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学历史教师队伍现状之分析_王越群
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
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一、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当前,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得到了增强。
然而,教师队伍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都存在一定的不足。
此外,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待遇保障也面临一些困难,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吸引力。
二、改进策略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教师队伍建设:1.加强教师培养和培训。
通过加大投入,提高教师培养和培训的质量,为教师队伍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
同时,要注重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2.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要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特别是要关注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可以通过实施定向招聘、支教等措施,引导更多的优秀教师到这些地区和学校任教。
3.完善教师职业发展和待遇保障制度。
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水平,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可以通过完善教师职称评定、薪酬激励等制度,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4.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要注重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行为的规范,引导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
可以通过加强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评价体系等措施,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
5.建立健全教师评价体系。
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注重教师的教育教学实绩和综合素质的评价。
同时,要发挥评价体系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引导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总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教师培养和培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完善教师职业发展和待遇保障制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及建立健全教师评价体系等措施,我们可以逐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改进和发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目前中学历史教师队伍现状之分析_王越群
目前中学历史教师队伍现状之分析王越群(陕西教育学院人文环境系 陕西 西安 710061) [摘 要] 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教师,为了准确了解目前中学历史教师队伍的基本状况,本文结合西安地区部分历史教师调查,分析了目前历史教师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提高历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等问题,为中学历史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中学 历史教师 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5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5564(2003)02-0045-03 一、基本情况本次调查涉及到西安市6个区的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以及厂矿子校的103名中学历史教师,采取的是问卷、谈话、咨询、侧面了解等方式。
基本情况如下:1.年龄与文化程度30岁以下:30人,占29.1%;30-40岁:占40.9;41-50岁:30人,占29.1%;50岁以上:1人,占0.9%。
从以上统计数字来看,这是一支老中青结合、层次结构比较合理的教师队伍,40岁以上的教师占30%,是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事业心和责任心较强,在以老带新、培养和影响青年教师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数量上占多数的中青年教师,都是从正规大专院校毕业分配来的大学生,是中学历史教师队伍的后继者。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有着丰富的历史知识,知识结构比较系统合理,而且富有理想,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勇于开拓进取创新。
教师队伍年龄层次结构的合理性,为实施新课程改革后的历史教学及素质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客观条件。
大学本科学历的80人,占77.7%;大专文化的有14人,占13.6%;中专毕业的有4人,占5.7%。
从调查统计看,96%的教师具有现阶段要求的大专以上学历,基本符合国家基础教育发展对中学历史教师学历的要求。
同时,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中学教师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学历不达标的教师经过进修或培训将要达到要求,否则就在被淘汰的可能。
历史教研队伍建设总结
一、前言历史教研队伍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推动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校历史教研组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将我校历史教研队伍建设总结如下:二、教研队伍现状1. 教研团队结构合理。
我校历史教研组现有教师10人,其中高级教师3人,一级教师5人,二级教师2人。
教研团队中既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充满活力的青年教师,年龄结构合理,教学水平较高。
2. 教研氛围浓厚。
历史教研组注重团队合作,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教学研讨等活动,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3. 教研成果丰硕。
近年来,我校历史教研组教师在各类教学竞赛、论文评选、课题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三、主要工作及成效1.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1)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近年来,我校历史教研组教师参加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类培训,如“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
(2)开展校内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成长。
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教学研讨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2.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我校历史教研组积极探索“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注重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教研组积极收集整理各类教学资源,如课件、教案、试题等,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
(3)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效果。
教研组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对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 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提升教研组整体水平(1)组织教师申报课题。
