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心理学考点整理
第一章
1、实验心理学:在实验控制条件下对心理能力会行为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分支,是应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心理规律的科学。
2、实验心理学的科学属性(1)客观性(2)验证性(3)系统性
3、获取知识信念两类方法(1)科学方法:演绎逻辑;归纳逻辑;中庸逻辑
(2)非科学方法:权威;注意凝聚;先验(ppt)
4、心理学研究方法:理论(思辨)的研究方法:理论心理学/心理学史等
现象学的研究方法:观察/个案/访谈
实证的研究方法:相关/实验
5、描述研究法:描述一种我们感兴趣的行为或现象为什么会发生。分为观察法(自然观察法与参与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
观察法样例:费孝通—江村经济福西—观察山地大猩猩
如何保证观察本身不会对观察结果产生影响?(反应性问题的控制)
a.无干扰观察——艾布尔艾贝斯费尔特的无表情研究(调整镜头的角度)
b.无干扰测量(如:课堂分析系统)
6、相关研究法a.是对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互相关系的测量b.与描述性研究方法相比,相关研究在控制、测量和统计分析更严格
c.相关研究的目的是在于证实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并对其关系的强度和性质进行描述,并不解释内在原因
d.相关研究法优点:显示共变关系,提示因果关系。有因果一定有相关,有相关不一定有因果。
缺点:相关的前提必须满足;无法确定因果方向。
注:高相关不等于真的相关(可能与第三变量有关)高相关不等于因果关系推导因果关系时,相关关系是前提(因果一定相关,相关不一定因果)
低相关不等于无关系(全距和样本太少)问卷调查是因果研究,实验研究是相关研究。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第二章
1.心理学研究的规则:(1)多重条件规则;(2)避免混淆因素规;(3)则随机化规则;(4)统计检验规则;(5)使用全部数据规则
1.1多重条件规则
a.任何实验都必须不止一个条件
b.控制条件的重要属性—为自变量提供可比的基线
c.实验假设(1)含义:是对一个事件或一种行为提出的假定性解释,它预测特定前提条件会对被测量行为带来何种影响。(2)特点:精确性;合理性;可验证性(可证伪性)
d.选择被试(1)含义:研究者研究的对象(2)选择被试的方法:简单随机法;系统随机法;分层随机法;等组匹配法;方便取样法;个案取样法e.实验变量的操纵与测量
f.额外变量的控制
1.2避免混淆因素规则
a.含义:不同条件之间,应该只在研究者感兴趣的因素上才有差别。
b.主试效应(期望效应):在心理研究中,主试的期望、动机、疲劳等心理活动会对被试产生微妙的影响,被称为主试效应。双盲实验(主试被试都
不知道实验目的,只有实验设计者知道实验目的)
被试效应(好被试效应)与霍桑效应:心理实验中被试总是希望能够配合实验者,想猜出实验者希望他们如何反应,并按照这种方式进行表现。单盲实验(被试不知道实验目的)
1.3随机化规则
1.4.统计检验规则
1.5.使用全部数据规则
a.使用全部被试的数据:一般情况下,研究者应对所有被试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不宜随便剔除某些被试的数据(极端数据,偏标准数据)。
b.使用被试的全部数据:研究者应对全部被试的数据进行分析,而不要随便剔除某几次试验数据。
研究者的伦理道德:a.公正地对待研究对象 b.职业素养与科学精神
科学研究的一般伦理:实事求是严谨审慎
第三章
1、内部效度 a.指自变量与因变量间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 b.控制是核心,其目的是通过对实验条件的有效控制(包括研究变量和额外变量),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达到对自变量和因变量关系的明确解释
2、外部效度a.指一个实验结果的推论性,它们是否能够推广到实验样本所代表的总体中,是否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b.抽样是核心,包括研究内容的抽样、研究样本的抽样和研究情境的抽样
