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车间安全隐患
车间安全隐患
![车间安全隐患](https://img.taocdn.com/s3/m/811b6d11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29.png)
车间安全隐患
车间作为一个生产加工的场所,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安全隐患,以下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车间安全隐患及其应对措施。
首先,机械设备使用不当。
在车间中,机械设备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使用不当,则容易引发事故。
例如,操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使用不熟悉的机械设备,容易发生误操作。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培养专业技能,确保他们理解正确的操作方式以及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手册。
其次,电气设备安全隐患。
车间内使用的电气设备众多,若电路线路老化、电缆破损,或者线路错误接线,可能会引发触电、火灾等事故。
为了防止这些安全隐患的发生,需要经常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对于老化的电缆和线路,要及时更换和修复,确保电路的正常使用。
此外,化学品储存不当也是一个常见的安全隐患。
许多车间使用各种化学品进行生产加工,这些化学品如果没有妥善存放,可能导致泄漏、爆炸等事故。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将化学品按照其性质进行分类储存,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持车间通风良好,设立明显的警示标识,禁止吸烟和明火,并严格按照规定的数量存放化学品。
最后,人员行为不当也会带来安全隐患。
例如,不穿防护服、不戴安全帽、随意放置物品等行为都可能引发事故。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宣传,提高他们对于安全责任的认识和意识,确保每一位员工都能够遵守安全规定和操作
流程。
综上所述,车间安全需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通过加强培训、维护设备、妥善储存化学品以及加强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可以最大程度减少车间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车间安全隐患及整改措施怎么写
![车间安全隐患及整改措施怎么写](https://img.taocdn.com/s3/m/0a577ab8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4f.png)
车间安全隐患及整改措施一、引言车间是工业生产的核心区域,安全隐患的存在可能对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及时发现和整改车间安全隐患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车间安全隐患的常见类型以及相应的整改措施,以提高车间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二、常见车间安全隐患及整改措施2.1 电气安全隐患2.1.1 隐患描述•电线老化、短路•电气设备维护不当•电气设备过载2.1.2 整改措施1.定期检查电线和电缆的状况,及时更换老化或破损的电线。
2.建立电气设备维护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3.根据设备额定功率合理分配负载,避免过载情况的发生。
2.2 机械安全隐患2.2.1 隐患描述•机械设备缺乏保护装置•机械设备操作不当•机械设备维护不到位2.2.2 整改措施1.安装机械设备的保护装置,如安全防护罩、安全传感器等,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
2.建立机械设备操作培训制度,确保员工熟知操作规程,并严禁未经培训的人员操作设备。
3.制定机械设备维护计划,定期检查设备的状况,及时修理和更换损坏部件。
2.3 化学安全隐患2.3.1 隐患描述•有害化学品储存不当•化学品泄漏•缺乏化学品安全操作培训2.3.2 整改措施1.建立化学品储存区域,并按照规定的标准对化学品进行分类和储存。
2.定期检查化学品容器的密封性,防止泄漏事故的发生。
3.对接触化学品的员工进行化学品安全操作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4 火灾安全隐患2.4.1 隐患描述•火灾隐患物品堆放不当•灭火设备维护不到位•缺乏火灾应急预案2.4.2 整改措施1.规范物品的堆放,避免易燃物品与火源接触。
2.定期检查灭火设备的状况,确保其正常工作。
3.制定火灾应急预案,明确员工的逃生路线和灭火方法,并进行定期演练。
三、结论车间安全隐患的存在可能对企业的生产和员工的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通过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消除车间安全隐患。
电气安全、机械安全、化学安全和火灾安全是车间安全的重点关注领域,必须加强管理和培训,确保车间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车间安全隐患及整改措施怎么写
![车间安全隐患及整改措施怎么写](https://img.taocdn.com/s3/m/da4463bc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f6.png)
车间安全隐患及整改措施引言车间作为生产环境中重要的一部分,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企业的生产、质量和声誉也有着重要影响。
了解和解决车间安全隐患是企业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介绍车间常见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安全隐患一:机械设备操作不规范机械设备操作不规范是车间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之一。
操作人员操作不规范可能导致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整改措施: - 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培训,加强机械设备操作安全规程的培训和考核; - 安装可视化提醒标识,在机械设备附近显眼位置设置标识,提醒操作人员遵守操作规范; - 强制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为操作人员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监督; - 建立设备维护检查制度,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安全隐患二:化学品储存和使用不当车间使用的化学品一旦储存和使用不当,可能导致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对车间的安全构成威胁。
整改措施:- 制定化学品储存和使用规范,明确化学品的储存要求和使用标准;- 分类储存,根据化学品的性质和危险等级,进行合理分类储存,并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 定期检查和保养储存设施,确保储存设施的完好和安全性; -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化学品安全的认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安全隐患三:电气设备缺陷电气设备缺陷是导致车间火灾和触电事故的重要原因。
电气设备的老化、线路短路等问题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整改措施: - 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 加装漏电保护器,为车间中的电气设备安装漏电保护器,及时切断电源,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 - 强化员工培训,教育员工正确使用电气设备,并提醒员工及时报告和处理设备缺陷; - 建立完善的电气设备维护档案,记录设备维护情况和维修记录,便于日后追踪和分析。