近年来,我校历史教研组共申报省级、市级课题10余项,其中3项已成功立项。
(2)加强课题研究,提高研究成果。
教研组定期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对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与解决,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4. 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1)开展学科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队伍现状分析、问题及建议1
教师队伍现状分析、问题及建议由于诸多方面原因,近年来衡水第四中学教育发展的差距越来越明显,突出表现为生源不均衡,而不均衡的主要因素是政策和学校环境差的问题。
这严重制约着学校教育的全面发展。
一、在的主要问题(一)教师整体数量严重超编1、从四中的情况来看,一直存在教师总量超编的问题。
2、部分科目教师严重缺编音乐、美术、化学、历史科目教师缺编。
部分学科教师基本谈不上专职,更谈不上专业,只是维持教学基本运转而已。
(二)教师质量问题依然突出1、新生力量缺乏,教师队伍老龄化。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近年来基本停止引进初中教师。
同时,一些已经参加工作几年后的初中骨干教师只出不进,缺乏必要的新生力量,导致学校教师平均年龄越来越大,教师队伍存在比较突出的老龄化问题。
这些老龄教师大都长期超负荷工作,体力往往不济,也给教育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2、教师素质较难提升。
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学校教师真正成了与外界“老死不相往来”的教书先生,缺少知识、缺少交流,很少有进修提高的机会,加上资料欠缺、信息不灵,其知识长期得不到更新,素质长期得不到提升,很难适应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综上所述,由于种种原因,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是较为严重的,大部分教师是凭借个人的直观经验开展工作,相当一部分教师知识老化、观念落后、教法陈旧,不少人甚至连教学常规都难以掌握,给农村中小学的教育发展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二、问题的主要成因(一)工作环境清苦,基本条件不好目前学校面临原地改造,还处于相对落后状态,支撑学校发展的各种基础条件还很不理想,学校现有校舍破旧不堪,办公条件简陋。
艰苦清贫长期困扰着教师队伍的建设。
(二)值得单独一提的历史遗留问题一是这些教师大都年龄偏大、第一学历偏低,发展潜力有限,部分老教师觉得已经“船到码头人到岸”,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淡薄;二是占用了宝贵的编制指标,影响着优秀教师的引进。
同时,近年来补充的新教师正规全日制高师毕业的极少。
(三)人事制度障碍,教师队伍循环不畅在教师人事管理上,目前各地实行的仍然是身份管理方式,教师一旦入职,意味着获得了一份虽收入不算可观,但保险系数较高的工作,教师惟一的出口是退休。
中学教师队伍发展报告总结
中学教师队伍发展报告总结引言中学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中至关重要的一支力量,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为了全面了解中学教师队伍的发展情况,本报告对中学教师队伍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评估,并总结出了一些问题和发展方向。
一、现状分析1. 教师资历和能力中学教师队伍整体上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然而,在教学能力和创新意识上存在一定的差距。
部分教师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缺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与改进。
2. 师资队伍结构中学教师队伍存在年龄结构不够合理、专业结构不够均衡的问题。
随着高龄教师逐渐增多,年轻教师的比例较低,这对教育改革和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
同时,一些核心学科的优秀教师数量相对较少,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3. 职业发展通道中学教师的职业发展通道相对单一,缺乏多元化的选择。
教师的晋升和发展主要依赖于资历和教学经验,而忽视了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教学成果。
这对激励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问题分析1. 教师培训不足教师培训不够系统和科学,缺乏个性化和专业化的培训。
在快速变化的教育环境下,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
2. 激励机制不健全教师激励机制相对滞后,缺乏有效的激励手段,无法提供足够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这导致一些优秀的教师缺乏动力和积极性,无法全力以赴地发挥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3. 教师评价体系不完善中学教师的评价主要依靠学生的考试成绩,而缺乏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
这使得一些教学质量较高但成绩较差的教师无法得到应有的认可和支持。
三、发展方向1. 提高教师培训质量加强教师培训,推动培训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建立个性化培训体系,根据不同学科和教师的需求,提供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和资源。
2. 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教师激励机制,既包括物质奖励,也包括精神奖励。
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和研究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成果。
3. 建立全面的教师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客观公正的教师评价体系,包括教学质量评估、教育教学成果评价和教师教育发展评估等方面。
论中学历史教师群体素质存在的
论中学历史教师群体素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石台中学金如兵历史学科长期处在被人们轻视的状态。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就业竞争决定了专业的取向,同大文科、大理科相比,历史学科几乎将走向绝境,这对于一个历史教育工作者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呢?要改变历史学科境遇,每个中学历史教师都面临着一个不容回避的课题:探讨中学历史教师群体素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究其原因:其一,历史学科历来扮演的是冷门角色,历史教师素质问题容易被忽视,造成历史教师群体素质存在很多,且很严重的问题。
其二,我国教育观念正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阶段,历史学科如何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它的前提和保证是必须有群素质较高的历史教师队伍,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言:“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
其三,当今世界,各个领域都将面临新的挑战,而历史学科的形势更为严峻。
但只要抓住机遇,就不怕挑战。
成功总属于那些有心,且付出辛劳的勤者。
一、中学历史教师群体素质的内涵中学历史教师群体素质讲的是从总体上考察中学历史教师知识结构、业务水平、职业道德等方面状况。
中学历史教师群体素质可划分为两大部分,即可测定方面和不可测定方面。
可测定方面也就是可以进行量化评判的,具体地说:1)专业基础情况。
2)每年学科论文发表情况。
3)教学交流情况。
4)每学期组织历史课外活动情况。
5)每学期是否制定教育教学计划,等等。
以上诸方面作为衡量历史教师的因素是容易客观作出确定的。
但中学历史教师群体素质有些因素,无法用准确数字去评价,即不可测定性,这些方面在中学历史教师群体素质占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分述如下:1)教学态度。
2)教学方法优化。
教无定法,教中有法,教学方法采用是否恰当,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是教学成败一把尺子。
3)历史学教育目标的明确。
4)历史功能的认识。
历史教育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具有鉴往知今,启迪思维,砥砺人生,增益智慧等许多功能。
中学教师队伍情况的调查报告
中学教师队伍情况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中学教师队伍情况背景介绍:本调查报告旨在了解中学教师队伍的情况,包括教师数量、教育背景、教师培训及发展机会等。
