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倍的认识教案(精选6篇)

倍的认识教案(精选6篇)

倍的认识教案(精选6篇)倍的认识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倍的认识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倍的认识教案篇1学习目标:1、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难点:建立“倍”的概念。

知识链接:“倍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乘除法后进行教学的,是关于乘除法的拓展应用。

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概念。

1、谈话:小朋友,喜欢玩电脑游戏吗?课件出示斗地主游戏,提问:这是什么游戏?游戏中的“加倍”是什么意思?2、不知道没有关系,学习了本节课大家就知道了。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倍”(板书课题)。

3、出示学习目标,齐读。

二、探究新知,理解概念(一)、初步认识倍的概念。

1、出示课本50页主题图,看看图中有哪几种萝卜?(板书:胡萝卜红萝卜白萝卜)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萝卜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2、根据自学提示,自学课本50页“做一做”以上内容。

自学提示:(1)仔细数一数每种萝卜的数量记录在萝卜的前面。

(2)想一想:红萝卜和胡萝卜比较时,把什么看做一份?红萝卜有这样的几份?课本中用什么方法表示的?(3)说一说:红萝卜的根数和胡萝卜有怎样的倍数关系?(4)照样子圈一圈,完成填空。

(5)说一说:白萝卜的根数和胡萝卜有怎样的倍数关系呢?先独立思考,再把你是怎样想的和同桌说一说。

4分钟完成。

3、汇报:(1)摆一摆。

(怎样摆能够一眼看出它们根数的倍数关系?为什么这样摆?)(2)圈一圈。

(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3)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谁听清楚了他的想法?4、引导学生总结:(1)胡萝卜2根,红萝卜有3个2根。

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同桌互相说一说。

(2)胡萝卜2根,白萝卜有5个2根。

我们就说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北师大版倍的认识教案

北师大版倍的认识教案

快乐的动物教案鹿鸣小学王秀利〖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6-47页。

〖教材分析〗在认识平均分与除法意义的基础上,本节结合“快乐的动物”的具体情境,学习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事实上,“倍”是一个生活中常用的概念,教材没有给它下定义,而是通过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这些具体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倍”的意义。

在自主操作、交流后,学生真正体会了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这时用除法表示和计算“谁是谁的几倍”就水到渠成了。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进一步理解等分和除法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感受“倍”的含义,使学生逐步体会倍与等分之间的联系。

②会用图示或除法求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2、技能目标:在具体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除法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体会“倍”的含义,知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感受“倍”的含义。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在碧绿的草地上,青青的湖水边,来了一群可爱的小动物,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呀!你看到了哪些小动物,它们各有多少只?我们比一比谁数的最认真。

二、探究活动(一)统计。

1、数一数图上各种动物分别有多少只,并填在表格里。

2、汇报。

指名学生说说每种动物的只数。

(要求学生说完整的话。

)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把每种动物的只数填在方格里.小鸭□只小松鼠□只孔雀□只小猴□只小鸟□只小鸡□只(二)认识倍的意义。

1.、摆一摆,圈一圈(猴子和鸭子),认识“倍”。

师:小鸭和小猴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向大家打招呼,咱们也向他们挥挥手好么?师:你能说说小鸭和小猴的只数有什么关系么?大家不忙回答,请你用手中圆片摆一摆,第一排摆小猴,摆几个?(3个)第二排摆小鸭,摆几个?(6个)(老师边说边在黑板上贴圆片)师:大家看,你摆的和老师摆的一样么?生:······师:现在,你能说说小鸭和小猴的只数有什么样的关系呢?生:小鸭有6只,小猴有3只,小鸭比小猴的只数多。

二年级数学上册 倍的认识教案 北京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 倍的认识教案 北京版

