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_黑土滩_退化高寒草甸草原的形成机制和治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2]
。在此基础上极易造成草皮融冻剥离, 水土流
失, 导致土壤裸露。夏秋暴雨的水 蚀, 冬春 大风的风 蚀, 使土壤裸露的面积不断增加。这样 , 各种不利的土 壤化学变化接踵发生, 从养分丢失到次生盐渍化, 速效 养分严重降低以及土层变薄 , 土壤坚实度降低 , 使原来 的高山草甸土 ( 草毡土) 和亚高山草甸土 ( 黑毡土) 退化 为沙砾滩 , 继而成为当地 黑尘暴 的沙尘源。 2. 3 土壤微生物活性极度降低 黑土滩 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显著降 低, 导致土壤养分转化受阻, 土壤肥力不断降低。 2. 4 植被更新库造成发生质的变化 黑土滩 退化草地植被以毒杂草占优势, 长期形 成的毒杂草种子库和无性繁殖库成为植被更新的优势 成分。同时, 原生植被成分的有性繁殖能力极低, 无性 繁殖库遭到极大破坏, 使 黑土滩 植被更新始终以毒 杂草群落为优势。 2. 5 鼠类活动猖獗 鼠类活动十分猖獗是 黑土滩 退化草地的一大景 观。地上鼠和地下鼠的密度和数量大增 , 其中以高原 鼠兔和根田鼠危害最大。 黑土滩 上鼠洞纵横密布 , 地面和植被破坏严重。据在达日县的测定 , 中度和重 度退化的 黑土滩 草地 , 鼠洞的密度高达 2 715~ 8 400 个/ hm , 覆盖草地 40% 以上的面积。
[ 3]
高寒草地是青藏高原草地的主体, 其中 , 高寒草甸 又是主体的主体, 占有最重要的地位。高寒草甸是由 耐寒冷的中生草本植物形成的草地类型之一 , 在我国 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和各高大山系的高山带 , 总面积 约 8 700 万 hm , 占全国草地面积的 22. 1% , 是我国面 积最大的一个草 地类型
2
3
黑土滩 退化草地形成的原因
彭立鸣等 [ 4] 很早就指出, 黑土滩 退化草地是通
2
黑土滩 退化草地的特征和表现
据 李 希 来、 马 玉 寿、 刘 伟、 周 华 坤、 尚占环
过多种途径形成的 , 其中有因鼠类 危害造成的 老鼠 滩 ; 有因冻土现象而造成草皮脱落 , 植物死亡 , 砾石表
74
Grassland and T ur f
2
等[ 3, 6, 8, 9, 11] 的研究和总结, 黑土滩 退化草地具有下列 的综合特点。 2. 1 原生植被消失 由于放牧、 气候、 鼠害等原因, 原生植被消失, 取而 代之的是 毒 杂 草群 落。盖 度由 85% ~ 95% 降 低到 30% 甚至 10% 以下, 植物组成中 60% ~ 80% 是毒草和 杂草 , 可食牧草产量仅为退化前的 10% ~ 15% , 基本 失去了放牧利用的价值。在 黑土滩 退化草地面积较 大的地方 , 常使家畜无草可食 , 牧民无以为生 , 被迫迁 出而成为生态难民。 2. 2 土壤退化 黑土滩 退化草地多分布在阳坡和半阳坡山麓和 山前滩地 , 这里的温度条件相对较好, 放牧和鼠害特别 严重
812100; 2. 青海泽库县草原站 , 青海 泽库 811008 )
811400;
摘要: 高寒草甸是青藏高原天然草地的主体, 也是我国最重要和面积最大的一个草地类型。 黑土滩 是高寒草甸退化的综合表现 , 对当地 、 我国甚至东南亚和南亚的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本文 论述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气候 、 土壤、 植被和动物特点 , 全面综述了 黑土滩 退化草地的特征和表现 , 分析 了导致 黑土滩 形成的诸因素及其形成的综合原因和机理, 阐述了 黑土滩 对生态环境和草地畜牧业生产 的不利影响和危害 , 提供了恢复和治理 黑土滩 退化草地的原则和具体技术方法 。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高寒草甸; 黑土滩 ; 退化草地; 形成机制; 治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 S 81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09 5500( 2007) 02 0072 06 彭立鸣等 [ 4] , 他们对青海曲麻莱县的 秃斑地 也就是 黑土滩 退化草地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黑土滩 退化 草地在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快速发展 , 严重地破坏了 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影响了草地畜牧业的发展。