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与品管七大工具[经典]

合集下载

精益生产10大工具

精益生产10大工具

精益生产的十大工具1、准时化生产(JIT) 准时生产方式是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其基本思想是“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这种生产方式的核心是追求一种无库存的生产系统,或使库存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

2、单件流 JIT是精益生产的终极目标,它是通过不断消除浪费、降低库存、减少不良、缩短制造周期时间等具体要求来实现的。

单件流是帮助我们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手法之一.3、看板管理(Kanban)看板是可以作为交流厂内生产管理信息的手段。

看板卡片包含相当多的信息并且可以反复使用.常用的看板有两种:生产看板和运送看板。

4、零库存管理工厂的库存管理是供应链的一环,也是最基本的一环。

就制造业而言,加强库存管理,可缩短并逐步消除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滞留时间,减少无效作业和等待时间,防止缺货,提高客户对“质量、成本、交期”三大要素的满意度.5、全面生产维护(TPM) 以全员参与的方式,创建设计优良的设备系统,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实现安全性和高质量,防止故障发生,从而使企业达到降低成本和全面生产效率的提高.6、运用价值流图来识别浪费生产过程中到处充斥着惊人的浪费现象,价值流图(ValueStreamMapping)是实施精益系统、消除过程浪费的基础与关键点。

7、生产线平衡设计由于流水线布局不合理导致生产工人无谓地移动,从而降低生产效率;由于动作安排不合理、工艺路线不合理,导致工人三番五次地拿起或放下工件。

8、拉系统与补充拉系统所谓拉动生产是以看板管理为手段,采用“取料制"即后道工序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生产,对本工序在制品短缺的量从前道工序取相同的在制品量,从而形成全过程的拉动控制系统,绝不多生产一件产品.JIT需要以拉动生产为基础,而拉系统操作是精益生产的典型特征。

精益追求的零库存,主要通过拉系统的作业方式实现的。

9、降低设置时间(SetupReduction)为了使停线等待浪费减为最少,缩短设置时间的过程就是逐步去除和减少所有的非增值作业,并将其转变为非停线时间完成的过程。

(品管工具QC七大手法)品管七大工具

(品管工具QC七大手法)品管七大工具

(品管工具QC七大手法)品管七大工具品管七大工具品质管理七大工具应用概述1.表示事物特征于质量管理活动中收集到的数据大均表现为杂乱无章的,这就需要运用统计方法计算其特征值,以显示出事物的规律性。

如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偏差、方差、极差等。

2.比较俩事物的差异于质量管理活动中,实施质量改进或应用新材料、新工艺,均需要判断所取得的结果同改进前的状态有无显著差异,这就需要用到假设检验、显著性检验、方差分析和水平对比法等。

3.分析影响事物变化的因素为了对症下药,有效地解决质量问题,于质量管理活动中能够应用各种方法,分析影响事物变化的各种原因。

如因果图、调查表、散布图、排列图、分层法、树图、方差分析等等。

4.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于质量管理活动中,常常遇到俩个甚至俩个之上的变量之间虽然没有确定的函数关系,但往往存于着壹定的关联关系。

运用统计方法确定这种关系的性质和程度,对于质量活动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重要。

这里就可利用散布图、实验设计法、排列图、树图、头脑风暴法等。

5.研究取样和试验方法,确定合理的试验方案用于这方面和统计技术有:抽样方法、抽样检验、实验设计、可靠性试验等。

6.发现质量问题,分析和掌握质量数据的分布情况和动态变化用于这方面的统计技术有:频数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排列图等。

7.描述质量形成过程用于这方面的统计技术有流程图、控制图等。

产品质量波动1、正常波动正常波动是由随机原因引起的产品质量波动。

这些随机因素于生产过程中大量存于,对产品质量经常发生影响,但它所造成的质量特性值波动往往比较小。

壹般情况下这些质量波动于生产过程中是允许存于的,所以称为正常波动。

2、异常波动异常波动是由系统原因引起的产品质量波动。

这些系统因素于生产过程中且不大量存于,对产品质量也不经常发生影响,壹旦存于,它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就比较显著。

