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家乡的秋夜 教学设计
秋夜教学设计教案
《秋夜》教案一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思想本文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作于1924年9月,《秋夜》是一篇含蓄隽永的散文诗,文章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紧扣各种景物的特征,赋予它们不同类型的人物性格,借以寄寓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
因此,教授本文时,应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理解景物的象征意义,并体会象征手法的表达作用,同时辅以一定的练习,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原则。
二、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体会象征手法的表达作用。
2、体会文章描绘出的含蓄隽永的意境,从而感受作者的爱憎情感。
[教学重点]抓住景物特征,理解景物的象征意义,体会象征手法的表达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将不同性质的两类事物加以区分,从而体会作者爱憎情感。
[教学准备]投影仪及投影练习5张,巩固性讲义练习一份。
[教学方法]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辅以练习检测巩固课堂效果,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1、布置预习:认真阅读《秋夜》,标出自然段落,分清结构层次,划出重点、关键词语,思考其深层含义。
2、导入:1924年初,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一个新的革命高潮逐步在全国形成,但是穷途末路的封建军阀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一方面残酷镇压革命力量,另一方面,疯狂围剿新文化运动,为此,鲁迅先生写下了一篇寓意深刻、动人心弦的战斗篇章——《秋夜》(板书课题)3、简介《野草》(投影下列内容,并指名朗读)《野草》是鲁迅唯一的一部抒情散文诗集,收作品二十三篇,大部分写于1924年至1926年之间。
这期间是鲁迅思想向共产主义世界观飞跃的前夜,因此,《野草》总的主题是:“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
”(《三闲集我和〈语丝〉始终》)4、研读文前提示,出示教与学的目标(投影)a) 体会象征手法的表达作用。
b) 体会含蓄隽永的意境。
c) 感受作者的情感。
5、检查预习,思考:文中作者写了秋夜中的哪些景物。
我爱家乡的秋夜阅读答案我爱家乡的秋夜及答案
我爱家乡的秋夜阅读答案我爱家乡的秋夜及答案我爱家乡的秋夜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
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粒粒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
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撒在细密的竹叶上,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撒在浓黑的小草上。
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柿子园里的景色更是迷人。
走进柿子园,枝繁叶茂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柿子。
黄澄澄的柿子,晶莹透明,令人垂涎欲滴。
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
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就会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
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似男高音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绝伦无比的交响曲。
这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杨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在神采奕奕地守护着。
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湖面闪动着片片银光。
柳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
在这深夜里,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那是家乡的经济命脉在流动。
那响彻夜空的鸡鸣声,划破了黑夜的幕布,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⒈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修饰词语。
()的月光()的翡翠()的交响曲()的山野()的柿子()的水墨画⒉根据下列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⑴不愿意显得比别人差。
()⑵馋得口水都快要流下来。
形容非常馋或眼红。
()⑶指边唱歌,边跳舞。
形容尽情欢乐。
()⑷一眼望不到边。
形容十分辽阔。
()⒊按要求从文中摘抄句子。
(各一句)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⒋缩写下面的句子。
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
《我爱家乡的》习作教案
《我爱家乡的》习作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和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写作实践,提高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家乡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引导学生通过写作实践,完成一篇关于家乡的习作。
第二章:教学准备与过程2.1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家乡的图片、视频或实物,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准备写作纸张和文具。
