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新导学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课件:23.1 2.第2课时 互余两角正余弦的关系

合集下载

2019秋新导学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课件:23.1 1.第2课时 正弦与余弦

2019秋新导学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课件:23.1 1.第2课时 正弦与余弦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2课时 正弦与余弦
分层作业
1.如图 23-1-14,在 Rt△ABC 中,∠C=90°,AB=13,BC=12,则下列三
角函数表示正确的是( A )
A.sin A=1123
B.cos A=1123
C.tan A=152
D.tan B=152
图 23-1-14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2课时 正弦与余弦
第2课时 正弦与余弦
第23章 解直角三角形
23.1 1.第2课时 正弦与余弦
学习指南
知识管理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分层作业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2课时 正弦与余弦
学习指南
★本节学习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由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求锐角三角函数值 此内容为本节的重点.为此设计了【归类探究】中的例 1;【当堂测评】中的 第 1,2 题;【分层作业】中的第 1,3,4,5 题. 2.由一个三角函数值求边长或其他三角函数值 此内容为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为此设计了【归类探究】中的例 2;【当堂 测评】中的第 3,4 题;【分层作业】中的第 2,6,7,8,9 题.
图 23-1-20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2课时 正弦与余弦 解:在 Rt△ACD 中, CD=6,tan A=CADD=32, ∴AD=taCnDA=4, ∴BD=AB-AD=8. 在 Rt△BCD 中, BC= BD2+CD2= 82+62=10, ∴sin B=CBDC=35,cos B=BBDC=45, ∴sin B+cos B=75.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2课时 正弦与余弦
★课堂导入★ 如图,为了绿化荒山,某地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着山坡铺设水管, 在山坡上修建一座扬水站,对坡面的绿地进行喷灌.现测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角 的度数是 30°,为使出水口的高度为 35 m,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沪科版】数学九上:23.1《锐角的三角函数》ppt课件(1)

【沪科版】数学九上:23.1《锐角的三角函数》ppt课件(1)

3 5.在Rt∆ABC中,∠C=90°,AC=12, tan A ,求BC的 4 长。
6.某人沿着一斜坡向上走了200米,他上升的高度是
20 2 米,求这个斜坡的坡度。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 · · · · ·
h

l
h i l
于是有
(坡度通常写成
面的夹角叫做坡角,记作

h i tan l
学以致用
例1 如图,在Rt∆ABC中,∠C=90°, AC=4,BC=3,求tanA和tanB.
试试身手
1.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各边的长都缩小了2倍,则角A的正切值 ( ) C A. 缩小2倍 B. 扩大2倍 C. 没有变化 D. 无法确定
30
80 100
40
交流问题4:
B1 B2
C1
C2
BC B1C1 B2 C 2 在这些直角三角形中,当锐 AC AC1 AC 2 角A的大小确定后,无论直
角三角形的大小怎样变化, ∠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总 是一个固定的值。
有什么关系?从中你能 得到什么结论?
定义: 如图,在Rt△ABC中,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 与邻边的比叫做∠A的正切(tangent),记 作tanA,即
2. 如图,在Rt∆ABC中,∠C=90°,CD为斜边 上的个高, BC=3,AC=4, ∠BCD= 值是( ) A

,则
tan
4 D. 5

3 A. 4
4 B. 3
3 C. 5
3. 在Rt∆ABC中,∠C=90°,a、b分别是∠A、 ∠B的对 2 边, 3a 2b ,则 tan A 3 4.河堤横断面如图所示,堤高BC=5米,迎 水坡AB=10米,则AC= 5 3 米,斜坡AB 的坡比i= 3 :3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3.2《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课件 (共15张PPT)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3.2《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课件 (共15张PPT)

sin B b
c
c
b sin B

20 sin 35

20 0.57
35.1
你还有其他 方法求出c吗?
例题拓展
例3、在△ABC中,∠A=550,b=20cm,c=30cm。 求三角形的面积S△ABC
解:作AB边上的高CD,在Rt△ACD中
C
CD=AC·sinA=bsinA
sABC