壹般说来于生产过程中是不允许存于的。

质量管理的壹项重要工作,就是要找出产品质量波动规律,把正常波动控制于合理范围内,消除系统原因引起的异常波动。

精益生产与品管七大工具经典

精益生产与品管七大工具经典

精益生产特点
精益生产关注客户需求,以消灭浪费、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 为核心,通过精简人员、流程和库存等手段,提高企业的整 体效益。
精益生产的历史与发展
精益生产的起源
精益生产起源于日本,以丰田汽车公司为代表的制造企业通过不断改进和创 新,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生产管理方法。
精益生产的发展
精益生产在日本和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20世纪末最重要的生产 方式之一。
精益生产的原则与目标
精益生产原则
精益生产的原则包括客户需求、价值流、无浪费、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等。
精益生产目标
精益生产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同时满足客 户需求,提高企业竞争力。
02
精益生产与品管七大工具的关联
品管七大工具的定义与作用
品管七大工具包括:检查表、层别法、因果 图、直方图、散布图、管制图和柏拉图。
因果图是一种展示因果关系的图表方法。在精益生产中,因果图被广泛应用于分析生产过程中出现的 问题和浪费。通过绘制因果图,企业能够系统地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 联,从而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案例四:散布图在精益生产中的应用
总结词
简单、实用
详细描述
散布图是一种将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图表形式展示的方法。在精益生产中,散布图被广泛应用于质量控制和 数据分析。通过绘制散布图,企业能够直观地了解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根据散 布图的提示,企业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优化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案例五:控制图在精益生产中的应用
总结词
预防、监控
详细描述
控制图是一种用于监控和预防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波动 的方法。在精益生产中,控制图被广泛应用于实时监控 生产数据,以及检测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波动。通过绘制 控制图,企业能够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波动,并 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预防,从而避免问题扩大,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此外,控制图还能够提供数 据支持,帮助企业评估和改进生产过程的效果。

第4讲2老品管七大工具

第4讲2老品管七大工具

材料
操作者
王 操 作李 者

漏油 不漏油
漏油 不漏油
漏油 不漏油
合计
漏油 不漏油
共计
综合分层
汽缸垫
一厂
二厂
6
0
2
11
0
3
5
4
3
7
7
2
9
10
14
17
23
27
合计
6 13 3 9 10 9 19 31 50
由表1和表2容易看出:为降低漏油率,应采用李师傅的操作方法和 选用二厂的汽缸垫。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当采用此方法后,漏油率 并未降到预期的指标(见表3),即漏油率为3/(3+4) =43%;所以这样分层 是有问题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
●因果关系的层次必须分明;最高层次原因应该寻求到可以 直接采取具体措施为止。
●对于末端因素,特别是合格的“要因”应科学论证; ●应反映在相应的对策表上。 ●原因分析展开不充分,只是依靠少数人“闭门造车”。 ●画法不规范。
17
一个运用因果图的实例-1
QScR
18
一个运用因果图的实例-2
室外气温影响
①按操作者分层;表1。 ②按汽缸垫生产厂家分层。见表2。
操作者 王 李 张
合计
供应厂家 一 二
合计
表1 漏油
6 3 10 19 表2 漏油 9 10 19
按操作者分层 不漏油 13 9 9 31
按供应方分层 不漏油 14 17 31
漏油率(%) 32 25 53 38
漏油率(%) 39 37 38
表3
① 明确收集资料的目的; ② 究竟需要哪些资料? ③ 确定分析方法及负责人; ④ 根据不同目的,设计用于记录资料的调查表格式;