2.2 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家乡的特点和美丽之处,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可以通过讨论和举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
给予学生写作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通过写作实践,完成一篇关于家乡的习作。
第三章:教学评价与反馈3.1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写作作品来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写作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思考情况。
3.2 教学反馈对学生的写作作品进行积极的评价和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与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了解他们的写作思路和感受,给予他们鼓励和建议。
第四章:教学拓展与延伸4.1 教学拓展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摄影等方式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分享,相互展示和交流彼此的习作。
4.2 教学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变化和发展,鼓励他们表达对家乡未来的期望和愿望。
鼓励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如写一封信给家乡的未来居民,表达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希望。
第五章:教学总结与反思5.1 教学总结总结学生在习作中的表现和进步,回顾教学目标和内容。
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思考如何改进教学过程。
5.2 教学反思思考教学准备和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是否给予学生足够的引导和支持。
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思考如何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教学活动一:家乡图片展示教师展示家乡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分享他们对家乡的印象和感受。
我爱家乡的秋夜阅读及答案说课讲解
我爱家乡的秋夜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
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粒粒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
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撒在细密的竹叶上,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撒在浓黑的小草上。
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柿子园里的景色更是迷人。
走进柿子园,枝繁叶茂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柿子。
黄澄澄的柿子,晶莹透明,令人垂涎欲滴。
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
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就会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
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似男高音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绝伦无比的交响曲。
这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杨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在神采奕奕地守护着。
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湖面闪动着片片银光。
柳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
在这深夜里,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那是家乡的经济命脉在流动。
那响彻夜空的鸡鸣声,划破了黑夜的幕布,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⒈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修饰词语。
()的月光()的翡翠()的交响曲()的山野()的柿子()的水墨画⒉根据下列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⑴不愿意显得比别人差。
()⑵馋得口水都快要流下来。
形容非常馋或眼红。
()⑶指边唱歌,边跳舞。
形容尽情欢乐。
()⑷一眼望不到边。
形容十分辽阔。
()⒊按要求从文中摘抄句子。
(各一句)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⒋缩写下面的句子。
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
5、“水稻的叶子挑起一粒粒的秋露”。
大班主题教学活动我爱家乡的金秋
大班主题教学活动我爱家乡的金秋设计意图我园周围是金黄的稻田、飘香的瓜果地和漫山的玉米。
小朋友们常三五成群地趴在窗口看农民收稻谷、玉米,摘瓜果。
看着小孩们好奇而用心的表情,我想,为何不让他们融人这丰收的季节,体验丰收、分享丰收、描画丰收呢?过样既可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又能让他们感受家乡金秋的漂亮!:活动一:体验丰收——我是欢乐丰收娃活动目标1.简单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
2.初步体验劳动的乐趣和艰辛。
活动预备与农户取得联系,安排参观的稻田、玉米地和瓜果地。
活动过程1.组织幼儿在活动室的各个窗口看农民收稻谷、玉米,摘瓜果,问幼儿想不想亲自参与劳动,以此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爱好。