1 2
AB
CD

1 bc sin 2
A
当∠A=550,b=20cm,c=30cm时,A 有 D
B
SABC

1 bc sin 2
A

1 20 30sin 55 2
1 20 30 0.8192 245.8(cm2 ) 2
练习
在Rt△ABC 中,∠C=90°,根据下
列条件解直角三角形;
A
b
c
Ca
B
例题解析
例1、 如图,在Rt△ABC中,∠C=90°,B 42 6', c 287.4
解这个直角三角形
解: A 90 42 6' 47 54'
由cos B a ,得 c
A
287.4
42 6'
C
B
a ccos B 287.40.7420 213.3
由sinB b ,得 c
b csin B 287.40.6704 192.7
例题解析
例2 、如图,在Rt△ABC中,∠B=35°,b=20,
解这个直角三角形(精确到0.1)
A
解:∠A=90°-∠B=90°-35°=55° c

九年级数学上册 23.1 锐角的三角函数(第2课时)精品导学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九

九年级数学上册 23.1 锐角的三角函数(第2课时)精品导学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九

第2课时 一般锐角的三角函数值1.经过许多科学家不断地改进,不同角的三角函数值被制成了常用表,三角函数表大大改进了三角函数值的应用.三角函数表又被带有sin ,cos 和tan 功能键的计算器所取代.2.在角为锐角时,正切函数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增大,正弦函数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增大,余弦函数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减小.3.已知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值,求这个锐角,也可用计算器来解决.4.用计算器求值:sin 23°5′+cos 66°55′≈1.5.比较大小:sin 36°<sin 72°;cos 54°>cos 83°;tan 68°>tan 43°.6.已知α是锐角,且cos α=0.979 4,下列各值中,与α最接近的是( ).A .73°33′ B.73°27′ C.11°37′ D.11°45′答案:C1.用计算器求一般锐角的三角函数值【例1】 用计算器计算cos 44°的结果(精确到0.01)是( ).A .0.90B .0.72C .0.69解析:不同的计算器的操作方法不同.答案:B针对性训练见当堂检测·基础达标栏目第5题2.锐角三角函数值的大小比较【例2】 比较大小:(1)cos 60°__________cos 40°;(2)tan 44°__________tan 88°.解析:由于余弦函数在角为锐角时,函数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cos 60°<cos 40°;正切函数在角为锐角时,函数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增大,所以tan 44°<tan 88°.答案:(1)< (2)<余弦函数的增减性与正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增减性不一样,容易将余弦函数看成和正弦函数一样而出现错误cos 60°>cos 40°.针对性训练见当堂检测·基础达标栏目第3题1.在正方形网格中,△ABC 的位置如图所示,则cos B 的值为( ).A .12B .22C .32D .33答案:B2.在Rt△ABC 中,∠C=90°,a ∶b =3∶4,运用计算器计算,∠A 的度数约为(精确到1°)( ).A .30° B.37° C.38° D.39°答案:B3. 如图,已知45°<∠A <90°,则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A .sin A=cos AB .sin A >cos AC .sin A >tan AD .sin A <cos A解析: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增减性、sin A 随角度的增大而增大;cos A 随角度的增大而减小.答案:B4.如图,AC 是电杆AB 的一根拉线,测得BC =6 m ,∠ACB=52°,则拉线AC 的长为( ).A .6sin 52° mB .6tan 52°m C .6·cos 52° m D.6cos 52°m 答案:D5.用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精确到0.000 1):sin 68°=________,cos 75°24′=________.答案:0.927 2 0.252 16.如图,△ABC 中,AB =AC ,∠B=22.5°,求tan 22.5°的值.解:∵AB=AC ,∠B=22.5°,∴∠BCA=∠B=22.5°.∴∠DAC=∠BCA+∠B=45°.又∠D=90°,∴∠DCA=45°,∴AD=CD .设AD =CD =x ,则AB =AC =2x ,BD =x +2x =(1+2)x ,∴tan 22.5°=CD BD =x (2+1)x=2-1.。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课件:23.1.1.2正弦与余弦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课件:23.1.1.2正弦与余弦
23.1 锐角的三角函数
23.1.1 锐角的三角函数
第2课时 正弦和余弦
1.在 Rt△ABC 中,当锐角 A 的大小确定后,无论直角三角形的大小
怎样变化,∠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邻边与斜边的比总是一个_固__定__值__.
2.如图,在 Rt△ABC 中,锐角 A 的_对___边__与__斜__边__的比叫做∠A 的
2.(4 分)如图,在△ABC 中,∠C=90°,AB=13,BC=5,则下 列结论错误的是( C )
A.sinA=153 B.cosA=1123 C.tanB=152 D.sinB=1123
3.(4 分)如图,在 Rt△ABC 中,∠ACB=90°,BC=3,AC=4,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 BC 的延长线于点 E,则 CE 的长为( B )
3
3
A.5
B.4
4
4
C.5
D.3
6.(4 分)(2014·雅安)a,b,c 是△ABC 的∠A,∠B,∠C 的对边,
且 a∶b∶c=1∶ 2∶ 3,则 cosB 的值为( B )
6 A. 3
2 C. 2
3 B. 3
2 D. 4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2 A.3<m<1
B.2<m<3
C.0<m<1
12 D.3<m<3
二、填空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13.如图,△ABC 中,∠C=90°,AB=8,cosA=34,则 AC 的长是__6__.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3.2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第1课时)教学ppt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3.2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第1课时)教学ppt
初中数学课件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1)
新课引入
解直角三角形常
用关系:
∠A+ ∠ B=90°
c
解直角 三角形
a2+b2=c2
三角函数 关系式
A
b
sin A a , sin B b
c
c
cos A b , cos B a
c
c
tan A a , tan B b
b
a
灿若寒星
例题分析
例2 在 △ABC中,
∠A=55°,b=20cm,Cc=30cm,求三角形的面
积S△ABC(精确到b 0.1cm2)
55°
A
c
B
灿若寒星
例题分析
解 :如图,作AB上的高CD.在
Rt△ACD1 中, 2
∵CD=A1C·sinA=bsinA 2
C b
∴S = △ABC 1 AB·CD
2
1
60°
3
2
1 2
3
新课讲解
练一练
B
如图,Rt△ABC中,∠C=90°,
(1)若∠A=30°,BC=3,则AC= 3 3

