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 第三章 感觉
普通心理学第三章感觉
![普通心理学第三章感觉](https://img.taocdn.com/s3/m/e2c58b7ffad6195f312ba692.png)
数,韦伯分数 ❖ 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第二节 视觉
一、视觉刺激
二、视觉的生理机制
❖ 折光机制 ❖ 感觉机制 ❖ 传导机制 ❖ 中枢机制
折光机制
感觉机制
❖ 视网膜是眼球中的光敏感层 ❖ 最外: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 ❖ 中间:双极细胞和其他细胞 ❖ 最内:神经节细胞
1.视觉适应
❖ 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变化 ❖ 暗适应 ❖ 明适应
参与细胞
持续时间
暗适应 先视锥与视杆细胞, 再视杆细胞
30-40min/510min
明适应
视锥细胞
5min/0.2s-1min
2.后像
❖ 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 并没有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 这种现象叫后像
❖ 正后像 ❖ 负后像
注视图中的花30秒,然后直接将视线转移到白色区域 或者一张白纸上。
3.闪光融合(闪光融合临界频率)
❖ 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 的感觉,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
4.视觉掩蔽
❖ 在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 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 光的觉察,这种效应叫视觉掩蔽。
万绿丛中一点红--视觉的对比
2.马赫带
❖ 马赫带是指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上,常常 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 一条更暗的线条。
3.视敏度
❖ 视觉系统分辨最小 物体或物体细节的 能力。
视力
(四)视觉中的时间因素
❖ 1.视觉适应 ❖ 2.后像 ❖ 3.闪光融合 ❖ 4.视觉掩蔽
大家好
我们如何认识世界? 我们的知识又是怎样得到的?
普通心理学考研资料----第三章 感觉
![普通心理学考研资料----第三章 感觉](https://img.taocdn.com/s3/m/6aa45d40bceb19e8b9f6ba3c.png)
第三章感觉第一节感觉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感觉感觉(sensation):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它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外部感觉:接受外部世界的刺激:视觉、听觉、味觉、肤觉感觉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部的刺激: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二、近刺激和远刺激考夫卡(koffka)把刺激分成近刺激和远刺激。
近刺激: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
远刺激: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不会有很大变化。
如:一定波长的光线、一定频率的空气振动。
三、感觉的编码编码:将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或者将一种符号系统转化为另一种符号系统。
如:电报码感觉编码(sensory encode):将刺激的能量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的过程。
德国生理学家缪勒(Johannes Mvller)最早研究感觉编码,提出了神经特殊能量学说(theory of specific nerve energy)。
1.各种感觉神经具有自己特殊的能量,它们在性质上是相互区别的。
2.每种感觉神经只能产生一种感觉,而不能产生另外的感觉。
(如视神经受刺激产生视觉,听神经受刺激产生听觉)3.感官的性质不同,感觉神经具有的能量不同,由此引起的感觉也不同。
评价:1.在他看来,感觉不决定刺激的性质,而决定于感觉神经的性质。
否定了感觉是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在认识论上是错误的。
2.人脑对神经信号的加工是一种编码过程,它能揭示这种神经信号所代表的现实刺激物的特征,帮助人们了解外部世界。
缪勒只承认人脑对神经自身状态的直接感受,否定人的感觉依赖于外物的性质。
3.缪勒承认感官的分化,但不了解感官分化的真正原因。
特异化理论(specificity theory):不同性质的感觉是由不同的神经元来传递信息。
左右半球各负责不同的功能。
模式理论(pattern theory):感觉的编码是由不同的神经元的激活模式引起的。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_第03章_感觉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_第03章_感觉](https://img.taocdn.com/s3/m/c089e1623b3567ec112d8a04.png)
2.2 视觉的基本现象
3、普肯耶现象:当人们从锥体视觉向棒体 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谱的最大感受性将 向短波方向移动,因而,出现了明度不同 的变化,这种现象就叫普肯耶现象。
2.2 视觉的基本现象
4、马赫带:指人们在明暗变 化的边界,常常在亮区看到 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 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这就 是马赫带现象,马赫带不是 由于刺激能量的分布,而是 由于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 行加工的结果。
1.2 感觉的编码
德国生理学家缪斯提出了神经特殊能量 学说。
他认为各种感觉神经具有自己特殊的能 量,他们在性质上是互相区别的。每种 感觉神经只能产生一种感觉,而不能产 生另外的感觉。
这否定了感觉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在 认识论上是错误的。
特异化理论和模式理论
特异化理论(specificity theory)
圆窗。 内耳:前庭器官和耳蜗。 传导和中枢机制
3.2 听觉基本现象
• 1、音调和频率: • 音调是一种心理量,它
与声波物理特性频率的 变化不完全对应。
• 2、音响和频率:在相同 的声压水平上,不同频率 的声音响度是不同的。而 不同的声压水平却可产生 同样的音响。
3.2 听觉基本现象
• 3、人的听觉频率范围:16-20000赫兹,其中 1000赫兹-4000赫兹是人耳最敏感的区域。
思考题
4. 视觉的生理机制是什么? 5. 解释明适应与暗适应的原理。 6. 有关色觉的理论有哪些,它们有哪些不足? 7. 听觉的生理机制是怎样的? 8. 有关听觉的理论都有哪些?
