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信息化现状及新发展

合集下载

我国智慧港口建设中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我国智慧港口建设中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我国智慧港口建设中的问题及发展建议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货物进出口国家,港口建设一直处于重要的发展阶段。

随着智能科技的快速发展,智慧港口建设成为了目前的趋势。

我国智慧港口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同时也需要提出一些发展建议。

问题一:技术设施滞后在智慧港口建设中,技术设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目前我国一些港口的技术设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滞后。

例如自动化码头设备、智能集装箱等设备在我国智慧港口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推广和应用。

这导致了港口的效率低下,成本高昂。

建议一:加大技术更新力度为了提高我国智慧港口的竞争力,应加大对技术设施的更新力度,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智能设备,提高港口的效率和运营水平。

可以加强与国际先进技术企业的合作,共同推进技术设施的更新与应用。

问题二:数据安全隐患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港口作为物流信息重要节点,数据安全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智慧港口建设中,存在着数据泄露、信息外泄等安全隐患,严重威胁到港口的稳定运行和信息安全。

建议二:完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针对智慧港口的数据安全问题,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对港口信息系统的监控与防护。

加大对港口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保密意识,建立起一个网络安全的铜墙铁壁。

问题三:管理体制不完善我国港口管理体制长期以来存在着一些弊端,如部门之间信息不畅、协调不力,导致港口建设、管理和运营中出现一些无法避免的问题。

对于智慧港口建设而言,管理体制问题更是显得尤为重要。

建议三:优化管理机制针对港口管理体制不完善的问题,应优化现有管理机制,建立更加高效的协作机制,加强港口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

可以设立专门的智慧港口管理机构,统筹规划和指导全国范围内的智慧港口建设,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问题四: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不断提高,港口建设和运营中的环保问题也日益成为关注焦点。

目前我国一些港口的环保措施和设施相对滞后,存在污染环境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2024中国港口发展现状

2024中国港口发展现状

2024中国港口发展现状中国的港口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外贸物流和运输的重要角色。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港口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下面将就2024年中国港口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首先,2024年中国港口货物吞吐总量继续保持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了12亿吨,比上年增长了3.2%。

这主要受益于国内外贸易的刺激,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

此外,中国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推进,也为港口的货运吞吐增长提供了新的机会。

其次,中国港口运营效率继续提高。

2024年,中国港口推进自动化设备和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提高了装卸效率和作业流程的优化。

例如,上海口岸率先推行“双创”提速措施,通过加强与海关的信息共享,实现了进出口货物的快速通关。

此外,中国港口也积极引进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如自动化码头、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等,提高了港口的运作效率。

第三,中国港口在国际航运市场中不断增强竞争力。

2024年,中国港口积极参与国际航运市场的竞争,通过提供高效的服务和设施,吸引了更多的航运公司选择在中国港口进行货物装卸。

同时,中国港口还积极开拓国际航线,加强与其他国家港口的合作。

例如,中国港口与欧洲和东南亚等地的港口之间开通了多条新的航线,为中国出口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第四,中国港口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2024年,中国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例如,天津港扩建了新的货物装卸码头,增加了港口的装卸能力。

宁波港开展了新的航道疏浚工程,提高了港口的进出口能力。

此外,中国还推行了港口跨境电商试点,为进出口商提供更便利的电商服务。

最后,中国港口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港口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的港口发展相对较快,而中西部地区的港口发展相对滞后。

这导致了东部地区的港口竞争愈发激烈,同时也增加了物流成本。

其次,部分港口面临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问题,特别是大港口的污染和堵车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最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也给中国港口带来了一定的压力,需要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和降低成本来应对。

港口设施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港口设施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港口设施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港口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施对于货物进出口的顺利流通以及经济发展的稳定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港口设施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展开讨论,从港口设施的基础设施、技术应用、环保措施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港口基础设施的现状港口基础设施是港口运作的重要支撑,包括码头、泊位、航道等。

目前,全球主要港口的基础设施已经相对成熟,能够满足大规模货物的集散和转运需求。

首先,码头是港口的核心设施,用于船舶的停靠和货物的装卸。

现代化的港口码头已经实现了自动化装卸,提高了装卸效率和运输能力。

其次,泊位是船舶停靠的地方,保证了港口的安全和运输的畅通。

全球主要港口的泊位已经逐步实现了电子化监控和管理,提高了泊位利用率和安全性。

再次,航道是船舶进出港口的通道,对航行安全至关重要。

目前,大部分主要港口的航道已经采用了先进的导航技术,减少了船舶事故的发生,确保了航行的畅通。

二、港口技术应用的现状随着科技的发展,港口的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提高了港口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首先,智能化技术在港口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智能化的设备和系统可以实现港口操作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提高作业效率和减少人为失误。

其次,无人机技术在港口监控和巡查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无人机可以实现对港口设施和航道的快速巡视,提高了港口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再次,大数据技术在港口运营中的应用也逐渐成熟。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港口管理者可以及时了解货物流动情况,进行合理的资源调配和运输计划。

三、港口环保措施的现状港口作为物流中心,其环境保护也备受关注。

目前,港口在环保措施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首先,港口通常会采取大气污染治理设施,如疏港雾炮机、洗车台等,减少货车的尾气排放和道路尘土的扬尘。