正确认 识和治理 黑土滩 退化草地是保护和恢复青藏高原生 态环境、 保证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问题。 近年来 , 一些学者对 黑土滩 的形成机制和恢复措施 从不同视角进行了研究 , 得出了一些在认知上有所差 异或不同的科学结论。本文对前人的 黑土滩 研究结 果做全面的综述, 重 点对造成高寒 草甸退化成 黑土 滩 的众多生态因子进行分析与归纳, 区别其性质和功 能, 以便更综合和更深刻地认识 黑土滩 形成的机理 和过程, 为恢复和治理 黑土滩 提供科学依据。
[ 1, 2] 2
。嵩草属 ( K obr esia ) 高寒
草甸是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主体。 黑土滩 退化草地 最典型和最集中地分布于高寒草甸, 是指以嵩草属高 寒草甸严重和极度退化后形成的一类大面积的或岛状 的次生裸地 [ 3] 。 黑土滩 由于草地植被和土壤受到严 重破坏, 原来位于草皮下的黑褐色土壤腐殖层露出 , 便 呈现为植被稀疏或不毛的 黑土滩 景观 , 藏族牧民形 象地称其 沙纳赫塘 , 意即 黑土滩
72
Grassland and T ur f
( Bimont hly)
2007
No. 2
( Sum
No. 121)
青藏高原 黑土滩 退化高寒草甸草原的形成机制 和治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王宝山 , 尕玛加 , 张
( 1. 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青海 湟源 3. 青海省草原总站, 青海 西宁
1 2
玉
3
和治理的问题 , 现简要介绍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特点。 1. 1 气候特征 青藏 高 原地 处 E 80 ~ 100 , N 30 ~ 35 , 海拔 3 000~ 4 500 m 。它南截印度洋气流 , 东截太平洋气 流, 降水较充沛, 年均降水量 350~ 750 m m 。气温低 , 年均温 0 130 0 左右 , 7 月均温 < 10 年积温 300 , 1 月均温 - 18 , 全年有 6~ 7 个月处于负温状态 , > 0 , > 10 年积温<
[ 13] 2
化成 黑土滩 。 3. 2 草皮层融冻剥离 彭立鸣[ 4] 、 霍义[ 15] 、 李希来[ 3, 16] 的研究都指出 , 高 寒草甸土壤的干湿、 融冻现象明显 , 草皮层常因冻胀而 形成多边形的龟裂 , 裂缝出处的植物根系容易被拉断 , 轻者影响植物生长 , 重者造成植物死亡。此外 , 在剧烈 的温度变化影响下, 草皮层的根系等有机质和下层的 土粒物质胀缩系数不一 , 引起草皮层与下面的土层断 裂, 形成滑面, 在融冻时发生滑塌现象 , 这种情况造成 坡面上的草皮层沿断面发生滑塌而形成裸地。 3. 3 水蚀风蚀 李希来等
和
; 无霜期约 75 d, 生长
草原与草坪
2007 年
第2期
总第 121 期
73
季约 120 d; 因此 , 高寒草甸具有高原亚寒带寒冷湿润 和半湿润气候条件。由于地处亚热带和高海拔地区 , 太阳辐射强烈, 夏季白天日照强烈, 升温快 , 最高温度 可达 20 ; 夜间由于空气稀薄 , 不利保温, 降温剧烈 , 即使夏季的 7 月, 也经 常有霜。年均 温低, 昼夜温差 大, 季节温差小 , 是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地区温度条件的 特点。 1. 2 土壤特征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地区的土壤主要有高山草甸土 ( 草毡土) 和亚高山草甸土 ( 黑毡土 ) 等, 它们所处的地 形主要是起伏平缓的高原剥夷面。由于高原隆起晚 , 它的岩石风化年限短 , 风化程度低 , 所形成的土壤质地 粗, 大小沙粒及砾石填 充其间。土层 薄, 厚 度一般为 10~ 20 mm 。