视 觉 视觉神经元
嗅 嗅觉神经元 觉
听 觉 听觉神经元
普通心理学 感觉
![普通心理学 感觉](https://img.taocdn.com/s3/m/aec9b7495fbfc77da269b1b3.png)
第二节 视觉
一、视觉刺激(1)
80%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因此对人来 说,视觉非常重要。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380~780毫微米的 电磁辐射。也叫可见光 。
波长
光源
光源:宇宙中能够产生 光线的物体
最重要的光源是太阳
波长(米)
交流电
理解公式
感觉的大小(感觉量)是刺激强度(刺激量)的对 数函数。
也可以认为:感觉的大小与刺激强度的对数 呈正比。
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增加,感觉强度按算术 级数增加。
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2、乘方定律
美国心理学家斯蒂文斯(S.S.Stevens) 数量估计法 :给被试一个中等强度的刺激,要
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做差 别感受性。
反比关系
韦伯定律
韦伯定律: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增加量 (即JND)与原有刺激量之间的比值,是 一个常数。
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K I I
I : 刺激的增加量 I:原有刺激量
(三)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
1、对数定律(费希纳定律)
p K log I
根据刺激能量的性质,分为电磁能的,机械 能的,化学能的和热能的4大类
临床上把感觉分为四类:特殊感觉 ;体表感觉: 深部感觉:内脏感觉。
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
感 觉
内部感觉
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皮肤感觉: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
运动觉 平衡觉 机体觉(内脏感觉)
Hale Waihona Puke 五、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 系—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I:刺激的物理量
理解
站在自然历史角度看,感觉器官对不同性质 的刺激的反应量有很大差别,这种差别是人 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对人们的生活具有重 要的现实意义。
普通心理学感觉
![普通心理学感觉](https://img.taocdn.com/s3/m/8152410fa58da0116d174956.png)
2021/3/13
普通心理学
17
第三章第二节 视觉
• 三、视觉的基本现象
• 明度与波长
• 当人们从锥体视觉(昼视觉)向棒体视觉(夜视觉)转变时,人 眼对光谱的最大感受性将向短波方向移动,因而出现了明度的变 化
普肯耶现象 在锥体视觉条件下,如果我们在锥 体的光谱敏感曲线上,选择两个具 有40%的相对光谱感受性的光线, 它们的明度看上去应该相同。如果 这时将光强降低,改用棒体细胞来 完成明度辨别,那么绿光就会比红 -橙光显得明亮得多。例如,在阳 光照射下,红花与蓝花可能显得同 样亮,而当夜幕降临时,蓝花似乎 比红花更亮些。
第三章第二节 视觉
三、视觉的基本现象
➢颜色混合:色光混合(相加混合)与颜 料混合(相减混合)
➢色觉异常: ➢色弱、部分色盲(红绿色盲—黄蓝色盲)
与全色盲遗传 ➢色觉有缺陷的人,是靠明度的差别来
“辨认”颜色 ➢遗传 男孩—外祖父—妈妈;女孩—爸爸
+外祖父
2021/3/13
普通心理学
19
第三章第二节 视觉
第三章第一节 感觉概述
1 感觉的定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 映。
2 感觉的种类 按照刺激的来源:
外部感觉是由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 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皮肤感觉又 包括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
内部感觉是由身体内部来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包括 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它包 括饿、胀、渴、窒息、恶心、便意、性和疼感觉)。
第三章第二节
一、380纳米—780纳米(1nm=百万分之一毫米)
➢ 色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的折射,可产生由红到紫的 各色光谱,这种现象叫色散。经过色散后不能再继续 分解的光,叫单色光,如红、橙、黄……等,它们具 有单一的波长,如果把这些光汇合起来,又可以得到 白光。
普通心理学 感觉
![普通心理学 感觉](https://img.taocdn.com/s3/m/75104a8602768e9950e73817.png)
二、 感觉后像: ✓ 如在注视电灯光之后,闭上眼睛,眼前会出现灯的一
个光亮形象,这是正后像,以后可能看到一个黑色形 象,出现在光亮背景之上,这就是负后像。
二、 感觉后像: ✓ 彩色负后象是刺激色的补色。 ✓ 红色——蓝绿色;黄色——蓝色
三、感觉对比 ✓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
第三章 感觉
第一节 感觉的概念
一、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
别属性的反映。
