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浅谈屈原和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和继承关系
从浪漫主义的源头看李白的浪漫主义解析
从浪漫主义的源头看李白的浪漫主义(1)任何文学创作,都离不开对前人文化的继承,作为浪漫主义最伟大的诗仙李白,对屈原、庄子又是如何继承的呢?一、从积极浪漫主义屈原方面来看李白的浪漫主义屈原在楚地原始神话和巫觋、工祝有关宗教活动的基础上创造了“楚辞”,他的诗歌《九歌》、《招魂》、《离骚》、《天问》等篇,无一不带着鲜明的神话意识,而在李白的诗歌中,随处可见神话,即或不是神话,却也把它当作神话来描写的情景。
比如《古风十九》中写华山就把华山人格化、神化:“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好一幅优雅缥缈的神女飞天图。
“邀我至云台,高揖卫叔卿”,政治上不得志,信奉道教,长期过着游山玩水、修道炼丹的生活以及对浪漫主义的传承,使李白经常把道教的神仙传说融入诗中,神话构成了李白诗歌离奇瑰丽的浪漫色彩。
我们进一步研究屈原的浪漫神话。
例如《九歌》中诗人叙写了一系列灵光飞扬的自然神形象,因相爱而不得相聚的湘江之神,充满失意而悲哀的“山鬼”,因不能长久地与“美人”聚合而烦恼的河伯……显然这一系列的自然神中隐含着一个重要的文化心理,即“万物有灵”。
既然万物是有灵的,大自然是有灵的,人生的最高境界则应为“天人合一”,人生最大的自由莫过于回归自然。
李白对大自然的那种无比的热爱,其实质即是他天人合一生命观的一种表现。
大自然中,最神奇、最为一个道教徒(李白)所重视的应该算明月了,李白的笔下,几乎随处可见明月的意向。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三个生命体,明月、形体、影子,它们融洽相处得那样亲切自然;“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把我的愁心托付给亲爱的朋友明月、长风,明月与长风和作者融洽无间、天人合一,李白的性灵融合在自然之中,与月一体,与风一体,明月即李白,长风即李白,高山即李白,流水即李白。
从“万物有灵”的角度看,从“回归自然”的角度看,李白的生命是整个宇宙。
回归自然,我记得古代有一句表现回归自然的话——“日月星辰胸中走”,如果李白就是整个宇宙的话,那么,从这个视点出发,我们去体味李白浪漫主义那雄奇的夸张,“疑是银河落九天”、“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白发三千丈”、“黄河之水天上来”、“与尔同销万古愁”等一系列突破时间的、空间的、现实的、理性的思维障碍的夸张,那又有什么奇特的呢?而西方文艺所说的“三个大”又有何难呢?二、从消极浪漫主义庄子方面来看李白的浪漫主义追求与大自然神秘的契合,反对用理性的思维让人与自然分离,这一点是李白和所有浪漫主义诗人、文学家共同具备的,他们都具有强烈的宇宙意识。
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形成原因
骚》中写他听了灵氛和巫咸的劝告,准备去国远游,在想象中翱
翔于天际之时,忽然居高临下地看到危机四伏的祖国,便再也舍
不得离去,思想从想象回到了现实。不难看出,这两首诗都有一
个共同点,那就是把曼妙的仙境与苦难的现实融为了一体。
李白继承了屈原那种对理想不息地求索精神,一生不懈地追
李白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老子的“无为”,庄子“无用”
的思想,厌世、孤傲的风格在李白身上可找到影子。一方面是狂
放不羁、大胆追求个人自由与解脱。另一方面森严的封建礼法和
庸俗社会关系使他窒息,黑暗的社会中要找到出路,所以便采取
狂放不羁的生活态度,在诗风上表现出豪迈的浪漫主义风格
二、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形成原因
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可见其早晚之年都不离怀
才报国之思。就创作思想而言,李白与屈原的积极浪漫主义风
格,毋庸置疑,是一脉相承的。
在李白的诗歌中我们总能隐约可以看到屈原浪漫主义风格的影子——两者皆擅于通过意象的运用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褒贬
之情;为了增加诗歌的浪漫主义气息,两位诗人都注意了神话传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
表。这所以形成浪漫主义风格,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时代、生活环境对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影响
一说到李白就会有人想到杜甫,因为“李杜诗篇万口传”嘛!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的时代,是唐代由盛转衰的的剧变时期,
尖锐的阶级矛盾,民
甲,观百家”,喜击剑游侠。他的少年时代生长于道教气氛浓郁
的蜀中,环境对他的儒道信仰影响甚大,后来他又学习纵横术。
就是因为他少年时代受到的影响,使他具有了狂傲、飘逸、洒脱
浅论李白对《离骚》的继承与发展
浅论李白对《离骚》的继承与发展在我国漫长的诗歌发展史中,屈原和李白对浪漫主义诗歌的形成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后者,沿着屈原所开创的浪漫主义文学道路,积极吸收借鉴《离骚》的创作成果,融合诗人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切体验和独到感受,对诗歌的社会功能和表现形式作出了储多大胆的探索,从而使其作品以独具魅力的精神美和艺术美而名垂千古。
一、风雅一致的创作精神屈原的《离骚》忧国之情“充塞八极,弥漫寰宇”其反复咏叹而深致怨愤的,乃是君昏臣佞、朝政败坏、是非不明、贤愚颠倒,渗透出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如他为战乱漫延、民不聊生而悲:“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为楚国君王而悲:“此余心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为自己的理想无由实现而悲:“既莫足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尤其是他在屡受挫折,理想毁灭之时仍呼喊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其高洁的人品,炽热的感情影响着李白的诗歌创作。
早在“酒隐安陆”之时,李白便写下了“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的诗句(《江上吟》),由此可见他对屈原作品的推崇。
纵观其作品,在表现对国家治乱的深切关怀及坚持正义方面,李白与屈原似有想通之处。
如写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灾祸“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
