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三号”探测器
嫦娥三号
![嫦娥三号](https://img.taocdn.com/s3/m/5e399012a76e58fafab003c8.png)
嫦娥三号卫星即嫦娥三号。
嫦娥三号卫星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由着陆器和巡视探测器(即“玉兔号”,月球车)组成,进行首次月球软着陆和月球自动巡视勘察,获取月球内部的物质成分并进行分析,将一期工程的“表面探测”引申至内部探测。
[1] 2013年9月11日嫦娥三号乘飞机转运,于12日10时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2013年11月26日月球车正式命名为玉兔号。
2013年12月2日01时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托举着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
2013年12月6日傍晚17时53分,嫦娥三号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2]2013年12月10日21时20分,嫦娥三号在环月轨道成功实施变轨控制,进入预定的月面着陆准备轨道。
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在月球正面的虹湾以东地区着陆。
[3]2013年12月15日凌晨,嫦娥三号搭载的“玉兔”号月球探测器成功与嫦娥三号进行器件分离。
2013年12月15日晚,嫦娥三号拍下玉兔月球车上五星红旗画面。
[4]2013年12月20日,嫦娥三号月球着陆区全景照片首次公开。
[5]目录1概况发射火箭携带仪器探月卫星月球车承担任务着陆点月球软着陆2研制过程任务经过发射轨道修正近月制动降轨控制月表软着陆两器分离两器互拍着陆区全景照首公开进入月夜休眠3研制进展发射时间发射地点突破最后准备完成总装4技术特点长征3号乙增强型火箭发射月夜生存嫦娥三号及玉兔号任务软着陆月球车降落伞技术风险5面临问题6航展首秀7载人登月8发射意义9征名活动10任务新闻发布会11嫦娥三号两器互拍结束1概况嫦娥三号实物模型揭神秘面纱嫦娥三号将是中国发射的第一个地外软着陆探测器和巡视器(月球车),也是月球24号结束后重返月球的第一个软着陆探测器,是探月工程二期(落)的关键任务,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嫦娥三号探测器将突破月球软着陆、月面巡视勘察、月面生存、深空探测通信与遥控操作、运载火箭直接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等关键技术。
初一地理地球的运动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地理地球的运动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16cff2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83.png)
初一地理地球的运动试题答案及解析1.地球自转的周期是()A.20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36小时【答案】C【解析】地球自转一周为24小时,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一天,故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球自转的周期。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A.自西向南B.自北向南C.自南向北D.自西向东【答案】D【解析】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得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故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球自转的方向。
3.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A.方向B.周期C.绕转中心D.产生的地理现象【答案】A【解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概况。
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每空1分,共10分)(1)在图上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图中各点表示的北半球节气是A ;B ;C ;D 。
(3)在我们大家参加地理期中考试今天,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______点和点之间(填字母)。
(4)小强是东台市实验中学的一名学生,生日那天白天和黑夜等长,道路两旁花团锦簇,猜猜他的生日大约是哪一天()A.3月21日B. 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5)唐僧在取经的途中遇到了危险,被妖怪施法后藏在一枯井中,孙悟空向观音求救,观音告诉他:一年中只有一天阳光会直射到井底,到时不救,恐有难亦。
请问是在我国什么地方的什么时间()A.23.5°S—冬至日B.23.5°S—夏至日C.23.5°N—冬至日D.23.5°N—夏至日【答案】(1)自西向东,标逆时针箭头。
(2)A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3)C D(4) A(5)D【解析】(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图中看是逆时针,所以按逆时针方向标注箭头表示地球公转的方向。
我国在航天方面的成就
![我国在航天方面的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19e12d48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0c.png)
我国在航天方面的成就
我国在航天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
以下是其中一些值得关注的成就:
1. 载人航天飞行,中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独立完成载人航天任务的国家。
自2003年开始,中国已成功进行了7次载人航天飞行,包括向太空站发射航天员。
2. 太空探测,中国成功发射了一系列探测器,包括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和嫦娥三号,实现了我国首次月球探测任务的成功。
此外,中国还发射了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进行了一系列空间实验和航天技术验证。
3. 卫星发射,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卫星发射国之一。
中国的长征火箭系列已经成功发射了大量的国内外卫星,包括通信卫星、地球观测卫星和科学实验卫星等。
4. 北斗导航系统,中国自主研发了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用于提供全球定位、导航和时间服务。
目前,北斗系统已经开始全球组网,为世界各地的用户提供导航定位服务。
5. 火箭技术,中国在火箭技术领域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中国研发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包括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三号等。
其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中国目前最大的运载能力火箭,可以将20吨以上的载荷发射到近地轨道。
6. 球载科学实验,中国成功进行了一系列航天科学实验,包括
量子科学实验、空间生物科学实验等。
这些实验有助于深入研究重力对物质和生命的影响,推动科学的发展。
总体而言,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不仅提升了国家的科技实力,也为人类航天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未来,中国将继续努力,推进航天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嫦娥三号成功发射的意义
![嫦娥三号成功发射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965722411ed9ad51f01df28c.png)