二、感觉的意义: (1) 感觉提供内外环境的信息;
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其它心理现象 的基础,感觉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第一步。 (2) 感觉保证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信息超载与感觉剥夺
感觉剥夺实验装置
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种类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
物间的最小差异量,也称最小可觉差(简称 j.n.d)。
差别感受性: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差别阈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原来刺 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 度的比例却是一个常数。也称韦伯定律。
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它是 一个范围。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阈限值低,感受性高, 反之亦然。(E=1/R: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 阈限)
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种类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
强度 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觉察刚刚引起感觉的
三、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 (一)韦伯定律
德国生理学家韦伯研究了触觉的差别阈限,他
让被试用手先后提起两个重量不大的物体,平判 断哪个物体中。结果发现:
普通心理学课件 模板8第三章感觉
![普通心理学课件 模板8第三章感觉](https://img.taocdn.com/s3/m/3b97205a0912a21615792952.png)
2020/12/13
42
4.2 听觉适应和听觉疲劳
❖ 听觉适应:在声音持续作用下听觉感受性降低 的现象
❖ 听觉疲劳:声音较长时间(如数小时)连续作 用,引起听觉感受性的显著降低。
❖ 听觉疲劳与听觉适应不同,在声音停止作用后 还需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如果这一疲劳经 常性地发生,会造成听力减退甚至耳聋。
2020/12/13
30
补充:联觉的心理效应
❖ 淡蓝色可以引起凉爽的感觉,对高热患者有利; 黄色可以刺激食欲;绿色对心理活动起缓和作 用;玫瑰色能抑制、消沉的情绪振奋起来。
❖ “暖色”的东西看上去显得大,有使视觉膨胀 的作用; “冷色”使视觉收缩;
❖法国国旗蓝白红三色等宽,但因冷暖色的视觉 效果,看上去并不等宽,其中白色最宽,蓝色 最窄,后来调整宽度,使蓝色最宽,白色最窄, 才使旗子看起来三色等宽。
2020/12/13
16
❖ 当引起感觉的刺激量继续增加,并超过一定限 度时,就会使该感觉受到破坏,引起痛觉。能 够引起感觉的最大刺激量为上绝对阈限。
❖由甜变苦 ❖ 从下绝对阈到上绝对阈之间的距离是有关感觉
性的整个范围。
❖ 注意:绝对阈限并非某个固定的刺激量。
2020/12/13
17
人类重要感觉的绝对阈限
2020/12/13
23
2020/12/13
24
❖如在注视电灯光之后,闭上眼睛,眼前会出现 灯的一个光亮形象,这是正后像,以后可能看 到一个黑色形象,出现在光亮背景之上,这就 是负后像。
❖ 彩色负后象是刺激色的补色。红色——蓝绿 色;黄色——蓝色
2020/12/13
25
注視圖中的花至少三十秒,然後直接將視線移到屏幕上的白色 區域或者是一張白紙上,你还會看見一株一样的花吗?
北京师范大学普通心理学第三章感觉
![北京师范大学普通心理学第三章感觉](https://img.taocdn.com/s3/m/3e945ee98e9951e79a892783.png)
感觉机制-网膜的构造和换能作用
最外层:锥体细胞,棒体细胞 第二层:双极细胞和其他细胞 最内层 :神经节细胞
当光线作用于视觉感受器时,棒体与锥体细胞中 的某些化学物质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所释放的能 量,能激发感觉细胞发放神经冲突,这就是视觉感 受器的换能作用。
棒体细胞 锥体细胞
双极细胞 神经节细胞
锥体细胞
棒体细胞
位置 视网膜中央
视网膜边缘
數量 約六百萬
約一億二千五百萬
顏色辨別 可細藍分色為亮三光種敏類感型,分別對紅、綠、只對亮度敏感
光暗辨別 只對中至強光敏感
能感受微弱光線變化
传导机制-视神经的传导
双极细胞
视交叉
视神经节细胞
外侧膝状体
大脑枕叶 纹状区
中枢机制-大脑对视觉信息的加工
视觉的直接投射区为大脑枕叶的纹状区 视觉感受野 侧抑制
理活动的基础 ; 感觉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具有反射
的性质 ;
2.感觉的编码
外界刺激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成 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冲动。
缪勒的神经特殊能量学说:
各种感觉神经有自己的特殊能量,性质上互相 区别
每种感觉神经只能产生一种感觉 感觉决定于感觉神经的性质
3.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 ——阈限和感受性
刺激强度和感觉大小的关系
费希纳定律
由剌激引起知觉大小是 该感觉系统的K值与刺 激强度的对数之积 P=KlogI
在物理量不断增加时,心 理量的变化逐渐减慢
生活中的心学问题:
1.工厂要在厂房里装火警报警器,委托你来 测定应该多大的声音才能保证被听到?