其次,水污染治理也是港口环保的重点内容。

港口通常会设置污水处理设施,对港口内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避免对周边水域造成污染。

再次,噪声污染治理也是港口环保的重要任务。

港口行业发展现状

港口行业发展现状

港口行业发展现状港口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海洋贸易及货物流通,促进着国际贸易和国内经济的繁荣。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港口行业也在不断壮大。

本文将介绍当前港口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港口行业的发展背景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港口行业迅速发展。

随着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和技术水平的提升,港口的规模和吞吐量不断突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沿海港口,如上海港、深圳港等已成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可忽视。

二、港口行业的发展状况1. 港口规模持续扩大:随着国际贸易的增长和航运业务的发展,港口规模不断扩大。

不仅现有港口进行持续扩容改造,还出现了许多新建港口项目。

2. 现代化设施改造升级:港口行业正朝着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航运设备的自动化更加普及,质量监控和信息化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提高了港口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3. 港口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港口行业加强了对货物流通环节的管理,提供了一系列便利的运输和物流服务。

严格的货物监管和高效的通关服务,为进出口贸易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港口行业面临的挑战1. 资金投入亟待增加:港口规模的扩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目前港口项目的资金争夺激烈,政府和企业需加大力度,提高资金支持力度。

2. 环境保护问题凸显:港口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需要进行有效控制和处理,推动可持续发展。

3. 港口竞争加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际间港口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提升港口的服务质量和运作效率是最重要的竞争力。

4. 物流体系整合压力大:港口作为货物流通的枢纽,需要与陆上物流紧密配合,但当前我国物流体系中的各种障碍和问题还需努力解决,以提高物流效率。

四、港口行业的发展机遇1. 一带一路倡议助力:中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将进一步加快港口与国际市场的连接,为港口行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我国港口发展现状及战略

我国港口发展现状及战略

我国港口发展现状及战略一、引言港口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枢纽和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在我国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对我国港口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战略。

二、我国港口发展现状1. 总体概况截至目前,我国拥有众多港口,其中包括大型港口、沿海港口、内河港口等。

这些港口分布在沿海和内陆地区,为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2. 港口规模我国港口规模庞大,其中一些港口已经成为世界级大港。

例如,上海港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港口,它的年吞吐量超过40万标准箱。

同时,天津港、宁波港、深圳港等也是我国的重要港口。

3. 港口设施我国港口设施逐步完善,包括码头、堆场、仓库、装卸设备等。

这些设施的建设和更新,提高了港口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4. 港口运营我国港口运营模式多样化,包括国有港口、民营港口等。

这些港口通过与航运公司、物流企业等的合作,提供综合性的港口服务,促进了贸易和经济的发展。

三、我国港口发展战略1. 提升港口竞争力为了提升我国港口的竞争力,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加大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提高港口的装卸能力和效率。

- 推动港口信息化建设,提供全面的物流信息服务。

- 加强港口与内陆交通的衔接,提高货物运输的便捷性。

2. 发展港口产业我国港口不仅仅是货物流通的场所,还可以发展相关的产业。

例如,可以在港口周边建设物流园区、加工区等,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投资,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

3. 推动港口绿色发展港口的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推广清洁能源在港口的应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加强港口的环境监测和管理,确保港口运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4. 加强港口国际合作我国港口与国际港口的合作对于提升港口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港口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港口业的发展。

四、结论我国港口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通过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加大投资力度,提升港口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我国港口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贸易和经济的繁荣。

港口与物流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港口与物流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港口与物流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展望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港口与物流行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当前港口与物流行业的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港口行业的现状1.1 港口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国际贸易的增长,许多国家都加大了对于港口基础设施的投资。

现代化的港口设施能够提供高效、快速的货物装卸服务,有力地支撑着全球贸易的发展。

1.2 港口自由贸易政策为了吸引对外贸易和外商投资,许多国家纷纷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并设立自贸区。

这些政策为港口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吸引了众多物流企业进驻,进一步推动了港口的繁荣。

1.3 港口数字化转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港口行业也在逐步进行数字化转型。

物流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应用,让货物追踪、仓储管理、运输安排等环节更加高效和精准,提高了整体物流运作的效率。

二、物流行业的现状2.1 物流供应链优化在物流行业中,供应链管理是关键的一环。

通过整合供应商、生产商和分销商等各个环节,优化物流供应链可以减少运输时间、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2.2 物流电商的崛起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物流电商也迅速崛起。

物流电商通过互联网平台,为客户提供便捷的货物配送服务,例如京东物流和菜鸟网络等企业,已经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2.3 绿色物流的倡导环保意识的提高,使得绿色物流成为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绿色物流注重减少能源消耗,推动物流过程中的环境友好做法,例如运用新能源车辆、实施包装回收等,以保护环境和减少资源浪费。

三、港口与物流行业的未来展望3.1 多式联运的发展多式联运是未来港口与物流行业发展的趋势之一。

多式联运指不同运输方式的互补与衔接,如陆海联运、铁海联运等,能够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进一步推动全球贸易的发展。

3.2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将在港口与物流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智能化的集装箱管理、无人机配送、智能调度等都将成为现实,提升物流效率,降低成本。

3.3 物联网技术的普及物联网技术将成为未来港口与物流行业的重要驱动力。

中国港口现状及未来走势

中国港口现状及未来走势

中国港口现状及未来走势中国港口是我国海上贸易的重要节点,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下面我们将就中国港口的现状及未来走势进行详细阐述。

