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章节复习要点(5)

合集下载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复习要点(修订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复习要点(修订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复习要点第1章导论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区别(对外贸易着重于一个特定国家,国际贸易着重于世界各国)对外贸易,是指一个特定的国家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活动,又称国外贸易、进出口贸易或输出入贸易。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活动,也是各国(地区)经济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趋势。

贸易条件:净贸易条件,简称贸易条件,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比率,所以,贸易条件又被称为“进出口交换比价”或简称“交换比价”。

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简称外贸依存度,又称外贸系数。

它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对外贸易额在其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构成,表示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出口商品流向和进口商品来源,并反映该国同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各国、各个国家集团、世界各洲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即世界贸易国别分布和洲别分布状况。

转口贸易:转口贸易是间接贸易的主要表现形式。

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贸易,对第三国来说就是转口贸易。

H—O理论的主要内容(H—O模型也称为要素配置模型或要素禀赋模型)1、H—O理论基本观点(1)国际贸易发生成因。

两国生产要素禀赋的比例不同和不同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要素比例不同。

(2)分工原则。

劳动丰富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相反,资本丰富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

(3)贸易利益:双赢。

(4)政策取向:自由贸易与完全竞争。

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是指同一产业内的产品在两国间相互进口与出口。

产业内贸易理论解释1、来自需求方面的解释——收入、偏好相似(1)一种新产品首先是为满足本国(代表性)需求而生产,只有当新产品发展到一定程度,国内市场有限时才出口到国外。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章节复习要点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章节复习要点

在国际私法上关于合同的准据法有哪几种理论?对于什么是合同的准据法有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合同的准据法就是那个在客观上最适合于解决合同的成立及效力等问题的法律(合同准据法上的“客观论”)。

冲突法:是在各国民事法律规定不同而发生法律冲突的情况下,指定以何种法律作为调整某一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标准的法律适用法。

何谓法律适用条款?当事人双方就交易的内容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在合同之中。

这些权利义务通常表现为合同的条款。

合同条款除标的物、价格、运输、保险、支付、商检、免责条款外,还有法律适用条款,内容为“本合同适用XX国法律”。

当事人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应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经过协商,在合同就其应适用的法律做出规定,以便于合同的履行及争议的解决。

在国际贸易合同中,怎样确定法律适用条款?法律适用条款的确定是当事人双方在合同签订中自由选定的。

当事人可以根据合同性质、类型等实际情况自主选择适用解决合同纠纷(可能出现)的法律并达成一致,可以选择当事人所在国共同参加的国际公约,也可以是一方国家的法律或者国际惯例。

但是有的国家法律规定,当事人选择适用法律时,只能选择体法而不能是冲突法。

意思自治原则的作用。

一般认为具有下述两个方面的好处:1. 有利于当事人预见法律行为的后果和维护法律关系的稳定性,在商业领域里,这是当事人所特别期望的。

2. 在当事人缔结合同时便将适用于合同的法律确定下来,有利于在一旦发生争议时,使争议能得到迅速的解决。

处理一个涉外民事案件,必须解决什么法律问题?一个是解决法律适用问题,即或者应根据冲突规范去适用某一国的一个实体法作准据法,或者直接适用国内法或条约中实体规范来确定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另一个是解决管辖权问题,即国内法院应不应该受理这一案件。

涉外民事案件管辖权的'意义。

1. 管辖权的存在是一国法院审理一个案件的前提条件。

2. 涉外民事案件管辖权的确定常常关系到实体法的适用,从而直接影响一个案件的审理结果。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复习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复习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复习国际贸易是不同国家之间买卖商品和服务的交流和交易行为。

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是国际贸易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基础,对于了解国际贸易的原理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复习。

一、国际贸易理论1.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认为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的优势产品,通过贸易实现互利互惠。

2.相对优势理论:由大卫·里卡多提出,认为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的相对优势产品,通过贸易实现互利互惠。

3.比较优势理论:是相对优势理论的扩展和发展,认为相对优势是相对而言的,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上都不具备绝对优势,仍然可以从贸易中获益。

4.要素禀赋理论:由赫克歇尔-奥林斯提出,认为贸易是由于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等)的不同而产生的。

5.因素比较优势理论:是要素禀赋理论的发展,认为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要素比较优势的产品。

6.新贸易理论:强调技术、经济规模、国内市场的重要性,并通过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模式。

