零值。

➢连接权的修正每个输入模式作如下计算:(a)计算网络输出:(b)计算输出层单元希望输出与实际输出y之间的误差:(c)修正各单元与输出层之间的连接权与阈值:➢对m个输入模式重复步骤,直到误差k d(k=1,2,…,m)趋于零或小于预先给定的误差限ε。

3、感知器的图形解释➢整个学习和记忆过程,就是根据实际输出与希望输出之间的误差调整参数w 和θ,即调整截割平面的空间位置使之不断移动,直到它能将两类模式恰当划分的过程。

➢学习过程可看作是由式决定的n维超平面不断向正确划分输入模式的位置移动的过程。

4、感知器的局限性➢两层感知器只能解决线性可分问题➢增强分类能力的唯一出路是采用多层网络,即在输入及输出层之间加上隐层构成多层前馈网络。

➢Kolmogorov理论经过严格的数学证明:双隐层感知器足以解决任何复杂的分类问题。

➢简单的感知器学习过程已不能用于多层感知器,必须改进学习过程。

二、BP 神经网络 1、反向传播神经网络1) 误差逆传播神经网络是一种具有三层或三层以上的阶层型神经网络: ➢ 上、下层之间各神经元实现全连接,即下层的每一个单元与上层的每个单元都实现权连接;➢ 而每层各神经元之间无连接; ➢ 网络按有监督的方式进行学习。

2)➢ 当一对学习模式提供给网络后,神经元的激活值,从输入层经各中间层向输出层传播,在输出层的各神经元获得网络的输入响应。

➢ 在这之后,按减小希望输出与实际输出误差的方向,从输出层经各中间层逐层修正各连接权,最后回到输入层,故得名“误差逆传播算法”。

➢ 随着这种误差逆传播修正的不断进行,网络对输入模式响应的正确率也不断上升。

2、梯度下降法1)梯度法是一种对某个准则函数的迭代寻优算法。

人工神经网络1(第1,2章)

人工神经网络1(第1,2章)

] PM
P N

(2) M P T

T
] N M
• 3、反馈网络
输入
输出
i ω ij =ω ji j
注2:前向网络主要是函数映射。可用于模式识别和函数逼近和分类。 反馈网络按对能量函数的极小点的利用来分类。 有两种:(1)主要用作各种联想存储器 (2)主要用于求解最优化问题
二、工作方式及学习(训练)
Y 1 P
M P
(1 )
X 1 N [W
(1 ) T
] N P
(2)
W
M个
f (.)
Y 1 M
(2)
Y 1 P
(1 )
[W
(2)T
] PM
(2)T
X 1 N [W X 1 N W X 1 N [W
(1 ) T
] N P [W W
(1 )
w 0 ,1
w 0 , N 1 . w i , N 1
w i ,1
w m 1 ,1
w m 1, N 1

2、多层前向网络(由单层级联而成)
y0 yi
… …
ym
输出层 隐含层 (一般1~2层)

输入层


… …
( X 1 . D 1)..(
X 2 . D 2 )....( X k . D k )......

调整 W 输出
.... X k .....
样本对集
X 1. X
2
误 差 信 号 E

Y 1 ..Y 2 .... Y k .....
实际响应
- +

第一章ANN基本介绍

第一章ANN基本介绍

结构特征: 并行式处理
能力特征: 自学习
分布式存储
容错性
自组织
自适应性
18
神经网络的基本功能
联 想 记 忆 功 能
19
神经网络的基本功能
输入样本
神经网络
自动提取 非线性映射规则
输出样本
非线性映射功能
20
神经网络的基本功能




4
人脑与计算机信息处理机制的比较

系统结构


信号形式
信息存储 信息处理机制
5
人工神经网络概述
生物神经网络 – 人类的大脑大约有1.41011个神经细胞,亦称 为神经元。每个神经元有数以千计的通道同其 它神经元广泛相互连接,形成复杂的生物神经 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 – 以数学和物理方法以及信息处理的角度对人脑 神经网络进行抽象,并建立某种简化模型,就 称为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缩写 ANN)。
15
神经网络建模特点:

非线性映照能力:神经网络能以任意精度逼近任 何非线性连续函数。在建模过程中的许多问题正 是具有高度的非线性。 并行分布处理方式:在神经网络中信息是分布储 存和并行处理的,这使它具有很强的容错性和很 快的处理速度。 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神经网络在训练时,能从 输入、输出的数据中提取出规律性的知识,记忆 于网络的权值中,并具有泛化能力,即将这组权 值应用于一般情形的能力。神经网络的学习也可 以在线进行。
人们乐观地认为几乎已经找到了智能的关键。 许多部门都开始大批地投入此项研究,希望尽快占 11 领制高点。

人工神经网络1(第1,2章)

人工神经网络1(第1,2章)
ANN模拟和实现人在认知时的
1、感知过程,2、形象思维过程,
3、分布式记忆过程,4、自组织、自学习过程
1、ANN的一般结构:
ANN是由大量的,十分简单的处理单元(神经元)按照 一定规律,有机地相互连接起来而构成的系统。
连接线
其中有若干层, 相互连接
2、特点
a、传统计算机的‘存储’与‘计算’是独立分开的,因而在 ‘存储’与‘计算’之间存在“瓶颈”。
在建立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构造具体的神经网络模型(以实现计 算机模拟或者准备制作硬件)包括对网络学习算法的研究。—— 这是我们这门课程主要讨论的内容
4、人工神经网络应用系统 (是依赖于技术模型研究的成果)
在构造作出的网络模型及算法的基础上,利用ANN组成实际的应 用系统。
二、应用领域
从学科领域讲, ANN可用于函数逼近、分类、模式识别、聚类、 优化、联想和概率密度估计等领域。
以下是根据一些文献的介绍列出的ANN在一些领域中应用的情况:
1、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 印刷体和手写体字符识别、语音识别、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签 字识别、图像压缩复原、DNA序列分析、癌细胞识别、心电图脑 电图识别、油汽藏检测、加速器故障检测、电路故障检测
2、控制及优化 机械手运动控制、运载体轨迹控制、化工过程控制、电弧炉控制
2、突触间隙
在突触处,两个细胞并未直接连接,存在间隙。它是生物神经元 进行信息传递和存储的重要部位,也是电系统和化学系统的耦合 部位。(电->化->电反应)
3、加权
两个神经元之间信号传递时“耦合”紧密的“程度”。或者说突 触连接的“强度”。权值有极性(正负)大小之分。
4、兴奋性与抑制性突触
当突触前的一个神经元使突触后的神经元的电位提高并且使其膜 电位接近阈值,使后一个神经元变得易于兴奋,则称此突触为 “兴奋性突触”。

第一课 概述 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及应用 教学课件

第一课  概述 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及应用 教学课件

生物神经网络特点III——信息与处理合一
大脑对信息的分布存储和并行处理不是相互独立 的,而是相互融合的;即每个神经元都兼有信息 处理和存储功能。
神经元的连接强度的变化,既反映了对信息的记 忆,又与神经元对激励的响应一起反映了信息的 处理;
大脑对信息的提取,是寻找与处理过程的融合 cmp 计算机线寻址再存取
神经网络发展历史:复兴期
标志:1982 Hopfield解决TSP问题 1986 Rumelhart和McClelland BP 计算机的大众化和计算技术的迅速普及 新型神经网络提出
RBFN FNN Hopfield网络 Boltzman机
神经网络应用
在各个行业均有应用,擅长的有: 模式识别 人工智能 控制工程 优化分析和联想记忆 信号处理
神经网络应用——控制工程
完成复杂非线性对象的控制,NN应用包括: 模型辨识 自适应控制:控制器自适应改变 改进PID控制:自动调整PID参数 鲁棒控制 模糊控制:模糊神经控制
神经网络应用——优化计算
用于在大量、复杂的搜索空间内寻找最优解 系统规划 组合优化 智能交通管理 货物调度 航班分配
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及应用
1. 概述
屈桢深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主要内容
引子:神经网络特点 发展历史 应用 模型、结构与学习算法 关于课程
神经网络特点——引子
一小段视频 (“The Matrix”, 1998);
问题:机器是否能模拟人的思维? 如果有一天,机器能够模拟人的所有感觉电
信号,并且具有决策判断能力,那么如何定 义“智能?”
神经网络应用——信号处理
主要用于自适应信号处理,NN应用包括 自适应滤波; 自适应编码; 系统辨识(和控制领域交叉); 故障诊断(和人工智能领域交叉); 信号估计和特征提取 弱信号检测