倍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倍”的含义。

2.能力目标:通过圈一圈、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巩固对“倍”的理解。

3.情感目标:培养大家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复习:口算练习。

二、探索新知:1.出示主题图:指名说图意。

2.公鸡与小鸡进行比较:公鸡有2只为一份,动手摆一摆,小鸡的只数有这样的几份。

3.指名汇报,师小结:小鸡的只数有这样的4分,也就是有4个2只,那么,小鸡的只数是公鸡的4倍。

4.学生独立摆一摆,说一说:母鸡有()只,小鸡有()个()只,小鸡的只数是母鸡的()倍。

5.师小结。

三、练一练:1.圈一圈,填一填。

2.摆一摆,说一说。

3.画一画:第一排画几个三角,第二排的个数是第一排的3倍。

四、作业:练习册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应用倍的知识,通过看线段图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应用倍的知识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一个数的()倍是()。

二、探索新知:1.出示情景图:同学们种树,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师适时提问指导:“种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3倍”是什么意思?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

4.试一试:看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线段图,指名说图意,独立思考完成,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独立完成,再交流)图文式应用题:1.白天鹅5只,黑天鹅的只数是白天鹅的3倍,黑天鹅有多少只?2.圆珠笔2元,钢笔的价钱是圆珠笔的6倍,钢笔多少元?对话式应用题:1.篮球有6个,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2倍,足球有几个?2.小熊猫有4个,大熊猫的只数是小熊猫的3倍,大熊猫有机只?情景题:跳高的有3人,跑步的人数是跳高的4倍,跑步的有几人?第三课时教学目标:巩固“倍”的概念,使学生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北师版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优秀教案.pdf

北师版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优秀教案.pdf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

【教材分析】倍数关系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数量关系之一。

建立倍的概念,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

第五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巩固对倍的含义的认识,以及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基本思考方法的理解。

【学情分析】对本课学习的倍的认识,学生是在已经初步理解了乘法与除法的意义,能够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以及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学习,学生将建立倍的概念,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义,提高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倍”的意义,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会用图形直观和除法算式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2.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等活动,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的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会用图形直观和除法算式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学校最近要开展“最美班级”的评选活动。

老师正想大显身手和同学们一起布置班级呢。

看看,老师都准备了什么装饰物?出示:彩旗、彩带、笑脸、五角星、气球等。

二、自主探索,获得新知1..比较发现两种花的数量关系屏幕出示2朵红花、6朵黄花图,比一比这两种花的数量,你发现了什么?预设:学生1:红花比黄花少4朵。

学生2:黄花比红花多4朵。

揭示课题:比较两个数量,除了比多比少这种关系外,还可以用倍数关系来表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种关系。

板书:倍的认识2.体会“倍”的意义老师提问:红花和黄花比,红花有2朵,黄花有6朵,黄花里有几个2朵呢?那你能想办法让别人一眼就看出黄花里有3个2吗?和同桌研究研究,试着摆一摆。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7.6 倍的认识|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7.6 倍的认识|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7.6 倍的认识|北师大版授课目标
1.了解倍数的概念;
2.掌握用图形解倍数的方法;
3.能够熟练使用倍数进行数学计算;
4.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1.倍数的概念;
2.用图形解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1.把握用图形解倍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1.讲义;
2.数学工具书;
3.课件;
4.黑板、彩色粉笔、白板笔。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1.老师简单介绍“倍数”的概念;
2.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图形表示倍数。

新授(25分钟)
1.老师通过数字和图形示例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倍数关系,让学生感性理解倍数的概念;
2.老师讲解“倍”的意义,以及倍数是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相比较得到的关系;
3.老师通过图形示例,引导学生找到解倍数的方法,并进行示范。

实践(15分钟)
1.让学生通过实际练习计算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加深他们对倍数的认识;
2.老师提供多道题目,让学生自主完成。

拓展(10分钟)
1.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2.老师提供更加复杂的计算题目。

总结(5分钟)
1.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2.强调倍数的概念和方法。

教学评价
1.学生在训练中是否能够正确解决问题;
2.学生是否能够根据图形解决倍数问题;
3.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渐渐有了学以致用的意识;
4.学生是否能够积极思考问题,参与课堂互动。