3、统计结论效度:考察的是研究者的变异源分析及选用差异检验方法的能力。
4、构想效度:考察问题或变量的概念测量或概念操作上的代表性问题。
研究问题的构想效度: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理论构想或变量间关系构思的全面性程度。研究变量的构想效度:反映了研究者对其研究变量的操作性定义的代表程度。影响因素:研究概念分完整程度、单一操作的偏差、构想与构想间有限的推论。
5、研究报告的撰写重点考试内容:摘要前言方法
第四章
1、a.变量的分类根据性质分为两类,定性变量(指导语类型、教法类型、药物类型、性别、婚否、性格类型)定量变量(反应时、错误率、智商、多点态度量表、干扰刺激数目、持续时间、时间间隔)
b.根据来源分为三类刺激变量(迷津的难度、视听觉刺激持续时间、间隔时间)环境变量(温度、湿度)被试变量(固有的永久性特征、暂时的被试变量、行为分类)
2、自变量定义:由实验者加以操纵、控制,以产生所要研究的心理现象的各种条件或因素种类(刺激变量、环境变量、被试变量)
注:自变量的种类复习请结合PPT
3、额外变量 a.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都叫相关变量,对因变量不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叫无关变量。b.在相关变量里,主试要研究的变量叫自变量,主试不进行研究的变量叫额外变量 c.额外变量必须加以控制,所以额外变量也叫控制变量
自变量(原因)因变量(结果)
操纵
主试观察被试
eg:教学方式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自:教学方式;因:学习成绩
学习成绩的相关变量不仅仅是教学方式,有额外变量(学生智力、家庭、习惯等),实验时设立平行班将额外变量加以控制。
4、避免反应指标量程限制:反应指标的量程不够大,造成反应停留在指标量表的最顶端或最低端,从而使指标的有效性受损,阻碍了因变量对自变量效果的准确反映
天花板效应(三年级的试卷给六年级做)分数段偏高地板效应(一年级做三年级卷子)分数段偏低
5、自变量的操纵
a.操纵定义:根据测定程序对一个心理现象所下的定义。(用数字表征变量)b、自变量的水平:操纵自变量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即确定自变量的水平。自变量的水平即指自变量的取值(或操纵结果)
区分一下处理和水平
Eg: 2(被试性别:男性、女性)X2(球的属性:软、硬)
2个变量(也叫2个因素,一个自变量就叫一个因素:被试性别、球的属性),各自有2个水平(指因素有几个考察指标:男、女,软、硬),一共4个处理(4个条件)。
6、额外变量的控制(重点)
a.消除法
b.恒定法
c.抵消平衡法
d.匹配法
e.随机化法
f.统计控制法
a.消除法:消除其余刺激变量,只保存自变量即把额外变量从实验中排除出去
b.恒定法:不能采用消除法的机体变量,如年龄、性别可以通过保持恒定不变来控制
c.抵消平衡法:通过采用综合平衡的方式使额外变量的效果互相抵消以控制额外变量
d.匹配法:使实验组合控制组被试的特点相等的一种方法。使用时,首先测试所有被试者和实验中要完成的作业具有高相关的特点,然后根据测量的结果把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被试特点匹配成相等的
e.随机化法:根据概率理论,把被试随机分派到各处理组中。从被界定的被试者总体中用抽签法或随机数字法抽取被试样本
f.统计控制法:条件限制无法使用上述方法时,在实验后采用协方差分析(或共变数分析)把影响结果的因素分析出来,以达到对额外变量的控制
第五章
1、实验设计:广义(对整个研究的各个环节的周密计划从问题提出一直到结论的推理过程)狭义(对实验可能涉及到的各个方面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筹划安排、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实现实验目的)
2、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变异:因变量的总变化
实验中的变异包括三个方面:a.系统变异:总变异中有自变量引起的变异 b.无关变异:由额外变量引起的变异c.误差变异:所有未控制住的误差引起的变异
3、F检验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