人工神经网络-第一章

人工神经网络-第一章
以上这些原因,使神经网络研究转入低潮,进入萧条时期。
2004-8-8
《神经网络导论》--概述
1-15
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
第一章 神经网络概述
§1.2 神经网络研究发展简史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C. 1949年心理学家Donald Hebb提出神经元之间突触联系强度可变的假 设,认为学习过程是在突触上发生的,突触的联系强度随其前后神经 元的活动而变化。根据这一假设,Hebb提出了神经元突触的一种具体 的学习规律,为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奠定了基础。
3. 结构性问题和非结构性问题 A. 结构性问题 可以用数学语言清楚而严格地描述,且可将其算法公式化,并映 射成计算机程序,然后由计算机逐条地执行该程序的指令,从而 得到问题的解。
2004-8-8
《神经网络导论》--概述
1-4
1-1
《神经网络导论》讲义
§1.1 引言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04-8-8
《神经网络导论》--概述
1-11
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
第一章 神经网络概述
§1.1 引言
五、神经网络的研究内容
神经网络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如各种网络模 型的构造,以及它们的原理、性能分析,在各个 领域的应用等,具体如下:
1. 生物原型研究:从生理学、心理学、解剖 学、脑科学、病理学等生物科学方面。研究神经 网络细胞、神经网络、神经系统的生物原型结构 及功能机理。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人工神经网络早期地研究工作可以追溯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其 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奠基时期
A. 1943年心理学家W.McCulloch和W.Pitts发表文章,总结了生物神 经元的一些基本特性,提出了形式神经元的数学描述与结构方法, 即M-P模型,此模型一直沿用至今,可以说他们是神经网络研究的 先驱。

第一章 人工神经网络概述_PPT幻灯片

第一章 人工神经网络概述_PPT幻灯片
2. 希望在理论上寻找新的突破,建立新的专 用/通用模型和算法。
3. 进一步对生物神经系统进行研究,不断地 丰富对人脑的认识。
人工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的特点:
(1)高度的并行性 (2)高度的非线性全局作用 (3)良好的容错性与联想记忆功能 (4)强大的自适应、自学习功能
第二节 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与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
第一节 人工神经网络的概念与发展
T.Kohonen的定义:“人工神经网络是由 具有适应性的简单单元组成的广泛并行互 连的网络,它的组织能够模拟生物神经系 统对真实世界物体所作出的交互反应。”
人工神经网络
历史回顾
➢萌芽期(20世纪40年代) ➢第一高潮期(1950~1968) ➢反思期(1969~1982) ➢第二高潮期(1983~1990) ➢再认识与应用研究期(1991~)
科学发展大趋势
New Society New Education
New Sciences
Info
Bio
Enhancing
Human
Performance
Nano
Cogno
New Industries
New Applications
New Humanbeing
技术创新浪潮的经济长波规律
水力 纺织 铁
人工神经网络
简单神经元网络及其简化结构图
(1)细胞体 (2)树突 (3)轴突(4)突触
人工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元模型
输入分量pj(j=1,2,…,r) 权值分量wj(j=1,2,…,r)
激活函数 f(·) 偏差(bias) b
人工神经网络
权值和输入的矩阵形式可以由W的行矢量和 P的列矢量表示:

人工神经网络课件

人工神经网络课件
人工神经网络课件
目录
• 神经网络基本概念 • 前馈神经网络 • 反馈神经网络 • 深度学习基础 • 优化算法与技巧 • 实践应用与案例分析
01 神经网络基本概念
生物神经网络简介
01
02
03
生物神经网络组成
生物神经网络由大量神经 元通过突触连接而成,具 有并行处理、分布式存储 和自学习等特性。
信号传递方式
每次只利用一个样本的梯度信息进行参数更新,计算量小,收敛速度快,但容易受到噪声干扰, 陷入局部最优解。
小批量梯度下降法(Mini-Batch Gradie…
折中方案,每次利用一小批样本的梯度信息进行参数更新,兼具批量梯度下降法和随机梯度下降 法的优点。
正则化方法防止过拟合
L1正则化(Lasso)
01
RNN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有广泛应用,如机器翻译、文本生成、情感分析等,同时也可以应用于语音识别 和图像处理等领域。
05 优化算法与技巧
梯度下降法及其改进算法
批量梯度下降法(Batch Gradient Des…
利用整个数据集的梯度信息进行参数更新,计算量大,收敛速度慢,但能找到全局最优解。
随机梯度下降法(Stochastic Gradien…
03 反馈神经网络
反馈神经网络结构
01
02
03
04
神经元之间相互连接,形成反 馈回路。
网络中的每个神经元都接收来 自其他神经元的信号,并产生
输出信号。
输出信号会再次作为输入信号 反馈到网络中,影响其他神经
元的输出。
通过不断调整神经元之间的连 接权重,网络可以学习并适应
不同的输入模式。
Hopfield网络模型与算法
批处理、随机梯度下降等优化策略

概论

概论
第一章 7
神经网络原理
突触传递信息特点

1 时延性 : (0.3~1ms) 2 综合性 : 时间与空间的累加 3 类型: 兴奋与抑制 4 脉冲与电位转换: (D/A功能) 5 速度: 1~150m/s 6 不应期(死区): 3~5ms 7 不可逆性(单向) 8 可塑性 : 强度可变 ,有学习功能
互联网络特点

每个元都与其它元相连 例: Hopfield Boltzmann机
神经网络原理
第一章
43
ANN研究中的核心问题 How to determine the weights(加权系数)
学习规则简介
神经网络原理
第一章
44
学习规则

1)直接设计计算 e.g. Hopfield 作优化计算 2)学习得到,即通过训练(training)
第一章 概论

神经网络种类
生物神经网络(Biological Neural Networks)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第一章 1
神经网络原理
1.1 生物神经元及生物神经网络 (Biological Neuron and Biological Neural Networks) 1.2 人工神经网络(Ari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1.3 ANN的发展 (Development of ANN) 1.4 ANN与AC (ANN and Automatic Control)

神经网络原理
第一章
45
常用学习规则
a) Hebb学习
ij i j
D.Hebb1949年提出:两元同时兴奋,则突触 连接加强 b)δ学习规则 误差校正规则 梯度方法 (BP即为其中一种)