7.营销理论:包括国际市场划分、市场定位、市场细分等,帮助企业在国际市场中进行市场营销。

二、国际贸易实务1.贸易政策:包括关税政策、非关税壁垒政策、贸易协定等,涉及国家对进出口产品和服务的监管和管理。

2.国际贸易规则:通过国际组织(如WTO)制定的规则和协议,保障贸易的公平、公正和自由。

3.贸易支付方式:包括信用证支付、托收支付、电汇支付等,涉及买卖双方的资金结算和信用风险管理。

4.贸易融资:包括进口融资、出口融资和供应链融资等,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管理。

5.海关通关:包括进口通关和出口通关,涉及海关手续、报关单、报关行等,确保货物顺利进出口。

6.市场准入:涉及到产品认证、标准检测、质量控制等,确保产品能够进入目标市场并符合该市场的要求。

7.地区经济合作:如区域贸易协定、自由贸易区、经济合作组织等,促进区域内国家间的贸易和经济合作。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重点知识点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重点知识点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重点知识点1.国际贸易理论1.1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它强调各国应该根据各自的生产成本和效率优势来确定产业结构,实现互利的国际贸易。

1.2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关税是进口和出口商品所征收的税费,它可以用来限制进口、保护国内产业。

非关税壁垒包括配额限制、进口许可证、反倾销措施等,它们通过限制进口数量和提高进口成本来保护国内产业。

1.3汇率与贸易汇率是一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的兑换比率,它对国际贸易有重要影响。

汇率的变动会影响商品价格、进出口的盈亏以及国际收支平衡。

2.国际贸易实务2.1贸易方式与贸易方式的选择贸易方式包括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直接贸易是指买方和卖方直接进行货物或服务的交换,间接贸易则需通过代理商或贸易商进行交易。

选择合适的贸易方式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2国际支付方式国际支付方式有信用证、托收、电汇等。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支付方式,它提供了对卖方付款的保障,并可以减少交易中的风险。

2.3国际贸易的融资方式国际贸易的融资方式包括自筹资金、贸易信贷、国际金融市场融资等。

选择适合的融资方式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

2.4国际贸易的风险管理国际贸易涉及的风险包括政治风险、汇率风险、信用风险和物流风险等。

企业应采取适当的保险措施、合理规避风险,以保证贸易顺利进行。

2.5国际贸易政策与组织国际贸易政策包括关税政策、贸易壁垒政策等。

国际贸易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WTO)等是为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公平化而成立的组织,它们制定了一系列规则和准则来推动国际贸易发展。

以上是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一些重点知识点,它们可以帮助理解国际贸易的原理、规则与实践。

掌握这些知识对于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的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国际贸易理论及实务知识点复习总结

国际贸易理论及实务知识点复习总结

国际贸易理论及实务知识点复习总结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流和交易。

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是国际贸易领域的基础知识,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对于理解和应用国际贸易规则和实际操作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的知识点复习总结。

一、国际贸易理论部分:1.比较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认为国际贸易存在的原因是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生产成本优势,通过专业化和贸易可以提高各国的经济效益。

2.全要素生产力理论:由贝克尔和李嘉图提出,认为国际贸易存在的原因是不同国家的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的相对丰富性不同,通过专业化和贸易可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3.投入产出分析理论:由莱昂傅尔提出,认为国际贸易是一种通过消除生产要素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方式,通过计算产出中各要素的投入量和价值,研究国际贸易的效益和成本。

4.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理论:关税是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非关税壁垒包括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反倾销措施等。

这些壁垒的存在会影响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程度和效益。

5.汇率理论:汇率是一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的兑换比率,包括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汇率的变动会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如汇率升值会降低出口竞争力,降低汇率会提高出口竞争力。

二、国际贸易实务部分:1.国际贸易政策:包括关税政策、贸易保护政策和贸易自由化政策。

了解不同国家的贸易政策对于开展国际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2.贸易合同和支付方式:贸易合同是国际贸易的法律依据,包括进口合同和出口合同。

支付方式包括信用证、托收和跟单托运等。

3.贸易术语:贸易术语是国际贸易交流和交易的工具,如FOB、CIF、DDU等。

了解和正确使用贸易术语对于国际贸易操作十分重要。

4.贸易风险管理:贸易风险包括政治风险、汇率风险、信用风险和运输风险等。

通过风险管理和保险可有效降低贸易风险。

5.国际贸易组织和协定:包括世界贸易组织(WTO)、区域贸易协定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U)、双边贸易协定等。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期末复习重点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期末复习重点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期末复习重点一、国际贸易理论1. 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主要观点是每个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自身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并通过国际贸易实现互利互惠。