2.组织幼儿到田地中观看,参与收成的劳动。
①幼儿到水稻田边观看农民是如何样收稻谷的,并关心拾稻穗。
②带幼儿到瓜果地中和农民一起摘瓜果,体验劳动的乐趣。
③组织幼儿到玉米地看农民收玉米,并尝试自己掰玉米棒。
(在组织以上活动时,教师应专门注意幼儿的安全)3.请农民简单介绍粮食瓜果的生产过程,了解劳动的艰辛,明白要爱惜粮食。
①水稻:耕田+撒种育苗+插秧+施肥锄草+收割+晾晒+剥壳。
②瓜果、玉米:耕地+播种+施肥锄草+收成。
4.帮农民把收成的粮食瓜果运回家,并在农家小院休息,幼儿互相交谈参与劳动的感受。
活动二:分享丰收——香香的粮食、甜甜的瓜果活动目标1.和农民一起分享丰收的欢乐。
2.养成爱惜粮食的适应。
活动预备收成的粮食成果。
活动过程1.教师、幼儿和农民共进晚餐,分享农民劳动成果。
①师生一起帮农民撕玉米皮、剥玉米粒。
②教师和农民一起做丰盛的玉米大餐——煮玉米棒子、烤玉米、蒸玉米馍、煎玉米饼等,大伙儿共进晚餐,品尝香香的粮食。
2.吃过丰盛的玉米大餐,大伙儿共同品尝香甜的瓜果。
①教师和农民一起削瓜果并切成各种形状。
②幼儿分组用切好的瓜果制作水果拼盘。
③大伙儿共同品尝水果拼盘,看哪一组的水果拼盘漂亮又可口。
3.在幼儿品尝食物时,教育幼儿食物来之不易,不能白费。
大班主题教案详案我爱家乡的金秋
大班主题教案详案:我爱家乡的金秋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秋天的特征和变化,掌握秋天的天气、物品、食物等词汇;•了解家乡秋天的特点和变化,描述家乡秋天的景象和事物,并表达自己对家乡秋天的感受;•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的情感。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四项语言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表达和交际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传承家乡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掌握秋天的特征和变化,学习相关词汇;•了解家乡秋天的特点,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家乡秋天的感受。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描述家乡秋天的景象和事物,并表达自己对家乡秋天的感受。
四、教学准备•录制的家乡秋天风景视频;•家乡秋天的相关照片;•相关卡片、挂图等教具;•与家乡秋天相关的故事或歌曲。
五、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新课(10分钟)•教师花5分钟时间让学生看家乡秋天的风景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秋天的特征和变化;•教师再花5分钟介绍家乡秋天的特点和变化,让学生对家乡秋天有初步的了解。
2. 新课讲授(30分钟)2.1 准备新词(10分钟)•教师通过卡片或挂图等教具向学生展示秋天常见物品和食物,让学生认识新词,如:桔子、南瓜、花生、棉袄、秋千等。
2.2 练习表达(2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组,每组安排一位领读,其他同学跟读新词;•随后,教师通过图片或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描述家乡秋天的景象和事物,并表达自己对家乡秋天的感受。
3. 扩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听家乡秋天的歌曲,让学生感受家乡秋天的氛围;•随后,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家乡秋天的照片,让学生互相分享和交流。
六、教学评价1. 教学工具•操作性评价:让学生描述家乡秋天的景象和事物,并表达自己对家乡秋天的感受,评价学生语言表达和交际的能力;•产品性评价:让学生制作家乡秋天的画作或手抄报等,评价学生对家乡秋天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2. 教学评价标准•学生能听懂和正确使用所学词汇;•学生能描述家乡秋天的景象和事物,并用恰当的句子表达自己对家乡秋天的感受;•学生能与同伴交流,表达对家乡秋天的思考和情感。
大班主题教学活动:我爱家乡的金秋
大班主题教学活动:我爱家乡的金秋活动背景本活动为大班幼儿园教学活动,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增强孩子们对家乡的了解和感情,培养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内容活动一:认识家乡本活动通过引导孩子走进家乡,认识和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文化特色、名胜古迹等,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扩大他们的视野。
具体活动如下:1.地图引导:老师通过展示家乡地图,引导孩子们认识家乡的位置、边界、大小等基本情况。
2.照片展示:老师通过展示家乡的美景照片,鼓励孩子们说出自己看到的风景、物品、颜色等。
3.名胜古迹介绍:老师通过简单介绍家乡著名的名胜古迹,如古城墙、红叶湖等,让孩子们对家乡的文化特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活动二:描绘家乡本活动通过让孩子们自由地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感觉和想象,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促进情感与语言、表现力的发展。
具体活动如下:1.想象游戏:老师让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家乡的某个特定场景中,然后描述他们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让孩子们逐渐产生对家乡的向往之情。
2.图片连线:老师展示一些家乡特色的图片,让孩子们自由地选择气息相似的图片,然后说出自己选择的原因。
3.绘画创意:老师将提供一些相关用品,如色彩笔、颜料盘等,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创作一幅属于自己心中的家乡画作,表达出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和感情。
活动三:掌握知识本活动通过让孩子们集中、稳定地注意力,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新的知识,从而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具体活动如下:1.识字游戏:老师提供一些家乡特有的文化名词,让孩子们尝试练习说、写、认,帮助孩子们拓宽视野和学习知识。