品管七大工具

品管七大工具
缺陷调查表如1-1表。
2、缺陷位置调查表
大多是画成产品外形图、展开图,然后在其上对缺陷位置的分布进行调查。缺陷位置调查表宜与措施相联系,能充分反映缺陷发生的位置,便于研究缺陷什么缘故集中在那儿,有助于进一步观看、探讨发生的缘故。
除产品外形图,用语言或文字描述缺陷发生的频数也是能够的,如表1-2所示。
(2)解决工作质量问题也可用排列图
不仅产品质量,其他工作如节约能源、减少消耗、安全生产等都可用排列图改进工作,提高工作质量。检查质量改进措施的成效。采取质量改进措施后,为了检验其成效,可用排列图来核查。假如确有成效,则改进后的排列图中,横坐标上因素排列顺序或频数矩形高度应有变化。
四、因果图
因果图是表示质量特性与缘故的关系的图。要紧用于查找质量问题产生的缘故,既分析缘故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关于要紧质量问题能够采取排列图法获得,然后依照分析问题的缘故,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解决。在生产过程中,引起质量波动要紧与人员、机器、材料、工艺方法和环境等因素有关,而一个问题的发生往往有多种因素交错在一起,从表面上难以迅速找出其中要紧的因素。我们能够运用收集信息的各种方法将阻碍质量的各种因素反映在一张图上,比较缘故大小和主次,从而迅速找出产生问题的要紧缘故;也确实是依照反映出来的要紧问题(最终结果),找出阻碍它的大缘故、中缘故、小缘故、更小缘故等等。探讨质量缘故,要从大到小,从粗到细,寻根究底,然后采取措施。因果图确实是通过层层深入的分析研究来找出阻碍质量缘故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从交错混杂的大量阻碍因素中理出头绪,逐步地把阻碍质量要紧、关键、具体缘故找出来,从而明确所采取的措施。
(2)分析缘故
通过分析,认为造成漏气有两个缘故:
①该工序涂密封剂的工人A、B、C三人的操作方法有差异;
②气缸垫分别由甲、乙两厂供给,原材料有差异。

精益生产常用工具

精益生产常用工具

精益生产常用工具精益生产是一种管理方法,旨在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和提高产品质量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在实施精益生产的过程中,有许多常用工具可用来帮助企业识别问题,改进流程,并挖掘潜在的改善机会。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精益生产工具:1. 价值流图:价值流图是一种用来可视化整个生产过程或价值流的工具。

通过绘制整个价值流,企业可以识别出价值和非价值增加的环节,并找到改进的机会。

2. 5S:5S是一种组织和部署工作场所的方法,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标准化和纪律。

通过实施5S,企业可以创造一个整洁、有序和高效的工作环境,从而减少浪费和提高工作效率。

3. 标准化工作:标准化工作是指为每个工作任务制定标准化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说明书。

通过制定和遵守标准化工作,可以确保每个工作任务都能按照相同的方式进行,从而提高质量和效率。

4. 拉动生产:拉动生产是一种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生产方式,通过减少库存和按需生产来降低成本和提高交付速度。

通过实施拉动生产,企业可以减少库存积压和过度生产导致的浪费。

5. 价值流分析:价值流分析是一种用来识别和消除价值流中的浪费和非价值增加活动的方法。

通过对整个价值流进行分析,企业可以找到改进的机会,并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

6. 周期时间分析:周期时间分析是一种用来测量和分析整个生产过程或价值流的时间的方法。

通过测量各个环节的时间,并分析其比例和关系,企业可以找到时间浪费和瓶颈,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7. 柔性生产:柔性生产是一种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生产方式,通过灵活地调整生产线和生产能力,以适应需求的变化。

通过实施柔性生产,企业可以降低库存、提高交付速度和灵活性。

8. 产能平衡:产能平衡是指在不同工序间平衡产能,以避免过剩和瓶颈的发生,从而提高效率和质量。

通过进行产能平衡,企业可以合理安排生产能力,以满足顾客需求并避免资源浪费。

综上所述,以上提到的工具是精益生产中常用的工具,通过使用这些工具,企业可以识别问题,改进流程,并发现潜在的改善机会,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品质管理7大工具

品质管理7大工具

控制图的种类:
按用途分: 分析用控制图:利用控制图对已经完成的生产
过程进行分析,以评估该过程是否稳定,或确认改进 的效果;
控制用控制图:对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实施质 量控制,以保持过程的稳定。
当确认生产过程处于稳定受控状况时,再将分 析用控制图的控制界限延长,转化为控制用控制图。
按质量数据的性质分:
➢ 将次数分配表作图,以横轴表示数值的变化,纵 轴表示次数
➢ 横轴与纵轴各取适当的单位长度,再将各组的组 界分别标在横轴上,各组界应为等距分布。
➢ 在图的右上角记入相关数据履历(数据总数、平均 值、标准差等),并划出规格的上、下限。
➢ 填入必要的事项,如产品名称、工序名称、时间 、制作者等。
由于实际要求公差中心为145,公差范围为130∽160, 由上图可看出产品的尺寸分布范围(27)≤公差(30),略 有富余;但尺寸分布中心(135.8)与公差中心(145)相 比偏移较大,应采取措施消除偏移量,否则将有较多废品 产生。
典型的 6 种图形:
(A)正常型
正常形:左右对称分布,呈正 态分布;
结论:显示过程正常。
(B)偏向型
偏向形:图形偏向一边,形成 不对称图形;
结论:作业员倾向性加工造成。
(C)双峰型
双峰形:出现两个高峰;
结论:质量数据来源于两个不 同的生产条件所造成的。
(D)孤岛型
孤岛形:直方图旁边出现小直 方图,形同孤岛;
操作 漏 不漏 漏气率 员 气 气 p/%
A 6 13 32 B 3 9 25 C 10 9 53 合计 19 31 38
表2 按工厂分层的漏气情况
供应 漏气 不漏 漏气