这一理论强调了国际贸易的积极作用,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和福利。

2. 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由大卫·李嘉图提出的,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商品上都有绝对优势,国际贸易仍然可以使各国从中受益。

比较优势理论强调了各国应该专注于生产自身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商品,并通过贸易来提高经济效益和福利。

3. 因素禀赋理论因素禀赋理论是由埃利·赫克歇尔和贝尔纳德·奇尔多克提出的,认为国际贸易的模式取决于各国因素禀赋差别。

比如,劳动密集型的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劳动密集型的商品,而资本密集型的国家则应该专注于生产资本密集型的商品。

4. 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是由保罗·克鲁格曼和埃文·琼斯提出的,强调了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新贸易理论认为,国家可以通过不同iated的产品差异和规模经济来获得竞争优势,从而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益。

5. 其他国际贸易理论除了上述几个主要的国际贸易理论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经济学家提出的理论,如国际产品周期理论、洛克模型等。

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国际贸易的特点和原因,对于分析和理解国际贸易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国际贸易实务1. 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影响国际贸易的政策措施。

包括关税政策、非关税壁垒政策和贸易便利化政策等。

了解国际贸易政策对于企业决策和国际贸易环境的把握非常重要。

2. WTO规则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国际贸易的综合性组织,负责制定和推行国际贸易规则。

了解WTO的功能、原则和成员国等方面的知识对于参与国际贸易的企业和个人非常重要。

3. 跨境贸易支付与结算跨境贸易支付与结算是指在国际贸易中涉及到的货款的支付和结算问题。

自考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高频考点

自考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高频考点

目录第一章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1)第二章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2)第三章对外贸易政策及理论依据 (2)第四章国家实施贸易政策的措施 (3)第五章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 (4)第六章区域经济一体化 (4)第七章世界贸易组织 (5)第八章国际贸易术语与价格 (5)第九章国际货物买卖中的标的物 (6)第十章国际货物运输 (6)第十一章国际货物运输保险 (7)第十二章国际贸易货款的收付 (8)第十三章国际贸易争议的预防与处理 (9)第十四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磋商与订立 (9)第十五章进出口合同的履行 (10)第十六章国际贸易方式 (10)★★★★使得世界贸易带有浓重的殖民色彩。

3、地理大发现及随后的殖民扩大与贸易推动了洲际之间的贸易,初步形成了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当时的贸易流向基本是:(1)欧洲向美洲出口制造品,主要包括纺织品、金属制品、家具、家庭用品等;(2)非洲向美洲输出奴隶;(3)美洲向欧洲输出黄金、白银、烟草、棉花等;(4)欧洲从亚洲进口的仍然是丝织品、香料、茶等。

4、实际上,地理大发现后,国家之间的贸易已经从单纯的互通有无转向牟利性质的商业交换行为,但是决定商品流向的仍然是各国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生产技能。

第二章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第三章对外贸易政策及理论依据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①投资乘数原理:凯恩斯认为一国投资量的变动(增加或减少)与国民收入的变动之间客观存在着一种依存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投资乘数或倍数。

由投资而引发的国民收入变动往往几倍于投资量的变动,其倍数的大小取决于该国的“边际消费倾向”。

②对外贸易乘数原理,这里投资乘数或对外贸易乘数,我们假定为K,它的计算公式为: K=1/(1-边际消费倾向)当边际消费倾向为0时,乘数为1;当边际消费倾向为1时,乘数为∞;当边际消费倾向为1/2时,乘数为2。

现在设△Y代表国民收入的增加额,△I代表投资增加额,△X代表出口增加额,△M代表进口增加额,K代表乘数。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重点整理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重点整理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重点整理第一篇: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重点整理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它是由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构成,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外贸易量是为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并能准确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数量化而确立的一个指标,它能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的实际规模.具体计算是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而确定的价格指数去除报告期的出口或进口总额,得到的是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叫作报告期的对外贸易量。