由于土壤季节性冻结时间长 , 有机物腐 殖化程度弱, 土壤粘结性差, 结构松散。同时 , 一年中 长时期和深厚的冻结产生强大冻胀力 , 造成土壤具有 龟裂的表层形态。土壤融冻的交替 , 常使植物根系断 裂和死亡。在家畜的践踏下, 草皮常成片与下层剥离。 1. 3 植被特征 高寒草甸是以寒冷中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种 构成的植物群落类型。以密丛短根茎地下芽嵩草属植 物建成的群落是最典型、 面积最大、 分布最广的一类高 寒草甸。最主要的群系有小嵩草 ( K . p y gmaea) 草甸、 矮嵩草( K . hum il is) 草甸和线叶嵩草 ( K . cap i ll i f oli a ) 草甸等。此 外, 珠芽蓼 ( P oly gonum vi vi p ar um ) 高寒 杂类草草甸也是 黑土滩 退化草地多发的类型。高寒 嵩草类草甸种的饱和度为 15~ 25 种/ m , 盖度 85% ~ 95% , 草层结 构 简单 , 地 上只 有一 层, 草 层高 5~ 15 cm 。由于气温低, 冻结时间长, 微生物活动微弱 , 地下 的上 层根系多以原形积累起来 , 形成特有的草皮层。 牧草生长季短 , 产草 量低 , 净第 一性生 产力为 200~ 500 g/ ( m 2 1. 4 a) 。高寒嵩草草甸的牧草营养价值属中 上等 , 适口性好。由于有草皮层存在, 因此较耐牧。 动物特征 高寒嵩草草甸动物种属较贫乏, 但啮齿类种类丰 富, 主要有高原鼢 鼠 ( My osp alax bail ey i ) 、 高原鼠兔 ( Ochotona cur z oniae) 、 达 乌尔鼠兔 ( O. dahul i ca) 、 西 藏鼠兔 ( O. ti beti ca) 、 根 田鼠 ( Mi cr ot us oeconomus ) 和 高原田鼠 ( M. ir ene ) 等。
[ 6] [ 4]
; 马玉寿[ 5] 和刘
伟 称其为高寒草甸的 黑土型 退化草地。 黑土滩 退化草地是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地的特有现象和特殊 景观。 黑土滩 退化草地在青藏高原分布很广, 据马玉 寿[ 5] 对青海、 西藏、 甘 肃和四川 4 省区的调 查, 黑土 滩 退化草地有 703. 19 万 hm 2 。最早和较全面地报道 黑土滩 退化草地的是青海省畜牧局草原工作队
( Bimont hly)
2007
No. 2
( Sum
No. 121)
露的地区 ; 有因根系絮结 , 地表板结 , 牧草退化 , 生产性 能极低的草地; 有因灌丛严重砍伐后, 地表径流冲刷 , 表土流失 , 母质裸露而形成的裸地; 此外 , 还有因过度 放牧造成的沙化地。近年来学者们的研究指出 , 黑土 滩 退化草地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但 从不同情况下主导因素的作用来说 , 又有不同的认识 , 大概可分为气候变暖变干说, 草皮层融冻剥离说, 水蚀 风蚀说, 鼠类破坏说, 长期超载过牧说等 , 下面对这些 论点做简要的介绍。 3. 1 气候变暖变干 CO 排放量不断增加 , 导致了全球温度升高 , 青藏 高原腹地也不 例外。据统计 , 该区域 的平均气 温, 20 世纪 60 年代为 - 4. 6 1. 3
[ 3]
指出 , 高寒草甸地区夏秋降水多, wenku.baidu.com春
, 20 世纪 80 年代上升到- 3. 9 , 近 40 年中 , 气温升高
[ 14]
风大。草皮层经融冻剥离后, 夏秋雨季水土流失现象 特别严重 ; 冬春风季 , 风蚀作用使土壤裸露面积增大 , 秃斑地形成。马玉寿 [ 7] 指出 , 由于过度放牧的牲畜践 踏, 阴坡的灌丛草甸土体松软 , 遇到强降水 , 便会导致 水蚀面扩大, 甚至产生大面积的草皮滑塌, 据他们在达 日县金露梅 ( P ot enti ll a f rut icosa ) 灌丛草甸的裸露地 上设置样方观察, 两年期间由于水蚀作用, 裸露地的面 积增加了 31. 55% 。 3. 4 鼠类破坏 李 希来等
收稿日期 : 2006 05 08; 修回日期 : 2007 03 05 基金项目 : 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创新基金 作者简介 : 王宝山 ( 1954 ) , 青海 平安人 , 副教授 , 主要 从事 高寒生态 , 荒漠化治理工作。
[ 7]
1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特点