ENS-回声状态网络

ENS-回声状态网络

4.2 PSO算法简介
4.2 PSO算法简介
4.2 PSO算法具体描述
4.2 PSO算法流程
①给定训练数据集,并作规范化处理,初始化 ESN,获得状态矩阵B和教师信号T;
②根据输出权重Wout,初始化粒子的个数和位
置; ③根据粒子位置x和B、T,由BWout求出实际输
出层数据,并与T比较求出误差函数;
但是,PSO-ESN也有固有的缺陷:由于演化 粒子较多和迭代次数较多,使得模型训练时 间较长。因此,如何提高PSO-ESN的训练速 度是以后工作的重点。
谢谢!
回声状态网络
Echo State Network
第八组
第一章:绪论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是由大量处理单元互联组成的非线性、自 适应信息处理系统 。
人工神经网络按照性能分为两类: (1)静态神经网络 Static Neural Network (2)动态神经网络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其中,动态神经网络又称为递归神经网络
4.2 PSO算法流程
④根据误差函数,评价每个粒子的使适应度 ;根据式子(5)和(6),更新每个粒子的 位置x和飞行速度V。检验速度是否越界,若 是,调整速度为算法规定的最大值;
⑤达到最大次数或误差达到设定值时候,学 习过程结束,否则返回③继续迭代。
4.3 小结
本章提出了一种基于PSO的回声状态网训练 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PSO-ESN在训练阶 段和预测阶段的性能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能够在非常少的样本情况下,对复杂的序列 获的非常理想的预测精度,说明该算法有较 大的发展前景。
注:神经元激活函数的不同输入范围,其非
线性程度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神经网络应用系统研究:在网络模型与算法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人工神 经网络组成实际的应用系统。例如完成某种信号处理或模式识别功能。(可以 制作专用硬件/计算机模拟)。
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内容侧重于网络模型与算法和应用系统研究两个方 面。
虽然神经网络求解问题不依赖于算法程序,但其结构模型仍可用算法描 述,网络结构的研究工作仍借助冯·诺伊曼机,这是当前神经网络研究的特点。
一、为什么要研究人工神经网络?
1.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计算机发展非常迅速。它可以帮助人类完 成许多工作,而且比人更快速、更准确。故称之为“电脑”。 它在数值计算、符号逻辑推理方面有巨大的优势。
机型 主频 内存 硬盘 时间
XT 4.77M 640K 10M 1983
286 6M 1M 20M 1984
2. 建立理论模型:根据生物原型的研究,建 立神经元,神经网络的理论模型。(概念模型、 知识模型、物理化学模型、数学模型等)。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生物原型研究 科学抽象
建立理论模型 数学描述
网络模型 与算法研究
神经网络 应用系统研究
人工神经 网络的研 究内容
2004-8-8
B. Von Neumann(冯·诺伊曼)。作为指令存储式计算机的奠基人 (1945年试制成功),1948年,他在研究工作中比较了人脑结构与 存储程序式计算机的根本区别,提出了以简单神经元构成的自再生 自动机网络结构。但由于指令存储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 迫使他放弃了神经网络研究的新途径,继续投身于指令存储式计算 机的研究,并做出了巨大贡献。
《神经网络导论》--概述
1-10
§1.1 引言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这样做虽不能完全显示神经网络的优势,但在论证原理、性能方面却比较 方便,同时也可以直接提供某些应用。因为目前硬件实现很难,作为一种过 渡,可以对一般的计算机接入一些加速板或利用一些并行处理技术使其更适 合于神经网络的运算,直接运用。
信息处理与计算科学家的研究目的 a.解决目前计算机不能解决或不善于解决的大量问题 b.构造更加逼近人脑功能的新一代计算机——复杂并行智能信息处理系 统——第六代计算机(Neuro-computer神经网络计算机)。 FACETS(Fast Analog Computing With Emergent Transient States)
1-2
§1.1 引言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 但是很快,人们就发现计算机的能力在某些方面与人相差很 远。如视觉信息处理等。可见,这个“电脑”并不健全,它只有逻 辑思维,而缺乏形象思维。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呢?经过研究发现计算机善于解决 (处理)结构性问题,而对非结构性问题则束手无策。
2004-8-8
《神经网络导论》--概述
1-5
§1.1 引言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 人工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从脑的神经系统结构出发来研究脑的 功能,研究大量简单神经元的集团信息处理能力。
神经网络对多少年来一直困扰计算机科学和符号处理的一些难题可以得到 比较令人满意的解答。
2004-8-8
《神经网络导论》--概述
1-3
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
第一章 神经网络概述
§1.1 引言
¾ 为什么要研究人工神经网络? ¾ 人工智能与人工神经网络 ¾ 人工神经网络的概念 ¾ 神经网络的研究目的 ¾ 神经网络的研究内容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04-8-8
《神经网络导论》--概述
符号处理与神经网络是一种互补的关系。神经网络的研究重点在于模拟和 实现人的认知过程中的感知觉过程、形象思维、分布式记忆和自学习自组织 过程。而符号处理则侧重于模拟人的逻辑思维。神经网络与符号处理相结 合,使人们对人的认知过程有一个较全面的理解。
2004-8-8
《神经网络导论》--概述
1-7
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
以上这些原因,使神经网络研究转入低潮,进入萧条时期。