总贸易体系与对外贸易体系:总贸易体系又称一般贸易体系,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凡是进入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记为进口,凡是离开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计为出口;对外贸易体系则是以货物经过结关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国际货物贸易是指在国际市场上货物的交换,以获取利润为目的,受国际分工的影响。

国际货物贸易分为10大类: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0);饮料和烟类(1);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粗原料(2);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3);动植物油脂及油脂(4);未列名化学品及有关产品(5);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6);机械及运输设备(7);杂项制品(8);没有分类的其它商品(9);服务贸易是指: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商业存在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自然人的存在提供服务。

对外贸易依存度:以一国对外贸易额同该国GNP或GDP比率来表示,用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

国际分工的含义: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过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

它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影响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1)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生产和发展的基础;(3)资本流动,特别是战后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发展成为国际分工向广度、深度、多层次发展的重要力量;(4)上层建筑可以推进或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自考 0014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复习重点

自考 0014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复习重点

自考0014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复习重点参考教材:《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主编冷柏军张玮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参考真题:2017-2021年真题第1章导论 (4)一、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4)二、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5)第2章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5)一、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 (5)二、当代世界市场的构成与运行 (6)三、世界市场价格 (7)第3章对外贸易政策及理论依据 (7)一、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7)二、重商主义 (7)三、自由贸易 (7)四、保护贸易(201904多选) (8)第4章国家实施贸易政策的措施 (9)一、关税措施 (9)二、非关税措施(201804单选) (9)三、贸易促进措施 (10)第5章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 (11)一、贸易条约与协定概述 (11)二、贸易条约与协定的种类 (11)第6章区域经济一体化 (12)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12)二、主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13)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14)第7章世界贸易组织 (14)一、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本原则 (14)二、世界贸易组织 (14)第8章国际贸易术语与价格 (15)一、有关国际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202010单选) (15)二、FOB术语——装运港船上装货,后接装运港(201804单选) (16)三、CFR术语——成本加运费,后接目的港(201804单选) (16)四、CIF术语——成本、保险费加运费,后接目的港 (16)五、FAS术语——装运港船边交货,后接装运港(202010单选) (17)六、EXW术语——工厂交货,后接指定地点(202110单选) (17)七、FCA术语——货交承运人,后接指定地点(202008单选) (18)八、CPT术语——运费付至,后接目的地 (18)九、CIP术语——运费、保险费付至,后接指定目的地 (18)十、DAT术语——运输终端交货,后接指定港口或目的地的运输终端 (19)十一、DAP术语——目的地交货,后接指定目的地 (19)十二、DDP术语——完税后交货,后接指定目的地 (19)十三、佣金的计算(202010计算)(202008计算)(201810计算)(201704计算) (20)十四、折扣的计算 (20)十五、价格条款的制定 (20)第9章国际货物买卖中的标的物 (20)一、表示商品品质的方法 (20)二、商品的计量单位 (21)三、重量的计算方法 (21)四、数量机动幅度的规定 (22)五、商品包装的种类 (22)六、运输包装上的标志(201710多选) (22)七、合同中的包装条款 (22)第10章国际货物运输 (22)一、海洋运输 (22)二、铁路运输 (23)三、航空运输 (23)四、集装箱运输与国际多式联运 (23)五、公路、内河、邮政和管道运输。

(完整版)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考试重点整理

(完整版)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考试重点整理

理论部分:第一章概论1、总贸易体系: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我国采用的是总贸易体系。

2、专门贸易体系:是以货物经过结关作为统计进出口标准。

(关境)3、国际贸易额:又称国际贸易值,是用货币表示的反映一定时期内世界贸易规模的对外贸易总额,它能反映出某一时期内的贸易总金额。

世界出口货物总额小于世界进口货物总额。

国际贸易额是单指世界出口货物总额。

4、国际贸易量:是为了剔除了价格变动影响,能准确反映国际贸易的实际数量,而确立的一个指标。

国际贸易量=国际贸易额/价格指数5、贸易差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称贸易差额。

贸易顺差,出超;贸易逆差,入超;贸易平衡。

>0 出超Net Export出口总额-进口总额=0 贸易平衡<0 入超Net Import6、贸易条件: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

表示出口一单位实物可交换多少单位的外国商品。

当年贸易条件系数=(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大于100该国贸易条件改善,小于100贸易条件恶化。

7、对外贸易依存度: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值与该国同时期国民(国内)经济生产总值的对比关系。