通过此项调查,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学教师队伍的现状和需要改进的方面,从而为中学的教育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依据和建议。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使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共发放100份问卷,参与调查的对象为各中学的教师。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背景信息、教育经历、教师培训及发展机会的认识和满意度等。
调查结果分析:1. 教师数量:根据调查结果,大部分中学教师队伍规模较大,平均每所中学拥有50名教师。
2. 教育背景: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中学教师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
3. 教师培训:约80%的教师表示参加过教师培训,并且认为教师培训对提升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有帮助。
但也有一部分教师表示教师培训机会有限,需要更多的培训机会。
4. 教师发展机会:大部分教师表示对于教师发展机会的感知较为模糊,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改进建议:1.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中学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教师队伍的招聘和培养工作,提高教师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素养。
2. 提供更多的教师培训机会:中学可以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组织更多的培训项目,并且针对教师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培训内容。
3. 完善教师的发展机制:中学应该建立健全教师的发展机制,包括职称评定、晋升途径和激励机制等,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激励措施。
结论:中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高,但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
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更多教师培训和完善教师发展机制,可以进一步提升中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同时,也需要中学、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发展机会,为中学教师的成长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近年来,教师作为学校责任制重要角色,对中小学实施品牌办学和教育公平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
因此,调查分析中学教师队伍的构成特征。
调查结果发现,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许多不满意的情况,无法满足学校教育发展的需求。
一方面,中学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教师属于正职教师,占比接近90%。
正职教师的聘用政策和劳务条件较差,工资远低于其他行业从业人员,并未得到合理补偿。
另一方面,中学教师中外聘教师比例较低,仅为十至之间,而且聘用政策复杂,由于副业所限,很多非正职教师的工作时间和收入也较低。
再者,在中学教师队伍中,青壮年、技师等教职人员比例较低,仅占整体教师的10-20%,且年龄分布不合理,过早和过晚的离退休,使中学教师队伍缺乏年轻教师,学校也缺少青壮年、技师教师来提升学校服务水平。
此外,由于中学教师工作量太大,加之未能得到足够补偿,很多教师工作精力不足,影响了学校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教师队伍建设任重道远,需要从师资培训、教职工资待遇、教师职称评定制度等方面着手,调整教师队伍结构,增加教师质量,提高学校教育能力和水平,才能有效改善中学教师队伍的建设现状,最终达到提高中小学教育公平的目标。
中学校园教师队伍建设形势分析研判制度
中学校园教师队伍建设形势分析研判制度一、当前中学校园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中学校园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首先,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存在一些“老师难找、好师难留、名师难培”的问题。
一些优秀的教师往往因为待遇、工作环境等问题而离开学校,而一些平庸甚至不合格的教师则依然在校园里工作,导致教育质量难以提升。
其次,中学校园教师队伍中的年轻教师面临成长和发展的压力。
在这个信息时代,教育方式和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换代,年轻教师需要进行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然而,由于教师培训体系和支持制度不完善,以及管理层对年轻教师关注度不高,很多年轻教师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感到孤立和迷茫。
再次,我国中学校园教师队伍中的学科结构不够合理。
一些中学教师以重点科目为主,而其他一些学科的教师总体素质和专业水平较低,无法满足学校全面发展和学生多元化需求的要求。
二、中学校园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机遇尽管中学校园教师队伍建设面临挑战,但也存在一些发展机遇。
首先,全社会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关注度逐渐提高。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各界对于优秀教师的需求日益增加。
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为中学校园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遇。
其次,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教师培训机制和支持制度也在逐步完善。
教育部门积极推动教师培训的创新,建立了多种培训模式和多样化的培训内容,为中学校园教师提供了更好的学习平台和发展机会。
再次,在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下,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更加便利。
网络平台的出现为教师提供了更多互动和学习的机会,可以通过网络分享教学经验和资源,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三、加强中学校园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与策略针对当前中学校园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来加强中学校园教师队伍建设。
1.完善教师激励机制。
建立激励机制,科学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能力,通过薪酬、职称评审等方式,激励优秀教师留校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现状问题分析与反思
教师队伍现状问题分析与反思一、学校教师队伍情况1、学校岗位结构学校岗位设置合理,分为行政管理岗位、教师岗位。
其中行政管理人员1人,占总人数的5%,其中18人分别兼任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课程;占总人数的95%。
2、学校在岗教师自然属性结构学校共有教职工19人,其中50岁以上5人,40岁以上4人,30岁以上人10人。
学校教师学历达标,其中本科6人,占总人数的31.6%;专科9人,占总人数的47.4%;4人中专程度,占总人数的21% 。
学校有小学高级教师9人,占总数的47.4%。
3、学校教师工作态度及能力状况根据学校教师工作态度和能力状况,我们将其粗分为三个层面:区级骨干教师 7人,占总人数的36.8%。
这类教师大都专业素质较强,积极上进,工作扎实,在教育教学中能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
45岁以上教师7人,他们工作兢兢业业,具备老教育工作者的严谨与认真;其余教师工作态度较好,能按学校要求完成好各项工作,并在学校的引领下学习新的教育思想,教育教学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进步,但因内驱力的缺失所以离优秀教师还有一段距离但可塑性大。
学校需要在价值引领和专业提升上多做文章,使他们在态度和能力上尽快走向成熟,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
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部分教师职业道德与价值观畸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发展,人们敢于堂堂正正言利,理直气壮说钱。
这是对传统义利观的扬弃,是历史的进步。