(1)政府的职能、宗旨和原则。近年来,我国政府重视航天事业的发展,对航天事业实行了投资政策倾斜和其他政策措施。这是我国政府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职能的体现,也表明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重视航天事业的发展,是基于综合国力竞争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需要,也是基于建设惠及全体中国人民的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
随着21世纪的全球化到来,现在人口已经超过70亿,用不了30年人口超过百亿,人类将面对人口增长的失控,温室效应,极端气候环境,陆地的能源危机,食物来源短缺等等困境。人类必然寻求新的出路,活动范围将从陆地走向海洋、天空和太空,甚至考虑到适合人类居住的外星移民。所以,发展太空技术是摆在人类面前的客观需要。探测月球的目的是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嫦娥三号”成功发射的意义。
(1)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嫦娥三号成功发射是中国太空计划的最新一步,也是中国全球地位不断提升的标志。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国际竞争力。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在嫦娥三号任务发射过程中,中国航天科工的技术产品再次发挥突出作用。这表明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7借机开发和检验最新高科技成果,推进现代工将科学探索和未来空间开发经济利益相结合,
业的更新升级,这包括自动化技术、光机电一体化、信息图像处理传输技术,远程遥感、雷达通讯和信号监测、精密机械加工工艺、极端环境的化学和材料技术、空间轨道研究和相关技术、以上多学科的联合协调和组织管理等等。我国发展多种先进月球探测器,确立未来月球基地的利用,进行月基科学研究,造福全人类。为了打破了20世纪以来只有美苏两个国家对月球探测的垄断局面,欧洲、日本、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国家纷纷进行月球探测,新一轮的重返月球竞赛方兴未艾。
中国在月球取得的所有成就
![中国在月球取得的所有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c5a0ab15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f1.png)
中国在月球取得的所有成就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包括在月球上的重要突破。
以下将详细介绍中国在月球取得的所有成就。
1. 首次月球着陆2013年12月14日,中国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送入太空,成为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成功将探测器送上月球的国家。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成功着陆月球,并成功展开月面巡视车“玉兔”号,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在月球上成功着陆的国家。
2. 月球车探测行驶嫦娥三号携带的月面巡视车“玉兔”号成功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探测任务,实现了月球车在月球表面的行驶和勘测工作。
玉兔号通过携带的多种科学仪器,对月球的地质、地形、物质成分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
3. 月球背面着陆2019年1月3日,中国成功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嫦娥四号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的冯·卡门环形山内。
这是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进行探测和科学研究,对于进一步探索月球的未知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4. 月球背面巡视车运行嫦娥四号着陆后,月球车“玉兔二号”成功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月球背面巡视任务。
通过携带的多种科学仪器,对月球背面的地质构造、地貌特征、矿物成分等进行了详细的勘测和研究,为人类对月球的深入认识提供了重要数据。
5. 月球土壤样品返回2020年12月17日,中国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将采集的月球土壤样品带回地球。
这是人类近44年来首次从月球获取的样本,对于研究月球的形成和演化、地球与月球的关系以及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6. 月球背面射电观测嫦娥四号着陆器上搭载的低频射电探测仪成功开展了月球背面的低频射电观测。
这是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进行低频射电观测,为研究月球的磁场、宇宙射线等提供了重要数据,也为未来的宇宙射线观测和深空探测提供了宝贵经验。
7. 月球中继通信中国在月球探测任务中,成功实现了月球中继通信技术的突破,通过在月球轨道上部署中继卫星,实现了月球探测器与地球之间的高效通信。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资料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4812325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1.png)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资料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资料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由着陆器和巡视器(俗称月球车)共同组成。
与嫦娥一号、二号不同,嫦娥三号不再称为卫星,而是称作“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月面巡视器(后者也被称为月球车)。
2013年11月26日嫦娥三号月球车得名“玉兔”在我国首辆月球车全球征名活动中,近65万网民投票“玉兔”号。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总重近3.8吨。
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后,“玉兔”号将驶离着陆器进行为期约3个月的科学探测,着陆器则在着陆地点进行就位探测。
按照计划,将于12月中旬择机在月球虹湾地区实现软着陆,开展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月表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源调查、地球等离子体层探测和月基光学天文观测等科学探测任务。
2017前后将开展探月工程第三期任务,主要是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并采样返回。
“人类探月一般遵循“探”“登”“驻”三大步。
中国探月工程将第一大步“探月”细分为三期——即“绕”“落”“回”三小步。
绕月探测工程,由嫦娥一号卫星承担。
“绕月”任务圆满完成后,进入探月工程二期“落月”阶段,“落月”主任务由嫦娥三号承担。
嫦娥二号由嫦娥一号“备份星”转为嫦娥三号“先导星”。
嫦娥三号是中国首个在地球以外天体实施软着陆的航天器,将实现探月工程二期“落”的工程目标。
与嫦娥一号、二号相比,嫦娥三号探测器的技术跨度大、设计约束多,结构也更为复杂,主要包括着陆器和巡视器两大部分,其中巡视器,俗称月球车,由9个分系统组成;而着陆器是为了实现月面软着陆专门量身定做的新型航天平台,具有11个分系统。
嫦娥三号探测器由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后,经发射段、地月转移段、环月段和动力下降段等过程,飞行大约14天的时间,将以软着陆的方式降落在月球虹湾地区;之后,着陆器释放巡视器;两器分离后,各自独立开展月面探测工作。
与以往航天器相比,嫦娥三号最大的特点就是首次在地球以外天体执行软着陆及月面巡视勘察任务,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又一第一。
嫦娥三号成功发射的意义【精品文档】