2.菜品制作:老师教孩子们制作一道家乡特色食品,如南瓜饼、红烧肉等,让孩子们从制作中感受家乡的味道和文化。
3.科普教育:老师向孩子们传授一些家乡特有的知识,如历史、地理、文化等,帮助孩子们了解家乡,爱家乡。
活动总结本次主题教学活动,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家乡、感受家乡,促进了孩子们的情感、语言、认知等发展。
我爱秋天作文教学设计范文
我爱秋天作文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我爱秋天作文教学设计范文教学要求:选一幅或画一幅秋天的画,先跟同学说说图画的内容,再写一写你选的或画的画。
注意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
写好后读给同桌听,根据他的意见认真修改,再把习作和图画一起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
教学重点难点:1、如何抓住秋天景物的重点,按照一定顺序具体描写秋天的景物一至三处片段。
2、由片段到篇章,完成整篇写秋天景物的作文的写作。
教学过程:一、组织学生找秋天,寻找写作素材。
这次作文,我们不是选一幅或想象画一幅秋天的画,而是组织同学们游览我们的家乡,观察秋天的景*,因为这里有山区,有平坝,有河流,有湖泊,更有果园,有红叶,还有茂密的树林,时髦的农家小院,精*的神话故事……景物比较齐全,内容比较丰富。
同学们在大自然中这尽情地观察,有了素材,就有了说和写的基础。
(这一过程是寻找写作素材,做好作文“有米下锅”的准备。
)二、组织学生画秋天,训练学生选择写作材料。
在山上,同学们看着秋天美丽的景*:山上的果园,平坝上的田野,近处的湖水,天空飞行的小鸟等等尽收眼底,美不胜收。
同学们欣喜地寻找秋天的特点,看着秋天的迷人的景物,个个高兴异常,他们挥动手中的画笔,画出了自己找到的秋天。
(这一过程是巩固感知的表象,学会选择材料,为作文打下基础。
)三、组织学生说秋天,训练口语,为写作做进一步的准备。
1、组织小组同学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小学语文《我爱秋天》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品德与生活》教学应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倡导自主、探索*学习,使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的培养内在统一。
《我爱秋天》这一课的设计,将活动作为载体,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探究,通过体验生活获取知识,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因此,在设计时,我把生活直接搬进课堂,学生通过眼的观察、耳的聆听、嘴的品尝、鼻的闻嗅、手的触摸,多方面的调动各种感官去认识秋天的特征,感受秋天的细微变化。
初中语文教学备课教案秋夜情感解读
初中语文教学备课教案秋夜情感解读初中语文教学备课教案秋夜情感解读一、教学目标1.了解秋夜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2.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提升学生的情感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秋夜的意象和情感。
2.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3.培养学生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思考。
三、教学内容1.秋夜的特点和意象秋夜是秋季的夜晚,在这个时候,大地逐渐进入寒冷的季节。
秋夜的天空多是清澈而湛蓝的,星辰稀疏,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寂寥。
秋夜也常常伴随着凉爽的秋风,吹过脸颊,给人带来一种清新的感觉。
此外,秋夜还有丰收的喜悦,果实的香气弥散在空气中,给人一种满足和欢愉的情感。
2.文学作品中的秋夜情感秋夜是诗人和文学家们喜爱的创作题材,他们通过文字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思考。
比如,林则徐在《赋得双燕归来犹可泣》中写道:“萧疏故国树,寂寞荒城墟。
楚宫传箫管,淮阴送宴徒。
”这里的秋夜情感是对故乡的思念和离别的忧伤。
还有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破瓜时节独往还,烟柳阴中啼独眠。
所为萧条不可见,闲庭草木长青青。
”这里的秋夜情感是对岁月流逝和孤寂的感慨。
3.培养学生的情感理解能力通过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学生对情感的理解能力。
老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秋夜作品,让学生自由阅读,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下对作品情感的解读。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解读,与班级进行讨论,锻炼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引导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了解秋夜情感的内涵和特点。
2.朗读和阅读:让学生朗读和阅读秋夜相关的文学作品,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
3.写作训练:以秋夜为主题,引导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对秋夜的情感解读。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文学作品情感的理解和解读。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秋夜的图片和音乐,引导学生进入秋夜的氛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感受力。
2.了解秋夜的特点和意象(15分钟)老师通过投影或黑板写出“秋夜”的两个字,然后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秋夜的特点和意象,并进行讨论。
《我爱家乡的___》教学设计(独立成文)
《我爱家乡的___》教学设计(独立成文)教学目标:1、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积累习作素材。
2、养成修改自己的习作的习惯,并能与他人交换修改。
教学重点:把热爱、喜欢的景物写生动、具体,并把自己的感情写进去。