作业
完成课堂所布置的题目。

参考资料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倍的认识》教案(精选5篇)

《倍的认识》教案(精选5篇)

《倍的认识》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倍的认识》教案《倍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二)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实物图片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旧知回顾师: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瓜果飘香,蔬菜满仓。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先后出示)1.先观察再说一说。

(1)先出示第1幅图(2个辣椒),依次出示第2,第3、第4幅图。

问题:先摆了几个2?又摆几个2?现在有几个2?(2)出示玉米图(3个一组)问题:几根玉米为一组?有几组?可以说是几个几?(3)出示紫薯图(个一组)2.让学生看图表述(用“几个几”)说出图中的物品:4个2、个3、3个。

3.思考:(1)个3,从哪里体现出“”,又从哪里体现出“3”呢?(2)3个,从哪里体现出“3”,又从哪里体现出“”呢?(3)3个与个3有什么不同?【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食物图片,增强了简单情境创设的动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通过图片复习旧知“几个几”,与新知“倍”形成知识的对接,做好表示“几个几”的乘法意义和“倍”概念意义的先前储备,为沟通两者的联系做好铺垫。

(二)情景创设,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倍”,建立“倍”的概念师:在丰收的季节里,勤劳的小兔子也忙着收获呢,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小兔子拔萝卜”主题图2.用“几个几”表述,初悟“倍”的含义。

(1)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白萝卜10根。

(2)如果把2根胡萝卜看成1份,你能把红萝卜的根数用“几个几”来表述吗?一起数一数:1个2,2个2,3个2。

2019—2020年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案(优质教案(优质教学设计)).doc

2019—2020年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案(优质教案(优质教学设计)).doc

7、快乐的动物教学目标:1、在情境中体会“倍”的意义。

能动手操作找出“倍”的数量关系。

2、初步建立“倍”的概念,使学生掌握“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理解“倍”的含义,知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难点:知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准备:课件、教具。

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1、谈话引入,老师想带大家去参加一个快乐的动物聚会,好不好?(板书课题,播放课件)二、问题探究2、师:同学们,参加聚会的都有哪些小动物呀?数数看,它们各有多少只?(学生说完,教师点击课件,出示猴子,鸭子,松鼠,小鸡的图像,然后出示只数:3、6、2、8)师:如果老师想用磁扣代替小猴和小鸭的只数,(边说边贴动物图像)谁能告诉老师,我应该怎样贴呢?师: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围棋子,也象老师这样代替小猴和小鸭的只数摆在你的课桌上,能摆好吗?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根据我们摆的情况,你能发现什么吗?大家说的都很好,小鸭的只数是6,(板书6)小猴的只数是3(板书3),6里面有几个3呀?6里面有2个3,(边说边圈)我们就说6是3的2倍,也就是说小鸭数是小猴的2倍。

(边说边板书)生:6是3的几倍,我们可以用除法来算,6÷3=2(板“倍”不是单位名称,所以2后面就不用写“倍”字了。

师:如果又来了3只小鸭,(加3个磁扣,请小朋友也加3个围棋子),谁知道现在谁是谁的几倍?为什么?学生尝试练习,进行讨论,再集体汇报,教师讲解:现在小鸭是9只,小猴是3只,(板书9),9里面有几个3呢?9里面有3个3,我们就说9是3的3倍,也就是说小鸭数是小猴的3倍。

(把2倍改成3倍)师:如果要同学们像这样也列个除法算式来求9是3的几倍,谁会?(把6÷3=2改成9÷3=3)三、体验感悟1、请同学们用刚刚学到的倍数知识想一想,根据这四种小动物的只数,除了小鸭数是小猴的2倍,还能找到其它的倍数问题吗?2、在小组内交流,可以摆一摆,算一算,然后在老师发给你们的答题纸上做好记录。