![嫦娥三号成功发射的意义【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e6426f8926fff705cc170abd.png)
嫦娥三号成功发射的意义
注:本文经过精心编辑,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疑议,请联系我们处理。
嫦娥三号成功发射的意义
12月2日1时30分,搭载着我国嫦娥三号探测器的长征三号乙改进型运载火箭按照预定程序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塔架点火起飞,顺利发射成功。
“嫦娥三号”肩负我国探月工程落月重任
今天凌晨1时30分,“嫦娥三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按计划,“嫦娥三号”探测器将在月球虹湾区着陆,并在月面工作一年,同时“玉兔”号月球车也将开始长达3个月的月球巡视勘察之旅。
“嫦娥三号”任务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在月面软着陆并开展月面就位探测与自动巡视勘察,这一过程中,它将创造并实现登月史上多个“首次”:在国际上,这是第一个在首次月面着陆中又同步实现巡视探测的任务;首次实现中国航天器在地外天体软着陆及巡视探测;首次研制中国大型深空站并初步。
“嫦娥”探月发射过程的“四大步”
![“嫦娥”探月发射过程的“四大步”](https://img.taocdn.com/s3/m/718b475e0740be1e650e9ae3.png)
“嫦娥”探月发射过程的“四大步”一、探测器的发射典例1 我国已于2013年12月2日凌晨1∶30分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三号”.火箭加速是通过喷气发动机向后喷气实现的.设运载火箭和“嫦娥三号”的总质量为M ,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半径为R ,万有引力常量为G .(1)用题给物理量表示地球的质量.(2)假设在“嫦娥三号”舱内有一平台,平台上放有测试仪器,仪器对平台的压力可通过监控装置传送到地面.火箭从地面发射后以加速度g 2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升到某一高度时,地面监控器显示“嫦娥三号”舱内测试仪器对平台的压力为发射前压力的1718,求此时火箭离地面的高度.答案 见解析解析 (1)在地面附近,mg =G M 地m R 2,解得:M 地=gR 2G. (2)设此时火箭离地面的高度为h ,选仪器为研究对象,设仪器质量为m 0,火箭发射前,仪器对平台的压力F 0=G M 地m 0R 2=m 0g . 在距地面的高度为h 时,仪器所受的万有引力为F =G M 地m 0(R +h )2设在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 时,平台对仪器的支持力为F 1,根据题述和牛顿第三定律得,F 1=1718F 0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1-F =m 0a ,a =g 2联立解得:h =R 2二、地月转移典例2 (多选)如图9是“嫦娥三号”飞行轨道示意图,在地月转移段,若不计其他星体的影响,关闭发动机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9A.“嫦娥三号”飞行速度一定越来越小B.“嫦娥三号”的动能可能增大C.“嫦娥三号”的动能和引力势能之和一定不变D.“嫦娥三号”的动能和引力势能之和可能增大答案AC解析在地月转移段“嫦娥三号”所受地球和月球的引力之和指向地球,关闭发动机后,“嫦娥三号”向月球飞行,要克服引力做功,动能一定减小,速度一定减小,选项A正确,B错误.关闭发动机后,只有万有引力做功,“嫦娥三号”的动能和引力势能之和一定不变,选项C正确,D错误.三、绕月飞行典例3(多选)典例2的题图是“嫦娥三号”飞行轨道示意图.假设“嫦娥三号”运行经过P点第一次通过近月制动使“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高度为100 km的圆轨道Ⅰ上运动,再次经过P点时第二次通过近月制动使“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近地点为Q、高度为15 km,远地点为P、高度为100 km的椭圆轨道Ⅱ上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高度为100 km的圆轨道Ⅰ上运动时速度大小可能变化B.“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高度100 km的圆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一定大于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C.“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一定大于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D.“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经过Q点时的速度可能小于经过P点时的速度答案BC解析“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高度为100 km的圆轨道上运动是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不变,选项A错误.由于圆轨道的轨道半径大于椭圆轨道半长轴,根据开普勒定律,“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高度100 km的圆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一定大于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选项B正确.由于在Q点“嫦娥三号”所受万有引力大,所以“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一定大于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选项C正确.“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上运动的引力势能和动能之和保持不变,Q点的引力势能小于P点的引力势能,所以“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到Q点的动能较大,速度较大,所以“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经过Q点时的速度一定大于经过P点时的速度,选项D错误.四、探测器着陆典例4“嫦娥三号”探测器着陆是从15 km的高度开始的,由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组成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总重约3.8 t.主减速段开启的反推力发动机最大推力为7 500 N,不考虑月球和其他天体的影响,月球表面附近重力加速度约为1.6 m/s2,“嫦娥三号”探测器在1 s内()A.速度增加约2 m/s B.速度减小约2 m/sC.速度增加约0.37 m/s D.速度减小约0.37 m/s答案B解析根据题述,不考虑月球和其他天体的影响,也就是不考虑重力,由牛顿第二定律,-F=ma,解得a≈-2 m/s2,根据加速度的意义可知“嫦娥三号”探测器在1 s内速度减小约2 m/s,选项B正确.。
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三号探测器 12月中旬登月
![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三号探测器 12月中旬登月](https://img.taocdn.com/s3/m/b421df721711cc7931b71647.png)
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三号探测器12月中旬登月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
“嫦娥三号”将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为我国探月工程开启新的征程。
火箭飞行30多分钟后,器箭分离,“嫦娥三号”顺利进入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
“嫦娥三号”奔月飞行约需112小时,在此期间将视情况进行轨道修正,预计探测器将于12月6日飞行至月球附近,实施近月制动,进入100×100公里的环月圆轨道。