截至2020年底,中国拥有60个沿海港口,其中包括大型港口、主要沿海港口和次要沿海港口。

其中大型港口主要有上海港、天津港、宁波港、广州港等,这些港口承担着大部分的集装箱运输业务。

而主要沿海港口主要有青岛港、大连港、厦门港等,次要沿海港口主要包括福州港、丽水港等。

近年来,中国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以2019年为例,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14亿吨,其中包括散货、集装箱、原油、液化气体等。

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加强了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和货运物流体系的优化,提升了港口的运营能力和效率。

目前,中国港口已经成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集聚地之一,并且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1. 增强综合竞争力:中国港口未来的发展方向将着重增强港口的综合竞争力。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港口将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港口设施设备的现代化水平,提升港口的装卸能力和运输效率,进一步提高港口的服务质量和效益水平。

2. 推进港口自贸区建设:为了加快实现国家战略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将进一步推进港口自贸区建设。

自贸区将为港口提供更加开放的政策环境和更多的发展机遇,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国际企业入驻,并通过优化市场布局和流程管理,提高港口的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

3. 发展智能港口:智能化是未来港口发展的重要趋势。

中国港口将加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推动港口信息化建设,实现港口各个环节的数据共享和流程优化,提高港口的操作效率和安全性。

还将发展无人化设备和无人驾驶技术来提升港口的运营效率和能力。

4. 推动港口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未来港口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港口将通过减少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推动港口的绿色转型。

采用清洁能源、推广环保技术和培育绿色供应链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港口的环境保护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港口发展趋势调研报告

港口发展趋势调研报告

港口发展趋势调研报告港口发展趋势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制造业的转移,港口作为一个重要的物流节点,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港口的发展也进入了快速增长期。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变化,港口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报告旨在对当前港口发展趋势进行调研和分析,为港口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二、港口发展趋势1. 信息化与数字化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港口在信息化和数字化方面迅速发展。

全球供应链的整合和优化,需要港口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实时监控和数据共享。

通过采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港口可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并且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2. 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港口的绿色发展已成为趋势。

港口通过采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技术手段,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消耗。

同时,港口还应加强垃圾处理和废水处理等环境保护工作,提高港口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 多式联运与物流一体化发展为了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成本,港口需要与其他交通方式进行多式联运。

通过发展铁路、公路和水运等联合运输,港口可以实现更高效的货物流通。

同时,港口还应与物流企业进行合作,实现一体化的物流服务,提供更便捷的货物储运和配送。

4. 国际合作与海外港口开发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国际合作和海外港口开发成为港口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港口进行合作,可以拓宽港口的航线网络和货物流通渠道,并提高港口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5. 港口智能化管理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和港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港口的管理和运营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解决这一问题,港口需要引进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人工智能、自动化设备等技术手段,提高港口的管理效率和运营能力。

三、结论与建议结论:港口发展趋势表明,信息化与数字化、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多式联运与物流一体化、国际合作与海外港口开发、港口智能化管理是当前港口发展的重点和趋势。

港口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港口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港口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一、港口的分类港口是具有水陆联运设备和条件,供船舶安全进出和停泊的运输枢纽,是水陆交通的集结点和枢纽,工农业产品和外贸进出口物资的集散地,船舶停泊、装卸货物、上下旅客、补充给养的场所。

由于港口是联系内陆腹地和海洋运输(国际航空运输)的一个天然界面,因此,人们也把港口作为国际物流的一个特殊结点。

港口由于规模、位置、用途及本身功能特点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类型。

二、港口行业发展现状受港口建设接近饱和、行业产能过剩、地方政府投资不足等不利影响,市场总体增长空间受限,沿海传统水运建设工程市场投资持续负增长。

截至到2019年底,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22893个,比上年减少1026个。

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520个,比上年增加76个,万吨级及以上泊位占比由2014年的6.7%提升至2019年的11.0%。

全国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中,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076个,增加69个;内河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444个,增加7个。

按照泊位吨级来划分,我国1-3万吨级和5-10万吨级泊位是主要组成部分。

截至2019年底,全国港口1-3万吨级泊位数量为859个,占总量的34.09%;3-5万吨级泊位数量为421个,占总量的16.71%;5-10万吨级泊位数量为822个,占总量的32.62%;10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数量为418个,占总量的16.59%。

三、港口行业需求分析2019年,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投资规模高位运行,港口货物吞吐量实现较快增长。

2019年,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39.51亿吨,比2018年同期增长5.7%,其中,沿海港口完成91.88亿吨,增长4.3%;内河港口完成47.63亿吨,增长9.0%。

而单独看外贸货物吞吐量,沿海港口优势更加明显,2019年,全国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43.21亿吨,比上年增长4.7%。

其中,沿海港口完成38.55亿吨,增长4.8%;内河港口完成4.65亿吨,增长4.3%。

中国港口现状及未来走势

中国港口现状及未来走势

中国港口现状及未来走势随着中国海上贸易的增长和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中国港口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据统计,2019年中国港口吞吐量已经达到了11.27亿吨,超过了全球其他地区的总和。

那么中国港口现状如何?未来走势又会如何呢?近年来,中国港口普遍面临着容量过剩、竞争激烈、功能单一等问题。

但总体来说,中国港口发展的态势仍然较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开放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政府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外资进入港口和航运领域。

