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地球的运动
1.3地球的运动
地球表面的线速度大小(海拔为0)
计算公式Vp=v赤×cosα =1670· cosα α表示当地的地理纬度
纬度 00 300 450 600 900 0 0
线速度 1670 1447 1181 837 (千米/小时) 角速度 15 15 15 15 (度/小时)
地球的公转
定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1、公转围绕中心: 太阳
北极星
1、自转围绕中心
2、自转方向
侧 视: 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 逆时针 南极上空: 顺时针
3、自转周期:
恒星日: 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转过360º 太阳日:
时间为24小时,转过360º ˊ 59
恒星
太阳
59
,
P P E1 恒星日 (a) 太阳日 (b) (c) E2
E3
太阳日:24h 地球共转过360度 59分。 恒星日: 23h56m4s 地球共转过360度。
自转速度的分布规律
•角速度均为150 / 小时(除南北极点 外) • 线速度:从赤道 向南北递减。(赤 道最快,两极最小)
• 南北极点:角速 度、线速度都为0。
探究:地球上任一点P的线速度。 (已知P点纬度为α,赤道半经为R)
N
O’
P α α
V赤=2πR/t Vp=2π×cosα×R/t
O
结论: Vp=v赤×cosα
2、公转的方向
公转方向 太阳
S
从南极俯视 “顺时针”
公转方向
公转方向 太阳
从北极俯视 “逆时针”
N
公转方向
公转方向规律
自西向东 从北极俯视:逆时针 从南极俯视:顺时针
3、公转周期
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真正周期) 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
②区时的计算
中央经线度数=区号×15° 已知经度推算时区:时区序号=[已知经度÷15°] ( 余数大于7.5进1,小于7.5舍去) 区时计算公式: 某地区时=已知地区时﹢/﹣1h×(时区差) (东加西减)
练习:
1、已知87°E为7:40,求113°E区时。 9:52
2、一架飞机由我国上海(东8区)于10月1日5时飞往 美国旧金山(西8区),需飞10小时。到达目的地时当 地时间是( D ) A.10月1日11时 B.10月2日07时 C.9月31日23时 D.9月30日23时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必修 • 第1册
SINOMAPS PRESS
第一课时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1、地球的自转
N
S
侧视
完成课本问题再翻页
练习:判断中心点,并分别找到两幅图中的45°E和 90°W
900W
N
S
900W
450E
00
450E 00
地球自转小结: • 方向 (1)自西向东 (2)逆时针——北极看 (3)顺时针——南极看 • 周期 (1)一个恒星日: 23h56min4s • 速度 (1)角速度——除N,S外均为15°/h (2)线速度——赤道处最大,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纬度60°处的线速度约为赤道的1/2) (3)南北两极点线速度和角速度均为零
画出晨昏线,注出昼半球、夜半球。 求A、B、C、D的地方时 D B A A:18点 B:17点 C:22点
D:14点 C
练习
1.已知45°E为3:00,求120°E和45°W的地方 时。87°E为7:40,求113°E和20°W的地方 2.已知
时。
9:24
00:32
第四课时
1.3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例2: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最吻合的地点是( C ) A 、 900W 890S B、800E 400N C 、 100E 10S D 、1800 710N
二、地球的公转
远日点
中心
近日点
太阳
地球公转轨道叫黄道
远日点
中心 太阳
顺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进入昼 的是晨线 ,由昼进入夜的是昏线
四、时差
1、地方时 (1)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2)偏东地点的地方时比偏西地点的地方时早 (3)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 每隔1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 重庆的地方时与石柱的地方时早还是晚?
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时
自西向东
春分 3月21日 夏至 6月22日
23°26'N
23°26'S
冬至 12月22日 秋分 9月23日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23º 26‘N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 )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 )
23º 26‘S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往返 运动,叫做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近日点
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公转周期:1个恒星年 365日6时9分10秒
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速远 度日 慢点 7月初
S2
中心
S1
太阳
S3
近速 日度 点快 1月初
日地距离和公转速度图 (角速度和线速度) 开普勒第二定律:行星的向径(太阳中心到行星中心 的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所扫过的面积相等。
S1 =S 2=S3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1.3地球的运动 (共61张PPT)
2.昼夜更替的界线:晨昏线(圈) 晨昏线由两条半圆线组成, 即晨线和昏线。
晨线
赤道 B
昏线
N
66o34’N
夜弧 昼弧
23o26’S
A
C
23o26’N
D
66o34’S
S
观看二分二至日的光照图,思考:
• • • • •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 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 晨昏线与纬线(特别是赤道)的关系 太阳直射点与切点的关系
180º
太 阳
北极
D
B
光 线
A
南极
春秋分日
春秋分日
线太
B
阳 光
B
夏至日
B
太
D B
阳 光 线
冬至日
晨昏线(圈)的运动过程
思考:晨昏线在极圈和极点之间摆动的最大角度是多少?