率p/%
甲厂 9 14 39

品质管理七大工具(ppt 23页)

品质管理七大工具(ppt 23页)
品質管理七工具
品質管理七工具
檢查表(Data collection form) 分層法(Stratification) 散布圖(Scatter) 排列圖(Pareto) 直方圖(Histogram) 因果圖(Cause-Effect diagram) 控制圖(Control Chart)
CL: LCL:
Number of Nonconformities per Unit
Defects
0.10
0.09
0.08
UCL=0.0746
0.07
0.06
0.05
0.04
CL=0.0400
0.03
0.02
0.01
LCL=0.0054
0.00
1
2
3
4
5
6
7
8
9 10
Point Number
PDCA循環圈
一、檢查表(Worksheet)
檢查表又稱調查表、核對表,它是用來進行數据的收集和整理, 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原因的初略分析。
常用的調查表有: (1)不合格品項目調查表 (2)缺陷位置調查表等
檢查表(Worksheet)
舉例: 11月份第一周錫爐后缺陷位置調查表
日期 錫珠
短路
假焊
Solder paste CpK 低)
(2)召集同該質量問題有關的人員參加“諸葛亮會”集 思廣益,
各抒己見。
邊,
(3)向右畫一條帶箭頭的主干線將質量問題寫在圖的右
一般按5M1E分類,然后圍繞各大原因逐級分析展開 到
能采取措施為止。
(4)記錄有關事項。
常見的錯誤及注意事項:
因果圖

品质管理:提升产品质量的七个工具

品质管理:提升产品质量的七个工具

品质管理:提升产品质量的七个工具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产品质量是一个企业无法忽视的重要方面。

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而品质问题常常会对企业声誉和竞争力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品质管理成为了所有企业必须关注的核心内容。

品质管理旨在通过使用一系列工具和技术来提升产品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本文将介绍七个常用的品质管理工具,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品质工具的重要性在介绍具体的品质管理工具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为什么这些工具如此重要。

品质工具是帮助企业分析和解决品质问题的重要工具。

它们能够帮助企业收集和分析数据,并找出产品质量的缺陷和潜在问题。

通过使用这些工具,企业可以迅速识别和解决质量问题,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从而满足客户的需求并提升企业的声誉。

七个品质管理工具1. 流程图流程图是一种图形化的工具,用于描述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

通过绘制流程图,企业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每个环节的操作步骤,从而发现潜在的品质问题。

流程图将整个过程可视化,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分析和改进生产过程。

通过优化流程,企业可以减少错误和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鱼骨图鱼骨图是一种用于分析问题原因的工具,也被称为因果图或“鱼刺图”。

它的基本原理是将问题放在图表的中央,同时将可能导致问题的各种因素绘制为鱼骨的刺。

通过使用鱼骨图,企业可以更清晰地了解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从而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3. 直方图直方图是一种图形化的工具,用来显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通过将数据划分为不同的区间并绘制柱状图,直方图可以快速显示数据的分布模式和偏差。

企业可以使用直方图来检查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并找出异常值或异常分布,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4. 散点图散点图是一种用于分析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图形工具。

通过绘制散点图,企业可以了解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例如产品参数和客户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散点图能够帮助企业确定关键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影响关键因素并提升产品质量。

质量管理中的七个重要工具

质量管理中的七个重要工具

质量管理中的七个重要工具质量管理中的七个重要工具引言:质量管理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达到客户的期望,企业需要采用一系列的工具和方法来监控、分析和改进其质量管理体系。

在质量管理的实践中,有七个重要的工具被广泛应用,以帮助企业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提高质量水平。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七个重要工具,并分享我对它们的理解和观点。