比如2019年发布的《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2019年版)》取消了多个与港口相关的限制。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港口外商投资累计达到了365亿美元,外资企业已经成为中国港口市场中的“生力军”。

2.高效运营成果显现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广泛运用,中国港口的运营效率有了极大提升。

以电子口岸系统为例,货物通关速度从手工运作时的10天左右,现在已缩短到了1-2小时。

另外,一些港口还采用了先进设备和自动化管理技术,提升装卸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和货损率。

3.扩容升级步伐加速为应对物流需求日益增长的压力,中国港口的扩容升级步伐正在加速。

截至2019年,全国主要港口通过建设、购置等手段新增了超过5.5万个集装箱桥吊、1.4万台AGV等设备,海洋牧场、风电场等功能也得以完善。

此外,多个一、二线海港还在打造综合交通枢纽,提升连接内陆的贸易能力。

二、未来走势由于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加入WTO后进出口贸易逐步开放,未来中国港口的发展将呈现以下特点。

1.港口协作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中国港口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单凭竞争已不能完全满足行业的发展需要。

未来,港口间的协作将愈加紧密,以实现资源互补、经验共享等目标。

2.呈现特化分工的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价值链的不断拉动,港口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多样化。

不同港口将会因立足位置、品类配置等因素,形成各具特色的货运目的地。

3.自动化设备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自动化技术能够提高装卸效率,降低人力成本,逐渐成为港口跨越性发展的重要手段。

中国港口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与未来

中国港口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与未来

中国港口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与未来中国港口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中国港口作为中国海上运输和贸易的重要枢纽,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港口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分析中国港口发展的现状,并展望未来的趋势。

首先,让我们来看中国港口发展的现状。

中国拥有众多世界级港口,如上海港、宁波港、深圳港等,这些港口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

根据最新数据,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在全球港口中占据首位,港口容器吞吐量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这一成果得益于中国政府对港口建设的大力支持。

政府积极推动投资,提高港口设施和基础设施的质量。

此外,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吸引更多的航运公司和货主选择中国港口进行贸易活动。

同时,中国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为港口发展带来了更多机会。

但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港口发展面临一些挑战。

目前中国港口过度竞争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小型港口面临着严重的利润下降和利用率下降的困境。

另外,港口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尤其是在货物流转速度和装卸效率方面,与一些国际先进港口相比,中国港口还有较大差距。

然而,中国港口发展的未来依然充满机遇。

首先,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将为港口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这一倡议旨在加强亚欧大陆的互联互通,推动各港口之间的合作,大力发展海上运输和贸易。

中国的港口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

其次,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中国港口将受益于更多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

作为人民币结算的主要地点,中国的港口将吸引更多的商家选择中国进行贸易,推动港口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数字化转型的推进,港口运营效率将得到大幅提高。

自动化技术将在港口装卸作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减少人工成本,提高作业效率。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也将使港口运作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中国港口的未来发展。

此外,中国港口的发展还需注重可持续性。

智慧港口的实现与发展趋势

智慧港口的实现与发展趋势

智慧港口的实现与发展趋势随着全球贸易与物流的迅速发展,港口作为一个重要的枢纽节点,正在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智慧化港口的快速发展,成为了解决这些挑战的一种有效手段。

本文将从智慧港口的定义、实现方案以及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智慧港口的定义智慧港口,顾名思义,就是基于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港口。

它通过数字化改造,将港口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汇聚、分析和运用,实现了港口整体运行的智能化、高效化、安全化、可持续化等目标。

智慧港口的成功实现,需要推进港口的信息化、物流智能化、港口运营协同化等多个方面的工作。

二、智慧港口的实现方案1、信息化尽管许多港口已经开始了信息化方向的改革,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信息化体系,具有集成性的信息化尚未得到充分的应用。

建立集端口、船舶、货物、履约、物流、关务、商贸等数据的全港口大数据平台,实现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和分析,在提升港口信息服务能力、优化物流链、缩短时空距离、提高交易效率、增强安全保障等方面有着很大的潜力。

2、物流智能化物流智能化是实现智慧港口的关键技术之一。

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辅助下,进行实时监控、智能调度、便捷操作、信息共享、系统协调等一系列创新措施,可以实现港口物流全程可视化,进一步提升物流智能化水平。

3、港口运营协同化港口运营的协同化是指通过集成领域专业技术,实现数据共享、资源交互、信息汇聚等方式达到优化港口运转效率、增强经济效益的目标。

这其中关键的问题是港口物流与港口配套设施间的协同运作。

建立一套完整的海运交通运输的多式联运体系,标准化、智能化、绿色环保的物流服务体系以满足港口用户的各种物流需求。

三、智慧港口的发展趋势1、建设精细化管理系统随着物流业对数据信息化要求的日益增长,智慧港口的可持续发展将离不开全流程管理系统的实施。

一个好的智慧港口需要建立起科学管理、预测控制、全流程监控等角度的基础框架,来支持交通、物流、能源等领域的协同协作。

港口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港口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港口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一、港口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港口的发展同样受到极大的推动,从而大
大改变了中国的地缘格局,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港口发
展的迅猛,已成为全球港口中的重要部分,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港口发
展目前正处于一个快速的发展阶段。