教学难点:把自己热爱的景物写具体、生动,抒发出自己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搜集一些图片、照片。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
家乡在每个人眼中都是最美的。
水美山美……二、畅谈家乡。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展示,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更全面地了解家乡的景物,激发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分类整理,看看汇报的是哪些景物,是同类的可以归到一起。
3、对同一类景物而观察角度不同的进行对比,说明观察同一样景物时,观察的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感受。
三、选择习作内容。
1、你选择家乡的哪一处景物呢?2、学生思考、选择、交流。
3、揭示题目。
下面我们就以《我爱家乡的___》为题,写一篇文章,抒发出你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明确习作要求。
1、自读书上提示。
理解后反馈,明确:(1)写清喜欢、热爱的原因。
(2)表达出自己的感情。
2、提示:在作文中,我们观察和描写景物一定要按顺序,文章才会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写景的顺序主要有以下几种:(1)以时间推移为序,可以按一年四季的变化来写,也可以写某一段的景物变化。
(2)以空间方位为序,可以采用由远到近、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等空间顺序来描写景物。
(3)移步换景为序——先看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景物,后到了什么地方,又看到了什么景物。
3、组织语言,描述家乡的景物。
4、同桌互相说一说。
5、指名说一说,教师进行引导。
第二课时一、品读范文,学习方法。
1、抓特点,把景物写活。
2、抓住特征,指导描述。
(1)每组推选两名代表上台交流,学生互相评议。
(2)学生描述后,教师小结。
3、表达真情实感。
二、独立成文。
1、认真思考自己的作文重点写什么?怎样写才能具体生动、才能表达出你的情感?2、动笔写。
秋夜教案[新]
秋夜教案前言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也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
在这个季节里,教师可以利用秋天的特点,设计一些有趣的教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份秋夜教案,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1.了解秋天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2.学习秋天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课前热身1.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秋天的音乐,如《秋天的童话》、《秋意浓》等,让学生感受秋天的气息。
2.教师可以出示一些秋天的图片,如红叶、菊花、柿子等,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
主要教学内容1.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秋天的文化内涵,如中秋节、重阳节等,让学生了解秋天的文化背景。
2.教师可以出示一些秋天的诗歌,如《登高》、《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让学生感受秋天的诗意。
3.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秋天相关的口语练习,如问答、对话等,让学生练习口语表达能力。
4.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秋天相关的视频,如《秋天的童话》、《秋天的故事》等,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课后作业1.学生可以写一篇关于秋天的文章,介绍秋天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2.学生可以背诵一首秋天的诗歌,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
3.学生可以录制一段关于秋天的口语练习,如问答、对话等。
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讲解秋天的文化内涵和相关词汇,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
2.互动法:通过问答、对话等互动方式,让学生练习口语表达能力。
3.视听法:通过播放秋天相关的音乐和视频,让学生感受秋天的气息和诗意。
教学评价1.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2.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3.学生对秋天的了解是否更加深入。
总结秋天是一个充满诗意和文化内涵的季节,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教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本文介绍了一份秋夜教案,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我爱家乡的秋夜不甘示弱的意思
我爱家乡的秋夜不甘示弱的意思一、“我爱家乡的秋夜”1. 家乡秋夜的景色美。
在家乡的秋夜啊,那可真是一种享受。
月亮高高地挂在天上,又亮又圆,就像一个大银盘。
月光洒下来,把整个村子都照得亮堂堂的。
那些小路啊,在月光下就像一条条银色的丝带,蜿蜒着通向各家各户。
村边的小河,水面波光粼粼的,就像有无数颗星星掉进了河里,一闪一闪的。
河边的大树,叶子在秋夜里沙沙作响,像是在低声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2. 秋夜的宁静与惬意。
秋夜特别安静,白天那些嘈杂的声音都消失了。
你能听到的只有秋虫的鸣叫,蛐蛐儿在草丛里欢快地唱歌,纺织娘也跟着应和,那声音就像一场大自然的音乐会。
我常常在这样的秋夜里,搬个小板凳坐在院子里,仰望着星空,感觉一天的疲惫都消失了。
星星特别多,密密麻麻的,我就会一边看着星星,一边想象着那些星星上面是不是也有像我们村子一样美丽的地方呢。
而且啊,秋夜的空气凉凉的,吸一口,特别清爽,带着田野里庄稼成熟的味道,那是一种收获的气息。
3. 秋夜中的人情味儿。
秋夜还是大家聚在一起聊天的好时候。
左邻右舍的大人们忙完了一天的活儿,就会围坐在院子里,谈论着今年的收成,哪家的庄稼长得好,哪家的果子结得多。