但是由于市场经济有一定的盲目性、自发性,利益往往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和对象。
部分教师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表现在工作态度上,怕环境艰苦,怕任务艰巨,追求轻松自在,缺乏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遇到困难总是绕着走,“绞尽脑汁”地要求到条件舒适的地方去工作。
表现在思想作风上,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
究其原因:(1)价值取向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化,物质利益观念进一步增强。
价值取向是人们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眼前和未来某种价值目标追求、向往和选择的趋向。
王越群新时代新课程新课标对教师的挑战与行动
王越群新时代新课程新课标对教师的挑战与行动最近,先后赴城乡不同层次的中小学与一线教师们进行交流,其中,谈论话题最多的便是老师们在课程改革和实施方面的迷茫与困惑。
常听到某些校长苦恼地说,有的老师不愿意多干工作时,总是用一句“我就是一名普通教师,我只要把课上好就行了”来拒绝承担更多的育人工作任务。
每每谈到这个问题,笔者总要问老师们一句话:“你们备课、上课和研课时,看不看课程标准的要求?”由于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很多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不管是备课还是上课,或者教研活动中的说课研课,依然还只是注重对课堂教学中课本知识的教学,而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不断要求的课程标准的引领作用则很少提及,同时也淡化和忽视了课程实践的内容。
于是,老师们备课直接参考网络资源或相关教参材料而不聚焦课程标准的情况比较普遍,上课效果也不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检验,听课评课意见表达更不用课程标准去衡量。
有的教师虽然从教多年,但很少系统地阅读课程标准,导致课程实施过程中都是只片面重视课堂知识讲授,片面强调挖掘课本知识,而弱化对课程标准要求的综合实践环节的落实,即只重视“聚焦课堂”而忽视“放眼课程”,没有树立全面立体的课程观。
无疑,那些说“我只要把课上好,别的都不要让我干”的老师,显然没有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形成正确的课程观,而是想用“聚焦课堂”的“靓词”,刻意淡化或拒绝“放眼课程”的课程育人行动。
课程标准始终在引领新时代发展带给每一位教师的强烈信号是,近20年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发展人——使受教育的学生成为综合素质过关、适应未来国际竞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建设者与接班人,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课程标准”的引领作用,几乎就成为极端重要的“方向盘”。
“课程标准”就是横在课程改革与实践过程中必须翻越的大梁,教师一定要有强烈的“课程标准”引领意识。
早在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后,为了实现”六个改变“,即: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的现状,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等,就以“课程标准”取代了几乎所有人都习惯了的“教学大纲”,使课程实施的目标由原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更加强调重视人的发展而不仅仅是知识传授。
我眼中的中学历史老师和中学历史教学现状
我眼中的中学历史老师和中学历史教学现状【摘要】中学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历史意识、文化认同和批判思维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我的中学历史老师教学严谨,富有激情,让我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现代中学历史教学注重综合性教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方法不断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历史老师在教学中扮演着引导者和激励者的角色,对学生成长有着深远影响。
学生对中学历史课程普遍持积极态度,认为历史教学能够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
未来,中学历史教学面临挑战和机遇,需要更好地融入社会实践和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性、我的中学历史老师、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分析、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性、中学历史老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学生对中学历史课程的态度、中学历史教学的挑战与发展、我眼中的中学历史教学的未来展望1. 引言1.1 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性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历史背景,培养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国家发展的脉络,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从中汲取智慧。
历史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热爱与探索的欲望。
学习历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引导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加果断、睿智、坚定。
中学历史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水平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历史是人类文明的记忆,了解历史不仅是对过去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负责,因此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1.2 我的中学历史老师给我留下的印象我中学时的历史老师是一位高瘦的中年男士,留着一头稀疏的黑发,总是戴着一副金边眼镜。
他的声音很磁性,每当他讲解历史知识时,全班同学都会静下心来聆听。
他的眼睛里总是闪烁着智慧和温暖,仿佛能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我记得他对待每一个学生都很耐心和细心,总是愿意花时间解答我们的问题。
我眼中的中学历史老师和中学历史教学现状
我眼中的中学历史老师和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理解现在,预测未来。
在中学阶段,历史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历史意识、民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使命,因此中学历史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结合我自己的学习经历,谈一谈我眼中的中学历史老师和中学历史教学现状。
我眼中的中学历史老师应该是一位有着丰富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的教育者。
一个好的历史老师应该不仅精通历史学科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对历史事件有着深入的了解,能够为学生讲述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并且能够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教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一个好的历史老师还应该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懂得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
我眼中的中学历史老师应该是一位知识渊博、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育者。
我眼中的中学历史老师还应该是一位温和善良、严谨认真的人。
历史学科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说,很多历史知识可能会比较抽象,理解起来可能会比较困难,因此需要老师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引导。
历史老师应该是一位温和善良的人,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耐心倾听学生的问题,认真回答学生的疑惑,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