1、规模扩大:我国港口规模不断扩大,许多港口的扩建与改造工程
正在积极推进中,特别是近年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项目数量猛增。

为适应以轮渡业、游览船业、货物运输业等需求,各地正在加大投资,改
善港口设施。

2、管理现代化:港口发展必须以管理为前提,近年来,我国港口管
理越来越现代化,全国港口管理体制不断完善,港口管理机构也在加强,
使港口管理趋向现代化。

3、技术装备改造:港口发展必须有效地改善技术装备。

港口技术装
备的改造工作以安全、经济、环保为准则,对港口设施和设备实施了全面
的改造。

现已建成的港口,也正在不断改进工程,以达到提高效能的作用。

二、港口发展趋势分析
1、活动性多样化:港口活动性多样化是港口发展的必然趋势,汽车
散装码头和散装区的发展,特别是新型技术装备的应用。

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

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

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
中国港口物流业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最繁忙的港口集群之一。

以下是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一些现状:
1. 世界最大货物吞吐量:中国港口的货物吞吐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2019年达到了13.9亿吨。

中国的主要港口包括上海、青岛、天津、宁波等,每年处理大量的散装、集装箱和液体货物。

2. 港口前沿技术的应用:我国港口物流业积极引进和应用各种前沿技术,包括自动化码头系统、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和物联网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港口的运行效率和货物处理能力。

3. 港口物流网络的完善:中国港口物流网络覆盖全国各地,形成了以沿海港口为核心,将内陆地区与国际贸易相连接的综合物流体系。

此外,我国还积极推进港口与铁路、公路和航空等交通运输方式的互联互通,提高了物流效率。

4. 电子商务的兴起: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我国港口物流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越来越多的跨境电商平台选择使用中国港口进行国际贸易,推动了港口物流的更快发展。

5. 建设绿色港口:为了降低环境污染并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中国港口物流业积极推动绿色港口的建设。

港口采用清洁能源、智能化设备和节能措施,减少了尾气排放和噪音污染,提升了港口服务品质。

总体而言,中国港口物流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港口拥堵、人员短缺和物流成本高等问题。

未来,我国港口物流业将继续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推动物流网络的进一步完善。

我国智慧港口建设中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我国智慧港口建设中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我国智慧港口建设中的问题及发展建议我国正处于智慧港口建设的关键时期,智慧港口建设是一个综合性工程,涉及到信息技术、物流管理、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因此在智慧港口建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逐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推动我国智慧港口建设的顺利发展。

一、智慧港口建设中的问题1.信息化水平不高目前我国许多港口的信息化水平不高,管理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人工操作阶段,缺乏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持。

这导致了港口业务处理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甚至出现了一些信息安全隐患。

2.物流管理不规范我国部分港口的物流管理不规范,由于信息不畅通、流程不透明,导致了货物流转环节繁琐、效率低下,给企业和货主带来了诸多不便。

3.环境保护问题随着港口货运量的增加,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凸显。

传统的港口建设方式并未考虑对环境的保护,存在着噪音、废气、废水等污染问题,给周围居民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4.缺乏标准化当前我国智慧港口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各港口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技术不兼容等问题,导致了数据共享困难、业务合作受限等现象。

5.人才短缺智慧港口建设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人才和物流管理人才,但目前我国在这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短缺,这对智慧港口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制约。

1.加强信息技术支持在智慧港口建设中,要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港口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可以引进先进的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构建智能化的港口管理系统,实现港口各业务环节的信息共享、追溯和监控,提高港口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2.优化物流管理在智慧港口建设中,要优化物流管理,建立起全面、高效、透明的物流信息服务体系。

通过完善的信息平台,实现货物运输全程跟踪、信息互通、流程优化,提高货物流转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港口竞争力。

3.注重环境保护在智慧港口建设中,要注重环境保护,引入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技术,推动港口的绿色发展。

要规范港口作业,加强污染物排放监控,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保护好生态环境。

内河港口货物管理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发展

内河港口货物管理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发展

内河港口货物管理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化与智能化已经成为了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趋势。

内河港口作为我国水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适应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发展的需求,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更好地满足货物运输的需求。

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内河港口的数字化转型首先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

这包括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实现船舶、货物、装卸设备等信息的集中管理与共享。

同时,还需要配备先进的ICT技术,包括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以实现对港口操作的实时监测与追踪,提高港口的响应速度和决策效率。

数字化转型还需要实现内河港口货物信息化。

通过采用电子数据交换、条码、RFID等技术手段,将货物的信息数字化,实现从货物进港到出港的全流程监控,提高货物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同时,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货物运输过程中的信息进行分析,提前预测货物流动情况,并进行优化调度,提高货物运输的效率。

智能化发展的关键内河港口的智能化发展是数字化转型的延伸和升级,其关键在于利用人工智能、无人化技术等实现自动化操作与管理。

首先,内河港口可以引入自动化驾驶技术,实现船舶的自动导航和停靠,提高船舶的安全性和操作效率。

其次,利用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堆垛机来实现货物的自动装卸,减少人工操作,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再者,通过无人机技术进行巡检和监控,实时获取港口的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处理,提高港口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智能化发展还包括推动内河港口与物流企业、航运公司等进行信息共享和合作,实现物流供应链的智能化管理。