北师版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优秀说课稿

北师版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优秀说课稿

北师版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倍的认识》是北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的一章节,主要向学生介绍倍数的概念和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倍数的基本含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以及能够运用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对倍数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基本概念,具备一定的数学运算能力。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然而,由于年龄特点,他们在注意力和逻辑思维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突破思维障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会用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途径,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对倍数概念的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卡片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出倍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倍数的基本规律,总结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3.巩固练习:学生运用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4.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补充。

5.课后作业:学生按要求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倍数的概念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快乐的动物》(“倍”的认识)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快乐的动物》(“倍”的认识)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快乐的动物》(“倍”的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一)说课内容:北师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快乐的动物——“倍”的认识》(二)数学素养:数的运算(三)课程标准:能熟练口算20以内表内除法。

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做出解释。

(四)教材分析:“倍”是生活中常用的概念,教科书没有给他下定义,而是通过具体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倍”的意义。

对于“倍”的理解实际上是对除法意义的拓展,就像比多少是对减法意义的拓展一样,理解了“倍”的意义,就能理解除法不仅可以表示一个数量的平均分问题,也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即倍数关系。

教科书中提出了三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倍”的意义,学会通过图形直观或除法算式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数量关系)。

(五)学情分析:学习“倍”的认识这一课时,学生此时已经积累了更多的计算乘除法的经验,心智也更为成熟,有利于学生理解相关的知识和方法,更有利于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运用“倍”的概念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既需要学生对乘除法的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有较为透彻的理解,也需要学生对现实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有更强的分析能力,让学生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事实上如果学生对除法意义有比较好的理解,倍的认识完全可以用除法的意义来解释,实际上,我们说甲的数量是乙的数量的多少倍,就是指甲的数量中包含有多少个乙的数量,也是说乙的数量是“一份数”,那么“倍数”就是“份数”。

(六)学习目标:1. 在比较小动物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会“倍”的意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2. 会用图形直观和除法算式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3. 培养初步观察、分析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法:新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根据这个教学理念,这节课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三段阅读任务驱动法”。

由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引入,由浅到深的三段阅读探究任务驱动,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倍”的意义。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精品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精品教案)

重体验·强联系·抓本质——“倍的认识”一课的磨课实践与思考张玉华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上第70、71页教学目标:1、在比较小动物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会“倍”的意义,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会用图形直观和除法算式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3、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倍的认识”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的内容,是在学生已初步理解了除法算式的意义,会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实际上是对除法意义的拓展,就像“比多少”是对减法意义的拓展一样。

理解了“倍”的意义,就能理解除法不仅可以表示一个数量的平均分问题,也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倍数关系)。

教材把“倍”作为学生的生活概念来处理,没有下“倍”的一般定义,而是结合具体的动物情境和实例,通过画一画、摆一摆等具体活动,体会“倍”的含义,会用图形直观和除法算式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教学过程:一、认识“倍”(拍手游戏:感悟“一样多”)1.一个“一样多”师:我们来玩个拍手游戏 (师拍3下),谁能学着老师这样拍?(生拍3下)师:他拍对了吗?为什么呢?生:你拍3下,他也拍3下。

师:真棒!(师拍4下)你来拍,怎么样?生:你拍了4下,他也拍了4下,你们拍得一样多。

师:(师没拍)你来拍,(生也没拍)你干嘛不拍啊?生:你没拍我也不拍。

师:那我拍1下(生也拍1下)师:刚刚你们拍的都跟张老师是一样多的。

(板书:一样多)2.多个“一样多”师:现在老师增加难度了,那你能不能拍出老师这样2个一样多的。

(师拍3下,生也拍了2个三下)师:他是怎么拍的?生:他是拍了3下,停顿了一会儿,再拍3下。

师追问:为什么要停一会儿,还要再拍呢?生:因为你说要拍你这样2个3下,所以就拍了2次3下。

生:你拍了3下,我们就拍你这样的2组。

3.数学化的语言师:在数学上像这样拍了2个一样多的,可以说:你拍的是老师的2倍。

《倍的认识》优秀教案(通用14篇)