(2)若∠B=60°,AC=3,则BC=
3
A
C
(3)若∠A=α°,AC=3,则BC= (4)若∠A=α°,BC=m,则AC=
3 tan
m
tan
灿若寒星
新课讲解
解直角三角形的原则:
(1) 有角先求角 (2) 有斜用弦,
宁乘毋除,
无角先求边 无斜用切; 取原避中.
灿若寒星
例题分析
例1 在Rt△ABC中,
∠C=90°,∠ac B=42°6',c=287.4,解这个直角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 23.1锐角的三角函数 课件(19张PPT)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   23.1锐角的三角函数 课件(19张PPT)

梯子AB和EF哪个更 陡?你是怎样判断
的?
?
小颖的问题,如图:
A
E
4m
3.5m
B 1.5m C F 1.3m D
同类问题多种变化
梯子AB和EF哪个 更陡?你是怎样
判断的?
小亮的问题,如图:
E A
4m
6m
B 2m C F 3m D
同类问题多种变化
小明和小亮这样想,如图:
如图,小明想通过测量B1C1及AC1, 算出它们的比,来说明梯子AB1的 倾斜程度;
课堂作业 1:书本练习1、2、3题 2:完成同步练习
如果改变B2在梯子上的位置 (如B3C3 )呢?
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
B1
B2 B3
A
C3 C2
C1
用心想一想
结论:仍能得到
当直角三角形中的锐角确定 之后,它的对边与邻边之比 也随之确定。
A
B1
B2 B3
C3 C2
C1
知识升华
在Rt△ABC中,如果锐角A确定,那么锐 角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便随之确定,这个比 叫做∠A的正切,记作tanA,即
23.1锐角的三角函数
从生活实践开始
源于生活的数学同类问题多种变化 Nhomakorabea梯子AB和EF哪个 更陡?你是怎样
判断的?
?
小丽的问题,如图:
E
A
5m
6m
B 2m C F 2m D
同类问题多种变化
梯子AB和EF哪个 更陡?你是怎样
判断的?
小明的问题,如图:
A
E
5m
5m
B 2m C F 2.5m D
同类问题多种变化
B
斜边 ∠A的对边