通过物流信息平台,实现港口、物流企业和航运公司之间的信息互通,共享船期、船舶位置、货物状态等信息,提高物流运输的协同性和效率。

同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分析物流数据,优化物流路径和调度计划,提高物流运输的运营效率。

挑战与应对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发展虽然带来了许多机遇,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内河港口的数字化转型需要巨大的投资和技术支持,包括信息化设备和技术人才的培养等。

我国智慧港口建设中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我国智慧港口建设中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我国智慧港口建设中的问题及发展建议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之一,港口建设一直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智能科技的不断发展,智慧港口建设成为了新的发展趋势。

在智慧港口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一、问题1. 技术标准不统一:智慧港口建设牵涉多个领域,包括物流、通信、信息技术等,而这些领域的技术标准并不统一,导致了在不同港口之间智慧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率不高的问题。

2. 安全隐患:智慧港口建设涉及大量的物联网设备和传感器,这些设备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一旦港口智能系统受到黑客攻击或者设备出现故障,将会对港口运营和物流系统带来严重的影响。

3. 人才短缺:智慧港口建设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来支撑,包括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网络安全专家等,然而这些专业人才在国内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人才短缺仍然是智慧港口建设的一个严重问题。

4. 成本压力:智慧港口建设的成本较高,包括设备投入、人力成本、运维费用等,这给港口管理者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

还有一些中小型港口面临资金稀缺的问题,智慧港口建设的进度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二、发展建议1. 统一技术标准:为了加快智慧港口建设的步伐,国家应该出台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对智慧港口建设所涉及的各项技术进行统一规范。

这样可以提高港口间的智慧化水平,并且避免资源的重复投入,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2. 加强安全保障:针对智慧港口建设的安全问题,国家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智慧港口安全的监管和保障力度,推动港口智能系统的安全建设,保障港口运营和物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了解决智慧港口建设中的人才短缺问题,国家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智慧港口建设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包括加大对相关专业的教育投入、引进海外人才、提高相关专业人才的薪酬待遇等措施,以满足港口建设对人才需求。

4. 减轻成本压力:智慧港口建设对资金的需求较大,需要国家出台相应政策,支持港口企业进行智慧化改造,包括对智慧港口建设给予税收减免、贷款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减轻港口企业智慧化建设的成本压力,推动智慧港口建设的推进。

我国智慧港口建设中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我国智慧港口建设中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我国智慧港口建设中的问题及发展建议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货物贸易国之一,港口建设一直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港口建设成为了港口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智慧港口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提出合理的发展建议,以推动我国智慧港口建设的健康发展。

一、问题分析1. 技术应用不足当前,我国智慧港口建设中的技术应用仍然存在着不足的问题。

虽然一些大型港口已经开始尝试使用智能技术,如自动化码头、智能集装箱等,但在整个港口系统中,这样的应用还不够普及。

一些中小型港口甚至还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未能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化技术。

2. 数据共享不畅智慧港口需要大量的信息数据来指导管理决策,然而目前港口行业中的数据共享存在着不畅的问题。

各个港口之间的数据孤岛现象比较严重,信息无法实现互通互联,使得整个港口系统的效率和管理水平受到限制。

3. 安全风险存在智慧港口建设中的安全风险也需要引起重视。

随着智能技术的应用,港口的信息系统也面临着来自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等安全威胁,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会给港口运营带来巨大损失。

二、发展建议1. 推动技术创新要解决智慧港口建设中的技术应用不足的问题,需要大力推动技术创新。

政府可以加大资金支持,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合作,加快智慧港口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鼓励港口企业进行技术更新,提高整个行业的智能化水平。

2. 构建统一的数据平台为了解决数据共享不畅的问题,我国可以建立统一的港口大数据平台,促进各个港口之间信息数据的共享和互通。

政府也应该加强对港口数据安全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保护机制,保障港口信息的安全和可靠。

3. 提高安全保障水平在智慧港口建设中,安全风险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

政府和港口企业需要加强网络安全技术建设,提高信息系统的防护能力,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等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能力,确保智慧港口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港口信息化现状及新发展

港口信息化现状及新发展

港口信息化现状与新发展小组成员:陈长平林新建吴文斌于杰曾德金郑晓洁港口信息化现状与新发展[摘要]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港口信息化建设在提高港口管理水平、促进管理现代化、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技术进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以上海港为例,分析其信息化建设现状,并对其信息化的新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港口信息化现状新发展0引言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港口管理与生产作业逐渐实现了计算机化管理,而随着港口功能和业务不断的拓展,港口企业对现代化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港口企业管理开始面临很多现实问题和管理难点。

港口信息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港口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受到港口企业的重视,并把港口信息化建设归入港口建设的重要方面。

1港口信息化的内涵港口信息化是指在港口规划建设与生产运营中,利用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港口的各种数字信息及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从而构筑起港口信息化基础信息平台和决策支持平台。

港口信息化应包括港口生产过程的各个领域的信息,如运输、仓储、海关、码头、堆场等,涉及港口物流企业中信息活动的全过程,即信息产生、整理、加工、存储、分析、传输和使用,是港口物流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执行着对港口物流生产经营目标的计划、组织、监督、调整及控制的职能。

港口信息化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建立具备汇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客户)资料汇集的基础信息平台;完成调节客户关系的信息处理平台以及协调客户与港口自身关系,并作出决策方案的信息决策平台。