2.某家公司要生产一种可乐,比可口可乐甜 一些,为了降低成本,要尽可能少地加糖。公 司委托你来测定最少需要加多少糖,你应该怎 么做?
普通心理学第三章——感觉
![普通心理学第三章——感觉](https://img.taocdn.com/s3/m/4e719bd9f61fb7360b4c65e6.png)
刺激强度于感觉大小的关系
感觉阈值的测量方法
感觉适应
1.3 感受性及其变化的规律
1.3.2 刺激时间的影响【时间率】
感觉对比
同时性对比 及时性对比
感觉后像
感觉补偿
1.3.3 感觉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率】
2.1 视觉刺激
2.2.1 眼球
2 . 视觉
2.2.2 网膜 2.2.3 视觉的传导机制
2.2 视觉的生理机制
行波理论
3.3 听觉基本现象
3.3.2 音响
3.3.3 音色
3.3.4 声音的掩蔽
4.1.1 皮肤感觉
4.1 其他外部感觉
4.1.2 触压觉 4.1.3 温度觉
4.1.4 痛觉
4 . 其他感觉
4.2 嗅觉和味觉
4.2.1 嗅觉 4.2.2 味觉
4.3.1 运动觉
4.3 内部感觉
4.3.2 平衡觉
4.3.3 内脏感觉
视觉适应 后像 闪光融合现象 视觉掩蔽
普通心理学第三章
感觉
1.1.1 感觉的内涵
视觉
听觉
1.1 感觉的内涵和外延
嗅觉
外部感觉
味觉
湿
1.1.2 感觉的外延
冷 肤觉
触
痛
平衡觉
内部感觉
运动觉
1 . 感觉的一般概念
1.2 感觉的生理机制
1.2.1 刺激 1.2.2 感觉编码
机体觉
感觉性和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
1.3.1 刺激强度的影响【强度率】
差别感受性
明度
明度于视亮度 明度的绝对阈值于差别阈值
明度于波长
2.2.4 视觉的基本现象
颜色的属性
补色率
普通心理学第3章感觉
![普通心理学第3章感觉](https://img.taocdn.com/s3/m/d1d82b12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47.png)
嗅觉的刺激物
嗅觉的刺激物是气味分子,这些分子通过空 气传播进入鼻腔,与嗅觉感受器结合。
嗅觉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嗅觉在人类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通过 嗅觉感知食物的味道、空气质量等。
味觉
味觉感受器
味觉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舌头上,能够 感知食物的味道。
味觉的刺激物
味觉的刺激物是食物中的化学物质, 如甜味、咸味、酸味等。
普通心理学——第3章感觉
汇报人: 2023-12-12
目 录
• 感觉的一般概念 • 视觉 • 听觉 • 其他感觉
01
感觉的一般概念
感觉的定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 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 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 映。
感觉具有适应性、对 比性、后效性等特点 。
感觉是认知的基础, 是人们获取信息的第 一步。
感觉的分类
味觉的信号传导
味觉信号传导是通过味神经进行的, 味神经将味觉信号传递到大脑皮层进 行处理。
味觉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味觉在人类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如通过味觉判断食物的味道、口感等 。
触觉
触觉感受器
触觉的刺激物
触觉感受器分布在皮肤表面,能够感知触 碰和触摸的感觉。
触觉的刺激物是物体的形状、大小、质地 等,以及外界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
根据刺激来源的不同,感 觉可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
感觉。
内部感觉:平衡觉、本体 觉、内脏觉等。
躯体感觉:来源于躯体各 部位的感觉,如触压觉、
温度觉等。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 嗅觉、味觉和触觉等。
根据刺激作用部位的不同 ,感觉可分为躯体感觉和
内脏感觉。
内脏感觉:来源于内脏器 官的感觉,如饥饿、饱胀
等。
感觉的作用
《普通心理学》第三章 感觉
![《普通心理学》第三章 感觉](https://img.taocdn.com/s3/m/28ccab3d960590c69fc37664.png)
内部感觉
运动觉 平衡觉 机体觉(内脏感觉)
近刺激和远刺激
• 感觉是由体内、外的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 产生的。
• 远刺激: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 • 近刺激: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
感觉器官如何接受外界刺激而产生 感觉的呢?