为了能全面了解 黑土滩 退化草地的形成, 特点
。在此基础上极易造成草皮融冻剥离, 水土流
失, 导致土壤裸露。夏秋暴雨的水 蚀, 冬春 大风的风 蚀, 使土壤裸露的面积不断增加。这样 , 各种不利的土 壤化学变化接踵发生, 从养分丢失到次生盐渍化, 速效 养分严重降低以及土层变薄 , 土壤坚实度降低 , 使原来 的高山草甸土 ( 草毡土) 和亚高山草甸土 ( 黑毡土) 退化 为沙砾滩 , 继而成为当地 黑尘暴 的沙尘源。 2. 3 土壤微生物活性极度降低 黑土滩 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显著降 低, 导致土壤养分转化受阻, 土壤肥力不断降低。 2. 4 植被更新库造成发生质的变化 黑土滩 退化草地植被以毒杂草占优势, 长期形 成的毒杂草种子库和无性繁殖库成为植被更新的优势 成分。同时, 原生植被成分的有性繁殖能力极低, 无性 繁殖库遭到极大破坏, 使 黑土滩 植被更新始终以毒 杂草群落为优势。 2. 5 鼠类活动猖獗 鼠类活动十分猖獗是 黑土滩 退化草地的一大景 观。地上鼠和地下鼠的密度和数量大增 , 其中以高原 鼠兔和根田鼠危害最大。 黑土滩 上鼠洞纵横密布 , 地面和植被破坏严重。据在达日县的测定 , 中度和重 度退化的 黑土滩 草地 , 鼠洞的密度高达 2 715~ 8 400 个/ hm , 覆盖草地 40% 以上的面积。
[ 3]
高寒草地是青藏高原草地的主体, 其中 , 高寒草甸 又是主体的主体, 占有最重要的地位。高寒草甸是由 耐寒冷的中生草本植物形成的草地类型之一 , 在我国 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和各高大山系的高山带 , 总面积 约 8 700 万 hm , 占全国草地面积的 22. 1% , 是我国面 积最大的一个草 地类型
2
3
黑土滩 退化草地形成的原因
彭立鸣等 [ 4] 很早就指出, 黑土滩 退化草地是通
2
黑土滩 退化草地的特征和表现
据 李 希 来、 马 玉 寿、 刘 伟、 周 华 坤、 尚占环
过多种途径形成的 , 其中有因鼠类 危害造成的 老鼠 滩 ; 有因冻土现象而造成草皮脱落 , 植物死亡 , 砾石表
74
Grassland and T ur f
2
等[ 3, 6, 8, 9, 11] 的研究和总结, 黑土滩 退化草地具有下列 的综合特点。 2. 1 原生植被消失 由于放牧、 气候、 鼠害等原因, 原生植被消失, 取而 代之的是 毒 杂 草群 落。盖 度由 85% ~ 95% 降 低到 30% 甚至 10% 以下, 植物组成中 60% ~ 80% 是毒草和 杂草 , 可食牧草产量仅为退化前的 10% ~ 15% , 基本 失去了放牧利用的价值。在 黑土滩 退化草地面积较 大的地方 , 常使家畜无草可食 , 牧民无以为生 , 被迫迁 出而成为生态难民。 2. 2 土壤退化 黑土滩 退化草地多分布在阳坡和半阳坡山麓和 山前滩地 , 这里的温度条件相对较好, 放牧和鼠害特别 严重
812100; 2. 青海泽库县草原站 , 青海 泽库 811008 )
811400;
摘要: 高寒草甸是青藏高原天然草地的主体, 也是我国最重要和面积最大的一个草地类型。 黑土滩 是高寒草甸退化的综合表现 , 对当地 、 我国甚至东南亚和南亚的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本文 论述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气候 、 土壤、 植被和动物特点 , 全面综述了 黑土滩 退化草地的特征和表现 , 分析 了导致 黑土滩 形成的诸因素及其形成的综合原因和机理, 阐述了 黑土滩 对生态环境和草地畜牧业生产 的不利影响和危害 , 提供了恢复和治理 黑土滩 退化草地的原则和具体技术方法 。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高寒草甸; 黑土滩 ; 退化草地; 形成机制; 治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 S 81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09 5500( 2007) 02 0072 06 彭立鸣等 [ 4] , 他们对青海曲麻莱县的 秃斑地 也就是 黑土滩 退化草地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黑土滩 退化 草地在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快速发展 , 严重地破坏了 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影响了草地畜牧业的发展。