历史老师还应该是一位严谨认真的人,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学生,使得历史学科得到严肃对待,学生的学习态度也能够得到规范。
而就目前的中学历史教学现状来说,中学历史教学质量整体上还有待提高。
在很多中学里,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教学资源的匮乏,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等原因,导致历史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都略显不足。
在师资力量方面,目前的中学历史教师队伍中,有一部分教师的历史知识储备相对薄弱,教学经验也相对较低,因此在历史教学中难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
在教学资源方面,目前很多中学的历史课程教材还停留在以往的版本,未能及时更新拓展内容,不能满足学生对历史知识的需求。
学校教师队伍现状分析报告
学校教师队伍现状分析报告学校教师队伍现状分析报告作为教育的基础与关键的一环,学校教师队伍的质量和素养一直受到教育界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教师队伍的监管、培训、评估和激励等方面的改革和完善,一直是中国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对当前学校教师队伍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
一、教师队伍总体素质1. 教师行业的职称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高级职称比例逐渐提升,中级职称比例逐渐降低。
同时,走出课堂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学科带头人越来越少,学科带头人素质整体水平仍需提高。
2. 自主招生及教师编制以及职称评定等制度的完善,对教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
3. 教师的成年教育或硕士研究生学历持续提高,相应的本科专业培养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然而,在残杀教育时代和面试笔试应试教育的冲击下,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平平,教育情怀单薄,需要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
4. 完善的教学流程和干部培养机制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关键所在。
当前初中高中教师队伍的年轻化趋势明显,学校在培养教师方面需要建立更加完善全面、激励有力的体制。
同时,需要加强教育从业人员的教育调查和研究,为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教学方法和文化1. 以“为了上大学而上学”的教学理念已经得到广泛批评,大众对学校教育的诟病越来越强烈,因为其狭隘的教育价值观和缺乏创意和创新精神爆发后的疲态。
特别是中小学生,往往存在信息化、多元化和时效性漏洞深重的教育问题。
2. 在语言教育上,新时代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包括“双语教学”、“助学教育项目”等。
为此,教育从业人员的语言能力进一步得到强化,特别是知识面勾勒,科技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3. 在教育文化方面,有必要通过教学协同、推广现代教育技术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热情和积极认知,在既定课程体系内,实现能力和素质多元、知识和能力更加充实的教育目标。
三、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的升级1. 在教育思想方面,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学习和发展能力的培育、以及教育的实效性。
重庆市中学历史教师队伍现状调查问卷
重庆市中学历史教师队伍现状调查问卷(任课教师填写)尊敬的老师:您好!为了解我市历史教师的队伍建设及专业发展情况,特开展本次调查。
问卷内容仅供调查研究使用,希望客观真实地获得我市历史教师教育教学的信息及基本情况,以便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您提供的信息十分重要。
希望您协助我们做好此项调查工作,并对您提供的支持和帮助深表谢意!填写此问卷大约需要占用您30分钟时间。
【填写说明】本问卷共4页,如无特殊说明,每一个问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一、您的基本情况年龄,性别,原始学历,专业,目前的学历,专业您是否是专职的历史教师,职称。
您担任年级历史课,班数,总学生数,周课时节;此外还担任了学科的教学工作,周课时节。
1.您所在的学校是()A. 普通完中B. 重点完中C. 单设初中D. 中心校E.其他2.您的教龄()A.5年以下B.5-10年C.11-20年D.21-30年E.30年以上二、您的教学与科研情况:1.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您的教学发生的主要变化是()A.对教育工作的本质认识有了一定的提高B.更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了C.工作责任感提高了、压力更大了D.更重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E.开始有点不适应,逐渐感到习惯了F.没有什么很大的变化2.您认为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可能会受到的制约是()A.中考、高考的命题取向B.上级部门的评价导向C.学校管理方式理念D.课改意识淡化停滞E.各方面压力3.您认为较好的学科教材选用方式是()A.全市统一B.全区统一C.学校自选D.教师自选4.您喜欢的课堂教学现象是()A.学生听课注意力集中B.学生有秩序的发言C.学生因兴趣而激动D.学生可以插话E.师生、生生之间有争论F.小组活动很热烈G.学生紧跟教师思路H.达到教学设计的理想效果5.您讲授一节课需要的相关工作时间(包括备课、批改作业、辅导等)()A. 1-1.5小时B. 1.6-2小时C. 2.1-2.5小时D. 2.6-3小时E. 3.1-3.5小时F. 3.6-4小时G. 4.1-4.5小时H. 4.6小时以上6.您在备课时所花费的时间最多的往往是()A.寻找课外相关知识B.策划学生活动C.制作教学课件D.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E.书写教学设计文稿(教案)F.选择教学策略7.备课的时候,您着重考虑的问题是()A.学生的兴趣和经验B.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必须完成C.评价方式及其有效性D.落实新理念于教学中E.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利用F.教学目标与本校具体情况的关系8.您认为教学过程中探究活动最主要目的是()A.巩固加强知识与技能B.创新思维的验证C.活跃课堂气氛D.学习方式的转变、增强学生动手能力E.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与交往能力9.您对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看法是()A.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B.形式很好,组织起来有点困难C.在大班额班级教学中有利于关注学生学习情况D.有利于好生差生的相互帮助促进E.有时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F.讨论的话题很难设计,要慎重使用10.一堂课结束后,您通常采取的后续策略是()A.在其他班以同样的方式实施教学B.以教学后记的方式提出一些问题并思考C.征求学生对本节课的意见D.在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11.现阶段,教学中经常困扰您的主要问题是()A.学生个体之间的不平衡B.对课程目标的把握C.工作负担重、压力大D.一节课设计的内容常常无法完成E.教辅材料不足F.实验室和教学硬件设备不足12.就您本身来说,对改善教学效果最大的障碍是()A.专业知识欠缺B.教育教学理念滞后C.经验不足D.其他(请填写)____ ___ 13.在编制练习题方面,您感到最欠缺的是(仅选一项)A、相关知识和技术B、相应的条件和环境C、没有时间和精力D、其它(请填写具体内容)14.目前,您进行教学评价的方式有()A.闭卷考试B.开卷考试C.实验操作评定D.课堂小测E.各种学习活动表现评定F.档案袋形式记载15.您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评价的主要形式是()A.评语B.评价表C.表现记录D.纸笔考试16.您对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主要评价方式是()A.学生自评、互评B.教师评定C.表现记录D.纸笔考试17.学校对您教学工作的评价()A.主要看考试成绩B.重点看日常工作表现C.通过教师自评、处室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渠道进行评价D.很少评价18.你是否认为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可以提高教学质量()A.是B.否19.如果没有各级主管部门的要求,你是否会自愿进行教育科研工作()A.是B.否20.您发表的论文()A.无B.1-5篇C.6-10篇D.10篇以上21.您的论文获奖的最高等次是()A.全国级B.省级C.市级D.县级22.您主编或参与编写的书籍有()A.无B.1种C.2-5种D.5种以上23.您负责或参与的课题是(可多选)()A.全国级B.省级C.市级D.县级E. 校级F. 没有三、您的教研及培训情况:1.您所在的教研组活动通常采取的形式是()A.轮流上公开课B.互相听随堂课,大家一起评论课的优缺点。