《倍的认识》优秀教案(通用14篇)

《倍的认识》优秀教案(通用14篇)《倍的认识》优秀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0页内容。

教学目标: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是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

3、通过探究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准备:、学具。

教学过程设计:一、激情导课1、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拍手的过程也有奥秘,我们来做一个拍手的游戏,好吗?游戏一:老师拍2下,同学们拍3个2下。

游戏二:老师拍3下,同学们拍4个3下。

游戏三:同学们拍6下,老师拍2个6下。

游戏要求:①拍手时要一致,注意停顿,如游戏中拍3个2下,每拍2下要停顿一会儿。

②注意思考拍的次数。

师生活动。

师:同学们表现真棒!听到这节奏明快的拍手声,小兔子也来到我们的课堂。

和我们一起来探究倍的认识。

板书课题《倍的认识》2、出示学习任务:①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

②能用语言表诉图形、数的倍数关系。

3、效果预期:相信同学们通过这节课探究活动,一定会有所收获!二、民主导学,自主探究。

(一)、初步认识倍的概念出示情境图:同学们从图中发现哪些数学信息?让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胡萝卜:2根水萝卜:6根白萝卜:10根小白兔:3只小灰兔:3只师:同学们,谁能说说水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根数有怎样的关系?可以动手圈一圈。

媒体出示图片。

让学生观察后汇报教师板书:胡萝卜有2根,水萝卜有3个2根,我们说水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根数的3倍。

师:谁能说说白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根数有怎样的关系?可以动手在课本上圈一圈。

学生活动并小组内交流,指名小组汇报。

教师板书:胡萝卜有2根,白萝卜有5个2根,所以说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根数的5倍。

师:从上面的信息中还有哪些发现?让学生汇报。

板书:小白兔的只数与小灰兔的只数相同,所以说小白兔的只数是小灰兔只数的倍(二)、新知应用(完成课本50页做一做)(1)圈一圈、填一填。

快乐的动物(倍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快乐的动物(倍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快乐的动物(倍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老师对“倍”的解释。

2.能够自己识别出具有“倍”关系的数字。

3.能够简单地计算出一些数字的“倍”关系。

二、教学重点1.理解“倍”的含义。

2.辨别数字之间的“倍”关系。

3.进行简单的“倍”计算。

三、教学难点1.在实际场景中运用“倍”的概念。

2.正确认识“倍”的含义。

四、教学内容和步骤本课程中,我们将会学习关于“倍”的内容。

在课程的开始,老师会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来解释“倍”的真正含义。

而后,我们将会进行一些“倍”计算的练习。

最后,将会展示一些有趣的场景,让孩子们看到在实际生活中,“倍”的概念是如何被应用的。

1. 开端(5分钟)前期,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回顾一下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并简要回答一些“倍”的相关问题,比如:1.什么是“倍”?2.“倍”是什么意思?3.你知道数字之间的“倍”关系吗?2. 理论解释(15分钟)在解释“倍”的概念之后,老师可以配合一些图片或者图表来讲解数字之间的“倍”关系。

比如说,对于数字“2”,我们可以把它表示成一个单位格,而“4”就是两个单位格,可以视为“2”的两倍。

在讲解中,老师要注重孩子们对“倍”的理解,并问一些问题帮助他们了解具体的算术操作。

3. 练习环节(25分钟)在孩子们理解了“倍”的概念之后,老师可以进行一些练习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字间的“倍”关系。

比如说,老师可以问:“6比3的倍数多多少呢?”这时,学生们要用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正确的答案是“2”。