小孩子们呢,就在一旁玩耍,跑来跑去的,笑声回荡在整个院子里。
这种感觉特别温馨,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儿。
在外面的城市里可感受不到这样的氛围,所以我特别爱家乡的秋夜。
二、“不甘示弱”1. 用在比赛或竞争场景。
你知道吗?就像我们学校举行运动会的时候,每个班都不甘示弱。
比如说跑步比赛吧,我们班的小李看到隔壁班的小王跑得特别快,他可不甘心被比下去啊。
小李就像小火箭一样,在跑道上奋力冲刺,那股劲儿就像是在说:“哼,你能跑得快,我也不差,我可不会轻易输给你!”这就是不甘示弱,谁也不想在比赛中落在别人后面,都想争个高低呢。
2. 形容性格要强的人或事。
大班主题教案:我爱家乡的金秋
大班主题教案:我爱家乡的金秋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金秋;了解金秋的特点和与家乡的关系;2.培养学生对家乡和金秋的热爱情感;3.提高学生的表达和表演能力。
教学准备1.相应的教材、课件、音响设备等;2.仿真金秋氛围及相关物品(黄叶、瓜果、果蔬等);3.相关音乐资源等。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老师带领学生观看精选图片、视频、音频等相关素材,感受“金秋”季节的氛围,让学生了解金秋的景象;2.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口头表述或书写自己对“金秋”的印象。
2. 观察、探究环节1.老师以图片或文字的形式向学生介绍本地区(或“家乡”)的金秋特点和景象;2.学生分组互相交流、探究和反思,比较归纳出大家所在地的金秋特点;3.学生互相合作完成介绍本地金秋的小作文,或口头表达,并互相分享。
3. 实践探究环节1.老师组织学生参观学校或周边地区金秋特点景色,领略金秋时节的氛围;2.学生以小组形式收集、制作关于金秋资料的展板、海报、手抄报等,展示家乡金秋的特点;3.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与对话,设想和组织金秋主题的文艺、文化等活动(如摄影比赛、金秋歌曲、金秋书画等),以展现家乡的魅力和风貌。
4. 延伸拓展环节1.老师播放相关音乐资料,进行共同欣赏,提高学生审美和欣赏力;2.学生通过小组活动,探究和发掘与金秋相关的历史文化、地理知识等,并组织成绩展示;3.学生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对金秋的理解、意义及表述方式,拓宽视野。
教学评价本次教学主题紧贴学生实际生活和身边环境,以金秋特征为起点,从个体的视角和情感出发,灵活运用观察、探究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充分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与实践活动中,达到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多重评价目标。
通过小组活动和展示等环节,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提升,并对家乡和金秋文化的热爱情感也得以增强。
最新部编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我爱家乡的__》教学设计-评奖教案
《我爱家乡的__》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按要求完成习作,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积累习作素材。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情感、态度与价值: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树立建设家乡美好未来的志向。
内容分析教学重点:把热爱、喜欢的景物写生动、具体,并把自己的感情写进去。
教学难点:使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教学准备课前预习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谈话:每个同学都热爱自己的家乡,谁来说一说家乡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景色是什么?二、探究新知1. 明确要求,自选话题(1)自读文字说明,了解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2)一是要写清楚热爱、喜欢景物的原因;二是把景物带给人们的乐趣、益处生动具体地写出来;三要写进自己的感情。
2. 回顾写法。
(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课文,体会写法:怎样把景物写具体?(2)可以按一年四季的景物变化来写,也可以重点写某个季节。
要从形状、颜色、用途等多个方面来写。
(3)怎样写进自己的感情?一种方法是在文章的首尾直接抒发感情,表达对景物的喜爱;一种方式是将热爱喜爱的感情渗透在对景物的描写、叙述中。
让学生联系课文来谈,教师适当点播。
3. 学生习作。
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习作氛围,重在鼓励,培养每个学生的习作信心。
4. 习作讲评。
(1)讲评要抓住本次习作的要求,对共性的问题予以评说,不足的可以通过片段练笔的方法予以弥补、强化。
(2)讲评要突出多方参与,避免教师一言堂,倡导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参与、教师指导的多维评价方法,(3)讲评要以鼓励为主,善于捕捉每个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和可喜进步。
教学反思:作文修改一直是自己感觉比较困惑的地方,这次的习作修改我分这么几步走,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1、小组修改: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互相朗读自己的习作,组员之间相互评一评,看看哪个地方是大家欣赏的地方,哪个地方大家认为还要进一步修改。
浙教义务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我爱家乡的-----