一、流程图流程图是一种将整个生产过程或服务流程可视化的工具。

通过绘制和分析流程图,企业可以识别出潜在的问题和瓶颈,并找到改进和优化的机会。

流程图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整个流程的步骤和关键节点,并发现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和风险。

通过使用流程图,企业可以实现对流程的控制和改进,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二、帕累托图帕累托图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确定导致质量问题最常见的原因,以及它们的重要性。

帕累托图的基本思想是80/20法则,即80%的问题通常来自于20%的原因。

通过绘制帕累托图,企业可以识别出最重要的问题和主要的质量改进机会。

这有助于企业集中资源和精力解决最重要的问题,从而获得最大的质量改进效果。

三、因果图因果图也被称为鱼骨图或石墨图,是一种将问题的根本原因和相关因素可视化的工具。

通过绘制因果图,企业可以深入分析导致质量问题的不同因素,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关联性。

这有助于企业确定问题的主要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和预防这些问题。

因果图可以帮助企业系统地分析和管理质量问题,以提高整体的质量水平。

四、控制图控制图是一种用于监控过程稳定性和质量一致性的工具。

通过绘制控制图,企业可以及时检测和纠正过程中的变异,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控制图可以帮助企业分析和理解过程的变异模式,并提供及时反馈,以便采取纠正措施。

通过使用控制图,企业可以实现过程的稳定和可控,以提供稳定一致的产品和服务。

五、直方图直方图是一种以图形方式展示数据分布的工具。

通过绘制直方图,企业可以了解质量特性的分布情况,并识别出异常值和偏差。

品管七大工具简介

品管七大工具简介

n
g. 标准差: 标准差(S ) = σ
35
六、直方图( 六、直方图(续)
IQC检验某一型号的Cable的宽度,其规 格值为81.00+2.55mm,测得如下数据, 试绘成直方图分析。
79.20 79.80 79.60 77.80 79.90 80.10 80.00 80.30 81.50 79.00 79.90 78.40 79.00 80.00 81.60 80.80 80.70 80.00 80.50 80.60 82.30 81.10 80.10 79.70 81.30 80.80 78.40 82.80 80.40 79.00 80.50 79.90 80.80 81.00 82.00 81.10 81.90 79.40 78.90 79.10 81.20 79.70 80.40 80.90 79.10 81.60 79.40 80.00 81.20 80.80 81.20 81.20 79.90 80.10 79.90 80.90 80.30 80.40 80.50 79.40 80.20 80.40 80.10 80.80 78.80 80.10 80.60 77.50 80.90 79.90 80.40 80.00 82.10 79.50 79.70 79.80 78.50 80.10 79.80 79.50 80.60 80.10 79.90 79.40 81.60 81.70 78.80 79.30 81.40 79.70 79.90 80.00 80.20 78.80 81.50 79.70 78.00 78.60 80.60 80.70
30
五、散布图( 五、散布图(续)
绘出散布图,如下:
从图上可以看出,在 此段温度范围内,硬 度与温度为比较显著 的正相关。(即温度 越高,硬度越大。

精益生产与品管七大工具经典

精益生产与品管七大工具经典

引入新技术
流程再造
创新技术将为精益生产和品管七大工 具带来更多可能性,例如人工智能、 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将有助 于提升生产效率和品控水平。
通过对生产流程的再造和优化,企业 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通过减少生产环节、引入自动 化设备等手段,实现生产过程的降本 增效。
定制化生产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企业需要 更加注重产品的定制化生产,通过精 益生产和品管七大工具的结合,实现 生产过程的精准对接和精细管理。
模板
模板包括流程图和甘特图等,这些模板主要用于 梳理和优化业务流程,帮助企业和团队更好地规 划和管理。
03
精益生产与品管七大工具的结合
精益生产与品管七大工具的关系
1
精益生产是一种以消除浪费、提高效率为核心 的生产管理方法。
2
品管七大工具是质量管理中常用的七种工具, 包括排列图、因果图、检查表、分层法、散步 图、直方图和散布图。
精益生产与品管七大工具 经典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精益生产概述 • 品管七大工具经典 • 精益生产与品管七大工具的结合 • 精益生产与品管七大工具的实施方案 • 精益生产与品管七大工具的效益评估 • 精益生产与品管七大工具的未来发展
01
精益生产概述
精益生产的定义与特点
精益生产是一种管理哲学,强调消除浪费、提高效率,以最 少的投入创造最大的价值。
1 2
制造业
精益生产在制造业的应用最为广泛,包括汽车 、机械、电子、化工等领域。
服务行业
精益生产也可以应用于服务行业,如医疗保健 、金融、物流等。
3
政府和公共事业
精益生产可以帮助政府和公共事业提高效率和 服务质量,如城市管理、教育、环保等领域。