按照计划,“嫦娥三号”于12月中旬择机在月球虹湾地区实现软着陆,将开展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月表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源调查、地球等离子体层探测和月基光学天文观测等科学探测任务。
“嫦娥三号”探测器和“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负责研制。
与发射“嫦娥二号”卫星火箭相比,用于此次发射的火箭进行了多项技术状态更改,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可靠性和安全性。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86次发射。
探月工程是我国16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之一,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我国实施的又一重大航天工程,规划为“绕、落、回”三期。
2007年10月成功发射的“嫦娥一号”卫星,在轨有效探测16个月,顺利完成第一期环球绕月探测任务。
第二期任务的先导星“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成功发射,目前飞离地球已突破6000万公里,完成了一系列既定任务和拓展任务。
“嫦娥三号”将主要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和月球巡视探测,是探月工程三步走中的关键一步,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2017年前后开展探月工程第三期任务,主要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并采样返回。
嫦娥三号发射
![嫦娥三号发射](https://img.taocdn.com/s3/m/0c614c25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90.png)
嫦娥三号发射引言:嫦娥三号是中国国家航天局于2013年发射的一艘无人探测器。
它是中国继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后的第三次探月任务。
嫦娥三号的发射标志着中国在探月计划方面的又一重大成就。
本文将介绍嫦娥三号发射的背景、任务目标以及取得的重要成果。
一、嫦娥三号发射的背景中国的探月计划始于2004年,当时中国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成功进行探月任务的国家。
嫦娥一号成功后,中国未来的目标是建立一座永久性的月球基地,这就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测和研究。
因此,在嫦娥一号成功后,中国决定继续开展探月计划,推出了嫦娥二号和嫦娥三号。
二、嫦娥三号的任务目标嫦娥三号的主要任务目标包括:1. 实现着陆:嫦娥三号将携带着陆器和月球车,实现在月球表面的着陆和巡视。
2. 探测月面:通过探测器上的各种科学仪器,嫦娥三号将对月球表面的地理、地质、物理等方面进行详细探测,收集数据和样本。
3. 进行科学实验:嫦娥三号将在月球表面开展一系列科学实验,以深入了解月球的气候、磁场、射线等特征。
4. 开展实践任务:嫦娥三号将在月球表面开展实践任务,如进行月面遥操作、维修工作等,以为未来建立月球基地做好准备。
三、嫦娥三号发射及任务执行情况嫦娥三号于2013年12月2日从中国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它搭载了着陆器和月球车,预计在14天后成功着陆。
着陆地点位于月球的丰富海地区,这个地区是月球上最大的一片熔岩平原之一。
嫦娥三号成功着陆后,释放出月球车执行探测任务。
嫦娥三号的月球车名为“玉兔”,它是中国第一辆月球车。
玉兔月球车是基于前两个嫦娥任务的经验和技术进行改进和升级的。
它内置了多种科学仪器和探测设备,可以实时传输数据和图像。
玉兔月球车的主要任务包括巡视、采样、照片拍摄和测量等。
嫦娥三号的任务执行非常成功。
玉兔月球车在月球表面行驶了约114米,并进行了多次停车和观测。
通过月球车上的科学仪器,嫦娥三号收集了大量关于月球表面的数据和样本。
嫦娥三号成功发射的意义
![嫦娥三号成功发射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0de84153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f4.png)
嫦娥三号成功发射的意义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在月球表面着陆
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落月。
中国探测器首次登上地外天体,这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嫦娥三号探测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嫦娥工程二期中的一个探测器,由月球软着陆探测器(简称着陆器)和月面巡视探测器(简称巡视器,又称玉兔号月球车,Yutu或Jade Rabbit)组成。
嫦娥三号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送入太空,当月14日成功软着陆于月球雨海西北部,15日完成着陆器巡视器分离,并陆续开展了“观天、看地、测月”的科学探测和其它预定任务,取得一定成果。
2013年12月16日,中国官方宣布嫦娥三号任务获得成功。
2016年8月4日,嫦娥三号正式退役,创造了全世界在月工作最长纪录,所拍摄的月面照片是人类时隔40多年首获最清晰月面照片,其中包含大量科学信息、照片和数据向全球免费开放共享。
2017年1月9日,嫦娥三号工程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嫦娥四号登月探测器,简称“四号星”,是嫦娥三号的
备份星。
其主要任务是着陆月球表面,继续更深层次更加全面地科学探测月球地质、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档案资料。
嫦娥四号是世界首颗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航天器,2018年5月21日发射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届高考政治备考 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三号
![届高考政治备考 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三号](https://img.taocdn.com/s3/m/97bf0db033687e21ae45a9ed.png)
2021届高考政治备考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三号一、【背景材料】2021年12月2日凌晨2点17分, 我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间发射成功, 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送入太空. 由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组成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 总重近3.8吨. 在月球外观软着陆后, “玉兔”号将驶离着陆器进行为期约3个月的科学探测, 着陆器则在着陆地点进行就位探测. 为满足嫦娥三号入轨精度要求, 中国目前推力最大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进行了多项技术状态改进, 提高了靠得住性和安然性. 这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86次飞行. 探月工程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 我国实施的又一重大航天工程. 嫦娥三号成功发射是中国太空筹划的最新一步, 也是中国全球地位接续提升的标记. 我国有望在2021年前实现月球无人采样返回, 从而完成无人探月工程“绕、落、回”三个探测阶段, 为下一步载人探月奠定根本.二、【理论解析】1、从政治生活角度解析(1政府的职能、宗旨和原则. 近年来, 我国政府重视航天奇迹的发展, 对航天奇迹实行了投资政策倾斜和其他政策措施. 这是我国政府组织社会主义经济扶植、文化扶植职能的表现, 也表明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对峙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2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重视航天奇迹的发展, 是基于综合国力竞争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的的需要, 也是基于扶植惠及全体中国人民的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3当代天下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天下的主题. 