浙教义务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课题:我爱家乡的——写景作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写景作文的特点和写作要求;–掌握描述家乡景色的词语和句子;–学会运用修辞手法,使作文生动有趣。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感知和体验,培养学生对家乡景色的细致观察能力;–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和表达;–结合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保护家乡环境和发展家乡经济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骄傲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通过阅读和观察,提高对家乡景色的感知和表达能力;–学会用词语和句子描述家乡的美丽景色。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修辞手法,使作文生动有趣;–如何组织材料,使作文结构合理。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教师课件;–学生课本和作业本。
2.素材准备:–关于家乡景色的图片或视频资源。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出示一幅展示家乡美丽景色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幅图片中的景色。
步骤二:导入新知(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描述家乡的词语和句子,并在黑板上记录学生的回答。
2.教师介绍写景作文的特点和写作要求,包括用形象的语言描绘景色、注重细节和感情的表达等。
3.教师与学生一起观看家乡景色的短视频,并让学生用心去感知和体验家乡的美丽景色。
步骤三:合作探究(2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家乡的景点,进行观察和体验,并收集相关的词语和句子描述景点的美丽。
2.教师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观察景点的细节和特点,提高他们的写作素材。
3.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观察和体验的结果,并帮助彼此完善自己的写作素材。
步骤四:梳理知识点(10分钟)1.教师梳理学生收集的写作素材,展示一些典型的词语和句子,并解释其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这些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使自己的作文更生动有趣。
秋夜大学语文教案
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语文教材来源:《大学语文》教材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秋夜》的作者背景、创作背景及主题思想。
2.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和段落。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4.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秋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秋夜》的主题思想。
2. 分析课文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
3. 学习课文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复杂的意象和象征手法。
2. 分析课文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鲁迅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2.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欣赏过的秋天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课文阅读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体会课文中的意象和情感。
2. 教师指导学生分段阅读,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和段落。
三、讨论分析1.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秋夜、落叶、乌鸦等。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四、总结归纳1. 教师总结课文《秋夜》的主题思想,强调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秋夜》,谁能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深入探讨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秋夜、落叶、乌鸦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教师点评。
三、拓展延伸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以“秋夜”为主题,运用象征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2. 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点评。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文《秋夜》的主题思想及写作手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点评。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秋夜》,使学生了解鲁迅的生平及创作背景,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秋天的美好。
同时,通过分组讨论、拓展延伸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中班公开课教学设计:家乡的秋叶(诗歌)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中班公开课教学设计:家乡的秋叶(诗歌)1. 教学目标1.通过韵律感、诗意美,在语言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在了解诗歌创作和赏析的同时,了解家乡的秋叶景象,培养幼儿的热爱家乡的情感。
3.通过形象化教学,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提高前沿观察、运用语言和情感表达的能力。
2. 教学内容家乡的秋叶(诗歌)3. 教学流程3.1 上课准备1.将对应的教材、图书、音响器材、黑板擦准备好。
2.将诗歌的内容准备好,复印到练习本上分发给孩子。
3.2 导入环节1.唤醒幼儿对于秋叶的感官印象。
2.唤醒幼儿听、看的专注力。