”(《扶风豪士歌》)及理想无从实现的苦闷,“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再如《远别离》中“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表现出诗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及内心所受的压抑。
虽然李白与屈原的基本创作精神是想通的,但却没有拘泥于其中,在一些具体的表现方面还是独具特色的。
首先,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使他们的爱国精神及理想追求不同。
屈原由于受原始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影响,自觉担任起历史的重荷,追求的是尧舜禹三代“举贤授能”的理想政治,他在《离骚》中针对时敝引经据典,提出具体的政治主张,如“举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对政治理想的追求使《离骚》更多的表现出一种“怨”。
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
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2009-06-24 18:20在中国文学浪漫主义诗歌创作队伍中,李白可谓是无冕之王,他以其出神入化的浪漫主义诗歌艺术,傲岸不屈、蔑视权贵,使其浪漫主义诗歌充满无限魅力,充分地展现了时代的精神风貌。
一、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一)豪放。
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他用其与天俱来的炽热感情、强烈个性,浓烈地表现着自己的主观感情,感情的表达具有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处处有豪放之感。
比如,他入京求官时写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想念长安时写到“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
(二)飘逸。
飘逸、潇洒是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又一大特点。
李白以高歌祖国壮丽河山为主,从高耸云天的奇山异岭中,从梦幻迷离的洞天星月中,从天工之巧、幽景之媚、怪石之险、山水之秀中驰骋想象,天马行空,创造出一幅幅虚无缥缈的仙界神话,令读者无限神往。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是那么飘逸自然,夸张而真实。
(三)离奇大胆的夸张。
李白擅于运用大胆的夸张制造离奇的意象,描述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
在感情的表达上喷薄而出,一泻千里,借助非现实的神话和种种奇丽惊人的幻想、运用离奇大胆的夸张表达心中的激情。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形象夸张的描写让读者不能不被诗人绵长的忧思和不绝的愁绪所感染。
(四)变化莫测的想象。
李白诗歌的想象变幻莫测,奇之又奇,常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一个想象与紧接着的另一个想象之间,跳跃极大,意象的衔接组合也纵横变幻,极尽才思敏捷之所能,如:“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
李白将它们置于异常广阔的时空背景下加以描绘,构成雄奇壮伟的诗歌意象。
二、李白对屈原浪漫主义诗风的继承。
浅谈屈原浪漫主义与李白浪漫主义不同
浅谈屈原浪漫主义与李白浪漫主义不同摘要屈原、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两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们的作品给当时及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学财富。
由于两位诗人他们身处不同的时代,且身世经历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他们在创作上有着显著的区别。
屈原的作品充满感伤情怀,李白则洋溢着飘逸的风貌。
文章以屈原、李白的浪漫主义为讨论对象,从二人浪漫主义的不同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屈原李白浪漫主义相同差异AbstractQu yuan, li bai is chinese ancient times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of two great romantic poet, their works to at that time and later generations left precious wealth of literature. Due to two poets they are in different era, and life experience all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so they on creation has obvious difference. Qu yuan's works are sentimental feelings, LiBaiZe permeated with elegant style. Taking qu yuan, li bai romantic for discussion of objects, from flexing and li romantic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aspects comparing, analyzing.Key words: Qu yuan Li bai romantic the same differences目录前言 (4)一、时代背景、人生经历的不同 (4)二、艺术表现力与创作风格的不同 (5)三、艺术追求上的不同时代特征 (6)四、对于神话传说的不同诠释 (8)五、对待刻画客观事物方式的不同 (9)六、结语 (11)七、参考文献 (13)八、致谢 (14)前言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流派,在中国文学史上渊远流长。
李白对屈原浪漫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李白对屈原浪漫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李白被杜甫称赞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他的诗歌能达到如此的高度,一方面是由于他自身天才般的艺术创造力以及自己独特的人身经历,另一方面则是源自对前人的继承和发展。