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外贸政策,国内市场。

8、对外贸易依存度:Z=(X+M)/GDP×100%出口依存度公式为:Zx=X/GDP×100%进口依存度也称市场开放度,公式为:Zm=M/GDP×100%第二章国际自由贸易理论(重点30-40分)1、重商主义:15一l7世纪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它追求的目的就是在国内积累货币财富,把贵重金属留在国内。

早期被称为重金主义;晚期:贸易差额论,保证贸易出超,以达到金银流入的目的。

►►简答:中国和日本都是新重商主义国家,有无道理?答:重商主义是指中世纪末期西欧、南欧国家从封建制度转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

其基本内容是:财富就是货币,货币即财富;财富的直接源泉是流通领域;一个国家财富必不可少的是金银等贵金属,如果它没有贵金属,就必须通过贸易来取得,对外贸易必须保持顺差。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复习要点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复习要点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复习要点•为什么说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的决定性因素?P141、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2、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3、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国际分工的形式、广度和深度。

4、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国际分工产品内容。

•影响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P14-151、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的决定性因素2、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3、资本流动,特别是战后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发展成为国际分工向广度、深度、多层次发展的重要力量。

4、上层建筑可以推进或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简述自由贸易理论的主要论点 P64①自由贸易可以形成互相有利的国际分工。

②扩大国民的实际收入。

③自由贸易可以阻止垄断,加强竞争,提高经济效益。

④自由贸易有利于提高利润率,促进资本积累。

•简述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P18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生产优势最大或劣势最小的产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由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两利取其重,两劣取其轻。

)简述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 P22每个区域或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应该生产和输出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输入稀缺要素密集的商品。

该理论还分析了国际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反作用,说明国际贸易不仅使国际间商品价格趋于均等化,还会使各国生产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即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

•简述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内容 P34美国经济学家格鲁贝尔等人在研究共同市场成员国之间贸易量的增长时,发现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大量属于产业内同类产品的贸易.因而对产业内贸易进行研究,解释产业内同类产品贸易增长特点和原因.他们认为当代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大致可分为产业间产品贸易和产业内产品贸易两大类. 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原因和主要制约因素有:第一:同类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基础;第二:规模经济收益递增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原因;第三:经济发展水平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制约因素•简述二战后至70年代贸易自由化的表现 P65①大幅度削减关税A、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员国范围内大幅度地降低关税。

(完整word版)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重点知识点

(完整word版)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重点知识点

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泛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

2.对外贸易:指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的商品,劳务,技术等的交换活动。

3.对外贸易依存度: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贸易值与该国同时期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对比关系。

4.关税:是进出口商品在通过一国的关境时,该国政府设置的海关对进出口商品所征收的一种税。

5.进口配额:又称进口限额,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

6.“自动”出口配额制:又称自动限制出口,是出口的国家或地区由于进口国家或地区的要求和压力,自动规定在某一段时期内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额。

7.出口信贷:是出口国为了支持和扩大本国商品的出口,加强国际竞争能力,以对本国的出口给予利息补贴并提供信贷担保的方式,鼓励本国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或外国出口商提供利率较低的贷款,以解决本国出口商的资金周转的困难或满足外国进口商对本国出口商的支付货款需求的一种融资方式。

8.出口补贴:一国政府为了使出口的货物在价格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在某些货物出口时给予出口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

9.倾销:是一国或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其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将其产品抛售至另一国家或地区市场的行为。

10.贸易术语:是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形成的,它是用来表示商品价格构成,说明交货地点,确认风险,责任,费用的划分等问题的专用术语。

11.汇票:是一方向另一方签发,要求受款人在见票时或于未来某一确定时间或可以确定的时间,对某人或其指定或来人支付一定金额的无条件的书面支付命令。

简答:1.比较利益学说的主要内容:即使一个国家的各个行业的生产都缺乏效率,没有低成本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仍可能获得利益。

而另一个国家的各个行业的生产都有效率,成本比国外同行也都低,通过国际贸易可获得更大利益。

所谓比较利益,是指在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贸易模式里,贸易一方两种商品都处于劣势,而贸易另一方两种商品都处于优势,通过贸易双方获得的利益。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章节知识点汇总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章节知识点汇总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章节知识点汇总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第一节绝对优势理论一、绝对优势理论概述绝对优势理论(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又称绝对成本说(Theory of Absolute Cost)、地域分工说(Theory of Territorial Division of Labor)。