安全隐患四:生产物料堆放不规范车间中生产物料的不规范堆放可能导致堆垛倒塌、物料损坏等安全隐患。
生产车间安全隐患
![生产车间安全隐患](https://img.taocdn.com/s3/m/d6a5df42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87.png)
生产车间安全隐患
在生产车间中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这些隐患可能会对员工的安全和生产环境造成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产车间安全隐患:
1. 电气设备故障:电气设备经常会发生故障,例如电线老化、插座短路等。
这些故障可能会引发火灾或电击事故。
2. 不当使用机械设备:员工在操作机械设备时,如果不熟悉操作规程或不正确使用设备,可能会导致意外伤害或设备损坏。
3. 高处坠落:车间中存在的高处工作平台、楼梯等地方,如果没有安全栏杆或操作人员没有正确使用安全设备,可能会导致坠落事故。
4. 化学品泄漏:车间中常用的化学品,如果泄漏或者没有妥善存储,可能会对员工的健康造成伤害,甚至引发爆炸或毒气泄漏。
5. 紧急情况缺乏应对措施:车间中没有建立完善的紧急情况应对措施,例如火灾逃生通道不畅通、灭火器缺失等,可能会导致紧急情况处理不当,造成严重后果。
为了确保生产车间的安全,管理者和员工应该密切关注这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例如定期维护电气设备、加强员工培训、建立安全标准和紧急预案等。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创建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车间安全隐患和改进措施
![车间安全隐患和改进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53846e7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cd.png)
车间安全隐患和改进措施一、引言车间作为生产的核心场所,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车间安全隐患的现状出发,探讨一些常见的车间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提高车间的安全性。
二、常见的车间安全隐患1.物料堆放不规范车间内常常需要堆放大量的原材料和成品,如果物料堆放不规范,容易导致物料倾斜、滑落等情况,从而造成工人的伤害。
此外,堆放不规范还可能影响车间的通道畅通,增加逃生的困难。
2.设备维护不及时车间内的设备使用频繁,如果设备的维护不及时,容易出现故障,进而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例如,机械设备的润滑不足、安全防护装置损坏等都可能给工人带来伤害。
3.电气设备问题车间内通常会使用大量的电气设备,如果这些设备存在漏电、短路等问题,很容易引发火灾和触电事故。
电气设备的线路接地不良、过载等也可能造成安全隐患。
4.化学品泄漏一些车间可能需要使用化学品进行生产,如果对化学品的储存和管理不当,容易发生泄漏。
化学品泄漏不仅会对工人的健康造成威胁,还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5.作业人员操作不规范车间作业人员的操作不规范也是常见的安全隐患。
例如,操作过程中不戴安全帽、不佩戴防护手套等,容易导致头部、手部受伤。
此外,操作过程中的疏忽大意也可能引发事故。
三、改进措施1.规范物料堆放为了避免物料倾斜和滑落,车间应制定相应的物料堆放规范,确保物料稳定堆放,并设置相应的防护措施。
此外,车间应定期清理物料堆放区,保持通道畅通。
2.加强设备维护管理车间应建立设备维护管理制度,明确设备维护的责任人和周期,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对于使用频率高的设备,应加强润滑和清洁工作,及时更换磨损的零部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加强电气设备安全管理车间应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线路的良好接地和防护装置的有效性。
对于老化的电气设备,应及时更换,以减少安全隐患。
4.加强化学品管理车间应建立化学品管理制度,明确化学品的储存、使用和处理规范。
化学品应储存在专门的仓库中,定期进行检查,防止泄漏和腐蚀。
车间安全隐患与防护措施
![车间安全隐患与防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2c4c203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24.png)
车间安全隐患与防护措施
1. 机械设备隐患及防护措施
- 隐患:机械运转时的卷绞、剪切、撞击等危险
- 防护措施:安装防护罩、紧急停止开关、定期维护保养
2. 电气安全隐患及防护措施
- 隐患:漏电、触电、电气火灾等
- 防护措施:合理布线、安装漏电保护器、接地良好、定期检查
3. 噪音隐患及防护措施
- 隐患:高噪音环境可能导致听力损伤
- 防护措施:隔音设施、佩戴耳塞或耳罩
4. 粉尘隐患及防护措施
- 隐患:粉尘可能引发呼吸系统疾病
- 防护措施:通风设施、佩戴防尘口罩
5. 化学品隐患及防护措施
- 隐患:易燃、易爆、腐蚀、毒性等
- 防护措施:妥善存放、佩戴防护用具、急救设施
6. 消防安全隐患及防护措施
- 隐患:火灾、爆炸等
- 防护措施:设置消防通道、灭火器材、定期检查
7. 人员操作隐患及防护措施
- 隐患:违章操作、疏忽大意等
- 防护措施:培训教育、制定操作规程、佩戴劳保用品
以上是车间常见的安全隐患及相应的防护措施,要时刻提高安全意识,落实各项防护措施,确保车间安全生产。
车间安全隐患有哪些
![车间安全隐患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d0d1d068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d2.png)
车间安全隐患有哪些车间是生产的重要场所,但也是安全隐患较多的地方。
在车间工作时,我们需要认真了解车间安全隐患,做好预防工作,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首先,机械设备是车间安全隐患的重要来源。
在车间中,常常使用各种机械设备进行生产作业,如果这些设备没有得到及时的维护和保养,就会存在安全隐患。
例如,设备的零部件可能会出现磨损、老化、松动等问题,如果不及时发现并处理,就会造成设备故障,甚至引发事故。
其次,化学品是车间安全隐患的另一重要因素。
在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各种化学品,如果这些化学品没有得到正确的储存和使用,就会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威胁。
例如,一些化学品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等特点,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处理,就会对工作人员的皮肤、呼吸系统等造成伤害。
此外,电气设备也是车间安全隐患的重要来源。
在车间中,常常需要使用各种电气设备进行生产作业,如果这些设备没有得到正确的维护和使用,就会存在安全隐患。
例如,电气设备可能存在漏电、短路、过载等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就会对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
另外,车间的环境因素也是安全隐患的重要来源。
例如,车间中可能存在噪音、粉尘、有害气体等环境因素,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处理,就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最后,人为因素也是车间安全隐患的重要来源。
例如,工作人员可能存在疏忽大意、违章操作、无证操作等行为,这些行为都会对车间的安全造成威胁。
综上所述,车间安全隐患包括机械设备、化学品、电气设备、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等多个方面。
为了确保车间的安全,我们需要加强安全教育培训,规范操作流程,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做好化学品储存和使用,改善车间环境,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车间安全生产。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车间安全隐患,共同营造安全的工作环境。
工厂车间常见安全隐患
![工厂车间常见安全隐患](https://img.taocdn.com/s3/m/39750084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a7.png)