教师队伍现状及新教材现实问题分析
教师队伍现状及新教材现实问题分析与反思一、指导思想:课程与教学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从新课程实施到学校素质全面提高、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提高。
学校在加强师德建设的同时,依据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推进校本研修工作,立足教研,聚焦课堂,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益,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研修机制,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二、现状分析:1、学校教师队伍现状分析:学校不断对师资队伍进行整体优化,并通过校本教研和培训,使得教师素质得到提高,高一层次学历教师日益增多,高级教师结构比例不断提高。
现在岗教师24人中,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18人,占总人数的57%,专科6人,占41%。
学校中学高级教师人数为7人,中级教师人数为10人,初级教师人数为7人。
这些优秀的师资都为校本研修奠定了基础。
2、实施新教材中的现实问题分析:在新教材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在理解新教材教学理念的同时,把理念转化为实践难度较大;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尤其是整合的能力差异极大;课堂教学改革步子迈得还小,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在新教材研讨培训中,对教师中的优势资源、教师间存在的差异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及利用。
新教材的设计中,不体现同步的练习.这些教师的备课以及学生的练习巩固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制约了教学效果。
师生观念的转变,新旧教法的互补,以及课堂教学的教法,学法指导等方面都还待于提高。
2、反思交流——积极开展多形式的教研活动(1)发挥语文组“名学科”的辐射作用,规范其他教研组建设,提高教研质量。
(2)教研主题专题化。
在开展教研活动时,我们要求事先定好计划、确立研究主题。
(3)教研行为自主化。
教研组是开展校本教研的中间力量与基本组织。
学校要求每一位要教师主动参与各类教研活动,主动与同事交流实验中的成功与失败。
及时反思课堂教学行为,撰写教学后记、教学案例,并在教研活动时进行交流分析。
同时,学校将继续组织开展教学案例评比活动,为教师提供交流的空间。
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教师队伍现状分析引言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中至关重要的一支力量。
了解教师队伍的现状对于改进教育体系以确保良好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教师队伍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现状分析1. 教师数量:教师数量是评估教师队伍现状的一个关键指标。
根据最新的数据,本市的教师数量为XX人,其中男性教师占X%,女性教师占X%。
这里展示了教师数量的整体情况,但我们还需要考虑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师分布情况。
2. 教师资质:教师资质是评价教师队伍能力的重要因素。
根据调查数据,本市XX%的教师持有硕士学位以上的学历,XX%的教师拥有专业教师资格证书。
这体现了教师队伍整体的学术背景和专业素养。
3. 高级职称比例:高级职称的比例可以反映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和发展空间。
根据最新数据,本市有X%的教师拥有高级职称,其中X%为正高级职称。
4. 年龄结构: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对于人才流失和队伍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调查数据,平均年龄为XX岁,其中X%的教师年龄在30岁以下,X%的教师年龄在40岁以上。
年龄结构的合理分布对于培养年轻教师和保持教师稳定性都非常重要。
建议在分析教师队伍现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教师培训:通过提供更多的教师培训机会,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素养,使教师能够应对教育改革和新课程的需求。
2. 激励年轻教师发展:针对年轻教师,制定激励政策,提供晋升机会和专业发展支持,以留住人才并提高整体队伍素质。
3. 引进专业人才:通过引进具有专业背景和教学经验的教师,提高整体队伍的专业水平,增强教育教学质量。
4. 定期评估和反馈:建立定期的教师评估和反馈机制,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并根据评估结果提供个性化的专业发展建议。
结论教师队伍的现状分析是优化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
通过加强教师培训、激励年轻教师发展、引进专业人才和定期评估和反馈,可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
为了实现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不断关注教师队伍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新课程改革:初中历史教师培训之管见
新课程改革:初中历史教师培训之管见
王越群;黄振平
【期刊名称】《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019)001
【摘要】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要向纵深发展,必须使历史教师从根本上更新教育观念;对初中历史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培训,必须使参与者达到三个目的;培训者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理念;同时,应根据培训内容,明确培训应遵循的四个原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培训的具体实施工作.
【总页数】4页(P121-124)
【作者】王越群;黄振平
【作者单位】陕西教育学院人文环境系,陕西,西安,710061;陕西教育学院人文环境系,陕西,西安,710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3
【相关文献】
1.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培训的实践探索 [J], 潘慧;
2.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思考 [J], 王谷贤;黄胜华
3.略论"国培计划"与广西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培训的衔接问题——以"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初中历史与社会)为例 [J], 韦世强
4.教师培训在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性——以武汉大学承办湖北省高中新课程省级培
训班为例 [J], 毛金波
5.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职教师培训的理论与实践——以河南省为例 [J], 马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眼中的中学历史老师和中学历史教学现状
我眼中的中学历史老师和中学历史教学现状中学历史老师在我眼中是一位富有知识和经验的教育者,他们不仅具备深厚的历史知识,还能够将这些知识生动有趣地传授给学生。
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则是兼具优势和不足之处。
在我眼中,中学历史老师应该具备深厚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经验。
历史是一门广博而复杂的学科,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史学功底和宽广的知识面,才能够全面准确地传授给学生。
历史老师应该关注历史研究的最新进展,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
他们还应该具备丰富的经验,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中学历史老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历史并非仅仅是一堆死记硬背的事件和日期,而是一门需要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究的学科。
好的历史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帮助他们理解历史的规律和思考历史问题。