嫦娥三号的成功发射, 表明中国人能够在人类探索外层空间的伟大奇迹中有所创造、有所作为, 为促进人类科技提高, 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高尚奇迹做出应有的贡献.2、从文化生活角度解析(1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身分. 嫦娥三号成功发射是中国太空筹划的最新一步, 也是中国全球地位接续提升的标记. 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增强文化国际竞争力.(2文化与经济彼此交融、彼此影响. 在嫦娥三号任务发射过程中, 中国航天科工的技术产物再次施展突出作用. 这表明在经济发展中, 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文化制作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3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航天精神展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根基内涵, 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扶植期间的富厚和发展. 弘扬航天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和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3、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解析(1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崎岖性的同一. 我们既要对事物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念, 又要对前进道路上的难题有足够的思想筹办. “嫦娥三号”探测器80%的产物和技术都是新的 , 又是第一次执行任务, 风险极大. 因而, 要筹办走崎岖的道路.(2尊敬客观规律和施展主观能动性相联合. “嫦娥三号”探测器的发射成功, 既尊敬了客观规律, 又施展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中国航天工程的成功实践报告我们, 施展主观能动性是取得奇迹成功的重要身分.(3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对峙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树立创新意识, 接续进行创新. 我国航天工程在对照短的时间里接续取得历史性突破, 一个极其重要的缘故在于, 中国航天人敢于攻坚、勇于创新.三、【政治命题点】1.从2021年10月发射嫦娥一号, 到2021年10月发射嫦娥二号, 再到此刻发射嫦娥三号, 短短6年里我国的探月工程迈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坚实步伐.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常识, 说明我国政府重视航天奇迹发展的依据.(1政府的职能、宗旨和原则. 近年来, 我国政府重视航天奇迹的发展, 对航天奇迹实行了投资政策倾斜和其他政策措施. 这是我国政府组织社会主义经济扶植、文化扶植职能的表现, 也表明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对峙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2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重视航天奇迹的发展, 是基于综合国力竞争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的的需要, 也是基于扶植惠及全体中国人民的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3当代天下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天下的主题. 嫦娥三号的成功发射, 表明中国人能够在人类探索外层空间的伟大奇迹中有所创造、有所作为, 为促进人类科技提高, 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高尚奇迹做出应有的贡献.2.在一个利益多元化、代价观纷呈的时代, 不是所有的国家工程都能赢得国人的齐声叫好和撑持, 而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大手笔, 比如探月工程, 却能赢得普遍的祝福声.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嫦娥三号”成功发射的意义.(1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身分. 嫦娥三号成功发射是中国太空筹划的最新一步, 也是中国全球地位接续提升的标记. 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增强文化国际竞争力.(2文化与经济彼此交融、彼此影响. 在嫦娥三号任务发射过程中, 中国航天科工的技术产物再次施展突出作用. 这表明在经济发展中, 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文化制作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3.“嫦娥三号”探测器80%的产物和技术都是新的 , 新技术、新产物, 头一次执行任务, 更增添了风险. 为避免这些风险做了大量地面试验, 在北京创立了着陆试验场, 包罗模拟月球外观月球车行走试验场地.运用哲学有关常识, 说明若何应对“嫦娥三号”发射面临的风险?(1对峙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崎岖性的同一. 我们既要对事物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念, 又要对前进道路上的难题有足够的思想筹办. 因为发射风险极大, 我们要筹办走崎岖的道路.(2把尊敬客观规律和施展主观能动性相联合. 要保证“嫦娥三号”探测器的发射成功, 既要尊敬客观规律, 又要施展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中国航天工程的成功实践报告我们, 施展主观能动性是取得奇迹成功的重要身分.(3对峙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对峙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树立创新意识, 接续进行创新. 要把发射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航天人必须敢于攻坚、勇于创新. 四、【跟踪试题】嫦娥三号成功发射是中国太空筹划的最新一步, 也是中国全球地位接续提升的标记. 据此答复1—3题.1.“嫦娥三号”成功发射的文化意义是 :①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②鞭策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的发展③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扶植④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增强文化国际竞争力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嫦娥三号”的成功发射, 在国际社会产生广泛影响, 这表明: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B.文化具有富厚的表现形式C.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科技工作者3.在嫦娥三号任务发射过程中, 中国航天科工的技术产物再次施展突出作用. 这表明:①在经济发展中, 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②随着人类社会的接续发展, 文化与经济彼此交融③随着人类社会的接续发展, 文化和政治彼此交融④文化制作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A.①②B.①④C.①②④D.