正确认 识和治理 黑土滩 退化草地是保护和恢复青藏高原生 态环境、 保证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问题。 近年来 , 一些学者对 黑土滩 的形成机制和恢复措施 从不同视角进行了研究 , 得出了一些在认知上有所差 异或不同的科学结论。本文对前人的 黑土滩 研究结 果做全面的综述, 重 点对造成高寒 草甸退化成 黑土 滩 的众多生态因子进行分析与归纳, 区别其性质和功 能, 以便更综合和更深刻地认识 黑土滩 形成的机理 和过程, 为恢复和治理 黑土滩 提供科学依据。
[ 1, 2] 2
。嵩草属 ( K obr esia ) 高寒
草甸是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主体。 黑土滩 退化草地 最典型和最集中地分布于高寒草甸, 是指以嵩草属高 寒草甸严重和极度退化后形成的一类大面积的或岛状 的次生裸地 [ 3] 。 黑土滩 由于草地植被和土壤受到严 重破坏, 原来位于草皮下的黑褐色土壤腐殖层露出 , 便 呈现为植被稀疏或不毛的 黑土滩 景观 , 藏族牧民形 象地称其 沙纳赫塘 , 意即 黑土滩
72
Grassland and T ur f
( Bimont hly)
2007
No. 2
( Sum
No. 121)
青藏高原 黑土滩 退化高寒草甸草原的形成机制 和治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王宝山 , 尕玛加 , 张
( 1. 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青海 湟源 3. 青海省草原总站, 青海 西宁
1 2
玉
3
和治理的问题 , 现简要介绍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特点。 1. 1 气候特征 青藏 高 原地 处 E 80 ~ 100 , N 30 ~ 35 , 海拔 3 000~ 4 500 m 。它南截印度洋气流 , 东截太平洋气 流, 降水较充沛, 年均降水量 350~ 750 m m 。气温低 , 年均温 0 130 0 左右 , 7 月均温 < 10 年积温 300 , 1 月均温 - 18 , 全年有 6~ 7 个月处于负温状态 , > 0 , > 10 年积温<
[ 13] 2
化成 黑土滩 。 3. 2 草皮层融冻剥离 彭立鸣[ 4] 、 霍义[ 15] 、 李希来[ 3, 16] 的研究都指出 , 高 寒草甸土壤的干湿、 融冻现象明显 , 草皮层常因冻胀而 形成多边形的龟裂 , 裂缝出处的植物根系容易被拉断 , 轻者影响植物生长 , 重者造成植物死亡。此外 , 在剧烈 的温度变化影响下, 草皮层的根系等有机质和下层的 土粒物质胀缩系数不一 , 引起草皮层与下面的土层断 裂, 形成滑面, 在融冻时发生滑塌现象 , 这种情况造成 坡面上的草皮层沿断面发生滑塌而形成裸地。 3. 3 水蚀风蚀 李希来等
和
; 无霜期约 75 d, 生长
草原与草坪
2007 年
第2期
总第 121 期
73
季约 120 d; 因此 , 高寒草甸具有高原亚寒带寒冷湿润 和半湿润气候条件。由于地处亚热带和高海拔地区 , 太阳辐射强烈, 夏季白天日照强烈, 升温快 , 最高温度 可达 20 ; 夜间由于空气稀薄 , 不利保温, 降温剧烈 , 即使夏季的 7 月, 也经 常有霜。年均 温低, 昼夜温差 大, 季节温差小 , 是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地区温度条件的 特点。 1. 2 土壤特征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地区的土壤主要有高山草甸土 ( 草毡土) 和亚高山草甸土 ( 黑毡土 ) 等, 它们所处的地 形主要是起伏平缓的高原剥夷面。由于高原隆起晚 , 它的岩石风化年限短 , 风化程度低 , 所形成的土壤质地 粗, 大小沙粒及砾石填 充其间。土层 薄, 厚 度一般为 10~ 20 mm 。由于土壤季节性冻结时间长 , 有机物腐 殖化程度弱, 土壤粘结性差, 结构松散。同时 , 一年中 长时期和深厚的冻结产生强大冻胀力 , 造成土壤具有 龟裂的表层形态。土壤融冻的交替 , 常使植物根系断 裂和死亡。