工厂车间常见安全隐患工厂车间是一个复杂而危险的工作环境,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安全隐患。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工厂车间安全隐患以及一些必要的安全注意事项:1.机械设备危险:工厂车间通常有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如机床、起重设备等。
这些设备可能会引发夹拥、撞击、切割等意外伤害。
为了确保员工的安全,必须在使用机械设备前培训员工并提供必要的保护设备,如手套、安全鞋、护目镜等。
2.化学物品泄漏:许多工厂车间使用各种化学物品,如酸、碱、溶剂等。
这些化学物品可能会泄漏导致火灾、爆炸或化学烧伤事故。
为了防止这些事故的发生,管理团队应当建立储存和处理化学物品的规程,并确保员工了解正确的应急措施。
3.高温和火灾风险:许多工厂车间存在高温环境,如高炉、锅炉等。
这些高温设备可能引发火灾。
为了预防火灾,应确保工厂车间的消防设施齐全,并定期进行消防器具的维护和员工的消防培训。
4.高强度劳动:工厂车间的工作通常要求员工进行重型劳动,如搬运重物、站立长时间等。
这可能导致各种肌肉骨骼疾病和劳动过度伤害。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应实施适当的人机工程学措施,提供合适的工作工具和设备,并培训员工正确的姿势和工作方法。
5.电气风险:工厂车间存在各种电气设备和高压电源,如电动机、电线等。
不正确的电气操作可能导致电击事故。
为了确保员工的安全,应确保电气设备符合安全标准,并对员工进行必要的电气安全培训。
6.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由于工作强度大和长时间工作,员工容易感到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
这会导致操作失误和事故的发生。
为了减少这些风险,应提供充足的休息时间和适当的轮班制度,并通过定期培训和督促员工保持警觉。
7.缺乏人员培训:新员工可能不熟悉工厂车间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因此,管理团队应制定全面的员工培训计划,并确保每个员工都受到必要的安全培训。
8.缺乏清洁和整理:工厂车间的杂乱和不洁可能导致许多意外,如滑倒、绊倒等。
管理团队应确保工厂车间保持整洁,并定期清理和维护设备和工作区。
车间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车间安全隐患排查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dfe39d7f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5a.png)
车间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一、车间安全隐患排查1.设备设施的安全隐患(1)设备老化、损坏:长时间使用的设备容易出现老化和损坏,存在故障隐患。
企业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及时更换老化损坏的部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2)电气安全隐患:存在接触电流的危险,例如电线老化、绝缘破损等。
企业应加强电气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
2.操作工人的安全隐患(1)操作不规范:工人在操作设备时,如果不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容易引发事故。
企业应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工人了解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2)个人防护不力:部分工人在作业时未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人防护用品,存在人身安全隐患。
企业应加强对工人的安全管理,确保工人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3.车间环境的安全隐患(1)气体浓度超标:一些车间环境中可能存在有害气体,超标的气体浓度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企业应定期对车间环境进行检测,确保气体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2)车间疏散通道不畅:一旦发生事故,疏散通道不畅会影响工人的安全疏散。
企业应合理规划车间布局,确保疏散通道畅通,提高安全疏散效率。
以上是对车间安全隐患排查的简单描述,接下来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车间安全隐患的治理措施。
二、车间安全隐患治理1.设备设施的安全隐患治理(1)建立健全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定期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及时更换老化损坏的部件,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2)加强设备安全防护: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在设备上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保障工人的安全操作。
2.操作工人的安全隐患治理(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让工人了解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确保操作行为规范。
(2)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对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工人进行责任追究,确保工人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程。
3.车间环境的安全隐患治理(1)加强车间环境监测:定期对车间空气质量、有害气体等进行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车间生产安全隐患举例说明范文
![车间生产安全隐患举例说明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7e1469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90.png)
车间生产安全隐患举例说明范文车间生产安全隐患是工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严重的安全隐患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威胁到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持续发展。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举例说明车间生产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电气设备安全隐患1. 电线老化、电缆敷设不规范。
由于车间生产环境较为恶劣,电线电缆易受到物理损坏,如机械磨损、高温烧毁等,导致电气设备隐患。
解决措施:定期检查电线电缆,并及时更换老化、损坏的电线电缆;规范电缆的敷设方式,采取防护措施,避免电缆被外力破坏。
2. 电气设备维护不健全。
车间生产中,常常出现电气设备故障,但维修不及时、维护不到位,导致电气设备存在隐患。
解决措施: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机械设备安全隐患1. 机械设备使用不当。
由于员工对机械设备的操作不熟悉或不遵守操作规程,使得机械设备发生事故的风险增加。
解决措施: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确保员工掌握机械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
2. 设备保养不到位。
车间机械设备使用频繁,如果长时间不进行保养和维修,容易导致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解决措施:建立机械设备的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加强对设备保养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术和维修能力。
三、化学品储存安全隐患1. 化学品储存环境不符合要求。