①②③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 以特有的高尚境界, 固执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 铸就了航天精神. 这就是特殊能受苦、特殊能战斗、特殊能攻关、特殊能奉献的精神. 这些精神永久值得我们去学习. 据此答复4—6题.4.弘扬航天精神①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和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②是文化扶植的重要内容和中间环节③必须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文化, 抵制统统外来文化④应该与弘扬时代精神相联合A.①④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④5.航天精神是新时代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 其形成和发展是恒久的历史积淀过程, 也是随着时代而接续富厚的过程. 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具有:①民族性特点②时代性特点③先进性特点④多样性特点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6.学习航天精神, 要求我们青年学生:①普及科学常识②弘扬科学精神③崇尚科学、激劝创新④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中国人能够在人类探索外层空间的伟大奇迹中有所创造、有所作为, 为促进人类科技提高, 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高尚奇迹做出应有的贡献. 据此答复7—9题.7.近年来, 我国政府重视航天奇迹的发展, 对航天奇迹实行了投资政策倾斜和其他政策措施. 这一事实表明国务院具有:①组织社会主义经济扶植的职能②协调人民内部利益关系的职能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扶植的职能④拟定法律和政策的职能A.③④B.①②C.②③D.①③8.我国重视航天奇迹的发展, 是基于:①综合国力竞争的需要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的的需要③扶植惠及全体中国人民的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④实现外太空军事化的需要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9.我国政府主张和平操纵太空, 说明了:A.维护天下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B.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基立场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根基准则D.对外开放是我国的根基国策10.载人航天精神, 是艰苦奋斗的精神. 历尽千难成伟业, 人间万事出艰辛. 这启示我们:A.要掌握适度原则, 坐等时机B.应抓住时机接续促成抵牾双方的转化C.办事情应抓住时机, 促成飞跃D.要筹办走崎岖的道路11.中国航天工程的成功实践报告我们, 无论已往、此刻仍是未来, 艰苦奋斗永久是我们战胜统统难题、夺取奇迹胜利的重要法宝. 这说明:A.现有物质, 后有意识, 物质决意意识B.施展主观能动性是取得奇迹成功的重要身分C.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D.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巨大的鞭策作用12.我国航天工程在对照短的时间里接续取得历史性突破, 一个极其重要的缘故在于, 中国航天人敢于攻坚、勇于创新.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理论创新是实践的根本, 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成果B.实践根本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D.创新是一个国家旺盛发达的不竭动力13.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 从飞船设计、火箭改进、轨道控制、空间应用到测控通信、航天员练习、发射场和着陆场等方案论证设计, 都瞄准天下先进技术, 确保工程一路步就有强劲的后发优势, 关键技术就能与天下先进水平并驾齐驱, 局部还有所逾越. 这些重大突破, 使我国在一些重要技术领域达到了天下先进水平.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常识, 说明嫦娥三号成功发射的缘故.14.航天精神是无私奉献的精神. 我国航天奇迹的扶植者, 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创立了卓越功勋的团队. 中国航天人勇敢地肩负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神圣使命, 为了祖国的航天奇迹, 淡泊名利, 冷静奉献. 他们献出了青春年华, 献出了聪慧才智, 献出了热血汗水, 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1航天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有什么关系?(2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你对弘扬民族精神的看法.参考答案:1.C2.A3.C4.A5.A6.C7.D8.A9.A 10.D 11.B 12.A13.(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 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看法看问题. 从飞船设计、火箭改进、轨道控制、空间应用到测控通信、航天员练习、发射场和着陆场等方案论证设计, 都是彼此联系的 , 因而都要瞄准天下先进技术.(2主要抵牾在事物的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 对事物发展起决意作用, 要求我们办事情要抓重点, 集中力量解决主要抵牾. 中国航天人知难而进, 在重重难题面前百折不挠, 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胜了各种难以想象的难题, 使关键技术能与天下先进水平并驾齐驱.(3辩证的否定观以及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 接续进行创新. 我国航天工程在对照短的时间里接续取得历史性突破, 一个极其重要的缘故在于, 中国航天人敢于攻坚、勇于创新.14.(1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扶植期间的富厚和发展;航天精神展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根基内涵.(2①中华民族精神, 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异文化传统之中, 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支撑中华民族生计、发展的精神支柱, 鞭策中华民族走向繁荣, 强盛的精神动力, 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面临天下范畴各种思想文化的彼此激荡, 要使全体人民始终连结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必须高举民族精神的火炬, 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扶植极为重要的任务.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定要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接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是对峙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读我国成功发射高分三号03星作文有感
![读我国成功发射高分三号03星作文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41248ee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4d.png)