• 感觉编码
感觉的编码
• 外界刺激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 成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冲动,即感 觉编码。
(4)视觉中的时间因素
• ① 视觉适应 • 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的变
化,在视觉范围内,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
• 暗适应: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 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
• 明适应: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 人眼感受性下降的过程。
(4)视觉中的时间因素
• ② 后像 • 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
的最小差异量,也称最小可觉差(简称j.n.d)。 差别感受性: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差别阈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原来刺激强 度的变化而变化,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 却是一个常数。也称韦伯定律。
差别阈限
哪一根线更长?
差别阈限的大小受原始刺激大小的影响
哪一根线更长?
• 德国生理学家韦伯曾系统研究触觉的差别阈限。 他让被试用手先后提起两个重量不大的物体,判 断哪个重些。用这种方法确定了刚刚能够引起差 别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 全色盲:丧失对颜色的感受性,只能看到灰色和白色 • 局部色盲:颜色范围比正常人小
色觉缺陷检查图片
• ④色觉理论
– 三色说:(托马斯 杨)
• 视网膜上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对光谱 的某一个特殊成分更敏感。
• 缺点:无法解释红绿色盲,无法解释视觉后效
普通心理学_第三章_感觉
![普通心理学_第三章_感觉](https://img.taocdn.com/s3/m/89dd912184254b35effd34c1.png)
感觉是对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感觉的种类
感觉
外部感觉
内部感觉
视觉 听觉 肤觉 味觉 嗅觉 动觉 平衡觉 内脏觉
触觉 压觉 痛觉 温觉
感觉的种类
感觉的作用
通过看、听、嗅、触摸等,感觉提供了 机体内外环境的信息;痛觉=报警系统
损伤,经过一天以上的时间才能逐渐恢复正常. ←
? 如何测量感觉
感觉的测量
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韦伯定律 2、心理物理定律
psychopyhsics(心理物理学) 3、感觉阈限的测量方法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一种心理量,即感觉器官对 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不同的人对刺 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
四、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1、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对此一感觉的弱 刺激会提高另一感觉的感受性,而强刺 激会降低这种感受性。
2、联觉:一种感觉的感受器受到刺激时, 在另一感觉道也产生了感觉。
3、不同感觉的补偿:感觉能力的补偿有 关键期。
辣的食物会产生痛觉
August 13, 2021
PSYCHOLOGY
15
无意识感觉:阈下刺激
阈下刺激对人没有影响? 广告中是否有阈下刺激的感觉效应?
作用不如想象的那么大
August 13, 2021
PSYCHOLOGY
16
感觉现象——感受性的变化
感觉的适应 感觉的对比 感觉的后象 联觉
同一感受器----同一刺激 同一感受器----不同刺激 不同感觉之间
音调——频率 响度——振幅 音色——波形
听觉知觉理论
普通心理学 第三章 感觉
![普通心理学 第三章 感觉](https://img.taocdn.com/s3/m/304adac6b8f67c1cfad6b8d5.png)
国外商业界的营销者研究差别阈限的目的是为了对广告、产 品包装、商标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经营者精心设计每一商品的包装与商标不断进行低于差别阈 限的微妙的变化,从而使消费者觉察不到商品的包装与商标 的改变。
三 感觉现象
(一)、感觉适应 在同一感受器中,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或一系列刺激的连续作
在视觉系统中,如果视网膜某一特定区域在受到光刺激时能够 引起视觉系统较高水平单一神经纤维或单一神经细胞的电反应 ,这个区域就是该神经纤维或细胞的感受野。
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Hubel和Wiesel(1979)证实 大脑内的确有特征察觉器,神经元接收信息并对特殊特征做出 反应-----独特的边缘、线条、角度和运动。
实验结果
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 觉……
他们感到非常难受,根本不能进行清晰的思考,哪怕是在很短 的时间内注意力都无法集中,思维活动似乎总是“跳来跳去”。
更为可怕的是,50%的人出现了幻觉,包括视幻觉、幻觉和触 幻觉.