沪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3章课件:23.1.2 第2课时 互余两角的三角函数值

沪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3章课件:23.1.2 第2课时  互余两角的三角函数值

tan A a , tan B b ,
b
a
tan A 1 . tan B
B
c
a

A
b
C
结论:互余两个锐角的正切值互为倒数.
例3 在△ABC中,∠A,∠B是锐角,tan A,tan B是方 程3x2-tx+3=0的两个根,则∠C=___9_0_°__.
解析:∵tan A,tan B为方程3x2-tx+3=0的两根, ∠A,∠B是锐角.
A. 1 B. 2 3 C. 1 D . 3
3
3
2
解析:利用互余两角的正弦和余弦之间的关系可快速 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但要注意的是该结果只对互余的 两个角成立.
例2 已知cos α= 3 ,α+β=90°,则cos β=( 5
C
)
A. 1
B.2 C. 4
D. 3
5
5
5
4
解析:∵cosα= 3 ,α+β=90°,∴sinβ=cosα= 3 .
∴ tanB= 4 .
3
又∵ sinA= 3 ,
5
∴ cosB= sinA= 3 .
5
2.计算: tan33°·tan34°·tan35°·tan55°·tan56°·tan57°
解:原式=(tan33°·tan57°)( tan34°·tan56°) (tan35°·tan55°)
=1×1×1 =1
sin B b , c
cosB a , c
A
∴sin A=cos B, cos A=sin B.
B
c
a

b
C
∴sin A=cos B,cos A=sin B. ∵∠A+∠B=90°, ∴∠B=90°-∠A, 即sin A=cos B=cos(90°-∠A), cos A=sin B= sin(90°-∠A).

九年级数学上册 23.1.1 第2课时 正弦和余弦课件 (新版)沪科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 23.1.1 第2课时 正弦和余弦课件 (新版)沪科版
AB A' B'
B' B
A
C
A'
C'
在图中,由于∠C=∠C'=90°,∠B=∠B'=α,
所以Rt△ABC∽Rt△A'B'C'
BC AB B'C' A' B'
BC B'C' AB A' B'
归纳
这就是说,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B的度数一定时,不管 三角形的大小如何,∠B的邻边与斜边的比也是一个固定值.
tanA的值.
B
解:∵ cos A AC 15 AB 17
∴ 设AC=15k,则AB=17k
A
C
所以 BC AB2 AC2 (17k)2 (15k)2 8k sin A BC 8k 8 , AB 17k 17 tan A BC 8k 8 . AC 15k 15
探究归纳
如图,在Rt△ABC中,∠C=90°,当锐角A确定时,∠A的 对边与斜边的比就随之确定,此时,其他边之间的比是否 也确定了呢?为什么?
B
斜边c
对边a
A
邻边b C
任意画Rt△ABC 和Rt△A'B'C',使得∠C=∠C'=90°,∠B=
∠B'=α,那么 AC与 A' C有' 什么关系.能解释一下吗?