李白对前人的学习是全方面多领域的。
李白继承了谢朓的山水诗清新俊逸的诗风,并实现了山水诗从清丽到壮丽的转变;李白的古风、乐府诗继承了《诗经》的劝谏、讽喻和美刺的传统;他的乐府诗更是推陈出新,将汉乐府的古质朴拙,北朝民歌的粗犷豪放,南朝民歌的清新婉约,熔于一炉,达到了完美的和谐。
但是首先,李白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
浪漫主义的萌芽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创造的神话中就已经出现,到了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将此发挥到极致,成为浪漫主义诗坛上的一座高峰。
而李白在继承了屈原以及其他诗人的基础上,开创了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李白能够继承屈原,首先表现在他对屈原的理解。
两人都经历了由盛而衰的巨大转折,因而伤感世界,忧国忧民;都遭受了贬谪放逐的惨痛而不改初衷,不易志节。
屈原最初深受怀王信任,“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然而,怀王听信谗言对他疏远,从此小人得志,楚国政治日益腐败,屈原又被流放,政治理想破灭,最终投汨罗而死。
李白则是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却一生未被重用,政治抱负难以舒展,后期又经历安史之乱,亲历唐朝由盛而衰,他依旧满怀“功成身退”的理想,功不成则身不退,以“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结束了他的一生。
李白的许多诗句中体现了对屈原的钦佩。
在《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李白说道:“《巴人》谁肯和《阳春》,楚地犹来贱奇璞。
黄金散尽交不成,白首为儒身被轻。
一谈一笑失颜色,苍蝇贝锦喧谤声。
”这继承于屈原“荃不察余之衷情”,表达了知音难遇,尽忠遭嫉的处境和超然的主张。
李白和屈原都用浪漫主义手法塑造诗人的自我形象。
屈原在《离骚》中,以自身为原型,塑造了一个高洁、忠贞、修身、循礼、遗世独立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浅谈李白对屈原的继承与发展
李白对屈原的继承与发展摘要:李白继承与发展了屈原的人格魅力和浪漫主义的风格,使屈原永远活在了李白的生活和作品里。
他们这种人格精神和浪漫风格深深影响了后世文学,被后来作家所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屈原楚辞李白屈原以其人格魅力和创作风格,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成为中国诗歌史的源头之一。
虽然屈原早已不在人世,但屈原精神和浪漫风格不会随屈原投入汨罗江,它被飘逸若仙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所继承与发展,李白沿着屈原开辟文学之路越走越远。
屈原与李白有着相似的身世经历,这使李白有了继承屈原的前提。
屈原才华横溢、少年得志,深受楚怀王的信任,任左徒[1],“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朝廷的一切政策、文告,几乎皆出于其手。
但上官大夫靳尚出于嫉妒,趁屈原在为楚怀王拟定宪令之时,在楚怀王面前诬陷屈原,怀王于是听信谗言“怒而疏屈平”[2]。
此后,楚国一再见欺于秦,屈原曾谏请楚怀王不要往秦国和秦王相会,都没有被采纳。
楚怀王死于秦后,顷襄王即位,屈原再次受到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靳尚的谗害,被顷襄王放逐,终投汨罗江,而李白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虽然才华开始并没有被赏识,但终因道士的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官至翰林[3],可见唐玄宗对李白的信任、重视和赏识。
李白的文章风采名震天下,因此不仅受到同僚的诋毁,还被翰林学士张坦所诽谤,李白官场极为不顺。
在安史之乱发生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但不幸的是,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被流放于夜郎(今贵州境内)。
虽中途被赦,但却终不被重视。
也许上天就是喜欢给才子开这样的玩笑吧,让他们的一生坎坷不平。
意大利美学家维相说:“按照诗的本质,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既是崇高的诗人,又是崇高的哲学家。
因为哲学把心从感官那里抽出来,而诗的功能却把整个的心沉浸在感官里。
”[4]屈原和李白都是一个不成功的政治家,也正是政治上的失败使他们变成了“崇高的诗人”。
李白对屈原浪漫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李白对屈原浪漫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第一篇:李白对屈原浪漫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李白对屈原浪漫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李白被杜甫称赞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他的诗歌能达到如此的高度,一方面是由于他自身天才般的艺术创造力以及自己独特的人身经历,另一方面则是源自对前人的继承和发展。
李白对前人的学习是全方面多领域的。
李白继承了谢朓的山水诗清新俊逸的诗风,并实现了山水诗从清丽到壮丽的转变;李白的古风、乐府诗继承了《诗经》的劝谏、讽喻和美刺的传统;他的乐府诗更是推陈出新,将汉乐府的古质朴拙,北朝民歌的粗犷豪放,南朝民歌的清新婉约,熔于一炉,达到了完美的和谐。
但是首先,李白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
浪漫主义的萌芽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创造的神话中就已经出现,到了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将此发挥到极致,成为浪漫主义诗坛上的一座高峰。
而李白在继承了屈原以及其他诗人的基础上,开创了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李白能够继承屈原,首先表现在他对屈原的理解。
两人都经历了由盛而衰的巨大转折,因而伤感世界,忧国忧民;都遭受了贬谪放逐的惨痛而不改初衷,不易志节。
屈原最初深受怀王信任,“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然而,怀王听信谗言对他疏远,从此小人得志,楚国政治日益腐败,屈原又被流放,政治理想破灭,最终投汨罗而死。