本章内容
第一节:感觉概述 第二节 感觉的度量 第三节:视觉 第四节:听觉 第五节:其他感觉
失,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二)感觉对比(Sensory Contrast)
感觉对比是指同一感受器在不同刺激的作用下,感受性发生 变化的现象。
同时性对比 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引起感受性发生的变化
。如:马赫带现象 继时性对比 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的感受性变化。 如:苦药--糖 觉得糖特别甜
第三章 感觉
P.T.是一名中风病人,恢复后遇到了一些识别地点与物体具体 方面的困难。他不再认识他周围的人,包括他的妻子。他可以 描述她的行为,知道她的各部分,身体、腿、胳膊和头,但是 看不出来这些部分属于一个特定的个体。
普通心理学 第3章 感觉 总结笔记考研笔记-精品
![普通心理学 第3章 感觉 总结笔记考研笔记-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5f84a861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b8.png)
第三章感觉第一节感觉概述一.什么是感觉二,感觉的编码什么是感觉编码,简述感觉编码的特异化理论和模式理论。
编码是指将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或者将一种符号系统转化为另一种符号系统。
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 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或化学能量(如光波和声音),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换为神经系统能够 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这个过程就是感觉编码。
试述感受性和感受阈限以及感觉大小与刺激强度的关系。
(这里的三大问题点都要回答)(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关系。
绝对感觉阈限(915华南18):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剌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
操作定义为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反应的剌激绝对感受性:是指人刚刚能够觉察出的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绝对感受性可以用绝对感觉阈限来衡量,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例。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叫感受性。
感受性的大小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感觉阈限与感受性成反比。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13M ]差别阈限(915华南15):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
操作定义为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反应差别的刺激强度之差。
差别感受性:对最小可觉差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例。
[13M ](3)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三大定律[简述韦伯、费希纳、斯蒂文斯定律]名词解释:心理物理函数一级韦伯发现差别阈限与原刺激量之比是一个常数(又称韦伯分数)oK=AI/LI 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I 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
K 为一个常数,对不同感觉来说,K 的数值是不相同的,即韦伯分数不同。
根据韦伯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某种感觉的敏锐度。
韦伯分数越小,感觉越敏锐。
但是韦伯定律只适用于刺激的中等强度。
理解:韦伯发现两个重物的重量的最小可觉差与标准刺激的重量之比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常数。
《普通心理学》第三章感觉
![《普通心理学》第三章感觉](https://img.taocdn.com/s3/m/4fb98f7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4e.png)
《普通心理学》第三章感觉第三章感觉一、感觉和感觉的意义?感觉—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感觉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1. 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2. 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3. 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感觉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它和一切心理现象一样,具有反射的性质。
感觉捕鲸包含了感受器的活动,还柏寒了效应器的活动。
20世纪初,美籍的德国心理学家考夫卡巴刺激分成近刺激和远刺激。
近刺激是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如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等。
远刺激是指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如一定波长的光线,一定频率的空气振动等。
远刺激是属于物体自身的,因而不会有很大的变化,而近刺激是感觉器官直接接受到的刺激,它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二、感觉的编码编码是将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或者将一种符号系统转化为另外一种符号系统。
1、感觉编码—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
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说的感觉编码。
2、19世纪德国生理学家缪勒提出“神经特殊能量学说“。
认为各种感觉神经具有自己特殊的能量,他们在性质上是相互区别的。
每种感觉神经只能产生一种感觉,而不能产生另外的感觉。
感官的性质不同,感觉神经具有的能量不同,由此引起的感觉也是不同的。
在他看来,感觉不取决于刺激的性质,而取决于感觉神经的性质。
它否定了感觉是对客观世界的认可,在认识上是错误的。
3感觉编码的研究有两种代表的理论:特异化理论和模式理论A、特异化理论:不同性质的感觉是有不同的神经元来传递信息的。
B、模式理论:编码是由整组神经元的激活模式引起的,只不过某种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大,而其他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小。
三、感受性和感觉阀限1、局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阀限A、绝对感觉阀限—刚刚能够引起这种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B、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器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
感觉剥夺实验用的小屋
实验结果
很快,对任何事情都不能进行清晰的思考,哪怕是在很短的时 间内。他们不能集中注意力,思维活动似乎是“跳来跳去”的。
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
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 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 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
三 感觉编码
感觉编码是将重要特征转化为大脑能够认知的神经信号( Hubel&Wiesel, 2005)。刺激发生变化时,感觉感受器才最为 敏锐,但不是所有的刺激之间的差别都会被编码。
两个刺激之间的差别必须足够大,才能得到编码,心理物理学 称为差别阈限。
四 感觉信息的神经加工
感觉信息的神经加工包括三个主要环节:对感受器的刺激过程 、传入神经活动,中枢神经系统活动。
(六)感觉的相互作用( Sensory Interaction)
感觉的相互作用 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感觉都可以发 生相互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 联觉是感觉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它是一种感觉引起另 一种感觉的现象。
联觉的形式很多,其中颜色感觉的联觉最为常见。
月光曲+电 锯声,感觉 还痛吗?