太 阳
B
光 线
冬至日 0:00 12:00 12:00 18:00
0:00
A
晨昏线的特点:
•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晨昏线平分地球,过地球球心的大圆
180°经线
自然方向
时区
日界线西侧
东十二区 相同
日界线东侧
西十二区 日期减一天
钟点
日期变更 日期加一天
2012年9月13日9时20分
2012年9月12日9时20分 2012年2月29日5时08分
应用举例
2012年3月1日5时08分
补充:自然日界线(0时经线)
1.一架飞机于当地时间2012年9月 10日11时起飞,5分钟后过了180度 经线,此时飞机所在地的地方时是 ABC A 10日11时5分 B 11日11时5分 C 9日11时5分 D 10日10时5分 2.一架飞机于当地时间2012年9月 10日11时起飞,5分钟后过了国际 日期变更线,此时飞机所在地的地 方时是 BC A 9日12时5分 B 11日11时5分 C 9日11时5分 D 11日10时5分
1.3地球的运动
练习3:已知A(30°E,20°N)地的地方时是4:00,求B (60°W,40°N)地的地方时?
特殊经线的地方时
18:00
昏 线
0:00
N
晨 线 6:00
12:00
1.昼半球的中央经线: 12时 2.夜半球的中央经线: 0时 3.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 6时 4.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 18时
4.时区和区时
时区的划分
时区 为了便于使用,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15个经度。
区时
—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
北京时间 =东八区区时=120°E地方时
有关时区和区时的计算
①知经度,求时区数: 时区数=已知经度÷15° 所得余数<7.5,相除所得整数即为时区号数 所得余数>7.5,时区号数为所得整数+1 ②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
远日点
5.黄赤交角
黄道面:地球公转轨道面; 赤道面:地球赤道所在平面; 23.5º (23º 26') ; 黄赤交角:______________ 66.5º (66º 34') 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 ____________ 。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太阳直射点的 南北移动
夏至(6.22) ● ● 春分 (3.21) 秋分 ● (9.23) ● 冬至(12.22) 春分 ●(3.21)
23 26 ' N 0
。
。
23 26 ' S
。
读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 次直射,南北回回线上 1.在一年里,南北回归线之间有___ 1 次直射,其他地区有___ 0 次直射。 有___
5.日期变更线
1.3地球的运动—自转的意义(自)
(2)地方时的计算
• 【方法指导】地方时的计算公式是:某地 地方时=已知时间±4分钟×经度差 • 经度差:(1)如果已知地和要求地同在东经 或同在西经,则:经度差=经度大的度数— 经度小的度数(2)如果已知地和要求地不同 是东经或西经,则:经度差=两经度和。 • 公式中“±”的选用:若两地同在东经度或 西经度,所求在已知东面,取“+”,反之 取“ ”。若已知为西经度,所求为东经度 则取“+”,若已知为东经度,所求为西经 度,则取“ ”。
周期
二、按如下步骤画示意图,表示太阳直射点的 移动轨迹。 (1)按等间距画三条直线分别表示赤道,太阳 直射点所能到达的最北和最南纬线。 (2)在三条直线的适当位置标注五个点,分别 代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太阳的直射点。 (3)画一条曲线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1.3 地球的运动—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读图思考】(课本P17时区和日界线) : 中时区以哪条经线作为中央经线(中央经线是每 个时区中间一条经线)? 中时区以东到180°和中时区以西到180°,分别 为那几个时区?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经度如何 确定?(提示:注意和15°的关系) ③哪两个时区合二为一?