李白则是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却一生未被重用,政治抱负难以舒展,后期又经历安史之乱,亲历唐朝由盛而衰,他依旧满怀“功成身退”的理想,功不成则身不退,以“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结束了他的一生。
李白的许多诗句中体现了对屈原的钦佩。
在《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李白说道:“ 《巴人》谁肯和《阳春》,楚地犹来贱奇璞。
黄金散尽交不成,白首为儒身被轻。
一谈一笑失颜色,苍蝇贝锦喧谤声。
”这继承于屈原“荃不察余之衷情”,表达了知音难遇,尽忠遭嫉的处境和超然的主张。
李白和屈原都用浪漫主义手法塑造诗人的自我形象。
屈原在《离骚》中,以自身为原型,塑造了一个高洁、忠贞、修身、循礼、遗世独立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浅谈屈原浪漫主义与李白浪漫主义不同
浅谈屈原浪漫主义与李白浪漫主义不同浅谈屈原浪漫主义与李白浪漫主义不同摘要屈原、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两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们的作品给当时及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学财富。
由于两位诗人他们身处不同的时代,且身世经历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他们在创作上有着显著的区别。
屈原的作品充满感伤情怀,李白则洋溢着飘逸的风貌。
文章以屈原、李白的浪漫主义为讨论对象,从二人浪漫主义的不同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屈原李白浪漫主义相同差异AbstractQu yuan, li bai is chinese ancient times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of two great romantic poet, their works to at that time and later generations left precious wealth of literature. Due to two poets they are in different era, and life experience all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so they on creation has obvious difference. Qu yuan's works are sentimental feelings, LiBaiZe permeated with elegant style. Taking qu yuan, li bai romantic for discussion of objects, from flexing and li romantic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aspects comparing, analyzing.Key words: Qu yuan Li bai romantic the same differences目录前言 (4)一、时代背景、人生经历的不同 (4)二、艺术表现力与创作风格的不同 (5)三、艺术追求上的不同时代特征 (6)四、对于神话传说的不同诠释 (8)五、对待刻画客观事物方式的不同 (9)六、结语 (11)七、参考文献 (13)八、致谢 (14)前言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流派,在中国文学史上渊远流长。
屈原的浪漫与李白的浪漫
屈原的浪漫与李白的浪漫
屈原的浪漫与李白的浪漫
大女儿习作 2012年2月
每当看到教科书上赞美屈原的浪漫时,我每每感叹他的那一跳。
他的浪漫,像盛日烟花绽放后的最后一颗火星,湮灭在滚滚江水之中。
想到屈原的浪漫,我又联想到李白的浪漫。
同样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他们二人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浪漫情怀。
屈原感叹“众人皆醉我独醒”,而李白却把酒扬言“但愿长醉不愿醒”;屈原感叹青春的流逝,“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而李白在感慨之余,笔锋一转,“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屈原与李白同为出走之人,屈原痛道:“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李白却豪情万丈,“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豁达无比地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屈原的浪漫就像是混沌中无尽的黑暗,看不见希望。
而李白的浪漫在于永不止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他的诗仿佛一轮朝阳,在后人心中留下的永远是光明与希望。
屈原投江而死,浪水三千,冲逝了他一生的悲喜;李白的死,相传是因跳水捉月而死,他死在一片江水中,死在一片碎银中。
如果他真是这样死去,我只能说,他的死留下的是一生的热情与大浪漫。
屈原的一跳让人们从他的死认识了他,李白的一跳却让世人忘记他是怎么死的。
这恐怕是小浪漫与大浪漫的区别吧。
中国文学史上的李白与屈原
中国文学史上的李白与屈原中国文学史上,屈原和李白都是备受瞩目的文学巨匠。
不过,两位大家的文学风格和作品内容却截然不同。
本文将从个人生平、风格特点、作品形式、文学影响等方面探讨屈原和李白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一、屈原屈原是古代楚国的文学家、政治家,国士无双的文化名人。
他的代表作品《离骚》堪称中国古代文学的奇葩佳作,被誉为“汉赋之祖”,对后世汉赋、诗歌、戏剧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屈原的诗歌充满了深刻的社会思考和强烈的人生哲学意味。
作品中充满了对国家、民族、人民、社会的思考和关注,表达了对人生苦难的深刻洞察和体悟。
《离骚》中的诗句流传至今,广被传颂,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李白李白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大文豪。
他的作品意境高远、气势磅礴、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成为古代中国文论史上具有显著地位的一位诗人。
李白的诗歌涵盖了诗经、楚辞、汉赋、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重要文化内容,风格独特,形式灵活。