港口信息化的建设需要构建五大平台:(1)网络基础设施平台:具备综合数字、语音和图像的通信能力,能够与外部广域网络相连接。

(2)港口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包括港口土地利用、港口设施、地下管线等港口空间基础数据管理,为港口规划与建设提供依据。

(3)港口内部管理信息化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港口生产运营和管理的信息化,并具备决策支持的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港口信息化现状与新发展小组成员:长平林新建吴文斌于杰曾德金晓洁港口信息化现状与新发展[摘要]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港口信息化建设在提高港口管理水平、促进管理现代化、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技术进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以港为例,分析其信息化建设现状,并对其信息化的新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港口信息化现状新发展0引言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港口管理与生产作业逐渐实现了计算机化管理,而随着港口功能和业务不断的拓展,港口企业对现代化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港口企业管理开始面临很多现实问题和管理难点。

港口信息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港口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受到港口企业的重视,并把港口信息化建设归入港口建设的重要方面。

1港口信息化的涵港口信息化是指在港口规划建设与生产运营中,利用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港口的各种数字信息及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从而构筑起港口信息化基础信息平台和决策支持平台。

港口信息化应包括港口生产过程的各个领域的信息,如运输、仓储、海关、码头、堆场等,涉及港口物流企业息活动的全过程,即信息产生、整理、加工、存储、分析、传输和使用,是港口物流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执行着对港口物流生产经营目标的计划、组织、监督、调整及控制的职能。

港口信息化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建立具备汇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客户)资料汇集的基础信息平台;完成调节客户关系的信息处理平台以及协调客户与港口自身关系,并作出决策方案的信息决策平台。

港口信息化的建设需要构建五大平台:(1)网络基础设施平台:具备综合数字、语音和图像的通信能力,能够与外部广域网络相连接。

(2)港口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包括港口土地利用、港口设施、地下管线等港口空间基础数据管理,为港口规划与建设提供依据。

(3)港口部管理信息化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港口生产运营和管理的信息化,并具备决策支持的功能。

(4)港口公共服务信息化平台:实现港区环保监控、民生服务等工作的信息化,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5)面向社会的电子商务平台:利用Internet 技术,并以港口企业部管理信息化平台为基础,向港口客户和业务伙伴提供优质的服务。

2港口信息化的重要性港口是物流运输的重要汇接点,是地区和国家间物资交换的枢纽,是信息的汇集地,港口也是信息汇集的口岸,据计算,每一笔实物交易产生十次以上的信息交换,因此,信息化对于港口具有重要的作用。

港口决定物流信息的通畅,庞大的货物集散运输带来密集的信息流量,对信息流的处理方式和效率会影响港口的运作效率、货物的在港周转时间和整个社会的运作效率,只有依靠信息化才能高效准确地处理信息流。

港口信息系统是社会物流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来说,港口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重要平台,而信息系统是现代物流业的主要技术支撑。

可以说,没有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物流就无从谈起。

因此,港口的信息化也就是社会大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3港信息化建设现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已成为现代港口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目前, 世界各大港口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如EDI (电子数据交换)、VTS (船舶交通服务系统) 以及堆场智能化管理技术等, 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

港口业务逐步向专业化、规化、标准化迈进。

可以预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信息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现代物流的发展, 世界各大港口之间的竞争将会十分激烈, 这种竞争不仅仅局限于港口硬件方面, 更主要的体现在港口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上。

近年来, 信息化与高新技术的发展对港口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以全球互联网为基础, 整合客户供应链各环节的物流、信息流, 建设完善的信息系统与能满足客户需要的联合数据库系统, 将成为各个港口完善港口功能、获取管理增值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多年来的建设, 我国港航企业信息化建设局面发生了很大变化, 行业信息技术应用在国处于领先水平, 积累了大量丰富的水路运输管理信息资源, 这些信息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也成为了我国水运信息的宝贵财富。

本文围绕港口信息化的涵,分析了港信息化建设现状。

3.1港概况港位于长江三角洲前缘,居我国18000公里大陆海岸线的中部、扼长江入,地处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海上南北运输通道的交汇点,是我国沿海的主要枢纽港,我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口岸。

市外贸物资中99%经由港进出,每年完成的外贸吞吐量占全国沿海主要港口的20%左右。

作为世界著名港口,2010年港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均位居世界第一。

3.2港口信息化建设现状港信息系统建设始于1980年, 经过了从单项应用到综合系统开发应用, 从小型机到客户/服务器系统结构、开放系统结构, 从PC单机应用到各单位建设局域乃至局域网与广域网网际连接应用的发展历程。

八十年代前期, 先后在件杂货、集装箱、散货三类装卸作业码头中进行有计划、系统的试点开发工作并取得成功。

特别是高阳(件杂货综合管理系统)、军工路(集装箱管理系统)的试点工作, 为全港信息系统建设起到了示和推进作用。

八十年代末期, 进行全局自上而下的系统开发应用, 在生产管理、财务、基建、计划统计、能源、计量等方面普及应用。

九十年代后期, 港信息系统建设加速发展, 全局应用面拓宽, 效益显著。

1998年港港口网络建成开通, 全港23个生产经营性公司的局域网和局网络实现互联互通, 港进入国际互联网, 全港信息系统的应用迈上新台阶。

3.2.1港口企业生产信息化建设国际港务集团旗下的外高桥码头是国第一座全集装箱专用码头, 配置了技术先进的集装箱装卸机械及码头营运计算机控制操作系统, 积载图配置、堆场计划安排和生产控制界面化、图形化, 使计划、生产更直观, 更易于掌握和控制。