哎…不… 痛了
择。没有对应的感觉器官就无法感知某些类型的外部刺激。
在心理物理学研究领域,研究者会测量物理能量并分析引起感 觉经验的物理特征。心理物理学研究表明,感觉接受器只会传 导可接受能量范围中的一部分(Fain,2003).(人类、蜜蜂、 蝙蝠)。
高于某种强度的能量才能引起感觉的产生。而这种必要的最低 强度标准被定义为该感觉系统的绝对阈限。一般而言,低于绝 对阈限,就无法被听到。
(四)闪光融合
当我们看到一个间歇频率较低的光时,得到的是明暗交替的闪 烁感觉,而闪光频率增加,人们看到的不再是闪烁的光,而是 稳定的连续的光,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刚刚引起融合感觉的 最小频率叫闪光融合临界频率。
亮度是闪光融合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视觉掩蔽
在某种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 能影响到对果
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 觉……
他们感到非常难受,根本不能进行清晰的思考,哪怕是在很短 的时间内注意力都无法集中,思维活动似乎总是“跳来跳去”。
更为可怕的是,50%的人出现了幻觉,包括视幻觉、幻觉和触
幻觉.
本章内容
第一节:感觉概述 第二节 感觉的度量
味 可尝出9升水中放一茶勺糖的甜味
触 可感到蜜蜂翅膀距脸颊1厘米处落下
并不存在一个唯一的、真正的绝对阈限,因为并没有一个绝 对的强度值,一旦高于它,感觉就总能必然可靠地发生,一
旦低于它感觉就完全不会发生。这意味着,感觉从无到有,
是一个渐进的而不是突变的过程。
二、差别阈限
在现实中,我们不仅要感受一个刺激是否存在,还要感受一个 刺激是否变化或不同。只有当刺激强度的差别达到一定的量值时 ,我们才能觉察这种差别。这个刚刚被觉察到的最小刺激物理量
亮度对比
亮度对比,看看中间四个小灰色方块,有没有觉得最右边
的颜色最深,最左边的颜色最浅。实际是四个一模一样的方块。
由于亮度对比的关系,同样一块灰色,在黑色的背景里比在白色 的背景里显得亮,两对比色之间差异越大,效果越强。
(三)感觉后像( Sensory Afterimage)
感觉后像是指在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印象仍然暂留一 段时间的现象。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
是控制在低于差别阈限的范围内;他们也可能采用掺入贱价的
次咖啡豆来降低咖啡的成本,但咖啡质量下降的水平,是在严 格控制的差别阈限的幅度之中的,使消费者尝不到味道或香味
的差别。
国外商业界的营销者研究差别阈限的目的是为了对广告、产 品包装、商标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经营者精心设计每一商品的包装与商标不断进行低于差别阈 限的微妙的变化,从而使消费者觉察不到商品的包装与商标
三级神经元
视网膜的感光细胞接受刺激后,将冲动传至双极细胞(第一 级神经元),再传至神经节细胞(第二级神经元)。
由外侧膝状体起始为第三级神经元,其细胞的轴突组成视放 射,最后到达枕叶的距状裂两侧的纹区。
视交叉
神经节细胞的轴突集合成视神 经,入颅腔后延续为视交叉。 在视交叉处,来自两眼的视神 经纤维,每侧有一半交叉至对 侧,余者不交叉。
第三节 视觉
一、物理刺激 视觉(vision)的适宜刺激是波长380~780nm之间的电磁振
荡,即可见光谱。
不同波长的光引起不同的色调(hue)感觉:700nm为红色, 580nm为黄色,510nm为绿色,420nm为紫色。
二、 视觉的生理机制
视觉——光刺激于人眼所产生的。 其生理机制:折光机制、感觉机制、传导机制和中枢机制。
第三节:视觉
第四节:听觉 第五节:其他感觉
第一节 感觉的概述
一 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 映。(感觉器官感受物理能量的过程)。
总体而言感觉是如何发生的?