作品脍炙人口,因为他总能够深切的表达出诗人内心世界的感受,刻画出丰富多彩的生命观和哲学观,汇集了当时文坛的诗话和绘画风格。
三、两位文豪的异同屈原和李白都是文学史上的巨匠,虽然有着不同的诗歌风格,但他们在文学上的影响是不可比拟的。
首先,在个人生平方面,屈原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因为政治观点不合被放逐,最终离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哀楚之哀”、“楚辞之祖”的代表人物。
而李白的人生经历则较为丰富多彩,他曾试图战胜唐朝的留名,最后却因言谈不同而辞官,成为文学界里一位独立自由的文豪。
其次,在诗歌风格方面,屈原的作品充满了充满了精神哲学和深刻的社会思考,以凄凉矫健的词句表达人们对于权利、道义、生死等问题的探索。
而李白的作品则更为奔放自由、欢快洒脱,充满了风趣幽默和富有生命力的气息。
李白热爱自然,用诗歌描绘了一种自由自在、豁达大度的生活情趣和风骨;然后“独立不群,妙趣横生的王维,呼之欲出的孟浩然,歌咏山川的刘长卿,热情洋溢的杜甫,诗能歌善舞的李白,以及布满少女情怀的于武陵…… ”等等,这些文学巨匠共同构成了唐诗鼎盛时期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白与屈原:古代诗人的不同人生观
李白与屈原:古代诗人的不同人生观1. 引言古代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诗人,其中两位备受瞩目的诗人分别是李白和屈原。
他们在文学创作中有着不同的风格和主题,同时也反映了他们截然不同的人生观。
本文将对比分析李白和屈原在写作理念、写作风格以及对待人生态度等方面的差异。
2. 李白:豁达乐观的浪漫主义者2.1 李白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唐朝时期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奔放豪放的诗风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2.2 写作理念与风格特点李白追求的是写意描绘,注重直接表达思想情感,尤其善于借用各种形象化手法来表达自己对自由、浪漫以及无拘无束生活方式的向往。
他常常以饮酒作为一种境界,在诗中描述自己豪放不羁的生活态度。
2.3 人生态度李白对人生保持着乐观向上的态度,他认为人生应该活得洒脱自在,追求内心真实的感受,并且积极面对命运的起伏和挫折。
他的诗中常以云游四方、宴饮快乐等场景来表达对世俗束缚的反叛和对美好人生的追求。
3. 屈原:忧国爱民的哀愁士大夫3.1 屈原简介屈原(约340年-278年),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和文学家,被称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开创者。
3.2 写作理念与风格特点屈原提倡“辞章明志”的写作理念,强调情感真实和言语精确。
他善于通过描绘社会现实及个人情感来表达自己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
他在作品中充满了离散愁怨、爱国思念等主题,以及多种修辞手法,如借物抒怀、比兴比喻等。
3.3 人生态度屈原对人生抱有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笔下的世界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
他深知政治斗争的残酷现实,同时也对人心不可测、相权自乱等问题倍感担忧。
他在作品中表达了对时政变迁、国家荣辱以及个人命运的思考和痛苦。
4. 李白与屈原:写作风格和人生观的差异李白以豪放、奔放的诗风闻名于世,他倡导自由、无拘无束、洒脱随性的生活态度;而屈原则多情怀豁达又充满了政治忧虑和民族思考,他注重将个体与社会大背景相结合。
因此,李白更关注内心情感表达和个体境遇,而屈原则更注重国家民族利益。
屈原和李白诗歌风格的异同
屈原和李白诗歌风格的异同屈原和李白诗歌风格的异同屈原、李白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两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但是由于他们身处不同的时代,且身世经历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他们在创作上有着显著的区别。
在抒情主人公的塑造上,李白和屈原都倾向于积极浪漫主义,想象是浪漫主义作家的必备素质,屈原和李白的想象带有明显的连贯性、统一性,在象征意象的运用上,李白的意象比屈原更加丰富且两者都注意通过意象的运用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褒贬之情,两位诗人都注意了神话传说的运用,并通过神话传说来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和感受。
尽管两位诗人的创作各有千秋,但是从两者的诗作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李白、屈原的继承与发展,他们共同发展了浪漫主义这种古老的艺术手法。
屈原的少年时代充满着浪漫色彩。
他诞生在山水灵秀的巫峡附近,环境的熏陶使他从小便养成了性高洁,好奇服,爱花草的品格。
屈氏家族虽然与楚国同姓,但与楚国的王公贵族比较,只能属于远离王族的疏族。
屈原的父亲伯庸一生不得志,他深居僻壤。
靠世袭的“食邑”过日子,早已从贵族显赫的地位上跌落下来。
家道中落,但也在一般人之上,过着丰衣足食,不忧冻馁的生活。
屈原从小聪颖过人、开卷过目成诵,提笔作文为诗。
在乐平里,当时能够搜集到的书,他几乎都读过。
如晋《乘》、楚《木寿杌》、鲁《春秋》等正史,《论语》等儒家经典,以及广为流传的诸子学说等。
屈原更喜欢山歌、渔歌和祭祀歌曲,每得到一首,便如获至宝,从中汲取营养。
屈原的家乡至今流传着许多屈原少年时代的传说。
屈原的作品,以纵恣的文笔,表达了强烈而激荡的情感。
汉儒曾说,《离骚》与《诗经》中《小雅》同为“忽而不伤”之作,明代诗人袁宏道于《叙小修诗》中驳斥道:《离骚》“忿怼之极”,对“党人”和楚王都“明示唾骂”,“安在所谓怨而不伤者乎?”并指出:“劲质而多怼,峭急而多露”,正是“楚风”的特点。
他的意见显然是正确的。
不仅如此,屈原赞美自我的人格,是率性任情,真实袒露;咏唱神灵的恋爱,是热情洋溢、淋漓尽致;颂扬烈士的牺牲,是激昂慷慨、悲凉豪壮……总之,较之《诗经》总体上比较克制、显得温和蕴藉的情感表达,屈原的创作在相当程度上显示了情感的解放,从而造成了全新的、富于生气和强大感染力的诗歌风格。
小议浪漫诗人屈原与李白
小议浪漫诗人屈原与李白——比较教学清流县高级职业中学杨翼才内容摘要:谈到中国古代诗歌,这两个人不可不谈,他们就是屈原和李白。
屈原和李白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两个浪漫主义的高峰,他们把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浪漫主义元素推向了至高点,他们所创造的诗歌成就是没有人能够超越的。