在家畜的践踏下, 草皮常成片与下层剥离。 1. 3 植被特征 高寒草甸是以寒冷中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种 构成的植物群落类型。以密丛短根茎地下芽嵩草属植 物建成的群落是最典型、 面积最大、 分布最广的一类高 寒草甸。最主要的群系有小嵩草 ( K . p y gmaea) 草甸、 矮嵩草( K . hum il is) 草甸和线叶嵩草 ( K . cap i ll i f oli a ) 草甸等。此 外, 珠芽蓼 ( P oly gonum vi vi p ar um ) 高寒 杂类草草甸也是 黑土滩 退化草地多发的类型。高寒 嵩草类草甸种的饱和度为 15~ 25 种/ m , 盖度 85% ~ 95% , 草层结 构 简单 , 地 上只 有一 层, 草 层高 5~ 15 cm 。由于气温低, 冻结时间长, 微生物活动微弱 , 地下 的上 层根系多以原形积累起来 , 形成特有的草皮层。 牧草生长季短 , 产草 量低 , 净第 一性生 产力为 200~ 500 g/ ( m 2 1. 4 a) 。高寒嵩草草甸的牧草营养价值属中 上等 , 适口性好。由于有草皮层存在, 因此较耐牧。 动物特征 高寒嵩草草甸动物种属较贫乏, 但啮齿类种类丰 富, 主要有高原鼢 鼠 ( My osp alax bail ey i ) 、 高原鼠兔 ( Ochotona cur z oniae) 、 达 乌尔鼠兔 ( O. dahul i ca) 、 西 藏鼠兔 ( O. ti beti ca) 、 根 田鼠 ( Mi cr ot us oeconomus ) 和 高原田鼠 ( M. ir ene ) 等。
[ 6] [ 4]
; 马玉寿[ 5] 和刘
伟 称其为高寒草甸的 黑土型 退化草地。 黑土滩 退化草地是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地的特有现象和特殊 景观。 黑土滩 退化草地在青藏高原分布很广, 据马玉 寿[ 5] 对青海、 西藏、 甘 肃和四川 4 省区的调 查, 黑土 滩 退化草地有 703. 19 万 hm 2 。最早和较全面地报道 黑土滩 退化草地的是青海省畜牧局草原工作队
( Bimont hly)
2007
No. 2
( Sum
No. 121)
露的地区 ; 有因根系絮结 , 地表板结 , 牧草退化 , 生产性 能极低的草地; 有因灌丛严重砍伐后, 地表径流冲刷 , 表土流失 , 母质裸露而形成的裸地; 此外 , 还有因过度 放牧造成的沙化地。近年来学者们的研究指出 , 黑土 滩 退化草地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但 从不同情况下主导因素的作用来说 , 又有不同的认识 , 大概可分为气候变暖变干说, 草皮层融冻剥离说, 水蚀 风蚀说, 鼠类破坏说, 长期超载过牧说等 , 下面对这些 论点做简要的介绍。 3. 1 气候变暖变干 CO 排放量不断增加 , 导致了全球温度升高 , 青藏 高原腹地也不 例外。据统计 , 该区域 的平均气 温, 20 世纪 60 年代为 - 4. 6 1. 3
[ 3]
指出 , 高寒草甸地区夏秋降水多, wenku.baidu.com春
, 20 世纪 80 年代上升到- 3. 9 , 近 40 年中 , 气温升高
[ 14]
风大。草皮层经融冻剥离后, 夏秋雨季水土流失现象 特别严重 ; 冬春风季 , 风蚀作用使土壤裸露面积增大 , 秃斑地形成。马玉寿 [ 7] 指出 , 由于过度放牧的牲畜践 踏, 阴坡的灌丛草甸土体松软 , 遇到强降水 , 便会导致 水蚀面扩大, 甚至产生大面积的草皮滑塌, 据他们在达 日县金露梅 ( P ot enti ll a f rut icosa ) 灌丛草甸的裸露地 上设置样方观察, 两年期间由于水蚀作用, 裸露地的面 积增加了 31. 55% 。 3. 4 鼠类破坏 李 希来等
收稿日期 : 2006 05 08; 修回日期 : 2007 03 05 基金项目 : 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创新基金 作者简介 : 王宝山 ( 1954 ) , 青海 平安人 , 副教授 , 主要 从事 高寒生态 , 荒漠化治理工作。
[ 7]
1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特点
为了能全面了解 黑土滩 退化草地的形成, 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