b
2
c

a2 b2 c2

c2 c2
1
1.sinA、cosA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A是锐角(注意数形
结合,构造直角三角形).
2.sinA、 cosA是一个比值(数值).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3.2第1课时解直角三角形 课件(共19张PPT)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3.2第1课时解直角三角形  课件(共19张PPT)
D
C
拓展提升
1.如图,在△ABC中,∠A=30︒,∠B=45︒,AC=2 ,求AB的长.解:作CD⊥AB于D,∠A=30°, ∴AD=AC, 在Rt△BCD中,∠B=45°,
2.已知,如图,在△ABC中,AD是边BC上的高,E为边AC的中点,BC=14,AD=12, .求: (1)线段DC的长; (2)tan∠EDC的值.解:(1)∵AD是边BC上的高,AD=12,
∠A的对边
斜边斜边
∠B的邻边
斜边
∠A的对边
∠A的邻边
∠B的对边
∠B的邻边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事实上,在直角三角形的六个元素中,除直角外,如果再知道两个元素(其中至少有一个是边),这个三角形就可以确定下来,这样就可以由已知的两个元素求出其余的三个元素.
探索新知
例1 如图,在Rt△ABC中,∠C=90°,∠B=42°6',c=287.4,解这个直角三角形(精确到0.1).解:∵cosB= ,∴a=c cosB=287.4×0.7420≈213.3 . ∵sinB= ,∴b=c sinB=287.4×0.6704≈192.7 . ∠A=90º-∠B=90º-42º6′=47º54′ .
(2)∵E是斜边AC的中点, ∴DE=EC, ∴∠EDC=∠C, 在Rt∆ADC中, ∴
归纳小结
在解直角三角形的过程中,一般要用到下面一些关系:(1)三边之间的关系 (勾股定理)(2)两锐角之间的关系∠A+∠B=90°.(3)边角之间的关系sinA= , sinB= , cosA= , cosB= ,tanA= , tanB= .
归纳
根据以上探究,解直角三角形有哪些类型?试填写下表

九年级数学上册 23.1.2 互余两角的三角函数值(第2课时)课件 (新版)沪科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 23.1.2 互余两角的三角函数值(第2课时)课件 (新版)沪科版
又∵ sinA= 3 , 5
∴ cosB= sinA= 3 . 5
10
2.计算: t解an:33t°an3·t3a°n3·4t°an3·t4a°n3·5t°an·3t5an°55·t°an·5ta5n°56·t°an·5ta6n°57·°tan.57°
=( tan33°·tan57°) ( tan34°·tan56°) ( tan35°·tan55°) =1
tan A a ,tan B b ,
b
a
tan A 1 . tan B
结论:
B
c
a

A
b
C
互余两个锐角的正切值互为倒数.
9
当堂练习
1.在△ABC中,∠C=90°,tanA= 3 ,sinA= 3 ,求tanB,
4
5
cosB.
解:∵在△ABC中,∠C=90°,tanA= 3 , 4
∴ tanB= 4 . 3
4
讲授新课
一 互余两角的正弦、余弦值的关系
问题引导
问题 这个规律是否适合任意一个锐角呢?你能够用所学
的知识证明你的结论吗?
A
提示:使用三角函数的定义证明.
b
c
CaB
5
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一个锐角确定,那么这个角的对边,邻边和
斜边之间的比值也随之确定.
sin A a , c
cos A b , c
7
练一练 下列式子中,不成立的是( B ) A.sin35°=cos55° B.sin30°+ sin45°= sin75° C. cos30°= sin60° D.sin260°+cos260°=1
8
二 互余两个锐角的正切值的关系