关键词:屈原李白浪漫主义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
”虽然这句话不能代表全部,但是却很能够说明一些问题。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性格对文学的创作方法的运用、自我风格的形成是有很大影响的,正所谓诗品连着人品。
屈原和李白两个人都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但是他们作为不同的个体所创作的浪漫主义诗歌却又着诸多的不同,不管是从他们诗歌总体的风格,还是从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上来看,这种不同都是显而易见的。
性格对诗人创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体现在了以下几个方面:一、对题材的选择;二、对诗歌形式的选择;三、所表达的主要感情;四、所运用的浪漫主义手法。
一、对题材的选择屈原为人刚正不阿,正直不屈。
《史记·屈原列传》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这个细节写的就是屈原在位居要职的时候跟自己的同事上官大夫相处的情况,也正是因为这个情况他才会被上官大夫这个小人给陷害了。
从这里不难看出,屈原这个人很刚直的,他认为主上吩咐我做的,我必然要做好来,自然都要自己一个人亲历亲为的,这样才能对得起主上对自己的信任。
可惜他忘了跟自己的同事打好关系,最后只能为自己的过于刚直饮恨政坛。
所以他作品的大多数的题材选择方向,主要是集中在了政治题材上,而政治这个题材似乎也是中国文人性格特征中的一个最大的共同点。
当然在这点上,李白也是不能免俗的。
李白的性格在史书中虽没有明确记载,但不管是从他自身的诗歌中,或者是从他的经历中不难看出,他是一个豪迈洒脱,又因自己的才华有些自大的人。
他这个人“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
”而且在自己的仕途过程中,对于能够影响自己政治生命的人,没有处理好与他之间的关系,简而言之就是把能够在皇帝面前为他说好话或者是坏话的人——高力士给得罪了。
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
古代文学屈原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的作品洋溢着热爱祖国、忠于理想的激情,充满着神奇瑰丽的想象,其积极浪漫主义的艺术创作风格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
李白毫不隐瞒地表达了对屈原的追慕,诗曰“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
李白在《代寿山孟少府移文书》一诗中写道:“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可见其早晚之年都不离怀才报国之思。
就创作思想而言,李白与屈原的积极浪漫主义风格,毋庸置疑,是一脉相承的。
在李白的诗歌中我们总能隐约约可以看到屈原浪漫主义风格的影子——两者皆擅于通过意象的运用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褒贬之情;为了增加诗歌的浪漫主义气息,两位诗人都注意了神话传说的运用,并通过神话传说来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和感受。
但相比较之下,笔者认为李白的意象比屈原更加丰富。
从他们的诗作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李白对屈原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继承与发展。
李白浪漫主义诗歌常常以神话、传说的题材和象征、比喻的手法来反映现实。
如《远别离》、《梁甫吟》都是借神话传说反映社会现实;《登高丘而望远海》、《古风》等篇,则是借古讽今;《蜀道难》也以雄奇的笔墨和丰富的想象,写出蜀地的奇险,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完美结合起来并在同一首诗作中体现——无疑,李白是继承和发扬了屈原高超的艺术创作技巧。
这种技巧的最大特征就是既写实又夸张,二者泾渭分明却又紧密相连,互为映衬。
如李白《古风》第十九首:“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诗中写到安史之乱,但并不对它多着笔墨,而是在升天神游的美丽幻想中,突然低头见到了被叛军蹂躏的洛阳,诗人的情感急转直下,浪漫的幻想亦告破灭。
这首诗与屈原《离骚》中写他听了灵氛和巫咸的劝告,准备去国远游,在想象中翱翔于天际之时,忽然居高临下地看到危机四伏的祖国,便再也舍不得离去,思想从想象回到了现实。
不难看出,这两首诗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把曼妙的仙境与苦难的现实融为了一体。
浅析李白对屈原诗歌艺术特点的继承和发展
Poet Laureats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LiBai to Qu Yuan's poems
作者: 柯七仙
作者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064
出版物刊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62-64页
主题词: 李白 屈原 继承 发展
摘要:屈原和李自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史上的两座丰碑。
谈及李诗就不得不涉及屈赋。
这是因为李自的浪漫主义诗歌是在继承屈原诗歌艺术特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屈赋和李诗,可
谓“蓝哺于青,而青胜于蓝。
”探讨我国浪漫主义诗史,舍屈原和李白就无从说起。
本文就以
下几点浅析李白对屈原诗歌艺术特点的继承和发展。
浅谈屈原和李白作品浪漫主义风格的不同
浅谈屈原和李白作品浪漫主义风格的不同发布时间:2021-04-19T15:38:38.62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上作者:刘艳芝[导读] 中国古典文学有两个重要流派,一个是现实主义,另一个是浪漫主义,其中屈原和李白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最杰出的代表。
二者作品对整个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标杆,是中国文学史上这一流派能够渊源流长的源泉。
白山市体育运动学校刘艳芝摘要:中国古典文学有两个重要流派,一个是现实主义,另一个是浪漫主义,其中屈原和李白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最杰出的代表。
二者作品对整个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标杆,是中国文学史上这一流派能够渊源流长的源泉。