例如, 中央控制室工作人员只要用鼠标在图形界面上相应位置轻轻一拖, 就可将集装箱配到相应船的箱位上。

2004年6月,外高桥码头通过运用码头调度系统(TPS) 等技术, 每小时船时量达到529.32自然箱, 又一次打破世界纪录。

国际港务集团通过实施大型装卸机械运行中央监控系统(RCMC) , 实现了大型机械设备运行监控、排故及专家系统帮助功能, 加强设备故障预控, 缩短机械故障修复时间;在投资企业推广应用企业资产维护系统(EAM) 等技术, 在资产管理、设备维护、采购及配件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提高了企业的设备改造和维护能力;通过计算机实时控制系统、GPS定位技术、生产调度中央控制系统等一系列集装箱堆场、物流智能化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 提高了传统仓储企业的技术含量,推动这些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方向转型。

除此之外, 通过投资海勃公司等科技企业, 推进国际港务集团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重点发展集装箱物流产业成套管理运行的软件系统和港口设备、管理自动化系统。

3.2.2 电子数据交换(EDI)建设从商业及贸易的角度来看,EDI是将与贸易有关的运输、保险、银行和海关等行业的信息,用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进行编制,并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实现各有关部门或公司与企业之间的数据传输与处理,并完成以贸易为中心的全部业务过程。

要实现EDI技术,首先要使所有相关组织的电脑能识别和处理商业单据,如订单、发票、货运单、收获通知、提单等,这就要求单据有统一的格式,因此EDI必须用统一的标准来编制各种商业资料;其次,要用电子方法传递商业资料,这种电子方法传递与传真、电传和电子等方法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三,必须采用电脑应用软件之间的连接,实现以贸易为中心的全部业务过程。

港是最早进行EDI试点的四大港口之一。

1995年5月港正式开通EDI传输平台,中心的服务对象是政府、监管部门、码头、船公司、船代等;中心业务主要提供口岸最为及时、准确的船箱货等信息。

2000年港启动“大通关”工程,主要包括通关单证电子化和统一数据处理平台(“大通关”平台架构如图3-1所示)。

2001年组建亿通公司,建立了集国际贸易消息、港口物流信息和政府监管信息于一体的权威的口岸通关物流信息统一发布平台——“亿通网”,提供“一站式”综合物流信息服务。

目前,港的口岸业务单证的电子化率是全国最高的,目前上岸通关物流常用的58 种业务单证中已有44 种实现电子化传输电子化率达74%,并且发展势头良好,其中24 港航作业核心的单证已经全部达到了电子化水平,主要是业务单证的传输达到一次性的输入,在全国围都可以共享这些数据,EDI报文年传输量约1亿笔。

图3-1 “大通关”平台架构3.2.3 基于RFID的集装箱电子标签系统建设RFID电子标签应用到集装箱行业实现箱号的自动识别是一种必然趋势。

集装箱电子标签应用系统实现了箱、车的自动识别,既大大缩短了以前手工作业模式所需的时间,加快了集装箱的运输、堆场速度;改善了工作人员的办公环境,降低了工作人员在恶劣环境下地手工作业量,又减少了信息错误录入,提高信息采集的准确率。

这些都将使得航运企业和港口企业以及集装箱物流公司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

另外其社会效益也不可低估,真正起到了科技提高生产力的目的。

港的贸集装箱电子标签应用示开了国集装箱电子标签应用的先河。

2001年,港开始进行集装箱电子标签的研究。

此后相继开通了国首条贸集装箱电子标签示航线和国际上第一条投入商业营运的中美集装箱电子标签航线。

港还制定了我国首项物流领域的国际标准RFID,这是港牵头制定的集装箱RFID货运标签的系统,2009年该系统已经成为了新的国际标准,标准的编号是18186。

港在中美到萨瓦纳的实验航线上应用电子标签,同时在到的一些航线上进行试验。

在这个电子标签的系统中,不但进行了硬件方面的开发,而且相对于硬件系统也做了全新的尝试,开发了一个集装箱全程实时在线的监测系统。

通过RFID在所有的物流环节里面货物状态的变化实施全程监控,将其反映在港的监控系统上,这样就达到了对箱子的监控,保证了运输的安全性。

还可以随时报警,及时回传给平台。

“中美集装箱电子标签国际航线应用示项目”已被交通部推荐,获批为国家发改委第一批国家信息化的试点项目。

3.2.4 码头自动化建设(1)智能化道口系统在道口这个环节,港采取了智能道口系统。

首先,这部分的数据来源于EDI的录入,即港外的预录点把港外的信息录入到E通的系统,由其直接转化传输到上港集团的业务单位。

然后,在集卡进入港区道口处,运用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使集卡进入港区之后完成对其自动识别(如图3-2所示),识别之后计算机自动分配给其场箱位。

集卡进入堆场后通过轮胎吊自动调入系统,也就是说自动分配机械的位置、分配集装箱堆场的位置,落箱之后集卡开出港区。

在装卸船的过程中,所有的集卡在工作过程都采用TPS调度系统进行调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