该理论将一国内部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推演到各国之间的分工,从而形成其国际分工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是最早的主张自由贸易的理论,由英国古典经济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创立。

二、亚当斯密简介亚当·斯密(1723-1790)是英国产业革命前夕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经济学家。

产业革命是指从工场手工业转向机械大工业的过渡,在这一过程中封建主义和重商主义是实现这一变革的障碍。

亚当·斯密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在他1776年出版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中猛烈抨击了重商主义,鼓吹自由放任,系统的提出了绝对成本说。

亚当·斯密因此成为自由贸易理论的首先倡导者和鼻祖。

三、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一)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

(二)分工的原则是成本的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

(三)国际分工是各种形式分工中的最高阶段,在国际分工基础上开展国际贸易,对各国都会产生良好效果(四)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举例说明:四、绝对优势理论的内容概括在某一同质商品的生产上,一国所消耗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国。

各国应当专业化生产并出口那些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同时进口那些其贸易伙伴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

然后在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进行国际贸易,这样对各国都有利。

简单的说是各国取最优,各国均得利。

五、绝对优势理论简评绝对成本说是科学成分与非科学成分的混合,其正确的方面,是深刻指出了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巨大意义。

各国之间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分工,通过国际贸易使各国都能得利。

国际贸易理论实务复习要点

国际贸易理论实务复习要点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复习重点1、影响国际分工与发展的主要因素2、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的主要容3、大卫嘉图的比较成本说的主要容与评价4、要素禀赋论的主要结论有哪些5、要素禀赋论的主要容有哪些6、简述影响国际价值量变化的主要因素7、什么是贸易条件,有哪些形式,含义是什么8、简述穆勒的相互需求法则9、简述马歇尔的提供曲线法则10、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是什么11、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是什么12、重商主义的主要论点13、二战后至七十年代贸易自由化的表现与特点14、管理贸易产生与发展的现实原因15、管理贸易实现的机制与途径有哪些16、战略贸易理论的基本论点,政策容及评价17、什么是财政关税与保护关税18、关税的名义保护率与有效保护率是什么19、关税的经济效应20、出口信贷的特点21、外汇倾销的含义及条件22、鼓励出口的措施有哪些23、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经济特区的措施有哪些24、贸易条约与协定的容结构25、最惠国待遇条款适用围26、国际商品协定的容27、商品综合方案的容28、区经济一体化产生与发展的原因29、欧盟的成立与发展30、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是什么31、关税同盟的动态效果是什么32、什么是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33、关贸总协定GATT的职能34、WTO的职能35、WTO的基本原则36、WTO的贸易自由化原则怎样理解37、WTO的决策方式38、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特点39、发盘应具备什么条件40、构成有效接受的条件41、书面合同有哪些类型42、根据《INCOTERMS2000》,采用FOB术语,买卖双方应承担的基本义务43、试问CPT与CFR有什么异同44、根据《INCOTERMS2000》,各种术语的各自的交货地点,风险转移界限,费用的承担方是什么?45、适于水上运输方式的术语有哪些?46、订立品质条款应注意哪些问题?47、重量的计算方法有哪些48、商品包装的种类有哪些?49、运输包装的标志有哪些?运输标志容有哪些?50、海洋运输的特点?51、规定装运时间应注意的事项?52、规定装运港与目的港应注意的事项?53、提单各类有哪些?54、共同海损的含义及构成条件?55、除外责任的容56、合同中的保险条款容57、信用证当事人有哪些?58、信用证的特点?59、行使追索权应具备什么条件?60、托收方式的利与弊?61、引起的争议的原因有哪些?62、援引不可抗力条款处理事故时应注意的事项?63、仲裁的形式与作用64、仲裁条款的容65、银行与进出口公司审证的容66、我国出口结汇办法有哪些?67、出口合同履行应做哪些环节的工作?68、包销的含义及优缺点69、拍卖的含义与优缺点70、寄售的特点71、寄售的优缺点72、补偿贸易的种类73、对外加工业务的作用74、对外加工装配业务的成交方式75、对外加工合同的主要容76、谈判人员应具备的素质77、谈判资料的政策容78、谈判过程有哪些阶段?79、妥协让步的原则与方式80、谈判战略有哪些?计算练习题:1、某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10000亿美元,商品进口贸易额为600亿美元,出口贸易额为400亿美元,问:①该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是多少?②该国的出口依存度是多少?③该国的进口依存度是多少?2、甲乙两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为1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对外贸易额分别为200亿美元和400亿美元。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自考重点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自考重点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自考重点一、引言国际贸易是各个国家之间通过货物、服务和资本等要素的交流和交换的过程。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际贸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国际贸易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之一,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国际贸易的挑战和机遇。