2004-8-8
《神经网络导论》--概述
1-15
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
第一章 神经网络概述
§1.2 神经网络研究发展简史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C. 1949年心理学家Donald Hebb提出神经元之间突触联系强度可变的假 设,认为学习过程是在突触上发生的,突触的联系强度随其前后神经 元的活动而变化。根据这一假设,Hebb提出了神经元突触的一种具体 的学习规律,为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奠定了基础。
系统模型可以用软件描述(数学方程、算法、程序)而最终目标是用硬件 实现(半导体、光学器件、分子器件)。
(人工)神经网络反映了人脑功能的若干基本特性,但并非生物系统的逼 真描述,只是某种模仿、简化和抽象。
2004-8-8
《神经网络导论》--概述
1-8
1-2
《神经网络导论》讲义
§1.1 引言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04-8-8
《神经网络导论》--概述
1-6
§1.1 引言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三、人工神经网络的概念
(人工)神经网络是由大量简单的基本元件——神经元(Neuron)相互连 接而成的自适应非线性动态系统。
单个神经元结构和功能比较简单,大量(1011)神经元组合产生的系统却 十分复杂。
《神经网络导论》讲义
第一章 神经网络概述
¾ 引言 ¾ 神经网络研究发展简史 ¾ 从人脑神经元到人工神经元 ¾ 人工神经网络构成的基本原理 ¾ 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功能 ¾ 小结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04-8-8
《神经网络导论》--概述
1-1
§1.1 引言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04-8-8
《神经网络导论》--概述
1-9
§1.1 引言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理论模型用于神经网络功能和结构分析,可以从定性与定量、静态与动 态、微观与宏观等各种观察角度进行研究,是一种广义模型。
3. 网络模型与算法研究: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构作具体的神经网络模型, 以实现计算机模拟或准备制作硬件,包括网络学习算法的研究。(技术模 型)。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人工神经网络早期地研究工作可以追溯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其 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奠基时期
A. 1943年心理学家W.McCulloch和W.Pitts发表文章,总结了生物神 经元的一些基本特性,提出了形式神经元的数学描述与结构方法, 即M-P模型,此模型一直沿用至今,可以说他们是神经网络研究的 先驱。
第一章 神经网络概述
§1.1 引言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二、人工智能与人工神经网络
1. 人工智能 立足于逻辑运算,符号操作,通过算法来实现智能行为。符号处理方法主 要是用计算机模拟人脑的思维功能,重点研究的是机器的思维问题,解决问 题的关键在于知识的表示、获取、存储和使用。 符号处理在脑的思维功能模拟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如深蓝下象棋,各 种专家系统等),但对诸如视听觉、联想记忆等问题的处理上往往感到力不 从心。 人工智能对高层次(宏观)脑功能的宏观模拟很有效,而对一些低层次的 模式处理至今还有一些困难。所以,符号处理不可能全面地解决认知问题和 机器智能化问题。
2004-8-8
《神经网络导论》--概述
1-11
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
第一章 神经网络概述
,如各种网络模 型的构造,以及它们的原理、性能分析,在各个 领域的应用等,具体如下:
1. 生物原型研究:从生理学、心理学、解剖 学、脑科学、病理学等生物科学方面。研究神经 网络细胞、神经网络、神经系统的生物原型结构 及功能机理。
2. 第一次研究高潮 A. 50年代末期,Frank Rosenblat设计制作了一种多层神经网络“感知 机”首次把神经网络的研究从理论探讨付诸工程实践。然后,世界上 许多实验室仿效制作感知机,分别应用于文字识别、声音识别以及学 习记忆等问题的研究。 B. 60 年 代 初 , Widrow 提 出 了 自 适 应 线 性 元 件 网 络 , 简 称 为 Adaline (adaptive linear element)。主要用于雷达天线控制、自适应均衡和回 波抵消等方面。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非线性多层自适应网络。
2004-8-8
《神经网络导论》--概述
1-14
§1.2 神经网络研究发展简史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3. 萧条期(沉默期) 直至1982年,美国几乎没有什么引人注意的有关人工神经网络的研 究,欧洲和日本受“感知机”一书的影响小。仍有人坚持研究,主 要有: A. Kohonen提出的自组织映射模型SOM(selforganizing mapping)。 B. Grossberg和Carpenter的自适应谐振理论ART。 C. 福岛邦颜(Fukushima)的新认知机等。
386 16M 4M 40M 1986
486 25M 8M 200M 1989
Pent 100M 16M 1.2G 1993
PⅡ 233M 64M
4G 1997
PⅢ 450M 128M 10G 1999
PⅣ 1.4G 256M 40G 2000
注:[1] 主频和时间是首次推出时的主频和时间。 [2] 内存和硬盘是该机型的主流配置。
四、神经网络的研究目的
神经网络是在许多学科(医学、生物学、生理学、哲学、信息与计算机 科学、认知学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神经网络研究的深入必然 带动其它相关学科的发展。各学科研究神经网络的目的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