精益生产10大工具

精益生产10大工具

精益生产的十大工具1、准时化生产(JIT) 准时生产方式是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其基本思想是“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这种生产方式的核心是追求一种无库存的生产系统,或使库存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

2、单件流 JIT是精益生产的终极目标,它是通过不断消除浪费、降低库存、减少不良、缩短制造周期时间等具体要求来实现的。

单件流是帮助我们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手法之一.3、看板管理(Kanban)看板是可以作为交流厂内生产管理信息的手段.看板卡片包含相当多的信息并且可以反复使用.常用的看板有两种:生产看板和运送看板。

4、零库存管理工厂的库存管理是供应链的一环,也是最基本的一环。

就制造业而言,加强库存管理,可缩短并逐步消除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滞留时间,减少无效作业和等待时间,防止缺货,提高客户对“质量、成本、交期”三大要素的满意度。

5、全面生产维护(TPM) 以全员参与的方式,创建设计优良的设备系统,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实现安全性和高质量,防止故障发生,从而使企业达到降低成本和全面生产效率的提高.6、运用价值流图来识别浪费生产过程中到处充斥着惊人的浪费现象,价值流图(ValueStreamMapping)是实施精益系统、消除过程浪费的基础与关键点。

7、生产线平衡设计由于流水线布局不合理导致生产工人无谓地移动,从而降低生产效率;由于动作安排不合理、工艺路线不合理,导致工人三番五次地拿起或放下工件。

8、拉系统与补充拉系统所谓拉动生产是以看板管理为手段,采用“取料制”即后道工序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生产,对本工序在制品短缺的量从前道工序取相同的在制品量,从而形成全过程的拉动控制系统,绝不多生产一件产品。