车间中存放的化学品如酸、碱、有机溶剂等,如果储存环境不符合要求,容易导致泄露、燃爆等事故。
解决措施:规范化学品储存的位置、温度、湿度等条件,确保其符合安全要求;加强化学品的标识和分类管理,防止化学品交叉储存和混杂使用。
2. 化学品泄漏处理不当。
如果发生化学品泄漏,处理不当会对员工的健康和环境造成重大威胁。
解决措施:制定化学品泄漏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和应急处理流程;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总之,车间生产安全隐患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努力来解决。
车间安全隐患及改善建议
![车间安全隐患及改善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262f98f3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2c.png)
车间安全隐患是指可能导致工人受伤、事故发生或环境污染的潜在危险。
以下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改善车间的安全情况:
事故预防培训:提供全面的员工培训,包括安全操作规程、紧急情况处理、危险识别和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知识。
安全设备和工具:确保车间配备适当的安全设备,如安全护目镜、手套、防护服、耳塞等。
使用符合标准的工具和设备,并保持其正常维护。
危险物品管理:正确储存和标记危险化学品和物品,使用安全储存柜和容器,确保正确的处理和处置方法,并提供应急反应计划。
清洁和维护:保持车间的清洁和整洁,清除工作区域的杂物和障碍物。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防火措施:安装适当的灭火器、烟雾探测器和火灾报警器,并定期检查和维护它们。
确保易燃物品正确储存,并保持火源远离易燃区域。
紧急预案:制定详细的紧急情况预案,包括事故报告程序、紧急撤离计划和联系人信息。
定期进行紧急情况演习,以确保员工了解应对突发情况的正确步骤。
安全巡查和监测:定期进行安全巡查,检查设备、工具和工作区域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使用监控摄像头、安全传感器等技术手段,提早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
员工参与: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安全委员会或安全小组,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安全问题和改进措施。
安全文化建设:倡导安全文化,使安全成为每个人的责任。
奖励遵守安全规定和提出改进建议的员工,并设立安全目标和指标,追踪和评估安全绩效。
生产车间安全隐患100条
![生产车间安全隐患100条](https://img.taocdn.com/s3/m/369b6999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18.png)
生产车间安全隐患100条1.电气设备老化,导致电路不稳定,可能引发火灾或电击事故。
2.工人未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可能导致化学品溅入眼睛或皮肤。
3.可燃物料和易燃气体存放不当,增加火灾风险。
4.机械设备没有定期维护和保养,容易发生故障和意外。
5.老旧的操作台和工作台没有固定,存在倾倒和坍塌的风险。
6.通风设备故障或堵塞,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可能导致中毒事故。
7.地面结构不平整,容易导致工人摔倒。
8.没有规范的防护栏杆,易导致高处坠落事故。
9.员工未经过安全培训,不了解应急预案和安全规定。
10.储存液态化学品的容器没有妥善标记,增加误用的风险。
11.使用劣质或过期的工具和设备,存在操作失误的风险。
12.高温工作环境没有及时通风降温,易导致中暑。
13.机器设备没有安装防护罩,增加受伤风险。
14.电线敷设不整齐,易导致人员绊倒或触电。
15.未按规定使用防护装备,如头盔、护肘等,增加受伤风险。
16.频繁使用易燃喷涂液体,增加火灾风险。
17.使用老化的绝缘材料,容易发生短路和电击事故。
18.防爆设备维护不及时,加大爆炸事故的可能性。
19.未对特种设备(如压力容器)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20.操作人员疲劳驾驶机械设备,容易引发事故。
21.工人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帽,增加头部受伤的风险。
22.高危作业未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
23.未对易燃液体和气体进行合理储存和管理。
24.技术设备操作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容易出现操作失误。
25.机器设备没有安装声音警示装置,难以及时发现异常。
26.高温设备没有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存在安全隐患。
27.燃气管道泄漏未及时发现和修复,增加爆炸事故的风险。
28.设备布线混乱,容易导致电路短路和起火。
29.高压电线暴露在外,存在触电危险。
30.操作人员在运行设备时激烈晃动,易引发事故。
31.工人未按规定佩戴防护口罩,易受到有害气体和粉尘侵害。
32.机器设备操作人员没有接受应急培训,难以做出正确反应。
车间安全隐患排查
![车间安全隐患排查](https://img.taocdn.com/s3/m/7395afd5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42.png)
车间安全隐患排查车间安全是保证生产运行和员工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
然而,我们常常忽视车间内存在的一些潜在安全隐患,这些隐患可能给员工的安全带来危害。
为了提高车间安全意识,保证生产安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车间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排查和预防措施。
1. 电气安全隐患车间中常常使用大量电力设备,而不注意电气安全存在的风险。
排查时应检查是否存在漏电、线路老化、绝缘材料受损等问题。
为此,我们需要定期进行电气设备维护和巡查,确保电力设备正常运行。
员工使用电气设备应接受相应培训,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程序。
2. 机械安全隐患车间内常常存在大型机械设备,如搅拌机、切割机等,但机械设备安全隐患较高。
排查时需注重机械传动部件的润滑情况、防护装置的完好性以及机械设备的稳定性。
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应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定期检查保护装置是否完好,并安装安全防护网,防止员工被卷入或受伤。
3. 物料储存安全隐患车间内常常存放大量物料,如化学品、易燃物等,这些物料的储存需要特别注意安全风险。
排查时需检查物料的储存方式是否符合标准,避免混储和接触火源。
物料存放区域应定期清理、整理,并设置明确的警示标识,以防止工人误触或存放不当导致的安全事故。
4. 火灾安全隐患车间中存在火灾隐患是较为常见的安全问题。
排查时应检查车间的消防设施是否完备、灭火器是否过期、消防通道是否畅通等。
车间内应设置多个灭火器,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和演练,提高员工对火灾的预防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
5. 个人防护安全隐患车间中员工的个人防护意识与操作程序同样重要,但常常被忽视。
排查时需确保员工穿戴相应的头盔、护目镜、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并进行相应培训。
同时,车间管理者应对员工进行常规的安全培训和交流,加强安全意识,提高员工的个人安全保护意识。
总之,车间安全隐患的排查和预防应成为我们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定期检查、设备维护、员工培训等各种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减少车间安全隐患,保障员工的安全和生产的稳定进行。
车间现场安全隐患的整改内容及措施
![车间现场安全隐患的整改内容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2e74551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4d.png)