3.引导幼儿关注诗歌的语言形态,掌握诗歌的基本特征。
4.韵律感的练习,让孩子对音乐、语言产生共鸣。
3.3 课堂主题1.听诗歌,并让孩子有读、有感。
2.了解诗歌内容和环境,激发孩子对家乡的热爱和思考。
3.手工制作,让孩子体验手工艺术的乐趣,以实际操作完成对家乡秋叶的表达。
4.编写诗歌,培养幼儿的动手创作意识。
3.4 整体总结1.复习课堂内容,巩固孩子对于家乡秋叶的理解。
2.进一步梳理课堂内容,归纳幼儿学习成果。
3.导出课堂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幼儿将对家乡的情感表达其实上展现在生活中。
4. 教学方法1.实地让孩子感受秋季的气氛。
2.听诗、读诗以及表演诗,形象化地介绍秋叶环境和景象。
3.通过手工和编写诗歌,呈现家乡秋叶美的形象。
4.通过游戏和问答,促进幼儿形象化理解和掌握诗歌的语言形态和特征。
5. 教学评估1.通过幼儿的简短感想记录;2.观察幼儿对于诗歌、手工和问答等环节的反应;3.在后续的语言活动中,观察孩子的自我表达程度来进行定期测评。
6. 教学资源清单1.《家乡的秋叶》诗歌;2.手工材料,如剪纸、纸板等;3.问答环节问题或猜谜题;4.教学版中班语言教材。
7. 教学设备清单1.音响器材;2.练习簿;3.黑板、笔、橡皮。
浙教义务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我爱家乡的-----
浙教义务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活动主题:我爱家乡的——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时间:2课时(80分钟)活动准备:1.准备黑板、粉笔、尺子、卡纸、剪刀、彩笔等。
2.准备家乡介绍资料、图片等。
活动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教师简单介绍家乡这一概念,并引导学生想一想,什么是家乡,家乡有哪些地方,家乡有哪些美好的事物等。
第二步:组织活动(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确定一个自己喜欢的家乡地方或事物。
2.让每个小组根据所选地方或事物,自行收集相关资料和图片,并进行整理。
3.鼓励每个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商量,形成小组内的共识。
第三步:展示、交流(30分钟)1.让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展示,并介绍自己小组所选的家乡地方或事物。
2.其他小组可对展示内容进行评价或提供建议,并进行交流。
第四步:总结、反思(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总结、反思这次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发现美、赞美美、建设美的重要性。
活动评估:1.学生能够口头介绍自己小组所选的家乡地方或事物,并且语言通顺、流畅、抑扬顿挫。
2.每个小组完成的资料或图片整齐、美观、信息明确。
3.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课堂学习与家乡的情况,发表对家乡的高度评价。
活动延伸:家乡是我们生命的源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深入家乡实地考察、体验,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等。
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和了解,编写家乡小故事、制作家乡地图等,让更多人了解自己的家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爱家乡的秋夜》教学设计
清河县长江小学韦月华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2、体会遣词造句的优美,积累好词佳句,体会家乡秋夜的优美、幽静。
3、感受作者热爱和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了解文章是怎样把家乡秋夜的特点写具体的。
2、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同学们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篇美文,咱们一起来阅读欣赏。
看看作者家乡的秋夜是怎样的。
我们手中拿着的一篇文章是《我爱家乡的秋夜》,师边板书课题,边问:“看到题目,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二、自读文章,初步感知家乡秋夜的美
1、师:作者为什么要写秋夜呢?是怎样写的呢?接下来我们自由地读文章。
(注意:①标自然段;②碰到不认识的字词做记号、查字典,同学之间互相讨论。
③感受家乡秋夜的特点。
努力读准字音,将文章读正确、读通顺。
)
2、刚才我们把美妙的文章读了一遍,你感受到作者家乡的秋夜是怎样的?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预设:素雅、幽静、美丽、优美、迷人……)
3、检查自学情况
①读词语(出示课件)
一望无际垂涎欲滴能歌善舞载歌载舞神采奕奕不甘示弱
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音。
根据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词语的意思(或读出在字典、词典查到的意思)。
②师:读了文章,同学们感到文章很美,那么你感觉哪个(或哪些)句子写得
很美呢?请你读一读吧!
三、小组合作探究,体会句段特点
(出示课件:提示注意句子特点和修辞方法的运用)
四、展示交流,品味家乡秋夜的美,赏析精彩句段,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师:家乡的秋夜在作者的妙笔之下是那么美丽,文中,哪些地方吸引你,说说你的发现、理解或感受。
(可用“我喜欢这句话,因为”的句式)
生读句子,讲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受,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读一段好文字是让人快乐的,而快乐是需要传递的,请再来品读你喜欢的句子,读出感情,让大家也感受作者家乡的美。
作者观察仔细,想象丰富,用词准确,写作生动,让我们更加迷恋瑶家村寨的独特美景。
五、总结再现瑶家美 (出示课件)
虽然很多同学没有真正到过瑶家村寨,但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那里美丽的风光已经留在了我们的记忆深处,让我们聆听一首瑶族的乐曲,来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吧!播放《瑶族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