2019秋新导学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课件:本章复习课

2019秋新导学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课件:本章复习课

D.80°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本章复习课
4.[2017·怀化]计算: | 3-1|+(2 017-π)0-14-1-3tan 30°+3 8. 解:| 3-1|+(2 017-π)0-14-1-3tan 30°+3 8 = 3-1+1-4-3× 33+2 = 3-4- 3+2 =-2.
图7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本章复习课
【解析】 ∵AR=40 km,∠ARL=30°, ∴AL=20 km,LR=20 3 km. 在 Rt△BLR 中,∵∠BRL=45°, ∴BL=LR=20 3 km, ∴火箭在这 n s 中上升的高度为 AB=BL-AL=20( 3-1) km.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本章复习课 11.[2017·郴州]如图 8,C 城市在 A 城市正东方向,现计划在 A,C 两城市间 修建一条高速铁路(即线段 AC).经测量,森林保护区的中心 P 在城市 A 的北偏东 60°方向上,在线段 AC 上距 A 城市 120 km 的 B 处测得 P 在北偏东 30°方向上.已 知森林保护区是以点 P 为圆心,100 km 为半径的圆形区域,请问计划修建的这条 高速铁路是否穿越森林保护区?(参考数据: 3≈1.732)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本章复习课
类型之三 解斜三角形 8.[2017·临沂]如图 5,在▱ABCD 中,对角线 AC,BD 相交于点 O.若 AB=4, BD=10,sin∠BDC=35,则▱ABCD 的面积是 24 .
图5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本章复习课
【解析】 如答图,过点 C 作 CE⊥BD 于点 E,
图8
课件目录
首页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案1:23.1.1 第2课时 正弦和余弦2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案1:23.1.1 第2课时  正弦和余弦2

1.锐角的三角函数第2课时正弦和余弦教学思路〔纠错栏〕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正弦、余弦的含义,会在直角三角形中求出某个锐角的正弦和余弦值。

2.能用函数的观点理解正弦、余弦和正切。

教学重点:正弦、余弦的概念.教学难点:准确运用正弦、余弦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条边的比.☆预习导航☆一、链接:如图,在Rt△ABC中,tanA = 〔〕,tanB=〔〕.二、导读:〔用边的比表示〕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第115页内容后,再思考以下问题:1.如图,在Rt△ABC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A的正弦,记作sinA,即 sinA =aBCA==∠斜边的对边2、如上图,在Rt△ABC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A的余弦. 记作cosA,即 cosA =bACA==∠斜边的邻边☆合作探究☆1.:如图,∠ACB=90°,CD⊥AB,垂足为D.〔1〕sinA=BCAC=()()〔2〕ABCD)()(Bsin==〔3〕BCBCDCDACD)(cos,)(cos=∠=∠〔4〕)()(tan,)()(tanACBDBACCDA====2.在△ABC中,∠C = 90°,sinA =53,求那么cosA=教学思路 〔纠错栏〕 3.请你分别求出图中∠A 和∠B 的各个三角函数值。

☆ 归纳反思 ☆ ☆ 达标检测 ☆ 1.ABC Rt ∆中,∠C=90°,AC=4,BC=3,B cos 的值为〔 〕. A 、 51 B 、53 C 、 34 D 、 43 ABC Rt ∆的三边同时扩大到原来的n 倍,那么A sin 的值〔 〕 A 、不变 B 、扩大到原来的n 倍 C 、缩小到原来的n 1 D 、不确定 3.在Rt △ABC 中,∠C =90°,AC =3,BC =1, 那么sinA =_____,cosB=_______,cosA=________,sinB=_______. 4.在Rt △ABC 中,∠C =90°,tanA =43,AB =10,求BC 和cosB 。

九年级数学上册23.1.1第2课时正弦和余弦学案沪科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23.1.1第2课时正弦和余弦学案沪科版

1.锐角的三角函数第2课时正弦和余弦[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正弦、余弦的含义,会在直角三角形中求出某个锐角的正弦和余弦值.2、能用函数的观点理解正弦、余弦和正切.[学习重点与难点]在直角三角形中求出某个锐角的正弦和余弦值。

[学习过程] 一、情景创设1、问题1:如图,小明沿着某斜坡向上行走了13m后,他的相对位置升高了5m,如果他沿着该斜坡行走了20m,那么他的相对位置升高了多少?行走了a m呢?20m13m2、问题2:在上述问题中,他在水平方向又分别前进了多远?二、探索活动1、思考:从上面的两个问题可以看出:当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的大小已确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________;它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________.(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2、正弦的定义如图,在Rt△ABC中,∠C=90°,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a与斜边c的比叫做∠A的______,记作________,即:sinA=________=________.3、余弦的定义如图,在Rt△ABC中,∠C=90°,我们把锐角∠A的邻边b与斜边c的比叫做∠A的______,记作=_________,即:cosA=______=_____。