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
地方时:经度不同,地方时一定不同。 区 时:同一个时区内,区时都相同; 经度不同,区时也可能相同。
【学习目标】
1、理解晨昏线和昼夜交替的原因和 意义; 2、掌握地方时和区时的概念与计算 方法 3、能运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 解释由此产生的地理现象
一、昼夜交替现象
1、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的成因
昼夜现象
地球 自转
昼夜交替
2、晨昏线
夜弧
晨 昏 线 太 阳 黑夜 白天 昼弧 光 线
夜弧
地理①必修1.3《地球的运动》PPT课件
‖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在围绕太阳公转。过地心并 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为赤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 面称为黄道平面。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 个交角,叫做黄赤交角。目前的黄赤交角是 23°26′。
‖昼夜交替和时差
1.昼半球和夜半球 昼半球和夜半球 的分界线(圈),叫 做晨昏线(圈)。晨 昏线(圈)把经过的 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 弧。 太阳光线与晨昏 线垂直。晨昏线所在 平面经过地心。
=
1° 4分钟
全球相等,皆为15°/每小时 极点为零
为什么极点的角速度为零呢? 为什么极点的角速度为零呢?
N 因为地轴 是不旋转的
极点在地轴 上,所以极 点不自转 S
任一纬度
任一纬度的 旋转弧长 任一纬度的 旋转周长
赤道 赤道任一 纬度周长是 否相同? 单位时间内 扫过的弧长 是否相同? 是否相同?
时区和国际日界线
美 国 本 土 跨 越 的 时 区
中 国 领 土 跨 越 的 时 区
‖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热 带 气 旋 云 图
N
1
2
3
1
2
3
S
在地球表面作水平运动的物体 会发生偏离原经纬方向的现象 纬度越高,速度越快, 纬度越高,速度越快,偏向越明显 面向物体的原运动方向,
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
在赤道上运动的物体,以及静止的物体, 则不偏向。 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 叫做地转偏向力
‖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昼夜长短的变化 (1)当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时,北半球各地昼 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6月22日北半球各 地是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 (2)当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时,情况相反。 (3)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1.3_地球的运动(一般特点)
恒星 恒星日 某日晚8:00, 小王从天文望远 镜中欣喜地看到 织女星,若保持 望远镜位置和方 向不变,第二天 小王再次在望远 镜中看到织女星 的时刻是? 太阳日 SUN
P P P E2 E3
E1 太阳日:太阳连续两次经过观测者上中天的时间间隔。
⑷自转的速度: 线速度:作圆周运动的物体 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弧长。 角速度:作圆周运动的物体 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2. 公转的基本特点 ⑴绕转中心: 太阳 ⑵公转的方向: 自西向东
⑶公转的轨道: 近似正圆的椭圆
⑷公转的周期: 1年 以遥远恒星为参照: 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以太阳为参照: 1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2. 公转的基本特点 快 大 ⑸公转速度: 近日点(1月初):较____ ; 角速度_____ 远日点(7月初):较____ ; 角速度_____ 慢 小
公转 太阳
自 西 向 东 1恒星年
1回归年
周期 角速度
1恒星日、1太阳日
极点为0,其余各地15°/h
速 度 线速度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为0
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Rφ
P
60°
2πR0
R0 赤道 60°
自 转 的 线 速 度
Vx = 2πRx
/TBiblioteka Vx= 2πR0 COS x/ T
注意:近日点与冬至日、远 日点与夏至日不能等同。
开普勒第二定律 在椭圆轨道上运 行的行星,单位 时间内扫过的面 积应相等。
思考
下图中代表近日点的是?代表远日点的是? 今天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D
北半球每年夏半年(从春分日到秋 分日)的日数为186天,冬半年 (从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的日数 为179天。造成这种日数差异的原 因是什么。