读我国成功发射高分三号03星作文有感北京时间2日凌晨2点17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送入太空。
2时21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张振中宣布:“根据北京中心计算结果,嫦娥三号探测器已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现在我宣布,嫦娥三号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虽已是凌晨,但无数人仍守候在电脑前、电视机前,加油、欢呼和祝福。
所有的等待都很值得,所有的欢愉都很真实,所有的祝福也都真诚。
从20xx年10月发射嫦娥一号,到20xx年10月发射嫦娥二号,再到如今发射嫦娥三号,短短6年里我国的探月工程迈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坚实步伐。
嫦娥三号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个是实现月面软着陆,二是实现月面巡视勘察。
众所周知,我国月球探测分为三个阶段,即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探测和人类在月球短暂驻留的月球基地建设。
正在进行的无人月球探测,规划为“绕、落、回”三期。
探月工程一期的任务是实现环绕月球探测。
探月工程二期的任务是实现月面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包括嫦娥二号、三号、四号3次任务。
按照规划,我国有望在20xx年前实现月球无人采样返回,从而完成无人探月工程“绕、落、回”三个探测阶段,为下一步载人探月奠定基础。
载人探月,无疑更激动人心,但没有一步步的铺垫,哪有激动人心的未来?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登陆月球,踏上月表后所说的“个人一小步,人类一大步”,至今传为经典,可以确信在不远未来,中国人也会踏上月表。
嫦娥奔月,“玉兔”相随。
何谓“玉兔”?玉兔号月球车。
谁取的名字?网友。
有媒体报道了嫦娥三号月球车的全球征名细节:自9月25日征名至10月25日征名提交截止,共收到提交名称5。
3万余个。
提交征名者包括在校学生、退休老人、工人、农民、科技工作者、军人及旅居海外华人。
10天共收到有效投票344。
5万张,其中玉兔号近65万张,得票第一。
经终审评审,我国第一辆月球车命名为“玉兔号”。
我国在宇宙探索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有哪些知识讲解
![我国在宇宙探索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有哪些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a8fdc882c1c708a1284a44f5.png)
我国在宇宙探索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有哪
些
我国在宇宙探索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有哪些:
答:1、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2、1999年,神舟一号宇宙飞船发射。
3、2003年,神舟五号载着杨利伟遨游太空。
神舟五号是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
4、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升空。
5、2013年12月2日凌晨1时30分中国成功发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
6、我国已成为继俄、美之后的第三航天大国。
中国航天大事记:
⏹东方红一号1970年4月24日发射
⏹东方红二号1984年4月16日发射
⏹东方红三号 1997年5月12日发射
⏹神舟一号 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发射
⏹神舟二号 2001年1月10日发射
⏹神舟三号(首次载动物航天)2002年3月25日发射
⏹神舟四号 2002年12月30日凌晨零时四十分发射
⏹神舟五号(首次载人航天)2003年10月15日九时许发射
⏹神舟六号 2005年10月12日九时发射
⏹神舟七号(首次出舱活动)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
⏹天宫一号(首个宇宙空间站)于2011年9月29日发射升空
⏹神舟8号2011年11月1日发射 3号凌晨三点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
神舟九号(未来,不载人,与天宫一号、神舟八号对接)神舟十号(未来,载人,与天宫一号、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对接,首个宇宙空间站正式开始运作)。
嫦娥工程的发展历程
![嫦娥工程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79492e71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6c.png)
嫦娥工程的发展历程嫦娥工程的发展历程嫦娥工程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CASC)于2004年启动的一个月球探测计划,旨在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软着陆、巡视和返回。
经过多年的发展,该计划已经成为中国深空探测的代表性项目之一。
一、探月一号2007年10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探月一号。
该探测器由三个部分组成:轨道器、着陆器和巡视器。
其中,轨道器负责绕月运行并传输数据,着陆器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软着陆,并开展了一系列科学实验,巡视器则成功完成了对月球表面的摄影和勘测任务。
二、嫦娥一号2007年12月14日,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
该任务是中国首次向太空发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器,并且也是第一个以“嫦娥”命名的航天项目。
该卫星主要由轨道器和巡视器两部分组成,其任务是对地球进行高分辨率遥感观测和科学研究。
三、嫦娥二号2010年10月1日,中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二号。
该任务是中国首次实现月球环绕器和着陆器一起发射,并且也是中国第一次向月球送回样品。
嫦娥二号着陆器成功降落在月球表面,开展了多项科学实验,并且还成功将样品送回地球供科学家研究。
四、嫦娥三号2013年12月2日,中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三号。
该任务是中国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巡视车探测的同时进行,并且也是中国第一次在月球上设置了一个中继卫星。
嫦娥三号巡视车成功驶入月面并开展了多项科学实验,轨道器和中继卫星则为巡视车提供了通信和数据传输支持。
五、嫦娥四号2018年12月8日,中国成功发射了嫦娥四号。
该任务是人类历史上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探测器,并且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月球背面开展科学研究的探测器。
该任务由着陆器和巡视车两部分组成,其主要任务是对月球背面进行科学探测和勘测。
六、嫦娥五号2020年11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五号。
该任务是中国首次实现月球采样返回,并且也是人类历史上首个近45年内从月球上取回的样品。
该任务由轨道器、着陆器和返回器三部分组成,其主要任务是在月球表面采集土壤样品,并将其带回地球进行科学研究。
中国圆梦月球的故事
![中国圆梦月球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27fe55d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08.png)
中国圆梦月球的故事中国圆梦月球的故事始于2013年,当时中国国家航天局宣布启动了“嫦娥”探测器项目。
该项目的目标是在不久的将来将中国的探测器送往月球,进行详细的探测与研究。
经过多年的精心筹备和技术研发,中国在2013年成功发射了首枚嫦娥三号探测器。
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将探测器送往月球的国家。