车间现场安全隐患的整改内容及措施车间现场安全隐患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或生产质量问题的不安全因素。
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公司的正常运营,有必要及时发现和排除车间现场安全隐患。
本文将论述车间现场安全隐患的整改内容及措施,以确保车间的安全生产。
1.设备维护不及时导致的安全隐患(1)内容:设备维修计划的制定和落实。
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维修。
(2)措施:建立设备维保台账,明确设备的维修责任人,及时跟进维修进度,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设备运行不稳定引发的安全隐患(1)内容:加强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和培训资料的完善。
建立设备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
(2)措施:制定设备操作规程,培训操作人员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定期组织考核,确保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达到要求。
1.车间物品杂乱摆放引发的安全隐患(1)内容:制定车间物品分类规范,明确物品存放位置。
(2)措施:对车间物品进行分类整理,清晰标示,摆放在规定的位置上。
建立物品管理制度,规定物品存放的责任人,定期检查和整理物品。
2.车间过道、通道堆放物品引发的安全隐患(1)内容:建立车间通道和过道的畅通管理制度。
(2)措施:确保车间通道和过道保持通畅,不得堆放杂物。
通过培训和岗位责任制,增强员工遵守通道管理制度的意识。
1.电线老化、插座使用不当导致的安全隐患(1)内容:定期检查和更换老化的电线,更换损坏的插座。
(2)措施:制定电线更换的周期,确保及时更换老化的电线。
加强员工的电器安全操作培训,明确插座使用规范。
2.设备接地不完善引发的安全隐患(1)内容:定期对设备进行接地检查,确保电气接地的安全性。
(2)措施:安装稳定可靠的设备接地装置,定期检查和测试接地装置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车间现场安全隐患主要包括设备安全隐患、物品摆放不整齐的安全隐患和电气设备安全隐患。
为了整改这些安全隐患,应制定相应的措施。
改善设备维护和操作水平,加强物品管理和通道畅通管理,定期检查和更换老化设备和电线,确保设备的接地安全。
生产车间不安全因素及应对措施
![生产车间不安全因素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f67536a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0d.png)
生产车间不安全因素及应对措施生产车间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机械设备的不安全:工厂车间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设备老化、缺乏维护、不合理的操作等。
不安全的机械设备可能导致意外伤害、设备故障或停机等问题。
应对措施:公司应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使他们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物料和化学物质的安全问题:在生产车间中,常使用各种物料和化学物质,存在着吸入、接触或误食的风险。
这些物料和化学物质可能对工人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
应对措施:公司应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呼吸防护装备、手套、护目镜等,并对员工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并正确使用这些防护装备。
同时,应严格控制化学物质的储存和使用,确保其不会对工人造成威胁。
3.电气安全问题:生产车间中存在大量的电气设备,包括电线、插座、开关等,存在着触电、短路和火灾等危险。
应对措施:公司应确保所有电气设备符合国家标准,并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
对于有电气工作风险的区域,应设置专门的警示标识,并对员工进行电气安全培训。
4.人为因素:工厂车间中的员工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如操作不当、疲劳驾驶、无序堆放物品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员工受伤、事故发生等问题。
应对措施:公司应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使他们了解安全操作规范,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流程和操作指导。
此外,对于疲劳驾驶等问题,应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确保员工的工作状态和精力充沛。
5.管理缺陷:生产车间中的管理不善也是导致不安全因素的原因之一,如缺乏安全演习和应急预案、无人员巡查等。
应对措施:公司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责任制度、安全培训制度、事故报告和处置制度等。
定期组织安全演习和培训,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同时,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提前制定事故应对方案,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迅速做出正确反应。
总之,生产车间的安全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以上列举的因素外,还可能存在其他不安全因素。
车间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
![车间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848735a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03.png)
车间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
在生产车间中,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车间安全隐患可能会引发严重事故,
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车间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常见安全隐患
1.机械设备操作不当:操作人员缺乏相关培训或对设备操作不熟悉。
2.电气设备故障:老化设备、电线线路故障等可能引发火灾。
3.化学品泄漏:化学品泄漏可能导致腐蚀或中毒事故。
4.工具材料堆放不规范:工具、材料堆放零乱,易引发物体滑落伤人。
5.工人个人防护不当:缺乏安全帽、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预防措施
1.加强培训:为操作人员提供必要的设备操作培训,加强对安全操作
的重视。
2.定期检查维护: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确保设备处于正常
运转状态。
3.设立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并进
行定期演练。
4.严格管理化学品:规范化学品的存放和使用,使用防爆设备,保障
工人的安全。
5.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在工作场所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提醒工人注意
安全。
车间安全事关企业生产和员工健康,各种安全隐患需要得到及时的识别和解决。
只有加强安全意识,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与稳定。
车间安全隐患及整改措施怎么写
![车间安全隐患及整改措施怎么写](https://img.taocdn.com/s3/m/f802f9a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4b.png)
车间安全隐患及整改措施怎么写引言车间是企业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工作场所,但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