同时,在“倍”的计算练习中,老师也可以让孩子们分组互相配对,进行口算训练,以提高孩子们的口算能力。

4. 拓展环节(10分钟)在练习之后,老师可以配合一些自然材料或者生活场景来展示实际生活中“倍”的概念是如何被应用的。

比如,老师可以展示出一段等比例地心跳器画面,或者让孩子们观看一些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倍”变化。

在拓展时,老师一定要引导孩子们思考,让他们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和“倍”的概念联系在一起。

小学数学北京版新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案

小学数学北京版新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案

小学数学北京版新二年级上册《倍数的认识》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认识“倍”的概念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初步体会“倍”的含义,能根据直观图示填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倍”的知识充满好奇心。

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自主探究等方法。

课前准备课件、小棒、图片等,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吧。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好吗?谜面是:尖嘴巴,花毛衣,爱吃小虫和小米,浑身上下毛茸茸,说起话来唧唧唧。

学生猜出谜底是:小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跟小鸡有关的问题。

二、新课学习1.课件出示小鸡图。

体会“倍”的含义。

(1)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学生了解图上有2只公鸡,4只母鸡,8只小鸡。

公鸡有2只,小鸡有8只,也就是小鸡有4个2只,所以小鸡的只数是公鸡的4倍。

母鸡有4只,小鸡有8只,小鸡有2个4只,可以说小鸡的只数是母鸡的2倍。

板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2)学生用小棒摆一摆。

小组讨论交流。

师:哪个同学能用“倍”来说一说你们小组人数的关系?给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

2.课件出示种树图。

理解“倍”的含义。

(1)让学生看书中的情境图,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根据情境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鼓励学生提出与种树的棵树有关的数学问题,给小学生充分表达不同问题的机会。

学生讨论交流。

提出问题:同学们在种树,种了6棵杨树,种柳树的棵树是杨树的3倍,种了多少棵柳树?(2)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柳树是杨树棵数的3倍,也就是求6的3倍是多少?所以用算式表示是:6×3=18棵板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试一试。

我们班一组有女生3人,男生是女生的2倍,男生有多少人?根据题意,我们知道女生有3人,男生是女生的2倍,也就是求3的2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3×2=6人,男生有6人。

北师版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北师版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北师版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倍的认识》是北师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数学活动,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以及认识简单的倍数关系。

本章内容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倍的概念、求一个数的几倍、认识简单的倍数关系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理解“倍”的概念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时,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和数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倍”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

2.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数学活动,培养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3.让学生认识简单的倍数关系,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

2.难点:理解简单的倍数关系,能够灵活运用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倍”的概念。

2.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求一个数的几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采用交流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方法,提高学生的交流和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物和图片,用于直观演示。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实物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倍”的概念。

例如,展示3个苹果,然后展示6个苹果,让学生观察和思考,6个苹果是3个苹果的几倍。

2.呈现(10分钟)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例如,展示3个苹果,然后让学生求5个苹果是3个苹果的几倍,引导学生用3个苹果的数量乘以2,得到5个苹果是3个苹果的2倍。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求一个数的几倍。

例如,每组有3个球,让学生求6个球是3个球的几倍,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数球的方式,得到6个球是3个球的2倍。

北师版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优秀说课稿

北师版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优秀说课稿

北师版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倍的认识》是北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的一课时,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倍”的概念,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和感受“倍”的意义,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生活中的“倍”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可能对“倍”的概念比较模糊,有的可能还没有接触过。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深入理解“倍”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倍”的概念,能用除法计算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倍”的概念,会用除法计算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难点:理解“倍”的概念,形成清晰的“倍”的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操作、卡片游戏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3个2是多少,引出“倍”的概念。

2.探究: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实物操作、卡片游戏等活动,深入理解“倍”的概念。

3.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倍”的概念。

4.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对“倍”的理解。

5.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倍”的概念。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倍”的概念。

可以设计如下:倍的概念—— ÷ ——倍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练习情况:检查学生的练习作业,了解学生对“倍”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3.学生反馈:课后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和建议。