历史老师还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习,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研究项目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能力。
中学历史教学现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教材体系不够完善。
当前的中学历史教材注重记忆和背诵,缺乏深入的历史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教材内容应该更加系统、有机地组织起来,使学生能够全面、准确地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规律。
历史教学中缺乏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资源。
传统的历史教学注重讲授和听讲,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性。
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历史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历史教师应该积极运用多媒体、互联网等资源,创设情境,增加教学趣味性和生动性。
历史教师的评价体系还有待完善。
目前,历史学科的评价主要侧重于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在历史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评价体系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对于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并相应地制定评价标准和方式。
中学历史老师应该具备深厚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而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在教材体系、教学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仍有不足之处。
强化中学历史学科师资队伍建设
强化中学历史学科师资队伍建设2023年,中学历史学科将迎来一次革命性的改变。
在过去的几年里,国家已经开始了强化中学历史学科师资队伍建设的计划,这个计划涉及到了中学历史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师培训等等。
这个计划的目的,就是要提高中学历史教育的质量,让历史课程成为中学教育中重要的一环。
中学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国家、民族和文化,同时也可以学习到人类智慧和言行。
历史教育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道路、人生价值观的养成都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强化中学历史学科师资队伍建设的意义重大,它关系到整个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
首先,我们需要从课程设置层面上下功夫。
历史课程的设置应该紧贴现代社会的需求,突出历史对于现代社会的指引意义,加入一定的现代思想、艺术思想与科技思想等新元素。
历史课程还可以与中学其他课程相互结合,例如化学、物理、地理、生物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其次,我们需要从教学方法上下功夫。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重视历史知识的灌输。
但现实情况告诉我们,学生今天对于历史的兴趣较低,他们很难理解、感受到历史的真实。
因此,教学方法必须改变。
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例如以影视作为教学媒介、以游戏化的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事件或情境的感受等。
这些新方式不仅可以激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感悟特别是对于那些靠阅读等方式难以理解的历史,例如在古代金属武器如何运用战术、骑兵的战斗方式等内容。
此外,我们还需要重视教学资源的利用。
教学资源包括师资、教材、设备和网络等方面。
建立良好的教学资源体系,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的提高学习效果。
针对历史师资力量,国家需要加强历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更加完备的历史师资培养、评价、使用机制,完善优秀、特色和师资多元化的学科建设模式,提高历史学科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特别是在那些偏远地区历史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的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中学历史教师队伍现状之分析王越群(陕西教育学院人文环境系 陕西 西安 710061) [摘 要] 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教师,为了准确了解目前中学历史教师队伍的基本状况,本文结合西安地区部分历史教师调查,分析了目前历史教师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提高历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等问题,为中学历史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中学 历史教师 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5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5564(2003)02-0045-03 一、基本情况本次调查涉及到西安市6个区的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以及厂矿子校的103名中学历史教师,采取的是问卷、谈话、咨询、侧面了解等方式。
基本情况如下:1.年龄与文化程度30岁以下:30人,占29.1%;30-40岁:占40.9;41-50岁:30人,占29.1%;50岁以上:1人,占0.9%。
从以上统计数字来看,这是一支老中青结合、层次结构比较合理的教师队伍,40岁以上的教师占30%,是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事业心和责任心较强,在以老带新、培养和影响青年教师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数量上占多数的中青年教师,都是从正规大专院校毕业分配来的大学生,是中学历史教师队伍的后继者。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有着丰富的历史知识,知识结构比较系统合理,而且富有理想,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勇于开拓进取创新。
教师队伍年龄层次结构的合理性,为实施新课程改革后的历史教学及素质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客观条件。
大学本科学历的80人,占77.7%;大专文化的有14人,占13.6%;中专毕业的有4人,占5.7%。
从调查统计看,96%的教师具有现阶段要求的大专以上学历,基本符合国家基础教育发展对中学历史教师学历的要求。
同时,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中学教师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学历不达标的教师经过进修或培训将要达到要求,否则就在被淘汰的可能。
可以看出,西安地区中学历史教师学历水平远远高于本省其它地区。
2.职称与职务中学特级教师4人,占4%;中教高级的有45人,占43.5%;中教一级的有50人,占48.5%;中教二级以下的有4人,占4%。
从职称情况看,高中各级职称的分布与年龄结构的分布基本相对应,具有梯级结构,中级职称约占50%,是教学的中坚力量,高级职称占40%,是教学中骨干力量。
从调查情况,有35人担任学校的年级组长、班主任、教导主任、政教主任等职务,参与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占历史教师总人数的34%。
说明历史教师在学校的组织和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和方法,只要校方能够合理的使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就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3.师生比例和其他情况从调查结果来看,初中的师生比例平均为1∶400,每位历史教师要带8个班;高中的比例平均为1∶300,每位历史教师要带6个班。
当然在个别的重点中学,由于教学质量高,生源有保障,但教师短缺,历史教师的工作量很大,有不少教师要跨年级带课,最多的高中要带10个班,初中要带12个班。
但也有不少学校历史教师的工作量不饱满,班少教师多,有的教师就只带1-2个班的课。
这说明在目前教育行业竞争激烈的状况下,有些学校由于本身的优势能够持续发展下去,而有些学校由于教学质量不452003年6月第18卷 第2期 西安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Xi'an Educational Colleg e Jun.2003V ol.18 No.2【收稿日期】2003-03-05【作者简介】王越群(1959.9- ),男,陕西大荔人,陕西教育学院人文环境系副教授。