针对车间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车间安全隐患的常见类型,并提供一些建议的整改措施,以帮助企业确保车间安全。
车间安全隐患的类型车间安全隐患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安全隐患•设备老化或损坏导致的安全隐患;•未按照规定维护设备可能带来的危险;•设备操作不当引起的安全问题。
2. 电气安全隐患•不符合电安全标准的电气设备;•电气线路老化、短路或漏电等问题;•电气保护措施不完善。
3. 火灾安全隐患•不合规的明火使用;•电气设备故障引发的火灾风险;•消防通道堵塞或消防设备不全面。
4. 人员行为安全隐患•不戴个人防护装备的行为;•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忽视安全预警或警示标识。
整改措施建议针对车间存在的安全隐患,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整改措施:1. 加强设备管理•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发现老化或损坏的设备及时维修或更换;•制定设备使用规范,加强设备操作培训,确保员工正确使用设备;•建立设备故障报告机制,及时处理设备问题。
2. 完善电气安全•定期进行电气设备检查,确保其符合电安全标准;•更新老化的电气线路,修复短路和漏电问题;•安装电气保护设备,如漏电保护器、断路器等。
3. 强化火灾防控•定期检查火灾报警器、灭火器等消防设备的工作状态;•清理和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并组织员工进行火灾应急演练。
4. 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建立员工安全培训制度,包括设备操作规程、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佩戴等;•加强员工安全意识的宣传,提醒员工遵守安全规定,并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定期召开安全教育培训会议,增加员工对安全问题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结论车间安全是企业生产的根本保障,了解车间安全隐患的类型,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是确保车间安全的重要步骤。
通过加强设备管理、完善电气安全、强化火灾防控以及加强员工安全教育,企业可以为车间安全隐患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风险,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稳定运营。
生产车间安全隐患
![生产车间安全隐患](https://img.taocdn.com/s3/m/0a505c4d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a.png)
生产车间安全隐患生产车间安全隐患是指在生产车间中存在的一些潜在的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
这些隐患如果不及时发现和解决,就会给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下面就生产车间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展开分析。
首先,电气安全隐患是生产车间中较为常见也是比较危险的一种隐患。
生产车间中存在着大量的电器设备,如果这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线路老化、短路等问题,就容易引发火灾、电击等事故。
因此,定期检修电器设备,加固线路,提高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同时加强员工的电气安全知识和操作规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是预防电气安全隐患的关键。
其次,机械设备安全隐患也是生产车间中常见的一种隐患。
生产车间中的机械设备通常都是高速运转的,如果设备开启时未经过及时维护、检修,或者操作员对设备的使用规范不够熟悉,都容易引发机械故障,威胁到操作员的安全。
因此,需要加强对机械设备的定期保养、检修,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同时提高员工的机械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避免因个人操作不当而引发事故。
另外,化学品安全隐患也是生产车间中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
很多生产车间都存在使用各种化学品的情况,如果未经过严格的管理和储存,就容易引发化学品泄漏、燃烧等事故。
因此,需要对化学品进行分类储存,并设置相应的安全标识和告示,禁止乱放乱倒。
同时,加强对化学品的使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有效预防化学品的安全隐患。
此外,生产车间的防护设施也是一个重要的安全隐患。
例如防火墙、防爆设备、通风设施等,如果这些设施未经过及时维修和检验,就无法发挥应有的安全作用。
因此,需要定期检查、维护和修复这些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最后,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培训也是生产车间安全隐患需要重视的方面。
员工作为直接参与生产的人员,他们对于生产车间的安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让他们了解并能正确应对各种潜在的安全隐患,是预防事故的重要环节。
总之,生产车间安全隐患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技术、管理、员工培训等多个方面共同来解决。
生产车间安全隐患
![生产车间安全隐患](https://img.taocdn.com/s3/m/ed05d7f2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f5.png)
生产车间安全隐患生产车间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场所,但同时也存在各种安全隐患。
保障生产车间的安全是保护职工健康和企业利益的关键。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产车间常见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首先,机械设备是生产车间最常见的安全隐患之一。
机械设备操作失误、设备老化及维修不及时会导致设备损坏,甚至发生事故。
因此,在生产车间应设立专门的维修团队,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维修配件的状况,并进行维护保养。
此外,应加强员工对机械设备的操作培训,提高员工操作设备的技术水平。
其次,化学品储存和使用不当也是生产车间的安全隐患之一。
很多生产车间都需要使用各种化学品,这些化学品如果不正确地储存和使用,极易引发事故。
因此,生产车间应建立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制度,将危险化学品储存在专用的储存柜中,并建立标识和管理制度,确保职工可以清晰地识别化学品的种类和危险性。
此外,要加强化学品使用的培训,要求职工佩戴防护用品,并定期对化学品进行检查和更新。
第三,电气设备的安全隐患也是生产车间中较为常见的问题。
电气设备的老化、维修不及时以及职工操作不当都会导致火灾、电击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因此,生产车间应定期进行电气设备的检修和维护,特别是对老化和损坏的设备要及时更换和修理。
职工要接受相应的电气安全培训,了解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
此外,生产车间也经常面临着火灾的危险。
生产车间中的火灾可能是由于未熄灭的明火、易燃物料的存放不当、电气设备故障等引起的。
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应购买灭火器和其他灭火设备,并对职工进行教育和培训,教会他们如何使用灭火器并在火灾发生时采取适当的逃生措施。
定期检查和保养灭火设备,并制定火灾应急预案,确保灭火装备和逃生通道的畅通。
此外,物料储存不当也是生产车间的安全隐患之一。
物料堆放过高过密不仅会给工作人员带来困扰,更容易发生物料倒塌引起的伤害。
为了防止物料倒塌,应将物料堆放在稳定的货架上,并确保堆放的高度适宜并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工厂车间常见的安全生产隐患有哪些?