《倍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

《倍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

《倍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倍”的概念,能够运用“倍”来描述数量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倍”的概念,能够运用“倍”来描述数量关系。

2. 教学难点:建立“倍”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倍”来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故事内容:小明和小红去公园玩,小明有2个苹果,小红有4个香蕉。

小明说:“我的苹果是你的香蕉的2倍。

”小红说:“我的香蕉是你的苹果的2倍。

”他们争论不休,到底谁说的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倍”的认识。

2. 新课(1)初步感知“倍”的概念。

通过举例,让学生初步感知“倍”的概念。

例如:小华有3个橘子,小亮有9个橘子。

小亮的橘子是小华的橘子的3倍。

(2)建立“倍”的概念。

通过比较,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

例如:小明的铅笔是小红的铅笔的2倍,小红的铅笔是小刚的铅笔的3倍。

引导学生发现,倍数关系是相对的,与参照物有关。

3. 巩固练习(1)基本练习。

出示一些简单的倍数关系,让学生判断并描述。

例如:小红的糖果是小明的糖果的3倍,小刚的文具是小华的文具的2倍。

(2)提高练习。

出示一些稍复杂的倍数关系,让学生判断并描述。

例如:小华的橘子是小明的橘子的3倍,小亮的橘子是小红的橘子的2倍,小明的橘子是小刚的橘子的几倍?4.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倍”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倍”来描述数量关系。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身边的物品,找出倍数关系,并描述给家长听。

五、板书设计《倍的认识》一、故事导入二、新课1. 初步感知“倍”的概念2. 建立“倍”的概念三、巩固练习1. 基本练习2. 提高练习四、小结五、课后作业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倍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倍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倍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案:《倍的认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涵盖第9课时“倍的认识”。

教材通过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掌握如何用除法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以及如何用乘法计算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具体情境,理解“倍”的概念,感受“倍”的意义。

2. 学生能够用除法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 学生能够用乘法计算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倍”的概念,掌握用除法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计算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难点:理解“倍”的概念,以及如何用除法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练习题。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如分配水果、分配玩具等,引导学生思考“倍”的概念。

例如,老师拿出3个苹果,再拿出6个苹果,问学生:“6个苹果是3个苹果的几倍?”学生可以通过实际观察和计算,得出答案。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老师通过PPT或黑板,展示如何用除法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例如,老师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如计算12是4的几倍,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除法的运算过程。

同时,老师还可以通过讲解和示范,解释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倍”的问题。

3. 练习与讨论(10分钟)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题,老师可以随机抽取学生回答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例如,老师可以出一道题目:“24是8的几倍?”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分享答案和计算过程。

4. 应用与拓展(10分钟)老师可以出一道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老师可以出一道题目:“小明有12个糖果,他想把这12个糖果平均分给他的3个朋友,每个朋友可以分到几个糖果?”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倍的认识什么是“倍”: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如何计算倍数:用除法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倍数的应用:用乘法计算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七、作业设计(1)18是9的几倍?(2)20是5的几倍?(3)36是6的几倍?答案:(1)18÷9=2(2)20÷5=4(3)36÷6=6(1)2个5是多少?(2)3个7是多少?(3)4个6是多少?答案:(1)2×5=10(2)3×7=21(3)4×6=2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老师可以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倍”的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解决问题时的表现。

倍的认识教案(合集5篇)

倍的认识教案(合集5篇)

倍的认识教案(合集5篇)第一篇:倍的认识教案倍的认识教案范文七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倍的认识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倍的认识教案篇1一、设计说明1、教学内容的地位:《倍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课承接了二年级对乘除法的学习,并为后续倍的进一步认识做了铺垫。

“倍”在学生生活中应用广泛,因此,本节知识内容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2、学情分析: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相关的概念,所以“倍”的概念对于学生应该并不陌生。