JIT需要以拉动生产为基础,而拉系统操作是精益生产的典型特征.精益追求的零库存,主要通过拉系统的作业方式实现的。

9、降低设置时间(SetupReduction) 为了使停线等待浪费减为最少,缩短设置时间的过程就是逐步去除和减少所有的非增值作业,并将其转变为非停线时间完成的过程.精益生产是通过不断消除浪费、降低库存、减少不良、缩短制造周期时间等具体要求来实现的,降低设置时间是帮助我们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手法之一.10、持续改善(Kaizen) 当开始精确地确定价值,识别价值流,使为特定产品创造的价值的各个步骤连续流动起来,并让客户从企业拉动价值时,奇迹就开始出现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㈡、检查表的种类
① ② ③ ④ 不合格项检查表 不合格位置检查表 不合格原因检查表 工序分布检查表
检 查 表
产品名称: 工 序: 检查总数: 年 月 日: 工厂名称: 系 名: 检查员姓名:
(三)、制作要点
① 确定制作什么类型的表, 明确制作目的 种 ② 充分分析分类的项目 表面伤 裂纹 ③ 记录要以简单为佳
三、柏拉图
㈠ 什么叫柏拉图
在制造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不良的情况。将这些不良项目按数据的大小顺序 自左向右进行排列而列出的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些项目有问题,影响的程度 如何,我们可以针对重要的项目进行调查、分析,采取可行的改善措施。柏拉图就 是利用统计的手法,以图的形式将这些不良现象表现出来。
100
期”和“不良项目”进行如下分类。 按日期分类 按不良项目分类
2/1(星期一):18件 2/2(星期二):20件 2/3(星期三):20件 2/4(星期四):17件 2/5(星期五):16件
螺丝松动: 33件 里程表有灰尘:12件 外面伤: 18件 焊接不良: 5件 粘接不良: 10件
动作不良:5件 缝隙不良:3件 零件掉落:3件 外面脏污:2件
步骤2
写出特性并画出椎骨
步骤3
写出构成大骨的要因
从影响特性的要因中,找出涵盖面较广的要因,将其填入大骨处 。若代表大骨的特性与物品有关,较简便的归纳方法是列举出4M (作业人员、机械、作业方法、材料)。除此之外,还可加上测 定、环境等因素。将不同的工序(如粗加工、前加工、后加工 等)作成大骨,也是可以的。 在画中骨、小骨、细骨时,须对要因进行分解,直至可以采取行 动。一般说来,在小骨上即可采取行动。 理想的做法是,通过对数据的解析(验证)把握各项要因的影响 程度。如没有数据,可以通过举手表决的形式把有关人员的意见 总结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可举手2次左右。
直方图最基本的使用方法是把握分布的形态。 工序异常 ② 调查分散和偏离的原因 出现[双峰]、[孤岛]等不规则形状
通过比较用4M等分层的直方图,可以了解分散和偏离的原因。
③ 通过与规格相比较,可了解是否有问题。 记入规格值后,就可以了解相对于规格的分散、不良的发生状况。
④ 研究改善前后的效果
将其用于解决工作现场的问题后,就能很清楚地了解平均值和分散的改善。
E
F G
13.9
14.1 13.6
14.5
12.9 14.0
14.0
13.9 14.0
13.3
14.1 14.4
15.0
13.7 14.0
13.9
14.0 13.2
13.5
柏拉图是十九世纪意大利的经济学家柏拉特就 当时国民的财产与所得的分布曲线考虑出来的一种 反映其特征的法则。并因此发现了财产的绝大部分 为一小部分人所拥有,大部分的国民处于贫困状态。 劳伦斯为了表现所得分布的不平等,用累积度数的 百分率曲线表示出了这一现象,取名为劳伦斯曲线。 对于这个柏拉特法则,美国的朱兰博士认为可 以应用于品质管理,推荐把它用在不良对策中发现 重大问题。即:不良损失额中的大部分被几个项目 的不良所占据。剩下的及少部分由多数的不良项目 占有。如果对前者的不良项目制定不良对策予以实 施,即可大幅度的降低成本。 财 产 的 累 积 百 分 率
② 特性和原因因素尽可能表述得简洁具体
不要用长篇文章来表述,只用一两句短语表述出来。 特性和要因(结果和原因)关系需采用大家都能理解的表述形式。
【例】
特性
焊接不良多 减少焊接不良
列举作为原因的要因 提示针对要因的对策方案
③ 更具体地追查原因
反复的问“为什么”,不仅只注意大骨、中骨,追查要因须深入到小骨、细骨的层次。
(4)直方图的制作方法 *举例*
某制药公司9月1日至9月30日制造了一批感冒药品,约1 万个,每天抽取5个,对重量进行测定,取得下列数据: (标准为13.75±1.05g) 感冒药品的重量(g)
① A B C D E F G H I J 13.8 14.2 13.4 14.2 13.9 14.1 13.6 14.6 14.4 13.1 ② 14.2 14.1 14.3 13.7 14.5 12.9 14.0 13.7 14.0 14.4 ③ 13.9 13.5 14.2 13.8 14.0 13.9 14.0 14.7 13.7 14.4 ④ 13.7 14.3 14.1 14.1 13.3 14.1 14.4 13.6 14.1 14.9 ⑤ 13.6 14.1 14.0 13.5 15.0 13.7 14.0 13.9 13.5 14.4 ⑥ 13.8 14.0 13.7 14.1 13.9 14.0 13.2 14.8 13.9 14.5 ⑦ 13.8 13.0 13.8 14.0 13.5 14.1 14.5 13.6 14.0 13.8 ⑧ 13.6 14.2 14.8 13.6 13.9 13.7 13.9 14.0 14.7 13.3 ⑨ 14.8 13.9 13.8 14.3 13.9 13.8 13.7 14.2 14.2 14.5 ⑩ 14.0 13.7 13.7 14.3 14.0 14.7 14.3 13.5 14.8 14.0
不良项目
四、特性要因图
⑴ 什么叫特性要因图(因果图、鱼骨图、石川图)
特性要因图是一种用于分析质量特性(结果)与可能影响质量特性的 因素(原因)的一种工具。
大骨
小骨 孙骨 中骨 主骨 主 要 原 因
结 果
因果图的的用途:
① 分析因果关系; ② 表达因果关系; ③ 通过识别症状、分析原因、寻找措施,促进问题解决。
累积不 良件数
40 65 80 90 95 97
累积 比率
40.00% 65.0% 80.0% 90.0% 95.0% 97.0%
2月2日 二
2月3日 三