![工厂车间常见的安全生产隐患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757be9d8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e5.png)
工厂车间常见的安全生产隐患有哪些一、生产现场有否“三违”现象“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重点查员工现场操作是否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和佩戴劳动防护用品;不同行业员工劳保用品配备和使用有不同的规定,如建筑工人要配备和使用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手套等,粉碎工要重点配备和使用防尘毒口罩,钳工、机床工重点配备和使用防护皮鞋、防护眼镜等;二、车间、仓库环境是否整洁,物资堆放是否有序如氧气瓶、乙炔瓶不能曝晒、倒立,两种气瓶不能同库存放通风较好的宽敞场所,可相距5米以外堆放;三、危险物品管理是否规范如剧毒品、爆炸品的管理是否做到“五双”,危险化学品是否专库存放,危险化学品是否有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等;四、重点项目、重点设备设施是否安装安全装置和安全警示标志五、使用动火是否经过审批及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3、消防器材:主要是查灭火器要按照企业场所危险等级配置;在配置灭火器时要根据企业生产性质选配,如石油化工场所应配置泡沫或ABC干粉灭火器,精密仪器应选配气体二氧化碳、卤代烷灭火器,其它场所配置ABC干粉灭火器为宜;灭火器配置标准如下:场所名称场所分类面积平米配置数量厂房甲类251只乙类251只丙类301只丁类501只戊类501只库房甲类301只乙类301只丙类501只丁类501只戊类501只配电房101只九、通风除尘是否达到要求生产过程中有产生微量热量、蒸汽、烟雾、粉尘的车间,有否利用门窗进行自然通风换气;比较严重的车间,有否采用机械通风排除有害物;十、电气设备及安装是否符合行业标准和安全条件,电气设备包括发电、变电、输电或用电的器件1、输配电线路:甲类厂房、库房,甲乙类液体、气体储罐与电力架空线的最近水平距离不小于电杆高度的1.5倍,丙类液体储罐不小于电杆高度的1.2倍;厂房内电线不能乱接乱拉,不能用铁丝铜丝代替保险丝;2、配电房的长度大于7m和建筑面积大于60m时,应设2个出口;配电房的门要向外开;配电房的窗户,应采取防止雨雪和小动物进入的措施;3、电气设备要接地;4、危险物品生产、存储场所的开关、照明等电器设备应采用防爆装置,电线应穿非燃管保护,仓库白炽灯要在60w以下严禁使用普通日光灯等;十一、特种设备是否有有效的安全使用证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使用,必须通过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登记、检测检验,并取得使用证;十二、重大危险源有否采取有效的监控措施十三、有关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是否落实到位十四、其他需要检查的方面1、建设项目有否经过安全生产“三同时”审查;根据规定,需安全生产“三同时”审查的建设项目有:一是矿山建设项目,二是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三是使用危险化学品等高危险行业的建设项目,四是属于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五是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建设项目,六是对国家、地区经济影响较大的建设项目,七是国家、行业另有规定的建设项目,八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确认的其他具有较多危险或危险程度较高的建设项目;审查的步骤分为初步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审查;2、高危企业有否按照规定进行安全评价;指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和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使用单位,矿山、烟花爆竹等高危企业,以及存在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必须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安全评价;3、员工是否有超时间劳动;4、有否根据行业的生产特点,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重点检查和整改工作,如制革企业喷光车间的安全状况,高危企业是否安装防静电装置、防雷装置等;5、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有否持证上岗,员工有否经过“三级培训”;如动火是否遵守“六大禁令”、“五不动火”、“十不烧”等;六、高空悬挂和有限空间作业等危险作业有无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如制定施工方案、安全操作规程,采取安全防范措施,设置作业现场的安全区域;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和专业人员施工;确定专人进行现场统一指挥;有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等;七、车间、仓库、员工宿舍的设置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八、车间、员工宿舍是否按规定设置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器材设施是否按规定设置1、厂房的安全出口一般不应少于2个;但符合下列要求的可设1个:1甲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10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5人;2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15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10人;3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25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20人;4丁、戊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40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30人;2、厂房疏散通道包括楼梯、走道和门:疏散楼梯宽度不少于1.1m,走道的宽度不少于1.4m,疏散门的宽度不少于0.9m且门要向外开当人数少于50人时,可以适当减少,但门的宽度不少于0.8m;楼梯、走道应安装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叉车