二、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原理1. 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提出的。

该理论指出,每个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其相对优势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来获取其他商品。

比较优势理论的要点包括绝对成本差异和相对生产效率。

通过比较不同国家的成本和效率差异,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国际贸易的互利共赢。

2. 关税与贸易壁垒关税是政府对进口和出口商品征收的一种税费。

通过设立关税,国家可以调整国内市场的供求关系,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剧烈冲击。

贸易壁垒包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如配额、进口许可证、反倾销措施等。

了解和应对关税和贸易壁垒是国际贸易实务的关键要点之一。

3. 汇率和国际支付汇率是一种货币兑换另一种货币的比率。

它对国际贸易有重要影响,影响着贸易双方的成本和竞争力。

国际支付是指国际贸易中货款和资金的结算方式。

了解和把握汇率的波动和国际支付机制对于国际贸易的开展和管理非常重要。

三、国际贸易实务的关键问题1. 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国际贸易中,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合理规划和管理资金能够有效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同时,也需要关注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汇率风险等其他各种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2. 国际贸易规则和标准国际贸易涉及到各国之间的法规和标准差异。

学习和了解国际贸易规则和标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国际贸易中的纠纷和争议。

同时,也需要关注国际贸易组织(如WTO)的政策和规则变化,及时调整和应对。

3. 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是国际贸易实务中的关键环节。

良好的物流管理可以确保货物的准时交付和降低运输成本。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考试要点整理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考试要点整理

名词解释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地区)之间商品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国际分工的结果与表现形式。

又称“世界贸易”。

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指一国对外贸易额占该国GDP的比重,反映对外贸易在该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出口贸易依存度与进口贸易依存度贸易条件:指一国一定时期内出口一单位的商品所能换回的进口商品数量之间的比率。

总贸易:指以国境为标准来统计的货物的进出口情况专门贸易:指以关境为标准来统计的货物的进出口情况比较优势: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某一产品价格上升,导致该产品使用密集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另一种生产要素实际价格下降。

里昂剔夫之谜:1953年里昂剔夫利用投入-产出表对美国1947年的对外贸易实际情况进行验证,发现其实际的情况与H-O理论的结论相反,即美国作为资本丰富、劳动短缺的国家出口的却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产业内贸易:指同一产业内的产品在具有相同或相似生产要素禀赋的国家间进行的贸易,或者说一国在同一产品既有出口又有进口.重叠需求: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

重商主义:在对外贸易上强调少买,严禁货币输出国外,力求用行政手段控制货币运动,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因而又被称为货币差额论。

幼稚产业:指该产业的生产成本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放任自由竞争则亏损,保护则可以充分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最后竞争力提升。

保护、扶植幼稚产业的成本不能超过该产业将来带来的利润。

对外贸易乘数:出口增加国内的有效需求,顺差会对国民收入产生倍数作用,对外贸易乘数的大小取决于一国的边际进口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自由贸易政策:指国家对一国与他国之间的贸易活动不加以直接干预,既不鼓励出口,也不限制进口,使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国际间自由流动。

2019年整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5)

2019年整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5)
反倾销税(Anti—dumpling Duty):是对实行 商品倾销的进口商品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中国的倾销与反倾销现状、原因及对策
非关税措施
是指除关税措施以外的一切限制进 口的措施
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有效性、隐 蔽性和歧视性等特点
非关税措施的主要种类
进口配额: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 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的限制。
由瑞典经济学家伊莱·赫克歇尔和贝蒂尔·俄林提出 内容:“各国要素比例不同,出口丰品,进口稀
品。” 具体分析: 结论:各国进行国际贸易的原因是产品的价格差
别,各国在国际贸易中会生产和输出本国丰裕要 素密集的产品,进口本国稀缺要素密集的产品。 通过贸易最终会使国际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 均等化。 评价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第四章 国际贸易术语
为什么需要国际贸易术语 国际贸易术语的惯例 主要的国际贸易术语
国际上有关贸易术语的惯例
《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 《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
主要的贸易术语
FOB FCA CFR CIF CPT CIP
按照征税目的:财政关税,保护关税 按照差别待遇:进口附加税、普惠制关税、特
惠关税 按照征税的方法和标准 :从量税、从价税、
混合税 和选择税 按照关税有效性和保护程度 :名义关税和有
效关税
倾销与反倾销
倾销(Dump):是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方式 进口(低于国内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并由 此对进口国国内已建立的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损 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的威胁,或者对国内建立 相关产业造成实质阻碍的情况 。
净出口: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在某种 商品大类的对外贸易中,出口量大于进口量的 部分。一般以实物数量来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章节复习要点(5)
完全价格歧视
完全价格歧视指消费者完全了解顾客的支付意愿,并对每位顾客
收取不同价格的情况。