(你能写出∠B的正弦、余弦的表达式吗?)试试看。

___________.4、牛刀小试根据如图中条件,分别求出下列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余弦值。

5、思考与探索怎样计算任意一个锐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呢?(1)如图,当小明沿着15°的斜坡行走了1个单位长度时,他的位置升高了约0。

26个单位长度,在水平方向前进了约0。

97个单位长度。

根据正弦、余弦的定义,可以知道:sin15°=0.26,cos15°=0。

97(2)你能根据图形求出sin30°、cos30°吗?sin75°、cos75°呢?sin30°=_____,cos30°=_____.sin75°=_____,cos75°=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1)如答图,过点 B 作 BH⊥AC 于点 H, 在 Rt△ABH 中,BH2+AH2=AB2, 且 sin A=BAHB,cos A=AAHB, ∴sin2A+cos2A=BAHB22+AAHB22=BHA2+B2AH2=1. (2)∵sin2A+cos2A=1,sin A=35, ∴cos2A=1-352=1265, ∵cos A>0,∴cos A= 1265=45.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2课时 互余两角正余弦的关系
当堂测评
1.在 Rt△ABC 中,∠C=90°,若 sin A=23,则 cos B 的值为( A )
2 A.3
B.
5 5
C.
5 2
D.不能确定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2课时 互余两角正余弦的关系
2.在 Rt△ABC 中,∠C=90°,若 sin B=1123,则 cos A 的值为( C )
第2课时 互余两角正余弦的关系
(1)证明:∵sin A=ac,cos A=bc,a2+b2=c2,
∴sin 2A+cos 2A=ac22+bc22=a2+c2 b2=1.
(2)解:tan
A=csions
A A.
理由:∵sin A=ac,cos A=bc,tan A=ab,
∴tan
A=csions
A A.
第2课时 互余两角正余弦的关系
第23章 解直角三角形
23.1 2.第2课时 互余两角正余弦的关系
学习指南
知识管理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分层作业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2课时 互余两角正余弦的关系
学习指南
★本节学习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互余两角正余弦的关系 此内容为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归类探究】中的所有例题、【当堂测评】和【分 层作业】中的所有练习都是为此设计的. ★课堂导入★ 一副三角尺,其中有几个锐角?它们分别等于多少度?你能得到三角尺中互 余两角正余弦的关系吗?
1 (2)2cos
30°+sin
245°cos
60°-
1-tan 60°2-tan 45°.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2课时 互余两角正余弦的关系
解:(1)原式= 22×1+