基金项目:陕西教育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01K J006)理想,生源少,发展面临很大的困难。
从调查中还了解到,由于有些学校的领导对历史教学的不重视,以及学生家长长期以来对历史课的轻视,导致了历史教师在学校的地位较低,奖金报酬上与语数外等“主课”相差甚远,在计算上等同于体音美劳等课,甚至连学校平均奖都拿不到,后勤的职能人员的奖金都比有些历史教师的高,这样同工而不能同酬,造成历史教师心理上失衡。
还有,同样的付出和同样大小的贡献,但荣誉和先进等称号学校却往往给予主课教师,而与历史教师无缘,因此极大地挫伤了历史教师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不少教师在外兼职或自办一些营利性行业,存在弥补在学校与其他教师收入上存在的差距,寻找心理上的平衡点。
还有些教师利用课余,攻读其他专业的课程,准备另谋出路,这部分教师分别有10人和15人,占9.7%和13.6%。
说明历史课在各学校中普遍受到冷遇,历史教师在学校中也是低人一等,这就直接影响了历史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与发挥。
二、存在问题调查表明,多数历史教师对实施的目标教学尚有较深的理解,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也能充分考虑到该学科的基础性、全面性和发展性。
在教学过程中,也能基本围绕教学目标,完成各个环节。
但是,客观的讲,中学历史教师在教育教学能力方面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部分教师理论水平低调查表明,部分中学历史教师专业理论知识不够理想,表现在(1)理论水平较差,史学理论方面知识欠缺。
对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认识,许多深层的问题都只能停留在表面上,无法上升到理论高度。
(2)理论脱离历史实际和社会实际,很难做到理论与历史事实和社会实际的结合和交融贯通。
(3)历史文献功底薄弱,能轻松阅读二十四史的教师不多。
(4)知识面窄,与历史有关的历史地理、人文地理的知识了解不多,经济史、文化史、民族史、科技史、外交史、军事史及考古学知之甚少。
2.少数教师教育观念落后,素质教育思想在课堂上体现甚少。
表现在课堂上,不能面向全体学生,严重地违背了素质教育和义务教育的方向,课堂上不能让学生人人动脑想、动手做、动笔写、动口说。
学生自身潜力得不到有效发挥,造成学生表达能力差,说不清,道不明,这是其一;其次,是在教学思想上明显滞后,仍然是“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张嘴巴”,教师一人讲到底,不让学生看书,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让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不能因材施教等等。
3.部分教师教学能力素质较薄弱在调查中,有10.6%的历史教师是非历史专业毕业,对历史知识体系结构掌握欠佳,同时由于历史学科中考及理科高中考试中不占成绩或不考,在高中实行开卷考试,以至不被学校和部分历史教师的重视。
在教学中表现为:第一,驾驭教材能力差,对教材编写意图理解肤浅,对知识结构掌握不深。
因此,对教材的内容搞不明白什么地方该详讲,什么地方该略讲,讲到什么程度,什么地方应让学生去想、去做,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很难突出,更谈不上师生共同参与完成教学任务。
第二,少数教师教育理论水平低,缺乏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课堂上不能紧紧依靠和运用教学原则来组织教学,教无依据,教不得法,学生听得无所适从。
第三,缺乏对学生智力方面的开发和培养,适应不了素质教育的需要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第四,历史教师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比较欠缺,不能按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进行教学。
第五,为考试而教、而学,强调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记忆、不注意学习方法的传授和培养。
4.教学教研能力薄弱教师的教研能力由吸收、加工、输出信息能力组成,吸收信息能力是教研能力的前提。
在调查中首先发现,仅有15%的教师对历史教学的研究信息、研究成果、学术动态有所了解,对史学界研究的新方向、新成果了解甚少。
其次,是学校滞后的教学方法和封闭的教学氛围,削弱了教师的教研能力。
最后,教研方面缺乏带头人。
一些学校的历史骨干教师多在高三带毕业班,工作繁忙,根本没有时间进行教学研究,这样就很难形成教研教改的良好习惯。
而一些教师进行教研工作和撰写教研论文,其目的是为了完成学校所布置的任务,或者是为了评职晋级。
因此,缺乏踏踏实实的研究风气,不少论文是东拼西凑,到处摘抄,质量低劣,缺乏创见。
这充分暴露了学校历史教研能力的不足和薄弱。
5.对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使用率低调查发现,目前有65%的学校已配置有计算机辅助教学设备,它在各科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合理地使用它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所以不少教师都争先使用。
调查表明,有46%的中学历史教师会使用多媒体手段课堂教学,有38%的历史教师会熟练地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这些教师中有85%是青年教师,但中老年教师在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上不如青年教师。
而且因为教学课件的制作比较复杂和麻烦,制作时间长,为了短短的40分钟课堂教学,教师却要花几天的时间来制作课件。
而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只有一个,各学科都想使用,往往主课在这方面拥有优先权,所以历史课只好让路。
因此,有些教师为了省事,就仍然采用老的教学方法,不喜欢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特别是老教师基本上不用多媒体设备,所46周改群:目前中学历史教师队伍现状之分析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用率低。
三、几点建议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众多有识之士已形成共识,历史学科教学在塑造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和开发他们的思维和智力的过程中,具有包括政治课在内的所有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大面积提高历史教师整体素质也是现代教育的迫切要求。
1.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满足中学历史教师的基本条件由于教育经费的短缺,不少学校没有一套完整的历史教学挂图,没有教学幻灯片,没有订阅历史教师必备的教学期刊和各种教学参考资料,更谈不上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为减少学校的开支,广大一线教师不能外出听课、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开展教研活动和新教材培训等,更谈不上进修提高。
因此,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是提高历史教师整体素质的物质基础。
各学校要大力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敬业精神,使他们在教学中对学生高度负责,充满爱心。
社会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学校要拿出一定的经费为教师订购专业图书和杂志,提供进修提高、交流的机会。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提高中学历史教师综合素质上加大精力投入和经费投资。
尽快扭转重理轻文的风气,使历史不再是“副课”,强化历史教师的工作岗位,以利于他们安心工作,潜心钻研,改进教学方法。
减轻中学历史教师工作的负担,为他们提供充裕的学习知识时间。
要公正客观地对待历史教师在学校整体教育的作用,在福利待遇方面不能与主课拉开太大的档次,对历史教师在工作上取得的成绩要予以积极的鼓励,以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加强对中学历史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针对中学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应着重培养教师三方面的能力:一是会学习的能力。
要能及时了解本学科领域的新发展、教学方法的新变化,善于运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使自己从原来的教书匠变成教育专家,使自己的教学方式也由经验型转变为科研型。
二是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的广泛使用,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具备熟练操作、合理使用多媒体设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