关键词:沉郁顿挫;雄奇奔放;浪漫情怀二者浪漫主义作品有着共同的一面,那就是作品内容都饱蘸激情,表现手法都浪漫而夸张,都有爱国情操,关注国家安危,关心底层百姓生活。
都坚持不懈的追求美好理想,蔑视权贵,憎恶黑暗。
作品中都洋溢着温暖而浪漫的人文情怀,从而折射出昂扬向上的积极人生价值观。
在艺术风格上都具有想象奇特,恣肆纵横,不拘古体常规,雄奇奔放、大胆创新的浪漫特色。
但二者格调却有显著不同,李白作品透着豪爽飘逸、超凡脱俗,而屈原作品沉郁顿挫,明显的带有悲剧色彩。
如果说李白的激情是熊熊燃烧的红色火焰的话,那么屈原的激情火焰明显的是暗淡的凝滞的青色。
具体来说有三点不同:一,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人生的阅历不同。
屈原,楚国贵族,生活在战国末期。
此时的楚国衰败没落,摇摇欲坠。
屈原从小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曾任左徒高官。
他从高层清醒地看到百姓生活的深重灾难,国家的危急存亡,他试图以一己之力努力改变楚国衰败的局面,对政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澄清吏治,举贤任能,让楚国强大富强起来,实现美政。
但是屈原的进步主张触动了上层权贵的利益,加之楚怀王昏庸不明,遭到了楚国贵族疯狂的报复,对屈原进行诬陷、迫害,流放,美政理想付之东流,内心痛苦,精神几近崩溃,屈原只能借助于幻想,腾飞于仙境。
初中语文文学讨论(现当代文学)屈原、李白诗歌抒情艺术异同论
屈原、李白诗歌抒情艺术异同论屈原和李白的诗歌是中国古代诗史上个性化抒情和自我主体意识的两座高峰,但二者又颇有不同。
在抒情的途径和方式上,屈作主要是蕴藉深细的倾诉,李诗倾向于不可遏止的爆发。
在处理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之间的关系方面,屈原多半面对理想化的事物,李白重在理想化地面对事物屈原,李白,抒情,异同屈原、李白诗歌抒情艺术异同论周小龙摘要屈原和李白的诗歌是中国古代诗史上个性化抒情和自我主体意识的两座高峰,但二者又颇有不同。
在抒情的途径和方式上,屈作主要是蕴藉深细的倾诉,李诗倾向于不可遏止的爆发。
在处理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之间的关系方面,屈原多半面对理想化的事物,李白重在理想化地面对事物。
关键词屈原李白抒情异同一抒情,是诗歌的精髓。
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早已言明:“五情发而为辞章。
”屈原和李白的诗歌是他们情感的艺术载体,有极强烈的主观抒情性。
他们在思想感情的表达方面最具共同性的就是个性极其鲜明。
尽管古代诗人中有个性者并不鲜见,但屈、李二人以各自的卓异成就独步于中国言情诗坛,前创后继,并为高峰,这是其他诗人难与比肩的。
较之《诗经》简短、叠咏的抒情语言,屈原的作品(以下简称屈作)不仅抒情性大大加强,而且在构思创作时,能够突破一时一地即兴式的抒写,而具有更大的时空跨度和更完备的情感系统,更为自由开放地表现诗人自己的身世遭际与喜怒哀乐。
在中国文学史上,屈原第一次在诗歌中显现出个性化的抒情和自我的主体意识。
自楚辞延至唐诗,这种个性化的抒情和鲜明的自我性到李白手中发挥得相当充分。
这是文学史上继承和发展的显例。
但另一方面,由于屈原、李白所处的时代社会和个人境况等不尽相同,因此他们抒情的途径和方式方法又存在着千差万别。
整体上比较,屈作的抒情主要是蕴藉深细的倾诉式,李诗则多呈现出不可遏止的爆发式。
这里所谓倾诉和爆发,指的是不同的抒情方式,本身并无优劣之分。
倾诉的特征主要是尽情地表达和诉说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倾诉者内心世界的展示是酣畅淋漓、连续不断的,所吐露的情感往往是缠绵、细腻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之范
——浅析屈原与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及其继承关系
浪漫主义贯穿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各个方面,主要有小说、诗歌、戏剧等,其中在诗歌中取得较多的发展。
屈原而降,才人代出,曹植、阮籍、鲍照、李白、李贺、苏轼、陆游等诗词作家,各以其不同的题材和风格为古代诗歌增添了浪漫主义的光彩。
其中屈原和李白则位于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群山中的主峰之巅。
本文主要从屈原和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及李白对屈原浪漫主义诗风的继承发展两大方面来谈谈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史中的这两座巅峰。
一屈原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
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成为中国诗歌的浪漫主义的源头。
屈原的骚体诗,是浪漫主义的典范作品。
对理想的热烈而执着的追求、爱憎情感火山爆发式的自我倾诉、献身祖国的赤胆忠
心,都在奔放的辞句、宏大的结构中被容纳。
《离骚》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浪漫主义抒情诗,诗中无论是主人公形象的塑造,还是一些事物特征的描绘,诗人都大量采用夸张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神话传说的充分运用,展开了多彩的幻想的翅膀,更加强了《离骚》的浪漫主义气韵。
比、兴手法的运用,在《离骚》中是非常多见的,如他以香草比喻诗人品质的高洁,以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以驾车马比喻治理国家等。
诗人大胆地驰骋想象,糅合了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自然现象与自身遭遇,创造了一个个前无古人的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
屈原的作品具有卓越的独特个性。
这种浪漫主义特色的形成,同楚国文化传统密不可分。
楚国巫风盛行,朝廷和民间祭祀都使巫觋“作歌乐鼓舞以娱诸神”。
这种带有原始宗教气氛的乐歌,自然是产生浪漫主义杰作的温床。
例如《九歌》,其前身就是沅湘一带民间的祭神歌曲。
从《诗经》的现实主义到屈原的浪漫主义,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屈原的骚体诗,依诗取兴,引类譬喻,继承发展了《诗经》的比兴传统。
《诗经》的比兴较为单纯,而《楚辞》的比兴具有象征的特质,往往成为一个形象的系统。
《离骚》中香草美人的比兴就是范例。
楚地本是泽乡山国,其间颇有叠波旷宇、崇山秀岭,这些江山的光怪之气足以摇荡心灵、催发丽辞伟句。
骚体诗冲破《诗经》四言诗的固定格式,句式加长而灵活,篇章放大而严密,词采绚丽而贴切,是《诗经》之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
屈原在艺术上的最伟大的成就和影响,不仅是他继《诗经》