//// //// // / //
合计 40 25 15 10 5 2 1 1 1 100
螺丝松动 外表划伤 距离计积尘 连接不良 焊接不良 动作不良 间隙不良 部件摔落 外表污迹 计 其他
16
SL
χ
SU
n=100 χ=33.6 s=2.98 Cp=1.30 Cpk=1.10
频 度 数
12
8
4
0
27.5
33.5
39.5
尺寸(CM)
成型树脂尺寸直方图
(2)直方图的特点
① 数据的分布形状 ② 数据的中心位置 ③ 数据分散的大小 ④ 数据和规格的关系
一目了然
(3)直方图的用途
① 把握分布的形态
【实施大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的注意事项】 *绝对不可进行好坏评判。 *无所顾及的各抒己见。 *在他人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更好的意见,形成连 锁反应—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意见数量越多越好。 大骨:4~8; 中骨:4~5; 小骨:2~3; 细骨: 视情形而定
*有时候被认为没有价值的意 见却是重要的原因。 *一旦自己的意见被他人忽视, 就会不再提意见了。 必须注意上述情况。
培训内容
QC 七大手法
一、检查表 二、层别法 三、柏拉图 四、因果图 五、直方图 六、散点图 七、管制图
一、检 查 表
㈠、什么叫检查表
为了获取数据并加以整理,必须采用某种手法,以方便的记录有关数据,并且 以便于整理的方式把这些数据集中起来——检查表就是适应这种需要而设计出来的 一种表格;通过检查表,只需进行简单的检查(确认),就能收集到各种信息。
程序1
收集数据
9月1日~30日之间,每天抽取5个药品B,测定重量得到100个数据。 (n=100)
程序2
① A B C D 13.8 14.2 13.4 14.2
查找所有数据中的最大值Xmax和最小值Xmin。
② 14.2 14.1 14.3 13.7 ③ 13.9 13.5 14.2 13.8 ④ 13.7 14.3 14.1 14.1 ⑤ 13.6 14.1 14.0 13.5 ⑥ 13.8 14.0 13.7 14.1 ⑦ 13.8 13.0 13.8 14.0 ⑧ 13.6 14.2 14.8 13.6 ⑨ 14.8 13.9 13.8 14.3 ⑩ 14.0 13.7 13.7 14.3
步骤4
针对每根大骨不断探询“为 什么”,画出“中骨”“小 骨”“细骨” 将被视为对特性有很大影响 的要因用圆圈标出来 写上图的名称、产品名称、 制作年月日、参与制作人员 的姓名
步骤5步骤6⑶ 源自作时的注意事项① 集思广益的制作
在制作特性要因图过程中,QC小组全体成员的积极参与,充分的交换意见,即真正做到集 思广益,是至关重要的。
螺丝松动 距离计积尘 外表划伤 焊接不良 连接不良 动作不良 间隙不良 部件摔落 外表污迹 计 检查合计
//// //// //// //// //// //// //// //// / // //// // ////
1 1
100
100.0%
2037
不良率
4.5%
100
100
100.0%
制作柏拉图
二:分层的方法
进行分层时,原则上必须选择对特性(结果)产生影响的要素,作为分层的标 准(项目)。
标准(项目)
1.时间经过 2.作业员的差异 3.机器、设备的差异 4.原材料、零部件的差异 5.作业方法、作业条件的差异 6.测试方法、检查方法的差异 7.其它
具 体 内 容
小时、上午、下午、刚开始作业时、刚结束作业时、白天、夜晚、日期、星期、周、 月、季度 作业员、男、女、年龄、岗龄、班次、新人、熟练工 机器设备、型号、新旧、生产线、工具夹 厂家、供货商、产地、入场批次、制造批次、零件批次、化学成分、在库期限 加工方法、作业方法、生产线的节拍、作业条件(温度、压力、速度、工具)、气温 、温度、天气 测定器、测定人、测定方法、抽样、检查人、检查地点、检查方法、照明条件 新产品、老产品、初始化产品与其他、良品、不良品、包装、运输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