而经过二年级的学习,学生对乘法的应用比较熟练,也了解几个几代表的含义,所以这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较为简单,只需多加练习,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话出“倍”的含义,加深对倍的认识。

3、设计理念:根据课程基本理念中“课程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体验和理解、思考与探索……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和《课标》中的教学建议“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的要求,本节课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4、基本思路:本节课我直接利用书中学生熟悉的小白兔吃胡萝卜的情景,将胡萝卜直观现实的摆在黑板上,并运用小棒让每人都能动手操作,积极参与。

等学生基本掌握了倍的概念,再让部分学生上台演示检查掌握情况。

为了避免场景过多引发思维混乱,所以直接利用胡萝卜的增减继续学习。

做题练习后,再次用拍手游戏巩固知识,做到寓教于乐。

引导学生进行后,出示最后一道思考题,检验学生是否融会贯通,并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0页《倍的认识》例1及做一做和P53-练习十一第1题教材分析:二年级教材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乘、除法的意义及相关计算,为本单元“倍的认识”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

【教材分析】
倍数关系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数量关系之一。

建立倍的概念,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

第五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巩固对倍的含义的认识,以及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基本思考方法的理解。

【学情分析】
对本课学习的倍的认识,学生是在已经初步理解了乘法与除法的意义,能够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以及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学习,学生将建立倍的概念,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义,提高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倍”的意义,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会用图形直观和除法算式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2.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等活动,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的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会用图形直观和除法算式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校最近要开展“最美班级”的评选活动。

老师正想大显身手和同学们一起布置班级呢。

看看,老师都准备了什么装饰物?
出示:彩旗、彩带、笑脸、五角星、气球等。

二、自主探索,获得新知
1..比较发现两种花的数量关系
屏幕出示2朵红花、6朵黄花图,比一比这两种花的数量,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学生1:红花比黄花少4朵。

学生2:黄花比红花多4朵。

揭示课题:比较两个数量,除了比多比少这种关系外,还可以用倍数关系来表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种关系。

板书:倍的认识
2.体会“倍”的意义
老师提问:红花和黄花比,红花有2朵,黄花有6朵,黄花里有几个2朵呢?那你能想办法让别人一眼就看出黄花里有3个2吗?和同桌研究研究,试着摆一摆。

学生反馈,指名到到前面来摆一摆。

师小结:那么像这样,第一行摆2朵红花,第二行摆6朵黄花,6里面有3个2,我们就说黄花的数量是红花的3倍。

3.加深对“倍”的认识
继续研究红花和黄花的数量关系。

课件出示:(在第二行添两朵黄花)现在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倍数关系呢?(学生汇报,说明原因)
课件出示:(第二行再加上2朵黄花)那现在呢?
引导学生总结:我们都是把2朵红花看成一份儿,黄花里有几个2,黄花就是红花的几倍。

4.寻找倍数关系,拓宽思维
请你从这些装饰物里选出你喜欢的两种摆一摆,看看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倍数关系?小组合作完成并汇报展示。

引导学生思考:同样是8面绿旗,为什么一会是2倍,一会儿又是4倍了呢?老师小结:也就是说它们比较对象的数量不同,比的标准量不同,所以倍数关系也不同。

5.用除法算式求倍数关系
像这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我们还可以用一个算式来表示,你们知道吗?学生列式,说算式意义。

三、多种练习,巩固深化
第一题:圈一圈,算一算。

练一练第1题。

第(2)小题延伸:
①第二排再来一只蜗牛。

(师:有没有整倍数关系?)
②想一想,怎样增加或减少任意一排的数量,使它们有倍数关系。

第二题:画一画。

第二排是12个圆,如让两排成倍数关系,第一排可以是几个。

第三题:生活中的倍数关系。

(不同年龄段的人身高和头长的倍数关系)
四、总结延伸
有关倍的问题,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希望同学们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回去找一找,我们生活当中和倍数有关的问题。

咱们下节数学课上再一起来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