以后,以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丰富了我国文学的艺术表现力;而且为我国文学开辟了另一影响深远的传统,从而影响了另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二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李白自觉地继承了屈原以来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加上他的天才和勤奋,创造出独特的李白风格。
接下来笔者将通过具体诗例的分析阐述李白诗歌中所体现出来的浪漫主义风格。
1、生动的比喻和奇特的夸张
李白反映生活有自己独特的方式,他常常采用奇特大胆的夸张和生动的比喻,把诗写得气势奔放,感情浓烈而又迷离惝恍。
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其十五)中的第一句“白发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张,一个人七尺身躯,而有三千丈的头发,这本是不可能的。
这里诗人实际是以高度夸张的笔调抒写自己无限苦闷的愁怀。
在李白的眼中,长江,是“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黄河,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并不高峻的天姥山,却是“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未必真有那么险峻的蜀道,竟是“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
这些大胆奇特的夸张,使他的诗句气势磅礴,惊天动地,非同寻常,令人读来荡气回肠,却又全不见其锤炼之迹。
李白实不愧称之为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2、丰富的想象
李白诗歌的另一重要成就是他的丰富和惊人的想象力。
他的诗可以说是纵放自如,想落天外,上天入地,真幻参杂。
奇特的夸张,瑰丽的色彩,神话故事,轶闻传说,熔铸于他的诗篇当中。
然而他的诗句又不假雕饰,飘逸豪放、雄奇洒脱。
先看《蜀道难》:“……噫吁呼,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从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这首诗是李白积极浪漫主义的杰作,也是最能体现他诗歌雄奇奔放风格的名篇。
作者将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与神话传说紧密结合,再现了蜀道峥嵘、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也给诗增添了神秘奇幻的色彩,读来令人心潮激荡、赞叹不已。
另外,李白诗歌的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如《:梁甫吟》、《古风》"西上莲花山"分别通过幻想方式来表现自己在长安受到谗毁和安史叛军对中原地区的蹂躏《;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则借助于神话传说,构造出色彩缤纷、惊心动魄的境界。
他的诗中,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往往是融在一起,实在是让人感到惊奇。
3、壮美的意象
众所周知,李白的诗可谓是意象万千,人们熟知的有“月”“、酒”、“雪”等意象,然而能突出表现他浪漫主义风格的除了
这些觉的意象以外,还有许多更加壮美的意象“,与诗作的气魄宏大和想象力丰富相关联,李白诗中有很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
这些壮美的意象不仅有着振撼人心的气魄,也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为他的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增光添彩,同时也成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李白对屈原浪漫主义诗风的继承。
屈原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而李白也是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的一位诗人。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中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他曾有意识地学习屈原积极的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
李白的诗篇,也是大量罗智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日月风云等入诗,构成一幅幅雄奇壮丽的图画。
他的《梁甫吟》: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
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
用攀龙游天,叩关不开,表现自己的冷遇,表现自己上天下地的求索精神,明显地呈现出学习《离骚》的痕迹。
屈原的作品中有“康回倾地,夷界弹日,木夫九首,土伯三目”的“诱怪之谈”,李白的诗中也有“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游泰山》)的奇想;屈原可以“托云龙,说迁怪,丰隆求亦妃,鹤鸟媒绒女”,李白也能“欲上青天揽明月”(《宜州谢眺楼别校书叔云》)。
同时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等诗篇都以夸张的手法展现出浪漫主义精神和
奇特的意境,这与屈原的作品有着相似之处。
李白被认为是屈原之后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积极浪漫主义作家,他的人生经历、思想意识、作品风格与屈原都有极其相似的地方,他认同屈原。
对屈原的创作成就,李白给予很高的评价:“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江上吟》)而他的创作也明显受到了屈原的影响。
总的来说,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继承了屈原优秀的浪漫主义传统。
包括对现实的反抗,对理想的追求;塑造抒情主人公形象,表达了强烈的思想感情;丰富奇特的想象力,超越现实的意境;独特的语言风格……在此基础上,李白以他叛逆的思想、豪放的风格,不断创造,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丰富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
这些成就,使他的诗成为屈原以后浪漫主义诗歌的新的高峰。