嫦娥三号探测器在2014年成功着陆在月球表面,成为继1976年苏联之后,首个成功实现软着陆的国家。
它不仅将中国的航天技术水平推向了新的高度,也为全球航天事业树立了中国的地位。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中国相继发射了嫦娥四号以及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现了历史性的成就。
嫦娥四号在2019年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成为世界上首个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探测器。
而嫦娥五号则更进一步,于2020年成功将月壤样本带回地球。
这是自1976年苏联月球探测项目以来,首次有国家成功带回月球样本的壮举。
中国圆满完成了这一任务,这表明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实力和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沿。
中国的“嫦娥”探测器项目的成功,不仅展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强大实力,还为人类的探索和认识月球的未来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信息。
这些数据和信息将有助于我们对月球的地质结构、资源储量以及对地球的影响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不仅如此,中国还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进行航天技术的交流和合作。
中国与欧洲空间局在探测技术和数据共享方面有着广泛的合作。
这种国际合作不仅有助于推动航天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全球航天事业的繁荣与进步。
中国圆梦月球的故事,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故事。
中国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创新,成功探索了月球的神秘之处,并展现了自身强大的航天技术和实力。
这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里程碑,也是全人类共同进步的标志。
中国太空方面的成就
![中国太空方面的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5cfc4b67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2.png)
中国太空方面的成就近年来,中国在太空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展示了中国在科技创新和国家发展方面的强大实力。
以下是中国太空方面的一些重大成就。
一、载人航天中国自2003年开始进行载人航天计划,成功发射了多次载人飞船。
2003年,中国首次实现了载人航天的壮举,发射了神舟五号飞船,并成功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
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能够实现载人航天的国家。
此后,中国陆续发射了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神舟九号等多次载人航天任务,为中国未来在太空探索和载人航天方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月球探测中国积极投入了月球探测的工作,并取得了重大突破。
2013年,中国成功发射嫦娥三号探测器,并成功实现了月面软着陆。
这是中国首次在月球表面实施探测任务,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成功实现月球着陆的国家。
2019年,中国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并成功实现了月背着陆和巡视探测任务,这是世界上首次在月背着陆的探测任务。
三、空间实验室中国的空间实验室计划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2011年,中国发射了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成功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试验。
2016年,中国发射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了多项科学实验和技术验证任务。
这些空间实验室的成功发射和运行,为中国未来建设空间站奠定了基础。
四、导航卫星系统中国积极发展自己的导航卫星系统,已经建成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2016年,中国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导航卫星系统命名为“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并开始向全球提供导航服务。
目前,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了高精度的导航定位服务,成为世界上四大导航卫星系统之一。
五、火箭技术发展中国在火箭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2016年,中国成功发射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这是中国目前最大的运载火箭,具备将更大质量的载荷送入太空的能力。
此外,中国还在研发中的长征八号火箭具备可重复使用的能力,将进一步降低太空发射的成本,推动中国在太空领域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12月3日,星期二,多云,气温6℃-17℃。
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三号”探测器
今天凌晨1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
“嫦娥三号”将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为我国探月工程开启新的征程。
运载“嫦娥三号”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完全按照“零窗口”准时发射。
火箭飞行19分钟后,器箭分离,“嫦娥三号”顺利进入近地点高度21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6.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
2时18分许,太阳翼展开。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张振中随即宣布:“嫦娥三号”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嫦娥三号”奔月飞行约需112小时,在此期间将视情况进行轨道修正。
预计探测器将于12月6日飞行至月球附近,实施近月制动,进入100×100公里的环月圆轨道。
按照计划,“嫦娥三号”将于12月中旬择机在月球虹湾地区实现软着陆,开展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月表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源调查、地球等离子体层探测和月基光学天文观测等科学探测任务。
“嫦娥三号”探测器由着陆器和巡视器(也叫月球车)组成。
和地球一样,月球上也有开阔的平地、高原,连绵不断的山脉,陡峭的崖壁,以及幽深的大沟。
搭载在“嫦娥三号”上各种探测仪器能够让这些高山、岩石“开口说话”,从它们身上读出月球的历史故事。
在月球上,除悬崖峭壁之外,几乎所有月面都覆盖着一层厚厚的月壤。
这些月壤主要由频繁撞击所产生的岩石碎屑、粉末等溅射物经过46亿年的累积形成,月壤下可能隐藏着人类所需要的宝藏,例如可供人类长期使用的清洁、安全、高效的核聚变燃料氦3。
跟随“嫦娥三号”落月的测月雷达、红外成像光谱仪以及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将在月球进行实地勘探,探明月球表面的物质成分以及可利用资源。
“嫦娥三号”的着陆器上搭载了两个观测仪器——月基光学望远镜和极紫外相机,它们将把月球作为平台,观测太空深处以及地球空间环境。
除了巡天,“嫦娥三号”还会观察它的故乡,在月球上观察地球的等离子体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