任何一种感觉的发生,都是感觉系统在一瞬间完成捕捉、
分析以及解析感觉信号的过程。因此感觉是感觉器官接受 刺激并将信息传输到中枢神经系统完成信息属性分辨的过 程。
这一发现阐释了知觉的一个基本原理,神经系统对变化最感兴 趣,我们不是通过同质的灰色皮肤认识一只大象,而是通过形
状的灰色边缘和背景之间的对比来辨别。
平行加工 与多数进行序列加 工的计算机不同,我们的大脑工作方式是平
行加工(parallel processing)。这意味着大脑会把一个视觉场
景划分为各个子维度,例如颜色、深度、运动和形状,然后对 各个维度同时加工(Livingstone&Hubel,1998).
眼睛是如何将何将光能转换为神经信号?
感光机制----视网膜 1.3亿感受器细胞 视锥细胞:是昼视细胞,主要感受物体的细节和颜色负责分辨细
节和色彩
视杆细胞:是夜视细胞,主要感受物体的明暗
视紫红质:视杆细胞中的色素是视紫红质,对光很敏感 因此 ,晚上只能感到亮度差别,但感觉不到颜色。
一方面,感觉适应可以使个体对外界不良刺激的敏锐度降低, 良好的适应外界环境。 另一方面,由于对刺激敏感锐度降低,可能导致个体警觉性丧 失,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二)感觉对比(Sensory Contrast)
感觉对比是指同一感受器在不同刺激的作用下,感受性发生 变化的现象。 同时性对比
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引起感受性发生的变化
第三章 感觉
P.T.是一名中风病人,恢复后遇到了一些识别地点与物体具体 方面的困难。他不再认识他周围的人,包括他的妻子。他可以 描述她的行为,知道她的各部分,身体、腿、胳膊和头,但是 看不出来这些部分属于一个特定的个体。
但他不能识别物体与人的缺陷只局限于感觉通道,当他妻子讲
话后,他可以立即认出她的声音。
高5分,就会立即引起社会强烈反映。
企业的商品制造者、商业界的经营者,都在努力地确定他们商品 的差别阈限。他们研究差别阈限的目的是为了在必须调整产品价
格或产品数量和质量时,通过控制一定的条件,来影响消费者的
感受性.
例如:当咖啡豆的价格上升时,咖啡成本会随之提高了。咖啡 制造者为达到一定的利润,为了不失去顾客,肯定要分析咖啡 价格变动的差别阈限。他们可能会采取一次或多次提价的手段 来保证利润,但为了不使消费者所觉察,每次提价的幅度,总
视觉任务分配给不同的神经工作组的现象可以用来解释视觉障 碍中的视盲现象。
五 感觉的种类
根据感觉刺激来自内外部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根据刺激能量的性质,分为视觉—电磁能、听觉—机械能、味觉 、嗅觉—化学能、皮肤觉—机械能以及温觉—热能的反映。
临床的分类:特殊感觉、体表感觉、深部感觉以及内脏感觉。
R R
说明第一个刺激强度越强, 要使人感到有变化的第二个刺激所需要的刺激附加 强度就越大。
费希纳的对数定律: P=K logR+C 公式表明当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强度只按算术级上
升。当物理量迅速上升时,感觉量是逐步变化的。
应用举例
一公斤的毛线提高5角,可能不引人注意,而一盒火柴提
在暖色调的黄、橙、红等颜色的照射下,人会有温暖的感觉;青、篮、 绿光则会使人感到清凉或寒冷。
暖色调通常被认为是欢乐的、积极的、刺激的和兴奋的; 冷色调则暗示着宁静、冷淡、镇静和肃穆
黑色会使人感到难以抗拒,情绪低落、冷漠和邪恶。
白色让人感到天真和纯洁 最具浪漫色彩的粉红色,让人感到温馨、安静 红色刺激、热情、积极、奔放和力量,还有庄严、肃穆、喜气和幸福等 等
。如:马赫带现象 继时性对比 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的感受性变化。 如:苦药--糖 觉得糖特别甜
马赫带
马赫带现象是在明暗 交界处感到明处更亮 而暗处更黑的现象 原理: 感受器不同部位接受 不同刺激,对某个部 位的强刺激会抑制其 他邻近部位的反应, 使反应差别被加强的 现象。
颜色对比
“感觉剥夺”实验
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 被试:自愿报名的大学生,每天的报酬是20美元(当时大学生
打工一般每小时可以挣0.5美元)
除了吃饭、上厕所,每天24小时躺在有光的小屋的床上,时间 尽可能长(只要他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