1.3地球的运动
高卫东
欲求任意两时区的时区差
如:东8 区 和 西
5
区
同 减 异 加
欲求时区的中央经线
如:东
6
区 的中央经线
时区 × 15
高卫东
3、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
高卫东
⑴地转偏向力现象
图例
原运动方向 偏转的方向
1.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无偏转 2. 力与物体运动方向始终垂直;纬度越高,力越大; 3. 只改变物体运动方向,不改变物体运动速度
高卫东
⑷时区及区时 ①时区划分
4 3 2 1 中时区 0˚ 1 2 3 4 5 6 9 8
高卫东
5
6
7
8 9 10 11
西 东 12区
N
180˚
10
11
7
②时区计算
欲求某经度所在的时区 如:116°E、89°E、75°W
经度 ÷ 15
余数>7.5,商+1 即为所在时区
余数<7.5,商 即为所在时区
中心—— 太阳 轨道—— 黄道
2、方向: 自西向东 3、周期: 恒星年(真周期)
回归年(视周期)
近日点——最快
4、速度:
远日点——最慢
5、轨道: 椭圆(近圆),太阳位于一个焦点上
高卫东
三、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 ——23°26′ 黄道面与赤道面形成的夹角(二面角)
高卫东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 23°26′
角速度:除极点外,全球均为15°/h。
4、速度: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为0。
高卫东
二、地球的公转
1、概念: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自转的同时) 2、方向: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 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1.3 地球的运动
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夏至6月22日
春分3月21日
秋分9月23日
冬至12月22日
23°26′N 0° 23°26′S
4、周期:365日5时48分46秒——回归年
Page 16
春分日(3月21日)
夏至日 6月22日
太阳
冬至日 12月22日
秋分日(9月23日)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回归运动)
5、太阳直射规律: (1)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直射
Page 31
Page 32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Page 33
1. 偏移规律
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
南左北右
北
南
北
南
2. 对环境的影响: 主要改变气流和水流的方向
1.3 地球的运动
——地球公转的意义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弧夜弧的长短变化即代表昼夜长短的变化 注:昼弧夜弧均指纬线
Page 21
一、昼夜交替
Page 22
一、昼夜交替 3、周期:24时—太阳日 4、特殊时间点:0点、12点、6点、18点
Page 23
二、时差 1、地方时: (东早西晚) (1)概念:
注:①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 ②经度隔15゜,相差1小时;经度隔1゜,相差4分钟
(2)计算: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或-经度差÷15°/h或 经度差×4°/m
注:①东加西减;经度差同减异加 ②方法:数轴法
Page 24
二、时差
2、时区: (1)划分:
Page 25
30°W 15°W 0° 15°E 30°E
37.5°W 22.5°W 7.5°W 7.5°E 22.5°E 37.5°E
2018-9-18-1.3地球的运动(基础知识—自转,公转)
远日点
北半球为例: 位置 节气 日期 直射点位置 A 夏至 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 秋分 9月23日前后 赤道 B C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 春分 3月21日前后 赤道 D
你画对了吗?
夏至(6.22)
● ●
23 26 ' N
秋分 ● (9.23)
●
。
春分 (3.21)
春分 ● (3.21)
地球 围绕 运动方向 运动 中心
自西向东
运动周期
恒星年:
运动速度
平均角速度: 约1°/日 平均线速度: 约30Km/秒
公 转
太 阳
北极上空看: 365日 逆时针 6时9分10秒 南极上空看: 顺时针
近日点较快, 远日点较慢
三、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的概念 2.黄赤交角的大小
目前度数:23°26′
90o
低 中 高 纬 的 划 分
北极 90°N
高纬度
60°N
中纬度
30°N
低纬度 赤道 低纬度 0°
30°S
中纬度
高纬度
南极 90°S
60°S
五 带 的 划 分
有极昼极夜 北寒带 无 直 射
北温带
热带
有直射阳光, 且直射两次
南温带
无 直 射
南寒带 有极昼极夜
特殊纬线
0°: 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30°: 低中纬度分界线 60°: 高中纬度分界线 90°: 南北极点 23°26′:
恒星日和太阳日哪个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恒星日
某一恒星昨晚20时位于观测者头顶,今 晚同一地点再次位于观测者头顶的时间是? 19时56分4秒
3.自转的速度
1.3地球的运动
太阳直射点移动
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点移动
直射赤道
直射北回归线
直射南回归线 直射赤道
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规律
• 1.春分(3.21)至夏至(6.22):太阳直射 北半球,向北移动。
• 2.夏至(6.22)至秋分(9.23):太阳直射 北半球,向南移动。
• 3.秋分(9.23)至冬至(12.22):太阳直 射南半球,向南移动。
时间长度
1太阳日 1恒星日
360059′ 3600
24小时 23小时56分4秒
应用 生产生活计时 科学研究计时
一 地球自转
侧视图:自西向东
1.自转方向:
北极上空: 逆时针
俯视图:
南极上空: 顺时针
2.周期:1恒星日(真正周期)
探究2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与线速度
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 处处相同,均为15°/时
• 4.冬至(12.22)至春分(3.21):太阳直 射南半球,向北移动。
西半球
东半球
160°E
20°W
160°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赤道0° 南北极点90°
书写方法: 北京:北纬40°
(或40°N)
低纬度:0--30 中纬度:30---60 高纬度:60---90
一 地球自转
侧视图:自西向东
1.自转方向:
北极上空: 逆时针
俯视图:
南极上空: 顺时针
探究1 地球自转的周期(了解)
地球自转的角度
105° 向西各分作 180°;
90° 书写方法:
75° 北京:东经116° 或116°E
60°
45°
45°
1.3地球的运动
C
P17读图思考
③日期的划分
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1884年的国 际经度会议上规定了原则上以180°经线 为地球上“今天”和“明天”的分界线, 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现改称“国际日 界线” 按照规定,凡越过这条变更线时,日期 都要发生变化:从东向西越过这条界线时, 日期要加一天,从西向东越过这条界线时, 日期要减去一天。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 昼夜长短的变化
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 四季的划分
4. 五带的形成
知识准备
N
晨昏线
昏
夜弧
晨 线
线
昼弧
太 阳 光 线
S
昼夜长短的判断方法:昼弧长则昼长,夜弧长则夜长。
A
B 30°N
C
D E
30°S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春分
A
B 30°N
C
D E
30°S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春分
②经度不同,时刻不同,地方时不同。
(3)计算: 经度每隔15º ,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 方时相差4分钟。 东加西减
计算公式
某地方时=已知地方时±(两地经度差/15 ° )
(东加西减)
步骤:1)求经度差 2)求时差(经度差/15°) 3)“东加西减”原则
例题
已知经度差求地方时
1、当120ºE为11点时,求140E为几点?12点20分
前一天21点 2、当20ºE为1点时,求40 ºW为几点? 第二天2点 3、当80ºW为16点时,求70º E为几点?
例题
必修1.3 地球的运动(带动画演示)
2、在图2中用箭头画出地球公转、自转方向。
3、图1位于图2中的 位置(填序号)。此时
太阳直射的纬线为-------,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位置
靠近-------(近日点或远日点)附近。
4、当地球运行到③点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或慢) 此后太阳直射点向-----(方向)移动
5、当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它刚好位于
晨昏线的一般特点
切点 极昼
晨 线
昏 线
极夜
切点
①晨昏线(圈)以 地心为圆心,且平 分地球和赤道。 ②晨昏线平面与太 阳光线垂直 ③运动方向自东向 西,和自转相反 ④晨昏线上太阳高 度角为0 ⑤二分日与经线重 合,二至日与极圈 相切
(二)、地方时 时区 区时
思考:图中A、B两地,哪一个地点先看到日出?
24h
昼
长
由
北
12h
向
南
递
减
0h
北半球: 1.昼长夜短(昼最长) 2.纬度越高,昼越长 3.北极圈及其以北 出现极昼
南半球: 1.昼短夜长(夜最长) 2.纬度越高,夜越长 3.南极圈及其以南地 区出现极夜
复习巩固
1、太阳能量的来源 2、太阳大气分哪三层?
每层有哪些太阳活动
3、太阳活动的标志 4、太阳活动对地球有哪些影响
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一、地球的自转
1、自转概念: 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 旋转,称为地球的自转。
2、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 逆时针 从南极上空看: 顺时针
思考1:昼夜现象与昼夜交 替一样吗?