33-2×12×
2 2

22+1-
2 2
=1;
(2)原式=12× 23+ 222×12- 3+1-1
=14-3
第 9 题答图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2课时 互余两角正余弦的关系
分层作业
点击进入word链接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2课时 互余两角正余弦的关系
答案
点击进入答案PPT链接
点击进入答案word链接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4
3 .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2课时 互余两角正余弦的关系
7.[2018·平邑县三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为:sin 2α+cos
2α=1,csions
α α
=tan α.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求解:已知 tan
α=2,则sin
1 α·cos
α=
5 2
.
【解析】 ∵sin 2α+cos 2α=1,csions αα=tan α,
首页
末页
第2课时 互余两角正余弦的关系
分层作业
1.[2018·济宁模拟]如果 α 是锐角,且 sin α=35,那么 cos (90°-α)的值为( B )
4 A.5
B.35
C.34
D.43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2课时 互余两角正余弦的关系
2.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有( B )
①sin 30°+sin 30°=sin 60°;②若 cos A=sin B,则∠A=∠B;③若 sin A=cos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2课时 互余两角正余弦的关系
知识管理
互余两角正余弦的关系:任意一个锐角的正(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正) 弦值.sin A= cos (90°-∠A) ,cos A= sin (90°-∠A) .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2课时 互余两角正余弦的关系
归类探究
类型 互余两角正余弦的关系 如图 23-1-22,在△ABC 中,∠C=90°,若 sin A=23,求 cos B,tan
D.18
4.在△ABC 中,若 sin A=sin B=12,则△ABC 是( A )
A.钝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2课时 互余两角正余弦的关系
5.[2019·金山区一模]已知 α 是锐角,sin α=12,那么 cos
α=
3 2
.
6.计算:
(1)cos 45°tan 45°+ 3tan 30°-2cos 60°sin 45°;
5 A.12
B.152
C.1123
D α 是锐角,且 sin α=cos 20°,那么 α= 70° .
4.已知 α 为一锐角,且 cos α=sin 60°,则 α= 30° .
5.已知∠A+∠B=90°,若 sin A=35,则 cos B=
3 5
.
课件目录
末页
第2课时 互余两角正余弦的关系
(2)∵∠A=45°,∠B=60°, ∴sin A= 22,cos B=12, ∴原式=1+ 222-2× 12-1=12.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2课时 互余两角正余弦的关系
9.阅读下面的材料,先完成阅读填空,再按要求答题: ①sin 30°=12,cos 30°= 23,则 sin 230°+cos 230°= 1 ; ②sin 45°= 22,cos 45°= 22,则 sin 245°+cos 245°= 1 ; ③sin 60°= 23,cos 60°=12,则 sin 260°+cos 260°= 1 ; …… 观察上述等式,猜想:对任意锐角∠A,都有 sin 2A+cos 2A= 1 .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2课时 互余两角正余弦的关系
(1)如图 23-1-24,在锐角三角形 ABC 中,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勾股定理 对∠A 证明你的猜想;
(2)已知∠A 为锐角(cos A>0),且 sin A=35,求 cos A 的值.
图 23-1-24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2课时 互余两角正余弦的关系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2课时 互余两角正余弦的关系
解:(1)∵(1-tan
A)2+cos

B-12=0,
∴1-tan A=0,cos B-12=0,
∴tan A=1,cos B=12,
∴∠A=45°,∠B=60°,∠C=180°-45°-60°=75°,
∴△ABC 是锐角三角形;
课件目录
首页
30°,则锐角∠A 为 60°;④sin 60°+sin 30°=2(sin 30°+cos 30°).
A.0 个
B.1 个
C.2 个
D.3 个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2课时 互余两角正余弦的关系
3.若 cos (36°-∠A)=78,则 sin (54°+∠A)的值是( B )
A.87
B.78
C.
15 8
B 的值.
图 23-1-22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2课时 互余两角正余弦的关系
解:∵sin A=BACB=23, ∴设 BC=2x,AB=3x, 由勾股定理得 AC= AB2-BC2= 5x, ∴cos B=sin A=23,tan B=ABCC= 25xx= 25. 【点悟】 为了保证计算的方便和准确,我们应当熟练地记住特殊角的三角 函数值和规律,如 sin A=cos 90°-∠A,cos A=sin (90°-∠A).
∴sin
1 α·cos
α=sinsin2αα+·ccoossα2α=tan
α+tan1
α=2+12=52.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2课时 互余两角正余弦的关系
8.在△ABC
中,已知∠A
与∠B
满足(1-tan
A)2+cos

B-12=0.
(1)试判断△ABC 的形状;
(2)求(1+sin A)2-2 cos B-(3+tan C)0 的值.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2课时 互余两角正余弦的关系 如图 23-1-23 所示,在 Rt△ABC 中,∠C=90°,∠A,∠B,∠C 所
对的边分别为 a,b,c.
图 23-1-23 (1)求证:sin 2A+cos 2A=1; (2)探究 sin A,cos A,tan A 之间的关系.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