1、叉车维修没有停在专门xx
2、叉车维修没有释放能量(叉架应放下)
3、叉车维修没有进行锁定
4、叉车xx应戴手套
5、叉车没有xx
6、叉车驾驶员没有穿工作服和xx头套
7、叉车叉架上货物堆放过高挡住视线
8、叉车驾驶员视线受阻时没有专人只会驾驶
9、叉车没有装倒车蜂鸣器
10、叉车顶部防护不够
11、叉车没有限载标识
12、维修现场没有防油污泄露措施
13、叉车没有配备灭火器
14叉车没有装倒车后灯(倒车时应该亮且闪动)
15、叉车没有日常检查记录表
16、叉车的xx没有标识
17、叉车的xx底层应该铺上一层xx
18、叉车运送货物时不允许xxxx
19、没有在叉车的显著位置张贴检验合格证
20、维修作业没有作业指示牌
21、货物的标识不够明确
22、坡段路面破损
砂轮切割机
安全隐患:
砂轮片破碎飞逸、起重伤害、肢体卷入或夹入旋转部件和运动部件
1、切割机要在规定的转速范围内工作,防护罩一定要安装牢固
2、切割工件时,操作者必须站在侧面安全位置
3、工件必须装夹牢固,不得用手拿工件进行切割
4、切割作业现场不准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火花飞溅方向必须设有安全挡板,避免烫伤人员
5、拉临时电源线,必须有电工操作,必须保证绝缘良好,防止造成触电事故
措施:
操作前应查看砂轮机片上有无裂纹,操作者必须戴上防护眼睛,要站在砂轮机的侧面工作。
穿戴好工作服,扣好衣服,扎好袖口。
女工必须戴上工作帽,不准戴手套。
焊工防护用具
1.眼睛、头部的防护用品的安全要求
(1)防止焊接弧光和火花烫伤的危害,应根据G
B3609.1《焊接护目镜和面罩》的要求,选用符合作业条件的遮光镜片。
(2)焊工用面罩有手持式和头戴式两种,面罩和头盔的壳体应选用难燃或不燃的且无刺激皮肤的绝缘材料制成,罩体应遮住脸面和耳部,结构牢靠,无漏光。
(3)头戴式面罩,用于各类电弧焊或登高焊接作业,重量不应超过560g。
(4)辅助焊工应根据工作条件,选戴遮光性能相适应的面罩和防护眼镜。
(5)气焊、气割作业,应根据焊接、切割工件板的厚度,选用相应型号的防护眼镜片。
(6)焊接、切割的准备,清理工作,如打磨焊口,清除焊渣等,应使用镜片不易破碎成片的防渣眼镜。
2.焊工工作服的安全要求
(1)焊工工作服应根据焊接与切割工作的特点选用。
(2)棉帆布工作服广泛用于一般焊接、切割工作,工作服的颜色为白色。
(3)气体保护焊在紫外线作用下,有产生臭氧等气体时应选用粗毛呢或皮革等面料制成的工作服,以防焊工在操作中被烫伤或体温增高。
(4)全位置焊接工作的焊工应配用皮制工作服。
(5)在仰焊切割时,为了防止火星、熔渣从高处溅落到头部和肩上,焊工应在颈部围毛巾,穿着用防燃材料制成的护肩、长袖套、围裙和鞋盖等。
(6)焊工穿用的工作服不应潮湿,工作服的口袋应有袋盖上身应遮住腰部,裤长应罩住鞋面,工作服上不应有破损,孔洞和缝隙,不允许沾有油、脂。
(7)焊接与切割作业的工作服,不能用一般合成纤维织物制作。
3.焊工手套的安全要求
(1)焊工手套应选用耐磨、耐辐射热的皮革或棉帆布和皮革合制材料制成,其长度不应小于300mm,要缝制结实焊工不应戴有破损和潮湿的手套。
(2)焊工在可能导电的焊接场所工作时,所用的手套应该用具有绝缘性能的材料(或附加绝缘层)制成,并经耐电压5000V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4.焊工防护鞋的安全要求
(1)焊工防护鞋应具有绝缘、抗热、不易燃、耐磨损和防滑的性能。
(2)电焊工穿用防护鞋的橡胶鞋底,应经耐电压5000V的试验合格,如在易燃易爆场合焊接时,鞋底不应有鞋钉,以免产生摩擦火星。
(3)在有积水的地面焊接切割时,焊工应穿用经过耐电压6000V,试验合格的防水橡胶鞋。
5.电焊、切割的其他防护用具
(1)电焊、切割工作场所,由于弧光辐射、溶渣飞溅、影响周围视线、应设置弧光防护室或护屏,护屏应选用不燃材料制成其表面应涂上黑色或深灰色油漆,高度不应低于
1.8m,下部应留有25cm流通空气的空隙。
(2)焊工登高或在可能发生坠落的场所进行焊接,切割作业时所用的安全带,应符合GB720和GB721《安全带》的要求,安全带上安全绳的挂钩应挂牢。
(3)焊工用的安全帽应符合GB2811《安全帽》的要求。
(4)焊工使用的工具袋,桶应完好无孔洞,焊工常用的手锤渣铲,钢丝刷等工具应连接牢固。
(5)焊工所用的移动式照明灯具的电源线,应采用YQ或YQW型橡胶套绝缘电缆,导线完好无破损,灯具开关无漏电,电压应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或用12V 的安全电压,灯具的灯泡应有金属网罩防护。
二氧化碳钢瓶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使用方法
1.使用前检查连接部位是否漏气,可涂上肥皂液进行检查,调整至确实不漏气后才进行实验。
2.使用时先逆时针打开钢瓶总开关,观察高压表读数,记录高压瓶内总的二氧化碳压力,然后顺时针转动低压表压力调节螺杆,使其压缩主弹簧将活门打开。
这样进口的高压气体由高压室经节流减压后进入低压室,并经出口通往工作系统。
使用后,先关闭顺时针关闭钢瓶总开关,再逆时针旋松减压阀。
注意事项
1.防止钢瓶的使用温度过高。
钢瓶应存放在阴凉、干燥、远离热源(如阳光、暖气、炉火)处,不得超过31℃,以免液体CO2温度的升高,体积膨胀而形成高压气体,产生爆炸危险。
2.钢瓶千万不能卧放。
如果钢瓶卧放,打开减压阀时,冲出的CO2液体迅速气化,容易发生导气管爆裂及大量CO2泄漏的意外。
3.减压阀、接头、及压力调节器装置正确连接且无泄漏、没有损坏、状况良好。
4.CO2不得超量填充。
液化CO2的填充量,温带气候不要超过钢瓶容积的75﹪,热带气候不要超过
66.7﹪。
5.旧瓶定期接受安全检验。
超过钢瓶使用安全规范年限,接受压力测试合格后,才能继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