即垄断者对每位顾客收取的价格正好等于他的支付意愿。

市场的全部剩余以利润的形式归于生产者。

二、倾销
倾销(Dumping)是一种价格歧视行为,它是垄断组织在控制国内
市场的条件下,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商品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抛售商品,打击竞争对手以占领国外市场。

倾销的种类
1.偶然或临时性倾销(Sporadic Dumping),即在销售季节终了时,若厂商发现国内有过多存货,而国外需求弹性又较大时,就暂时以比
较低的价格出售商品。

2、间歇性倾销(Intermittent Dumping),即倾销是随时降低货价,但又随时恢复到一般价格,其目的在于:(1)想在国外市场取得立
足点,一旦夺得了国外市场,即迅速提升商品的售价,以挽回倾销时
的减价损失。

这种倾销又被成为掠夺性倾销(Predatory Dumping);(2)
报复国外竞争厂商,以阻止对方倾销。

这种倾销又被称为防卫性倾销(Defensive Dumping);(3)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或将新产品打入市场。

长期倾销
长期性倾销(Long-period Dumping),又称持续性倾销(Predatory Dumping)或国际价格歧视,是国内垄断者为总利润达到化,在国内市场以较高的价格销售商品,而在国际市场以较低的价格销售
商品。

实行长期倾销的条件
(1)采取倾销行为的企业要有一定的控制力,在市场中占有一定的销售份额;(2)企业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面临着不同的需求弹性,即国内市场必须是被运输成本或贸易所阻隔的市场,不容易得到替代品,因而需求弹性小,而国外市场因为容易得到替代品,需求弹性比较大;(3)企业的目的是为了利润化。

三、倾销对各国经济的影响
(一)对进口国经济的影响
1、生产同类和相似产品的厂商遭到竞争;
2、厂商要求政府对出口国厂商征收反倾销税;
3、消费者能买到更便宜的商品。

(二)对出口国经济的影响
1、没有垄断优势的国内厂商会丧失海外市场;
2、倾销零部件使进口国获利,使出口国在制成品上失去一部分市场;
3、消费者不得不忍受高于国际市场的价格,因而蒙受损失。

4、容易被进口国提起反倾销调查,从而使这类商品出口受阻,甚至被永远逐出市场。

(三)对第三国经济的影响
1、同类或相似产品会因为出口国的倾销成功而在进口国失去一部分市场,甚至不得不退出市场。

2、第三国有权提起对出口国的反倾销调查。

(四)经济学家对倾销和反倾销的评价
1、价格歧视能促动国际贸易,是完全合法的行业策略
2、“公平价格”准则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商业活动。

3、反倾销是对法律的愤世嫉俗的一种滥用。

4、倾销也能够消除最初的纯粹垄断,并导致某种水准的竞争。

五、倾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对策
影响:
1、对华反倾销的国家日益增多,2003年中国大陆受到12起反倾销诉讼,WTO 成员中排列第一位。

有美国、澳大利亚、秘鲁、埃及、南非、墨西哥、印度等。

2、我国涉及反倾销商品的种类持续增多,金额持续增加;
3、各国普遍对中国采取不公正的歧视性的裁决办法 ;
4、对华反倾销认定的倾销幅度持续提升。

5、是中国出口的障碍之一。

对策
1、通过加快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宣传中国是市场经济的国家,从而改变替代国的地位。

2、制定反倾销法,增加威慑力。

3、改变商品结构,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品。

4、整顿外贸秩序,避免竞相杀价。

5、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争取公平待遇。

6、增加预警机制,发挥行业作用,企业积极应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