昼夜现象(静态概念),无论地 球是否运动都存在
昼夜交替(动态概念),地球自 转产生的,是昼夜现象的变化
1.3《地球的运动》
当堂小结
方向 中心 自转 周期 速度 角速度 公转 方向 中心 周期 速度
近日点
远日点
线速度
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
黄赤交角
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回归运动
通常理解的作为时间周期的“年”的概念指,一个四季 轮回,或地球绕太阳一周。在日常生活中,都把一年四 季和地球绕太阳一周当作一回事。而严格说起来,并不 是一回事情,地球绕太阳一周叫恒星年,等于365日6时 9分10秒。而一年四季一个轮回叫回归年,比恒星年要 短一点。因为地球围绕太阳旋转时,太阳也在运动,这 样一来,地球的四季起点(例如夏至日)就提前来临了, 这个差别叫岁差,大小为20分23秒。因此一个回归年就 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严格说来,世界上所使用的公 历都是回归年,而不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恒星年。
(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 )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 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A )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小。冬半年和夏半年相比,公转轨道对应的圆心 角相同,都是180度,但冬半年公转角速度快,夏半年公转角速度较慢, 因此冬半年公转时间要小于夏半年。
从五一到9月10日教师节,地球公转的速度 变化是: A 持续变快 B 逐渐变慢 C先变慢再变快 D 先变快再变慢
运动 形式
平均线速度30km/s。 但由于太阳略偏离 地球公转轨道的中 心,因此,近日点 时较快,约为 30.3km/s;在 远日点时较慢,约 为29.3km/s
练兵场 2、下列节日何时地球公转速度接近最快( B)
人教版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共58张PPT)
国际日期变更线(日界线)
1.日界线大致与180度经线一 致。
2.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应 减一天
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应 加一天
东
西
十
十
二
二
区
区
172.5° 180° 172.5°
走进生活
1.如果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 式于9月1日20时举行,杨振宁 教授受邀参加。他计划于当地 时间(西八区)8月31日4时乘 飞机赶往北京,途中飞行时间 15小时,试问他能准时出席开 幕式?
我国的最东端在黑龙江的东部 经度约为 东经 135°
请计算一下 我国的最西端与最东端的地方时 相差几小时几分钟?
时间换算的基本方法
1.已知经度求时间——
步骤:求出经度差
用经度差除以
15度
向东加向西减
2.已知时区求时间——
步骤:弄清各点所在时区
求出
时区差
向东加向西减
上述计算结果若大于24小时,则用结果减去24,日 期加一天;结果若小于0,则加上24 ,日期减一天。
地球多转了角 才重新对准太阳
=59´
T1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为23时56分4秒
恒星日
T2是地球自转360º59´ 的时长 为24时
太阳日
我们计时都是以太阳日为一天 那么:
每天恒星是比太阳 提早4分钟还是推迟4分钟升起 ?
恒星日与太阳日的比较
恒星日 太阳日
参照物 恒星 太阳
时间 23时56分4秒 24时
地球自转的意义
三 .使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 (南左北右,赤道上无偏转) 判断下列各地在南北哪一半球?
B A
原方向
C 偏向
在地球表面作水平运动的物体 会发生偏离原经纬方向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地球的运动
考试说明要求:
1、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2、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3、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4、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并理解其成因。
主要知识点:
1、地球自转方向是,北南。
请用图示意。
2、地球自转周期
真正周期是日,为时分秒;
昼夜交替的周期是日,为时分秒。
3、地球自转速度
(1)角速度约为°/小时,南北极角速度为,地表其他各地角速度;
(2)线速度由向递减,南北极线速度为。
4、地球公转方向是,时针方向。
请用图示意。
5、地球公转周期
真正周期是年,为日时分秒;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是年,为日时分秒。
6、地球公转轨道是轨道。
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请在第4题图中画出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位置,并标注出时间。
7、地球公转速度:近日点速度较,远日点速度较。
8、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产生现象;
(2)产生时;
(3)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北半球偏,南半球偏。
9、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的球体。
10、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1)地球是一个、的球体;
(2)地球的运动。
11、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叫,它把经过的纬线分割为和。
请用图示意昼夜半球、晨昏线、太阳光线。
(注:太阳光线应始终与晨昏线垂直)
12、地方时产生的原因:由于地球自向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相对来说,边的地点比边地点先看到日出。
这样时间就有了早迟之分。
边的地点比边地点时间要早。
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时。
经度相差°,时间相差1小时。
13、区时的计算
(1)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的两地,时区号数相减,东加西减。
例如:东八区为8点,东九区为点,东二区为点。
(2)分别在东时区和西时区的两地,时区号数相加,东加西减。
例如:东八区为20点,西五区为点。
14、我国统一采用“时间”,即区的区时,东经°的地方时。
美国纽约在区,英国伦敦在区。
15、赤道平面指过并与垂直的平面。
黄道平面指地球轨道平面。
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叫做,目前为。
请在下图中注出地轴、赤道平面、黄道平面、黄赤交角并注出南北极点、黄赤交角的度数。
二分二至如何判断?
(1)根据地轴倾斜方向判断 ;(2)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判断 。
17、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
(2)昼夜长短;
(3)产生和。
18、春秋分日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在图中画出太阳光线、晨昏线,注出南北极点、昼夜半球。
春秋分日:(1)全球昼夜;(2)正午太阳高度由向递减。
19、夏至日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在图中画出太阳光线、晨昏线,注出南北极点、昼夜半球。
夏至日:(1)北半球昼,夜,纬度越高昼越,夜越,
出现极昼,南半球相反;(2)正午太阳高度由向递减。
20、冬至日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在图中画出太阳光线、晨昏线,注出南北极点、昼夜半球。
冬至日:(1)北半球昼,夜,纬度越高昼越,夜越,出现极夜,南半球相反;(2)正午太阳高度由向递减。
21、天文上的四季
夏季是一年内白昼,太阳高度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的季节;
冬季是一年内白昼,太阳高度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的季节;春秋季是过渡季节。
补充:
1、昼夜长短与日出日落时刻
一个地区一天的日出和日落时间反映了该日的昼夜长短状况,一天中上午和下午的时间是等长的,因此已知某地一天的昼长可求出该日的日出、日落时间,其方法为:
日出时间=12-昼长/2 日落时间=12+昼长/2
[经典例题]我国沿海某省一个课外小组某日测得当地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北京时间6:40、16:40。
据此回答。
该地的经度约为()
A.120°E B.125°E C.115°E D. 110°E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
①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
在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角等于
②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内太阳高度的最大值,地方时为12点时(当地正午)太阳最高。
(2)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规律总结
①纬度分布规律:
春秋二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
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季节变化规律: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冬至日达最小值。
南回归线以南则相反。
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带,太阳每年直射次。
(3)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某地、某日正午太阳高度H=90°—纬度差说明:“纬度差”指该地所在纬线与该日直射点所在纬线之间的纬度距离。
(4)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
①楼房间距的问题: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建房时,为保证一楼全年均有阳
光照到,两楼之间的最短距离与楼高的关系如图4-22所
示,(H为冬至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L应大于等
于。
②热水器的角度问题:
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关系如图所示,
α+H=90°时效果最佳。
3、四季更替
①从天文四季:
②北温带气候四季包含的月份:
春(3、4、5月)、夏(6、7、8月)、秋(9、10、11月)、冬(12、1、2月)③我国传统四季:以24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运行会产生天气和季节的有规律变化,传统农业中农民依此进行农业生产,有如:“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的谚语。
4、五带的划分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考试说明要求:
1、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主要知识点: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概念:地震发生时,产生弹性,并以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1.地震波纵波(P):传播速度,可以通过、、传播。
分类
横波(S):传播速度较,只能通过传播。
2.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
莫霍界面:地下千米处,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
不连续面
古登堡界面:地下千米处,纵波传播速度突然,横波。
位置:位于界面以上。
地壳组成:由组成的坚硬外壳。
厚度:厚薄不一,平均厚度为千米。
岩石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部圈层范围:介于和之间,呈固态。
地幔分层:分为和。
软流层:位于的上部,
这里可能是主要发源地。
范围:介于古登堡界面到。
地核分层:分为和。
特点:地核的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圈: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成分是____和______。
1.外部圈层圈:连续不规则的圈层,水圈中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包括:____
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互关系:地球外部各圈层之间、,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1、在下图(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中,注出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地壳、地幔、地核(内核、外核)。
2、地壳位于界面以上,由组成,大陆地壳较,大洋地壳较。
3、地幔介于界面和界面之间,分为和两层。
在上地幔存在一个层,一般认为是的主要发源地。
4、地核分为和两层,其温度,压力和密度。
5、岩石圈是指和(层以上),由组成。
6、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圈、圈、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相互,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7、在下图中注出地球外部圈层。
8、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构成的但的圈层。
9、生物圈是地球表层及其的总称。
它占有圈的底部、圈的全部和圈的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